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设标题,打造话题作文亮点论文
如何巧设作文亮点

如何巧设作文亮点作者:禄彦海来源:《作文周刊·高二版》2014年第48期文章要想脱颖而出,就需巧设亮点。
一、一轮明月照乾坤——标题亮“题好一半文”。
标题是文章的眼睛,题拟得好,不仅可以突出主题,画龙点睛,化平淡为神奇,而且能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
因此,无论是话题作文,还是材料作文,在拟题时,一定要在“新”字上做文章,拟一个新颖、亮丽的好标题。
如“我与真善美诗意栖居”“让职责之花开满心田”等。
这是因为标题最能体现我们提取信息、概括信息的能力,也是判定符合题意的第一关。
二、听唱新翻杨柳枝——立意深“意犹帅也。
”这个“意”立得如何,决定着文章的质量。
文章立意不但要正确,新颖,更要深刻,具有鲜明的时代气息,言他人之所未言。
如文章《阴晴人生》结尾明旨:光明与阴影本是人生的两面,唯有正视它们并把握好它们的平衡,我们才能发现生命之美,构建美丽的人生。
这段文字立意高远深刻,新颖别致,具有哲理。
三、且将新火试新茶——选材新著名画家齐白石有句名言:“画人所不画,不画人所画。
”作文也如此。
选材时,我们要千淘万漉,沙中淘金,找最好的米下锅,要挑选符合主题需要又新颖的材料。
新颖的材料应是具有新时代气息的鲜活的材料,应是别人不常用的陌生的材料,这样,就能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如文章《职责——永不凋零的花朵》,选取第二届全国道德模范朱邦月的模范事迹作为写作素材,诠释了“职责”的内涵。
材料鲜活,事迹感人,增添了文章的亮点。
另外,我们可以变换角度,巧用旧材,使“旧树开新花”,让旧材换新颜。
我们还可以选用自己生活中闪光的典型的材料。
因为每个人的生活各不相同,这个性化的素材就是新颖的材料。
因此,我们要关注生活,用心思考生活;我们要做生活的有心人,注重素材积累,避免选材“撞车”。
四、一架蔷薇满院香——构思巧“文似看山不喜平”,再好的题材,若没有美的形式来表现,读起来也会索然无味。
因此,文章要引人入胜,就要构思巧,结构新。
文体不同,构思方式也会不同。
打造考场作文“外在亮点”之小标题篇

打造考场作文“外在亮点”之小标题篇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标题则是文章的眼睛。
一个好的标题就像一壶好茶,香气越芬芳,招徕的顾客就越多。
在考场上,一个靓丽夺目的标题能迅速激发阅卷老师的好奇心,扣住读者的心弦。
这是针对拟大标题而言的,其实拟设文章中的小标题与拟大标题一样,也是这个道理。
还需要提及的是,拟设出好的小标题还能为作者行文提供一个明确的中心点和线索。
有人把文章的小标题比喻为“心灵的小窗”是很形象而有见地的。
拟设文章的小标题一般有如下几种方法:一、并列组合法。
即把同一个层次、同一种类型的材料用分镜头的方式并列标出。
吉林省考生写的《亲人亲情回报》一文的三个小标题为:“怀橘遗亲”“回报父母”“孝感天地”。
三个小标题把与“亲人”“亲情”“回报”有关的事例组合成文,既省略了过渡,又从不同角度突出了中心。
湖北省襄樊市考生写的《一路与反省同行》一文的三个小标题为:“为班干而不忠乎”“与父母处而不孝乎”“传不习乎”。
作者巧妙化用曾子名言的三句话,高度概括了文中的三件事,使文章既巧妙布局,又节省笔墨。
二、时间串联法。
即按时间顺序来排列,把时令或事件串联起来。
1.季节串联。
山东省淄博市中考作文《母亲的眼神抱着我》的四个小标题分别是:“柔美的春雨”“壮美的夏阳”“凄美的秋风”“纯美的冬雪”。
作者通过这四个标题,写出了母亲一年四季对自己崇高无私的爱。
2.时间串联。
湖北省荆州市考生写的《走在漫漫探求的小路上》的三个小标题为:“青莲爱酒”“东坡嗜江”“易安赏花”。
文章聚合时空,以“探求”为线索,串起三位诗人传奇般的生活,艺术地再现了一次跨越时空的精神对话与心灵感应,在虚实结合中创造出新的艺术形象。
海南省考生写的《跨越》的三个小标题为:“第一个坑:勇气”“第二个坑:乐观”“第三个坑:淡然”。
作者按时间先后选取材料,串连成文,层层递进,深刻地揭示了“跨越”的本质。
重庆市考生写的《那一幕,我难以忘怀》的三个小标题为:“1949:中国人民站起来了”“2004:‘中国速度’刘翔”“2008:废墟上飘扬的国旗”。
让话题作文有亮点的方法

让话题作文有亮点的方法让话题作文有亮点的方法凡优秀作文,都要在发展等级中大显身手。
要使整篇文章有新意,有特色,对许多考生来说,会有一定的难度。
但是,在文章中设置一两处亮点,还是可以做到的。
在文章中有一两处让阅卷老师眼睛发亮的闪光点,就可以起到一俊遮百丑的作用。
亮点的表现的多种多有的。
何永康说,它可以是一个巧妙的、亏你想得出来的构思,可以是一个生动传神的细节描写,可以是一个内涵比较丰富的好句,可以是一个用得很有个性的词,可以是一个精练出来的字,甚至可以是一个别具风采的标点总而言之,它必须有光辉:没有太阳,总得有个月亮;没有月亮,总得有个星星;没有星星,总得有个萤火虫。
如果连萤火虫都没有,那作文就只能在基础等级里徘徊了。
为便于操作,我们再从六个方面略加说明。
①醒目的标题。
标题醒目,是整篇文章的一个亮点。
仅这一点就能使阅卷者为之瞩目,并对尚未谋面的文章产生较大的好感。
先声夺人,这是提升作文档次的一种极有效手段。
②精彩的开头。
开头是展现给阅卷者的第一缕阳光,考生尤需悉心打造。
它不仅奠定了行文的'基调,而且也带给阅卷者一份好心境。
③意味深长的结尾。
结尾是留给阅卷者的最后一道风景,一定要给阅卷者回眸一笑百媚生的惊喜。
④深刻的议论。
一段甚或一句精彩的议论,不仅可以升华文章的主旨,而且还能给人以心灵的感悟和启迪。
⑤动人的细节。
如果说情节是人物性格发展的历史,那么细节就是人物的血肉。
只有抓住了一言一动之微,一沙一石之细(朱自清语),才能使形象丰满起来。
⑥美化的文面。
文面整洁干净,书写端正美观,字体清晰规范,标点准确无误,篇段合乎款式,字数合乎规定,等等。
文面美化是高考作文获得高分的一张王牌。
高考时怎样才能使自己的文章拥有亮点呢?①对镜自视,发现亮点。
我们应该好好审视一下自己作文的现状,看看自己的作文具有哪些亮点,或者哪些潜在的亮点,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这属于知己。
知己了,在作文训练时,你就是一个清醒者,至少明白自己在哪方面努力可以使文章平添精彩之笔,或者在哪方面可以通过训练,能使文章增加亮色。
打造话题作文亮点,未成文章先有题

打造话题作文亮点,未成文章先有题题目,一个精炼又吸引人的题目,是一篇精彩的文章内容的集中体现,是作者心灵的窗户,是文章的眼睛,是文章的灵魂。
所以,千万不要简单处理自己的作文题目。
古人曾把拟题比作“点睛”,画龙既毕,点睛尤为重要,眼睛有神龙会飞,标题有神文添彩。
话题作文成为主流之后,新颖简炼、生动醒目、切合文意的作文标题,常常会使老师“一见钟情”,会使读者“耳目一新”,引起阅读兴趣。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我觉得用以下几种方法拟题,可以打造话题作文亮点。
一、化虚为实,化大为小在所给的话题前面或者后面加上适当的词语进行增补,对写作范围加以限制,能使话题由大变小,由虚变实,由抽象变具体,这是最简捷方便的拟题方法。
比如:“洒进的雨”意思很虚,分两步做到“虚”题“实”写:第一步,补入“龟裂土地”让题目恢复实的“本来面目”;第二步,为“雨”寻找本体——或一心一意为民的子弟兵,或农村基层好干部,或身手不凡的新科技等,再是“虚”回到“实”。
“化大为小”也可以分两步走。
如:以“日子”为话题,不宜泛泛而谈各种日子,可以先转换为“艰难的日子”范围变小了,再进行第二次转换——“艰难却充满希望的日子”。
这种拟题方法,可以让我们从各个角度缩小写作范围,角度小了,选材更集中,更利于我们的写作从小处着眼,找准“话题”的切入点,既能迅速构思成文,又不至于“下笔千言,离题万里”。
二、巧用修辞,展示文采修辞是雕饰语言最常用的手段。
巧用修辞,能增强说服力和感染力,能够生动鲜明地把意思表达出来。
关于话题作文,我们可以根据特定的语言环境、文体和内容,灵活巧妙地运用修辞来增强文题的美感,使题目生动鲜明,美妙贴切,使文章锦上添花。
如:关于“孝”的话题,用比喻拟写成《请给老人一轮暖阳》;以“挫折”为话题,用夸张拟写成《那个障碍粉碎了我》;用对比拟写成《躺着读书,站着做人》,用呼告拟写成《别了,漫画书!》用顶真拟写成《读书乐,乐读书》《活读书,书读活》;以“环保”为话题,用拟人拟写成《树的“叹息”》……这些文题不落俗套,新视角,新思路,运用了恰当的修辞,富有诗意,富有浪漫气息,像一颗颗珍珠,闪闪发光;又像一块块磁石,吸引着读者的心。
巧设标题论文打造话题作文的亮点论文:巧设标题,打造话题作文的亮点

巧设标题论文打造话题作文的亮点论文:巧设标题,打造话题作文的亮点近年来,话题式作文越来越受到学生、老师、家长和社会的关注,在各类语文考试中频繁现身,甚至有取代传统命题作文的趋势。
教师在平时的作文训练中要求学生根据话题写出血肉丰满、立意深刻、结构精巧、文采斐然的佳作,难度很大,可是让学生在自己的作文里增加一两个亮点,却并非不可行。
在作文教学过程中,教会学生打造话题作文中的亮点便显得既实际又重要。
精彩有程度,亮点有大小。
一篇好的作文总得有一两处“亮点”。
在这里,我们要探索的是从作文命题的角度通过巧设标题去打造话题作文的亮点。
题目自拟是话题作文的开放性特点之一。
作文题目是文章的窗口,是文章内容与读者情感心理之间的第一个接触点,题目拟得好不好,直接关系到文章的质量。
对题目认真包装,给自己的作文取个漂亮的名字,往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因此,重视拟题,掌握一些拟题的基本思路和方法是必要的。
语文教师在平时的作文拟题训练中对学生提出的基本要求一般有以下几点:1.自拟题目要切合“话题”题旨。
2.题目要准确,文题要相符,忌文不对题。
3.题目宜小不宜大,忌大而不当。
4.题目宜短不宜长,忌晦涩冗长。
5.可以合理创新,但忌弄巧成拙。
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往往会用概括内容、提示观点等方法来给自己的作文命题。
目的是要使阅卷老师一见题目就能大体知道文章内容,让阅卷老师一目了然。
那么,怎样才能在拟题环节制造出足够吸引人的“亮点”呢?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尝试:一、巧组矛盾题目由互相矛盾的两个方面巧妙地组合而成,容易激起阅卷人思想的波澜。
如《死海不死》《闲书不闲》《有“理”也会寸步难行》《“忠言”顺耳不利行》。
二、设置悬念悬念就是疑团,俗称“卖关子”,其效果就是产生一种勾魂摄魄、欲罢不能的感染力和悬念美。
题目设置悬念,能引人入胜,吸引人去追根究底。
如语文教材中曾经选用过的魏巍的文章《谁是最可爱的人》,江苏考生的《抛弃妻子之谜》等等。
作文突破:拟靓标题,写靓首尾,靓丽关键部位

作文突破:拟靓标题,写靓首尾,靓丽关键部位“题好一半文”“眼睛有神龙会飞,标题有神文添彩”,这些格言俗语说明了标题对于文章的重要性。
元代文人乔吉说:“作乐府亦有法,曰'凤头、猪肚、豹尾’六字是也。
”“凤头”是指文章的开头像凤的头部那样美丽、精彩,“豹尾”是指文章的结尾像豹的尾巴那样刚健、有力。
精彩的“凤头”有先声夺人的效果,能吸引阅卷老师的注意力。
文章的结尾也是一道重要的“工序”,结尾写得不好,会使文章结构松弛,黯然失色;写得好,会使文章浑然天成,大放异彩。
扮靓标题一鸣惊人一拟题原则01符合文体要求高考作文的题目首先要充分体现文章的文体特征,让人一读标题就可以感受到所写文章的文体样式。
写议论文,标题要深刻、鲜明;写记叙文,标题要形象、生动;写散文或小说,标题要含蓄、有诗意。
02体现关键词考生要尽可能地在拟写标题时将话题或材料中的关键词明示或暗示出来,让阅卷老师了然于胸,增强好感的同时减小误判的可能。
03传达主旨立意考生在拟写标题时,要表明自己的观点态度,让阅卷老师在看到标题的第一时间确定所写作文是否符合题意。
边练边悟1阅读下面的材料,比较两组标题哪组好,并说明理由。
2020年4月6日,BBC(英国广播公司)推出了59分钟的纪录片《杜甫:中国最伟大的诗人》。
杜甫其人其诗第一次以纪录片的方式,被详细介绍给西方世界。
纪录片刚一播出,就引起了广泛关注。
有人说:“读杜甫的诗,让人感到来自历史深处的一种温情、博爱与力量。
这次疫情,更让人深刻感受到人类是一个命运共同体。
”有人说:“伟大的艺术一定是关于人性的,而关于人性的艺术是没有国界的。
拍的是杜甫,说的是人类共通的情感和价值。
”学校要举办一次演讲活动,主题是“中华诗词的恒久魅力和时代价值”,请结合材料内容,写一篇演讲稿,体现你的认识与思考。
第一组:中华诗词,中外共宝泱泱中华,代有诗华读诗滋味长诗词中华,代代风华第二组:诗词与时偕行,魅力历久弥新品诗词魅力,彰时代价值经典穿越时空,诗词亘古流传以古鉴今赏杜甫,诗词深处有力量细品杜甫诗词,感悟共通人性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第二组较好。
高考作文写作提升课堂:如何设置作文的“亮点”?

高考作文写作提升课堂:如何设置作文的“亮点”?一篇被人称道的诗文,并非字字玑珠、句句精华。
它们之所以有阅读意义和文学价值是因为它们都有自己的“亮点”所在,是因为诗文中偶尔有几颗“珍珠”在闪耀。
很难想象,如果没有“红杏枝头春意闹”一句,宋祁的《玉楼春》一词会流传千古。
所以说,考场作文必须避免平庸平淡,应该用设置“亮点”的办法,使文章偶有“奇峰”突现。
这样才吸引阅卷老师的注意力,使其阅到此处不禁心头为之一震,甚而击节赞赏。
有这样的效果,何愁不得高分?1.巧用新颖题目拟题的技巧多种多样,其中利用修辞方法就是一个诀窍。
有人说:“修辞是作文的魔水”,拟题目也是一样,修辞会让题目异彩飞扬。
例:《炖好艺术的“腊八粥”》、《至善是杂》、《海棠依旧?绿肥红瘦?》、《周庄,那一抹绿》、《小心这把双刃剑》、《“诚信”漂流记》、《我闻到了阳光》等都用了各种修辞格。
2.奇用文章题记题记是凸现和揭示文章主旨、情感的句子,贵在简洁含蓄。
或引用,或创新。
好的题记会显“奇效”之功。
例1:《好样的同桌》题记“人生的真谛,别人无法教你,只能在生存的过程中自己体味(井上靖语)”。
例2:《“回声”的启示》题记“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孟子语)”。
例3:《五彩的幸福》题记“生活如花,姹紫嫣红;生活如歌,美妙动听;生活如酒,芳香清醇;生活如诗,意境深远;生活如梦,绚丽多姿”。
例4:《感悟学校》的题记“那是心灵深处一股清泉,流不尽,吐不完,一直奔流到永远永远,去浇灌我人生旅途中的每一草、每一木……”。
3.善用整句开头最好的办法是采用排比句式、设问句式。
或引用经典诗文,或采用含蓄隽永语句。
4.化用诗文名句要使文章有文采,并有文化底蕴。
其中一个有效的方法就是恰当地借用和化用诗文名句,“拿来”为我所用。
这些名句,言简意赅,寓意深刻,以一当十,可唤起读者的联想与思考。
例1,《幸福是什么》文中有这样一段:“幸福是‘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的牵挂,是‘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的收获;幸福是‘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祝愿,是‘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的回忆;幸福更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追求”。
中考作文如何增加亮点[优秀范文五篇]
![中考作文如何增加亮点[优秀范文五篇]](https://img.taocdn.com/s3/m/7b96763091c69ec3d5bbfd0a79563c1ec5dad730.png)
中考作文如何增加亮点[优秀范文五篇]第一篇:中考作文如何增加亮点中考作文如何增加亮点□李玖富中考作文不同于平时的练笔。
要想拿到高分,就必须要有“亮点”,能在半分钟内吸引阅卷老师的目光,否则就只能得个“一般”分数。
那么,考生应如何扮靓自己的作文,从而取得高分呢?笔者认为做到以下七点很重要:1、保证卷面干净文面就像一个人的脸面,干干净净,就会给人一个好印象。
同学们该如何写出一份赏心悦目的答卷呢?首先,用蓝色、蓝黑色的水性笔(或油笔)书写。
当然,颜色不可太浅,笔画也不可太粗。
其次,不用修正液、透明胶等涂贴卷面,这会有做记号的嫌疑,也影响卷面的美观。
你要是不小心写错了字,用一根或两根斜线划掉即可。
第三,书写要工整清楚。
如果你写得一手好字,固然可喜可贺;如果你的字写得一般,那么只要写得工整、清楚就行。
切忌在作文中,把标点“一顿”到底;或把错字乱涂乱画。
2、要有醒目的标题题目即文章的眼睛,眼睛美丽、有神,才能引人驻足欣赏,引起人进一步阅读文章的情趣。
一般地说,好文章的标题应具备简明、概括、新颖的特点,言简意赅,点明文章的主旨或概括主要内容等。
切忌题目太长、语言生硬、文法不通.以下几种方法可使文章题目新颖、引人入胜:(1)巧用标点,如《你还会浮躁吗?》《吃在中国?在吃中国!》;(2)一反常理,如《哥哥也要坐船头》、《100分,我恨你》;(3)词语的超常搭配,如《美丽的谎言》《惩罚“微笑”》;(4)巧用色彩,突显形象,如《穿红褂的小姑娘》《我心灵的绿洲》;(5)巧用修辞,充分调动读者的生活感受,如《我冲出了“保险箱”》《沐浴在粽子的清香中》等。
其实,只要同学们留心,肯动脑筋、下工夫,或借鉴,或创新,给自己的文章拟出一个新颖别致、让人眼前一亮的标题,是不难做到的。
3、作文的开头力求靓丽常言说:“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有个好的开头,既展示了作者的才情,又激发了读者的兴趣,还可以点明主旨、领起下文。
如,曲靖市2007年中考满分作文《你还会浮躁吗?》开头写道:“江南细雨夜,手捧一壶香茶,听窗外雨声滴滴答答;阅手中万卷诗集,品古今文人墨客,各领风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巧设标题,打造话题作文的亮点
近年来,话题式作文越来越受到学生、老师、家长和社会的关注,在各类语文考试中频繁现身,甚至有取代传统命题作文的趋势。
教师在平时的作文训练中要求学生根据话题写出血肉丰满、立意深刻、结构精巧、文采斐然的佳作,难度很大,可是让学生在自己的作文里增加一两个亮点,却并非不可行。
在作文教学过程中,教会学生打造话题作文中的亮点便显得既实际又重要。
精彩有程度,亮点有大小。
一篇好的作文总得有一两处“亮点”。
在这里,我们要探索的是从作文命题的角度通过巧设标题去打造话题作文的亮点。
题目自拟是话题作文的开放性特点之一。
作文题目是文章的窗口,是文章内容与读者情感心理之间的第一个接触点,题目拟得好不好,直接关系到文章的质量。
对题目认真包装,给自己的作文取个漂亮的名字,往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因此,重视拟题,掌握一些拟题的基本思路和方法是必要的。
语文教师在平时的作文拟题训练中对学生提出的基本要求一般有以下几点:
1.自拟题目要切合“话题”题旨。
2.题目要准确,文题要相符,忌文不对题。
3.题目宜小不宜大,忌大而不当。
4.题目宜短不宜长,忌晦涩冗长。
5.可以合理创新,但忌弄巧成拙。
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往往会用概括内容、提示观点等方法来给自己的作文命题。
目的是要使阅卷老师一见题目就能大体知道文章内容,让阅卷老师一目了然。
那么,怎样才能在拟题环节制造出足够吸引人的“亮点”呢?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尝试:
一、巧组矛盾
题目由互相矛盾的两个方面巧妙地组合而成,容易激起阅卷人思想的波澜。
如《死海不死》《闲书不闲》《有“理”也会寸步难行》《“忠言”顺耳不利行》。
二、设置悬念
悬念就是疑团,俗称“卖关子”,其效果就是产生一种勾魂摄魄、欲罢不能的感染力和悬念美。
题目设置悬念,能引人入胜,吸引人去追根究底。
如语文教材中曾经选用过的魏巍的文章《谁是最可爱的人》,江苏考生的《抛弃妻子之谜》等等。
可以从反差上制造悬念,如《理直气不壮,做“贼”心不虚》;可以以怪生悬,如《明天我们有水喝吗》。
除此之外,悬念还可藏于省略号之中,标题于紧要处突然停下,用省略号表示,把结果置于种种可能性之中,吸引读者不得不把视线往下移,如《我最需要……》等。
三、引用佳句
名人名言、诗词警句、成语熟语、谚语歌词、影视广告等均可直接用作文章标题,恰当地引用名言警句或人们耳熟能详的语句等,能达到言简意赅的效果,还可使文章增加一定的文化底蕴。
如引用成语的《人贵自立》;引用名句的《莫轻小善,以为无福》;引
用诗词的《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引用流行歌词的《一笑而过》;引用广告语的《农夫山泉有点甜》等等。
四、推陈出新
名人名言、诗词警句、成语熟语、谚语歌词、影视广告等除可直接用作文章标题外,也可稍作翻新、置换用作文题,会使题目显得新颖别致、亦庄亦谐、妙趣横生、通俗易懂、自然朴实,也能产生独特的魅力。
如成语翻新《恨屋及乌》《亡羊补牢,犹未为晚》;置换名句《淡泊未必明志,宁静未必致远》《假招损,诚受益》;置换诗词《真情诚可贵,理智价更高》《怎一个情字了得》;置换歌名《都是答案惹的祸》等等。
五、巧用修辞
利用各种修辞手法拟题很有新意,不同的修辞手法还会营造出不同的表达效果。
如运用比喻《诚信——人生的信用卡》《拭去眼前的“浮云”》《人生如歌》;运用拟人《落泪的风铃》《树的“叹息”》;运用对偶《躺着读书,站着做人》。
另外,还有以夸张入题《那个障碍粉碎了我》;以反问入题《诚信岂可抛》;以设问入题《错?对!》;以双关入题《冬日暖阳》(话题:温情);以顶真入题《活读书书读活》;以呼告的方法入题《让世界充满诚信》……
话题作文拟题的方法远不止这些,拟定一个别具一格的标题会使整篇文章的格调陡然上升。
从某种意义上说,学生能够拟出一个高人一等的标题,便抢占了考场作文的制高点。
因此,巧设标题,打造话题作文的亮点便显得既重要又可行。
当然,只有平时多读书,
多积累,善于联想,拟题时才能得心应手、独辟蹊径,才能成功地为自己的文章打造出耀人眼目的亮点。
(作者单位江苏省外国语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