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一年级下册第12课《陈毅探母》课文、教案及练习题

合集下载

苏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陈毅探母》教案

苏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陈毅探母》教案

《陈毅探母》教案教学目标:1、会认10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理解“元帅、故乡、询问”等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一边……一边……”说一句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体会陈毅和母亲之间的浓浓亲情,懂得要像陈毅那样孝敬长辈。

教学重点:1、会认10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理解“元帅、故乡、询问”等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体会陈毅和母亲之间的浓浓亲情,懂得要像陈毅那样孝敬长辈。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揭题1、出示陈毅图片。

简介陈毅:陈毅同志是开国元帅,是党和国家的领导人,他走南闯北,为新中国的建立和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他对祖国母亲充满着感情,同样对自己的妈妈也充满着深情。

2、揭题。

(1)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陈毅探母》这篇课文。

(板书课题)(2)题目你理解吗?(探:看望。

母:母亲)。

(3)连起来说说课题的意思。

(指名说)(4)齐读课题。

读完课题,你想问些什么?二、初读课文1、自读课文,圈出生字,读准字音。

2、再读课文,注意读通顺句子。

3、检查字音朗读情况。

4、自由练读,要求读通读顺课文。

5、分自然段指名朗读课文,正音。

6、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三、学习第一自然段1、自读,找出本段的生字新词。

2、师生交流。

3、再读,看看你从这一自然段能读懂些什么?4、交流。

(1)“故乡”是什么地方?(2)陈毅的母亲生病了,他着急吗?你是从哪些词看出来的?(3)如果你是陈毅,你的心情怎样?会想些什么?又会怎么办呢?(4)齐读第一自然段。

四、学习第二自然段1、指名读第二自然段,你学会了哪些生字词?还有哪些不懂?2、再读,想想你能从这一段中发现陈毅是个什么样的人?3、交流。

(1)你觉得陈毅是个什么样的人?你是从哪儿看出来的?(孝顺)①板书:一……就……②出示句子比较朗读。

一进家门,陈毅就询问母亲的病情。

一进家门,陈毅就来到母亲床前,拉着她的手,细心地询问病情。

苏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教案——《陈毅探母》拓展练习

苏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教案——《陈毅探母》拓展练习

苏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教案——《陈毅探母》拓展练习教材分析《陈毅探母》是苏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阅读与交流》第二单元的一篇课文,主要讲述了陈毅伙同小伙伴们暗中追寻母亲下落的故事。

这篇课文虽然篇幅不长,但在故事情节和情感表达上都比较丰富。

在故事情节上,通过一系列小细节的描写,呈现了陈毅追寻母亲的过程。

同时,在情感表达上,通过描写陈毅与家人、小伙伴之间的关系,体现了亲情、友情、爱国情感等方面的主题。

通过对《陈毅探母》这篇课文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这篇课文既有鲜明的情节,也有深刻的情感内涵。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和学生特点,进行不同形式的教学活动,进一步拓展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情感认知能力。

教学目标本堂课的教学目标主要是让学生通过阅读《陈毅探母》这篇课文,掌握以下知识点:1.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通过课文情节和情感表达,引导学生感受亲情、友情、爱国等情感,并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3.通过课文中的生词、成语等语言元素,丰富学生的语言知识,帮助学生提高阅读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过程Step 1 导入教师通过介绍课文背景,引起学生对本堂课的兴趣,并预告课堂目标,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Step 2 阅读课文教师带领学生集中阅读《陈毅探母》这篇课文,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注意以下问题:1.描述陈毅如何寻找母亲的过程?2.课文中有哪些表达亲情、友情、爱国情感的句子?Step 3 听读课文教师播放课文录音,让学生跟读录音,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并提高学生的语音语调、语感。

Step 4 情感认知教师通过课文情节和情感表达,向学生谈论亲情、友情、爱国等主题,让学生感受这些情感,并引导学生进行情感认知。

Step 5 语言知识教师让学生认读课文中的生词、成语等语言元素,并对其进行解释和举例说明,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课文,并拓展学生的语言知识。

Step 6 拓展练习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和教学目标,教师可以进行以下练习活动:1.阅读理解题:根据课文内容,编写相关的阅读理解题,帮助学生巩固阅读理解能力。

(苏教版)语文一年级下册《陈毅探母》教学设计

(苏教版)语文一年级下册《陈毅探母》教学设计
3.作业形式要多样化,既要注重书面作业,也要关注实践性、探究性作业,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4.作业量要适中,避免给学生造成过重的负担,确保学生有足够的时间进行课外阅读和实践活动。
5.家长要积极参与学生的作业过程,关注学生的学习进度,与教师共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1)教师提问:“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们学到了什么?”
(2)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教师给予肯定和鼓励。
(3)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陈毅的孝心,引导学生学会尊敬父母、关爱家人。
(4)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实现知行合一。
五、作业布置
1.课后阅读:请同学们阅读与陈毅相关的故事或书籍,了解陈毅元帅的生平事迹,拓宽知识面。在阅读过程中,注意积累好词佳句,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
3.设计丰富的课堂活动,如角色扮演、朗读比赛等,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知识,提高语文素养。
4.鼓励学生课外阅读,拓展知识面,培养他们的阅读兴趣和文学素养。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学生能够理解陈毅探母的故事,感受陈毅的孝心,培养孝顺父母的传统美德。
2.学生能够学习到陈毅关心家人、勇于担当的精神,培养自己的责任感和关爱他人的意识。
3.重点:培养学生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能力。
难点:如何指导学生把握课文语气、节奏,使朗读更具表现力。
(二)教学设想
1.针对重点和难点,采用以下教学策略:
(1)创设情境:利用图片、音乐等手段,营造温馨的家庭氛围,让学生在情境中感受陈毅的孝心。
(2)启发式教学:设计有针对性的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思考,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1.学生年龄较小,对家庭、亲情等主题较为敏感,容易产生共鸣。通过陈毅探母的故事,可以激发他们对家庭、亲情的关注和思考。

苏教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陈毅探母》教案

苏教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陈毅探母》教案

苏教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陈毅探母》教案苏教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陈毅探母》教案教学目标:1、继续学习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意思。

2、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理解课文中的重点词句,读懂课文内容。

3、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与思考能力,体会陈毅和母亲之间的亲情,懂得要像陈毅那样孝顺长辈。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12《陈毅探母》,齐读课题。

2、老师这里有许多大蘑菇要讲给读书正确、响亮的小朋友。

谁来才第一个大蘑菇?出示词语:陈毅元帅母亲生病赶回询问洗衣服谈家常故乡床前多少应该指名读齐读3、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你觉得陈毅是个什么样的人?(关心母亲、孝顺)今天我们就继续来学习课文,看看陈毅如何孝敬母亲。

二、精读训练(一)学习第一自然段1.请小朋友们打开语文书,自由读第一自然段,思考:陈毅元帅为什么要去看望母亲?(母亲生病了)2.他知道母亲生病后是怎么做的?(赶回故乡看望母亲)【板书:赶回】3.你觉得陈毅元帅当时的心情如何?(着急)你从哪个词语上看出来的?(赶回)请你读读这个词语,读出陈毅元帅的着急来。

谁还想读?评价:很急、焦急、十万火急。

4.你觉得陈毅真是一位怎样的儿子?5.指导朗读第一自然段。

谁来读一读第一自然段,读出陈毅元帅对母亲的一片孝心来。

评价:真是着急。

真是担心。

真是孝顺的陈毅!(二)学习第二自然段过渡:陈毅一路上是多么的着急,一进家门,他就怎么做的?自己读一读第二自然段,用笔画出相应的句子。

1.出示句子:①一进家门,陈毅就来到母亲床前,拉着她的手,细心地询问病情。

【板书:询问病情】2.赶了这么久的路,陈毅元帅累吗?他为什么没有先去休息,而是来到母亲床前询问病情呢?(担心、关心母亲的病情)3.你从哪两个字上看出陈毅元帅非常担心母亲的病情?(一就)如果小朋友们要想表达着急的去做一件事请,就可以用一就来说。

请你读读这句话,读出陈毅元帅的着急心情。

练习用一就说话。

4.谁来找找看,从陈毅的哪些动作中藏着对母亲的关心?(拉手、细心询问)创情境:假如老师是陈毅,你是陈毅的母亲,关于你的病情,你会怎么回答儿子的话呢?(1)母亲,您是什么时候生病的?(2)您觉得头疼吗?(3)看过医生了吗?(4)医生说您的病严重吗?(5)吃过药了吗?(6)现在您觉得怎么样?陈毅问得多详细,这就是细心地询问病情。

苏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教案——《陈毅探母》拓展练习

苏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教案——《陈毅探母》拓展练习

苏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教案——《陈毅探母》拓展练习一、教学目标1.通过对《陈毅探母》的拓展练习,让学生发现文本中隐藏的人物关系;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力,让他们尝试描述故事中的场景;3.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让他们在小组内分享他们的答案。

二、教学内容《陈毅探母》拓展练习三、教学过程3.1 导入(5分钟)1.引导学生回忆《陈毅探母》的情节,问学生是否记得陈毅和他的妈妈在故事中发生了什么事情。

2.提问学生:这个故事中有哪些人物?他们之间有什么关系?3.2 活动(35分钟)1.活动1:发现人物关系老师将一张图片展示给学生,上面有故事中的每个人物名字。

请学生根据文字或者自己的想象,勾画这些人物之间的人物关系图。

(学生可以选择多个人物之间画箭头表示人物之间的关系)2.活动2:描述场景请学生就《陈毅探母》中任意一个场景,尽可能准确地描述该场景。

学生可以根据他们的想象自己补充不足的细节。

3.活动3:分享答案请学生结合图片和自己描述的场景,与伙伴讨论他们的答案,并互相分享。

3.3 总结(5分钟)老师收集学生的回答,并请一部分同学介绍他们的答案,在黑板上画图展示学生勾画人物关系图和描述场景的内容。

四、教学反思这一节课的活动旨在拓展学生对语文内容的理解和想象力。

在活动1中,学生可以通过勾画人物关系图来发现故事中的不同人物之间的关系,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在活动2中,学生要自己补充场景中未描述的细节,这可以提高他们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最后,在活动3中,学生可以交流和分享他们的答案,从中获得新的思路和灵感。

这些活动既有趣又具有挑战性,可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参与度,提高他们对语文学科的兴趣和热情。

《陈毅探母》教案(苏教版一年级下册)

《陈毅探母》教案(苏教版一年级下册)

《陈毅探母》教案(苏教版一年级下册)教材解析:《陈毅探母》是苏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的一篇记叙文,主要讲述了陈毅元帅回乡看望生病母亲的故事,文章通过细节描写和母子对话表现了陈毅对母亲真诚的孝心,也反映了他与母亲之间浓浓的亲情。

全文共3个自然段。

第一自然段是写陈毅元帅知道母亲生病后,连忙回乡探望。

第二自然段是写陈毅询问母亲病情,为母亲洗衣。

第三自然段是写陈毅母子的对话。

文章语言朴实,但字句之间都流露出两人深厚的母子情谊。

课文配有两幅插图,图中,人物的动作、神态皆能形象展现了陈毅探母的情景,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

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生字、新词,通过朗读中体会陈毅与母亲之间的亲情,懂得要像陈毅那样孝敬长辈。

3、能将孝顺美德付诸实际行动,从自己做起,给他人做个榜样。

教学重点: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陈毅母子直接的深厚亲情。

2、理解生字、新词,学习用“一边……一边……”说话。

教学难点:1、结合课文插图,体会陈毅和母亲之间的浓厚亲情,感受陈毅元帅真诚的孝心和博大的情怀。

2、学习陈毅元帅,懂得在自己生活中孝敬父母。

教学过程(第二课时):一、复习旧知,引入新课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11陈毅探母(板书课题,并齐读),上节课学习的词语宝宝不知道小朋友还认识吗,出示词语认读:陈毅母亲元帅故乡床前多少今天应该询问一盆水①开火车读。

②全体一齐读词语,要求干脆、准确。

过渡:词语读得这么棒,相信课文也能学的这么好。

二、品词析句,体会情感1、学习第一自然段(1)出示:陈毅元帅的母亲生病了,陈毅知道后,赶回故乡看望。

(2)指读第一自然段,问:陈毅元帅离开母亲好几年了,突然听见母亲生病了,心情怎么样呢?(预设回答:他很着急。

)师:你从哪个词语体会到的?(预设回答:赶回家。

板书:赶回家)(3)嗯,陈毅元帅听见母亲生病可担心了,他连忙赶回家。

谁能带着这种急切的心情来读一读这句话。

(指读两三个,学生评价,师补充,再齐读)过渡:陈毅回到家后休息了吗?他做了些什么呢?(学生交流)2、学习第二自然段(1)出示:一进家门,陈毅就来到母亲床前,拉着她的手,细心地询问病情。

苏教国标版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案陈毅探母

苏教国标版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案陈毅探母

苏教国标版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案——陈毅探母教学背景此次教学是在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材中的“陈毅探母”一课,是对学生阅读能力和语文理解能力的综合测试。

教学对象为一年级的小学生,授课时间为一课时。

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通过课文理解陈毅孝顺的品质,增强学生的文化意识。

2.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语文理解能力,使学生能够在阅读时理解课文的正确含义。

3.引导学生进行简单的思考和判断,以加深学生对于陈毅孝心的理解。

教学内容课前预热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回忆陈毅向世人展现的形象,在课堂上进行简单的角色扮演,将学生的注意力引入到“陈毅探母”这一话题上来。

阅读课文教师通过慢速、流畅的读法,给学生讲述“陈毅探母”这一故事,并鼓励学生进行自主思考和提问。

分析语句教师可以对一些难懂的词汇或句子进行重点讲解,达到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效果。

教学反馈通过针对学生的问题进行反馈,加强学生对于故事的深入理解,同时也可以让教师更好地掌握学生的掌握情况。

教学步骤1.课前预热教师向学生介绍陈毅的背景,让学生尽量回想出陈毅孝顺母亲的形象。

教师鼓励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引导学生在通过个人互动的同时,了解陈毅探母一事所表达的思想。

2.阅读课文教师朗读课文,并引导学生朗读。

对于生字或口音不正常的词汇,教师可以进行重点讲解。

在阅读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一些问题,以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例如:“陈毅爬山点灯找母亲,这个行动表现了陈毅怎样的情感?” “为什么陈毅母亲生病时,陈毅不在身边?”3.分析语句通过对于一些难懂的句子或词汇进行重点讲解,教师可以让学生更好地掌握这一课文的内容,同时也增强学生的语文素养。

4.教学反馈教师应该关注学生的问题和不理解的词汇,为学生进行解答,并鼓励学生自主思考,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总结“陈毅探母”这一课文通过凸显陈毅的孝心,深化了学生对于家庭关系和亲情的理解。

在本次教学中,教师以“思考”为核心,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思考和交流,达到使学生充分参与教学的效果。

一年级语文下册《陈毅探母》的练习教案

一年级语文下册《陈毅探母》的练习教案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陈毅探母》。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陈毅将军对母亲的尊敬和热爱。

(3)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学会借助工具书或上下文理解生字词。

(3)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尊敬父母、热爱家人的情感。

(2)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尊敬将军的品质。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

(3)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和表达能力。

2. 教学难点:(1)生字词的学习与理解。

(2)课文中所体现的陈毅将军对母亲的尊敬和热爱。

三、教学准备1. 课文文本《陈毅探母》。

2. 生字词卡片。

3. 教学录音机或音响设备。

4. 相关图片或视频资料。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的学习内容,对新课内容产生期待。

(2)教师简要介绍陈毅将军的事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朗读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

(2)教师辅导学生朗读课文,纠正发音错误。

(3)全班同学一起朗读课文,体会课文情感。

3. 学习生字词(1)教师出示生字词卡片,学生跟读。

(2)学生分组讨论,理解生字词的含义。

(3)教师选取重点生字词进行讲解,引导学生运用。

4. 理解课文内容(1)学生讲述课文故事情节。

(2)教师引导学生深入分析陈毅将军对母亲的尊敬和热爱。

(3)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讨论如何尊敬父母。

5. 课堂小结(2)学生展示学习成果,分享收获。

五、课后作业1. 熟读课文《陈毅探母》。

2. 抄写本节课学习的生字词。

3. 结合课文内容,写一篇关于尊敬父母的小短文。

六、教学策略1. 情境创设:通过图片、视频等资料,为学生营造一个生动、感人的学习氛围,让学生更好地进入课文情境。

2. 互动讨论: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教版一年级下册第12课《陈毅探母》课文、教案及练习题
【课文】
陈毅元帅的母亲生病了,陈毅知道后,赶回故乡看望。

一进家门,陈毅就来到母亲床前,拉着她的手,细心地询问病情。

他看见母亲换下的衣服还没有洗,就打来一盆水,一边洗衣服,一边跟母亲谈家常。

母亲说:“你也五十多岁了,还替娘洗衣服。

”陈毅说:“娘,快别这么说。

从小到大,你不知道替我洗了多少次衣服。

今天,我给你洗洗衣服,是应该的呀!”
【教案】
一、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8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8个生字只识不写,认识2个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体会陈毅和母亲之间的浓浓亲情,懂得要像陈毅那样孝敬长辈。

二、教学重难点:
培养学生观察想象力,更好的理解课文内容,认识生字,并会写。

三、教学准备:
教学软件、生字卡片
四、教学时间:两教时
第一教时
一、教学要求:
1、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体会陈毅和母亲之间的亲情。

2、学习生字词。

二、教学重难点:
通过朗读课文,体会陈毅和母亲之间的亲情。

三、教学准备:
教学挂图
生字卡片
四、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板书课题:陈毅探母
2、指名借助拼音拼读课题,用课文中的词语讲“探母”的意思。

3、简介:陈毅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十大元帅之一。

新中国成立后,先后担任上海市委书记兼市长等职务。

4、过度:陈毅,是一位元帅,国内外知名的革命家、军事家、外加家。

他对带自己的母亲是怎样的呢?
(二)初读课文
1、轻轻读课文,读后仔细看书上的插图,找一找课文中的哪些语句是图上内容的,把他们画出来读读。

(1)写第一幅图的句子是:一进家门,陈毅就来到母亲的床前,拉着她的手,仔细地询问病情。

学生发言后,指名朗读。

(2)写第二幅图的句子是:他打来一盆水,一边洗衣服,一边跟母亲谈家常。

指名朗读。

2、再次自由读课文,画出生字词,借助拼音自由拼读,并想一想他们的意思。

(1)揭示生字词。

母亲元帅故乡多少今天应该陈毅探母询问一盆五十岁替
(2)指名拼读生字词。

正音。

重点指出前鼻音的字:元今盆陈探
后鼻音:乡应
(3)有哪些生字词的意思已经懂了?同做交流。

(4)默读课文,给各自然段标上序号。

(三)讲读课文
1、出示练习题,要求口头填空。

(1)第一自然段写陈毅元帅知道母亲生病后,()。

(2)第二自然段写陈毅()询问母亲的病情,替母亲()。

(3)第三自然段写陈毅说,替母亲洗衣服是()的。

自由读课文,试填试答,同座互相交流。

当众填空。

师生评议。

2、师:陈毅元帅是很孝顺的,请画出课文中写陈毅元帅孝顺母亲的语句,说说你为什么要画他们。

指名回答。

相机指导朗读。

3、继续自由读课文,读后口头填空。

陈毅元帅知道母亲生病了,立即()。

一进家门,就(),还替母(),他是一位()。

(板书:孝顺)
(四)布置作业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第二教时
一、教学要求:
学会本课8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8个生字只识不写,认识2个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二、教学重难点:
认识生字新词,会正确书写。

三、教学准备:
教学生字卡片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听写生字词:
故乡母亲多少应该今天
2、小黑板揭示,口头填空:
(1)()进家门,陈毅()来到母亲床前,拉着她的手,()地()。

(2)陈毅元帅()多岁了,还替母亲()。

3、写出意思相反的词:多()小()
4、指名读课文。

5、用“一边、一边”说一句话。

(二)写字指导
1、记忆字形。

揭示本课生字,自主学习,看谁能够想到好办法,记住这些生字。

结合学生发言,归纳记忆字形的方法。

(1)猜字谜:少
(2)部件法:元故乡今
(3)换一换:该
(4)减一减:母
2、指导写字。

(1)自主学习,看看写这些字的注意点是什么?
(2)学生发表意见后,提醒:
“元、少、今、母、乡”都是独体字。

“应”是半包围结构。

3、学生描红。

(三)布置作业
1、写出带有下列偏旁的字。

单人旁()
言字旁()
人字头()
2、抄写生字词。

3、有感情朗读课文。

【篇三】
一、、写出反义词。

小( )多( )前( )粗心( )
二、、比一比,再组词。

元( )应( )公( )故( )
远( )广( )今( )古( )
三、按课文内容填空。

1.()()()()()()()(),你不知道替我洗了()()()()()()衣服。

()()()(),我给你洗洗衣服,是应该的啊!
2.陈毅
()()()()洗衣服,()()()()跟()()()()谈家常。

四五照样子,把句子写完整。

例:陈毅一边洗衣服,一边跟母亲谈家常。

1.妈妈一边织毛衣,一边。

2.,。

例:一进家门,陈毅就来到母亲床前。

3.晚上一放学,小红就。

4.,妈妈就开始做饭。

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