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科学(上)第一章单元测试

合集下载

七年级上科学第一单元测试卷

七年级上科学第一单元测试卷

北师大附属XX中学七年级上科学第一单元测试卷一、选择题(每空2分,共25×2=50分)1. 教育部日前发布有关禁烟通知,要求“禁止在中小学幼儿园内吸烟”。

“吸烟有害健康”,这已经成为大家的共识,但在实际生活中总是能够听到不同的声音,如“某人抽烟很厉害,但身体却很好”。

其实要证明抽烟与健康之间有无关系,除了探寻背后的科学原理外,还可以让数据来说话,但这个数据不能限于个案,而应该来自充足的统计。

对于说明抽烟与健康间的关系,下列统计数据没有价值的是()A.在人群中,抽烟的人所占的比例B.在抽烟的人群中,患某种相关疾病的比例C.在抽烟的人群中,没有患各种相关疾病的比例D.在不抽烟的人群中,没有患各种相关疾病的比例2. 科学就在我们身边,你认为科学探究最重要的方法是()A.观察和实验B.预习和练习C.讨论和交流D.提出问题3. 下列现象不属于自然现象的是( )A.昆虫蜕皮B.人造卫星上天C.刮风下雨D。

雨后出现了彩虹4. 本学期同学们要学习《科学》课程,要进入科学的世界,这就需要留心观察,从发现周围的问题着手。

下列不属于科学问题的是()A.千岛湖中哪种鱼脂肪含量最低B.XX西溪国家湿地公园内哪几种植物在冬季开花C.XX太子湾公园内哪种花卉最漂亮D.天目山自然保护区哪种植物自然生长速度最快5. 下列关于观察的说法正确的是()A.用显微镜观察我们的手指B.用天文望远镜观察微小的物体C.用放大镜观察遥远的星体D.直接用眼睛观察鸡蛋在盐水中的沉浮6. 下列属于定性观察的是()A.用眼睛透过黑色玻璃观察日食B.观察家里的电表,了解用电情况C.用体温表测量体温D.用尺量课桌的长度7. 为了进一步认识樱桃花的结构,小明结合课本插图(如图所示)对樱桃花实物进行认真观察,下列不可行的是()A.数清花瓣、花萼的数量B.准确描述樱桃花各结构的颜色C.利用放大镜辅助观察,并记录观察结果D.利用高倍显微镜直接对樱桃花做整体观察8. 学习化学的一个重要途径是科学探究,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手段,下列化学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9. 下图是用厚刻度尺测量木块的长度,其中正确的是( )10. 胶头滴管使用正确的是( )A B C D11. 0℃的冰与0℃的水相比较 ( )A 、0℃的冰比0℃的水冷B 、0℃的水比0℃的冰冷C 、0℃的水与0℃的冰冷热程度相同D 、以上说法都正确12. 在运动会上的铁饼比赛中,裁判员用皮卷尺测量比赛的成绩,如在测量时将皮卷拉的太紧,则测量值将会 ( )A.偏大B.偏小C.不变D.都有可能13. 四位同学进行“用温度计测水温”的实验,操作分别如下图中的A 、B 、C 、D 所示,其中正确的是( )A B C D14. 体温计的水银面指在38℃上,某同学在未甩的情况下,分别量出生病同学的体温,测得结果第一次为38.5℃,第二次为39.5℃,第三次为39℃,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只有第一次正确B.只有第三次不正确C.只有第三次正确D.第三次肯定正确,第一、二也可能正确15. 小李同学想测量一杯水的温度,但他得到的却是一支没有刻度的温度计,于是他想了一个办法:他先把温度计的玻璃泡浸在冰水混合物中一段时间后在液柱的上端对应处作了个记号A ,然后在1标准大气压下,把温度计的玻璃泡浸在沸水中一段时间后也在对应的液柱上端处对应作记号B ,用刻度尺测得两标记间的距离为40厘米,最后他用温度计来测一杯水的温度,发现液柱所处位置距A 点24厘米,则这杯水的温度是 ( )A .20℃B .30℃C .40℃D .60℃16. 用量筒量取溶液,视线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读数为l5毫升;倒出部分液体后,俯视凹液面的最低处,读数为9毫升。

七年级科学上册各单元测试题(全套含答案)

七年级科学上册各单元测试题(全套含答案)

七年级科学上册各单元测试题(全套含答案)单元一:科学与生活1. 以下哪些是科学研究的目标?(多选)- [ ] 探索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 ] 提高生活质量- [ ] 开发科学技术- [ ] 推动社会发展2. 生活中的哪些现象可以用科学方法进行研究?(多选)- [ ] 星星闪烁- [ ] 太阳升起- [ ] 雨水汽化- [ ] 烟雾钻进眼里3. 一个物体的质量是指什么?- [ ] 体积- [ ] 长度- [ ] 重量- [ ] 面积4. 下列科学家中,不是杂交水稻的培育者是:- [ ] 杨根思- [ ] 诺曼·博洛克斯- [ ] 穆隆单元二:物质的组成与变化1. 下面选项中,是化学变化的是:- [ ] 水的沸腾- [ ] 冰的融化- [ ] 石头的破碎- [ ] 铁锈的生成2. 物质的基本分类有:- [ ] 元素和化合物- [ ] 有机物和无机物- [ ] 酸和碱- [ ] 金属和非金属3. 下列物质中,属于元素的是:- [ ] 纯净水- [ ] 石灰水- [ ] 空气- [ ] 氯气4. 发生化学反应的条件有:- [ ] 光照- [ ] 温度- [ ] 压力- [ ] 电流单元三:光的传播1. 光的传播速度最快的介质是:- [ ] 水- [ ] 空气- [ ] 真空- [ ] 次级玻璃2. 白光经过三棱镜会发生:- [ ] 全反射- [ ] 干涉- [ ] 色散- [ ] 透射3. 当光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会发生什么现象?- [ ] 折射- [ ] 散射- [ ] 反射- [ ] 全反射4. 我们可以看见物体的原因是:- [ ] 光源的照射- [ ] 物体发出的光线- [ ] 物体对光的反射- [ ] 物体对光的吸收单元四:机械的力1. 几种基本力中,属于非接触力的是:- [ ] 重力- [ ] 摩擦力- [ ] 弹力- [ ] 推力2. 引力的方向是:- [ ] 垂直向上- [ ] 垂直向下- [ ] 水平向右- [ ] 水平向左3. 单位力的国际单位是:- [ ] 牛顿- [ ] 千克- [ ] 米/秒- [ ] 瓦特4. 刚性杆平衡的条件是:- [ ] 力的合力为零- [ ] 力的合力不为零- [ ] 力的合力和力的合力矩均为零- [ ] 力的合力和力的合力矩均不为零单元五:空气与水的运动1. 大气压指的是:- [ ] 空气密度- [ ] 空气质量- [ ] 空气体积- [ ] 空气对物体的压力2. 火车煤煳现象的解释是:- [ ] 煤烟因为运动而产生压力- [ ] 煤烟因为空气的阻力而发出声音- [ ] 煤烟因为空气的密度不同而发生燃烧- [ ] 煤烟因为空气流速不同而形成动静结构3. 瀑布形成的原因是:- [ ] 水的流速增大- [ ] 水的流速减小- [ ] 水的温度增加- [ ] 水的温度减小4. 浮力的大小与以下哪个因素无关?- [ ] 物体的质量- [ ] 物体的体积- [ ] 浸没物体的液体密度- [ ] 重力加速度参考答案:单元一:1. A B C D; 2. B C; 3. C; 4. A单元二:1. D; 2. A B C D; 3. D; 4. A B C D 单元三:1. C; 2. C; 3. A; 4. C单元四:1. C; 2. B; 3. A; 4. A单元五:1. D; 2. D; 3. A; 4. A B C。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测试卷2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测试卷2

建功中学七(上)科学第一章《科学入门》自主作业班级:姓名:学号:一、单选题(每小题2分,共36分)1、下列不属于科学探究的是()A.小明发现用铅笔触碰蜗午,其会做出反应B.苹果落在地上,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C. 瓦特好奇于水的沸腾,发明蒸汽机D. 奥斯特发现电流的磁效应2、我国北方的冬天,河流会结上厚厚的一层冰,冰的温度有时低至一40℃,假如在40℃的冰下有流动的河水,那么关于水与冰交界处的温度以下可能正确的是( )A.4℃B.一定是40℃C.0℃D.应该略高于40℃3、你认为下列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 )4、小科用分度值为1cm的刻度尺测量课桌的长度,记录的四次测量数据中肯定错误的是( )A. 1.208m B. 12.07dm C. 1207.5mm5、六位同学用一把刻度尺测量同一本《科学》课本的长度,测得数据分别为26.02厘米、26.09 厘米、26.10厘米、26.00厘米和26.08 厘米、31.38厘米。

其中最接近真实值的同学的测量值是()A. 26.02厘米B. 26.09 厘米C. 26.08厘米D. 无法确定,因为真实值未知6、下列关于“刻度尺、量筒、量杯、温度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都有“零刻度”B. 都是量程越小,精确度越高的工具C. 刻度线都是均匀的D. 测量的精确值都是由最小刻度决定的7、对需测量的科学量进行估计,是应具有的基本技能之一。

凭你的生活经验,下列估计不正确的是( )A.一只茶杯高度大约为10厘米B.我们上课的教室内空气的体积约为20米³C.一瓶矿泉水的体积约为550毫升D.绍兴市今年夏天的最高气温接近40℃8、两支内径粗细不同,下端玻璃泡内水银量相等的合格温度计,同时插入同一杯热水中,水银柱上升的高度和温度示数分别是( )A. 内径粗的升得高,它的示数也大B. 内径细的升得高,它的示数也大C. 内径粗的升得低,但两支温度计的示数相同D.上升高度一样,示数相等9、下列单位换算过程中正确的是( )A.3.4 米=3.4÷1/1000 毫米=3400 毫米B.3.4 米=3.4 米÷1/1000=3400 毫米C.3.4 米=3.4 米×1000 毫米=3400 毫米D.3.4 米=3.4×1000 毫米=3400 毫米10、小萍家的郁金香过去一直开红色花,现在却开出了紫花,有人认为这是土壤中缺水引起的,但小梅经过一段时间补充水分后,还是开紫花。

七年级科学上册第一章单元测试题a卷

七年级科学上册第一章单元测试题a卷

初一科学第一单元测试题一:选择题(每一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题2分,共36分)1.著名科学家牛顿从苹果落地现象出发,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

他的发现最初来源于( ) A. 调查 B. 实验 C. 观察 D. 阅读 2、下图是用厚刻度尺测量木块的长度,其中正确的是( )3、利用三角板测量金属圆柱体直径的几种测法中(如图),正确的是 ( )4、某同学用调节好的托盘天平,称一物体的质量,在天平的右盘加了几个砝码后,当放入质量最小的砝码时,指针偏右;若将这最小的砝码取出,指针偏左.要测出物体的质量,正确方法....是( ). A.取出最小的砝码,将横梁螺母向右调B.不取出最小的砝码,将横梁螺母向右调C.不取出最小的砝码,将处在零刻度位置的游码向右调D.取出最小砝码,将处在零刻度位置的游码向右调5.下列单位换算正确的写法是 ( )A. 36.48厘米=36.48×厘米=0.3648米 B. 36.48厘米=36.48厘米× 米=0.3648米 C. 36.48厘米=36.48× 米 = 0.3648米D. 36.48厘米=36.48厘米× =0.3648米6.判断下列测量数据: 0.3260米, 7.59米, 759毫米, 759分米, 各自对应的刻度尺的最小刻度是: ( ) A .分米、毫米、厘米、米 B .厘米、分米、毫米、米C .毫米、厘米、分米、米D .毫米、分米、厘米、米7.实验小组的四位同学,分别用一把分度值是1mm 的刻度尺,先后测量物理课本的长度,下列测量结果中,记录正确的是 ( ) A .25.81 B .25.82dm C .25.82cm D .25.816cm8.某同学用毫米刻度尺测量物理课本的宽度,共测量4次,其结果分别为17.49cm 、17.50cm 、17.48cm 、17.49cm ,则物理课本的实际宽度应记作( )A 、17.51 cmB 、17.491 cmC 、17.5 cmD 、17.49 cm 9、质量为2500mg 的物体,它可能是( ).1100110011001100A.一只羊的质量 B.一块橡皮的质量C.一本物理书的质量 D.一只蚂蚁的质量10.下面叙述的几种测量圆柱体周长的方法中,不正确的是:( )A.用一纸条紧包在圆柱体上,在纸条重叠处用大头针扎个孔,然后把纸条展开,用刻度尺量出两孔之间的距离即是圆柱体的周长B.在圆柱体上某点涂上颜色,使圆柱体在纸上滚动一圈。

2018年秋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册第1章 科学入门单元测试题

2018年秋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册第1章 科学入门单元测试题

第1章科学入门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8分)1.我国著名的科学家竺可桢为研究中国气候变迁,在长达50年的时间内坚持每天观察气候与生物的关系。

下列观察不属于竺可桢观察范围的是( )A.观察候鸟迁徙,蛇、蛙出洞等动物的生活习性B.观察自然界植物的发芽、开花、落叶等现象C.观察天气现象D.用天文望远镜观察遥远的星系2.在相同条件下,由于铜的热胀冷缩程度比玻璃的大,因此用同一把铜刻度尺去测量同一块玻璃的长度,夏天和冬天的测量结果比较是( )A.夏天测得的数据大些 B.一样大C.冬天测得的数据大些 D.条件不足,无法确定3.下列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 )图Z-1-14.某同学出于好奇,将示数为37 ℃的体温计插入冰水混合物中,测量温度,测得的结果是( )A.体温计的示数降到35 ℃B.体温计的示数仍为37 ℃C.体温计的示数降到35 ℃以下,无法读数D.温度太低,超出测量范围,体温计损坏5.某物体的长度是0.67834 m,如果用毫米刻度尺去测量,结果应是( )A.0.67834 m B.0.6783 m C.0.678 m D.0.68 m6.用刻度尺测得某物体的长度为1.700 m,则所用刻度尺的最小刻度是( )A.1 m B.1 dm C.1 cm D.1 mm7.小明和小华用各自的刻度尺分别测量同一张课桌的长度。

小明测量的结果为122.9 cm,小华测量的结果是1.228 m,下列几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A.小华的读数比小明的准确B.小明的读数比小华的准确C.两人中至少有一人的测量是错误的D.两人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是相同的8.如图Z-1-2所示为A、B两把刻度尺同时测量一个木块的长度,则A、B的读数分别为( )图Z-1-2A.刻度尺A:3.80 cm,刻度尺B:3.80 cmB.刻度尺A:3.80 cm,刻度尺B:2.8 cmC.刻度尺A:2.80 cm,刻度尺B:2.80 cmD.刻度尺A:2.80 cm,刻度尺B:2.8 cm9.对物体的长度进行了四次测量,结果分别为:19.20 cm,19.22 cm,19.19 cm,19.21 cm,则这个物体的长度的测量结果是( )A.19.2 cm B.19.205 cm C.19.21 cm D.19.19 cm10.某人测得总页数为200页的书厚度为9.00 mm,则该书每张纸的厚度为( ) A.0.18 mm B.0.36 mm C.0.045 mm D.0.09 mm11.两盆都放有冰块和水,甲放在阳光底下,乙放在背阴处。

华师大版科学七上第一章《地球上的生物》word单元测试题

华师大版科学七上第一章《地球上的生物》word单元测试题

第1章地球上的生物单元练习一、选择题1.植物具有艳丽的花是适应一种什么环境?()A.风力传粉环境B.昆虫传粉环境C.水流传粉环境D.自身传粉环境2.草莓的茎是()A.匍匐茎B.缠绕茎C.攀援茎D.直立茎3.用玻璃棒轻触蚯蚓身体的各个部分,蚯蚓的哪一部分反应最灵敏?()A.前半部B.中部C.后半部D.环节4.青蛙的成体是用什么呼吸的?()A.鳃B.肺C.皮肤D.肺和皮肤5.在海水和淡水中生活的单细胞藻类()A.没有根、茎、叶B.无根,有茎、叶C.有根,无茎、叶D.有根,茎、叶6.骆驼适应沙漠环境的特点是()①四肢底部有厚皮②驼峰内贮有脂肪③有三个胃④身体表面长有毛⑤身体高大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⑤D.③④⑤7.绿豆种子发芽时,先长出的是()A.芽B.根C.子叶D.真叶8.地球上现存最大的动物是()A.恐龙B.蓝鲸C.海豚D.白鳍豚9.在武夷山(地处亚热带中部)生长的是常绿阔叶树,在黄山(地处亚热带北部)生长的常绿阔叶树和落叶阔叶树,而在泰山(地处温带)生长的几乎都是落叶阔叶树,这种分布特点主要与什么因素有关?()A.水分B.土壤C.温度D.空气10.在热带的灌林丛中有一种形似竹节的竹节虫,其体色以绿色或褐色为主,一般很难发现它的踪迹,这种现象在生物学上称为()A.保护色B.警戒色C.拟态11.某种动物,幼体生活中水中,用鳃呼吸,依靠尾鳍在水中游泳,成体用肺和皮肤呼吸,这种动物很可能是下列的哪种动物?()A.鲫鱼B.青蛙C.虾D.鲸12.鲸生活在海洋中,体形似鱼,属于()A.鱼类B.两栖动物C.鸟类D.哺乳动物13.植物获得有机物的方式是()A.光合作用B.呼吸作用C.摄取食物D.蒸腾作用14.绵羊适应环境的特点是()A.冬季绒毛多,夏季绒毛多B.冬季绒毛少,夏季绒毛少C.冬季绒毛多,夏季绒毛少D.冬季绒毛少,夏季绒毛多15.比目鱼、孔鳐的身体扁平,眼长在身体头部的上方,是适应()A.浅海环境B.深海或海底环境C.海洋中层环境D.海洋上层环境二、填空题1.土壤是地球表面的疏松层,能为植物的生长提供、和空气。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册 第1章 科学入门 单元测试题-3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册 第1章 科学入门 单元测试题-3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册第1章科学入门单元测试题-3一、单选题(共15题;共30分)1.测量所能达到的准确程度是由()A. 测量仪器的最小刻度决定的B. 测量仪器的量程决定的C. 测量者的估计能力决定的D. 测量时所选用的单位决定的2.某同学喜欢观察鸟的行为。

她曾看到某种鸟在吃蓟(jì)的种子,就想证实蓟的种子是不是它最爱吃的食物,于是用三种食物(蓟的种子、稻谷、太阳花的种子若干)进行实验研究。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此实验的假设是“这种鸟可能最爱吃蓟的种子”B. 实验时应把蓟的种子放在离鸟最近的地方C. 实验前三种食物的取用数量应一样多D. 如果发现三种食物都被鸟吃完了,则这个结果不支持本实验的假设3.某同学在两个同样的花盆中种下大豆种子,经过观察得到下表所示数据。

从数据可知:该同学探究影响大豆发芽的因素是()A. 阳光B. 空气C. 温度D. 水分4.下列组合属于加热工具的是()A. 三脚架酒精灯B. 烧杯解剖针C. 培养皿载玻片D. 载玻片盖玻片5.下列单位换算中正确的是()A. 3.6km=3.6km×1000m=3600mB. 3.6km=3.6km×1000=3600cmC. 3.6km=3.6×1000=3600mD. 3.6km=3.6×1000m=3600m6.对地球上生命的起源,科学史上有着多种观点,其中有一种叫做“宇宙胚种论”的观点。

它认为地球上的生命来自于宇宙的其他天体,通过适当的途径到达地球的。

近年来,对一些陨石成分的分析,发现在其他天体上存在着构成生命物质的有机物,如各种氨基酸等;对一些彗星成分分析,也发现一些彗星中存在简单的有机物。

由此,你认为“宇宙胚种论”的观是A. 正确的,应当认为地球上的生命来自于宇宙的其他天体()B. 错误的,因为课本告诉我们:地球上的生命起源于地球上的非生命物质C. 没有任何事实依据的猜想,没有任何科学价值D. 事实依据很少的假说,至今既不能证否也不能证实7.若用试管加热固体时,出现试管炸裂现象,其原因不可能是()A. 加热前试管外壁有水B. 加热不均匀,局部温度过高C. 试管口略向上倾斜了D. 试管夹在中上部8.下列仪器中,用酒精灯加热试管内物质不需要用到的是()A. B. C. D.9.在探究实验中,提出的问题应当尽量具体、明确.以下问题不符合要求的是()A. 蚂蚁是靠触角寻找食物的吗?B. 鱼的尾鳍是鱼前进的动力器官吗?C. 光线强弱会影响昆虫的生活吗?D. 外界因素会影响蚯蚓的个体大小吗?10.下列说法中正确是()A. 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可以减小因测量工具不精确而产生的误差B. 测量时选用的工具越精密越好C. 学生用钢尺的最大测量长度为15cm,因此,无法用它来测量长为50cm的课桌的宽度D. 测量长度时,也可以使用零刻度线磨损的尺子11.一个油漆匠给某人家油漆面积为12平方米的地板,用去油漆6升(1升=0.001立方米),其油漆的平均厚度是()A. 5毫米B. 0.5毫米C. 0.05毫米D. 5微米12.在1标准大气压下,将一支刻度模糊不清的温度计与一刻度尺平行地插入冰水混合物中,过适当时间温度计中水银面与刻度尺上的4毫米刻度线对准,将这冰水混合物加热到沸腾时,水银面与204毫米的刻度线对准,那么当沸水冷却到50℃时,水银面对准的刻度线是()A. 96毫米B. 100毫米C. 102毫米D. 104毫米13.两支内径粗细不同,下端玻璃泡内水银量相等的合格温度计,同时插入同一杯热水中,水银柱上升的高度和温度示数分别是()A. 内径粗的升得高,它的示数也大B. 内径细的升得高,它的示数也大C. 内径粗的升得低,但两支温度计的示数相同D. 上升高度一样,示数相等14.体温计水银面指在37.5℃上,某同学在未甩的情况下,分别量三位同学的体温,测得的结果第一次为37.5℃,第二次为38.5℃,第三次为38.5℃。

七上科学第一章单元测试卷

七上科学第一章单元测试卷

七年级科学上册第一章独立作业班级姓名学号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实验安全操作很重要,下列基本操作正确的是()2.下列长度单位换算正确的是()A.0.058米=0.058米×100厘米=5.8厘米B.10.5厘米=10.5厘米×10=105毫米C.0.045米=0.045×1000毫米=45毫米D.5米=5×100米=500厘米3. 现要测量某圆柱体的直径,如图所示几种测量方法中正确的是()A.B.C.D.4.执行下列正确操作的原因解释合理的是()A.拿试剂瓶时标签向着手心,便于背诵和记忆物质名称和符号B.倾倒液体时,瓶口紧挨着试管口,便于观察液体颜色C.取过液体后立即盖紧瓶塞,并把瓶子放回原处,是为了不让别人知道了什么液体D.瓶塞倒放,是为了防止沾上杂物,污染瓶内药品5.某同学用最小刻度为厘米的刻度尺先后五次测得练习册的长度是18.0厘米,18.1厘米,18.2厘米,18.3厘米,19.0厘米,则练习册的真实长度较接近下列哪一个值? ( )A.18.1厘米;B.18.15厘米;C.18.2厘米;D.18.3厘米6.下列仪器中,能在酒精灯火焰上直接加热的是()A. 集气瓶B. 量筒C. 试管D. 烧杯7.某同学在测量时,记录的数据忘了写上单位,下列数据中哪一个记录结果的后面单位是厘米()A.一本科学书的厚度为13.5B.一位同学的身高为1.63C.一枚壹元硬币的厚度为0.19D.一支新的铅笔的长度为1758.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时,下列做法错误的是()A.刻度尺沿被测物放正,不能歪斜B.刻度尺有刻度线的一边要紧贴被测物C.零刻度线被磨损的刻度尺不能使用,必须更换D.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9.下列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A. 向试管里倾倒液体试剂时,试剂瓶标签应朝向手心B. 实验剩余的药品必须放回原瓶C. 取液后的滴管,放置时应保持橡胶乳头在上D. 用量筒量取液体时,视线要与量筒内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10、用量筒量取液体时,某同学操作如下:量筒放平稳,面对刻度,仰视液体凹液面最低处,读数为19mL。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年级科学(上)第一章科学入门(全章)测试题班级姓名学号一.选择题: (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2分,共40分)1、走进科学,关注生活,科学就在我们身边。

要进入科学世界,下列说法和认识不正确的是()A、观察和实验是进行科学研究重要的方法。

B、留心观察从探究身边的问题着手C、科学要研究各种自然现象并寻找它们产生、发展的原因和规律。

D、只要认真学好书本上的知识,就能领略到科学的奥妙。

2.自从扫描隧道显微镜发明后,世界上就诞生了一门以0.1至100纳米这样的单位为研究对象的前沿科学,这就是纳米技术,它以空前的分辨率为人类揭开了更加开阔的微观世界。

这里所说的纳米是指()A、长度单位B、体积单位C、时间单位D、温度单位3. 质量为50克的物体可能是()A.一枚硬币B.一位中学生C.一个鸡蛋D.一只鸡4.小明家的住宅是一幢7层楼,请你帮助他估计一下这幢普通住宅楼高约为多少 ?( )A.2400cm. B.40m. C.0.24km.D.350dm.5、大多数七年级学生的身高为多少左右? ( )A.1.4m~1.6mB.14 cm~16 cm.C.14mm~16mmD.140dm~160dm6、你爸爸戴的手表,秒针在一天中共走过多少圈()A、24圈B、240圈C、360圈D、1440圈7、关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体温计的工作原理是液体的热胀冷缩,它的最小刻度为1℃B、使用托盘天平称量药品时将药品放在天平右盘中C、在用量筒测量液体体积前,应看清量筒的量程和最小刻度。

D、用体温计去测量沸水的温度。

8.现要测量某圆柱体的直径,如图所示的测量方法中正确的是: ( )9、一罐雪碧易拉罐的体积最接近()A、350升B、350毫升C、35升D、3.5毫升10、使用天平称量物体质量前,发现托盘天平横梁的指针如右图所示,则应A.将游码向左调节B.将游码向右调节C.向右端调节平衡螺母D.向左端调节平衡螺母11、当你患感冒到医院看病时,医生通常问你是否头痛、鼻塞、,然后给你测体温,医生采取这些行动从科学探究的角度看,他直接目的是为了 ( ) A、交流 B、获取事实和证据C、制定计划D、检验与评价12.我们在电视中可以看到“神舟六号”宇航员在太空飞行时,仿佛处于悬浮状态,这种现象称之为“失重”。

有关宇航员的质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宇航员在太空中的质量减少了B.宇航员在太空中的质量增大了C.宇航员的质量变化难以确定D.宇航员的质量不变13。

小明为了给窗户配上一块玻璃,在以下的测量工具中,你认为选用哪种工具来测量窗框的尺寸最合理?()A,最小刻度是l毫米,长度是20厘米的学生用尺B.最小刻度是l厘米,长度是15米的皮卷尺C.最小刻度是1毫米,长度是2米的钢卷尺D.最小刻度是l厘米,长度是1米的米尺14.目前,全球的气候均在变暖,近150年来,全球平均气温升高了1℃,这个数字在气象学上是个不可忽视的大数字。

对这种现象,有些科学家认为:可能是由于大量排放二氧化碳而造成的温室效应。

科学家提出这种观点是属于科学探究中的()A.提出问题 B.建立假设 C.收集证据,检验假设 D.作出结论15. 木制刻度尺受潮后膨胀, 小欣同学用这把木制刻度尺测量课桌的长度,则测量值将: ()A.偏大B,偏小C.不变 D.都有可能16.下列单位换算正确的是: ( )A 8.2米=8.2×100=820厘米B 8.2米=8.2米×100=820厘米C 8.2米=8.2×100厘米=820厘米D 8.2米=8.2米×100厘米=820厘米17. 如右图所示为伽利略温度计(烧瓶内有空气,细管中有液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若气温升高,液体膨胀,液体上升B、若气温升高,气体膨胀,液体上升C、若气温下降,气体缩小,液体下降D、A和B两点的值,B点的温度值要大点18、有六位同学用一把刻度尺测量同一本《科学》课本的长度,测得数据分别为23.31厘米、23.39厘米、23.36厘米、23.35厘米和23.34厘米、31.38厘米。

有一次测量结果是错误的,其中最接近真实值的是()A.23.36厘米B.23.34厘米C.23.35厘米D.无法确定19、用量筒测量液体体积时,小明采用俯视读数法,读出液体的体积为32毫升,则此液体的真实体积将( )A.大于32毫升B.小于32毫升C.等于32毫升D.都有可能20、某同学要称量10.2克食盐,10克以上用砝码,1克以下用游码。

其方法如下:①取10克砝码放右盘;②调节天平平衡;③左盘添加食盐到指针位于分度盘中央刻度线;④移动游码到0.2克处。

其合理顺序是A、①②③④B、②①④③C、②③④①D、②④③①二填空题: (共42分,每格1.5分)21.“嫦娥一号”卫星发射成功以后,科学家正在研究设计月球车--月面巡视探测器的问题。

月面巡视探测器在收拢的状况下高度大概800毫米,长度是1.5米,质量为120千克.(1)800毫米= 米. (2)1.5米=厘米. (3) 120千克= 克.22.在火车站,通常可见到列车运行时刻表。

从其中的T14次列车时刻表可知,列车从蚌埠至济南区间段运行所经历的时间为 ,路程为 .23、给下面的一些数据填上适当的单位⑴小航的身高是1.58⑵小航给饮水机换矿泉水,一桶水的体积是17⑶小航今天的体温是37⑷小航跑完1000米所用时间是3.8(5)小航投掷4 的铅球.24、兽医给动物园里的猩猩检查身体,用测量它的体温,测量体温的仪器是根据液体的原理制成的。

25.小芳把塑料块放入装有酒精的量筒,塑料块放入前、后,量筒的情况分别如图所示.塑料块的体积是cm3。

26.如图,图①温度为,图②温度为 .27.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是:提出问题→建立假设或猜想→→获取→检验与评价→合作与交流28、郑颖同学在用天平称量鲫鱼时,将鲫鱼放在盘,再加减砝码并移动游码,当天平平衡时,发现盘内有50克砝码一个,20克砝码二个,游码位置如图所示,那么这条鲫鱼的质量是克。

29、神舟六号的成功发射是我国乃至全球华人的自豪。

聂海胜和费俊龙携带的摄象机在地球上的质量为2000克,神舟六号从地球到达太空后,摄像机可以在飞船中飘来飘去,此时摄像机的质量(填“变大”、“变小”、“不变”)30.市场上销售的“飘柔”洗发露有两种包装,瓶装:容量为400mL,单价24元/瓶;袋装:容量为5mL,单价0.5元/袋。

其中“mL”为的单位,从容量上讲,1瓶洗发露相当于袋洗发露,从价值上讲,通过计算得知,(填“袋装”或“瓶装”)的更为经济。

31.如下图,被测物体的长度是cm。

用它测得《科学》课本188页的厚度为9.4毫米,则每一张纸的厚度为毫米。

32.某同学为了能准确测出一根金属丝的直径,采用如图所示的方法,由图可知,该金属丝的直径为毫米。

若在绕线时金属丝之间有间隙,则测量值比真实值将(填“偏大”或偏小”)。

33.一个工人油漆面积为12平方米的地板,用去油漆6升,则地板上油漆的平均厚度是厘米.三.实验探究题:(共18分)34.如下两个实验:(3分)(1)用刻度尺测量细铜丝直径:将细铜丝在铅笔上紧密排绕50圈,然后用刻度尺量出50圈的总长度,再除以50;(2)测一枚大头针的质量:先测出100枚大头针的总质量,再除以100。

这两个实验的思想方法是相同的,它们所遇到问题的共同特点是,解决办法的共同特点是 .35、甲、乙两同学分别用量筒测量一个小石块的体积。

甲同学的做法是在量筒里注入适量的水,记下水的体积V1,然后轻轻放入石块,使量筒里的水完全浸没石块,记下此时水及石块的体积V2,计算石块的体积为V2—V1.;乙同学是先将石块置于量筒中,同时往量筒中注入水,使水全部浸没石块后记下水的体积V1,然后取出石块,记下取出石块后水的体积V2,计算石块的体积为V1—V2,比较这两种方法回答下列问题:(6分)(1)你做此实验将选择哪种方法: ___(选填“甲”或“乙”)(2)如果两同学读数都是正确的,两同学计算出的石块体积可能不相等,比较大的是 _______ (选填“甲”或“乙”)。

(3)如果甲同学实验读数如右图所示,则这块碎石的体积是_______厘米3。

36.阅读下面材料,了解探究的基本方法,完成下列问题: (9分)A、一次,小柯发玑有一群蚂蚁正在往洞里运食物。

观察思考后,他提出了一个问题:蚂蚁爱吃什么样的食物昵?B、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和根据自己的生活知识经验,小柯提出了许多假设:蚂蚁可能爱吃甜的食物;蚂蚁可能爱吃软的食物;蚂蚁可能爱吃小昆虫。

C、小柯针对“蚂蚁爱吃甜的食物”送一假设,设计了一个实验:在一个培养皿的两端分别放上少许盐和少许糖,把一只蚂蚁放进培养皿中,仔细观察蚂蚁的行为。

D、小柯按照实验设计完咸了实验。

E、经过几次重复实验后,得出了结论—“蚂蚁爱吃甜的食物”。

F、然后他把探究过程和结果与同学进行了交流。

回答:⑴小柯设计实验的变量是。

(2)小柯设计的实验不足之处是。

(3)小柯在E步骤几次重复实验,目的是。

(4)针对你自己的假设,并设计一个实验加以验证,探究“蚂蚁爱吃什么样的食物”。

我的假设是: .实验的主要步骤是: .答案:1-5 DACAA 6-10 DCCBC 11-15 BDCBC 16-20 CDCBB二.21.(1) 0.8 (2) 150 (3) 120000 22. 4小时49分, 482km 23.(1)米(2)升(3)℃ (4)分 (5)千克 24.体温计 , 热胀冷缩 25. 10 26. -23℃ , 25℃ 27.设计实验方案 ,事实依据 28.左, 92.4 29. 2 ,不变 30.1.93, 0.1 32. 1, 偏大 33. 0.5 mm 34.测微小量, 测多算少. 35.20 36.(1)食物的味道 (2)蚂蚁只数太少 , (3)减少实验的偶然性,得出正确的结论 (4)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