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的专业术语
摄影鉴赏术语整理

摄影鉴赏术语整理
摄影是一门艺术,其中包含许多专业术语,有助于人们深入理解和鉴赏摄影作品。
本文整理了一些常见的摄影鉴赏术语。
虚化
虚化是指摄影中意识地使用小光圈来使某些部分模糊或失焦的技巧。
虚化可以突出主题,并为图像增加一种艺术感。
焦距
焦距是指摄影镜头的焦点和感光材料之间的距离。
较短的焦距可提供广角视角,较长的焦距可提供望远视角。
曝光
曝光是指光线透过镜头进入感光材料的时间和强度。
正确的曝光可以使图像明亮且细节丰富。
对比度
对比度是指图像中明暗部分之间的差异。
适当的对比度可以增强图像的层次感和视觉冲击力。
复古效果
复古效果是一种后期处理技术,使图像看起来像老照片一样,具有怀旧的感觉。
色温
色温是指图像中主导色调的温暖程度。
较低的色温会使图像看起来冷,较高的色温会使图像看起来温暖。
景深
景深是指图像中清晰范围的深度。
大景深意味着整个图像都清晰可见,小景深意味着只有某个部分清晰,其他部分模糊。
曝光补偿
曝光补偿是指在自动曝光模式下进行手动调整曝光量的功能。
它可以帮助摄影师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曝光以达到理想的效果。
快门速度
快门速度是指快门打开和关闭的时间间隔。
较快的快门速度可以冻结物体运动,较慢的快门速度可以捕捉到运动的轨迹。
光圈
光圈是指控制镜头光线进入的孔径大小。
较大的光圈可以提供较浅的景深,较小的光圈可以提供较深的景深。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摄影鉴赏术语,希望能对您的摄影鉴赏之旅有所帮助!。
超全摄影术语合集,摄影新手快请进~

超全摄影术语合集,摄影新手快请进~
有想学摄影,却不知从何入手的尼尼子吗?索尼小课堂为你们开课啦~手把手带你入门学摄影!快搬好小板凳,认真做笔记哦!
No.
01
调试-曝光三要素
快门、光圈、ISO(感光度)
No.
02
设置-相机拍摄模式
AUTO(智能自动)
S(快门优先)
M(手动曝光)
P(程序自动)
A(光圈优先)
拓展:B门,按住快门按钮,实现长时间曝光,适合拍星空 等轨迹
No.
03
调整-测光模式
多重、中心、点测光、整个屏幕平均、强光、曝光补偿、AEI(曝光锁定按钮)、白加黑减
No.
04
实拍-对焦模式
AF-A自动对焦
AF-S单次对焦模式
AF-C连续对焦模式
DMF全时手动对焦
MF手动对焦
以上就是今天的摄影基础术语整理,大家都理解了吗?不清楚的地方欢迎在评论区积极提问呀~
NEWS。
摄影中镜头的十个专业术语

摄影中镜头的十个专业术语一、桶状变形亦可称为负变形(Negative distortion),这是一种成像缺陷。
桶状变形的影像像点会随着与中心点距离之增大而移位。
令影像中的“直线”中段向外弯曲,两端则向中心弯曲变成“曲线”。
所以,方形物体的影像会变成四角向内收缩,边线中段则向外凸出,好像一个木桶,因此被称为桶状变形。
通常,随着镜头视角的扩大(亦即焦距的缩短),桶状变形会变得愈来愈严重。
具体点说,广角镜头所拍得的影像,便最常出现桶状变形现像。
下图是一幅以24mm广角镜头拍摄的照片,明显地照片的边缘位置向内弯曲了。
而且,如果用鱼眼镜头拍摄,影像更会变成圆形。
虽然桶状变形是种成像缺陷,但若果使用洽当,却可以拍出很特别的照片。
视乎的,是摄影者的创意及运用镜头的经验!二、色差现象相机镜头是用白光来形成影像的,而白光则是由各种不同波长的可见光组合而成。
虽然同是电磁波,不过不同波长(颜色)的可见光在穿过玻璃时会有不同的速度,因此亦有所谓不同的折射率。
利用这个原理,我们只要利用菱镜便可将白光分解成不同颜色(波长)的光线。
相机镜头由玻璃构成,利用折射原理将可见光聚焦而成为影像。
光线穿过镜头后,有机会出现类似菱镜的效果,不同波长的光线不能在同一焦点上聚焦,在影像上形成色散,即是所谓的紫边现像。
大家可以透过下图了解镜头的色差如何在影像中央及边缘形成色散现像。
理论上色散在影像中央及边缘都可以发生,不过由于边缘的光程较长,因此色散也就特别明显。
由于短波长的折射率较高,因此紫色对色差也特别敏感。
由色差而形成的紫边,通常可以在画面边缘看到,而由于紫色折射得较多,所以紫边一般都是由内向外扩散。
此外,远摄镜头的光程长,色散的现像也就特别容易看到。
上图,色散现像在镜头边缘较为明显,而紫边一般都是由内向外扩散的。
为解决色差问题,镜头厂商就想尽办法从镜片的构造入手,包括采用不同折射、散射特性之镜片组合。
佳能早就成功以人工萤石晶体(CaF2)的低色散特性大大减少镜头色差,其于1969年推出首支采用萤石镜片的超远摄镜头FL-F300mm f/5.6。
摄影专业术语表

摄影专业术语表Document serial number【KK89K-LLS98YT-SS8CB-SSUT-SST108】术语表平衡。
照片中各元素的视觉对称状态。
无罩灯泡闪光灯。
一种便携式闪光灯设备,垂直的闪光管可让闪光照射360。
的范围。
遮光板。
黑色的金属折叠板,连接到反光板上,用于控制光束的宽度。
反弹闪光。
将影棚或便携式闪光灯的光线从各种表面反弹,如天花板或墙壁,从而实现间接的、无阴影的照明。
宽位照明。
两种基本人像摄影照明之一,主灯照亮拍摄对象对着相机的那一侧脸部。
连拍速率。
数码相机每秒可以记录的照片数(fps)以及每次曝光相机可以记录的照片数。
典型的连拍速度从2.5fps到6fps,一直到8fps,最高为40fps。
眼神光。
拍摄对象眼睛的虹膜或瞳孔中因反射光线而形成的镜面高光。
色温。
光源光线的温度(开氏温标),也称为胶片感光度。
彩色胶片有5500K(日光)、3200K(钨丝灯)或3400K(泛光灯)的。
交叉照明。
光线从拍摄对象侧面打来并掠过面部,最大限度提高皮肤纹理的效果。
也称为侧面光。
景深。
在给定光圈下你和焦点前之间照片清晰对焦的部分。
慢速快门。
使用的快门速度比闪光同步速度还要低,目的是捕捉场景中的环境光。
羽化光。
有意不对准光线的方向,让光束的边缘照亮拍摄对象。
补光卡。
表面有金属薄片的白包或银色卡片,可将光线反射到拍摄对象的阴影区域。
补光灯。
场景中的第二个光源,用于在主光造成的阴影中进行补光-闪光补光。
一种闪光灯使用技巧,用电子闪光灯的光线在主光造成的阴影中进行补光?闪光主光。
一种闪光灯使用技巧,闪光灯成为主光源,而场景中的环境光对闪光灯造成的阴影进行补光。
闪光灯测光表。
一种手持式入射光测光表,可测量场景中的环境光,并且与主闪光灯相连时,可仅读取闪光读数或闪光与环境光的组合。
对于确定室外闪光曝光和光比时,它非常有用。
全身人像。
这种拍摄姿势包括模特从头到脚的身体所有部分。
全身人像中的人物可站立、可坐着或斜倚着。
摄影专业术语

环境光线〔ambient light)一个环境中的所有光线,包括太阳光以及诸如钨丝灯光或荧光灯光之类的人造光源。
也叫做可用光线。
环境测光〔ambient metering)一种手持测光表,度量落在拍摄对象上的光线。
视角〔angle of view)镜头看到的包括在取景器或LCD屏幕中的区域。
光圈〔aperture)镜头中的一个可变孔洞,用于让光线进入相机。
也叫做f级。
归档〔archival)描绘打印资料或材料在正确存储下可保存多长时间不会变坏。
伪影〔artifact)由于镜头变形或者图像数据的篡改而导致的像素的非自然染色。
不对称性〔asymmetry)照片中的不平衡性。
可用光线〔available light)参见“环境光线〃。
皮腔〔bellows attachment)相机主体与镜头之间的一种可伸缩装置,用于拍摄微距照片。
包围曝光〔bracket)为了使用不同的设置对同一场景曝光几次,一般分别使图像曝光过度和曝光缺乏1级。
在后期处理中,可以混合曝光过度和曝光缺乏的图像版本,以在高光和阴影区域显示更多的信息。
快门线〔cable release)附加到相机的一条线缆,在另一端有一个按钮。
按下按钮就会翻开一次快门。
使用快门线在拍摄需要长时间曝光的场景时很方便,因为它最大限度地减小了相机的抖动。
暗室〔camera obscura)拉丁词汇,表示"黑暗的房间〃的意思。
最初是指一个黑暗的房间,有一个小的开口或光圈让光线进入,在开口对面的墙上形成倒立的影像。
拍摄对象眼中的光线〔catch light)反射在拍摄对象眼睛里的任何光线或光源。
兴趣中心〔center of interest)吸引人们注意力的照片区域。
中央重点加权中灰密度滤光镜〔center-weighted neutral-density filter)一片光学上透明的玻璃,中心较暗,从中心到边缘逐级变透明。
与广角镜头一起使用,尤其是全景镜头,即图像以球形状映射到胶片或图像板上,使图像变宽,因此到达边缘的光线比到达中心的光线经历的间隔要长。
摄影名词解释

摄影名词解释
1. 快门:摄影机中的快门是一种可以控制光线进入镜头的机械装置,用于控制曝光时间。
2. 光圈:光圈是相机镜头的一个部分,用于控制进入相机的光线的量。
通过调节光圈的大小,可以控制景深、曝光和图像质量等方面。
3. 曝光:曝光是指摄影中通过控制光线的数量和时间来确定图像的亮度和对比度。
曝光过度会导致图像过曝光,曝光不足则会导致图像暗淡。
4. 景深:景深是指图像中清晰的范围。
较大的景深意味着整个图像中的物体都能够保持清晰,而较小的景深则使得前景或背景模糊。
5. 对焦:对焦是指调节镜头使得被摄物体变得清晰。
摄影者可以通过手动对焦或使用自动对焦功能来实现。
6. 镜头:镜头是相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用于聚焦光线并捕捉图像。
不同类型的镜头具有不同的聚焦距离、视角和光学特性。
7. 平衡器:平衡器是一种用于稳定摄影机或摄影设备的装置,可以减少摄影时的抖动和震动。
8. 快闪光灯:快闪光灯是一种用于摄影的人工光源,可在拍摄时提供额外的光线以增强曝光。
9. 白平衡:白平衡是摄影中的一项设置,用于校正图像中的颜色偏差,以确保白色物体呈现真实的颜色。
10. 像素:像素是图像中的最小单位,每个像素代表图像中的一个点,由颜色和亮度值组成,用于构成完整的图像。
摄影基础名词解释

摄影基础名词解释摄影是一门艺术,其中涉及了很多专业术语。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摄影基础名词的解释。
1. 光圈(Aperture):光圈是相机镜头的一个开口,用于控制进入镜头的光线量。
光圈大小由f值表示,较大的光圈(小f 值)意味着更多的光线进入镜头,较小的光圈(大f值)意味着较少的光线进入镜头。
2. 快门速度(Shutter Speed):快门速度是相机快门打开和关闭的时间间隔,决定了感光设备暴露于光线的时间长短。
快门速度用秒数表示,较快的速度(例如1/1000秒)意味着快门打开和关闭的时间很短,感光设备只接触到很短的光线。
较慢的速度(例如1秒)意味着快门打开和关闭的时间很长,感光设备接触到更长时间的光线。
3. ISO(ISO):ISO是一个易感度的度量,用于表示相机感光设备对光的敏感程度。
较低的ISO值(例如100)意味着感光设备对光线不太敏感,适用于光线充足的情况下拍摄。
较高的ISO值(例如3200)意味着感光设备对光线非常敏感,适用于光线较暗的情况下拍摄。
4. 曝光(Exposure):曝光是指在一次拍摄中感光设备所接收到的光线量。
正确的曝光意味着感光设备接收到的光线量足够,以产生合适的明暗度。
曝光可以由光圈、快门速度和ISO值来控制。
5. 焦距(Focal Length):焦距是指镜头到感光设备之间的距离。
较长的焦距(例如200mm)能够拉近物体,使其看起来较大。
较短的焦距(例如24mm)则能够拍摄更多的景物,但使物体看起来较小。
6. 景深(Depth of Field):景深指的是在一张照片中清晰的范围。
浅景深意味着只有很小的一部分图像是清晰的,而深景深意味着大部分图像都是清晰的。
景深受光圈的大小、焦距和拍摄距离的影响。
7. 白平衡(White Balance):白平衡是相机的一种设置,用于校正不同光源下的颜色温度。
不同的光源(例如白天阳光、荧光灯光、白炽灯光)有不同的颜色温度,白平衡的设置能够保证照片的颜色真实和准确。
专题摄影名词解释

专题摄影名词解释摄影是一门艺术,也是一门技术。
在摄影中,有许多专业术语,对于初学者来说,这些术语可能会让人感到困惑。
因此,本文将按照类别对一些常见的专题摄影名词进行解释,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摄影术语。
人像摄影人像摄影是指以人物为主题的摄影。
在人像摄影中,有一些专业术语需要了解:1. 头像:指以人物头部为主题的照片。
2. 半身像:指以人物上半身为主题的照片。
3. 全身像:指以人物全身为主题的照片。
4. 站姿:指人物直立的姿势。
5. 坐姿:指人物坐着的姿势。
6. 侧面:指人物侧面的照片。
7. 正面:指人物正面的照片。
风光摄影风光摄影是指以自然景观为主题的摄影。
在风光摄影中,有一些专业术语需要了解:1. 日出:指太阳从地平线升起的瞬间。
2. 日落:指太阳从地平线下降的瞬间。
3. 晨光:指日出后的光线。
4. 暮光:指日落前的光线。
5. 镜头:指摄影机或相机的镜头。
6. 曝光:指摄影机或相机的感光元件接受光线的时间。
7. 光圈:指摄影机或相机的镜头的光圈大小。
静物摄影静物摄影是指以静物为主题的摄影。
在静物摄影中,有一些专业术语需要了解:1. 静物:指不动的物体。
2. 布景:指为了拍摄而特意布置的场景。
3. 焦距:指摄影机或相机的镜头的焦距大小。
4. 对焦:指摄影机或相机的镜头对准物体的过程。
5. 景深:指摄影机或相机的镜头对物体的清晰程度。
6. 色彩:指照片的颜色。
7. 色温:指照片的色调。
动物摄影动物摄影是指以动物为主题的摄影。
在动物摄影中,有一些专业术语需要了解:1. 野生动物:指生活在野外的动物。
2. 宠物动物:指人类饲养的动物。
3. 运动模式:指摄影机或相机的运动模式。
4. 快门速度:指摄影机或相机的快门速度。
5. 连拍模式:指摄影机或相机的连拍模式。
6. 镜头:指摄影机或相机的镜头。
7. 焦距:指摄影机或相机的镜头的焦距大小。
总结以上是一些常见的专题摄影名词的解释。
当然,摄影术语还有很多,需要不断学习和掌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摄影的专业术语2010-01-05 12:58:32常用摄影术语集合焦距光圈快门快门速度景深景深预览感光度色温白平衡曝光相对孔径曝光组合相机常见英文符号焦距(Focal length) 基本上就是从镜头的中心点到胶片平面(其它感光材料)上所形成的清晰影像之间的距离。
焦距的单位通常用mm(毫米)来表示,一个镜头的焦距一般都标在镜头的前面,如50mm(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标准镜头",指对于35mm胶片),28-70mm (我们最常用的镜头)、70-210mm(长焦镜头)等。
光圈(Aperture) 用于控制镜头通光量大小的装置。
开大一档光圈,进入相机的光量就会加倍,缩小一当光圈光量将减半,光圈大小用F值来表示,序列如下:f/1, f/1.4, f/2, f/2.8, f/4, f/5.6, f/8, f/11, f/16, f/22, f/32, f /44, f/64(f 值越小,光圈越大)快门(Shutter) 用于控制曝光时间长短的装置。
快门一般可分为镜间快门和点平面帘幕快门(也就是人们常提到的钢片快门)。
快门速度快门开启的时间。
它是指光线扫过胶片的时间(曝光时间)。
例如,“1/30”是指曝光时间为1/30秒,同样,“1/60”是指曝光时间为1/60秒,1 /60秒的快门是1/30秒快门速度的两倍。
其余以此类推。
景深(Depth of field) 当某一物体聚集清晰时,从该物体前面的某一段距离到其后面的某一段距离都是相当清晰的。
焦点相当清晰的这段从前到后的距离就叫做景深。
关于景深的一些说明:光圈越小,景深越大。
光圈越大,景深越小。
对于任意光圈,其焦点之后的景深大约是焦点前面景深的2倍。
镜头的焦距越短,景深越大;镜头的焦距越长,景深越小。
景深预览(Depth of field preview) 因为在通过取景器观看时,为了能够对最明亮的可能影像进行构图和聚集,镜头总是将其光圈开至最大,这样在最大的光圈总是呈现出最浅的景深。
为了得到看到实际的景深,有的相机提供了景深预览按钮,按下按钮,把光圈收缩到选定的大小,看到场景就和拍摄后胶片(记忆卡)纪录的场景一样。
感光度表示感光材料感光的快慢程度。
感光度的单位用“度”或“定”来表示,如“ISO100/21”表示感光度为100度/21定的胶卷。
感光度越高,胶片越灵敏(就是在同样的拍摄环境下正常拍摄同一张照片所需要的光线越少,其表现为能用更高的快门或更小的光圈)。
200度的胶卷感光的灵敏度是100度胶卷的2倍,400度的胶卷的灵敏度是200度胶卷的2倍,其余以此类推。
色温各种不同的光所含的不同色素称为“色温”。
色温的单位为“K”(开尔文)。
我们通常所用的日光型彩色负片所能适应的色温为5400K-5600K;灯光型A型、B型所能适应的色温分别为3400K和3200K。
所以,我们要根据拍摄对象、环境来选择不同类型的胶卷,否则就会出现偏色现象(除非用滤色镜校正色温)。
附:色温的定义“假设有一种黑色金属,使之处于零下273度(绝对零度)的环境中,随着温度的升高,该黑色金属就会发出不同波长的光,由该色光所对应金属的温度再加上273就是该种光的色温”。
例如,将该金属加热至2500摄氏度,该金属就已发出红光,这种红光的色温就是“2500+273”K,也就是说这种红光的色温就是2773K。
色温越低,长波长的光(红、橙色光)的百分含量越高;色温越高,短波长的光(蓝、紫色光)的百分含量越高。
例如:中午的日光的色温大约是5500K;闪光灯的色温约为5600K;蔚蓝的天空的色温大约为20000K;100瓦普通灯泡的光的色温大约为2600K。
白平衡由于不同的光照条件的光谱特性不同,拍出的照片常常会偏色,例如,在日光灯下会偏蓝、在白炽灯下会偏黄等。
为了消除或减轻这种色偏,数码相机和摄象机可根据不同的光线条件调节色彩设置,以使照片颜色尽量不失真,使颜色还原正常。
因为这种调节常常以白色为基准,故称白平衡。
曝光光到达胶片表面使胶片感光的过程。
需注意的是,我们说的曝光是指胶片感光,这是我们要得到照片所必需经过的一个过程。
相对孔径镜头有效通光口径(光束直径)与焦距的比值。
相对孔径越大,镜头就越“快”。
如1:2.8、1:3.5-4.5等。
在变焦镜头中,一般把相对孔径固定的镜头称为专业镜头,把相对孔径不固定、但相对孔径在1:2.8-1:4之间的镜头称为准专业镜头,其余则称为普及型镜头。
曝光组合是指在同一拍摄环境中可以使用不同的光圈和快门的组合。
比如,用测光表测得快门为1/30秒时,光圈应用5.6,这样,F5.6、1/30秒就是一个曝光组合。
我们也可用F4和1/60秒的曝光组合代替(二者等效),也可用F2.8和1/125秒的曝光组合代替。
也就是说,这几个组合是等效的。
但我们特别要注意的是,虽然这几个曝光组合是等效的,也就是说曝光是准确的,但不同组合所获得的景深是不同的。
附,相机常见英文符号AE (Automatic Exposure) 自动曝光控制装置A (Aperture Priority) 快门优先AEL (Automatic Exposure Lock) 自动曝光控制锁AF (Automatic Foucusing) 自动调焦标志AUTO (Automatic) 自动曝光标志B (Bulb Setting) 手控快门,刻在快门调节钮环上,俗称B门,表示上紧快门弦后,按下快门钮开始曝光,松开快门钮停止曝光。
CF (Compact Flash) 数码相机内存卡Depth-of -field Scale 景深标尺,刻在调焦基线的两侧,有左右相对称的光圈系数Distance Scale for depth-of-field Reading 调焦距离数,刻在镜头调焦环湖机身调焦钮上,用m表示距离,是按米计算;相应的ft表示距离,是按英尺计算EE(Electric Eye) 电眼ES 电子快门标志EV(Exposure Value) 曝光指数EC(Exposure compensation) 曝光补偿EPS(Electronic Program Shutter) 电子程序式快门标志F或f (Focal Length) 镜头焦距,刻在镜头筒前压圈上,如f=50mm。
(压圈上还刻有镜头编号和镜头最大相对孔径如1:4等标记)f/ 光圈系数ft (英尺)FP(Focal Plane) 使用焦平面快门单次闪光泡同步标志LCD 表示液晶数字显示屏LED 表示取景器中的曝光指示器是发光二机管L(Lock) 锁定M (Manual Exposure) 非自动曝光标志,调到此挡即可进行手动控制曝光M(Macro) 微距拍摄模式MODE 曝光方式选择钮P(Program Shutter) 程序自动曝光S(Shutter Speed Priority) 快门先决式自动曝光T(Time Exposure) T门标志,表示上紧快门弦后,按下快门开始曝光,松开快门钮快门不关闭,需要再次按下快门钮才关闭快门。
TTL(Through The Lens) 内测光,表示具有可通过镜头进行内测光的装置,从而可以进行自动曝光控制。
一、光圈和快门1、定义光圈是照相机镜头中控制光线的装置, 因为影像由穿过镜头的光影投射到胶片(数码相机是CCD/CMOS等图像传感器)上,为了能使光量得到控, 便由开启光圈大小来进行调节。
光圈中心开口的大小代表光圈的数值,通常用f系数来表示。
数值愈小,孔径的开口愈大,进光量愈多,反之进光量愈少。
通常在拍摄时所说的“开大光圈”, 是指把光圈的数值调小, 把光孔开大的意思, 如从F5.6调大一级到f4、或二级到f2.8等。
同样,“关小光圈” , 是指把光圈的数值调大, 把光孔关小的意思, 如从f5.6关小一级到f8、或二级到f11等。
这种习惯上的说法是和镜头上所标示的光圈数值正好相反的, 注意不要弄错。
各种f值的光圈示意,请大家有空时背一下下面的光圈数值:f1.4 / f2 / f2.8 / f4 / f5.6 / f8 / f11 / f16 / f22 / f32光圈f2.8光圈f16从上述光圈的图片我们可以得出结论:相机光圈的f数值越大,光圈越小,光圈的f数值越小,光圈越大。
快门是照相机中控制曝光时间长短的装置, 小型相机一般使用镜间快门,而单反相机常用焦平面快门。
典型的镜间快门结构镜间快门位于镜头中间,靠金属片的开合控制曝光。
焦平面快门顾名思义,焦平面快门位于焦平面附近,也就是胶片(或CCD/CMOS)的前面。
焦平面快门一般拥有前幕和后幕两张帘幕,它们是靠一个上紧的弹簧装置来驱动水平或垂直地通过胶片平面,以往水平走向的焦平面快门较多,现在几乎都被垂直走向的快门所取代。
当按下快门钮时,前幕开始自上往下走动,然后依照快门速度留下一定的空隙,后幕紧跟着追赶下来,光线就从前幕和后幕之间所预留的空隙投射到胶片上,使胶片感光。
空隙越宽,通过的光量会越多,空隙越窄,通过的光量便会越少。
快门速度越快,空隙便会变窄,速度越慢,空隙便会变宽,焦平面快门就是这样以时间长短来调节光量的。
在快门速度的标示序列中可以看到,如1/4、1/8、1/15、1/30 、1/60、1/125等。
不难看出,它们之间是倍数关系,是指几分之一秒的曝光时间。
譬如说,1/30秒是1/60秒的两倍时间,而通过快门的光量也是两倍。
反过来1/30秒是1/15秒的二分之一时间,而通过快门的光量也是倍减。
2、光圈与快门对曝光的控制光圈和快门是调整和控制曝光量的装置,它们是倍增或是倍减的关系,这种关系可以通过不同的组合来得到相同的曝光量。
例如说,光圈F8、1/30秒为正确曝光值时,如果用光圈f5.6、1/60秒,或是f11、1/15秒来组合,它们所得到的曝光量也是一样的。
这样,摄影师可以根据自己的目的来选择光和快门速度。
光圈和景深有密切的关系,因为通过调整光圈的大小可以直接控制景深。
景深是指在镜头聚焦调节中,所能清晰成像的最远部分和最近部分之间的距离。
光圈的孔径最大(f值最小)时景深最小, 孔径最小(f值最大)时景深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