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族刺绣试讲教案

合集下载

第一章 概论 教学设计

第一章 概论 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
科目:苗家刺绣
教师:
部门:
2021—2022学年度第一学期
课题
第一章 概论
备课时间
课型
课时
1课时
授课班级
教学目标
通过一个课时的学习,学生应了解苗族的起源和苗家刺绣的基本知识。
教材
分析
重点
苗家刺绣的基本知识
难点
苗族的起源
教具
PPT、课本
教法
案例分析、合作学习、电脑模拟等方法
学法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课前复习课本的内容,课后及时巩固上课所学的知识,完成上课布置的作业。
苗绣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格和技巧。针法有平绣、辫绣、结绣、缠绣、绉绣、贴花、抽花、打子、堆花等十来种。
图案有视为吉祥的麒麟、龙、凤和常见的虫、鱼、花卉、石榴等;颜色有大红、水红、紫红、深蓝、浅蓝、深绿、浅绿、橙黄、深黄等。
先让学生自己思考,小组讨论,然后教师再讲解,采用启发式教学
提问查看当堂掌握情况。
作业布置
在长期的历史发展历程中,苗族在服饰、节庆、婚嫁、丧葬、娱乐、礼节、禁忌、饮食等方面演变,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俗习惯。
二、苗家刺绣
苗绣是指苗族民间传承的刺绣技艺,是苗族历史文化中特有的表现形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之一。
苗锈主要用在苗装中头巾、衣领、袖腰、袖口、衣肩、衣背、衣摆、腰带、围腰、裙子、裹腿布巾、鞋子及围兜等的装饰。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导入新课
向学生播放或者展示苗家刺绣作品
展示作品
教学过程
一、参观内容情景再现(约10分钟)
通过欣赏精美的苗家刺绣作品,学生直观地接触到苗绣,加深了学生对本课内容的理解。

小学美术《苗绣》试讲教案

小学美术《苗绣》试讲教案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苗绣的图案寓意和色彩搭配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举例和比较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苗绣相关的实际问题,如苗绣图案的寓意、色彩搭配等。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苗绣操作。这个操作将演示苗绣的基本技巧和绣制方法。
在小组讨论环节,学生们围绕苗绣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他们提出了很多有创意的想法,让我感到十分欣慰。这说明学生们已经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中,达到了教学目的。但在引导讨论过程中,我也发现部分学生表达不够自信,今后需要多给予他们鼓励和支持。
然而,我也意识到在本节课中存在一些不足。首先,教学难点部分的讲解可能还需要更具体、更生动的例子,以便让学生们更容易理解和掌握。其次,在实践活动过程中,时间分配不够合理,导致部分小组的操作时间较短。在以后的教学中,我将注意调整时间分配,确保每位学生都能有足够的时间进行实践。
举例:分析苗绣作品中的色彩搭配规律,指导学生如何在自己的作品中运用对比色、互补色等。
(3)绣制技巧的掌握:苗绣绣制技巧多样,学生需要学会基本的绣制方法,才能创作出满意的作品。
举例:教授平针、链针、缎面绣等基本绣制技巧,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逐步掌握。
(4)创新能力的培养:在传承苗绣的基础上,鼓励学生进行创新,使作品具有个性和现代感。
二、核心素养目标
本节课旨在培养学生以下核心素养:
1.美术鉴赏能力:通过学习苗绣的历史、特点和用途,提高学生对传统民间艺术的鉴赏能力,激发对民族文化的尊重和热爱。
2.创意实践能力:观察和分析苗绣的图案、颜色和绣制技巧,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创作具有个性和创意的美术作品,提升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苗族刺绣教案

苗族刺绣教案

任务引领:
完成一幅刺绣作品。
(二)授课 1. 课件出示:苗族刺绣(播放苗族背带刺绣视频,营造学习 氛围 ) 师:苗族刺绣代表了中国少数民族刺绣的最高水平。它具有传 承历史文化的作用,主要表现在刺绣的图案上。几乎每一个刺 绣图案纹样都有一个来历或传说,都深含民族的文化,都是民 族情感的表达,是苗族历史与生活的展示。它是苗族人们集体 智慧的结晶,是苗族服饰的主要装饰手段。那同学们能总结一 下苗族刺绣在苗族服饰中的用途吗?(发言、归纳) 学生:通常用以制作衣帽、坎肩、裙摆、绑腿、襁褓等等。(教 师边听学生发言边播放课件,增加直观感觉,加深印象) 2.师:刚才播放的苗族背带刺绣以及同学们收集的刺绣图案, 它们的质感有所不同,那你们知道苗族刺绣的制作材料、工具 及工艺流程吗?(发言、归纳) (1)制作材料 布:主要以自种、自纺、自织、自染的家织白坯布为主,如棉 布、麻布等;现在也会使用棉、麻、毛、丝、化纤等织物。 纸:包括一般的底稿纸和复写纸两种。 线:有棉线、麻线、丝线、毛线等,其中棉线、丝线最为常用。 (2)工具 针:有绣花针、毛线针、串珠针等。 剪刀:有裁缝剪、绣花剪。 尺子 绷架、辫线架 绘图笔
苗族刺绣图案是我国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杰出 代表,它以独特的艺术风格、鲜明的民族特点、浓郁的地域色 彩而著称,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和艺术价值。保护和利用好这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继承和发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具有重 要而深远的意义。在“民族风”愈燃愈烈的今天,民族元素深 深吸引着国内外设计师的眼球。利用民族元素进行设计已成为 不可阻挡的趋势。苗族刺绣在造型、组织形式、色彩、题材、 制作工艺等方面都能够为设计师提供借鉴和灵感来源。对设计 师来说,民族化与时尚感的融洽,是对民族元素的成功运用, 是民族文化升华的灿烂前景。

苗族刺绣试讲教案汇编

苗族刺绣试讲教案汇编

《苗族刺绣》教案课程名称:苗族刺绣课时: 1课时主要教学内容教学设计的指导思想:苗族刺绣图案是苗族人们千百年以来集体智慧的结晶,黔东南刺绣图案代表了苗族刺绣的最高水平,在国际上也是一帜熠熠生辉的奇葩。

贵州苗族刺绣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内涵,是我国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组成部分,具有重大研究价值。

本课阐述了黔东南苗族刺绣图案构成形式、色彩特征、图案主题、美学特征等等方面。

而大量的图片是对内容的直观展现,因此,应结合图片和文字内容,根据学生的特点,使其对苗族刺绣的一些手法有认知上的了解,并且对苗族刺绣的文化内涵有认识上的基础。

教学目标分析:1、知识目标:让学生掌握苗族刺绣的基本概况。

2、知识目标:使学生能根据苗族刺绣图案的创作手法,结合自身审美要求,创作图案,并搭配适合的色彩。

3、情感目标:通过营造学习情境,使学生在应用知识的同时,体会审美创作的乐趣。

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明确苗族刺绣用途、工艺及材料、艺术特征(构成形式、色彩特征、图案主题、美学特征)。

2.教学难点:具体了解并应用苗族刺绣的艺术特征进行创作。

教学过程:(一)导入师:放假期间,同学们可能会去外地旅游,那除了浏览景色之外,还会带回一些当地很有地方特色的工艺品,这些工艺品都有纪念意义。

我想请问在座的同学们在苗族聚居的地区(贵州、湖南、云南、广西、海南等省。

其中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是苗族最大的聚居区),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工艺品是什么?(同学发言:苗族刺绣)上节课让同学们在课余时间了解苗族刺绣,并收集自己所喜欢的苗族刺绣图案,现在可以将同学们收集的图片给大家展示一下,并讨论当时选择的原因?生:展示收集图片资料,学生讨论,交流自己的感受。

(由于图案造型、色彩搭配、等原因)(二)授课1.课件出示:苗族刺绣(播放苗族背带刺绣视频,营造学习氛围)师:苗族刺绣代表了中国少数民族刺绣的最高水平。

它具有传承历史文化的作用,主要表现在刺绣的图案上。

苗族刺绣试讲教案

苗族刺绣试讲教案

苗族刺绣试讲教案教案标题:苗族刺绣的技艺传承与创新一、教学目标:1.了解苗族刺绣的历史渊源、特点和艺术表现形式;2.学习苗族刺绣的基本工具和技法;3.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苗族刺绣的历史与特点;2.苗族刺绣的材料和工具;3.苗族刺绣中常用的技法;4.苗族刺绣的艺术表现形式;5.苗族刺绣的创新与传承。

三、教学步骤与方法:1.导入(5分钟)通过播放一段苗族刺绣的视频或展示苗族刺绣样品,引起学生对苗族刺绣的兴趣,并提出问题。

如:你们对苗族刺绣了解多少?有没有了解过其他民族的刺绣?2.知识讲解(30分钟)a.苗族刺绣的历史与特点讲解苗族刺绣的起源、发展历史以及其特点,特别是苗绣的鲜艳颜色、丰富图案和浓厚民族特色。

b.苗族刺绣的材料和工具介绍苗绣所使用的材料和工具,包括绣线、绣针、布料、绣架等。

c.苗族刺绣中常用的技法详细讲解苗族刺绣中常用的技法,如平绣、齐绣、滚花、缠绤、雁字、精细绣等。

d.苗族刺绣的艺术表现形式揭示苗族刺绣的艺术表现形式,包括图案的选择、构图的布置、色彩的运用等。

3.实践操作(60分钟)a.学生观摩范例展示不同风格的苗族刺绣作品,让学生观摩范例,并分析作品的特点和创新之处。

b.学生实践操作学生根据老师提供的苗绣图案,运用所学技法进行刺绣实践。

同时鼓励学生发挥创造力,在图案设计和色彩运用上进行创新。

4.总结(10分钟)向学生询问他们对苗族刺绣的看法和体会,鼓励他们分享实践中的创新点和困难。

然后进行总结,强调苗族刺绣作为一项传统工艺的传承和创新的重要性。

四、教学评价:1.学生的作品评价通过对学生的实践作品进行评价,包括图案构图、技法运用、色彩搭配等方面。

2.学生的口头评价鼓励学生在总结环节对自己的学习进行自我评价,并对教学内容和方式提出建议和改进意见。

3.教师的评估教师对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效果进行评估,对课堂教学进行反思和总结。

五、拓展延伸:1.邀请苗绣艺人进行专题讲座或工作坊,让学生近距离观摩和学习苗族刺绣的技艺;2.组织学生进行苗绣设计比赛,鼓励他们发挥创造力,展示刺绣的美;3.学生可以选择其他民族的刺绣形式进行比较研究,了解不同民族间的刺绣文化。

六年级美术上册《苗绣》教案、教学设计

六年级美术上册《苗绣》教案、教学设计
(三)学生小组讨论,500字
在学生掌握了苗绣的基本知识后,我会将他们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择一幅苗绣作品进行分析和讨论。讨论内容包括:
1.作品的主题和寓意:分析作品所表达的意义,了解苗族人民的信仰和习俗。
2.技巧和色彩搭配:探讨作品中所运用的技巧和色彩搭配,总结其优点和特点。
3.创作灵感:讨论如何将苗绣元素融入日常生活,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四)课堂练习,500字
课堂练习环节,我会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独立创作一幅简单的苗绣作品。在此过程中,我会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并及时给予鼓励和反馈。练习结束后,学生将展示自己的作品,进行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
(五)总结归纳,500字
在课堂尾声,我将带领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包括:
1.苗绣的基本技巧和色彩搭配原则:让学生回顾所学技巧,加深记忆。
在课堂开始时,我将以一段关于苗族风土人情的视频引入新课,让学生在视觉和听觉上初步感受苗族的独特文化氛围。随后,我会展示几幅精美的苗绣作品,并提出问题:“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些美丽的图案是用什么方法制作的吗?它们有什么特别之处?”通过这种方式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引导他们进入本节课的主题——苗绣。
(二)讲授新知,500字
5.创新实践:鼓励学生运用所学技巧,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创作具有个性化的苗绣作品。
6.融入生活:引导学生探讨苗绣在现代生活中的应用,激发他们的创新意识。
7.总结与反思: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让学生反思自己在制作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提高自我认知能力。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500字
1.导入新课:展示苗绣作品,引导学生谈论对苗绣的初步印象,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讲解与示范:教师详细讲解苗绣的基本技巧和色彩搭配原则,并进行现场示范,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制作过程。

美术试讲刺绣教案模板范文

美术试讲刺绣教案模板范文

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刺绣的历史、文化和基本技法。

2. 培养学生对刺绣艺术的兴趣和审美能力。

3. 学会基本的刺绣工具使用和简单的刺绣图案设计。

4. 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教学重点:1. 刺绣工具的认识和使用。

2. 简单刺绣图案的设计与制作。

教学难点:1. 刺绣技巧的掌握。

2. 刺绣图案的创新设计。

教学准备:1. 刺绣工具:绣布、绣线、绣针、剪刀、绷架等。

2. 刺绣图案资料:书籍、图片、网络资源等。

3. 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展示刺绣作品,引导学生欣赏并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什么艺术吗?”2.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今天我们来学习刺绣艺术。

”二、讲授新课1. 刺绣的历史和文化- 教师简要介绍刺绣的历史背景、发展历程和文化内涵。

- 展示不同时期、不同地区的刺绣作品,让学生感受刺绣艺术的多样性。

2. 刺绣的基本技法- 教师讲解刺绣的基本针法,如平针、十字针、打结针等。

- 展示刺绣工具的使用方法,让学生了解绣针、绣线、绣布等。

3. 刺绣图案设计- 教师展示一些简单的刺绣图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设计自己的图案。

- 学生分组讨论,设计简单的刺绣图案。

三、实践操作1. 学生按照自己的设计,开始刺绣实践。

2.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在刺绣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3. 学生完成作品后,展示并互相欣赏。

四、总结与评价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刺绣过程中的收获和体会。

2.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评价。

3. 教师点评学生的作品,给予鼓励和建议。

教学反思:1. 教师反思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效果。

2. 教师根据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课后继续学习刺绣,尝试更复杂的图案设计。

2. 组织学生参加刺绣比赛或展览,展示自己的作品。

3. 探索刺绣与其他艺术形式的结合,如绘画、服装设计等。

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评价:1. 学生对刺绣艺术的兴趣和认识程度。

2. 学生掌握刺绣基本技法的熟练程度。

教案(苗绣课程4:苗绣技法——牵绣、闭口锁绣、开口锁绣)

教案(苗绣课程4:苗绣技法——牵绣、闭口锁绣、开口锁绣)
环节二:
视频演示+解答环节(12分钟)
利用实操和效果展示视频,结合知识理论进行实操教学
播放实操视频,并进行对应的教学解说
认真观看,提问,记下学习笔记
让学生通过实操视频和教师讲解,深入理解课堂内容,激发学生尝试兴趣
环节三:
提问验收(1.5分钟)
运用实际案例进行提问,让学生回答
运用实际案例进行提问
学生进行回答
苗绣课程3:
项目名称
民族工艺品设计与制作
课程名称
苗绣技法——反复针绣、插绣、乱针插绣
授课题目
苗绣技法——反复针绣、插绣、乱针插绣
授课对象
中职一年级
授课学时
1学时
授课地点
在线课程
授课形式
理论+实践
内容分析
本节主要讲述苗绣技法——牵绣、闭口锁绣、开口锁绣等内容,目的是帮助学生了解苗绣独有技法,并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成效
1.教学目的是否达到?
2.学生掌握是否扎实?
特色创新
是否利用了多种讲课方式结合,让学生学习印象更深刻?
不足与改进
学情分析
知识和技能基础
1.牵绣技法概念和流程。
2.闭口锁绣技法概念和流程。
3.开口锁绣技法概念和流程。
认识和实践能力
1.了解牵绣技法的类别和使用方法。
2.了解闭口锁绣技法的类别和使用方法。
3.了解开口锁绣技法的类别和使用方法。
学习特点
为了让学生了解苗绣技法的类别和使用方法,任课教师可借助不同种类苗绣的案例鉴赏进行重点讲解,并注重收集教学过程中的学生问题。
还原现场,让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索,增强印象
环节四:
小结
(0.5分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苗族刺绣》教案
课程名称:苗族刺绣
课时: 1课时
主要教学内容
教学设计的指导思想:
苗族刺绣图案是苗族人们千百年以来集体智慧的结晶,黔东南刺绣图案代表了苗族刺绣的最高水平,在国际上也是一帜熠熠生辉的奇葩。

贵州苗族刺绣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内涵,是我国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组成部分,具有重大研究价值。

本课阐述了黔东南苗族刺绣图案构成形式、色彩特征、图案主题、美学特征等等方面。

而大量的图片是对内容的直观展现,因此,应结合图片和文字内容,根据学生的特点,使其对苗族刺绣的一些手法有认知上的了解,并且对苗族刺绣的文化内涵有认识上的基础。

教学目标分析:
1、知识目标:让学生掌握苗族刺绣的基本概况。

2、知识目标:使学生能根据苗族刺绣图案的创作手法,结合自身审美要求,创作图案,并搭配适合的色彩。

3、情感目标:通过营造学习情境,使学生在使用知识的同时,体会审美创作的乐趣。

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明确苗族刺绣用途、工艺及材料、艺术特征(构成形式、色彩特征、图案主题、美学特征)。

2.教学难点:具体了解并使用苗族刺绣的艺术特征进行创作。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放假期间,同学们可能会去外地旅游,那除了浏览景色之外,还会带回一些当地很有地方特色的工艺品,这些工艺品都有纪念意义。

我想请问在座的同学们在苗族聚居的地区(贵州、湖南、云南、广西、海南等省。

其中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是苗族最大的聚居区),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工艺品是什么?(同学发言:苗族刺绣)上节课让同学们在课余时间了解苗族刺绣,并收集自己所喜欢的
苗族刺绣图案,现在可以将同学们收集的图片给大家展示一下,并讨论当时选择的原因?
生:展示收集图片资料,学生讨论,交流自己的感受。

(由于图案造型、色彩搭配、等原因)
(二)授课
1.课件出示:苗族刺绣(播放苗族背带刺绣视频,营造学习氛围)
师:苗族刺绣代表了中国少数民族刺绣的最高水平。

它具有传承历史文化的作用,主要表现在刺绣的图案上。

几乎每一个刺绣图案纹样都有一个来历或传说,都深含民族的文化,都是民族情感的表达,是苗族历史和生活的展示。

它是苗族人们集体智慧的结晶,是苗族服饰的主要装饰手段。

那同学们能总结一下苗族刺绣在苗族服饰中的用途吗?(发言、归纳)
学生:通常用以制作衣帽、坎肩、裙摆、绑腿、襁褓等等。

(教师边听学生发言边播放课件,增加直观感觉,加深印象)
2.师:刚才播放的苗族背带刺绣以及同学们收集的刺绣图案,它们的质感有所不同,那你们知道苗族刺绣的制作材料、工具及工艺流程吗?(发言、归纳)(1)制作材料
布:主要以自种、自纺、自织、自染的家织白坯布为主,如棉布、麻布等;现在也会使用棉、麻、毛、丝、化纤等织物。

纸:包括一般的底稿纸和复写纸两种。

线:有棉线、麻线、丝线、毛线等,其中棉线、丝线最为常用。

(2)工具
针:有绣花针、毛线针、串珠针等。

剪刀:有裁缝剪、绣花剪。

尺子
绷架、辫线架
绘图笔
(3)制作工艺
针法:主要有平针绣(平绣)、辫绣、绉绣、锁绣、缠绣、盘绣、绒绣、锑绣、叠绣、堆绣、挑花、破线绣、打籽绣等等。

制作流程:准备图案;上绷;选线;刺绣;整理。

(教师边讲解边放课件,增加直观感觉,加深印象)
3、苗族刺绣艺术特征:
师:苗族因其支系众多以及各支系独特的居住环境,在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苗族刺绣图案形成了自身独特的刺绣艺术风格,不论是图案色彩还是图案纹样都有着不同和其他民族的特征,图案的主题多种多样、艺术内涵异常丰富。

这么多、这么漂亮的苗族刺绣图案,创作者是谁呢?它有哪些构成形式,又是怎样搭配色彩的?(是苗族勤劳的女性,是普通的劳动人民)
(1)苗族刺绣图案的构成形式:
单独纹样 a.均齐式:又称“对称式”。

表现形式又分为绝对对称和相对对称两种。

b.均衡式:又称“平衡式”。

均衡式单独纹样又有涡形、S形、相对、
相背、交叉、折线、重叠等多种组织形式。

适合纹样:圆形、方形、三角形、菱形等。

连续纹样:二方连续纹样和四方连续纹样。

综合纹样:是指运用单独纹样、适合纹样、连续纹样等中的两种或是两种以上的组织形式综合在一起的图案构成形式。

(2)苗族刺绣图案的色彩特征:
色彩是苗族刺绣图案的符号,色彩绚烂是苗族刺绣图案的突出特征。

在用色上,或许是受到本民族自由达观、祈福求欢精神的浸染,或许是本民族的宗教习俗、历史观念、文化背景等的制约和影响,使得苗族人民在刺绣图案的色彩搭配和运用方面表现出有别和其他少数民族的独特的见解。

苗族刺绣图案以不同纯度和明度来表现高反差、强对比、高纯度(如红、黄、蓝、绿、紫等)的视觉效果,使图案整体效果十分醒目、绚丽而强烈。

在色彩方面表现出艳丽且丰富、对比强烈(红和绿、蓝和黄)且和谐、颜色夸张且明确的特点,充分显示出了苗族刺绣图案“在对比色中求调和,在同类色中求对比”的配色原则。


在苗族刺绣图案中有哪些主题,这些主题中又常出现什么形象?
(3)苗族刺绣的图案主题:
自然主题:人、飞禽走兽、山花野草、日月星辰、山川河流。

历史主题:骏马飞渡、江河波涛、山川河流、苗王印、星宿花、蜘蛛花、爪牙花。

图腾主题:龙、牛、鱼、蝴蝶。

师:同学们收集的苗族刺绣图片为什么觉得好看?给你们最深的印象是什么?它有哪些美学特征呢?
学生:小声议论并发表自己的看法,教师及时分析使用文字说明以及学生的看法,使学生明确苗族刺绣不拘泥于自然色彩的现象、大胆提炼归纳其美的特征,从而让学生进一步理解苗族刺绣。

(4)苗族刺绣图案的美学特征:
空间美:其纹样的艺术构思一般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图案造型随意、夸张、大胆,在同一个刺绣画面中可以同时看到同一个物体不同角度的造型,在有限的平面空间中最大限度的表现事物的特征。

动感美:它以流畅而富于韵律的曲线为主要的造型因素。

其图案造型动中有静,静中有动,在造型上大胆突破呆板的平衡对称的构图形式,而努力追求一种总体上的动态平衡。

虚幻美:在表现手法上最显著的一个特点是幻想和真象交织、抽象和具象手法并用。

一类是整体上给人以抽象感或是浓厚的抽象意味,而局部则使用写实手法进行描绘,另一类是对局部造型进行大胆处理,但整体上仍给人以具象的感觉,让人们一眼便看出是何种事物。

色彩美:其色彩斑斓、异彩缤纷。

以红、黑色的强烈对比为基调,在此基础上搭配其他色彩,如青、蓝、紫等。

在色彩的比例搭配方面注重突出红、白、黑三大色块,其它蓝、黄、绿诸色则处理成细小的星点,起到点缀的作用,在视觉上给人以青底大红或是红底大绿的强烈块面效果。

(三)布置学生课堂作业
(1)在下图中选择其中一个图形,用本节课所学的苗族刺绣图案的手法创作并搭配颜色。

(2)学生在创作时,教师巡回指导时以小组比赛的方式鼓励学生的绘画热情。

(四)作业展示
优秀作业展示:肯定、鼓励,总结优秀原因。

特色作业展示:肯定创意,学生发言谈自己的看法,教师鼓励评价,并提出修改建议。

(五)课堂研究性学习的延伸
苗族刺绣图案是我国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杰出代表,它以独特的艺术风格、鲜明的民族特点、浓郁的地域色彩而著称,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和艺术价值。

保护和利用好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继承和发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在“民族风”愈燃愈烈的今天,民族元素深深吸引着国内
外设计师的眼球。

利用民族元素进行设计已成为不可阻挡的趋势。

苗族刺绣在造型、组织形式、色彩、题材、制作工艺等方面都能够为设计师提供借鉴和灵感来源。

对设计师来说,民族化和时尚感的融洽,是对民族元素的成功运用,是民族文化升华的灿烂前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