唐诗宋词人文选读第七周答案
语文苏教版 唐诗宋词选读 答案

答案全解全析第一专题“风神初振”的初唐诗三年模拟1.D A项,“扺”应读zhǐ。
B项,“拈”应读niān。
C项,“皴”应读cūn。
2.B A项,委屈求全—委曲求全。
C项,一杆子插到底—一竿子插到底。
D项,宁缺毋乱—宁缺毋滥。
3.C ①⑤两句话是按时间顺序写观月的情况的。
从⑤中“红盘乍涌”可知,这是写初月,所以应放在①的前面,据此排除A、B两项;再根据②中的“细雨蒙蒙”,同其照应的只能是④,所以答案应选C。
4.A 不容置疑,不容许有什么怀疑,指真实可信。
此处意思为不容许别人插嘴说话,应为“不容置喙”。
5.D A项,主语残缺,删去“使”。
B项,“改善……偏见”搭配不当,可改为“改变……偏见”。
C项,句式杂糅,“靠的是……所取得的”结构混乱。
6.答案树洞画为城市装点了一道充满创意的风景线。
王月的艺术不仅在于化“缺陷”为“美丽”,更在于表达着人们内心深处对城市文化内涵(艺术品位)的渴望。
在寒冬时节,它让人如沐春风,心生温暖。
解析写推荐词要围绕“用小爱温暖冬天”这一主题进行。
首先指出“小爱”的内容——用树洞画装点城市,给人们以美的享受;“温暖冬天”,让人们在享受美的同时,内心感到温暖。
然后再用富有激情的语言表达出来。
7.答案“嫦娥三号”卫星首次实现了中国航天器月面软着陆。
解析此题考查压缩语段的能力。
可找出原文的关键句“首次实现中国航天器月面软着陆”,再添加主语,最后组合成句。
8.答案自满的人,学不到东西。
或:只有谦虚,才能学到知识。
解析答题时要结合具体的语境,从前文看那个佛学造诣很深的人态度很傲慢,大师借倒茶一事告诉对方,如果自认为杯子满了,那就无法“倒”了,言下之意,自满也就容不下其他东西了。
9.C 重:重叠。
10.D ①个人经历;⑥总体评价,与“治功”无关。
11.A “实在不容易担任那里的将领”错,“易将”的意思是“更换将领”。
12.答案(1)韦公成了孤儿后,凭甥孙的身份跟随太师鲁公颜真卿学习,太师很喜欢他。
高中语文苏教版选修系列《唐诗宋词选读》配套文档:专题七 鹊踏枝(谁道闲情抛掷久) 含答案

一、词人名片冯延巳(903~960),字正中,广陵(今江苏扬州)人,当过南唐中主李璟的宰相。
他的词以写恋情为主,也写一些别愁离恨和个人伤感的词。
他比较注重心理体验,善于用清新的语言,通过自然意象与心理变化来抒情。
他是五代词人中词作流传下来最多的人。
有《阳春集》。
二、诗词故事君臣争胜冯延巳词《谒金门》在南唐很是流行。
李璟也喜欢这首词,但心里不高兴。
一次,冯延巳陪李璟在花园中游玩,恰巧路过一条小河,微风吹过,水面上荡起阵阵涟漪。
于是,李璟对冯延巳说:“吹皱一池春水,关你什么事啊?”冯延巳知道李璟的心思,忙笑着说:“我这句词并不是太好,怎么能比得上陛下的那句‘小楼吹彻玉笙寒’呢?”李璟听冯延巳这么一奉承,气顺了,不再找冯延巳的麻烦了。
三、文题背景《鹊踏枝》为冯延巳的名作,写的是立春时怀人。
词眼是“闲情”二字,以“闲情”为核心,采用层进手法,写出了闲愁的连续性。
一、诵读,整体感知1.按照所标出的节拍、韵脚字诵读该词,感知内容。
人生于天地之间,长于阴晴浮沉之中,遭遇孤独大概是不可避免的,而多情的诗人尤甚。
由于命定的敏感,由于时运的蹉跎,他们对孤独的体验更加冰凉如水。
愈是敏感的诗人,对孤独的体验愈是深切。
然而,每个人面对孤独时的姿态又各不相同。
当铺天盖地的孤寂向你迎面扑来的时候,选择逃离还是直面?在南唐冯延巳这首《鹊踏枝》中,我们会领略到一种面对孤独时的不同寻常的姿态。
三、品读,鉴赏评析1.你是如何理解“闲情”一词的内涵的?名家评首句“虽只七个字,却写得千回百转,表现出对感情方面挣扎所作的努力”。
请赏析首句是如何做到千回百转的。
答案(1)《鹊踏枝》写的是春日怀人,词的核心字眼是“闲情”二字,读者可作多种联想。
“闲情”既可以指爱情的苦闷,也可以指人生的失意、理想的失落等。
(2)所来无迹、深沉无方的闲情本已难胜其苦,其后用“抛掷”二字,正是有意寻求摆脱所作的挣扎。
而作者又在后面用了个“久”字,足见其挣扎之久。
而作者却又在“闲情抛掷久”五个字的前面,加上“谁道”二字,言原以为可以做到,而谁知竟未能做到,以反问语气出之。
《唐诗宋词人文解读》章节测试答案4

24【多选题】以下哪些王勃作品中的名句出自于《滕王阁序》之中?A.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B. 穷睇眄于中天,计娱游于暇日。
C.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D. 老当益壮,宁衣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正确答案: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穷睇眄于中天,计娱游于暇日。
### 老当益壮,宁衣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25.【多选题】以下哪些诗人的去世是病逝?A. 孟浩然B. 李白C. 王昌龄D. 陈子昂正确答案:孟浩然###李白26.【多选题】王勃在《滕王阁序》中所表达出的内容主要可以概括为哪些方面?A. 人生苦短、盈虚有数的顿悟B. 众人皆乐、我独悲苦的孤独C. 时运不济、命运多舛的人生感叹D. 壮志难酬、舍国为家的痛苦抉择正确答案:人生苦短、盈虚有数的顿悟###众人皆乐、我独悲苦的孤独### 时运不济、命运多舛的人生感叹###壮志难酬、舍国为家的痛苦抉择27.【多选题】在历史上,以下哪些原因成为死亡主题进入诗歌的原因?A. 文的觉醒和人的觉醒B. 战乱、朝代频繁更替、迁都等人事变迁对士人心灵的影响C. 瘟疫、洪水等自然灾害对士人心灵的影响D. 诗人求仙炼丹,放浪形骸于山林之中正确答案:文的觉醒和人的觉醒###战乱、朝代频繁更替、迁都等人事变迁对士人心灵的影响### 瘟疫、洪水等自然灾害对士人心灵的影响### 诗人求仙炼丹,放浪形骸于山林之中对应章节第八章1.【单选题】“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道出了古人离别巨大的情绪感染力,它出自于何人何作?A. 屈原《离骚》B. 晏殊《拂霓裳》C. 谢惠连《雪赋》D. 江淹《别赋》正确答案:江淹《别赋》2.【单选题】以下事物与“及时行乐”最为相宜的是?A. 酒B. 棋C. 茶D. 琴正确答案:酒3.【单选题】酒与豁达旷放相联系,最盛于古代的哪个时期?A. 汉代B. 唐代C. 魏晋D. 宋代正确答案:魏晋4.【单选题】杜甫诗中的“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这位“酒中仙”是指哪位诗人?A. 陶渊明B. 阮籍C. 李白D. 嵇康正确答案:李白5.【单选题】“沧浪亭”之名为何人所取?A. 苏轼B. 苏辙C. 苏舜钦D. 苏洵正确答案:苏舜钦6.【单选题】中国古代“浮生如梦”的人生观源自消解现实与梦幻界限的“蝶梦”,“蝶梦”与古代哪位人物有关?A. 孔子B. 老子C. 庄子39.【多选题】以下哪些内容属于昭君题材诗歌的内涵寄托?A. 感慨人生的穷通变化B. 针砭时弊,揭露官场腐败、钱能通神的黑暗社会C. 批判嫉贤妒能,埋没人才的社会现象D. 怀人伤己,同病相怜正确答案:感慨人生的穷通变化###针砭时弊,揭露官场腐败、钱能通神的黑暗社会###批判嫉贤妒能,埋没人才的社会现象### 怀人伤己,同病相怜40.【多选题】唐代咏史怀古诗歌题材中的武侯题材之基本主题包含以下哪些情感?A. 体现了唐人淑世情怀的空前高涨B. 表达了唐代文人对自身不被重用的怨愤与不平C. 凸显了唐人对君臣关系的理想化体认D. 折射了道德比权力更强大的价值观正确答案:体现了唐人淑世情怀的空前高涨###凸显了唐人对君臣关系的理想化体认###折射了道德比权力更强大的价值观41.【多选题】“废墟”是个相对性的概念,指古都城、遗址遗迹等意象。
唐诗宋词人文解读答案

一、你觉得唐朝和宋朝有在精神气度上有何不同?这种不同在文学上有什么表现?回答:唐朝国家富强而且思想外向,愿意开拓疆土,唐朝还是中国历代灭亡少数民族和国家最多,而宋朝,思想守旧不思进取,重文轻武,文人地位低下。
在文学上,唐朝的诗歌比较豪放大气,唐人是入世的,比如李白的诗歌“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寄沧海”展现了这种气质;而宋朝诗歌有城市化、江南化、女性化的特点,比较婉约阴柔,但是也有豁达的风格。
看东坡被贬黄州所作《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
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
微冷。
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
归去。
也无风雨也无晴。
2二、唐诗的发展有其特定的轨迹,所谓初唐情怀、盛唐气象、中唐格调、晚唐风韵,选取你印象最深刻一个时段来说说你的理解,你可以举一首诗歌或者一位诗人进行品鉴,也可以谈谈对这个时期风格的看法。
回答:唐诗的发展有其特定的轨迹,所谓初唐情怀、盛唐气象、中唐格调、晚唐风韵,选取你印象最深刻一个时段来说说你的理解,你可以举一首诗歌或者一位诗人进行品鉴,也可以谈谈对这个时期风格的看法。
(5分)引“叶嘉莹说初盛唐诗”:“如果说汉魏诗的特色是以‘风骨’为好,那么盛唐诗的特色则是以’兴象‘为主。
什么是兴象?就是结合了内心想法的大自然的景象。
“《宿建德江》孟浩然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先来逐字逐句看这首诗。
靠岸停泊在充满雾气的沙洲,夕阳西下,一股乡愁慢慢津上了旅客(孟浩然自己)的心头。
有一些诗呢,写景是为了写心情,这种手法被称为”比“,也就是我是为了写我的心情而写的景色。
而盛唐诗的特色是”兴“,就是景色触发了我的一些想法,景在先,情在后。
这首诗里孟浩然有景生情,称为”兴“。
这种情十分的真挚,是真的心有所感,并不是所说的硬生生的套上去的”俗情“。
看后面两句话,虽是写景,又何尝不是在写情。
旷野茫茫,天空低低的在头顶,江水清清,月亮在天空中在江水中。
好大学唐诗宋词人文解读2

第四周人生在世不称意1以科举时“凡八叉手而入韵成”闻名,却屡次帮助周围考生答题而屡第不中的唐代文人是?A、温庭筠;B、韦庄;C、李商隐;D、杜牧;2 “贬谪”是中国古代士大夫仕途上的一个现象,贬谪与文学具有密不可分的关系,这一关系的起源至晚来自于?A、司马相如;B、屈原;C、宋玉;D、司马迁;3韩愈于元和14年(公元819年)被贬至潮州,他的贬谪缘由何事而起?A、卷入政治党派斗争;B、反对迎送佛骨触怒皇帝;C、在任官位时贪污受贿;D、提出变法触及利益方权利;4位列唐宋八大家之首,被誉为“文起八代之衰”的文人是?A、白居易;B、刘禹锡;C、柳宗元;D、韩愈;5金代著名诗人元好问对唐代一诗人作如下评价:“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
该诗人因用典颇深而使宋代初期蔚然形成“西昆体”诗风。
请问该唐代诗人是?A、李商隐;B、杜牧;C、李贺;D、温庭筠;6目前现存最早的宫怨诗是?A、班婕妤《怨歌行》;B、王昌龄《长信秋词》;C、谢朓《玉阶怨》;D、刘长卿《长门怨》;7晚唐诗人罗隐“十上不第”,屡次参加科举而失败,其原因是?A、才学有限,考不上科举;B、长相丑陋,性格狂妄而得罪考官;C、体弱多病,不堪长途跋涉进京;D、在科举考场上营私舞弊;8白居易在《思旧》一诗中写道:“退之服硫磺,一病讫不痊。
徽之炼秋石,未老身溘然。
”从这几句描写中可以看出,韩愈(字退之)和元稹(字微之)的死因是由于?A、服用仙丹;B、服毒自杀;C、伤风感染;D、消化不良;9唐代的南方文学与屈原骚辞文学中的怨愤精神一脉相承。
在屈原的作品中,常通过一些意象表达作者感情。
以下哪一种植物常为屈原所引用以表达淑世爱国的情怀?A、兰花;B、莲花;C、菊花;D、牡丹;10从罗隐《嘲钟陵妓云英》一诗流传下来的成语典故是?A、白头如新;B、云英未嫁;C、咄咄怪事;D、长袖善舞;11李商隐一直受到令狐楚的赏识,而在李商隐考上科举后不久,令狐楚因病去世,因此李商隐失去了凭依,于是他于次年到泾州(今甘肃泾川县)入泾原节度使王茂元幕并娶了他的女儿。
高中语文苏教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习题:课时跟踪检测(七) 兵 车 行 含答案

B.道旁过者问行人,行人但云点行频
C.县官急索租,租税从何出
D.生女犹得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
4.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牵衣顿足拦道哭,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武皇开边意未已。
(3)安得广厦千万间,________________。
杜甫爱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杜甫爱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杜甫爱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南 征
杜 甫
春岸桃花水,云帆枫树林。
偷生长避地,适远更沾襟。
老病南征日,君恩北望心。
百年歌自苦,未见有知音。
[注]此诗是大历四年(公元769年)春,杜甫由岳阳前往长沙途中所作。
(1)联系全诗,简要分析“春岸桃花水,云帆枫树林”的妙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中语文苏教版选修系列《唐诗宋词选读》配套文档:专题七 专题整合 Word版含答案推荐

专题整合词词,亦称“乐府”、“长短句”、“诗余”、“琴趣”等,是我国古代诗歌园地中的一朵奇葩。
约始于南朝,定形于中晚唐,盛行于宋代。
原指合乐歌唱的歌词,故又称为“曲”或“曲子词”等。
后依照乐谱声律节拍而写新词,叫做“填词”,或称“倚声”。
再后,则依前人作品的字数、句数、声律、韵律而填定。
自此,方与音乐分离,成为诗的别体,故称为“诗余”。
词有“令”、“引”、“近”、“慢”等。
“令”一般较短,“引”、“近”一般较长,“慢”又比“引”、“近”长。
根据字数又分为“小令”、“中调”、“长调”:小令,限58字以内;中调,指59字至90字;长调,指91字以上者。
词有单调、双调、三叠、四叠的区别:单调的词往往是一首小令;双调就是把一首词分为前后两阕,有的是小令,有的是中调或长调;三叠就是三阕,四叠就是四阕,一般三叠、四叠词很少见。
词的格律,即词律,其特征是:①字数一定。
每一词调都规定一定字数。
短的如《十六字令》只有16个字,长的如《莺啼序》有240字。
②讲究平仄。
③句式参差不齐。
少的为一字句,多到十几字句,各种句式都有。
④押韵的位置各个词调不同。
有上下句押,有隔一句押,有隔二句押,有隔三句押,还有句中押;有一韵到底的,也有中间换韵的。
古诗中的修辞一、理论讲解本专题诗歌中《浪淘沙令》(帘外雨潺潺)中比喻、对比等修辞手法的运用十分典型,它属于高考中“鉴赏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的考点范畴。
诗歌是语言的艺术,它要求语言精炼而形象,音调和谐而有鲜明的节奏和韵律。
诗人在写作时感情特别强烈,想像特别丰富,所有这些,都依靠修辞手法。
因此,掌握常用的修辞手法,明确其作用,对理解和鉴赏古代诗歌是很有帮助的。
下面来介绍一下古诗词中常用的修辞方法(修辞格):1.比喻诗歌中常称之为“比”。
“比者,以此物比彼物也。
”用一种事物或情景来比做另一种事物或情景。
可分为明喻、暗喻、借喻。
有突出事物特征,把抽象的事物形象化的作用。
如:“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智慧树知到《唐诗宋词人文解读》章节测试答案6

正确答案:庄子7.【单选题】曹操在《短歌行》中以“何以解忧,唯有杜康”,道出了人生面对苦难时的因应之道。
此处解忧的“杜康”是什么?A. 酒B. 药C. 茶D. 娱乐正确答案:酒8.【单选题】沧浪亭位于现在哪个城市?A. 南京B. 杭州C. 苏州D. 湖州正确答案:苏州9.【单选题】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十分赞赏诗人荷尔德林“人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一语,从中可以看出在海德格尔和荷尔德林看来,我们应怎样面对人生?A. 珍惜光阴B. 寻觅诗意C. 赤子之心D. 热爱自然正确答案:寻觅诗意10.【单选题】《南柯太守传》里的“槐安国”、“檀萝国”实际上都是?B. 蚁穴C. 蜂窝D. 羊圈正确答案:蚁穴11.【单选题】白居易的伤老诗《醉歌示妓人商玲珑》有“黄鸡催晓丑时鸣”一句。
后人于是就以“黄鸡催晓”来比喻时光的流逝,那么丑时是指凌晨什么时刻?A. 一点到三点B. 十二点到两点C. 一点到两点D. 两点到四点正确答案:一点到三点12.【单选题】唐代沈既济在《枕中记》中记载了“黄粱梦”的故事,这个故事是借鉴于哪一部作品?A. 《搜神记》B. 《聊斋志异》C. 《山海经》D. 《述异记》正确答案:《搜神记》13.【单选题】辛弃疾在《洞仙歌》中写出了关于面对人生苦短的应对之策:“人生行乐耳,身后虚名,何似生前一杯酒”。
这种寄托于酒的观念和以下哪一首诗歌中所提到的相似?A. 《古诗十九首生年不满百》B. 曹操《短歌行》C. 欧阳修《玉楼春》D. 杜秋娘《金缕衣》正确答案:曹操《短歌行》14.【单选题】“人生到处萍飘泊。
偶然相聚还离索”出自谁的词作?A. 晁补之B. 柴望C. 苏轼D. 李曾伯正确答案:苏轼15.【单选题】“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这首诗出自哪位唐代诗人笔下?A. 李白B. 宋之问C. 崔颢D. 王维正确答案:王维16.【单选题】李曾伯在《浪淘沙》中写道:“人生江海一萍浮。
世路相期如此水,万里安流”,这一词句体现了什么情感?A. 人生的漂泊感B. 年华的流逝感C. 文人思归D. 别离之伤正确答案:人生的漂泊感17.【单选题】“槐安国”的典故出自哪部作品?A. 《南柯太守传》B. 《枕中记》C. 《霍小玉传》D. 《白兔记》正确答案:《南柯太守传》18.【单选题】词的发展初期亦可看作是“歌者之词”,这是以下哪位学者的观点?A. 王国维B. 朱彝尊C. 龙榆生D. 胡适正确答案:胡适19.【单选题】词是一种诗的别体,它于何时兴起而形成一种新的文学样式?A. 隋代B. 唐代C. 五代十国D. 宋代正确答案:唐代20.【单选题】“胭脂泪,相留醉,几时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唐诗宋词人文解读第七周客观选择题答案
1.在儒家思想中,人生的最高价值是?A
A、立德;
B、立人;
C、立功;
D、立言;
2.明代兵部尚书于谦常于家中悬挂一位先人画像,并亲自写下了“呜呼文山,道宋之季。
砌图志身,舍生取义……”等像赞。
这位受到敬仰的先人是? D
A、岳飞;
B、李纲;
C、谢枋得;
D、文天祥;
3.国外有一位著名诗人与王勃相似,同样不幸地因为自然原因,船覆人亡丧命于海中而英年早逝。
这位诗人是?B
A、济慈;
B、雪莱;
C、拜伦;
D、普希金;
4.“生死意识”、“死亡意识”体现在唐宋哪一类的诗歌题材中最为深刻?D
A、离别诗;
B、山水诗;
C、怀古诗;
D、边塞诗;
5.以下哪个成语能够较好地概括道家对于生死的认识?B
A、舍生取义;
B、鼓盆而歌;
C、万念俱灰;
D、大彻大悟;
6.刘希夷的死或缘于“版权纠纷”,其争议的版权是指他的哪部作品?D
A、《从军行》;
B、《春日行歌》;
C、《洛川怀古》;
D、《代悲白头翁》;
7.哪位诗人被看作是唐代历史的第一位诗人?B
A、王通;
B、王绩;
C、王勃;
D、王福畴;
8.晏殊是北宋著名的词人,聪慧敏锐、多愁善感,有着比常人更为深重的生命紧迫感,其对死亡的恐惧意识明显的体现在其词集中,以下哪一部是他的词集?C
A、《梦窗词》;
B、《漱玉词》;
C、《珠玉词》;
D、《淮海集》;
9.唐代刘希夷的《代悲白头翁》对后来哪部小说中的诗词有较深的影响?C
A、《桃花扇》;
B、《长生殿》;
C、《红楼梦》;
D、《牡丹亭》;
10.“此地长眠者,声明水上书”是一位英年早逝的外国诗人墓碑上的话,这位诗人是?C
A、雪莱;
B、普希金;
C、济慈;
D、裴多菲;
11.曹松《已亥岁二首》诗中写道:“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
”统治者好大喜功,却不管军人死活的行为,作者在此批判的是?D
A、汉武帝;
B、康熙;
C、秦始皇;
D、武则天;;
12.王勃的送别诗具有明显的主题,这一主题是? A
A、以精神的一致克服离别的痛苦;
B、借送别来表达胸中激愤或表明心志;
C、表达离别时的留恋、不舍和伤感的愁绪;
D、重在对友人的劝勉、鼓励、安慰;
13.诗人们对于正义战争中死亡的将士们常饱含惋惜伤感,但更有对他们置生死与度外的精神的褒扬,对将士们的功绩持肯定态度。
这一传统最早源于屈原的哪部作品? C
A、《天问》;
B、《橘颂》;
C、《国殇》;
D、《湘君》;
14.王羲之在《兰亭集序》里曾有感叹:“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
故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这种感叹属于? A
A、人生苦短、阴虚有数的顿悟;
B、众人皆乐、我独悲苦的孤独;
C、时运不济、命途多舛的人生感叹;
D、壮志难酬、舍国为家的痛苦抉择;
15.以下哪些诗人被称为“初唐四杰”?BC
A、宋之问;
B、王勃;
C、卢照龄;
D、陈子昂;
16.以下哪些诗人的去世是由于官宦迫害所致?CD
A、孟浩然;
B、李白;
C、王昌龄;
D、陈子昂;
19.立德被儒家视为人生的最高价值,其重要性远在生命之上。
当道德的圆成与生命发生矛盾的时候,所提倡的思想是?AC
A、杀身成仁;
B、弃德保命;
C、舍生取义;
D、苟且偷生;
20.以下哪些对于“不孝”的注解源自赵岐的解释?DC
A、好勇斗狠,以危父母;
B、好货财,私妻子,不顾父母之养;
C、不娶无子,绝先祖祀;
D、阿意曲从,陷亲不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