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意志和意大利统一运动比较

合集下载

世界近现代史典型问答题示例

世界近现代史典型问答题示例

世界近现代史典型问答题示例世界近现代史典型问答题示例1、比较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的异同点。

同:(1)都是资产阶级的思想解放运动。

(2)都为资本主义的发展逐步解除了精神枷锁。

异:(1)目标:文艺复兴把斗争矛头直接指向天主教会。

启蒙运动的斗争矛头既指向天主教会也指向封建专制。

(2)指导思想:文艺复兴是人文主义。

启蒙运动是理性主义。

(3)影响:文艺复兴促进了近代自然科学的产生。

启蒙运动为欧美乃至亚洲的资产阶级革命作了思想动员。

2、在近代资本主义发展史上,资产阶级革命爆发前的英国、雅各宾派专政时期的法国和南北战争时期的美国分别实行了不同的土地政策。

它们的基本主张各是什么?产生上述土地政策的社会原因各是什么?这些土地政策分别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基本主张:英国:圈占农民土地,养羊放牧。

法国:把逃亡贵族的土地分成小块出售,农村公有土地按当地人口分配。

美国:允许在西部无主土地上连续耕种5年以上的美国农民,缴付少量手续费就可获得一定面积的土地。

社会原因:英国:资本主义兴起,制呢业发展迅速。

法国:雅各宾派面临严峻的国内外形势。

美国:南北战争之初北方连连失利,同时资本主义发展也需要更广阔的市场和更丰富的原料。

影响:英国:圈地运动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原料、资金和劳动力,也为英国最先开始工业革命提供了重要条件。

法国:使雅各宾派得到了农民的支持并逐渐扭转了形势,但小农经济后来成为法国资本主义发展的一大障碍,劳动力和市场受到严重制约。

美国:使林肯政府得到了农民的支持并最终取得了南北战争的胜利,同时西部的开发也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市场和原料,促成了美国经济的腾飞。

3、从原因、方式、进程、性质和影响等方面比较德意志、意大利统一的异同点。

同:(1)原因:政治分裂局面严重阻碍资本主义的发展。

(2)方式:自上而下的王朝战争。

(3)进程:有一个领导统一的核心国家和核心人物。

(4)性质:资产阶级革命。

(5)影响:有利于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

世界近代史(下)思考题

世界近代史(下)思考题

第一章工业革命思考题一、论述题1、什么叫工业革命?工业革命为何首先发生在英国?2、法国、美国工业革命的特点。

3、德国、俄国工业革命的特点。

4、美国工业革命的前提条件。

5、与农业社会相比,工业社会有哪些新的特征?6、工业革命使社会阶级结构发生了哪些变化?7、为什么说普鲁士是后进国家工业化最成功的代表?二、判断辨析题(先判断正误,再说明理由)1、手工工场的发展为从手工劳动过渡到机器生产创造了条件。

2、英国工业革命的条件优越于法国,是因为英国的煤炭生产居于领先地位。

3、因为毛纺织业是一个年轻的工业部门,所以英国工业革命首先从毛纺织业开始。

4、19世纪,工业革命逐渐从英国扩散到其它国家和地区,工业革命的扩散相当顺利。

5、小企业的长期和大量存在以及大企业的发展迟缓,是法国工业革命的主要特点。

6、德国也是在工业革命后期交通运输业才发生革命性变革的。

7、国家政权积极干预是德国工业革命的一个突出特点。

8、俄国工业革命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外国资本和技术在工业革命中起着重要作用。

三、名词解释1、瓦特2、德意志关税同盟3、西进运动4、宪章运动5、英国工业革命6、法国工业革命7、德国工业革命8、俄国工业革命9、美国工业革命第二章思考题一、论述题1、19世纪中叶英国在经济上迅速发展并超过其他国家的原因是什么?2、19世纪英国三次议会改革述评。

3、简述德国在统一运动中的三次王朝战争。

4、简述意大利统一运动中的两条道路和意大利统一的完成。

5、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的内容、性质和意义是什么?6、19世纪欧洲民族问题有较大的政治和历史意义的,可分为哪两种情况?7、论述美国独立后南北经济发展的不同道路及其矛盾。

8、《解放宣言》和《宅地法》述评。

9、如何评价美国南方重建。

10、比较德国、意大利两国统一运动的异同。

11、美国独立战争和南北战争的异同?12、如何评价俾斯麦的“铁血政策”?二、判断辨析题(先判断正误,再说明理由)1、英国在19世纪中叶实行自由贸易政策。

欧洲的民族主义与统一运动

欧洲的民族主义与统一运动

欧洲的民族主义与统一运动民族主义与统一运动在欧洲历史上扮演了重要角色。

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欧洲经历了一波又一波的民族主义潮流,同时也产生了许多统一运动。

本文将探讨欧洲的民族主义与统一运动的历史背景、动机和影响。

一、历史背景19世纪末,欧洲处于大国争霸的时代。

许多地区尚未形成统一的国家,而是由各个小国家和地区组成。

这种残缺的国家格局引发了许多民族主义情绪的兴起。

通过发扬独特的民族文化和历史传统,人们渴望实现国家独立和民族统一。

二、动机1. 民族认同:民族主义强调民族之间的联系和认同,人们认同自己所属的民族,渴望建立独立的国家来维护自己的权益和利益。

2. 文化复兴:许多民族主义运动是为了复兴本民族的文化和语言。

人们希望保护和传承自己的文化遗产,使其得到更好的发展和宣扬。

3. 地缘政治:统一运动往往是为了在地缘政治上取得更强大的地位。

许多王国或地区通过统一运动来扩展自己的实力和势力范围。

三、民族主义与统一运动的例子1. 意大利的统一运动:19世纪中叶,意大利半岛上分布着许多小王国和城邦。

瓦尔都梅塔纳公爵是意大利统一运动的重要人物之一,他领导了一场军事征服运动,最终将意大利半岛大部分地区统一为王国。

2. 德意志的民族主义:德国是欧洲历史上统一运动最成功的一个例子。

奥托·冯·俾斯麦是德国统一的关键人物,他通过外交手段和军事行动,将许多小国家和地区统一成为德意志帝国。

3. 旧南斯拉夫的解体:20世纪末,旧南斯拉夫联邦共和国解体为多个独立国家,这一过程涉及到民族主义情绪的激化和统一运动的冲突。

四、影响1. 战争与冲突:民族主义的兴起和统一运动的进行往往伴随着战争与冲突。

分裂国家的解体过程可能导致各种内战和外交摩擦。

2. 国家独立与统一:民族主义与统一运动成功的结果是独立和统一的国家建立。

这种国家的形成有助于增强人们的国家认同感和民族自豪感。

3. 文化多样性:欧洲许多国家的确立都是基于民族主义的理念,这种理念也推动了文化的多样性和交流。

德国的两次统一、意大利的统一、美国内战问题

德国的两次统一、意大利的统一、美国内战问题


②1860年,加里波第远征两西西里,把政权
移交给撒丁王国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③借普奥战争和普法战争之机,把奥、法势
力赶出意大利
• 4、统一的完成:

19世纪70年代初,完成统一
• 5、影响:

①民族独立和统一的完成有利于资本主义的
发展

②封建残余势力顽固,自然资源缺乏,资本
主义发展困难重重
三、德国的第二次统一(1989年)
• 1、统一的历史条件
• ①必要性:国家的四分五裂严重 影响了德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 ②可能性:普鲁士具备了领导统 一运动的条件与能力

a、普鲁士经济发达 b、军事
力量强大 c、民族成分单一 d、统
治阶级实力雄厚,野心勃勃 e、俾斯
麦的杰出才干和强有力的内外政策
• 2、统一的方式:自上而下的王朝战争 • 3、统一的过程: • ①1864年,联合奥地利,击败丹麦 • ②1866年,普奥战争,统一了北方诸邦 • ③1870年,普法战争,南方诸邦并入德意

• 4、统一的完成: • 1871年,普鲁士国王威廉一世即位德
意志帝国皇帝,德国完成统一。
• 5、统一的影响:
• ①积极:为德国资本主义 经济迅速发展铺平了道路,德 国成为新兴强国,改变了欧洲 的国际格局
• ②消极:德国继承了普鲁 士军国主义传统,侵略扩张欲 望强烈
二、意大利的统一
• 1、统一的历史条件

c、加富尔上台后推行富国强兵
政策,经济、军事实力大为增强
• 2、统一方式:存在两条道路,以自上而下 的王朝战争为主,也有自下而上的人民战 争
• ①以马志尼、加里波第为代表的资产 阶级民主派主张通过自下而上的人民革命 战争,驱除外国侵略者,建立统一的资产 阶级共和国。

意大利及德国统一运动的成功因素

意大利及德国统一运动的成功因素

试比较1870-71年意大利及德国统一运动的成功因素。

(4A 孔汉生2001/2002)意大利统一的成功因素是有能干的领导和外国的援助,而德意志统一的成功因素是俾斯麦的铁血政策和俾斯麦熟练的外交手腕。

意大利及德国的统一均于1815年开始而于1870年完成。

法国七月革命也为意大利人及德国人奠定民族意识的基、拿破仑把12个意大利邦国重组为三个行政单位、拿破仑打败奥地利和普鲁士,他把德意志邦国政组成为莱茵邦联,他们同样也受到拿破仑影响。

1815年的维也纳条约强行改变德意志和意大利的领土和政治状况,维也纳会议扩大了萨丁尼亚王国和普鲁士王国,为皮德蒙领导下的统一运动和普鲁士领导下的德意志统一奠定了基础,他们也同样受到维也纳会议的影响。

1848年意大利革命失败,也认识到外国援助的重要性、1848年法兰克褔议会的失败,使德国人知道统一不是取决于演说和多数票的决议,而是武力,1848年革命的失败也启发了意大利人和德国人统一的条件。

加富尔是意大利的首相,他吸取1848年的教训,他便引进一系列的改革措施,他发展新兴工业和贸易、修筑铁路和公路,及架设电报网络;改革货币、税收、海关和法律制度;与英国及其他国家签定白年间贸易增加两倍,使意大利更具有实力来领导统一运动。

俾斯麦是一位强硬的首相,他推行新闻检查制度,撤除自由主义份子的公职,限制政治集会。

他不喜欢自由盟主思想, 俾斯麦吸取了法兰克褔议会的教训,相信德意志只能用武力来达成统一。

他的军事改革和熟练的手腕在十九世纪六十年代取得成功,赢取了愈来愈多支持。

意大约和普鲁土同样也是有一位能干的领导。

意大利统一也需要英国、法国和普鲁土的援助,在奥地利对皮德蒙的战争中, 法国联同意大利和奥军作战。

意大利成功令中部三个邦国大受鼓舞, 而通过公民投票赞同跟皮德蒙合并。

当加里波的攻占那一勒斯和西里时,英国宣布善意中立的政策和英国曾派战舰帮助加里波的信徒登陆西西里岛。

1866年普鲁土与皮德蒙结盟对抗意大,胜利后,意大利成攻光复威尼西亚。

高中历史知识点比较:德意志统一和意大利统一的异同

高中历史知识点比较:德意志统一和意大利统一的异同

[键入文字]
高中历史知识点比较:德意志统一和意大利统一的异同
试比较德意志统一和意大利统一的异同
相似之处:
①统一的历史背景基本相同:都是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有较大发展而政治上又四分五裂的背景下开始着手统一。

②都要排除阻碍统一的大势力奥地利。

③都采取了外交和王朝战争相结合的手段。

④统一战争都有一个核心力量和核心人物,德意志是普鲁士和俾斯麦,意大利是撒丁王国和加富尔。

⑤都达到最后目的,实现了国家的统一,为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扫除了障碍。

但都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

不同点:
①德意志的统一完全通过王朝战争来实现,俾斯麦一方面推行铁血政策、依靠强硬的军事、武力解决问题,另一方面又展开了灵活的外交活动,争取分化、孤立敌国、各个击破。

而意大利统一除了通过王朝战争这种形式外,还有广大人民群众的武装起义,加里波第领导的志愿军远征,他们在统一过程中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②由于意大利统一前的广大地区处于外国统治下,所以意大利的统一运动在很大程度上具有民族解放运动的特点。

③意大利统一运动的完成,借助了优越的国际环境,如借普奥战争、普法战争之机,收复了被奥地利和法国控制下的意大利部分领土。

④德国的统一改变了欧洲格局;德国后来发展成为最富侵略性的国家。

考生们只要加油努力,就一定会有一片蓝天在等着大家。

以上就是历史网的编辑为大家准备的高中历史知识点比较:德意志统一和意大利统一的异同
1。

试比较意大利和德意志统一的异同

试比较意大利和德意志统一的异同

試比較意大利和德意志統一的異同(4A 呂遠玲2001/2002)意大利統一和德意志統一的相同之處,首先,是拿破崙遠征的影響,意大利和德意志均曾被拿破崙征服,法國成為它們的共同敵人。

此外,在1789年,意大利由約12個邦國所組成。

北方邦國受奧地利影響,而南方邦國則受西班牙影響。

當拿破崙在1802年至1809年征服意大利期間,他把這些小邦國合併成3個大邦國。

德意志王國在1789年並不存在。

而德意志人居住在稱為神聖羅馬帝國的王國內。

該王國由300多個講德語的邦國組成的,其中以奧地利、普魯士、及巴伐利亞為最強大﹔而奧地利國王是該帝國的皇帝。

在十九世紀早期,拿破崙打敗奧地利和普魯士,情況開始轉變。

他把德意志邦國改組成為萊茵邦聯,從而助長了德意志的民族主義思潮。

跟著,在維也納會議上,與會國並沒有建立起一個統一的德意志,卻建立了一個由39個邦國組成,及由奧地利為主席的鬆散的德意志邦聯,此舉促進了民族主義思想的發展。

換言之,德意志仍然在分裂狀態中。

在維也納會議上,意大利半島被分裂為許多小邦國,且大多在外國的控制下。

奧地利人直接或間接地控制倫巴底、威尼西亞、帕馬、摩德那和都斯加尼。

旁波家族接管西西里王國。

教皇亦恢復對教皇國的統治。

只有薩丁尼亞王國是由意大利國王統治的獨立邦國。

但是在外族統治下的意大利人對《維也納協定》極為失望,因為它使意大利重新分裂,並在外族的嚴厲控制之下,兩國仍處於嚴重分裂狀態。

所以在1815年的《維也納條約》既得罪了德意人,也得罪了意大利人。

然而,維也納會議擴大了薩丁尼亞王國和普魯士王國,這為皮德蒙領導下的意大利統一運動和普魯士領導下的德意志統一運動奠定了基礎。

其實,意大利和德意志統一成功亦要歸功於能幹的領導人,這亦是兩個統一的相同之處。

俾斯麥對統一德意志有極大貢獻,1860年至1870年間,普魯士崛起,處於德意志邦國的領導地位。

核心人物為俾斯麥,但在國王威廉一世的支持下,他試圖按普魯士的條件促成德意志統一。

历史世界史问答题[整理]

历史世界史问答题[整理]

初中历史世界史问答题1、日本“大化改新”的时间、背景、内容、意义、这次改革有什么启示?(课本第49-50页)答:646年孝德天皇实行“大化改新”。

背景:7世纪时,古代日本的各种矛盾尖锐,政局混乱,646年孝德天皇实行“大化改新”。

主要内容:A土地属于国家,国家每六年按人口把田地分给农民,田地不得买卖,受田者死后归还国家;B改革行政制度,实行中央集权。

意义:标志着日本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这次改革的启示?答:日本仿效中国隋唐制度改革获得成功,说明隋唐文化对日本影响很大;还说明了日本善于学习国外的先进经验,使国家得到发展和进步2、开辟新航路的主要人物、成就、背景、条件以及意义(影响)[课本第59--63页]答:1)1487─1488年葡萄牙人迪亚士到达非洲的好望角;1497年葡萄牙人达〃伽马到达印度,找到了通向东方的新航路;1492年意大利人哥伦布到达美洲的古巴、海地(但他自己认为到达了印度);1519──1522年麦哲伦环球航行。

2)开辟新航路的背景、条件和意义(影响):背景:①14—15世纪,欧洲各国的社会生产力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商品经济逐渐发展起来;②意大利地中海沿岸的一些城市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③随着商业的发展和贸易的扩大,西欧国家对财富的渴望更加强烈,《马可﹒波罗行记》在欧洲的流传,激起了西欧人对东方的神往④奥斯曼帝国控制了东西方之间的商路条件:A当时人们的地理知识已有很大进步,很多人相信地球是圆的,无论是向东向西,一直向前均能到达东方;B当时的航海技术有了很大发展,为远洋航行提供了条件。

影响(意义)①开辟新舯是继郑和远航之后人类航行史上的又一壮举。

它密切了世界各大陆之间的联系,把世界逐渐结为一体,对欧洲以至世界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3、文艺复兴兴起的原因(背景)指导思想、实质答:文艺复兴兴起的原因(背景):14世纪,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资产阶级为了发展资本主义经济,在思想领域展开反封建斗争,兴起了文艺复兴运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德意志和意大利统一运动比较
吴晓红
19世纪六七十年代,长期分裂的德意志、意大利先后实现了统一,排除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障碍。

从此,两国迅速进入资本主义先进国家的行列。

德意志和意大利的统一运动主要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
一、相同点:
1.背景相同。

19世纪中期,德意志、意大利还处在严重的分裂之中。

德意志在形式上是34个邦国和4个自由市的松散联合,其中最强大的是南部的奥地利和北部的普鲁士。

意大利不仅处在分裂中,而且大部分地区和邦国受外国控制。

19世纪,发源于英国的工业革命向欧洲大陆扩展,德、意资本主义经济取得了显著进展。

但是,国家的分裂状况越来越成为资本主义发展的巨大障碍。

经济的发展要求把统一问题提上日程,又为统一创造了客观条件。

2.都有一个中坚力量。

有可能完成德意志统一大业的只有奥地利和普鲁士,但是普鲁士具有更大的优势,如:资本主义发展迅速,经济发达;拥有强大的军事实力;普鲁士是一个纯粹由日耳曼人组成的国家,统一决心坚定;统治阶级实力雄厚,野心勃勃,最后,统一的旗帜终于落到了普鲁士手中。

撒丁王国是意大利惟一独立的君主立宪制国家。

它位于意大利北部,战略位置十分重要,是意大利力量最强经济最发达的邦国,政治也比较开明,是意大利资产阶级自由派的中心。

同时,资产阶级民主派发动的旨在自下而上完成统一的多次武装起义连连受挫。

越来越多的意大利人希望撒丁王国来领导意大利的统一大业。

3.都有一个中心人物。

1862年,俾斯麦出任普鲁士首相,他在德意志统一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他认为要实现德意志统一,最终要靠武力解决问题,他推行“铁血政策”,号称“铁血宰相”。

1852年,加富尔出任撒丁王国首相,推行富国强兵政策,撒丁王国的经济、军事实力大为增强。

4.都通过自上而下的王朝战争。

德意志统一是通过三次战争来实现的,先后爆发了普丹战争、普奥战争、普法战争,1871年初,德国统一终于完成。

1859年,撤丁王国争取了法国的支持,联合对奥地利作战。

第二年基本完成了北部意大利的统一。

5.都有一个共同的敌手奥地利。

德意志通过普奥战争将奥地利排挤出德意志联邦,意大利借助于普奥战争摆脱了奥地利的统治。

6.统一后都保存了大量封建残余。

德意志统一结束了德意志长期分裂状态,为德国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铺平了道路,但是统一后的德国继承了普鲁士的旧制度,特别是普鲁士的军国主义传统,使德国成为
欧洲最富于侵略性的国家。

意大利形成了统一的民族国家,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

但是意大利的封建残余势力仍然很顽固,自然资源又缺乏,资本主义发展困难重重。

二、不同点:
1.意大利统一过程中人民群众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资产阶级民主派曾多次发动争取国家统一的武装起义都失败了。

在争取意大利统一的运动中,出现了一位富有传奇色彩的英雄加里波第。

他在1860年独自率领千人组成的“红衫军”远征两西西里,所向披靡,很快占领了两西西里首府那不勒斯。

不久,他交出政权,两西西里王国合并于撒丁王国。

2.意大利的统一较多地借助于外部力量。

1861年3月,意大利王国成立时,威尼斯地区继续在奥地利统治之下;教皇在法国支持下还统治着罗马周围地区。

1866年和1870年,意大利借普奥战争和普法战争时机,把奥地利和法国势力赶出意大利,最终完成了统一。

2002-11-27 《历史学习》2002.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