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粤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第三单元第9课议论散文两篇版含答案
粤教版高中必修二《议论散文两篇》

北大公学肇庆实验学校:杜海波
【诗海撷贝】 西楼 [宋]曾巩
海浪如云去却回,北风吹起数声雷。 朱楼四面钩疏箔 [bó] ,卧看千山急雨来。
【翻译】 海上滔天的巨浪,像云彩般高涨,涌过去了,又
急急退了回来;强劲的北风刮着,夹杂着数声轰雷。我 站在楼上把四面的帘子高高挂起,然后静静地躺下, 欣赏着暴雨,欣赏着雨中重峦叠岫的风采。
4.《窗》第2段:“门和窗有不同的意义。……门许我
们追求,表示欲望,窗子许我们占领,表示享受。”
句子中的“追求”和“占领”有什么不同的深层含意?
【明确】“追求”是相对于“门”来说的,“门”是可 以走出去的,因此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欲望,主动地去 追求春光。
“占领”是相对于“窗”来说的,“窗”可以打通 大自然和人的隔膜,把风和太阳引进来,人们只要待在 屋里就可以享受,不用出去。
【重点探究】 1.散文《窗》共有4段,请依次找出每段文字中最能体 现作者行文思路的句子,然后概括每段文字的主要内容。
【点拨】(1)第1段:①又是春天,窗子可以常开了。② 春天是该镶嵌在窗子里看的,好比画配了框子。简析: 由“春天”入笔,道出“窗”的作用。 (2)第2段:门许我们追求,表示欲望,窗子许我们占领, 表示享受。简析:对比“门”和“窗”对于人的不同意 义,引出论点“窗子打通了大自然和人的隔膜”。
比,认为窗子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标志,代表着更高层 次的人类进化,并呼唤人与人之间互相信任、坦诚相 待、自由交流。
【阅读鉴赏】
《窗》
微课一:赏析引用的表达效果
1.下面课文中的引用有何表达效果?请简要赏析。
(1)①《归去来辞》有两句道:“倚南窗以寄傲,审容
膝之易安。”
②他又说:“夏月虚闲,高卧北窗之下,清风飒至,自
语文粤教必修2学案第9课议论散文两篇Word含解析

第9课 议论散文两篇学习重点 1.理解重要语句及词语的含意;正确把握作者的观点,体会作者阐述的生活哲理。
2.体会象征手法的运用。
1.读准字音(1)单音字①琐.碎(suǒ) ②譬.如(pì) ③凭眺.(tiào) ④驯.服(xùn) ⑤寒暄.(xuān ) ⑥斟.酌(zhēn ) ⑦清风飒.至(sà) ⑧奢侈.(chǐ) ⑨眸.子(móu) ⑩嘈.杂(cáo) ⑪揪.心(jiū) ⑫静谧.(mì) ⑬接踵.(zhǒnɡ) (2)多音字①系⎩⎪⎨⎪⎧ 联系.(xì)系.鞋带(jì) ②畜⎩⎪⎨⎪⎧ 家畜.(chù)畜.牧(xù) ③秘⎩⎪⎨⎪⎧ 秘.密(mì)秘.鲁(Bì) ④症⎩⎪⎨⎪⎧忧郁症.(zhèn ɡ)症.结(zhēn ɡ) 2.辨形组词 (1)⎩⎪⎨⎪⎧ 暄(寒暄)煊(煊赫)渲(渲染) (2)⎩⎪⎨⎪⎧ 缭(眼花缭乱)撩(撩拨)燎(燎原)(3)⎩⎪⎨⎪⎧ 峻(严峻)竣(竣工)浚(疏浚) (4)⎩⎪⎨⎪⎧询(询问)殉(殉职)徇(徇私) 3.理解词义(1)光天化日:大家看得很清楚的地方。
常用于干违法乱纪的事情的语境中。
(2)休戚相关:彼此间祸福互相关联。
休戚,欢乐和忧愁,泛指有利的和不利的遭遇。
(3)不过尔尔:不过这样罢了。
用来形容平平常常。
有轻视的意味。
(4)接踵而来:后面的人的脚尖接着前面的人的脚跟,形容人或事物一个又一个接连不断。
(5)音容宛在:死者的声音和容貌仿佛还在耳边和眼前,多形容对死者的怀念。
4.选词填空(1)享受·享用·享有①泰山在古今中外________盛名。
②这次出差我________了贵宾的待遇。
③朋友来了,他拿出好酒供客人________。
答案 ①享有 ②享受 ③享用解析 “享受”,物质上或精神上得到满足。
“享用”,使用某种东西而得到物质上或精神上的满足。
【粤教版】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必修二检测:第三单元9议论散文两篇Word版含答案

第三单元散文(2)[单元解读]谈论性散文,就是要借助散文的形象性、抒怀性,挖掘平时生活事物中的深刻真理,用充满个性和感情的语言,敏锐地把生活的真理性体现出来。
本单元的学习,就是要学习名家的思辩力,用靠谱的论据,经过严实的论证,推理或演绎出十全十美的逻辑结论,给人们教育和启示。
“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
”在本单元中,六位中外作家将“借我们一双慧眼”,启示我们从身旁的平庸事物中发现丰富深刻的真理。
钱钟书和莫利从大家习以为常的窗、门中窥见了那么多的世相人生,给我们翻开了一扇扇知识之窗和智慧之门;秦牧从菱角中品出了认识和剖析事物的思想方法;丰子恺从逐渐流逝的生命里,悟出掌握百年人生的“大人品”;柯灵则从那些普一般通的书信里,读出了人间美好的情素和丑恶的病态;孙绍振在中西方对待狗的天壤之其他态度里,发现了巨大的文化差别。
让我们追随作家的脚步,放飞我们的心灵,去发现,去感悟,去自由地探究吧!谈论散文两篇窗,我们习以为常,可有谁曾认真地思虑过它存在的意义?其实我们身旁平庸的事物经常包含着丰富而深刻的真理。
学贯中西的钱钟书先生就为我们翻开了一扇人生的智慧之窗!光阴地道上有了门,便有了历史、现实和未来的界线;人们内心有了门,便有了警戒、防备和拒绝的念想。
门关着,拒他人于外,即是阻隔的高峰;门翻开,可成交流的渠道。
今日,就让我们走进莫利的智慧之门。
美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字体赏美文烦恼王蒙谁能够没有烦忧呢?夸张一点说,生计就是烦忧。
烦忧又是生计的仇敌,生计的异化,生计的霉锈。
痴人多烦忧,妄人多烦忧,野心家多烦忧,虚妄的欲念与追求只好带来一己的难过。
长命百岁的仙丹,画龙点睛的法术,一帆风顺的人生,永久属于自己的美貌,荣耀与成功,一句话,对于绝无烦忧的世界与生计的盼望,恰好成为深重的烦忧的本源,这不是一个无能为力的嘲讽吗?战胜了过分的天真,战胜了脆弱的浪漫,抛弃了优秀到天上去的自我感觉,英勇地面对现实的全部困难,把烦忧看作脸上的尘埃,衣上的污垢,染之不惊,随时洗拂,常保干净,这不是一种智慧和快乐吗?而那被战胜了的、被超越了的烦忧,也就变为了一个话题,一点兴趣,一些色彩,一片记忆了。
高中语文必修二(粤教版)检测:第三单元+9议论散文两篇+Word版含答案

第三单元散文(2)[单元解读]议论性散文,就是要借助散文的形象性、抒情性,发掘日常生活事物中的深刻哲理,用充满个性和情感的语言,敏锐地把生活的哲理性呈现出来。
本单元的学习,就是要学习名家的思辨力,用可靠的论据,通过严密的论证,推理或演绎出无懈可击的逻辑结论,给人们教育和启迪。
“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
”在本单元中,六位中外作家将“借我们一双慧眼”,启迪我们从身边的平凡事物中发现丰富深刻的哲理。
钱钟书和莫利从大家司空见惯的窗、门中窥见了那么多的世相人生,给我们打开了一扇扇知识之窗和智慧之门;秦牧从菱角中品出了认识和分析事物的思想方法;丰子恺从渐渐流逝的生命里,悟出把握百年人生的“大人格”;柯灵则从那些普普通通的书信里,读出了人间美好的情愫和丑陋的病态;孙绍振在中西方对待狗的天壤之别的态度里,发现了巨大的文化差异。
让我们追随作家的脚步,放飞我们的心灵,去发现,去感悟,去自由地探索吧!9议论散文两篇窗,我们司空见惯,可有谁曾认真地思考过它存在的意义?其实我们身边平凡的事物常常蕴含着丰富而深刻的哲理。
学贯中西的钱钟书先生就为我们打开了一扇人生的智慧之窗!时光隧道上有了门,便有了历史、现实和未来的界限;人们心里有了门,便有了戒备、提防和拒绝的念头。
门关着,拒别人于外,便是阻隔的高山;门打开,可成沟通的渠道。
今天,就让我们走进莫利的智慧之门。
谁能够没有烦恼呢?夸张一点说,生存就是烦恼。
烦恼又是生存的敌人,钱锺书在《窗》一文中说:“我常想,窗可以算房屋的眼睛。
”是呀,世界与我们之间就隔了一扇窗,透过窗,我们就可以看到属于自己的那片蔚蓝的天空。
但是不同的人看待这片天空的角度是不同的。
乐观的人认为这片天空就是自己将来美好、幸福的乐园,它等待自己去开创,去绘画,对这片天空,他充满向往,充满信心;悲观的人却不是这样,当他看到一片空荡荡什么也没有的天空时,他只会担忧、害怕、恐惧,在心头只有一阵阵的失落,他不知道如何面对这一无所有的天空。
粤教版高中语文必修2同步练习:第9课 议论散文两篇 Word版含解析.doc

第9课议论散文两篇同步练习一、基础训练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譬.如(pì) 接踵.(zhǒnɡ) 单薄.(báo) 仆.役(pú)B.捉摸.(mō) 寒暄.(xuān) 煊.赫(xuǎn) 斟酌.(zhuó)C.静谧.(bì) 鸟窠.(kē) 笼.络(lǒnɡ) 希冀.(yì)D.琐.碎(suǒ) 飒.至(sà) 羲.皇上人(xī) 眸.子(móu)解析:A项,薄bó;B项,煊xuān;C项,谧mì,冀jì。
答案:D2.依次填入下面横线上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甚至每天邮差打门的声音,也使你起了带疑惧的希冀,________你不知道而又愿知道他带来的是什么消息。
门的开关是由不得你的。
________窗呢?你清早起来,________把窗幕拉过一边,你________知道窗外有什么东西在招呼着你,是雪,是雾,是雨,还是好太阳,决定要不要开窗子。
A.由于但是只有才B.因为但是只要就C.由于然而只有才D.因为然而只要就答案:B3.从修辞角度看,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A.窗引诱了一角天进来,驯服了它,给人利用。
B.屋子的本意,只像鸟窠兽窟,准备人回来过夜的,把门关上,算是保护。
C.我常想,窗可以算房屋的眼睛。
D.眼睛是灵魂的窗户,我们看见外界,同时也让人看到了我们的内心。
解析:B、C、D三项均为比喻;A项是拟人。
答案:A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篮球运动员姚明在美国NBA赛场上出色的表现已成为年轻人的美谈,大家弹冠相庆....,希望他能再接再厉。
B.获得市三好学生称号的黄芳,从市领导手上接过奖牌,热泪盈眶,对着台下付之一笑....,台下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C.回顾中华历史,我们发现大多数汉奸在洋人面前都是唯命是从,噤若寒蝉....的,而在百姓面前则趾高气扬、盛气凌人。
2020年粤教版语文必修2课时作业:第9课议论散文两篇解析版

第三单元第9课一、积累与运用1.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市场拒绝深层的文化,而只要外表光怪陆离的一层。
文化______化是市场化的必然。
此外,市场还会根据自己的需要,对原有文化进行再创造,这也是各个旅游景点充斥______的“伪民间故事”的真正______。
②窗外树枝轻柔地敲打着玻璃……我希望能静静地、安稳地、______地思考,没有谁来打扰,一点也用不着从椅子上站起来。
A.淡薄信手拈来理由镇定自若B.淡薄信口雌黄理由从容不迫C.浅薄信口雌黄缘故从容不迫D.浅薄信手拈来缘故镇定自若【答案】C[浅薄:指缺乏学识或修养;(感情等)不深,微薄;轻浮,不淳朴。
淡薄:指(云雾等)密度小;(味道等)不浓;(感情、兴趣等)不浓厚;(印象)因淡忘而模糊。
根据语境第一空应填“浅薄”。
信手拈来:指随手拿来,多形容写文章时词汇或材料丰富,不费思索,就能写出来。
信口雌黄:指不顾事实,随口乱说。
根据语境第二空应填“信口雌黄”。
缘故:指原因。
理由:指事情为什么这样做或那样做的道理。
根据语境第三空应填“缘故”。
从容不迫:非常镇静、不慌不忙的样子。
镇定自若:指面对情况紧急或灾难时冷静的表现。
根据语境第四空应填“从容不迫”]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分析当前的经济形势,就是善于发现和总结工农业经济效益有所回升的经验和第三产业发展滞后等问题。
B.各企事业单位特别是窗口服务行业,都要制定各自的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促进从业人员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和敬业奉献精神。
C.中国强烈要求所有核武器国家同时谈判并缔结一项无条件不首先使用核武器及不对无核国家和无核地区使用和威胁使用核武器。
D.这套网上航班查询系统和民航总局计算机订座系统相连,具有及时、准确、信息全面等特点。
【答案】D[A.“发现和总结”与“经验”“问题”搭配不当。
B.“养成”与“敬业奉献精神”搭配不当。
C.“使用”“威胁”语序不当]3.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A.欣闻贵校百年校庆,本人忝为校友,因事不能躬临为歉!B.三年同窗,朝夕相处,今日毕业,赠照一张,敬请笑纳!C.他们兄弟手足情深,是和他们家妯娌关系处理得好分不开的。
第三单元_第9课_议论散文两篇(粤教版必修2)_Word版含答案

【三维设计】2014届高中语文第三单元第9课应用体验之旅配套训练粤教版必修2(时间:40分钟满分:47分)一、基础巩固(15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来源:数理化网]A.搅.动/绞.刑琐.碎/须.臾畜.养/家畜.B.凭眺./谢朓.肘.子/忖.度重.聚/重.叠C.倚.窗/绮.丽膝.盖/油漆.症.结/症.状D.窠.臼/鸟巢.飒.爽/雾岚.笼.络/笼.罩解析:A项,jiǎo,suǒ/xū,xù/chù;B项,tiào/tiǎo,zhǒu/cǔn,chóng;C项,yǐ/qǐ,xī/qī,zhēng/zhèng;D项,kē/cháo,sà/lán,lǒng。
答案:C2.下列词句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琐碎彬彬有礼眼花缭乱A.静谧B.脉搏倒霉小心翼翼接踵而至C.镶嵌嘈杂司空见惯音容婉在D.笼络寒暄历历在目不过尔尔解析:C项,音容婉在—音容宛在。
答案:C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来源:] A.备受关注的“臻心翠玉”中国顶级珠宝巡回展在海宁百合天地会所开展,总价值约1.5亿的精美玉器看得人眼花缭乱....。
B.《窗》这篇散文,作者以独特的生活体验,借助于可见的窗子,铺陈自如,直指心灵,读后让人如醍醐灌顶....。
C.春天来了,他带领学生在光天化日....之下到郊外踏青。
D.《窗》的语言正经话作荒唐语,充满理趣,诸如“小偷或小说里私约的情人就喜欢爬窗子”之类的话,读后让人忍俊不禁....。
解析:C项,光天化日:比喻大家看得清楚的地方。
只适用于公然做不好的事,此处语境不符。
答案:C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特别值得重视的是,他的文学创作都不是那种生吞活剥的东西,而是具有真正中国风格、中国气派、为中国人也为外国人所喜爱。
B.钱钟书出生于诗书世家,自幼受到传统经史方面的教育,中学时擅长中文、英文,却在数学等理科上成绩极差。
粤教版语文高一粤教必修2 第三单元第9课议论散文两篇

第9课 议论散文两篇
古诗品韵 留别王维 [唐]孟浩然
寂寂竟何待, 朝朝空自归。 欲寻芳草去, 惜与故人违。
当路谁相假, 知音世所稀。 只应守寂寞, 还掩故园扉。
【赏析】 《留别王维》是唐代诗人孟浩然 将离长安、赠别王维之诗作。孟浩然入长安 无功而返,心中惆怅。诗中“寂寂竟何待, 朝朝空自归”是不遇的叹息,既写出了落第 后门前冷落,车马稀疏的景象,又反映了诗 人内心的凄凉、寂寞。说明归去的原因,又 表达了一种强烈的怨怼、愤懑的感情。“当路 谁相假,知音世所稀”既照应了前四句思
摩肩接踵:肩膀碰着肩膀,脚跟连着脚跟, 形容人多拥挤。
例:近几年,来少林寺旅游的人_接__踵__而__来____, 使本来清静的佛家圣地出现了_摩__肩__接__踵___、 人多成患的局面。现在竟然到了不得不摘牌 整顿的境地。
四、词语释义 1.寒暄:__问__寒__问__暖__。___ 2.希冀:__希__望__。__希__望__得__到__。___ 3.羲皇上人:_太__古___之__人__。__羲__皇__,__伏__羲__氏__,___ _传__说__中__的__古__帝___。__ 4.光天化日:__原__形__容__太__平__盛__世__。__后__比__喻__大___ _家__看__得__非__常__清__楚__的__场__合__。_________
5.眼花缭乱:_看___着__复__杂__纷__繁__的__东__西__而__感__到___ _迷__乱__。__也__比__喻__事___物__复__杂__,__无__法__辨__清__。_____ 6. 彬 彬 有 礼 : __原__意__为__文__质__兼__备__的__样__子__,____ _后__形__容__文__雅__。__形__容__文__雅__有__礼__貌__的__样__子__。___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们说:“上帝在关上一道门的同时,会给你打开一扇窗。
”那一扇扇门与窗里,承载着多少历史,又打开了多少未来。
寻找一扇门,外面是你未曾踏足的精彩的世界;抓住身边的每一个机遇,勇敢地跨出门去!窗户它也已不再是单纯的窗户了,更是我们汲取知识、与外界交流的窗口。
大千世界,无奇不有,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
“橘生淮南则为橘,橘生淮北则为枳”,同是橘子为什么会有不同的结果?生物的生长有其一般的规律,但也有其特殊的情况。
因此,我们做任何事情,都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
只有这样,才能少走弯路,少犯错误。
秦牧先生的《菱角的喜剧》就诠释了这样的道理。
“渐”——使人生圆滑进行的微妙的要素,是造物主骗人的手段。
在不知不觉中,渐行渐远;在不知不觉中,循序渐进;在不知不觉中,日渐月染;在不知不觉中,渐入佳境。
听钟声滴答、水声潺潺;看庭前花开花落、季节更换。
来去匆匆,光阴荏苒,时间真是个谜!鱼传尺素,鸿雁传书。
书信承载着人们的亲情、爱情与乡情,传递着思念、牵挂和祝福。
但在信息化的时代,书信已经离我们渐行渐远。
朋友,在手机、微信、QQ、微博盛行的今天,你觉得写信还重要吗?常言道:“狗是人类最好的朋友。
”然而,这些宠物身上体现出的极好的品质,有时却难以在我们人类的身上找到。
此外,人对待狗的态度却也不尽是赞美,也有“狗急跳墙”、“狗头军师”、“狗仗人势”、“狗眼看人”等蔑视的词语。
纵观中西文化所体现出来的人们对狗的不同认知,也是各有情趣,妙趣无尽。
一、音正形准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1)单音字①譬.如()②寒暄.()③斟.酌() ④清风飒.至()⑤奢侈.() ⑥眸.子()⑦嘈.杂() ⑧揪.心()⑨静谧.() ⑩接踵.()(2)多音字①系⎩⎪⎨⎪⎧ 联系.( )系.鞋带( ) ②畜⎩⎪⎨⎪⎧ 家畜.( )畜.牧( ) ③秘⎩⎪⎨⎪⎧ 秘.密( )秘.鲁( ) ④症⎩⎪⎨⎪⎧忧郁症.( )症.结( ) 2.给下列形似字组词(1)⎩⎪⎨⎪⎧ 暄( )煊( )渲( )(2)⎩⎪⎨⎪⎧ 缭( )撩( )燎( ) (3)⎩⎪⎨⎪⎧ 峻( )竣( )浚( )(4)⎩⎪⎨⎪⎧ 询( )殉( )徇( )二、词语积累 理解运用(1)光天化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休戚相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不过尔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接踵而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音容宛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对点小测] 判断下列加点成语的运用是否正确。
(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他很腼腆,你不能在光天化日....之下跟他开玩笑。
( ) (2)自然与人类休戚相关....,任何人都不能为了眼前利益,破坏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 ) (3)有时,关窗和闭眼也有连带关系,你觉得窗外的世界不过尔尔....,并不能给予你什么满足。
( )(4)在一系列接踵而来....的苦恼和困惑面前,要么找到正确的方向重塑辉煌,要么一蹶不振。
( )(5)他在信中写道:“尽管你我多年未见,但至今你在我心里依然音容宛在....。
”( ) 辨词填空(1)享受·享用·享有享受:物质上或精神上得到满足。
享用:使用某种东西而得到物质上或精神上的满足。
享有:在社会上取得(权利、声誉、威望等)。
①泰山在古今中外________盛名。
②这次出差我________了贵宾的待遇。
③朋友来了,他拿出好酒供客人________。
(2)直捷·直接直捷:同“直截”,多形容态度直截了当。
直接:不经过中间事物发生关系的(跟“间接”相对)。
①有话你就________说,不用拐弯抹角。
②在学校办公会上,王校长________表明了态度。
三、名言警句钱锺书哲理名句1.围在城里的人想逃出来,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对婚姻也罢,职业也罢,人生的愿望大都如此。
2.假如你吃了一个鸡蛋,觉得味道不错,何必要去看看那只下蛋的母鸡呢?3.天下只有两种人。
比如一串葡萄到手,一种人挑好的吃,另一种人把最好的留到最后吃。
照例第一种人应该乐观,因为他每吃一颗都是吃剩的葡萄里最好的;第二种人应该悲观,因为他每吃一颗都是吃剩的葡萄里最坏的。
不过事实却适得其反,缘故是第二种人还有希望,第一种人只有回忆。
4.打狗要看主人的面,打猫要看主妇的面了。
一、作者简介1.钱锺书(1910—1998),字默存,号槐聚。
中国现代著名作家、学者,是深受爱戴的文化名人。
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围城》,短篇小说集《人·兽·鬼》,散文集《写在人生边上》,文艺论集《谈艺录》等。
2.莫利(1890—1957),美国作家。
著有《桑迪加夫酒》、《特洛伊木马》等。
二、背景展示1.钱锺书在小说上卓有成就,在散文上也著作颇丰。
他的议论性散文善于从小角度阐释大道理。
《窗》这篇文章选自《写在人生边上》,就是以小见大的散文。
2.门是人们生活当中最常见的事物之一,开门和关门是人们几乎每天都会做的最平常的动作,从这些司空见惯的事物动作之中,莫利却挖掘出了深刻的人生意义,写下了这篇哲理散文《门》。
三、文体知识议论性散文所谓议论性散文,就是用“散文”的笔法“发议论”,或者说是以阐述某个观点为中心的“散文”。
它具有抒情性、形象性和哲理性的特点,侧重形象描绘和情感抒发,而不是只注重理性和逻辑。
下列对课文内容的分析和理解,正确的两项是()A.《窗》一文通过对窗的描写,表达了一种既想开窗让心灵自由,而又害怕外界的纷乱的一种矛盾的心境。
B.钱锺书精心选择了“窗”这一独特的审视角度,将众多零散的材料统摄于“窗”,又借“窗”传达了精深的要义。
C.《窗》包含了对人生的讽刺和伤感,表达了一种“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城里的人想逃出来”的深刻思想。
D.《门》一文通过对各种各样的门的描写,赋予“门”以象征意义,写出了自己独特的人生感悟,既表现出积极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又表现出某些消极的不可知的神秘色彩。
E.莫利笔下的门,有的实实在在,有的则赋予象征意义:实在的“门”,是读者最熟悉的,拉近了作者与读者的距离;象征意义的“门”,蕴涵深刻的哲理,给读者以极大的启迪。
(一)阅读《窗》,回答问题:1.阅读全文,找出每一段的中心句。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含义。
(1)“同时,我们悟到,门和窗有不同的意义.....。
”从第2段看,“不同的意义”指什么?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门许我们追求..,表示享受。
”句中的“追求”和“占领”..,表示欲望,窗子许我们占领有什么不同的深层含义?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晚歌》起句所谓:‘双瞳如小窗,佳景收历历。
’同样地只说着一半..。
”句中的“一半”具体指什么?另“一半”又指什么?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文中有多处门与窗的对比,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门》,回答问题:4.阅读课文,先画出每段中表明作者观点的句子,并找出最能体现本文主题的两句话。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