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例碘佛醇外渗患者的观察及护理
1例碘海醇外渗的处理及护理体会

1例碘海醇外渗的处理及护理体会发表时间:2012-10-16T10:46:27.403Z 来源:《医药前沿》2012年第14期供稿作者:陈金凤蒋玉梅[导读] 我院CT才起步,对碘海醇外渗没有处理经验。
陈金凤蒋玉梅(江苏省淮安市妇幼保健院江苏淮安 223002)【中图分类号】R47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2)14-0299-01 碘海醇:性状为无色至淡黄色的澄明液体,是一种含有三个碘原子的非离子水溶性造影剂,碘含量为46.4%。
其药理作用为x光及CT 检查常用的造影剂,可供血管内椎管内和体腔内使用,CT扫描影像有增强效应。
资料患者女 47岁拟“葡萄胎”收入住院,住院第三日,考虑患者胸片结果有异常,追问患者否认近期有咳嗽或肺结核病使,故不能排除妊娠滋养细胞疾病肺部转移可能,所以行肺部CT检查以进一步确诊。
在做CT增强扫描时,碘海醇外渗导致患者右手指到肘部严重肿胀,手指活动显著受限。
处理立即用50%硫酸镁外敷。
3小时后患者手背肿胀更明显,手背出现了三个水泡直径为2×3cm左右,立即电话汇报护理部,请求院输液组会诊,协助诊治护理,使其尽快恢复,减少不良反应发生。
请外科主任会诊,在无菌操作下予手背穿刺放液及0.25%利多卡因局部封闭后,喜疗妥外涂并予持续性冰敷6小时,每隔15分钟更换冰袋位置以防冻伤,右上肢抬高以减轻水肿,6小时后患者手指到肘部肿胀仍严重,较左臂增粗约1/3,无好转,晚班医生予停硫酸镁改95%酒精外敷,手背水泡的放液针眼处碘伏消毒后涂上京万红,10小时后仍未见水肿消退,决定停酒精外敷,继续用50%硫酸镁外敷,同时一直派特护保持纱布潮湿,经过44小时的精心治疗及护理,患肢肿胀明显消退,再经过两天的精心护理,喜疗妥外涂整个手臂,右臂恢复如前,只剩手背水泡处留有痕迹。
护理体会1、CT室予碘海醇造影时静注速度太快,仅10秒推完。
2、此患者静脉血管较脆。
1例碘海醇外渗患儿的护理

多种维生素及微量元素 , 鸽子肉 、 类 、 肉 、 制品 、 果 等, 如 鱼 瘦 豆 水 促 使 创 面 愈 合 。 j 2 3 8 活 动护 理 .. 指导 病 人 进行 早 期 活 动 [ : 后 6h内 指 导 2术 ] 家 属 为 病 人 活 动 双下 肢 , 摩 足 部 , 捏 小 腿 肌 肉 , 协 助 做 膝 按 轻 并 关 节 的屈 伸 活 动 ; 后 6h后 , 人 垫 枕 , 加 翻 身 次 数 , 侧 卧 术 病 增 取 屈膝位 , 逐渐 抬 高 床 头 , 病 人 半 卧位 ; 后 第 2天 开 始 , 让 术 由两 人
搀 扶 先 在 床 边 坐 起 5 mi ~ 1 n 然 后 病 人 双 手 护 住 伤 口 , n 0 mi , 在
[ ] 姜 静 , 国琴 . 子 宫 切 除 术 后 宫 外 孕 伴 休 克 患 者 的 护 理 1例 [] 2 任 全 J.
实用 护理 杂 志 , 0 4 2 ( ) 5 . 2 0 ,0 2 :2
明 显 疼 痛 , 予 心理 安 慰 , 合 医 生在 安 尔碘 消毒 下 抽 取 大疱 内 给 配
关 键 词 : 渗 ; 海 醇 注射 液 ; 理 外 碘 护
中 图分 类 号 : 4 3 7 R 7.2
d i 1. 99 jis. 6 4—4 4 .0 0 1 . 7 o : 03 6 /.sn 17 7 8 2 1 . 0 1 1
每 日观 察 伤 E有 无 渗 血 、 料 的 l 敷
病 人 面 色 变化 。
3 出院 指 导
完 整 性 以及 观 察 阴 道 出 血 的 情 况 。 分 别 在 术 后 的 第 1天 、 3 第 天 、 5天 、 7 严 格 按 无 菌 操 作 原则 换 药 。病 人 手 术 切 口无 第 第 天 红 肿 热 痛 , 渗 出 液 , 部 皮 肤 温 度 正 常 。拆 线 后 , 术 切 口为 无 局 手 I甲愈 合 。 2 3 6 疼 痛 观 察及 护 理 .. 术 后 1 0h左 右 病 人 主 诉 手 术 切 口疼 痛 , 医 嘱 给 予 止 痛 药 物 , 状 减 轻 。 术 后 第 2天 , 人 仍 主 诉 遵 症 病 伤 口有 疼 痛 感 , 可 忍 受 , 需 药 物 止 痛 。嘱 病 人 半 卧 位 休 息 , 但 不 腹 带 局 部 包 扎 伤 口 , 轻 伤 口张 力 。术 后 3d或 4d 疼 痛 持 续 减 , 减 轻 , 至 疼 痛 消 失 。 护 士 每 日评 估 疼 痛 的程 度 , 察 病 人 对 疼 直 观 痛 的忍 耐 程 度 , 病 人 讲 解 疼 痛 的相 关 知 识 , 轻 心 理 负 担 。用 向 减 听 轻 松 的音 乐 的方 法 转 移 病 人 注 意 力 , 情 绪 稳 定 , 神 放 松 。 使 精
1例精神分裂症合并乳腺癌患者碘伏醇造影剂外渗的护理

1.4 统计学分析 由SPSS 18.0软件统计、处理本实验结果,计量资料用(±s )表示,行t 检验,计数资料用%表示,行χ2检验,当P <0.05时,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2.1 两组心理健康和生活质量对比 经护理后,干预组患者SF -36评分、SF -90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明显(P <0.05),见表1。
2.2 两组护理满意度对比 干预组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为97.30%,对照组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为83.78%,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 <0.05),见表2。
生理、心理、精神等状况,给予合理情绪护理和合理行为护理,可以帮助患者及时调整不良情绪和心理状态,引导患者正确对待自己现状,同时能增强患者治疗信心,有助于提高患者生存和生活质量[2]。
实验结果显示,经护理后,干预组患者SF -36评分、SF -90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而护理满意度为97.30%,也明显高于对照组83.78%(P <0.05)。
综上所述,合理情绪行为护理用于烧伤整形科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较显著,不仅能及时调整患者心理状态,保证患者心理健康,还可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加深患者对科室护理工作的满意,对患者负面情绪和错误行为具有积极改善作用,可大力推广应用在烧伤整形科患者护理中。
参考文献:[1] 刘薇,付艳.合理情绪行为护理对烧伤整形科患者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临床研究,2015,28(7):959-961.[2] 闫松,赵玲,李宏.优质服务在烧伤整形科临床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6,8(5):261-262.表1 两组心理健康和生活质量对比 (x ±s ,分)分组SF -36SF -90干预组(n =37)98.15±6.3793.60±5.76对照组(n =37)84.89±3.7880.67±3.38t 10.88911.777P0.0000.0001例精神分裂症合并乳腺癌患者碘伏醇造影剂外渗的护理徐 丽,赵权萍※,郭书倩(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北京 100044)【摘要】 报告1例精神分裂症合并乳腺癌患者造影剂外渗的护理。
1例碘帕醇外渗老年患者的护理体会

Absr c : i a e n e t ae h t o sh w o c r h lel ainswi a ic nr ta e tla — ta t Thsp p riv si tste meh d o t ae te ed ryp t t t rd o o t g n e k g e h s a a e i h c n. i t h e lh e u ain a d p y h lgc lc u sln o lel ainss o l e g n t eCT sa F r l T eh at d c t n sc oo ia o n eig fred ry p t t h ud b sy o e d n eo eCT s a n n u h tc nc rp rto ss o l e ma e S c n l o e b fr c n a d e o g e h ia p e aain h ud b d . e o dy,p t nss o l e o — l ai t h u d b b e
第2 7卷第 6期 来自黄石理
工
学
院
学
报
Vo. 7 No 6 12 .
De c. 2 01l
21 0 1年 1 2月
J RNA OU L OF HUANG HII S T TE OF T C S N TIU E HNOL Y OG
d i1 .9 9 ji n 10 8 4 .0 10 . 1 o:0 3 6 /.s .0 8— 2 5 2 1 .6 0 1 s
胃癌术后化疗应用碘佛醇造影剂外渗1例临床护理

手术 , 可减少并发症 的发生 J 。糖 尿病患 者术 中血 糖升高 的 原 因, 首先是 手术应 激。手术作 为一种 强烈 的应 激 源可导 致 糖尿病患者产生 以恐惧 、 焦虑为代表的心理 应激反应 , 心理 应 激可导致 血糖 升 高 , 对 糖 尿 病患 者 的 糖代 谢 具 有 较 大 的 影
齐鲁 护理 杂志 2 0 1 7年 8月第 2 3卷 第 1 6期
3 讨 论
参 考 文 献
糖尿病患者术前准备 , 应有 效的控制血 糖 , 空腹血糖 应保
持在 7 . 2 5~8 . 3 4 m m o l / L, 一般不超过 1 0 m m o l / L时再 行择期
[ 1 ] 王娟. 右侧卵巢粘液性囊腺瘤术 前以外科 急腹 症行手术
[ 7 ] 林梅 , 章彤华. 老 年妇 科肿 瘤合并 糖尿 病 围术期护 理探 讨[ J ] . 护士进修杂志 , 2 0 1 0 , 2 5 ( 2 4 ) : 4 7 .
[ 8 ] 黄丛洋. 葡聚糖透析液与腹膜透析 [ J ] . 上海交通 大学 学
报( 医学版) , 2 0 0 9 ( 4 ) : 5 2 .
[ 9 ] 张巧玲. 老 年糖尿病患者 的皮肤护理要 点分析 [ J ] . 中国
医药指 南, 2 0 1 5 , 1 3 ( 2 4 ) : 6 3 . [ 1 0 ]G r e e n N, G a n c e d o H, S mi t h R, e t a 1 . P s e u d o my x o m a p e r i t o —
1例碘佛醇重度外渗的护理体会

1例碘佛醇重度外渗的护理体会目的探讨1例碘佛醇CT增强扫描时造影剂渗漏,造成患者右手前臂及手掌肿胀明显,表面可见张力性水泡,表面皮温稍高,手指活动明显受限,无皮肤的发黑,肢端血供及皮温尚可患者的护理方法。
方法给予甘露醇脱水,前列地尔改善微循环,高乌甲素止痛,硫酸镁局部湿敷等对症治疗,并抬高患肢制动。
结果效果较理想,6 d后患者完全康复出院。
结论在治疗中应加强医患沟通,重视心理护理,完善检查前相关评估,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密切观察病情。
加强护理人员的责任心,掌握熟练的穿刺技术,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标签:碘佛醇外渗;护理;CT增强扫描现代影像医学的迅速发展,碘佛醇等造影剂因能够鉴别病变组织与正常组织的密度,提高CT诊断的准确率,所以被广泛应用于CT的增强扫描[1]。
碘佛醇造影时必须使用高压注射器,由于是快速注射,高压力,注射的针头易外移,被注射的静脉血管易发生破裂,造成造影剂漏出血管,渗入邻近组织间隙,导致局部组织损伤,甚至导致功能障碍[1-2]。
是碘佛醇等造影剂CT增强扫描的严重并发症[3]。
我院2015年09月08日发生一例碘佛醇造影剂重度外渗,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患者男性,48岁,患者因“胸腺瘤术后化疗后1+年,碘佛醇造影剂重度外渗致右手掌肿胀2+ h”,于2015年09月08日15时35分入院,入院查体:体温36.7℃,脉搏105次/min,呼吸20次/min,血压149/89 mmHg,体重69 kg。
表情痛苦,神志清楚,检查合作,步入病房。
全身皮肤无黄染,未见皮疹及出血点,无肝掌、蜘蛛痣;心肺腹部无特殊;右手前臂及手掌肿胀明显,表面可见少许张力性泡,表面皮温稍高,手指活动明显受限,无皮肤的发黑,肢端血供及皮温尚可。
急诊生化、肝功能、肾功能及凝血功能无明显异常。
1.2方法①内科护理常规、II级护理。
②完善三大常规、电解质、肿瘤标志物、心电图、胸部正位片(患者及家属拒绝行相关检查)。
碘海醇药物外渗造成局部组织肿胀1例护理体会

碘海醇药物外渗造成局部组织肿胀1例护理体会目的:分析高压静脉注射碘海醇注射液时,液体外渗后致局部组织肿胀的原因,寻找理想的预防和处理方法。
方法:给予地塞米松与硫酸镁粉剂调和溶液局部冷湿敷并抬高患肢,同时严密观察病情,做好心理护理。
结果:患者病情稳定,心理状态良好,未发生水泡、无菌性炎症及组织坏死,并于48 小时内痊愈。
结论:通过运用地塞米松与硫酸镁粉剂调适局部冷湿敷,达到治疗碘海醇注射液外渗的目的,是一项有效的护理措施,配合患肢抬高、心理疏导、健康宣教、密切观察病情,使组织水肿短时间内消退。
标签:碘海醇;地塞米松;硫酸镁冷湿敷;抬高患肢;心理护理碘海醇是一种高渗性造影剂且具有一定化学毒物(毒理作用:犬肾动脉造影时有蛋白尿发生的现象),能够增强扫描检查中的显影,广泛应用在临床检查中,大大提高了病灶的检出率[1-2]。
现将本院1例患者的护理体验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病例介绍患者女性,63岁,离退人员,主因头晕伴恶心3小时,于2015年6月13日8:00收入我科,缘于入院前3小时,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头晕,伴恶心,活动后加重,既往有高血压病史,入院时测血压150/100mmHg。
遵医嘱给予患者后循环缺血入院护理常规,二级护理,低盐低脂饮食,并给予抗血小板聚集、抑制眩晕、改善循环、降压等对症治疗,经过一段时间治疗后,为了更明确诊断与鉴别诊断,也应家属要求,决定于2015年6月17日8:00为患者行头颈部CTA 治疗,在行CT增强扫描检查过程中,因用高压注射器静脉注射碘海醇药物导致药液外渗,当时进行注射的护士立即将患者护送回病房,查体见患者注射侧左手背、手掌、前臂的范围肿胀明显,并伴有发红、皮温高,肿胀部位质感硬、疼痛,随体位的改变而疼痛加重。
护理部立即召集有关人员进行讨论,制定计划,提出积极有效的护理方案。
1.2 原因分析1.2.1 护理因素①护理人员宣教不到位,在做此操作前护理人员没有向患者清楚地介绍应用碘海醇造影剂的注意事项以及一旦发生药物外渗时的急救措施。
1例碘佛醇外渗患者的观察及护理

1例碘佛醇外渗患者的观察及护理碘佛醇注射液为非离子型对比剂,不带电荷、渗透压低、化学毒性小,在临床应用相对较为安全。
高压静脉注射碘佛醇用于CT增强扫描,具有安全、可靠、效果好的特点,不仅能发现平扫时的漏检部位,提高病灶的检出率,又有利于病变的定性和提高肿瘤分期的准确性。
我院自2011年开始采用高压静脉注射碘佛醇用于CT增强扫描179例,均获得满意的增强效果,其中有8例出现注射后针眼处轻度渗出,抬高患肢后肿胀消失。
2013年8月我院出现1例静脉高压推注碘佛醇过程中发生大剂量外渗后引发严重肢体肿胀剧痛,经综合治疗护理后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1 病例介绍患者,女,39岁。
因反复上腹部痛10余年,加重半个月,以”消化道溃疡,肝脏低密度影待查”收入院,因需进一步确诊,于入院第2d下午行上腹部CT增强扫描。
按操作常规进行左上肢头静脉穿刺,固定针头试推无渗出,操作进行到5s时,患者呼叫,暂停扫描,询问患者,未诉不适,继续操作完毕,但CT扫描未见显影,拔出针头时见针刺局部皮丘样肿胀,穿刺部位无菌棉球按压3min,20min后患者局部无明显淤青、出血,针眼处稍肿,全身无明显不适,患者返回病房。
30min后病房护士长巡视病房时,患者诉左上肢疼痛,局部正在热敷,左肘至肩关节之间极度肿胀饱满,臂围左侧约35cm,右侧约20cm,肿胀累及整个上肢软组织,左尺骨鹰嘴处约一8cm×10cm大小硬块,触之疼痛,皮肤苍白。
立即撤去热敷毛巾,以垫枕抬高患肢,冰袋冷敷,50%硫酸镁与土豆片交替湿敷肿胀部位,24h后改为如意金黄散湿敷,组织专人护理,24h内测量臂围q1h,给予心理护理,654-2、丹参酮静脉点滴,1h更换肢体体位一次等。
24h后上臂臂围减至28cm,尺骨鹰嘴处硬块消失,疼痛明显减轻,48h后上臂臂围减少至22cm,针眼处触之稍痛,72h后左上臂臂围与右上臂臂围相近,约20cm,疼痛消失,关节活动正常,4d后痊愈出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例碘佛醇外渗患者的观察及护理
碘佛醇注射液为非离子型对比剂,不带电荷、渗透压低、化学毒性小,在临床应用相对较为安全。
高压静脉注射碘佛醇用于CT增强扫描,具有安全、可靠、效果好的特点,不仅能发现平扫时的漏检部位,提高病灶的检出率,又有利于病变的定性和提高肿瘤分期的准确性。
我院自2011年开始采用高压静脉注射碘佛醇用于CT增强扫描179例,均获得满意的增强效果,其中有8例出现注射后针眼处轻度渗出,抬高患肢后肿胀消失。
2013年8月我院出现1例静脉高压推注碘佛醇过程中发生大剂量外渗后引发严重肢体肿胀剧痛,经综合治疗护理后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1 病例介绍
患者,女,39岁。
因反复上腹部痛10余年,加重半个月,以”消化道溃疡,肝脏低密度影待查”收入院,因需进一步确诊,于入院第2d下午行上腹部CT增强扫描。
按操作常规进行左上肢头静脉穿刺,固定针头试推无渗出,操作进行到5s时,患者呼叫,暂停扫描,询问患者,未诉不适,继续操作完毕,但CT扫描未见显影,拔出针头时见针刺局部皮丘样肿胀,穿刺部位无菌棉球按压3min,20min后患者局部无明显淤青、出血,针眼处稍肿,全身无明显不适,患者返回病房。
30min后病房护士长巡视病房时,患者诉左上肢疼痛,局部正在热敷,左肘至肩关节之间极度肿胀饱满,臂围左侧约35cm,右侧约20cm,肿胀累及整个上肢软组织,左尺骨鹰嘴处约一8cm×10cm大小硬块,触之疼痛,皮肤苍白。
立即撤去热敷毛巾,以垫枕抬高患肢,冰袋冷敷,50%硫酸镁与土豆片交替湿敷肿胀部位,24h后改为如意金黄散湿敷,组织专人护理,24h内测量臂围q1h,给予心理护理,654-2、丹参酮静脉点滴,1h更换肢体体位一次等。
24h后上臂臂围减至28cm,尺骨鹰嘴处硬块消失,疼痛明显减轻,48h后上臂臂围减少至22cm,针眼处触之稍痛,72h后左上臂臂围与右上臂臂围相近,约20cm,疼痛消失,关节活动正常,4d后痊愈出院。
2 护理
2.1冷疗左上臂肿胀局部用冰袋冷敷以消肿止痛。
将冰块敲碎装入冰袋中,冰袋放入布袋中扎好袋口,敷在针眼以上5cm处最肿胀部位,冰袋恢复至室温时更换,18h后撤去冰袋。
温度以患者感受舒适,不冰冷为宜[1]。
2.2 50%硫酸镁与土豆片交替湿敷针眼以碘伏消毒后输液贴保护,距针眼上2cm沿静脉走向进行湿敷。
用4层10cm×10cm中纱布浸50%硫酸镁,取出湿纱布以水平放不滴水而提起滴水为宜,敷后以保鲜膜固定纱布,肢体下垫一次性中单。
硫酸镁易析出结晶,而使纱布干燥变硬,干后应及时更换。
土豆片以专用切片机切成极薄片,厚度约0.2~0.3mm,软组织肿胀的部位全部要敷上。
当土豆片氧化成粉红色即更换,从而保证土豆片新鲜和有效成分的吸收。
这样反复进行,直至肿胀的软组织明显消肿为止,挑选优质的土豆以个大、汁多、断面色淡黄为佳。
2.3肿胀的护理以软皮尺测量患肢上臂围,测量臂围应定点、定位、定人,随时观察肿胀的程度及末梢神经感觉,定时触摸桡动脉搏动情况,并做好记录。
帮助患者调整肢体摆放位置,患肢用垫枕抬高,高度超过心脏水平面约10cm以舒适为宜,利于静脉和淋巴回流,减轻肿胀,使患肢尽快消肿,防止关节活动受限,鼓励患者尽量进行患肢活动。
2.4疼痛的护理遵医嘱镇静、止痛,护理人员以亲切的态度与患者及时沟通,让患者感觉到温暖,讲解疼痛的原因,为患者提供安静舒适的环境,病室通风保持空气新鲜,温湿度适宜。
护士送开水到病房协助服药,协助患者二便。
主动联系患者好友来院看望、聊天、听音乐、看电视等,转移患者注意力,帮助其做好睡前准备,提高睡眠质量,利于肢体组织的修复,减轻疼痛。
2.5饮食护理肿胀初期患者宜进食清淡、含纤维素多、易消化吸收的食物,忌食辛辣、油腻煎炸之品,后期可以进一些调和营养的食物,多食新鲜蔬菜水果,指导家属根据患者喜好提供可口的食物,注意食物的色、香、味的合理调配。
2.6心理护理患者本身对自身疾病充满恐惧感,表现出紧张情绪,对于患者及家属来说,入院前的疾病诊断未出结果,让他们非常焦虑,此时的意外情况更加重他们的心理负担,对护理缺乏信任感,认为并发症的产生是由于护理人员操作不当造成的。
我们在积极采取治疗护理措施的同时,加强与患者及家属沟通,勤巡视观察,不计较其过激的语言,告诉他们碘佛醇外渗不会象化疗药外渗一样引发特别严重的后果。
3 讨论
3.1防止静注碘佛醇外渗措施患者外渗分析原因主要是针头固定不牢,肢体移动后钢针针头滑出血管外,同时机器注射的流量和流速高,约100ml药液迅速进入皮下后致上臂肿胀疼痛。
防止外渗的措施可以采用20号留置针穿刺,保证导管在静脉腔内部分多。
穿刺针头部位宜用3M透明针贴以穿刺点为中心点粘贴,然后再固定针柄,最后固定延长连接管在患者手臂上,使之能随着扫描时机床的移动而移动,避免扫描时针头移动或刺破血管,若一针穿刺失败应选择另一血管重新穿刺,穿刺时护士要仔细寻找有把握的血管,不要盲目穿刺。
宜选择粗、直、富有弹性,并能很好固定的血管,要避免静脉窦、血管分叉等处静脉,常用前臂浅静脉和肘正中静脉。
避免在长期输液的静脉处穿刺,以免穿刺部位以上近心端的血管壁渗漏。
3.2观察高压注射过程操作前护士认真为患者做好心理护理,推注过程中,耐心询问并回答患者提出的疑问(在造影操作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任何问题),嘱咐患者及时向操作护士反映(举手示意),一旦患者举手示意,立即停止高压注射,护士应到患者身边查看穿刺部位,避免大剂量药液迅速进入皮下。
如果发生外渗,轻度的可不予处理或仅予50%硫酸镁局部湿敷,更换注射部位重新穿刺,严重渗漏者停止增强扫描,立即给予50%硫酸镁局部湿敷,30min后回病区观察。
局部冷敷,严禁热敷,并嘱其抬高患肢,以促进静脉回流,有利造影剂的吸收。
3.3由于本患者肿胀累及整个上肢软组织,除了软组织肿胀外,由于造影剂浓度高,久留于肌间隙内,有发生肌肉坏死的可能,因此我们必须及时处理,预防并发症发生。
一旦发生药液外渗,造影护士必须亲自护送患者回病房,详细与病房护士做好交接班,避免患者自行处理造成严重的后果。
3.4 50%硫酸镁有效成分及药理作用50%硫酸镁湿敷药液外渗局部,可引起神经肌肉的传导发生阻断而致周围血管平滑肌松弛、血管扩张。
促进外渗局部组织的血液循环,从而减轻水肿、疼痛等炎症反应[2]。
3.5土豆的有效成分及药理作用土豆性味甘,具有抗感染、活血、消肿等功能,其主要药用成分为胡萝卜素、维生素B1、维生素C、茄定、茄碱及块茎葛素等,而且含有大量的多酚氧化酶。
土豆治疗药液外渗的药理是其含有淀粉,吸收组织内水分,皮肤贴合性好、吸水性强的特点,不但能消肿、抗感染,且有修复皮肤组织损伤的作用,多酚氧化酶可保护细胞和细胞膜,缓解炎症反应。
[3]
3.6如意金黄散的有效成分及药理作用主方:姜黄、大黄、黄柏、苍术、厚朴、陈皮、甘草、生天南星、白芷、天花粉。
中医辨证本患者是由于湿热蕴结,瘀血留滞脉络所致,而如意金黄散具有清热、止痛、消肿除湿、散瘀化痰的作用,它能激活吞噬细胞,从而达到灭菌作用,有收敛和抗炎作用。
3.7增强CT时用数控注射器静脉注射碘剂在影像科已广泛使用,本例患者碘佛醇大剂量外渗后自行热敷,致患肢肿胀疼痛临床表现非常明显,但采取了积极有效的治疗护理,特别是24h之内的严密观察、综合治疗、各项护理措施的有效落实,是促进肢体组织恢复的关键。
参考文献:
[1]丁建美,申成功.金黄散用于软组织损伤患者的效果观察及护理[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28(5):19.
[2]周自永,王世铮.新编常用药物手册[M].北京:金盾出版社,1998:48。
[3]郭翠华,陈瑞玲.马铃薯治疗外周静脉输液外渗性损伤的应用进展[J].护理学报,2009,16(9A):23-25. 编辑/王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