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科学第一章1-4节

合集下载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册 第1章 科学入门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册   第1章   科学入门

第1、2节科学并不神秘走进科学实验室B.实验室安全1.常见事故的处理1)酒精灯不慎碰倒起火:用沙子或湿抹布盖灭,不能用水泼灭2)浓碱沾到皮肤上:先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硼酸3)浓硫酸沾到皮肤上:先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3%~5%的NaHCO3(碳酸氢钠)溶液4)不慎将酸溅到眼中:立即用大量水冲洗,边洗边眨眼睛5)温度计水银球不慎碰破:用硫粉覆盖6)大量的酸(碱)液洒到桌子上:要加适量的NaHCO3(CH3COOH)溶液中和,然后用水冲洗,并用抹布擦净2.常见危险化学品的标志C.常见实验操作1.胶头滴管的使用滴加法操作要领:竖直悬空,挤压“叮咚”竖直悬空:用胶头滴管吸取溶液,滴管竖直位于试管口的正上方(不能伸入试管中)挤压“叮咚”:挤压胶头,使溶液滴入试管中1)吸液后不要平放或倒置,保持胶帽在上,防止液体倒流,沾污试剂或腐蚀胶帽2)不要把滴管放在实验台或其它地方,以免沾污滴管3)不要用未经清洗的滴管再吸取别的试剂(用过的滴管要立即用水冲洗干净,以备再用)4)滴瓶上的滴管不能交叉使用,也不能用水冲洗2.酒精灯的使用1)酒精灯的组成:酒精灯是常用的加热仪器,由灯壶、灯帽和灯芯三部分组成温度依次降低点燃酒精灯熄灭酒精灯3.放大镜的使用在观察一些较小的物体时,我们常借助于放大镜,将被观察物体至于放大镜前方,前后移动放大镜或物体,以获得大而清晰的图像,达到观察的目的第3节科学观察A.科学观察1.观察的主要方式1)通过感觉器官直接观察2)借助于仪器进行间接的观察,借助各种仪器可以扩大观察范围。

例如:显微镜能让我们看到微小的物体;天文望远镜能让我们看到遥远的星体2.观察结果的记录和整理科学观察不仅要认真、仔细,更重要的是要有客观、有效、规范的记录,这样才能通过分析总结得出科学的结论。

观察记录的方法常见的有:文字描述、表格记录、图形记录第4节科学测量A.长度的测量1.长度的单位1)国际单位:米(m)2)常用单位: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等3)长度单位之间的换算1 km=103m 1 m=10dm 1 m=102cm1 m=103mm 1 m=106μm 1 m=109nm2.刻度尺的使用1)测量工具:测量长度的工具有刻度尺、卷尺、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等。

七上科学--第一章--第4节--温度的测量--复习题

七上科学--第一章--第4节--温度的测量--复习题

七上科学第一章科学入门第四节科学测量复习题温度的测量℃的冰与0℃的水相比较()℃的冰比0℃的水冷℃的水比0℃的冰冷℃的水与0℃的冰冷热程度相同 D.以上说法都正确2.某同学从气温计上读得当时的气温为-5℃,则下列读法中正确的()A.零下5度B.负摄氏5度C.零下5摄氏度D.零下5度3.关于体温计,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体温计的测量范围是35℃∽42℃B.读数时,体温计不能离开身体,否则就不准确了C.体温计玻璃炮的容积比细管的容积大得多D.体温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性质制成的4.用体温计测得小明的体温为℃,若没有把水银甩回玻璃炮就去测量小英和小刚的体温,如果小英和小刚的实际体温为℃和℃,那么两次测量结果应该是()和℃和℃和℃和℃5.如右图所示,温度计的示数读作()℃℃℃℃6.下列关于使用温度计的操作步骤,正确的排列为()①观察温度计读数并记录;②取出温度计;③选取适当温度计;④估计被测物体的温度;⑤让温度计的玻璃炮与被测物体充分接触数分钟A.①②③④⑤B.④⑤③②①C.④③⑤①②D.③④①②⑤7.小李同学想测量一杯水的温度,但他得到的却是一指没有刻度的温度计,于是他想了一个办法:他先把温度计的玻璃泡浸在冰水混合物中一段时间后在液柱的上端对应处做了个记号A,然后在1标准大气压下,把温度计的玻璃泡浸在沸水中一段时间后也在对应的液柱上端处作一个记号B,用刻度尺测得两标记间的距离为40厘米,最后他用温度计来待测一杯水的温度,发现液柱所处位置距A点24厘米,则这杯水的温度()℃℃℃℃9.在使用温度计测液体温度,以下做法中不正确的是()A.使用前必须观察它的量程,认清它的最小刻度值B.温度计的玻璃泡应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C.温度计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中,应立即读数D.读数时玻璃泡要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要与温度计中的液体面相平10.体温计的水银面指在38℃上,某同学在未甩的情况下,分别量出生病同学的体温,测得结果第一次为℃,第二次为℃,第三次为39℃,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只有第一次正确B.只有第三次不正确C.只有第三次正确D.第三次肯定正确,第一、二也可能正确11.某同学用体温计给一位生病同学量体温,结果读数为38.4℃,该同学在未甩情况下,又用该温度计分别给生病的甲、乙、丙三位同学量体温,测得结果:甲为38.4℃,乙为℃,丙为℃,则( )A.只有甲的正确B.只有乙的正确C.只有丙的正确D.乙肯定正确,甲和乙也可能正确12.比较温度计和体温计,相同的是()A.量程B.准确程度C.构造D.原理13.将右手放到一盆冷水中,左手放到一盆热水中,过一会儿把双手同时放到一盆温水中,则两手的感觉是()A.右手热,左手冷B.右手热,左手热C.右手冷,左手热D.右手热,左手冷14.为抗“非典”,火车站出口通道检测旅客体温是否正常,所用温度计是()A.水银温度计B.光测温度计C.电子温度计D.辐射温度计15.把手指伸入一杯水中,感觉不冷不热,则这杯水的温度很可能是()摄氏度摄氏度摄氏度摄氏度16.有一支温度计刻度数据不准确,将温度计放在冰水混合物中时,读数为2℃,放在标准大气压下的沸水中时,读数为102℃,现测得气温为20℃,那么室内实际的气温是()℃℃℃℃17.关于水银温度计和体温计,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都可直接测沸水的温度B.都可离开被测物体读数C.玻璃管内径都有一弯曲处特别细D.都是利用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E.刻度范围一样F.都可以测量人的体温18.体温计的准确程度比一般温度计高,这是因为( )A.体温计的玻璃泡和玻璃管之间有一段特别细的玻璃管B.体温计的里装的是水银C.体温计的玻璃泡容积大而玻璃管又很细D.体温计的测量范围小19.有两支温度计,玻璃泡一样大,但玻璃管的内径不同。

七年级科学上册第1章科学入门1、4科学测量第3课时温度的测量习题课件新版浙教版

七年级科学上册第1章科学入门1、4科学测量第3课时温度的测量习题课件新版浙教版

5 小金用甩过的体温计给自己测体温,体温计示数 为36.1 ℃,消毒后没有用力甩几下,就又用这支 体温计先后给爸爸、妈妈测体温,示数分别为 36.5 ℃、36.8 ℃,三次测量的示数正确的是( D ) A.只有36.1 ℃ B.只有36.5 ℃ C.只有36.8 ℃ D.三次都正确
6 如图所示,体温计里有一段很细的弯曲管子,它的作 用是 ( C ) A.阻碍水银受热膨胀 B.阻碍水银遇冷收缩 C.水银受热膨胀能通过它,遇冷收缩通不过它 D.无论膨胀还是收缩,液泡和直管中的水银都能通 过它
2 房间里的一块冰温度由-12 ℃升高到-5 ℃,则我们 说冰的温度升高了____7____℃;若冰的温度由0 ℃降 低10 ℃,则此时冰的温度是___-__1_0__℃。
3 把手指伸入一杯水中,感觉不冷不热,则这杯水的温 度很可能是( C ) A.75 ℃ B.55 ℃ C.35 ℃ D.15 ℃
答案呈现
1 如图所示分别为家庭用温度计和体温计的一部分,其 中图甲为____体__温__计____(填“家庭用温度计”或“体温 计”),其示数为__3_8_.2__℃__。若用这支 未经甩过的体温计去测量一个正常人 的体温(约37 ℃),则体温计的示数为 __3_8_.2__℃__。若另一支温度计指示的是 当时的气温,则当时的气温为_1_3__℃__, 读作__1_3_摄__氏__度____。
18 陈园测量烧杯中热水温度时,将很少的热水倒入另一烧杯
中,然后像如图所示那样去测量和读数,他这样做被东芳 找出了一些错误,但有一条找得有点问题,请你把它挑出 来( D ) A.不应该倒入另一烧杯,这会使温度降低 B.水倒得太少,温度计玻璃泡不能完全浸没 C.读数时,视线应该与刻度线相平,而不应斜视 D.应该将温度计取出读数,而不应该放在水中读数

1-4科学测量(解析版)

1-4科学测量(解析版)

浙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一章第四节科学测量【知识点分析】课堂导入:要准确而严密的解释一些科学现象,往往要对研究对象进行定量描述。

因此,我们必须对研究对象进行测量。

测量是一个把待测量的与公认的标准进行比较的过程。

一.长度的测量1.长度的单位:长度的常用单位是米( m ) 测量较大的距离时一般用千米( km ) ;测量较小的距离时-般用分米( dm )、厘米( cm )和毫米( mm );在研究微观世界时,还会用到微米( μm )和纳米( nm )等单位。

1千米=1000米 1米=10分米 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 1毫米=1000微米 1微米=1000纳米2.长度的测量工具:直尺、卷尺、米尺、皮尺等。

3.认识刻度尺:(1)零刻度线:测量的起点。

(2)分度值(最小刻度):最小格表示的量。

(3)量程(测量范围) :刻度尺一次能测出的最大长度。

(4)单位:就是该刻度尺标注的单位。

4.使用刻度尺:(1)选取量程、分度值、单位和测量范围合适的刻度尺。

(2)正确放置:有刻度线一端与被测物体紧贴,被测物体与零刻度线对齐,测量端要与刻度尺平行。

(3)正确观察:视线要正对刻度线,即视线与尺面垂直,不能斜视。

(4)正确读数:区分大小格的分度值后准确读数,并且需要往后估读一位(分度值后一位)。

(5)正确记录:按照读数的方式,记录读出的数据4.长度测量的特殊方法:(1)累积法:当被测物体较小,产生的误差较大的时候,我们可以采用累积法,先测量多个,再除以数目。

(2)平移法:当一个物体的长度无法直接测量时,我们可以采用平移的方法来测物体的长度或高度。

(3)以直代曲法:用曲线与待测物体紧贴,再拉直测量长度(4)滚轮法:利用滚轮的周长和半径关系,滚动的圈数加上角度,乘以周长,即可得到长度。

二.体积的测量1.体积的单位::米3(m3)。

其他单位:分米3(dm3)、厘米3(cm3)、升(L)、毫升( mL )。

单位换算:1米3= 103分米3 (升)= 106厘米3(毫升)。

浙江省湖州市菱湖一中七年级科学上学期第1章知识要点整理

浙江省湖州市菱湖一中七年级科学上学期第1章知识要点整理

2010年菱湖一中七上科学第一章知识要点整理材料第1节科学在我们身边1.科学的本质——科学是一门研究各种,并寻找的学科。

科学离我们并不遥远,它就在我们。

2.学习科学的重要方法是:多、多、多。

第2节实验和观察1.和是学习科学的基础,实验又是进行科学研究最重要的环节。

要进行实验,就要了解一些常用的仪器及其用途和实验室的规程。

2.认识自然界的事物要从观察开始。

态度:认真的观察,目的明确;方法:操作和观察要全面、细致、深刻,并用文字适当地描述;注意:操作要,各种,并各种和3.实验室常用仪器:试管、停表、天平和砝码、电流表、电压表、显微镜、酒精灯、玻璃棒、表面皿、药匙、烧杯、量筒、量杯等。

4.运用感觉器官的观察——直接观察往往不能对事物做出可靠的判断。

为了能正确地进行观察,做出准确的判断,我们可以借助。

可以观察X围。

第3节长度和体积的测量所谓测量是指将一个和一个公认的进行的过程。

(一)长度的测量1.国际公认的长度主单位是,单位符号是。

l千米(km)=米(m);1米(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106微米(µm)=109纳米(nm)(纳米是长度单位)2.测量长度使用的基本工具是。

正确使用刻度尺的方法:(1)了解刻度尺的构造测量前:三看:(1)零刻度线;(2)最小刻度值:读出每一大格数值和单位,分析每一所表示的长度和单位,即为最小刻度值;(3)量程:所能测量的长度。

(2)测量时:*放正确:零刻度线对准被测物体的一端,刻度尺的紧靠被测量的物体(垂直于被测物体)。

思考:刻度尺放斜了造成的测量结果是什么?(读数)零刻度线磨损了怎么办?*看正确:眼睛的视线要与尺面。

思考:视线偏左读数,视线偏右读数。

*读正确:先读被测物体长度的值,即读到最小刻度值,再估读最小刻度的下一位,即。

数值后面注明所用的(否则数值没有意义)。

*记正确:记录的数值=准确值+估计值+单位例如:某同学记录的测量数据为:9.45厘米(厘米)(毫米:最小刻度值,倒数第2位)可以看出他使用的刻度尺为刻度尺(从数据的倒数第2位可以看出),准确值为:厘米,估计值(数据倒数第1位)为:* 知道:测量所能达到的准确程度是由刻度尺的值决定的。

七上科学 第一章 第四节 科学测量1

七上科学  第一章  第四节  科学测量1

6.某同学在测量《科学》书本厚度后记录为 0.85,那么他漏写单位 厘米 。
本课件要二节课才能完成。 感觉较好的地方:教学目标基本达成,教学 过程中略有瑕疵,教学活动组织与实施较为 顺利,大多数学生能够有效参与。 感觉不满意的地方:进度还是太慢。
问:如何测金属丝的直径? 一、累积法
1.将细铜紧密排绕在铅笔上,用刻度尺测出线圈 的长度L. 2.数出线圈的圈数n. d l 则细铜丝的直径是 n
认清(观察)刻度尺的单位、零刻度
线的位置、量程、分度值(最小刻度). 分度值(最小刻度值)
1、选正确:
根据测量的长度和最小刻度需要,选择合适的刻度尺。 (先估后选) 例如:现有卷尺(分度值1cm)和卡尺(分度值0.1mm) 根据需要选择测量下述物体所用的工具:
卷尺 1、测量跳远长度需用_______. 卡尺 2、测量铜丝的直径需用______.
刻度尺 三、长度测量工具是________
1、长度测量是最基本测量。 2、刻度尺是常用的长度测量工具。
千分尺 三角尺
直尺
游标卡尺
钢卷尺 皮尺
认清(观察)刻度尺的单位、零刻度 线的位置、量程、分度值(最小刻度).
零刻度线(注意有否磨损)
单位
认清(观察)刻度尺的单位、零刻度
线的位置、量程、分度值(最小刻度). 量程(一次能测出的最大值) 8cm
2、放正确:
二要素:
1、零刻线对准被测物体 2、刻度线应紧贴并平行被测物体。
练习
3、看正确: 视线与刻度尺 垂直 .
4、读正确:
先读准确值,再读一位估计值(要估 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2. 78cm
读一读:
A B
最小刻度值: 0.1cm=1mm

七年级科学上册第一章1---3节教案

七年级科学上册第一章1---3节教案

初一科学上第一章1-3【教学目标】1、通过探究额实验了解自然现象并对一些现象作出比较合理的解释;2、了解科学技术对社会进步的影响,知道科学技术的发展必须保护环境、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3、了解实验室里的设备;4、认识实验室里常见的器材及使用方法;5、了解实验室安全守则;6、掌握常见基本操作;【教学重难点】1、认识实验室里常见的器材及使用方法是本节的重点;2、掌握常见基本操作为本节的难点;【教学过程】一、科学并不神秘1、科学要研究各种自然现象,并寻找他们产生和发展的原因和规律。

2、学习科学的基本方法:观察、实验、思考完成教与学P2页基1、2题,能1、2、3题二、走进科学实验室1、实验室分为仪器室和实验室;1)实验室和仪器室都要配有电源插座、灭火器、消防桶、急救箱等设备;2)实验仪器和试剂的存放点必须符合环境要求2、实验室常见的器材及使用操作方法1)温度计:用来测量物体的温度;2)电压表和电流表:测量电压和电流3)试管、试管架、试管夹:试管用于作少量试剂的反应容器,也可给少量物质直接加热4)酒精灯:用来给物体加热注意事项:a、酒精灯里酒精体积应大于酒精灯容积1/4 ,少于2/3;b、绝对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里添加酒精,以免失火;c、绝对禁止用酒精灯引燃另一只酒精灯,而应用燃着的火柴或木条来引燃;d、用完酒精灯后,必须用灯帽盖灭,不可用嘴去吹;e、万一洒出的酒精在桌上燃烧起来,应立刻用湿抹布扑盖。

5)分子模型:形象地表示分子的微观结构6)秒表:用来测量时间7)放大镜:放大物体,便于观察8)显微镜:观察生物或其他物体的微观结构9)烧杯:用于配置溶液或者大量溶液的反应容器,也可用来给液体加热,但加热时要垫上石棉网10)天平:用于称量物体的质量11)胶头滴管:取少量液体注意事项:a、使用滴管时,胶头在上,管口在下;b、滴管口不能伸入受滴容器;c、滴管用后应立即冲洗,未经洗涤的滴管严禁吸取其他试剂。

12)铁架台三、实验室安全1、实验操作严格遵守实验室的安全守则;2、实验室内的危险品应存放于特别指定的地点3、实验时如果被烧伤或烫伤,要用大量冷水冲洗伤口处;如果被化学试剂灼伤,要用缓缓流水冲洗一分钟以上、完成教与学P4页基1、3、4题,能1、3、4、5、6题完成教与学P6页基1、3题,能1、3、4、5、6、9题。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册第一章 科学入门 第4节 第1课时 长度的测量 (答案版)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册第一章   科学入门 第4节 第1课时 长度的测量 (答案版)

第4节科学测量第1课时长度的测量1.测量是科学研究的基础和前提,测量的真实性和精确程度直接决定了研究的成败。

在下列关于测量的几种说法中,选出你认为最优的一项(D)A.测量前要观察测量工具的量程,以选择合适的测量工具B.测量前要观察测量工具的分度值,以满足测量精度的要求C.测量前要观察零刻度线,以确定是否从零刻度开始测量D.测量前上述三种做法都是必要的2.下列单位换算中正确的是(C)A.5.6 m=5.6×100=560 cmB.5.6 m=5.6 m×100 cm=560 cmC.5.6 m=5.6×100 cm=560 cmD.5.6 m=5.6 m×100=560 cm3.小科用毫米刻度尺测量一块积木的高度时,测得四次数据分别是2.12厘米、2.13厘米、2.13厘米、2.24厘米,则正确的测量结果应该是(C)A.2.12 厘米B.2.127 厘米C.2.13 厘米D.2.15 厘米4.某同学测得一支铅笔的长度是16.34厘米。

从数据分析,他所用刻度尺的最小刻度是(C)A.1分米B.1厘米C.1毫米D.1微米5.如图所示,正确测量圆柱体直径的方法是(D)6.小吴同学用刻度尺量出一本书的厚度为1.30厘米,这本书共有260页。

则每张纸的厚度是(D)A.0.05毫米B.0.05厘米C.0.1厘米D.0.1毫米7.要给教室的窗框配一块玻璃。

下面的测量工具中,你认为测量窗框的尺寸最合理的是(C)A.最小刻度是1毫米,长度是20厘米的学生用尺B.最小刻度是1厘米,长度是1米的皮卷尺C.最小刻度是1毫米,长度是2米的钢卷尺D.最小刻度是0.1毫米的游标卡尺8.填写合适的单位。

①一般的日光灯管的长度约为1.2 m 。

②科学课本的长度是258.0 mm 。

③小陈在体育课上跳远的成绩是4.56 m 。

④一支新铅笔的长度约1.8 dm 。

⑤一元硬币的厚度约为2 mm 。

9.如图所示,甲、乙、丙三个图中,木块的长度分别为甲: 1.23(答1.21~1.24之间均可) cm;乙: 1.40 cm;丙: 1.70 cm。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年级科学上第一章1至4节章节测试(一)
班级姓名学号成绩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
1、这个学期开设了《科学》课程,小军很喜欢,要进入科学的世界,下列的做法和认识不正确的是()
A、从探究身边的问题着手
B、留心观察,认真思考
C、书本上的知识肯定是正确的
D、学习前人积累的科学知识
2、著名科学家伽利略从教堂的吊灯摆动中,发现了摆的等时性原理。

他的发现最初来源于()
A、调查
B、实验
C、阅读
D、观察
3、下列物体的长度最接近90厘米的是 ( )
A、电脑显示屏的宽度
B、科学书本的长度
C、电冰箱的高度
D、学生课桌的高度
4、在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时,下列要求不正确的是()
A、测量时,刻度尺不能歪斜
B、不能选用零刻度线磨损的刻度尺
C、读数时,视线应垂直于刻度尺
D、记录测量结果时,必须在数字后注明单位
5、用量筒测量液体体积时小明采用俯视读数法,读出液体的体积为35毫升,则此液体的真实体积将( )
A、偏大
B、不变
C、偏小
D、都有可能
6、下列单位换算中正确的是()
A、4.5米=4.5×100=450厘米
B、 4.5米=4.5米×100厘米=450厘米
C、4.5米=4.5×100厘米=450厘米
D、 4.5米=4.5米×100=450厘米
7、用最小刻度为毫米的刻度尺,测得一物体的长度,读数正确的是()
A、3.6厘米
B、3.61厘米
C、3.612厘米
D、36厘米
8、某同学用刻度尺量出一本书厚度为1.70厘米,这本书共有340页。

则每张纸的厚度是( )
A、0.05毫米
B、0.005厘米
C、0.1厘米
D、0.1毫米
9、在特别潮湿的环境中木尺会受潮而膨胀,使用受潮后的木尺测量物体的长度,结果是()
A、测量值大于真实值
B、测量值小于真实值
C、测量值等于真实值
D、无法判断
10、我校运动会掷铅球比赛中,裁判员用皮卷尺测量比赛成绩,在测量过程中如果将皮卷尺拉得太松,则测量值将会()
A、偏大
B、不变
C、偏小
D、都有可能
11、四位同学“用温度计测水温“的实验操作,分别如图所示,其中正确的是()
12、小玮同学洗澡时,有一个习惯总喜欢先用手去试一下水是否很烫,一次他把洗澡水冲到身上时,感觉不冷不热,你认为小玮这次洗澡的洗澡水最有可能的温度是( )
A、75℃
B、35℃
C、85℃
D、15℃
13、下列关于使用温度计的操作步骤,正确的排列为()
①观察温度计读数并记录②取出温度计③选取适当温度计④估计被测物体的温度
⑤让温度计的玻璃炮与被测物体充分接触数分钟
A、①②③④⑤
B、④⑤③②①
C、④③⑤①②
D、③④①②⑤
14、0℃的冰与0℃的水相比较()
A、0℃的冰比0℃的水冷
B、0℃的水比0℃的冰冷
C、0℃的水与0℃的冰冷热程度相同
D、以上说法都正确
15、一支已用过的体温计,水银柱液面示数为38.1℃,消毒后,用此温度计直接测两个病人的体温,第一个为38.1℃,第二个为38.8℃,由此可以确定()
A、第一个病人不发烧,第二个病人发烧
B、第一个病人发烧,第二个病人不发烧
C、两个病人都在发烧
D、第一个病人可能发烧,第二个病人一定发烧
16、关于体温计和水银温度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体温计和水银温度计都可测沸水的温度
B、体温计和水银温度计都可离开被测物体读数
C、体温计和水银温度计的内径都有一弯曲处特别细
D、体温计和水银温度计都是利用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17、两支酒精温度计,甲的玻璃泡大,乙的玻璃泡小,但玻璃管内径粗细相同。

将他们插入同一水温中,酒精柱的高度()
A、甲比乙高
B、乙比甲高
C、一样高
D、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
18、有一支温度计刻度不准,将该温度计放在冰水混合物中示数是-5℃,放在标准大气压下的沸水中示数是95℃,若放在室内空气中时示数是20℃,则室内空气的实际温度是()
A、15℃
B、20℃
C、25℃
D、19℃
19、为预防“甲型H1N1流感”,在我校门口处要检测学生和老师体温是否正常,所采用的温度计是()
A、水银温度计
B、光测温度计
C、电子温度计
D、辐射温度计
20、实验室里有支读数不准确的温度计,在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时,读数为20℃;在测沸水的温度时。

其读数为80℃,下面分别是温度计读数为41℃时对应的实际温度和实际温度为60℃时温度计的读数,正确的是()
A、41℃,50℃
B、21℃,40℃
C、35℃,56℃
D、35℃,36℃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30分)
21、科学是一门研究各种,寻找他们产生、发展的和的学问,只要留心________,从探究身边的_________着手,我们都可以进入科学的世界。

22、学习科学的基本方法有_________和__________。

23、温度表示物体的。

要准确测量温度计,需要使用。

实验室中常用的温度计,是利用水银、酒精等液体的性质制成的。

人体的正常温度是。

体温计的测量范围是,其最小刻度是。

-9.8℃读作________ _,
它比-17.9℃____ _。

24、下面几种情况的观察实例:a、某学生用量筒测量石块的体积;b、医院的化验员用显微镜观察血液中红细胞的数量;c、在生物试验中观察大豆种子的萌发情况,并且每隔5 小时测量一下芽的长度;d、用体温计测量体温;e、用耳辨听是哪种乐器发音。

其中属于直接观察的是________ ,属于间接观察的是_______ 。

属于定量观察的是________,属于定性观察的是________ 。

25、根据日常生活经验,补上下列各数值后面的单位。

(1)某同学身高165_____;(2)一支铅笔的长度是16.5_____;(3)一枚一元硬币的直径是24.5______;(4)一瓶矿泉水的体积是250_____;(5)一间教室的体积为150_____;(6)今天的室温为23____。

26、单位换算:
(1)650毫米=________ 米=________ 微米=________ 纳米;
(2)20立方米=________ 升(3)250升=________ 立方厘米
三、实验探究题(27、28、29题每空1分,30、31题每空2分,32题5分,共30分)
27、石蜡不能沉入水中,为了测量石蜡的体积,某同学采用下图所示的方法,图中第(填字母)次实验测量是没有必要的,石蜡的体积是。

28、如图所示,现有A、B两把不同规格的尺子测量同一物体的长度,用尺测量时准确度高。

用尺测量时,尺子放的不正确。

根据图中所示,用B尺测得长度是,最小刻度是
29、如图温度计所示温度,甲的温度读
作,乙的温度记作。

试按照实验室用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的方法,在下列叙
述的步骤中,选择正确的步骤,并把它的编号依次排列:
(A)选用测量范围合适的温度计;(B)估计被测液体的温度;
(C)读出温度计的示数;(D)把温度计的玻璃泡跟被测的液体充分接触;
(E)取出温度计;(F)让温度计与被测的液体接触一段时间,直至温度计内液面稳定。

正确步骤:。

30、某同学欲测量一根长为L的细铜丝的直径,他的实验步骤如下:
A.将细铜丝拉直,用刻度尺测出细铜丝的长度L1;
B.用刻度尺测出圆铅笔杆上铜丝绕圈总长度L2;
C.用铜丝的长度L1除以铜丝的圈数n,即得细铜丝的直径d;
D.将细铜丝紧密排绕在铅笔杆上;
E.数出排绕在铅笔杆上的细铜丝的圈数n。

F.用铜丝绕圈总长度L2除以铜丝的圈数n,即得细铜丝的直径d;
(1)以上步骤中,没有必要的步骤是,错误的步骤是。

(2)实验步骤的合理顺序应是。

31、同学们为了探究提高栽培植物的产量的方法,做了一个实验:同学们选择大白菜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实验。

他们在三个温室中分别种植相同数量、生长状况相似的大白菜幼苗,温度和二氧化碳浓度的控制情况如下表所示:
(1)如果选择①②两组进行对照实验,能研究_____________ (填“温度
..”或“二氧化碳浓度”)对栽培大白菜产量的影响。

(2)种植一段时间后,观察到第②组大白菜比第③组长得茂盛,可以说明:在__________相同的情况下,二氧化碳浓度越______,栽培大白菜的产量就越_________。

(填“高”
或“低”)
(3)栽培植物的产量还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对此问题,请你提出另外一种猜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给你一只量筒,一只烧杯,一支色笔,足够的水,利用这些器材,怎样测量一只鸡蛋
的体积(量筒口较小,鸡蛋放不进去)请简要写出测量的主要步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