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年龄的正常血压表

合集下载

各年龄血压、血糖、血脂、血尿酸对照表

各年龄血压、血糖、血脂、血尿酸对照表
中年是工作压力和生活负担较重的时期,也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发期。中年人应 特别关注自己的血脂水平,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定期进行体检,及 早发现并控制血脂异常。
老年血脂标准
老年血脂标准:总胆固醇<5.2mmol/L,甘油三酯<1.7mmol/L,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1.1mmol/L,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3.4mmol/L。
儿童高血压诊断标准
年龄x2+100毫米汞柱,例如,5岁儿 童高血压诊断标准为: 5x2+100=110毫米汞柱。
青少年血压标准
青少年血压标准
年龄x2+110(毫米汞柱),例如,15岁青少年血压标准为: 15x2+110=140毫米汞柱。
青少年高血压诊断标准
年龄x2+120毫米汞柱,例如,15岁青少年高血压诊断标准为: 15x2+120=150毫米汞柱。
老年低血压诊断标准
年龄x2+80毫米汞柱,例如,75岁老年人低血压诊断标准 为:75x2+80=190毫米汞柱。
02 年龄与血糖对照
儿童血糖标准
01
02
03
儿童血糖标准
空腹血糖正常值范围为 3.9-6.1mmol/L,餐后2 小时血糖正常值范围为 4.4-7.8mmol/L。
儿童糖尿病
儿童糖尿病以1型糖尿病 为主,发病时胰岛功能差, 胰岛素分泌量绝对不足, 导致血糖升高。
青少年血尿酸偏高的危害
可能导致痛风、肾脏损伤、心血管疾病等,影响生长发育和心理健 康。
中年血尿酸标准
中年血尿酸标准
男性<420μmol/L,女性<360μmol/L。
中年血尿酸偏高的原因
与工作压力大、不良饮食习惯、缺乏运动、肥胖等因素有关。

各年龄的正常血压表

各年龄的正常血压表

各年龄的正常血压表年龄收缩压〔男〕舒张压〔男〕收缩压〔女〕舒张压女16-20 115 73 110 70 21-25 115 73 110 71 26-30 115 75 112 73 31-35 117 76 114 74 36-40 120 80 116 77 41-45 124 81 122 78 46-50 128 82 128 79 51-55 134 84 134 80 56-60 137 84 139 82 61-65 148 86 145 83血压有年龄、性别差异,就成年人来说,女性血压比男性要低,因为女性雌、孕激素有扩张血管的作用,再就是由于生理原因,与男性相比,女性血液更新较快,血液不易凝固,血粘度较低,血液流动阻力小。

成年人血压正常范围在90/60--140-90之间〔孩童比成年人低〕,18岁以上成人,各个年龄段没有明显界限,对血压影响最大的不仅是年龄,还有遗传、体质。

理论上说,理想血压是105/70-120/75,最好不超过120,到达130/80临界值要注意清淡饮食,到达140/90是高血压病,需要治疗。

理论总归理论,而现实常见的是男偏高女偏低,在正常范围内偏于高限或低限,而且有的人高于正常、有的人低于正常,需要治疗,真正血压理想的人为数不多。

值得一提的是,高血压病常见于45岁以上中老年人,由于现代生活方式和压力等因素,近年有明显年轻化倾向,而高血压患者常伴有高血脂〔尤其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或高血糖倾向,可成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血栓性疾病的隐患。

在未用抗高血压药情况下,收缩压≥139mmHg和/或舒张压≥89mmHg,按血压水平将高血压分为1,2,3级。

收缩压≥140mmHg和舒张压<90mmHg单列为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

患者既往有高血压史,目前正在用抗高血压药,血压虽然低于140/90mmHg,亦应该诊断为高血压。

高血压是一种以动脉压升高为特征,可伴有心脏、血管、脑和肾脏等器官功能性或器质性改变的全身性疾病,它有原发性高血压和继发性高血压之分。

各年龄段血压标准

各年龄段血压标准

各年龄段血压标准血压是指心脏把血液送出时产生的压力,血压分为收缩压和舒张压两个部分,其正常的标准被称为血压正常。

随着年龄的增长,血压会发生变化,有些人会出现高血压或者低血压的情况,所以各年龄段的血压标准是非常重要的。

根据国家规定,0~6岁婴儿血压正常范围为舒张压(mmHg)70-100,收缩压(mmHg)50-70。

以6~12岁儿童的血压正常范围为舒张压80-110,收缩压60-80;12~17岁青少年的血压正常范围为舒张压90-120,收缩压70-90;17岁以上成年人的血压正常范围为舒张压90-140,收缩压60-90。

此外,根据专业医学分析,即使在同一年龄段内,男性血压也会稍高于女性,因此,男性年龄段的血压正常范围也要相应增大:男性0~6岁婴儿的血压正常范围为舒张压80-110,收缩压60-80;6~12岁儿童的血压正常范围为舒张压90-120,收缩压70-90;12~17岁青少年的血压正常范围为舒张压100-130,收缩压80-100;17岁以上成年人的血压正常范围为舒张压110-150,收缩压90-110。

另外,年龄越大,血压越容易上升,如果一个人年龄较大,但血压属于正常范围,可能是他的体质比较好,而一个年轻人的血压偏高,则说明有高血压的倾向,可能需要进一步的检查。

此外,血压的正常标准还与个人的营养状况、运动状况、压力水平以及疾病情况有关。

如果总是感觉疲劳,心跳加快,或者头晕眼花,都应该去检查一下自己的血压。

也可以使用血压计经常进行测量,了解自己血压的变化情况,提前采取有效治疗措施,防止高血压、低血压问题发生。

综上所述,各年龄段的血压标准是不同的,而且也与个人体质相关,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血压情况,及时采取有效措施,预防血压异常情况的发生,注意健康,尊重生命,守护自己的健康。

年龄和血压对照表

年龄和血压对照表

年龄和血压对照表血压类别收缩压(mmHg)----舒压(mmHg)理想血压120------------80正常血压130 -----------85正常高值130~139-------85~89轻度高血压(1级) 140~159-------90~99亚组(临界高血压) 140~149-------90~94中度高血压(2级) 160~179-------100~109重度高血压(3级) ≥180----------≥110单纯收缩性高血压≥140----------<90低血压<90----或----<60(使用水银柱血压计测量比较准确)血压年龄对照表年龄收缩男舒男收缩女舒女16-20 115 73 110 7021-25 115 73 110 7126-30 115 75 112 7331-35 117 76 114 7436-40 120 80 116 7741-45 124 81 122 7846-50 128 82 128 7951-55 134 84 134 8056-60 137 84 139 8261-65 148 86 145 83高血压病的注意事项高血压病的注意事项包括以下几点;(一)合理膳食;(二)适量运动;(三)戒烟限酒;(四)心理平衡;(五)自我管理;(六)按时就医。

一、合理膳食1. 饮食对于高血压的重要性:民以食为天,合理的膳食可以使你不胖也不瘦,胆固醇不高也不低。

2. 高血压患者的饮食宜忌:①碳水化合物食品:适宜的食品---米饭、粥、面、面类、粉、汤、芋类、软豆类。

应忌的食品---蕃薯(产生腹气的食物)、干豆类、味浓的饼干类。

②蛋白质食品---牛肉、猪瘦肉、白肉鱼、蛋、牛奶、奶制品(鲜奶油、酵母乳、冰淇淋、乳酪)、大豆制品(豆腐、纳豆、黄豆粉、油豆腐)应忌的食物---脂肪多的食品(牛、猪的五花肉、排骨肉、鲸鱼、鲱鱼、金枪鱼等、加工品(香肠)③脂肪类食品适宜的食品---植物油、少量奶油、沙拉酱应忌的食品---动物油、生猪油、熏肉、油浸沙丁鱼④维生素、矿物质食品适宜的食品:蔬菜类(菠菜、白菜、胡萝卜、番茄、百合根、南瓜、茄子、黄瓜)水果类(苹果、桔子、梨、葡萄、西瓜)海藻类、菌类宜煮熟才吃。

各年龄段正常血压值对照表

各年龄段正常血压值对照表

各年龄段正常血压值对照表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正常血压是指人体在安静状态下动脉内血液对血管壁产生的压力,是一个重要的健康指标。

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的生理功能逐渐发生变化,血压也会有所不同。

因此,不同年龄段的正常血压值也会有所差异。

了解和关注自身的血压值有助于健康管理和疾病预防。

1. 儿童期(0-12岁)儿童的血压通常较低,且会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升高。

根据美国心脏协会的标准,儿童的正常血压范围如下:- 新生儿(0-28天):收缩压60-90mmHg,舒张压20-60mmHg- 婴儿(29天-1岁):收缩压70-100mmHg,舒张压50-70mmHg- 幼儿(2-5岁):收缩压80-110mmHg,舒张压50-70mmHg - 孩童(6-12岁):收缩压85-120mmHg,舒张压55-80mmHg2. 青少年期(13-19岁)青少年期是人体发育的关键阶段,此时的血压也会有所变化。

根据美国心脏协会的标准,青少年的正常血压范围如下:- 男性:收缩压112-120mmHg,舒张压64-80mmHg- 女性:收缩压109-117mmHg,舒张压63-77mmHg需要注意的是,青少年期的血压值可能受到身高、体重、遗传等因素的影响。

3. 成人期(20-64岁)成人期是人体生理活动相对稳定的阶段,血压值也相对稳定。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标准,成人的正常血压范围如下:- 正常:收缩压90-120mmHg,舒张压60-80mmHg- 正常高值:收缩压121-129mmHg,舒张压81-84mmHg- 轻度高血压:收缩压130-139mmHg,舒张压85-89mmHg- 中度高血压:收缩压140-159mmHg,舒张压90-99mmHg- 重度高血压:收缩压≥160mmHg,舒张压≥100mmHg4. 中老年期(65岁及以上)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的生理功能逐渐衰退,血管弹性减弱,因此血压值也会有所升高。

40到50岁血压标准表

40到50岁血压标准表

40到50岁血压标准表
40到50岁血压标准:
1. 成人高血压标准:收缩压≥140mmHg,舒张压≥90mmHg,血压正常高值在120-139/80-89mmHg,正常血压水平收缩压<120mmHg,舒张压<80mmHg。

2. 中青年人群血压控制:血压最好控制在收缩压<120mmHg和舒张压<80mmHg的范围,一般认为血压应小于140mmHg/90mmHg。

40到50岁的正常血压范围是收缩压少于120mmHg和舒张压少于80mmHg。

血压的正常高值(高于正常但不算病)为收缩压120~139mmHg,和(或)舒张压80~89mmHg。

高血压的诊断标准是:非同日多次测量,收缩压(高压)>140mmHg,舒张压(低压)>90mmHg。

但我们需要知道,正常人的血压随内外环境变化在一定范围内波动。

年龄和血压对照表

年龄和血压对照表

年龄和血压对照表血压类别收缩压(mmHg)----舒张压(mmHg)理想血压120------------80正常血压130 -----------85正常高值130~139-------85~89轻度高血压(1级) 140~159-------90~99亚组(临界高血压) 140~149-------90~94中度高血压(2级) 160~179-------100~109重度高血压(3级) ≥180----------≥110单纯收缩性高血压≥140----------<90低血压<90----或----<60(使用水银柱血压计测量比较准确)血压年龄对照表年龄收缩男舒张男收缩女舒张女16-20 115 73 110 7021-25 115 73 110 7126-30 115 75 112 7331-35 117 76 114 7436-40 120 80 116 7741-45 124 81 122 7846-50 128 82 128 7951-55 134 84 134 8056-60 137 84 139 8261-65 148 86 145 83高血压病的注意事项高血压病的注意事项包括以下几点;(一)合理膳食;(二)适量运动;(三)戒烟限酒;(四)心理平衡;(五)自我管理;(六)按时就医。

一、合理膳食1. 饮食对于高血压的重要性:民以食为天,合理的膳食可以使你不胖也不瘦,胆固醇不高也不低。

2. 高血压患者的饮食宜忌:①碳水化合物食品:适宜的食品---米饭、粥、面、面类、葛粉、汤、芋类、软豆类。

应忌的食品---蕃薯(产生腹气的食物)、干豆类、味浓的饼干类。

②蛋白质食品---牛肉、猪瘦肉、白肉鱼、蛋、牛奶、奶制品(鲜奶油、酵母乳、冰淇淋、乳酪)、大豆制品(豆腐、纳豆、黄豆粉、油豆腐)应忌的食物---脂肪多的食品(牛、猪的五花肉、排骨肉、鲸鱼、鲱鱼、金枪鱼等、加工品(香肠)③脂肪类食品适宜的食品---植物油、少量奶油、沙拉酱应忌的食品---动物油、生猪油、熏肉、油浸沙丁鱼④维生素、矿物质食品适宜的食品:蔬菜类(菠菜、白菜、胡萝卜、番茄、百合根、南瓜、茄子、黄瓜)水果类(苹果、桔子、梨、葡萄、西瓜)海藻类、菌类宜煮熟才吃。

各年龄正常血压标准

各年龄正常血压标准

各年龄正常血压标准
年龄是影响血压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各年龄段的正常血压标准也会有所不同。

下面是各年龄段的正常血压标准:
1. 儿童:儿童的血压标准根据性别和年龄而定。

一般来说,儿童的血压应该低于成人的标准。

3-5岁的儿童收缩压应该在
90-105mmHg之间,舒张压应该在60-70mmHg之间。

6-9岁的儿童收缩压应该在95-110mmHg之间,舒张压应该在60-70mmHg之间。

2. 青少年:青少年的血压标准与成人相同。

收缩压应该在
120-139mmHg之间,舒张压应该在80-89mmHg之间。

3. 成人:成人的正常血压标准为收缩压在90-119mmHg之间,舒张压在60-79mmHg之间。

高血压的标准为收缩压≥140mmHg,舒张压≥90mmHg。

4. 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的血压标准也会有所上升。

收缩压应该在120-139mmHg之间,舒张压应该在80-89mmHg之间。

需要提醒的是,这只是一个大致的标准值,实际的血压还会受到身体状况、生活方式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因此,如果你有血压方面的疑虑,最好还是去医院做一次血压检查,以确保自己的健康。

- 1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各年龄的正常血压表年龄收缩压(男)舒压(男)收缩压(女)舒压女16-20 115 73 110 70 21-25 115 73 110 71 26-30 115 75 112 73 31-35 117 76 114 74 36-40 120 80 116 77 41-45 124 81 122 78 46-50 128 82 128 79 51-55 134 84 134 80 56-60 137 84 139 82 61-65 148 86 145 83血压有年龄、性别差异,就成年人来说,女性血压比男性要低,因为女性雌、孕激素有扩血管的作用,再就是由于生理原因,与男性相比,女性血液更新较快,血液不易凝固,血粘度较低,血液流动阻力小。

成年人血压正常围在90/60--140-90之间(孩童比成年人低),1 8岁以上成人,各个年龄段没有明显界限,对血压影响最大的不仅是年龄,还有遗传、体质。

理论上说,理想血压是105/70-120/75,最好不超过120,达到130/80临界值要注意清淡饮食,达到140/90是高血压病,需要治疗。

理论总归理论,而现实常见的是男偏高女偏低,在正常围偏于高限或低限,而且有的人高于正常、有的人低于正常,需要治疗,真正血压理想的人为数不多。

值得一提的是,高血压病常见于45岁以上中老年人,由于现代生活方式和压力等因素,近年有明显年轻化倾向,而高血压患者常伴有高血脂(尤其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或高血糖倾向,可成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血栓性疾病的隐患。

在未用抗高血压药情况下,收缩压≥139mmHg和/或舒压≥89mmHg,按血压水平将高血压分为1,2,3级。

收缩压≥140mmHg和舒压<90mmHg单列为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

患者既往有高血压史,目前正在用抗高血压药,血压虽然低于140/90mmHg,亦应该诊断为高血压。

高血压是一种以动脉压升高为特征,可伴有心脏、血管、脑和肾脏等器官功能性或器质性改变的全身性疾病,它有原发性高血压和继发性高血压之分。

常用的方法有服用三九平压胶嚢等。

高血压发病的原因很多,可分为遗传和环境两个方面。

另外,血液中缺乏负离子也是导致高血压的重要原因。

血液中的正常红细胞、胶体质点等带负电荷,它们之间相互排斥,保持一定的距离,而病变老化的红细胞由于电子被争夺,带正电荷,由于正负相吸、则将红细胞凝聚成团。

负离子能有效修复老化的细胞膜电位,促使其变成正常带负电的细胞,负负相斥从而有效降低血液粘稠度,使血沉减慢。

同时负离子能加强血液中胶体质点本身负极性趋势,使血浆蛋白的胶体稳定性增加,保持血液的正常健康状态。

因此,若血液中的负离子含量不足,就会导致病变老化的红细胞的细胞膜电位不能被修复,从而导致高血压的发生。

高血压(hypertensive disease)是一种以动脉血压持续升高为主要表现的慢性疾病,常引起心、脑、肾等重要器官的病变并出现相应的后果。

按照世界卫生组织(Who)建议使用的血压标准是:凡正常成人收缩压应小于或等于140mmHg(18.6kPa),舒压小于或等于90mmHg(12kPa)。

亦即收缩压在141-159mmHg(18.9-21.2kPa)之间,舒压在91-94mmHg(12.1-12.5kPa)之间,为临界高血压。

诊断高血压时,必须多次测量血压,至少有连续两次舒压的平均值在90mmHg(12.0kPa)或以上才能确诊为高血压。

仅一次血压升高者尚不能确诊,但需随访观察。

高血压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病,是全球围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

2004年的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现状调查结果显示,我国18岁及以上居民高血压患病率为18.8%,估计全国患病人数超过1.6亿。

与1991年相比,患病率上升31%,患病人数增加约7 000多万人。

1998年,我国脑血管病居城市居民死亡原因的第二位,在农村居首位。

全国每年死亡超过100万,存活的患者约500万~600万,其中75%以上留有不同程度的残疾,给个人、家庭和社会造成了沉重的负担。

而脑卒中的主要危险因素是高血压。

同时,血压升高还是多种疾病的导火索,会使冠心病、心力衰竭及肾脏疾患等疾病的发病风险增高。

由于部分高血压患者并无明显的临床症状,高血压又被称为人类健康的“无形杀手”。

因此提高对高血压病的认识,对早期预防、及时治疗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编辑本段疾病分级根据血压升高的不同,高血压分为3级:临界高血压:收缩压140~150mmHg;舒压90~95mmHg;1 级高血压(轻度):收缩压140~159mmHg;舒压90~99mmHg;2 级高血压(中度):收缩压160~179mmHg;舒压100~109mmHg;3 级高血压(重度):收缩压≥180mmHg;舒压≥110mmHg。

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收缩压≥140mmHg;舒压<90mmHg。

注:若患者的收缩压与舒压分属不同等级时,则以较高的分级为准;单纯收缩期高血压也可按照收缩压水平分为1、2、3级。

编辑本段易患人群经过科学实验反复论证,以下人群易患高血压:1、父母、兄弟、姐妹等家属有高血压病史者;2、肥胖者;酸性体质(体负离子含量不足)者。

3、过分摄取盐分者;4、过度饮酒者;5、孤独者,美国科学家最新的一项研究表明,孤独感会使年龄超过50岁的中老年人患高血压的几率增加,这项研究因此也证明朋友和家庭对人们的健康有益。

6、过度食用油腻食物者编辑本段疾病分类从医学上来说,高血压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

高血压是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以体循环动脉血压持续性增高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

继发性高血压是继发于肾、分泌和神经系统疾病的高血压,多为暂时的,在原发的疾病治疗好了以后,高血压就会慢慢消失。

按WHO的标准,人体正常血压为收缩压≥140mmHg 和(或)舒压≥90mmHg,即可诊断为高血压。

收缩压在140~159mmHg和(或)舒压在90~99mmHg之间为轻度高血压。

正常人的收缩压随年龄增加而升高,故高血压病的发病率也随着年龄的上升而升高。

上表:2005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中血压水平定义和分类注:若收缩压与舒压分属不同级别时,则以较高的分级为准。

肾性高血压:肾性高血压,主要是由于肾脏实质性病变和肾动脉病变引起的血压升高,在症状性高血压中称为肾性高血压。

其发病机理与病理特点:一是肾实质病的病理特点表现为肾小球玻璃样变性、间质组织和结缔组织增生、肾小管萎缩、肾细小动脉狭窄,造成了肾脏既有实质性损害,也有血液供应不足。

二是肾动脉壁的中层粘液性肌纤维增生,形成多数小动脉瘤,使肾小动脉壁呈串珠样突出,造成肾动脉呈节段性狭窄。

三是非特异性大动脉炎,引起肾脏血流灌注不足。

编辑本段发病原因1、习惯因素遗传。

大约半数高血压患者有家族史。

2、环境因素。

科学研究表明,环境中缺乏负离子也是高血压发病的重要机制。

空气负离子经呼吸道入肺,通过膜交换系统进入血液循环,随血液循环到达全身各组织器官,以直接刺激、神经反射以及通过体液方式作用于机体各系统,产生良好的生理效应。

当负离子进入血液后,释放出电荷,尽管微乎其微,但对于平衡状态下的血液电荷却很敏感。

它会直接影响血液中带电粒子(蛋白质、血细胞)的组成与分布情况,使异常的血液形态与理化特征正常化;并通过促进机体组织的氧化还原过程,特别是通过加强肝、脑、肾等重要组织的氧化过程,激活多种酶系统,对机体的脂肪、蛋白质、碳水化合物、水及电解质代起到调整与优化作用。

因此,空气中缺乏负离子也是导致高血压产生的一个重要的原因。

3、其他:(1)体重:肥胖者发病率高。

(2)避孕药。

(3)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4)年龄:发病率着随年龄增长而增高的趋势,40岁以上者发病率高。

(5)饮食:摄入食盐多者,高血压发病率高,有认为食盐<2g/日,几乎不发生高血压;3-4g/日,高血压发病率3%,4-15g/日,发病率33.15%,>20g/日发病率30% 编辑本段发病机制高血压形成原理首先,我们先抛弃任何病理性及并发症因素,我们从物理学角度来看高血压,根据流体力学的原理及压缩动力学原理,我把心脏和血管及毛细血管比喻成密封的压力循环系统,就是说人体是一台机器,心脏和血管就是润滑系统。

中医认为高血压形成原理是:血管皮组织代不稳定、交感和副交感神经系统混乱造成血压的升高。

1、从最常见的肥胖者高血压说起,太胖脂肪过多,对血管造成一定的挤压,当管道被挤压以后,动力源需要加大动力才可能使原来的循环达到流通,动力源动力加大,管道压力也会随之加大,就形成了高压。

2、部血液及其他疾病引起的血栓造成的,血液的新代,排出不够彻底,在管道部形成污垢,对管道造成一定的堵塞,会使压力升高。

3、老年性管道硬化及疾病性硬化,管道打折硬化的话,会造成高压。

4、疾病性毛细血管堵塞和外伤性毛细血管堵塞,也是其中的因素之一。

5、机体病变性引起的,一部分高血糖患者,是因为消化系统太过亢奋,在肠胃方面有病变,在肠胃机体方面就会形成一定的血液循环堵塞,也会造成高压,这里只举一个例子。

6、心脏方面的先天及后天的缺失。

7、脑血管疾病引起的。

8、血液干涸造成的高压。

以上因素受季节变化影响,容易发病!血压调控机制多种因素都可以引起血压升高。

心脏泵血能力加强(如心脏收缩力增加等),使每秒钟泵出血液增加。

另一种因素是大动脉失去了正常弹性,变得僵硬,当心脏泵出血液时,不能有效扩,因此,每次心搏泵出的血流通过比正常狭小的空间,导致压力升高。

这就是高血压多发生在动脉粥样硬化导致动脉壁增厚和变得僵硬的老年人的原因。

由于神经和血液中激素的刺激,全身小动脉可暂时性收缩同样也引起血压的增高。

可能导致血压升高的第三个因素是循环中液体容量增加。

这常见于肾脏疾病时,肾脏不能充分从体排出钠盐和水分,体血容量增加,导致血压增高。

相反,如果心脏泵血能力受限、血管扩或过多的体液丢失,都可导致血压下降。

这些因素主要是通过肾脏功能和自主神经系统(神经系统中自动地调节身体许多功能的部分)的变化来调控。

编辑本段临床表现1、头疼:部位多在后脑,并伴有恶心、呕吐等症状。

若经常感到头痛,而且很剧烈,同时又恶心作呕,就可能是向恶性高血压转化的信号。

2、眩晕:女性患者出现较多,可能会在突然蹲下或起立时有所感觉。

3、耳鸣:双耳耳鸣,持续时间较长。

4、心悸气短:高血压会导致心肌肥厚、心脏扩大、心肌梗死、心功能不全。

这些都是导致心悸气短的症状。

5、失眠:多为入睡困难、早醒、睡眠不踏实、易做噩梦、易惊醒。

这与大脑皮质功能紊乱及自主神经功能失调有关。

6、肢体麻木:常见手指、脚趾麻木或皮肤如蚁行感,手指不灵活。

身体其他部位也可能出现麻木,还可能感觉异常,甚至半身不遂。

编辑本段并发症1、冠心病:长期的高血压可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和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