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装句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初中倒装教案

初中倒装教案

初中倒装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英语倒装句的基本语法规则和用法。

2. 培养学生正确运用倒装句进行口语表达和写作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对英语句型的灵活运用能力,增强英语语感。

二、教学内容:1. 倒装句的定义和分类。

2. 倒装句的基本语法规则。

3. 倒装句在实际语境中的应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倒装句的基本语法规则。

2. 倒装句在实际语境中的应用。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谜语引出倒装句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兴趣。

2. 讲解:讲解倒装句的定义、分类和基本语法规则。

3. 举例:分析一些常见的倒装句型,让学生理解倒装句的用法。

4. 练习:让学生进行倒装句的填空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5. 应用:让学生分组进行口语练习,运用倒装句进行交流。

6.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倒装句的重要性和实用性。

五、教学策略:1. 采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倒装句的语法规则。

2. 通过举例和练习,让学生在实际语境中感受倒装句的用法。

3. 组织小组活动,鼓励学生进行口语交流,提高实际应用能力。

4. 注重个体差异,给予不同学生个性化的指导和帮助。

六、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情况和发言积极性。

2. 练习正确率:检查学生练习题的正确率,了解掌握程度。

3. 口语表达:评估学生在小组活动中的口语表达能力和运用倒装句的情况。

4.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倒装句的练习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七、教学延伸:1. 邀请英语老师进行专题讲座,深入讲解倒装句的语法规则和应用。

2. 组织英语角活动,让学生在实际交流中运用倒装句。

3. 开展英语写作比赛,鼓励学生运用倒装句进行创意写作。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希望学生能够掌握倒装句的基本语法规则,并在实际语境中灵活运用,提高英语口语表达和写作能力。

同时,培养学生的英语语感,增强对英语句型的敏感度。

高中英语倒装句教案

高中英语倒装句教案

高中英语倒装句教案高中英语倒装句是一种常见的句式,也是英语学习中的重点知识之一。

英语实际上是一种更加复杂的语言,当学习它时,要熟悉各种句型,才能表达准确,让人能够正确地理解自己想表达的意思。

让学生正确掌握英语句型,学习倒装句尤为重要,下面将介绍高中英语倒装句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方法。

一、高中英语倒装句的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倒装句的概念和用法;2.培养学生把握倒装句的能力;3.使学生能够运用倒装句灵活表达;4.提升学生的英语口语、书写能力。

二、高中英语倒装句的教学内容1.基础句子结构:有时以谓语动词开头,有时以主语开头,有时只有两个组成部分主语和谓语;2.一般疑问句结构:以助动词开头,助动词+一般疑问句;3.一般祈使句结构:主语从句,句首助动词+一般祈使句;4.倒装句结构:倒装句表示强调的意思,可以将倒装句分为部分倒装句和全部倒装句两类。

三、高中英语倒装句的教学方法1.采用情景法演示教学:通过设置情景,让学生体会倒装句的运用,提升重点知识的记忆率;2.利用影片资源进行文本语境突出教学:通过播放英雄史诗、英文故事影片等,将句子放入语境中教学,让学生更好理解句子结构;3.采用学生对对练习达到任务型教学:首先安排一个练习任务,让学生完成单句的倒装,然后通过小组活动,完成连句的倒装练习;4.利用小测验促进记忆:通过小测验,来检测学生对倒装句的掌握情况,并针对学生在练习中发现的错误,进行教师总结和细化,使学生对倒装句更加清晰。

通过上面四种方法,教师可以很好地灵活利用这些方法,结合本节课的实际情况,为学生提供充分的学习机会,发挥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他们学习倒装句的兴趣和能力,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英语口语。

英语中的倒装教案

英语中的倒装教案

英语中的倒装教案教案标题:英语中的倒装教案教学目标:1. 理解倒装句的定义和用法。

2. 掌握在不同语境中正确使用倒装句。

3. 能够运用倒装句进行口头和书面表达。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电脑、投影仪、教材、白板、笔。

2. 学生准备:课本、笔记本。

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 (5分钟)1. 教师与学生互动,引发学生对倒装句的兴趣。

例如,教师可以提问:“你们在学习英语时是否遇到过倒装句?你们对倒装句有什么了解?”2. 教师简要介绍倒装句的定义:“倒装句是指将谓语动词或助动词提前到主语之前的句子结构,用于强调、表示习惯或条件等特殊情况。

”3. 教师提供一些例句,让学生观察并尝试分析其中的倒装结构。

步骤二:讲解 (15分钟)1. 教师通过投影仪展示倒装句的不同类型和用法,如全部倒装、部分倒装和条件句倒装。

2. 教师逐一解释每种类型的倒装句,并给出相应的例句进行说明。

同时,教师引导学生发现倒装句的特点和使用场景。

步骤三:练习 (20分钟)1. 教师提供一些练习题,让学生进行个人或小组练习。

例如,填空、改错或造句等活动。

2. 学生完成练习后,教师进行答案讲解,并对学生的答案进行评价和指导。

步骤四:拓展 (10分钟)1. 教师提供更复杂的句子和语境,让学生尝试运用倒装句进行表达。

例如,讨论一个有争议的问题或描述一个场景。

2. 学生进行口头或书面表达,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步骤五:总结与评价 (5分钟)1. 教师与学生一起总结倒装句的用法和特点。

2. 教师评价学生在课堂中的表现,并提供必要的反馈和建议。

3. 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进行自我评价,并提出问题和困惑。

教学延伸:1. 学生可自主阅读相关材料,进一步巩固倒装句的用法和运用。

2. 学生可以尝试写一篇短文,运用倒装句进行表达。

3. 学生可以参加相关的练习和测试,检验自己的掌握程度。

教学资源:1. 投影仪、电脑。

2. 教材、白板、笔。

3. 练习题和相关材料。

评估方式:1. 教师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表现。

初中倒装语法教案

初中倒装语法教案

初中倒装语法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倒装句的基本概念和用法。

2. 培养学生正确运用倒装句型进行口语表达和写作。

3. 提高学生对英语语法的兴趣和自信心。

二、教学内容:1. 倒装句的定义和分类。

2. 倒装句的用法和注意事项。

3. 倒装句型的练习和应用。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 重点:倒装句的定义、分类和用法。

2. 难点:倒装句型的灵活运用和判断。

四、教学方法:1. 采用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生活情境,让学生在实际语境中学习和运用倒装句。

2. 采用任务型教学法,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巩固倒装句型的理解和运用。

3. 采用互动式教学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合作意识。

五、教学步骤:Step 1: 引入话题1. 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倒装句吗?2. 学生回答后,教师简要介绍倒装句的概念和重要性。

Step 2: 讲解倒装句型1. 教师详细讲解倒装句的分类:完全倒装、部分倒装和倒装结构。

2. 举例说明每种倒装句的用法和注意事项。

Step 3: 练习倒装句型1. 教师设计练习题,让学生区分和运用不同倒装句型。

2. 学生独立完成练习,教师给予指导和反馈。

Step 4: 应用倒装句型1. 教师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实际语境中运用倒装句进行口语表达。

2. 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练习倒装句型的运用。

Step 5: 总结和拓展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检查学生对倒装句型的掌握程度。

2. 教师提出拓展问题,激发学生对倒装句型的进一步思考。

Step 6: 作业布置1. 教师布置作业,要求学生运用倒装句型进行写作。

2. 提醒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注意观察和运用倒装句。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情境教学、任务型教学和互动式教学法,使学生掌握了倒装句的基本概念、分类和用法。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学生的参与和反馈,及时调整教学节奏和难度,确保学生能够扎实掌握倒装句型。

同时,教师还需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不同程度的学生适当的指导和帮助,提高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和写作水平。

倒装句(教学设计)

倒装句(教学设计)
2.练习完成情况:检查学生完成练习的情况,包括倒装句的结构和用法的准确性,以及他们在练习中的创新和灵活运用。
3.小组讨论成果: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他们的思考深度、观点阐述和与他人的交流协作。
4.学习反思:要求学生撰写学习反思,总结他们在本节课中学到的知识和技能,以及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困惑和解决方法。
学生学习效果
1.语言能力:学生能够正确运用倒装句的结构和用法,提高英语表达能力。他们能够识别并运用倒装句在句子中强调特定成分或表达特定语气。
2.思维品质:学生通过分析、比较和归纳倒装句的用法,培养了逻辑思维和批判性思维能力。他们能够理解倒装句在不同语境中的表达效果,并能够运用这些知识来解决问题。
3.文化意识:学生通过学习倒装句在实际语境中的应用,了解了英语语言的文化背景,增强了跨文化交际意识。他们能够认识到倒装句在英语口语和书面语中的重要性,并能够根据不同文化背景灵活运用。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倒装句的基本概念、语法规则和实际应用。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倒装句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写作和口语表达中灵活运用。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练习的结果。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倒装句在实际写作和口语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文言文倒装句教案

文言文倒装句教案

文言文倒装句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文言文倒装句的常见类型,如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状语后置、主谓倒装等。

2、帮助学生掌握判断文言文倒装句的方法,并能够准确地翻译倒装句。

3、通过学习文言文倒装句,提高学生对文言文的理解能力,增强对古代文化的感受力。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掌握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状语后置、主谓倒装这四种倒装句的特点和规律。

能够正确翻译各类倒装句。

2、难点理解宾语前置句中不同类型的条件和用法。

区分定语后置句与正常语序句子的差异。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文言文倒装句的概念、类型和特点。

2、练习法:通过练习题目,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3、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疑难问题,激发学生的思维。

四、教学过程1、导入(来点儿趣味的)同学们,咱们来玩一个小游戏。

我给大家说一句话:“我把书放在桌子上。

”现在我把它改成“书我放在桌子上”,你们觉得这两句话一样吗?很明显不一样对吧!在现代,我们习惯说前面那句,但在古代,后面这种语序可是很常见的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文言文倒装句。

2、知识讲解(1)宾语前置给大家举个例子,“何陋之有?”正常语序应该是“有何陋”,这里“之”是宾语前置的标志。

再比如“忌不自信”,正常应该是“忌不信自”,意思是邹忌不相信自己。

同学们,你们想想,为什么古人要把宾语放到前面去呢?其实啊,这有时候是为了强调宾语,有时候是因为一些固定的句式。

(2)定语后置咱们来看“马之千里者”,正常语序应该是“千里之马”,“之……者”就是定语后置的标志。

还有“求人可使报秦者”,正常语序是“求可使报秦之人”。

这种定语后置的句子,是不是读起来有点特别呀?(3)状语后置像“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正常语序是“青,于蓝取之,而于蓝青”。

“于蓝”就是表示地点的状语,放到后面去了。

再比如“具告以事”,应该是“以事具告”。

(4)主谓倒装这个比较简单,比如“甚矣,汝之不惠!”正常语序是“汝之不惠甚矣”,就是为了强调谓语。

高中英语倒装句教案模板

高中英语倒装句教案模板

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掌握倒装句的基本概念、构成条件和常用类型。

2. 能力目标:学生能够正确运用倒装句进行口语和书面表达。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英语语法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教学重点:1. 倒装句的基本概念和构成条件。

2. 常用倒装句的类型及其用法。

教学难点:1. 倒装句中不同语态和时态的运用。

2. 倒装句在语境中的运用。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相关教材、练习题。

2. 学生准备:提前预习倒装句相关知识。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通过提问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语法知识,如一般现在时、一般过去时等。

2. 引出倒装句的概念,提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二、新课讲授1. 介绍倒装句的定义:倒装句是指在句子中,谓语动词的位置与主语的位置发生颠倒的句子。

2. 讲解倒装句的构成条件:a. 句首有否定副词或否定词组,如never, hardly, seldom, little, not only...but also...等。

b. 句首有疑问词,如who, what, when, where, why, how等。

c. 句首有表示地点的介词短语,如in the front, on the top等。

3. 举例说明倒装句的类型及其用法:a. 疑问句倒装:如“Where did you go yesterday?”b. 否定句倒装:如“Never have I seen such a beautiful scene before.”c. 条件句倒装:如“If I had known, I would have helped you.”d. 让步状语从句倒装:如“Though he is poor, he is honest.”三、课堂练习1. 完成教材中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 教师讲解练习题,纠正学生错误。

四、总结1. 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倒装句的基本概念、构成条件和常用类型。

文言文倒装句教案

文言文倒装句教案

文言文倒装句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文言文倒装句的概念和类型。

2、帮助学生掌握常见的文言文倒装句的结构和特点。

3、培养学生能够准确识别和翻译文言文倒装句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1)掌握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状语后置、主谓倒装这四种倒装句的结构和特点。

(2)能够熟练运用所学知识对文言文倒装句进行准确的翻译。

2、难点(1)理解宾语前置句中不同类型的语法规则和逻辑关系。

(2)区分定语后置句和正常语序的句子结构差异。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讲解,让学生了解文言文倒装句的基本概念和类型。

2、举例法通过大量的实例,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各种倒装句的特点和用法。

3、练习法让学生通过练习,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对文言文倒装句的识别和翻译能力。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我们在学习文言文的过程中,经常会遇到一些句子的语序和我们现代汉语不太一样。

比如“何陋之有”,按照我们现代汉语的语序,应该是“有何陋”。

这种语序不同的句子,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文言文倒装句。

(二)讲解文言文倒装句的概念文言文倒装句是指文言文中一些句子的成分顺序发生了变化,与现代汉语的正常语序不同。

倒装句主要有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状语后置、主谓倒装这四种类型。

(三)宾语前置句1、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

例如:“大王来何操?”(“何操”应理解为“操何”,意思是“拿什么”)“沛公安在?”(“安在”应理解为“在安”,意思是“在哪里”)2、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

例如:“古之人不余欺也。

”(“不余欺”应理解为“不欺余”,意思是“不欺骗我”)“莫我肯顾。

”(“莫我肯顾”应理解为“莫肯顾我”,意思是“不肯顾念我”)3、用“之”“是”作为宾语前置的标志。

例如:“夫晋,何厌之有?”(“何厌之有”应理解为“有何厌”,意思是“有什么满足的”)“唯利是图”(“唯利是图”应理解为“唯图利”,意思是“只贪图利益”)(四)定语后置句1、中心词+后置定语+者例如:“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篇一:高中语法教学设计:倒装句教学课例之教学设计—高二英语组张帆book 5 unit 4grammar: inversion一、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理解倒装句的概念; (2).在练习中体会并掌握倒装句的用法; (3).提高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4).解决从语法学习到实际运用的转化的问题。

2.文化与策略(1)通过合作学习让学生了解倒装句在语言运用方面的作用;(2)通过句型转换练习让学生在比较中体会陈述与倒装的不同功能。

3.情感与态度(1)了解中英两种不同语言的不同特点,体会语言的魅力;(2)通过语法学习,培养学生对语言艺术的探索情感。

(二)教学内容1.教学内容的地位、作用与意义:本节课是本单元“语言学习”部分——“发现有用结构”。

这部分通过学生自学、教师讲解以及大量相关练习,使学生语言表达技巧得到提高,通过语法学习让学生打下较好的语言基础。

训练学生运用地道的英语句式来表达思想、传递信息。

2.教材的编排特点、重点和难点(1).教材的编排特点:教材首先基于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以让学生观察本单元阅读课文中的几个典型倒装句,讨论分析倒装的原因和类型。

课堂上教师适当补充相关内容,让学生全面了解掌握倒装句的运用。

(2).教材的重点:全部倒装和部分倒装中高考要求的几个常用句式,如:状语、表语前置,否定副词连词位于句首等情况的倒装。

(3).教材的难点:使用倒装的句式较多较繁杂,学生理解相对容易,掌握运用就较难。

(三)教学对象1.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学生通过学习本单元中的“阅读”部分,对倒装句的相关知识有了一定了解。

教学中要充分利用,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

2.学生学习方法和技巧:在现实语法学习过程中,很多学生过分把注意力放在语法规则上面,而不注重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

在教学中,通过句型转换、改错等练习的训练让学生在实际中运用语法规则,而不是死记硬背语法的条条框框。

3.通过课后的写作训练,让学生尽量把所学的倒装句式运用到作文中去。

从而训练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

(四).教学策略 1.教学设计思路(1).本节课运用“学、做、导”的教学模式,训练培养学生对语言的综合运用能力,实现目标,感受成功,教学进度整体把握,教学形式不拘一格。

(2).在教学中,突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注重听说读写的实用性,进行情感和策略调整,以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促进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提高。

(3).课堂以学生为主体,以任务为主线,重视参与体验,教师起到“研究者、设计者、促进者、协调者”指导作用。

(4).正视个体差异,倡导过程激励,以多层次、多角度、多主体的结果与过程并重的评价方式激励学生进步。

2.教学方法:学做导教学模式、任务型教学法、讨论法。

3.教学媒体的选择与运用:电脑、多媒体课件。

4.教学流程:(1)【教学流程图】创设情景导入新课自学课本上语法讲解口头训练总结课堂练习(2)【教学过程设计】篇二:文言特殊句式之倒装句教学案《文言特殊句式之倒装句》教学案教学目的:1.了解高考对文言句式的要求。

2.理解和掌握四种倒装句的特点,了解其翻译方法。

3.通过相关练习加以巩固和提高。

教学重点:重点了解宾语前置句和介词结构后置句的特点。

教学难点:提高学生掌握辨析较复杂的文言句式的能力。

教学方法:教师讲授,学生讨论归纳,做练习题。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流程导入:在学习文言文的过程中,我们往往会遇到大量的倒装句,那在现代汉语中有没有倒装句呢?(请学生举例)如:“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是典型的谓语前置句,“奋斗吧,为了祖国的明天”是状语后置句。

在文言文中这种现象很常见,如果我们不懂倒装句,往往会造成误读,闹出笑话。

一、考点解析高考中常见的文言特殊句式有:倒装句、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

对于文言句式的考查,在高考中,它的设题方式一般是:1、判断省略成分是否正确2、选出与题干的句式相同的一项3、选出句式与其他三项不相同的项4、通过翻译考查句式二、现代汉语中语序:主谓宾,是主干,定语藏在主宾前,谓语一看着了急,前状后补巧打扮。

(定语)主语 +〔状语〕谓语〈补语〉+(定语)宾语示例:﹙高中﹚学生〔应努力〕学〈好〉﹙语法﹚知识。

可以说,与通常顺序不一样的句子,就属于倒装句。

文言文中常见的倒装句有:宾语前置、介词结构后置、定语后置、主谓倒装(即谓语前置)。

从语法功能上讲,前置的倒装句主要起强调的作用,而后置的倒装句则是古人的语言习惯。

翻译这类句子,就要理顺表达顺序,使之符合现代汉语的语法规范。

三、倒装句(一)宾语前置1、概念:将宾语移置到谓语之前的现象2、阅读下列句子,完成后面的小题:①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师说》)②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

(《秋水》)③余是以记之。

(《石钟山记》)④无乃尔是过与!(《季氏将伐颛臾》)⑤古之人不余欺也。

(《石钟山记》)⑥大王来何操?(《鸿门宴》)⑦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

(《鸿门宴》)⑧沛公安在?(《鸿门宴》)a 其中和是在疑问句中,疑问代词做宾语,宾语前置。

类似的疑问代词还有谁、奚、胡、何、曷、安、恶、焉等。

b 和是在否定句中,代词做宾语,宾语前置。

类似的否定词还有不、未、无、莫、毋、弗等,类似的代词还有余、吾、尔、自、之、是等。

c 和是用“之”字和“是”字以突出强调宾语。

这两个字只是宾语前置的标志,没有什么实在意义。

d 和是在介宾短语中,宾语放在介词之前了。

3、小练习下列句子属于上述情况中的哪一种,请在句子后面的括号内填入序号。

①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孟子》)( b )②譬若以肉投馁虎,何功之有哉?(《信陵君窃符救赵》)( c )③微斯人,吾谁与归?(《岳阳楼记》)( a )④一言以蔽之。

(《论语》)( d )(二)介词结构后置1、概念:文言文中介词结构放在谓语之后做补语,而现代汉语则习惯将它放在谓语之前做状语。

这种现象又称状语后置。

2、阅读下列句子并完成后面的小题。

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②故临崩寄臣以大事矣。

③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

④事急矣,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

a 和是将介词结构“于?? ”放在谓语后面做补语,类似的例子还有。

b 和是将介词结构“以?? ”放在谓语后面做补语,这种现象在文言文中并不多见。

(三)定语后置1、概念:定语是修饰限定名词的,要放在中心词之前,这种语序古今一致。

但有时也可以放在中心词之后,称为“定语后置”。

2、阅读下列句子然后归纳总结出定语后置的几种类型。

a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劝学》)(中+之+定)b人马烧溺死者甚重。

(《赤壁之战》)(中+定+者)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

(《石钟山记》)(中+之/而+定+者) d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木兰诗》)(中+数量词)3、小练习下列句子分别属于上述哪种情况,请填入序号。

①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

(《过秦论》)( d )②村中少年好事者驯养一虫。

(《促织》)( b )③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岳阳楼记》)( a )④人谁又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渔父》)( ac )(四)主谓倒置概念:也叫谓语前置。

为了强调谓语,有时将谓语置于主语之前,这仅仅是因为语言表达的需要。

例如:不仁哉!梁惠王也。

译文:“梁惠王不仁!”四、文言倒装句翻译技巧五、相关练习1、把下列句子归类①甚矣,汝之不惠!②君何以知燕王?③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④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

⑤贤于己者,忌之而不愿问焉。

⑥安得广厦千万间!⑦壮哉,我中国少年。

⑧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⑨项王曰:客何为者?⑩惟利是图。

宾语前置______________________介词结构后置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定语后置______________________谓语前置_______________________2.(2008广东)下列各句中的“之”,属于代词作前置宾语的一项是( b )a、除郎中、上甲令,皆不之官 b、而自归于帝,帝不之罪c、访率军追之,获鞍马铠杖不可胜数d、将士用命,访何功之有3.(2006广东)下列各句,与“何为而至于此”句式完全一致的一项是( a )a 君何以知燕王b 夫子何哂由也c 夫晋,何厌之有d 何故而至此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若亡郑而有益于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甚矣,汝之不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尝贻余核舟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马烧溺死者甚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母归,但见女抱庭树眠,亦不之虑(2010 天津)五、板书1、现代汉语正常语序示例:﹙高中﹚学生〔应努力〕学〈好〉﹙语法﹚知识。

2、文言文中常见的倒装句疑问句中,疑问代词做宾语前置宾语前置否定句中,代词做宾语前置用“之”“是”提宾介词宾语中,宾语放介词前倒装句介词结构后置:“于??”或“以??”结构放谓语之前。

+之+定”定语后置“中+定+者”“中+之/而+定+者” +数量词”谓语前置篇三:倒装句教案授课教案学生姓名:祁羚授课教师:彭飞班主任:张茜科目:英语上课时间: 2014 年月日时—时教学主管批阅意见:授课学案学生姓名:祁羚授课教师:彭飞班主任:张茜科目:英语上课时间: 2014 年月日时—时篇四:倒装句教案设计必修5 unit4 grammar倒装(inversion)observe the following sentences: photography, but i took… know. dos and don’ts.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倒装的定义在英语中,主语和谓语的语序通常是主语在前,谓语在后。

但有时为了语法结构的需要,或者是为了强调,而将谓语的全部或一部分提到主语前面,这种语序叫做倒装。

倒装可分为: a.完全倒装(全部谓语放在主语之前)b.部分倒装(只把谓语的一部分,即助动词或be动词或情态动词放在主语之前) here. here ()never …()二、完全倒装1.以 here ,there, now, then引导的句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