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学业水平考试复习第一讲运动的描述(必修一)
山东学业水平考试复习第一讲运动的描述(必修一)(20191126095606)

第一讲运动的描述(必修一)一、考纲要求及历年考题落点章节内容要求运动的描述质点 A 参考系 A 路程和位移 A 速度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 A 匀速直线运动 A 加速度 B 探究、实验:用电火花计时器(或电磁打点计时器)探究匀变速直线运动速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A二、知识梳理1、参考系:俗称参照物,在描述物体运动时,选来作为标准的假设静止不动的物体;参考系的选取是任意的,通常选地面或相对地面静止的物体为参考系;为了定量描述物体的位置,必须建立坐标系。
[不仅描述运动需要参考系,人类社会的一切活动都离不开参考系,比如:高矮、胖瘦、美丑、贫富等每一个形容词都有一个参考系作为标准。
]所以说运动是绝对的,运动的描述是相对的(静止只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的描述)。
2、质点:用来代替物体的只有质量没有形状和大小的点(它是理想化的物理模型);物体看成质点的条件——物体的大小对研究物体的运动无影响。
[人们处理问题的一般方法,抓住主要的,忽略次要的。
]3、时间与时刻:时刻表示某一瞬时,若用一维坐标表示时间轴,则轴上的点表示时刻,而两点之间的间隔表示时间,时间是两时刻之差........;单位:时间和时刻的单位在国际单位是(S);测量工具:秒表等。
[对时间轴的理解,比如:1秒末、2秒初、3秒内、第四秒内等。
]4、失量、位移和路程(1)失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的量叫标量;[一个物理量如果受方向性的影响,那么这个物理量就一定是失量。
](2)位移:位移是矢量,从起点到终点的有向线段,仅与起点和终点位置有关,与路径无关。
[位移的起点和终点的确定要根据具体的问题来判断。
] (3)路程:路程是标量,只有在无往复的直线运动中,路程才等于位移的大小,位移和路程的国际单位都是米(m)。
5、速度与速率、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如果在时间t 内物体的位移是x ,它的速度就可以表示为t xv , 由该式求得的速度表示的只是物体在时间间隔t 内的平均快慢程度,称为速度。
高中物理 第一章运动的描述总结教案 鲁科版必修1

第一章运动的描述要描述物体或质点〔定义:用来代替物体的有质量的点。
判定依据:所研究的问题涉及的尺度远远大于物体本身的尺度,或者是该问题着重研究物体的平动而不是转动。
当物体的形状和大小对所研究的问题影响很小时,就可以看作质点。
〕的运动〔机械运动定义:一个物体相对于其他物体或者是物体的一部分相对于其他部分的位置变动〕必须首先选好参考系〔定义:用来描述物体运动的参照物称为参考系。
参考系的选择标准:①描述物体是否运动是看相对于参考系的位置是否改变,事先假定参考系不动;②选取不同的参考系来观察同一物体的运动结果往往是不同;③参考系的选取可以是任意的,实际解题应以观测方便和使物体的运动尽可能简单为原那么;④通常选取地面为参考系;⑤比较两个物体的运动应选同一参考系。
〕。
参考系选择好了之后就要描述在这个参考系中的物体或质点的空间位置,就要建立适当的坐标系〔一维坐标系〔数轴〕描述做直线运动的物体;二维坐标系〔平面直角坐标系〕描述物体在一个平面内运动;三维坐标系〔立体坐标系〕描述物体在一个空间内运动。
〕物体无时无刻不在运动,只有绝对的运动和相对的静止,所以物体的空间位置会发生变化〔或者移动〕因而产生了位移〔物理意义:用来表示运动物体(质点)的空间位置变化的物理量。
定义:位移是由质点的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它是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物理量,用s表示。
大小:起点和终点之间的直线距离方向:从起点指向终点〕。
位移为矢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物理量叫矢量,如位移、速度、加速度、力〕,与矢量对应的是标量〔只有大小而没有方向的物理量叫标量,如路程、质量、温度〕初中学习了路程〔物体运动轨迹的长度。
〕与位移对比一下。
大小关系 |s|≤l 特例 质点做单方向的直线运动时|s|=l由于物体或质点的运动的快慢不同,物体位移变化的快慢也不一样,所以我们引入速度〔物理意义:速度是表示运动的快慢的物理量。
速度是矢量,大小为||v ,方向为物体运动的方向;速率是标量。
山东高三知识点物理必修一

山东高三知识点物理必修一山东高三物理必修一是高中物理课程中的重要部分,也是山东高考物理科目的必修内容。
下面,我们将对山东高三物理必修一的知识点进行详细讲解。
第一章运动的描述1.1 运动的基本概念运动是物体位置随时间的变化。
物体位置的改变称为位移,位移的大小等于物体从初始位置到最终位置的直线距离,其方向由起始位置指向最终位置。
1.2 运动的描述平均速度等于位移与时间的比值,用符号v表示。
平均速度的单位是米每秒(m/s)。
1.3 曲线运动的描述对于曲线运动,可以通过将移动轨迹分成无数小段,分别近似看作直线运动来描述。
通过求解各小段的平均速度,再取其平均值,即可得到平均速度。
第二章牛顿运动定律2.1 牛顿第一定律当物体所受合力为零时,物体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
这个定律也称为惯性定律。
2.2 牛顿第二定律物体所受合力等于质量乘以加速度。
合力的方向与加速度的方向相同。
2.3 牛顿第三定律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分别作用在两个物体上。
第三章动能和动能定理3.1 动能的概念物体由于速度的存在而具有的能够做功的能力称为动能,用符号K表示。
动能的大小等于物体质量乘以速度的平方的一半。
3.2 动能定理单位时间内物体的净功率等于物体动能的变化率。
第四章力的合成与分解4.1 力的合成对于同时施加于物体上的多个力,可以通过将这些力的作用效果等效为一个合力的作用来描述。
4.2 冲量和动量冲量等于力与时间的乘积,用符号I表示。
动量等于物体质量乘以速度,用符号p表示。
第五章能量和能量转换5.1 能量的概念物体具有由于位置、形状、速度等因素而具有的能够做功的能力称为能量,用符号E表示。
能量的单位是焦耳(J)。
5.2 功和功率力对物体做功等于力与物体位移的乘积。
单位时间内做功的大小称为功率。
5.3 机械能守恒定律当只有重力和弹力做功时,机械能守恒。
机械能等于物体动能和势能的和。
第六章万有引力6.1 引力的概念任何两个物体之间都存在引力,引力的大小与两个物体质量的乘积成正比,与它们之间的距离的平方成反比。
+第一章+运动的描述+知识点总结 高一上学期物理鲁科版(2019)必修第一册

新教材鲁科版2019版物理必修第一册第1章知识点清单目录第1章运动的描述第1节空间和时间第2节质点和位移第3节速度第4节加速度第1章运动的描述第1节空间和时间一、机械运动1. 我们周围存在着各式各样的运动,其中机械运动是指一个物体相对于其他物体的位置随时间的变化。
二、空间位置的描述1. 参考系:为了研究问题方便而假定为不动的物体,物体的参考系的选择是任意的,一般视研究的问题而定。
2. 物体位置的描述:在物理学中,通常需要借助数学方法,通过建立坐标系来描述物体的位置。
如果物体做单向直线运动,可用一维直线坐标系来描述物体的位置;如果物体在一个平面内做曲线运动,可用平面直角坐标系来描述;如果物体在某空间内运动,可用空间直角坐标系来描述。
三、时间的描述时刻时间区别意义指某一瞬间事件发展的持续,是从发生到结束的时间间隔表示在时间轴上用点表示在时间轴上用线段表示常用的描述词“3秒末”“第3秒末”“第4秒初”“八点半”“3秒内”“前3秒内”“后3秒内”“第1秒内”“第1秒末到第3秒末”联系两个时刻之间的间隔即时间四、对参考系的理解1. 参考系的定义要描述某一个物体的位置及其随时间的变化,首先要选定某个其他物体作为参考,假定这个“其他物体”不动,观察研究对象相对于这个“其他物体”的位置是否随时间变化,这个被用来作为参考的物体叫作参考系。
2. 选择参考系的意义由于运动具有相对性,要描述一个物体的运动,必须首先选取参考系,才能知道并研究物体的运动。
3. 如何选取参考系研究物体的运动时,参考系是可以任意选取的,但一般以研究问题方便、对运动的描述尽可能简单为原则来选取。
在研究地面上物体的运动时,常选地面或相对地面静止的物体作为参考系。
4. 参考系的四性(1)标准性:选作参考系的物体都假定不动,被研究的物体都以参考系为标准。
(2)任意性:任何物体(待研究物体以外的物体)都可以作为参考系。
(3)统一性:在比较不同物体的运动时,应选择同一个参考系。
高中物理学业水平知识点----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

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 1、理解参考系、质点的概念,知道物体可看作质点的条件; 2、理解位移、速度、加速度的概念,公式,符号,单位。
总课时数
知识 目标 学习 目标 能力 目标 情感 目标
3、了解路程与位移的区别,时间和时刻的区别,速度和速率的区别,标量和矢量的区 别; 4、区别加速度、速度、速度变化量。 1、体验质点的条件及意义; 2、会用坐标表示时刻与时间、位置和位移及相关方向。 3、通过描述方法的探索,体会如何描述一个有特点的物理量,体会科学的方法; 4、通过比值定义法,进一步了解加速度的物理意义。 1、培养对科学的兴趣,坚定学习思考探索的信念。 2、通过对物理学发展的了解,培养学生正确的科学发展观。 1、对质点概念的理解。 2、知道在研究问题时,如何选取参考系。 3、时间和时刻、位移和路程的区别。 4、速度、加速度的概念。 1、理解在什么情况下可以把物体视为质点。 2、加速度的概念及物理意义
7、在 2008 年北京奥运会上,我国选手孟关良、杨文军在男子双划艇 500m 决赛中以 101s 的成绩获得金牌。 关于他们在决赛中的运动速度, 下列说法中正 确的是( )
A.最大速度一定为 4.95m/s C.冲刺速度一定为 4.95m/s
B.平均速度约为 4.95m/s D.起动速度约为 4.95m/s
重 点
难 点 学情分析 教学方法
学生已经学过了,但对所学的知识大部分已经忘了。 讲授 教 学 过 程 教学手段 多媒体 活 动 设 计
【基本概念】
1、机械运动 物体的空间位置随时间的变化。 2、质点 用来代替物体的有质量的点称为质点。 (理想化模型) 当物体的形状和大小对研究的问题没有影响或影响不大的情况下,物体可 以抽象为质点。 3、参考系 研究物体的运动时,要选定某个其他物体做参考,观察物体相对于它的位 置是否随时间变化,以及怎样变化,这种用来做参考的物体称为参考系。 参考系可以任意选取。 研究地面上物体的运动时, 一般选取地面为参考系。 同一物体选取不同的参考系,其运动情况可能不同。 4、坐标系 先让学生思考,教 师再给出正确答案
第一讲 运动的描述(必修一)

第一讲 运动的描述(必修一)班级 姓名 2014-2-17一、历年考题快览1、如图所示,质点A 沿半径为R 的圆周运动一周,回到出发点.在此过程中,路程和位移的大小分别是 ( )A .2,2R R ππB .0,2R πC .2R π,0D .0,02、关于速度和加速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物体的速度越大,加速度一定越大B .物体的速度变化越大,加速度一定越大C .物体的速度变化越快,加速度一定越大D .物体的加速度为零,速度一定为零3、在物理学研究中,有时可以把物体看成质点,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研究乒乓球的旋转,可以把乒乓球看成质点B .研究车轮的转动,可以把车轮看成质点C .研究跳水运动员在空中的翻转,可以把运动员看成质点D .研究地球绕太阳的公转,可以把地球看成质点4、下列速度中,指平均速度的是 ( )A .汽车通过长江大桥全程的速度B .子弹射出枪口时的速度C .雨滴落地时的速度D .运动员冲过终点时的速度5、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我国选手孟关良、杨文军在男子双划艇500m 决赛中以101s 的成绩获得金牌。
关于他们在决赛中的运动速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最大速度一定为4.95m/sB .平均速度约为4.95m/sC .冲刺速度一定为4.95m/sD .起动速度约为4.95m/s6、宋代诗人陈与义乘着小船在风和日丽的春日出游时曾经写了一首诗,如图所示,诗中“云与我俱东.....”所选取的参考系是( ) A .船 B .云C .诗人D .榆堤7、生活中我们常用一些成语来描述物体的运动,下列成语中描述距离的是( )A.风驰电掣B.疾如雷电C.一箭之遥D.蜗行牛步8、小明拉着穿过打点计时器的纸带的一端运动,纸带上打出的点如图所示,由此判断纸带的运动情况是()A.先匀速后减速B.先加速后匀速C.先减速后加速D.先加速后减速9、(11年试题)下列诗句描绘的情景中,含有以流水为参考系的是()A.人在桥上走,桥流水不流 B.飞流直下三千尺,疑似银河落九天C.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D.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10、(11年试题)高速铁路的快速发展正改变着我们的生活,高速列车使我们的出行更加舒适、便捷。
学业水平考试复习第一章_运动的描述

第一章运动的描述知识点一:机械运动、参考系、质点例1:敦煌曲子词中有一首:“满眼风光多闪烁,看山恰似走来迎,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请用物理学知识解释“山走来”和“山不动,是船行”。
你由此又得到什么看法?例2、在描述一个物体的运动时,选来作为的另一个物体叫做参考系。
电影“闪闪的红星”中有歌词:“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群山两岸走”,描述竹排的运动是以为参考系的,描述群山的运动是以为参考系的。
例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质点一定是体积极小的物体B.当研究一列火车全部通过桥所需的时间时,可以把火车视为质点C.研究自行车的运动时,因为车轮在转动,所以无论研究哪方面问题,自行车都不能视为质点D.地球虽大,且有自转,但有时仍可被视为质点基础练习:1.两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甲车内一个人看到窗外树木向东移动,乙车内一个人发现甲车没有运动,以大地为参考系,则说明( )A.甲车向西运动,乙车不动:B.乙车向西运动,甲车不动;C.甲车向东运动,乙车向东运动;D.甲乙两车以相同速度同时向西运动。
2.下列情况中的物体,哪些可以看作质点?()A.研究从北京开往上海的一列火车的运行速度B.研究汽车后轮上一点运动情况的车轮C.体育教练员研究百米赛跑运动员的起跑动作D.研究地球自转时的地球3.下面关于质点的说法正确的是()A、地球很大,不能看作质点B、原子核很小,可以看作质点C、研究地球公转时可把地球看作质点D、研究地球自转时可把地球看作质点4.在物理学中,突出问题的主要方面,忽略次要因素,建立理想化的“物理模型”,是经常采用的一种科学研究方法。
质点就是这种物理模型之一下列关于地球能否看作质点的说法正确的是()A.地球质量太大,不能把地球看作质点B.地球体积太大,不能把地球看作质点C.研究地球的自转时可以把地球看作质点 D.研究地球绕太阳的公转时可以把地球看作质点知识点二:时间、时刻,位移、路程例1、下列说法中指时刻的有()A.学校每天上午8点整开始上课B.学校每节课40minC.某次测验时间是100min钟D.考试9︰40结束例2、以下的计时数据指时间的是()A.天津开往德州的625次列车于13时35分从天津出发B.某运动员用11s跑完100m C.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节目每晚19时开播 D.某场足球赛开赛15min时,甲队攻入一球例3.一小球从4m高处落下,被地面弹回,在1m高处被接住,则小球的路程和位移大小分别为()A、5m,3mB、4m,1mC、4m,3mD、 5m,5m基础练习:1.如图1所示,物体沿两个半径为R 的半圆弧由A 运动到C ,则它的位移和路程分别是( )A .0,0B .4R 向东,2πR 向东C .4πR 向东,4RD .4R 向东,2πR 2、下列关于位移和路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位移是矢量,路程是标量,但位移的大小和路程总是相等B .位移描述直线运动,路程描述曲线运动C .位移仅取决于始末位置,而路程取决于实际运动路线D .在某一运动过程中,物体经过的路程总大于或等于物体位移的大小知识点三:矢量和标量例1.物理学中把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物理量称为矢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的物理量称为标量.下面给出的物理量中,哪一个是标量A .加速度B .力C .质量D .速度知识点四:坐标与坐标的变化量:例1.质点沿x 轴正方向运动,在t=2时刻它的位置坐标为x 1=-4m ,t=6s 时刻它的位置坐标为x 2=6m ,则在这段时间内质点的位置变化Δx = m ,平均速度v = m/s 。
物理学业水平考试必考知识点总结

物理学业水平考试必考知识点总结一、运动的描述。
1. 质点。
- 定义:用来代替物体的有质量的点。
- 条件: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对研究问题的影响可忽略不计。
例如研究地球绕太阳公转时,地球可看成质点;研究地球自转时,地球不能看成质点。
2. 参考系。
- 定义:为了描述物体的运动而假定为不动的物体。
- 性质:参考系的选取是任意的,通常以地面为参考系。
不同的参考系中,物体的运动情况可能不同,如坐在行驶汽车中的人,以汽车为参考系是静止的,以地面为参考系是运动的。
3. 位移和路程。
- 位移:矢量,是由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其大小等于初末位置间的直线距离,方向由初位置指向末位置。
- 路程:标量,是物体运动轨迹的长度。
只有在单向直线运动中,路程才等于位移的大小。
4. 速度。
- 平均速度:v = (Δ x)/(Δ t),是矢量,表示物体在某段时间或某段位移内运动的平均快慢程度。
- 瞬时速度:物体在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速度,是矢量。
当Δ t趋近于0时,平均速度就趋近于瞬时速度。
5. 加速度。
- 定义:a=(Δ v)/(Δ t),是描述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是矢量,方向与速度变化量Δ v的方向相同。
二、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
1.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基本公式。
- 速度公式:v = v_0+at- 位移公式:x=v_0t+(1)/(2)at^2- 速度 - 位移公式:v^2-v_0^2 = 2ax- 平均速度公式:¯v=(v + v_0)/(2)(适用于匀变速直线运动)2. 自由落体运动。
- 定义: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从静止开始下落的运动。
- 特点:初速度v_0 = 0,加速度a = g(g≈9.8m/s^2)。
- 公式:v = gt,h=(1)/(2)gt^2,v^2=2gh三、相互作用。
1. 重力。
- 产生: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
- 大小:G = mg,方向竖直向下。
- 重心:物体所受重力的等效作用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讲运动的描述(必修一)
一、考纲要求及历年考题落点
二、知识梳理
1、参考系:俗称参照物,在描述物体运动时,选来作为标准的假设静止不
动的物体;参考系的选取是任意的,通常选地面或相对地面静止的物体为参考系;为了定量描述物体的位置,必须建立坐标系。
[不仅描述运动需要参考系,人类社会的一切活动都离不开参考系,比如:高矮、胖瘦、美丑、贫富等每一个形容词都有一个参考系作为标准。
]所以说运动是绝对的,运动的描述是相对的(静止只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的描述)。
2、质点:用来代替物体的只有质量没有形状和大小的点(它是理想化的物
理模型);物体看成质点的条件——物体的大小对研究物体的运动无影响。
[人们处理问题的一般方法,抓住主要的,忽略次要的。
]
3、时间与时刻:时刻表示某一瞬时,若用一维坐标表示时间轴,则轴上的
点表示时刻,而两点之间的间隔表示时间,时间是两时刻之差;单位:时间和
时刻的单位在国际单位是(S);测量工具:秒表等。
[对时间轴的理解,比如:
1秒末、2秒初、3秒内、第四秒内等。
]
4、失量、位移和路程
(1)失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的量叫标量;[一个物理量如果受方向性的影响,那么这个物理量就一定是失量。
]
(2)位移:位移是矢量,从起点到终点的有向线段,仅与起点和终点位置
有关,与路径无关。
[位移的起点和终点的确定要根据具体的问题来判断。
](3)路程:路程是标量,只有在无往复的直线运动中,路程才等于位移的大小,位移和路程的国际单位都是米(m)。
5、速度与速率、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
如果在时间t内物体的位移是x,它的速度就可以表示为7亠,由该式L t 求得的速度表示的只是物体在时间间隔t内的平均快慢程度,称为 ___________ 速
度。
如果t非常非常小,就可以认为—表示的是物体在时刻t的速度,这个
A t
速度叫做______ 速度。
速度是表征运动物体运动____________ 的物理量。
速率
为__________ 的大小;平均速度及瞬时速度都是(矢量或标量),速率是
(矢量或标量)
6、匀速直线运动:速度的_______ 和_______ 都不变(速度恒定)的运动叫
做匀速直线运动。
[其它的关于匀速直线运动的定义,加深对运动的理解。
]
7、加速度:速度变化量Av与发生这一变化所用时间At的比值a=A v/ △ t 定义为物体运动的加速度,它是矢量,方向与Av 方向相同;△ V/ △ t又叫速度变化率,与速度v大小、速度变化量Av大小无关;加速度是描述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国际单位是米/秒2(m/s2),读作米每二次方秒。
[a二△ v/ △ t,只适用于对匀加速运动的计算;它是加速度的计算式,但不是决定式,a的大小由物体的质量和所受合外力共同(牛二定律)决定。
]
8实验:考点为对纸带的处理。
(1)打点计时器的频率;(2)纸带上点的疏密所代表的运动的快慢;(3)纸带上某点的瞬时速度的大小(分实际的点和计数点两
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