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泥船资料

合集下载

500立方米绞吸式挖泥船

500立方米绞吸式挖泥船

500立方米绞吸式挖泥船
IHC1200
海狸1200挖泥船,船总长26.30米,型宽6.69米,最大挖深10米,绞刀功率110kW,总装机功率821kW,生产能力可达500m?/h。

此类船型港航公司拥有三艘,其中两艘由荷兰IHC进口,一艘自制,自制船为斗轮式挖泥船。

1200挖泥船的船体由三个浮箱通过螺栓连接而成,分解后可采用汽车运输。

因此,十分方便进入内河以及内陆湖泊和水渠的水利工地施工。

Z01
“中国水电Z01”抓斗式挖泥船是港航公司承接”巴基斯
坦卡拉奇深水集装箱项目疏浚与吹填工程项目”后,为满足该
工程港施工需求采购的一艘抓斗挖泥船。

该船2006年9月利用驳船改建,选用日本四国建机的SKK-20018GDT-F型抓机,起吊能力:主钩200吨,副钩30吨,起吊绳索速度0~72m/min,回转速度0~1.3rpm。

船总长49.5m,型宽20m,型深4m,斗容18m?,总吨位1229t,净吨位368t,其综合性能和设备配置在国内抓斗船中属比较优越。

《挖泥船介绍大全》

《挖泥船介绍大全》

一、绞吸式挖泥船及其施工方法青州鑫博重绞吸式挖泥船一般是非自航式。

绞吸式挖泥船是目前在疏滩工程中运用较广泛的一种船舶,它是利用转动着的绞刀绞松河底土壤,与水混合成泥浆,经吸泥管吸入泵体并经排泥管输送至排泥区。

绞吸式挖泥船的生产过程:挖泥、输泥和卸泥都是由自身连续完成的,生产效率较高,一般为40~400m³/h,挖深3~10m,现代大型挖泥船生产率可达5000m³/h,挖深可达35m。

它适用于风浪小、流速低的内河湖区和沿海港口的疏浚,已开挖砂、沙壤土、淤泥等土质较适宜,采用有吃的绞刀后也可挖粘土,但工效较低。

开工展布是指挖泥开工前的准备工作,包括定位穿、抛锚,架接水上、水下及岸上排泥管线等。

进行定位方法有很多种,目前很多已采用GPS来定位,特别是近海航道,其方法简单易行、精度高,是今后发展的方向。

在定位抛锚时,先将挖泥船拖至起点导标附近,调整船位,使一定位桩对准挖槽(或分条)的施工中心导标,绞刀位于起点导标线上,待拖轮航行惯性消失后,下方该定位桩定位。

若遇水流流速较大或基床土质较硬、单靠一定位桩不足以稳住船位时,则应先抛尾锚,顺流松尾缆,待绞刀位于起点导标线上,下放该定位桩定位。

抛设控制绞刀摆动的左右锚时,锚位的超前角不宜大于25,为了减少抛、移锚的时间,可沿挖泥前进方向按一定间距抛设若干对左、右锚。

绞吸式挖泥船挖泥时的施工方法根据采用的定位装置不同而划分,其中最常用的是对称钢桩横挖法,还有钢桩台车横挖法,当在风浪较大的地区,装有三缆定位设备的挖泥船,应采用三缆定位横挖法施工。

在水流流速较大或风浪较大的地区,对装有锚缆横挖设备的绞吸挖泥船应采用锚缆横挖法施工。

挖泥时最简单的前移是利用两根钢桩轮流交替插入水底,作为船体摆动中心,收放左右锚,摆动绞刀,一方面按扇形挖泥,一方面移船前进,称为双桩前移横挖法。

单桩前移横挖法,即以一根钢桩为主桩,始终对准挖槽中心线,作为摆动中心,而以另一钢桩为副桩,为前移换桩之用。

斗轮挖泥船简介

斗轮挖泥船简介

5000方流量斗轮挖泥船简介本船主要用于中国沿海、沿海港口水域亦兼顾长江下游、长江口水域、港航建设、围垦造地、水利电力等项目的疏浚与吹填工程。

全船以柴油机为动力源、燃油为重柴油和轻柴油,主机及辅机均采用国内济南柴油机厂成熟系列产品。

该船为非自航分体式焊接结构箱型船体斗轮式挖泥船,配备有定位桩台车、水下泥泵、舱内泥泵和抛锚杆装置,能适应风浪较大的沿海海域重负荷连续高效作业。

机舱主泥泵由主柴油机经减速器、离合器直接驱动,水下泥泵由液压驱动;液压油泵由柴油机驱动,另一台辅助柴油机驱动主发电机和斗轮及横移绞车等,设一台停泊柴油发电机组。

斗轮及各绞车、油缸等由液压装置驱动;应急液压油泵等由停泊柴油机驱动。

全船由驾控台集中自动控制,设有操作系统、定位系统、测量系统等,各类仪表齐全,其中主要控制系统元件采用德国西门子或日本欧姆龙产品。

本船由江苏省船舶设计院设计。

江苏省船舶设计院在工程船设计方面有悠久历史及深厚经验,本船主要参照国外同型先进挖泥船资料,结合国内产品及工程的特点进行了创新设计。

该挖泥船具有显著的工效:日均工作时间可达20h,挖泥产品均为850方土/小时,耗油量约为300kg/h。

1.1主要技术参数总长(斗轮架呈水平状态)………………………………………55m 船长L………………………………………………………………45m型宽B………………………………………………………………9.8m 型深H …………………………………………………………… 2.7m 最大挖深(斗轮架与水平夹角45度)………………………………18m 船内吸排泥管内径…………………………………………………φ550 船外排泥管内径……………………………………………………φ550 主机………………………………………………………1x1300kW辅机(驱动水下泵)……………………………………1X750kw辅机(斗轮液压系统)…………………………………1x750kW斗轮直径/功率……………………………………………φ3.5m/360kW定位桩………………………………………………………φ850mm×26m台车行程……………………………………………………………4.0m 泥泵清水排量………………………………………………5000m3/h 泥泵总扬程…………………………………………………85m 水船员铺位…………………………………………………………12人自持力 (200)航区……………………………………………………沿海(二类航区) 1.2 工作环境条件1.2.1 温度、温度环境空气温度-10℃~40℃机舱内温度≤50℃相对湿度≤90%(35℃时)环境空气潮湿1.2.2 潮差日最大潮差约4 m。

挖泥船

挖泥船

新海虎
新海虎
该船总长150.7米,型宽27米,型深11 米,航速16.2节,最大挖深42米
世界最大挖泥船“奋威”
2006年3月14日抵达天津港,该船长232米宽33米仓容量 3.5万方,是目前世界最大的挖泥船。这是为确保9月底完 成天津港20万吨级航道暨25万吨航道一期疏浚工程的按 时完成
2007年3月8日13时15分,天津市海上 搜救中心接到报告:集装箱船“地中 海乔安娜”轮与“奋威”号挖泥船在 天津港7、8号浮标附近碰撞,情况危 急。
2007年3月8日13时15分,天津市海上搜救中 心接到报告:集装箱船“地中海乔安娜”轮与 “奋威”号挖泥船在天津港7、8号浮标附近碰 撞,情况危急。
烂啦
船 名: 新海龙 船舶类型: 自航耙吸挖泥船 船舶总长: 152.7m 船舶型宽: 27m 船舶型深: 10.4 m 装机总功率: 19528kW 最大挖深: 45m 舱容量: 12888m3 自由航速: 16.8kn 艏喷、艏吹装置: 有 产地:荷兰IHC 总长:147.5m 型宽:27m 型深:10.4m 最大挖深:35m 泥舱容量:12888立方米
简介
• 水上交通运输事业日益在发展,这就要求港 口开阔、航道畅通。挖泥船是为了进行水下 土石方工程而设计制造的,它可以挖深、加 宽和清理原有的航道和港口,开挖新的航道、 港口,还用于开挖运河,疏浚船坞、船闸和 其他水工建筑物的基槽等等工程。挖泥船是 一种重要的工程船舶 按其施工特点又可分为抓斗式、链斗式、绞 吸式、耙吸式和铲斗式等。
抓斗式挖泥船
用于土方量不大的码头泊位、基槽
用于土方量较大的进港航道、浅滩
耙吸式挖泥船
铰吸式挖泥船
港池、锚地及质量要求高的基槽—绞吸式、链斗式

挖泥船的种类

挖泥船的种类

挖泥船是一种清理河道泥沙的设备,种类多样,功能各不相同,不同的挖泥船也分别对应不同的施工环境
挖泥船按照工作方式的不同,主要分为耙吸式挖泥船、绞吸式挖泥船、铲斗式挖泥船、链斗式挖泥船、抓斗式挖泥船和斗轮式挖泥船,不同的挖泥船适合的施工环境也是不一样的。

绞吸式挖泥船是众多挖泥船中应用最广泛的,主要由船体、绞刀、抽泥泵、动力装置、连接装置、卷扬机等组成,工作时依靠绞刀的旋转产生切削力,使河底的泥沙悬浮起来,再通过抽泥泵的作用将泥沙转移到指定的位置。

绞吸式挖泥船 参数

绞吸式挖泥船 参数

绞吸式挖泥船参数绞吸式挖泥船是一种专门用于吸取和运输水底泥沙的船只。

它通常用于河流、港口、湖泊和海洋等水域的清淤工作。

这种船具有一些特定的参数和特点,让我们来详细地讨论一下。

首先,绞吸式挖泥船的主要参数包括吸泥深度、吸泥能力、航速、航行稳定性、排泥距离、泥沙输送能力等。

吸泥深度是指船只能够吸取泥沙的最大深度,通常取决于船只的设计和泥沙的特性。

吸泥能力是指单位时间内船只可以吸取的泥沙量,这个参数直接影响到清淤效率。

航速是指船只在水中航行的速度,对于大型水域清淤工程来说,航速的快慢直接关系到作业效率。

航行稳定性是指船只在吸取泥沙时的稳定性,这对于船只的安全和作业效率都至关重要。

排泥距离是指船只可以将吸取的泥沙排放到岸边或指定地点的最大距离,这个参数直接关系到泥沙的后续处理。

泥沙输送能力是指船只可以输送泥沙的能力,通常包括输送距离和输送高度等参数。

其次,绞吸式挖泥船的特点包括结构坚固、吸泥效率高、作业灵活、操作简便等。

船体结构坚固可以保证船只在吸取泥沙时不易受到损坏,提高船只的使用寿命。

吸泥效率高意味着船只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清淤作业,节约时间和人力成本。

作业灵活意味着船只可以适应不同深度和类型的泥沙,提高了船只的适用范围。

操作简便意味着船只的操作相对容易,船员可以快速上手,减少操作失误的可能性。

综上所述,绞吸式挖泥船的参数和特点直接关系到船只的作业效率和安全性,对于水域清淤工程具有重要意义。

在选择和使用这种船只时,需要充分考虑这些参数和特点,以确保工程顺利进行。

「200方绞吸式挖泥船资料」

「200方绞吸式挖泥船资料」

200方绞吸式挖泥船
绞吸式挖泥船是机械式挖泥船与水力式挖泥船的组合。

他运用机械式的绞刀
对泥土、沙层进行切削,使泥与水融为泥浆,从而增加了泥浆浓度,再运用泥泵将沙与水的混合体(沙浆)吸入并排出。

由于绞吸式挖泥船适用土体范围较大、适用工况范围较广,能够将挖掘、输送、排出和处理沙浆等疏浚各工序一次性完成,能够抽沙过程连续作业,因此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该类型的船舶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各施工单位也都优先购置使用绞吸式挖泥船。

绞吸式挖泥船概述:
⑴本船不仅适用于长江水系B、C级航区的作业和调遣,还适用于其它航道、港湾及湖泊的清淤、开挖、疏浚、充填加固大堤等工程,同时适用于中小型水库清淤与吹填开挖,河运构筑堤,农田水利建设,抗洪排渍等。

⑵本船不仅能广泛用于各地区中小型航道港湾及湖泊的疏浚,还能在蓄水池、运河等水利工程开挖、吹填洼地、农田改造、围堰筑坝等发挥作用。

目前本船又
发展了新的用途,应用于露天有水煤矿及盐场的开采。

200方绞吸式挖泥船。

23方抓斗式挖泥船船舶基本参数

23方抓斗式挖泥船船舶基本参数

23方抓斗式挖泥船船舶基本参数以23方抓斗式挖泥船船舶基本参数为标题,本文将详细介绍这一船舶的基本参数和特点。

1. 船舶类型23方抓斗式挖泥船是一种用于挖泥、清淤和河道整治等工程的专用船舶。

它采用抓斗挖泥技术,具有高效、灵活的特点,广泛应用于河道、港口和水道等地。

2. 船舶尺寸23方抓斗式挖泥船的尺寸通常为长度约40米,宽度约12米,吃水约2.5米。

这样的尺寸设计使得船舶能够适应不同水深和航道宽度的工作环境,具有较强的适应性。

3. 船舶排水量23方抓斗式挖泥船的排水量约为3000吨。

排水量是指船舶在水中排开的水体的重量,是衡量船舶质量和稳定性的重要参数。

较大的排水量意味着船舶具有更高的负载能力和稳定性。

4. 动力系统23方抓斗式挖泥船通常配备多台柴油机作为主要动力系统。

这些柴油机通过传动装置驱动船舶的推进器和抓斗系统,实现船舶的前进和挖泥作业。

动力系统的设计和配置直接影响船舶的工作效率和性能。

5. 抓斗系统23方抓斗式挖泥船的核心设备是抓斗系统。

抓斗系统通常由抓斗、抓斗绞车、升降绞车和回转绞车等组成。

抓斗通过绞车的协调运动,实现对水底泥沙的挖掘和装载。

抓斗系统的设计和性能直接关系到船舶的挖泥效率和作业能力。

6. 操作控制系统23方抓斗式挖泥船配备先进的操作控制系统,以实现船舶的精确操作和安全运行。

操作控制系统通常包括船舶操纵台、各种仪表和监控设备等,可以对船舶的动力、抓斗系统和其他设备进行精确控制和监测。

7. 船舶稳定性23方抓斗式挖泥船的稳定性是其设计中的重要考虑因素之一。

船舶需要在各种工作环境下保持稳定,防止倾覆和滑移。

稳定性的设计是通过合理的船体结构和配重系统来实现的,以确保船舶在挖泥作业中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8. 船舶维护和保养23方抓斗式挖泥船在使用过程中需要进行定期的维护和保养,以确保船舶的正常运行和延长使用寿命。

维护和保养工作包括对动力系统、抓斗系统、操作控制系统和船体结构等进行检查、清洁、润滑和维修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挖泥船资料1定义:中文名称:挖泥船英文名称:dredger定义1:借机械或流体动力的挖泥设备,挖取、提升和输送水下地表层的泥土、沙、石块和珊瑚礁等沉积物的船。

所属学科:船舶工程(一级学科);船舶种类及船舶检验、国际公约和证书(二级学科)定义2:采用各种斗、铲或水枪等装置,挖掘并从水中提取泥沙的工程船舶。

所属学科:电力(一级学科);水工建筑(二级学科)定义3:装有挖泥机械设备,专门用于挖取水下泥沙的船舶。

所属学科:海洋科技(一级学科);海洋技术(二级学科);海洋工程(三级学科)定义4:装有专门设备、用以挖起水下泥、沙或卵石、软石的工程船。

所属学科:水利科技(一级学科);航道与港口(二级学科);疏浚(水利)(三级学科)工作方式挖泥船工作示意图有些挖泥船本身没有动力,它每换一处工作位置,总是靠拖船带动;从水底挖出的泥沙倾入在旁等待的驳船里拖走。

本身有动力的挖泥船在通行较大船舶的航道上施工,用粗大的软管抽吸淤泥。

挖泥船把泥沙存在舱中,装满后开往海外倒掉。

侧伸吊杆挖泥船是清理狭窄水道最有效的工具,它平稳地缓行,每小时约走3700米,在湖底铲出一条宽约35米的水道,泵将吸出的泥沙沿着长长的吊杆,喷回到离水道较远的水中。

吃水较深的大船尤其需要倚重这种挖泥船。

耙吸式挖泥船是吸扬式中的一种。

它通过置于船体两舷或尾部的耙头吸入泥浆,以边吸泥、边航行的方式工作。

耙吸式挖泥船机动灵活,效率高,抗风浪力强,适宜在沿海港口、宽阔的江面和船舶锚地作业。

挖泥船(浙江产)ν链斗式挖泥船是利用一连串带有挖斗的斗链,借上导轮的带动,在斗桥上连续转动,使泥斗在水下挖泥并提升至水面以上,同进收放前、后、左、右所抛的锚缆,使船体前移或左右摆动来进行挖泥工作。

挖取的泥土,提升至斗塔顶部,倒入泥阱,经溜泥槽卸入停靠在挖泥船旁的泥驳,然后用托轮将泥驳拖至卸泥地区卸掉。

链斗式挖泥船对土质的适应能力较强,可挖除岩石以外的各种泥土,且挖掘能力甚,挖槽截面规则,误差极小,最适用港口码头泊位,水工建筑物等规格是要求较严的工程施,因此有着一定的应用范围。

ν绞吸式挖泥船是目前在疏滩工程中运用较广泛的一种船舶,它是利用吸水管前端围绕吸水管装设旋转绞刀装置,将河底泥沙进行切割和搅动,再经吸泥管将绞起的泥沙物料,借助强大的泵力,输送到泥沙物料堆积场,它的挖泥、运泥、卸泥等工作过程,可以一次连续完成,它是一种效率高、成本较低的挖泥船,是良好的水下挖掘机械。

ν铲斗式挖泥船是单斗挖泥船的一种,它可以集中全部功率在一个铲斗上,进行特硬挖掘。

它利用吊杆及斗柄将铲斗伸入水中,插入河底,海底进行挖掘,然后由绞车牵引将铲斗连同斗柄,吊杆一起提升,吊出水面,至适当高度,由旋回装置转至卸泥或泥驳上,拉开斗底将泥卸掉,再反转至挖泥地点。

如此循环作业。

铲斗挖泥船适用于挖掘珊瑚礁、孵石、砾石、大小块石和粘土、粗砂及混合物。

ν抓斗式挖泥船是利用旋转式挖泥机的吊杆及钢索来悬挂泥斗;在抓斗本身重量的作用下,放入海底抓取泥土。

然后开动斗索绞车,吊斗索即通过吊杆顶端的滑轮,将抓斗关闭,升起,再转动挖泥机到预定点(或泥驳)将泥卸掉。

挖泥机又转回挖掘地点,进行挖泥,如此循环作业。

抓斗式挖泥船主要用于挖取粘土、淤泥、孵石、宜抓取细砂、粉砂。

目前如火如荼的港口开发,围海造田等海上工程项目,目前国内对挖泥船的需求十分旺盛。

但由于我国对二手船舶的进口船龄限制,工程船舶海事部门规定其进口年限为二十年,而实际能够取得进口许可的船舶内部规定在十五年内;而国外发达国家港口开发,一般都是在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因而国外建造的挖泥船一般都是这个年代建造的,所以从国外进口此种类型船舶的可能性就十分小。

针对目前的广大市场,国企和民营资本各显神通,获取更大的收益。

1.绞吸挖泥船:(以装机总功率和排泥流量为依据)以天津航道局为首的绞吸挖泥船船队,以及以浙江民间资本为主的挖泥船船东纷纷投入其中,发挥各自优势!比如:上海久和船舶进出口有限公司由2005年底自行开发的在国外建造新的绞吸式挖泥船,利用国外的建造优势和技术能力,建造性价比都有优势的大型绞吸船。

在浙江和江苏等地的国内民营船厂,建造挖泥船的流量越来越大。

就目前国内建造的绞吸挖泥船,从1000CBM,1500CBM.2000CBM.2500CBM.3000CBM, 3500CBM.3800CBM.4500CBM.到目前浙江象山造的6500CBM 绞吸挖泥船,由于船级,性能的不同,价格也有很大的差异。

国内目前在建的绞吸船,一、周期较长,二、设备国产率很高、易损耗,三、造价也不菲,排泥总量为4000立方/小时的大绞,国内的建造周期为14个月-18个月,建造成本1.5亿人民币。

但和欧洲传统的挖泥船价格比起来,性价比还是有优势的,笔者认为,今后几年,除了印度、印尼等东南亚市场,在北美和中东还应有很大的市场空间! 2.耙吸挖泥船(以泥仓的容量为依据)以上海航道局为首的耙吸挖泥船船队,以及从2003年第一条2200CBM的耙吸挖泥船,由浙江的民企自行投资建造以后,由于2006和2007年度,国内本身的强大的疏浚市场和国外市场的强大需求,有相当一部分船舶出口到印度,印尼等东南亚市场。

但受2008年下半年年的经济危机的影响以及中国已售国外的船舶施工情况的不理想等多方面因素,国外的需求有所降低。

而今年下半年由于国家对国内港口开发的力度加强,目前这部分船东的出售价格比上半年又上升了20%,比如,7000CBM的耙吸挖泥船,中国新造,ZC船级,带艏吹功能的,09年上半年,船东的报价是1.3亿左右,现在又上升到1.6亿。

通过对宁波和舟山等地民营企业的耙吸船的摸底调查,目前国内建造的耙吸挖泥船从1800CBM ,2200CBM,3500CBM,5500CBM,6000CBM,7000CBM,9000CBM ,到13500CBM,各个船东的心态不一,船舶施工情况好的话,出售的欲望不强烈;船舶施工情况不是太好且资金比较紧张的话,出售国外的欲望很强烈。

3.抓斗式挖泥船:(以抓斗的泥容量为依据)根据目前的国内工程现状及国内船东需求,大抓斗容量(10立方米以上)的抓斗挖泥船由于国外价格过高,国内船东承受能力相对不足,因而进口成交的空间相对小。

目前6立方和8立方的抓斗挖泥船,国内船东的心理承受价格分别在600万人民币与1000万人民币以内。

目前国外对6方或8方的日本抓斗船有一定的需求。

国内出售的意向较小,可以尝试做点转口贸易,比如把日本、韩国的船出售给另外的东南亚国家。

综上所述,我觉得对于上述3种挖泥船,作为船舶贸易的专业公司,关键是找到客户的真实需求,建立完善的挖泥船船东资源以及说服船东要保持良好的心态。

一旦国际市场上的经济复苏,这方面的市场潜力将是无限的。

WD Fairway (奋威)轮,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耙吸挖泥船(尽管现在已无法施工),建造于1997年的fairway 号是荷兰波斯卡里斯公司(boskalis)的旗舰船只,舱容20000方,装载量达到35000吨之多。

2003年1月,“奋威”号在新加坡完成了扩容改造,其船长增加了51米,舱容增加了近16000方,达到了惊人的35804方,相当于又造了一艘大型耙吸船,最大装载量也达到了60000吨,最大挖深也可达到120米。

不过该船现在已无法继续疏浚工作了,2007年3月8日下午1点30分左右,“奋威”号在天津港航道进行疏浚施工时(天航向波斯卡里斯租用的),被一艘可装载近一万标箱的大型集装箱货船——“地中海.乔安娜”号撞中左舷后部,集装箱船的球鼻艏完全撞入“奋威”号船体内,造成船体损毁严重,左侧船舱进水造成侧沉。

该船现已被成功救捞,保险公司进行了总价为1.65亿欧元的全额赔偿。

至于“奋威”号没有进一步消息。

97年的“奋威”号2003年完成扩容后的“奋威”在天津港发生撞船事故现场经过近年来的快速发展,我国挖泥船建造水平突飞猛进,综合研制能力仅次于部分一流疏浚强国,新建挖泥船数量居世界前列,为国内疏浚事业发展提供了大量装备。

然而,与挖泥船建造强国相比,我国在疏浚装备配套以及自动控制等高端技术的研发与应用方面差距明显,成为提升挖泥船建造水平的掣肘。

专家认为,我们应该采取行动,切实提高配套水平,使国产挖泥船更加先进、高效和可靠,为建设疏浚强国作出应有的贡献。

挖泥船技术形态复杂、设备繁多,长期在水域作业,对配套设备的可靠性和作业效率要求极高,而且一般挖泥船建造成本的70%以上来自配套设备,其先进性也主要体现在疏浚设备上。

可以说,谁主宰了配套设备的研发和制造,谁就拥有挖泥船建造的主动权。

遗憾的是,虽然经过业界多年的努力,我国挖泥船及配套产品制造有了很大进步.但这些配套产品无论是技术含量还是可靠性,与国外相比仍有较大差距,特别是高性能泥泵、耙头、绞刀、液压元器件、自动化仪表等关键配套设备的差距更为突出。

因此,在选择关键配套设备时,大船东仍倾向于进口产品。

业内人士普遍反映,进口挖泥船配套产品价格昂贵,而且供货周期难以保证,造船企业及疏浚公司因此常常受制于人。

中国疏浚协会秘书长杨尊伟表示,中国疏浚业已经确定了2020年成为疏浚强国的宏伟目标.因此.这一局面必须改变,强大的挖泥船配套能力不可或缺。

那么,我们如何提高挖泥船配套水平?708所研究员、挖泥船专家刘厚恕认为,影响挖泥船配套水平提升的关键因素之一是资金。

国外著名挖泥船制造厂商为确保领先地位,都不惜投入巨资进行挖泥船配套设备的研发。

反观国内,只有几个科研院所涉足疏浚船舶和疏浚设备,势单力薄,而且其在挖泥船项目研发上很少能得到国家财政的资助,难有大的作为。

可见,要突破挖泥船配套的瓶颈,除了企业和科研院所的积极投入,政府部门的支持必不可少。

尤其是在某些涉及行业发展的关键配套产品上,政府应在科研立项和资金上给予支持。

另外,要突破配套瓶颈,产业链上的多方合作至关重要。

疏浚业是一个链条较长且相对专业的产业,而我国疏浚公司、船舶建造企业、配套企业、相关院所及实验室等分属不同系统,力量分散,缺乏紧密而有效的合作。

专家建议,疏浚行业产、学、研、用、教等相关单位应在政府的引导下,加强合作,有计划地进行关键配套设备的研发,力争在较短时间内攻克一些顽固的配套堡垒。

对有一定基础并愿意制造挖泥船配套产品的民营企业,疏浚公司应积极支持。

另有专家认为,国内疏浚企业要改变偏重于船舶和船队管理的经营理念,加强对疏浚工程的精细化研究,在关键配套设备上与造船和配套企业一起,有针对性地进行研发。

当然,挖泥船关键配套产品的技术进步难以一蹴而就。

专家建议,可采取“两条腿走路”的方法来解决当前设备配套的供需矛盾。

中小型挖泥船设备配套以国内为主,大部分或全部采用国产配套产品;而对万立方米级以上大型耙吸式挖泥船及15000千瓦以上大型绞吸式挖泥船,在主要系统装备成套引进或引进核心部件的同时,进行技术消化吸收和创新,积极推进国产化进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