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细菌性肺炎临床路径
细菌性肺炎临床路径表单

□胸正位片、心电图
□对症处理
长期医嘱:
□内科疾病护理常规
□Ⅰ/Ⅱ级护理(根据病情)
□吸氧(必要时)
□雾化吸入
右美沙芬注射液5㎎q8h—q12h□
注射用糜蛋白酶4000U q8h—q12h□
特布他林注射液0.25㎎q8h—q12h□
□祛痰剂(选一种)
盐酸氨溴索注射液100ml静点2/日□
□开化验单
□完成病历书写
□上级医师查房
□核查辅助检查的结果是否有异常
□病情评估,维持原有治疗或调整抗菌药物
□观察药物不良反应
□住院医师书写病程记录
重
点
医
嘱
长期医嘱:
□内科疾病护理常规
□Ⅰ/Ⅱ级护理(根据病情)
□吸氧(必要时)
□雾化吸入
右美沙芬注射液5㎎q8h—q12h□
注射用糜蛋白酶4000U q8h—q12h□
注射用头孢曲松钠0.5~1g,q12h或1-2g 1/日□
头孢哌酮舒巴坦钠2~4g,q12h□
左氧氟沙星注射液0.5静点1/日□
注射用氨曲南1~2g q8h—q12h□
注射用乳糖酸阿奇霉素0.5g 1/日□
临时医嘱:
□血、尿、便常规
□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必要时可行C反应蛋白、血气分析、感染性疾病筛查、痰涂片查抗酸杆菌、血培养+药敏、血沉、结核菌抗体、支原体抗体、胸部CT等检查)
主要
护理
工作
□观察患者一般情况
□针对性健康教育
□注意痰液变化
□观察疗效
□指导患者办理出院手续
□出院指导
病情变异记录
□无□有,原因:
□无□有,原因:
2022年版小儿肺炎中医临床路径

肺炎喘嗽(小儿肺炎)临床路径(2022年版)路径说明:本路径适合于西医诊断为支气管肺炎临床路径(一)适用对象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肺炎喘嗽(TCD 编码:BEZ020)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支气管肺炎(ICD-10 编码:J18.000)(二)诊断依据根据《儿科疾病诊疗指南》第三版(罗小平、刘铜林主编,科学出版社,2014年)、《儿科学》第九版(王卫平、孙锟、常立文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年)、《诸福棠实用儿科学》第九版(王天有、申坤玲、申颖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22年)、中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四五规划教材第十一版《中医儿科学》(赵霞李新民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21年)。
1.临床表现(1)主要临床表现:发热、咳嗽、气促、呼吸困难,肺部固定中、细湿罗音。
发热热型不定,新生儿或体弱儿亦可不发热。
常伴有烦躁不安、精神萎靡、食欲减退或呕吐、腹泻等症状。
(2)重症肺炎表现:重症可出现鼻翼扇动、三凹征及紫绀,并伴发其他系统功能异常,如心率增快、烦躁不安、意识障碍、昏迷、惊厥、肠鸣音消失等,警惕呼吸衰竭、心力衰竭、中毒性脑病、中毒性肠麻痹、DIC、胸腔并发症等情况。
附:肺炎心衰诊断标准a. 心率突然加快,婴儿>180次/分,幼儿>160次/分,儿童>140次/分不能用发热或缺氧解释者。
b. 呼吸困难,呼吸突然加快婴儿>60次/分,幼儿>50次/分,儿童>40次/分。
c. 骤发极度烦躁不安,明显发绀,面色发灰,指甲微循环充盈时间延长,不能用原有疾病解释者。
d. 心音低钝、奔马率、颈静脉怒张。
e. 肝脏肋下婴幼儿≥3.0cm,儿童≥2.0cm以上,或短时间较前迅速增大,不能以横膈下降解释者。
f. 尿少或无尿,颜面眼睑双下肢水肿。
具备前5项者即可诊断心衰。
2.实验室及辅助检查(1)血细胞分析和CRP、降钙素原:细菌感染时,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增多,CRP、降钙素原有不同程度升高;病毒性肺炎时,白细胞总数正常或减少,CRP正常或轻度升高。
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小儿内科4个病种临床路径的通知

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小儿内科4个病种临床路径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卫生部(已撤销)•【公布日期】2009.09.18•【文号】卫办医政发[2009]152号•【施行日期】2009.09.18•【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卫生医药、计划生育综合规定正文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小儿内科4个病种临床路径的通知(卫办医政发〔2009〕152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局:为规范临床诊疗行为,提高医疗质量和保证医疗安全,我部组织有关专家研究制定了轮状病毒肠炎、支原体肺炎、麻疹合并肺炎和母婴ABO血型不合溶血病等小儿内科4个病种的临床路径。
现印发给你们,请各省级卫生行政部门根据当地医疗工作实际情况,组织临床路径的试点工作,在我部印发的临床路径基础上,制订各试点医院具体实施的临床路径。
各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应及时总结试点工作经验,并将有关情况反馈我部医政司。
联系人:卫生部医政司医疗处胡瑞荣、付文豪电话:************、68792205附件:小儿内科4个病种临床路径二○○九年九月十八日附件:轮状病毒肠炎临床路径(2009年版)一、轮状病毒肠炎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轮状病毒肠炎(ICD-10:A08.001)(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小儿内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诸福棠实用儿科学(第七版)》(人民卫生出版社)1.病史:6-24月龄小儿多见,腹泻,大便为黄稀便、水样或蛋花汤样,每天可达10余次,伴或不伴发热、呕吐。
2.体征:有或无脱水征,肠鸣音活跃。
3.实验室检查:大便常规镜检正常,或见少许白细胞,无吞噬细胞;血常规白细胞正常或轻度升高;大便轮状病毒检测阳性可确诊。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小儿内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诸福棠实用儿科学(第七版)》(人民卫生出版社)1.消化道隔离至腹泻缓解。
肺部感染临床路径

肺部感染临床路径一、肺部感染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社区起病、免疫缺陷(包括HIV感染、粒细胞缺乏、肿瘤及放化疗、器官移植、接受糖皮质激素及细胞因子拮抗剂)的肺炎患者,或者在院期间发生医院获得性肺炎(包括呼吸机相关肺炎)(ICD-10:J98.414)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呼吸病分册》(中华医学会,人民卫生出版社)I. 免疫缺陷状态,包括HIV感染、粒细胞缺乏、肿瘤及放化疗、器官移植、接受糖皮质激素及细胞因子拮抗剂。
II.医院获得性肺炎定义为住院≥48小时后在医院内发生的肺炎;呼吸机相关肺炎指气管插管/切开和机械通气48小时后发生的肺炎。
III.临床诊断依据同社区获得性肺炎:(1)新近出现的咳嗽、咳痰或原有呼吸道疾病症状加重,伴或不伴脓痰/胸痛/呼吸困难、咯血。
(2)发热。
(3)肺实变体征和(或)闻及湿啰音。
(4)外周血白细胞(WBC)>10×109/L或<4×109/L,伴或不伴细胞核左移。
但需要注意:(1)咳嗽、脓痰是肺部感染主要症状,但可能因咳嗽反射受抑制而不明显;在机械通气患者可仅表现为缺氧加重、呼吸支持条件提高或人机不协调。
(2)在因应用糖皮质激素或基础疾病导致机体反应性减弱的患者中,发热或白细胞升高等表现可不明显。
(3)肺实变体征和(或)啰音的诊断意义较小。
IV. 胸部影像学检查新出现或进展的肺部浸润性病变。
符合以上I+II+III中任何1项和(或)IV,并除外肺不张、心力衰竭和肺水肿、基础疾病肺侵犯、药物性肺损伤、肺栓塞和ARDS等。
应当注意的是,粒细胞缺乏、严重脱水患者并发HAP时X线检查可能阴性;正压通气模式对胸部影像学可能产生影响;接受机械通气、脓痰增加但影像学表现阴性,可诊断气管-支气管炎而不一定诊断肺炎。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呼吸病分册》(中华医学会,人民卫生出版社),《中国成人医院获得性肺炎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诊断和治疗指南》(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感染学组,2018年版),《中国成人社区获得性肺炎诊断和治疗指南》(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2016年版)1.支持、对症治疗。
细菌性肺炎(咳嗽)临床路径(2013年)

咳嗽(细菌性肺炎)临床路径(2013年版)路径说明:本路径适用于西医诊断为细菌性肺炎的住院患者。
一、咳嗽(细菌性肺炎)中西医结合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咳嗽(TCD编码:BNF011)。
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细菌性肺炎(ICD-10编码:J15.901)。
(二)诊断依据1、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医内科学》(周仲英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ZY/T001,1-94)(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内科学》(陆再英、钟南山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2、证候诊断参照《中医内科学》(周仲英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3年)咳嗽(细菌性肺炎)临床常见证候:(1)外感咳嗽风寒袭肺证:咳嗽声重,痰白稀薄,伴有头痛、鼻塞流清涕,恶寒发热、无汗,骨节酸痛,喉痒或咳时胸痛,舌苔薄白,脉浮或浮紧。
风热犯肺证:咳嗽气粗,痰稠而黄,咳痰不爽,口渴咽痛,伴发热恶风、头痛鼻流黄涕、汗出,舌苔薄黄,脉浮数。
燥热伤肺证:咳嗽痰少或干咳无痰,痰粘难咯,咳甚则胸痛,鼻燥咽干,或有痰中带血丝。
初期可伴微寒身热、鼻塞头痛等症,舌红少津,苔薄黄,脉细数。
表寒里热证:咳嗽声重,痰黄白相间,伴有头痛、鼻塞流黄涕,恶寒发热、无汗,骨节酸痛,喉痒或咳时胸痛,舌红苔薄白,脉浮或浮紧。
(2)内伤咳嗽痰湿蕴肺证:咳嗽痰多,痰白而粘,容易咯出,胸脘满闷,有时呕恶;或神疲纳呆,舌苔白腻,脉濡滑。
痰热郁肺证:咳嗽气促,痰黄粘稠难咯,或面赤口渴喜饮,喘促鼻煽,便秘溲赤,舌红苔黄少津,脉滑数。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咳嗽(细菌性肺炎)诊疗方案”及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ZYYXH/T4-2008)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咳嗽(细菌性肺炎)。
2、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为7-14天(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上述中医及西医诊断标准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治疗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支原体肺炎临床路径(2019年版)

肺炎支原体肺炎临床路径(2019年版)一、肺炎支原体肺炎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肺炎支原体肺炎(ICD-10:J15.702)。
(二)诊断依据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小儿内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诸福棠实用儿科学(第8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诊治专家共识(2015年版)》(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1.多发年龄为5~18岁。
2.以发热咳嗽为主要表现。
3.肺部体征少而X线胸片改变相对显著。
4.使用青霉素类及头孢类抗菌药物无效。
5.外周血白细胞数正常或升高。
6.血清肺炎支原体IgM抗体阳性或明胶颗粒凝集试验法测定MP抗体(IgM、IgG混合抗体)滴度≥1∶160,可作为近期感染或急性期感染的参考。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小儿内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诸福棠实用儿科学(第8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诊治专家共识(2015年版)》(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制定治疗方案。
1.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遵循儿科用药的方法)。
2.对症治疗(如雾化吸入)。
(四)标准住院日为7~14天(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J15.702肺炎支原体肺炎疾病编码。
2.当患儿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只要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入院后第1~2天1.必须检查的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2)C反应蛋白(CRP);(3)肝肾功能、血电解质;(4)血清肺炎支原体抗体测定或咽拭子分离支原体;(5)胸X线片;(6)心电图。
2.根据患儿的病情,必要时做痰培养、血气分析、心肌酶谱、肺部CT、支气管镜检查、呼吸道病毒和细菌检测等。
(七)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抗菌药物: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15〕43号)执行。
支气管肺炎(儿科)基本诊疗路径

江西省儿童医院陈强1概述和发病机制2治疗进展及循证依据3诊断要点4主要诊疗项目5合理用药临床路径6一概述和发病机制肺炎是婴幼儿时期的常见病,为我国住院小肺炎是婴幼儿时期的常病为我国住院小儿死亡的首位原因是由不同病原体或其他因素(吸入或过敏反应等)所致的肺部炎症临床上以发热、咳嗽、气促、呼吸困难和肺部固定的中、细湿啰音为主要表现肺炎是全球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先天畸形, 3%新生儿破伤风, 2%新生儿其它, 2%新生儿腹泻, 1%腹泻, 17%其它, 10%早产, 10%出生窒息, 8%疟疾, 8%新生儿严重感染(主要是肺炎/脓毒症)10%麻疹, 4%外伤, 3%AIDS 3%肺炎19%症), 10%AIDS, 3%肺炎, 19%全球每年超过150万儿童因肺炎失去生命.中国5岁以下儿童前十位病种死因死亡率比较肺炎是中国肺炎是中国5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最高的疾病673.6773.6早产或低出生体重肺炎193.4630.7先天性心脏病出生窒息148.7192.8意外窒息腹泻64373.0134.8神经管畸形溺水32.464.30.0100.0200.0300.0400.0500.0600.0700.0800.0900.0痢疾颅内出血(1/10万)(一)病理分类:按病变累及的部位和病()病理分类按病变累及的部位和病理形态分为:大叶性肺炎、支气管肺炎和间质性肺炎等;婴幼儿时期以支气管肺炎最为多见;时气管多临床上,在没有明确病原体的情况下, 临床上在没有明确病原体的情况下此种分类最常用。
(二)病因分类以引起肺炎的病原体进行分类,对临床治疗有很好的指导作用,能够得到病原学证据的肺炎都应该以此进行分类。
1.细菌性肺炎:常见的细菌包括肺炎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流感嗜血、杆菌肺炎杆菌、A组和B 色葡萄球菌流感嗜血杆菌肺炎杆菌A组和B组链球菌、大肠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和军团菌等(II)。
2.病毒性肺炎:主要有呼吸道合胞病毒、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II)、腺病毒、巨细胞病毒、麻副流感病毒腺病毒巨细胞病毒麻疹病毒和肠道病毒等。
肺炎临床路径

社区获得性肺炎诊疗方案肺炎是指包括终末气道、肺泡及肺间质等在内的炎症。
肺炎根据病因分类可分为:细菌性肺炎、病毒性肺炎、支原体肺炎、真菌性肺炎及其它病原体所致肺炎。
细菌性肺炎又分为社区获得性肺炎和医院获得性肺炎。
本临床路径实施对象专指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
一、路径入选标准:纳入标准:1、符合肺炎诊断标准。
2、年龄≥18周岁。
排除标准:1、合并肿瘤或其它可能影响治疗的其他疾病的患者;2、妊娠及哺乳期妇女;3、符合重症肺炎诊断标准的患者;4、严重肝肾功能障碍。
二、中医诊断:(一)诊断标准细菌性肺炎属于中医“风温肺热病”、“咳嗽”等范畴。
1、病一年四季均可见到,但以春季及冬季为多的外感热病。
2、病急骤,初起即见发热、恶风、咳嗽、口微渴、舌边尖红、脉浮数等表现。
3、病变过程中,由初起邪犯肺卫转变为邪热壅肺等气分证,后期呈现肺胃阴伤证候等表现。
(二)辩证分型:1、邪袭肺卫:发热、微恶风寒,无汗或少汗,头痛,咳嗽,咽痛,鼻塞流涕,口微渴,舌边尖红,苔薄黄,脉浮数。
或发热,畏寒,少汗,无口干,周身酸痛,咳嗽,咯白稀痰,舌淡红,苔薄白,脉浮。
或夏日起病,发热,汗出热不解,头昏重胀痛,身重疲倦,胸闷,舌红,苔黄腻,脉濡数。
2、痰热壅肺:身热,汗出,咳嗽,咳痰黄稠,或痰呈铁锈色,或伴有胸闷痛,口干欲饮,舌红苔黄,脉滑数。
3、痰浊阻肺:咳嗽,咳声重浊,胸闷,咯白粘痰,常伴有疲倦,纳呆,腹胀,大便溏。
舌淡红,苔白腻,脉滑。
4、正虚邪恋:疲倦乏力,少许咳嗽,少痰,纳呆,腹胀。
舌淡红,苔白腻,脉滑。
三、西医诊断标准(一)肺炎诊断标准1、新近出现的咳嗽、咯痰,或原有呼吸道疾病症状加重,并出现脓性痰;伴或不伴胸痛。
2、发热。
3、肺实变体征和(或)湿性啰音。
4、血常规:WBC>10×109/L或<4×109/L。
伴或不伴核左移。
5、胸部X线检查显示片状、班片状浸润性阴影或间质性改变,伴或不伴胸腔积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继续观察患者腹部症状和体征,注意观察有无并发症情况
□交代出院后注意
□饮食宣教:进食高蛋白(鱼、肉、鸡、蛋、牛奶、豆浆等)、富含纤维素(韭菜、芹菜、土豆)、维生素丰富(新鲜蔬菜,水果)、低脂肪、低胆固醇饮食;少食动物肝脏、腌制品,戒烟酒,浓茶及咖啡。
□养成良好个人卫生习惯,切勿用力排便,不在排便时看书报。
□通知患者及家征。
□健康指导:指导患者可进牛奶、米汤,少渣、温凉流质、半留质饮食。食物45度为宜。
□指导患者注意休息,病房内活动。
□观察患者生命体征、腹部症状和体征,观察大便性状,注意有无消化道出血、感染及穿孔。
□监测生命体征。
□食用易消化饮食,避免食用过咸、过甜、生冷等刺激性食物,定时进餐、少食多餐、养成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
□巡视患者睡眠情况。
变异
□无□有,原因:
□无□有,原因:
□无□有,原因:
执行时间
护士
签名
大肠息肉临床护理路径表单
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大肠息肉(ICD-10:D12.6/D12.8/K62.1/K63.5)
行内镜下大肠息肉摘除术(ICD-9-CM-3:45.42)
患者姓名:性别:年龄:门诊号:住院号:
二、儿童细菌性肺炎临床路径表单
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细菌性肺炎(ICD-10:J15.902)
患者姓名:性别:年龄:门诊号:住院号:
住院日期:年月日出院日期:年月日标准住院日:7-14天
时间
住院第1天
住院第2-6天
住院第7-10天
住院第11-14天(出院日)
主
要
诊
疗
工
作
□询问病史及体格检查
□病情告知
□如患儿病情重,应及时通知上级医师
□预约取结肠息肉病理报告时间
□出院带药指导。
□嘱咐患者6月后复查肠镜。
变异
□无□有,原因:
□无□有,原因:
□无□有,原因:
执行
时间
护士
签名
□上级医师查房
□根据送检项目报告,及时向上级医师汇报,并予相应处理
□注意防治并发症
□完成病程录,详细记录医嘱变动情况(原因和更改内容)
□上级医师查房
□注意防治并发症
□上级医师查房,同意其出院
□完成出院小结
□出院宣教
重
点
医
嘱
长期医嘱:
□儿科肺炎护理常规
□抗生素
□化痰剂
□雾化吸入
□吸痰
□吸氧
□对症治疗
临时医嘱:
行内镜下大肠息肉摘除术(ICD-9-CM-3:45.42)
患者姓名:性别:年龄:门诊号:住院号:
住院日期:年月日出院日期:年月日标准住院日:5-7天
时间
住院第1天
住院第2天
住院第3天
年月日
护理路径
护理路径
护理路径
执行医嘱
□执行消化内科护理常规。
□二级护理。
□给予少渣饮食。。
□嘱患者午夜后禁饮食,翌日晨抽空腹血。
□卫生处置:更换病号服、修剪指(趾)甲、剃胡须。
□消除恐惧,稳定情绪。
□观察患者大便次数,性质。
□监测生命体征。
□介绍肠镜检查的目的、方法及配合。指导患者口服导泻药或清洁灌肠后,适当运动,以增快肠道蠕动,排尽粪水。注意肠道准备情况。
□患者如感饥饿或出现低血糖症状,可进食糖果。
□术前告知患者勿携带金属饰品。
□雾化吸入、吸痰、吸氧
□保持呼吸道畅通
□观察药物副作用
□出院宣教
□协助办理出院
病情
变异
记录
□无□有,原因:
1.
2.
□无□有,原因:
1.
2.
□无□有,原因:
1.
2.
□无□有,原因:
1.
2.
护士
签名
医师
签名
大肠息肉临床护理路径表单
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大肠息肉(ICD-10:D12.6/D12.8/K62.1/K63.5)
住院日期:年月日出院日期:年月日标准住院日:5-7天
时间
住院第4天
住院第5天
住院第6-7天
(出院日)
执行医嘱
□消化内科护理常规
□二级护理
□少渣饮食
□复查血常规
□术后2天复查大便常规+隐血试验
□消化内科护理常规
□二级护理
□少渣饮食
□停止各项医嘱,整理病案。
□遵医嘱帮患者办理出院手续。
□向患者交代出院后的注意事项
□脑脊液检查
□体液检查
□关节X线检查
□头颅CT或MRI
□心脏、腹部超声
□心电图
出院医嘱:
□出院带药
□门诊随诊
主要
护理
工作
□入院宣教、入院护理评估
□观察患儿病情、监测生命体征
□保持气道通畅
□雾化吸入、吸痰、吸氧
□观察患儿病情、监测生命体征
□雾化吸入、吸痰、吸氧
□保持呼吸道畅通
□观察药物副作用
□观察患儿病情、监测生命体征
□术后轮椅推送回科。
□遵医嘱应用药物。
□基本生活和心理护理
□监测生命体征。
□指导内镜治疗后取活检者,禁食24小时。
□绝对卧床休息。减少活动。协助患者床上排便。
□指导患者通过深呼吸,听音乐减轻焦虑。
□指导患者缓解疼痛的方法。腹痛、腹胀者,可给予腹部按摩。
□观察有无结肠镜检查后并发症(如穿孔、出血等)。
□血、尿、大便常规
□CRP
□血生化
□咽拭子或痰培养及药敏实验
□血培养及药敏
□X线胸片
□血气分析
□血清呼吸道病毒、肺炎支原体抗体测定
□结核菌素实验
□脑脊液检查
□体液检查
□心脏、腹部超声
□心电图
□关节X线检查
□支气管镜
□头颅CT或MRI
长期医嘱:
□儿科肺炎护理常规
□抗生素
□化痰剂
□雾化吸入
□吸痰
□吸氧
□对症治疗
□消化内科护理常规。
□一级护理。
□少渣饮食。
□遵医嘱行肠道准备。
□次晨禁食(治疗当日)
□消化内科护理常规
□专科治疗后护理
□少渣饮食或禁食
护理工作与
健康指导
□入院护理评估,妥善安排床位。
□监测生命体征。
□入院时:T。C
P次/分R次/分BP mmhg
□入院介绍:环境、制度、主任、护士长、主管医师、责任护士。规章物品妥善保管,禁止吸烟,告知住院规章制度,介绍病房设施及其使用方法。
临时医嘱:
□血气分析
□血清呼吸道病毒、肺炎支原体抗体测定
□结核菌素实验
□脑脊液检查
□体液检查
□心脏、腹部超声
□关节X线检查
□支气管镜
□头颅CT或MRI
□心电图
长期医嘱:
□儿科肺炎护理常规
□抗生素
□化痰剂
□雾化吸入
□吸痰
□吸氧
□对症治疗
临时医嘱:
□血常规、CRP
□血生化
□咽拭子或痰培养及药敏实验
□血培养及药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