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00M绞吸式挖泥船简介.doc-200

合集下载

3500M绞吸式挖泥船简介.doc-200

3500M绞吸式挖泥船简介.doc-200

3500m3/h绞吸式挖泥船简介1、总体:(1)船舶用途本船是一艘非自航绞吸式挖泥船,设计挖泥能力:在一定条件下挖泥产量为3500m3/h泥浆,输送距离为4~5公里。

挖泥深度27米。

(2)船型本船船体为箱形船,钢质焊接结构,局部设双层底、单甲板、采用混合骨架式。

本船挖泥作业的移船与定位采用三缆定位系统。

2、检验证书CCS证书。

检验:中国船级社(CCS)温州检验处3、船舶主要要素总长:101.3m 型宽:18.2m 型深:5.2 m4、吨位丈量:总吨位:2943 净吨位:8835、主要轮机设备(1)(进口)舱内泥泵柴油机生产厂:MAN16RK270(英国MAN B&W)4400k w×1000rpm×1台(2)舱内泥泵和水下泥泵(WNB7500(S)WNBX3400)生产厂:采用美国“艾力考特”技术,长沙水泵厂合资生产(3)(进口)液压油泵:川崎定量柱塞双联泵K3V280DHT(4)(进口)液压马达:HMB-400(STAFFA)6、作业设备简介:绞刀及其驱动设备装置:该系统包括绞刀、轴系、齿轮箱和液压马达。

绞刀安装在桥架的端部,采用六台液压马达带动齿轮箱联合驱动。

7、图纸设计单位:上海交通大学船舶与海洋工程设计研究所8、船舶制造单位:浙江宏冠船业有限公司9、船舶所有人:福建兴港船务有限公司Brief Introduction to A Cutter Suction Dredger 3500m3/h1.General Description1)Application of shippingThis dredger is a non-propelled cutter suction dredger, dredging capacity designed: under given conditions the dredging capacity is 3500m3 slurry per hour, conveyance distance is 4~5km,dredging depth is 27meters.2)Shape of shipHull of this ship is box-shaped ship, steel-quality welded construction; its part is equipped with double bottoms, single deck and adopt combination system of framing.Moving and positioning of dredging operation of this ship adopts 3-cable positioning system.2.Inspection certificateCCS Certificate. Inspected by: Wenzhou Inspection Office of China Classification Society (CCS)3.Principal characteristics of shipping:Total length: 101.3m Breadth moulded: 18.2m Depth moulded: 5.2m4.Tonnage measurementGross tonnage: 2943 Net tonnage: 8835.Main equipments of marine engine1)(Import) Underdeck dredge pump diesel engineManufacturer: MAN16RK270 (BRITISH MAN B&W) 4400KWX100RPMX1SET2)Underdeck dredge pump and underwater dredge pump (WNB7500 (S) WNBX3400)Manufacturer:Adopted ELLICOTT technology from America to be manufactured by Changsha Water Pump Factory with joint investment.)3)(Import) Hydraulic oil pump: KAWASAKI fixed-quantity plunger duplex pumpK3V280DHT4)(Import) Hydraulic motor: HMB-400 (STAFFA)6.Brief introduction of equipmentsCutter and device of its driving equipments: this system includes cutter, shafting, gear case and hydraulic motor. Cutter is fixed in one of ends of bridge framework; it adopts 6 sets of hydraulic motor to drive gear case to do a compound drive.7.Design unit of drawingDesign Research Institute of Shipping & Ocean Engineering of Shanghai Jiaotong University 8.Manufacturer of shippingZhejiang Hongguan Shipping Industrial Co., Ltd.9.Owner of shippingFujian Xing Gang Shipping Co., Ltd.全船说明书1、总体1.1综述1.1.1 船舶用途本船是一艘非自航绞吸式挖泥船,设计挖泥能力为:在一定条件下挖泥产量3500m3/h,泥浆输送距离4~5km。

“丰永2”号3500m³绞吸式挖泥船打捞工程施工技术

“丰永2”号3500m³绞吸式挖泥船打捞工程施工技术

“丰永2”号3500m³绞吸式挖泥船打捞工程施工技术摘要:现如今,绞吸式挖泥船在各类工程中广泛的进行着应用,想要使挖泥船打捞工程实现最佳的质量,则就要根据施工现场的具体状况合理、科学的改造有关技术,文章就详细的探讨了“丰永2”号3500m³绞吸式挖泥船打捞工程施工技术,旨在可以为相关业界人士提供有价值的借鉴与参考。

关键词:绞吸式挖泥船;打捞工程;施工技术前言:在当前,航道、港口疏浚以及路堤吹填工程中,被广泛应用的一种船舶就是绞吸式挖泥船。

其兼具了其他类型挖泥船的很多优点,能够在疏浚施工中实施连续作业,能够一次性完成挖掘、排出、泥浆处理和输送等一系列工序,具有成本低、效率高等优势特点,而评价挖泥船性能的一个关键性的指标就是对绞吸式挖泥船打捞工程质量和性能的评价,同时也为研究绞吸挖泥船的一个关键性的问题。

1工程概况1.1沉船概况2017年1月3日,因失火事故,“丰永2号”轮绞吸式挖泥船在广东湛江港湛江水道36#灯标附近(经纬度:21°01.220N/110°27.470E)水域发生沉没。

为保证工程的顺利、安全运行,并使航道尽早恢复畅通,特对此本方案进行了制定,供有关方面参考以及施工现场的顺利实施。

1.2沉船位置沉船位置:广东湛江市麻章区东山镇龙腾渡口东约350米处。

1.3沉船探摸情况潜水员探测到船体损伤后,泥面以上船体暂时没有出现损伤。

船体向左倾斜约15度。

涨潮时,船身桅杆和吊臂的上半部分露出水面。

左舷的淤积量约为2.7-3米,右舷的约为1.2-1.7米淤积量,现场出现了很少量的油花。

当场水文状况:高平潮时候有约14米水深,低平潮时约12米水深。

2沉船打捞方案综述为加快施工进度,此工程使用了3条(1500吨、700吨、600吨)浮吊船进行整体打捞,并准备了6条100吨安全气囊留作备用。

此工程共分成下面的一些阶段开展:1)打捞工程船进场布置;2)清除障碍物:打捞工程船到现场后,第一步要在沉船附近锚泊,吊出沉船艏艉处的车辆,并将其送至岸边。

绞吸式挖泥船

绞吸式挖泥船

一、工程概况本工程的水下清淤工程采用200m3绞吸式挖泥船进行挖泥,挖泥量为406901立方米。

清淤疏浚时,为保证开挖边坡稳定,挖深的边坡按设计要求控制。

二、工艺流程工艺流程图三、排泥管线的布设本工程排泥管由河道清淤区到排泥场区,输泥管线长初步估算最长约25km(具体根据现场实际情况量测确定)。

根据排泥需要拟采用在陆上设置1 级泵压接力输送;输泥管为优质钢管,钢管直径450mm,壁厚8 mm,耐压1.0MPa 以上。

排泥管线是挖泥船输送砂泥浆到吹填区内的管道线路,主要包括:陆上管线(包括管架线)、水上管线(即浮管)二种,主要以浮管为主。

1、陆上吹泥管线(岸管)的设置吹泥管线的平面布置根据挖泥船的总扬程、围堰的面积、形状、吹泥距离、吹填高程、潮位变化等方面的情况,加以综合考虑,来选定吹泥管线的位置。

陆上部分采用岸管明敷。

陆上岸管采用钢管,规格为φ450mm×40~45m。

岸管间距200m 左右。

管线布设尽量避免穿越障碍物,但要尽量避免管道形成过急弯曲。

对跨越围埝的排泥管段,要选用较新的弯道与管件、并保证接头紧固严密、无漏水、漏泥现象、水陆接头入口处避免浮管出现死弯、水陆接头入口角应大于45度,减少排泥阻力;。

陆上布管线在进入吹填区内的布设。

要考虑工程竣工后,应符合设计要求的高程与平整度。

管线的布设高程,除考虑吹填设计高程外,还应考虑沉降量(包括排泥场内地基沉降时及吹填土本身的固结沉降量)及吹填超高量等因素;为使吹填区获得较好的平整度,除干线管道外还要布设支线。

管线的布设,主要是考虑管线的间距,即管口的间距,而管口间距的大、小是与绞吸船的泥泵马力、吹填区地形及吹填土质等因素有关。

弃土场围堰与吹砂管口的距离随土质、围埝结构、高度不同而有差别,以不使水流冲刷弃土场围堰为原则,通常多保持在15~20 m的范围。

排泥管线布设线路为:施工区→沿金清大港至K16+600附近处→转入老湾河一转至廿四弓河—转入五湾河至5#船闸→转入雨伞浦至三洞闸-沿二线塘→转至团结塘与五塘交界处一至东海塘北片围垦区,线路全长约25km,具体可结合现场情况调整。

绞吸挖泥船工作原理

绞吸挖泥船工作原理

绞吸挖泥船工作原理标题:绞吸挖泥船工作原理:深入探讨技术、应用与优势简介:绞吸挖泥船作为一种主要用于水域清淤和泥沙运输的工程船只,在港口、航道和水利工程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本文将深入探讨绞吸挖泥船的工作原理,包括挖泥技术、设备构造、应用领域和优势等方面,以帮助读者全面了解这一船只的工作原理和应用价值。

一、挖泥技术概述1. 机械挖泥技术:介绍机械挖泥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常见设备,包括挖斗、切割头和刮板等。

2. 水力挖泥技术:讲解水力挖泥技术的工作原理和应用,包括涡流喷射、水动力切割和洗涤等。

3. 绞吸挖泥技术:重点介绍绞吸挖泥技术的应用原理和工作过程,包括吸泥管路、排泥系统和搅拌装置等。

二、绞吸挖泥船的设备构造1. 船体结构:详细描述绞吸挖泥船的船体结构,包括船体外形、舱室布局和动力装置等。

2. 绞吸系统:解释绞吸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包括绞吸阀、泵系统和吸泥管路等。

3. 泥沙处理设备:介绍泥沙处理设备,包括离心机、脱水机和沉砂池等,以实现泥沙的分离和处理。

三、绞吸挖泥船的应用领域1. 港口建设与维护:探讨绞吸挖泥船在港口的清淤和航道维护中的应用,提及挖泥作业的重要性和挑战。

2. 水利工程项目:阐述绞吸挖泥船在水利工程项目中的重要角色,如堤防加固、水库清淤和河道修复等。

3. 环境保护与修复:讨论绞吸挖泥船在环境保护项目中的应用,如湖泊治理、沿海油污清除和湿地修复等。

四、绞吸挖泥船的优势与展望1. 快速高效的泥沙清淤能力:强调绞吸挖泥船相对于传统设备的优势,包括作业效率的提升和工期的缩短。

2. 适应性和灵活性:探讨绞吸挖泥船适应不同场地和泥沙条件的优势,以及其可调性和作业灵活性的重要性。

3. 技术创新与未来发展:展望绞吸挖泥船技术的创新和未来发展趋势,包括自动化控制、环保技术和智能化设备等。

结论:绞吸挖泥船作为一种重要的工程船只,具备强大的泥沙清淤能力和广泛的应用领域。

通过深入探讨绞吸挖泥船的工作原理、设备构造、应用领域和优势等方面,我们可以更全面、深刻地理解这一船只的工作原理和对于港口、水利工程和环境保护等领域的价值作用。

绞吸挖泥船施工方法

绞吸挖泥船施工方法

绞吸挖泥船施工方法绞吸船绞吹的本工程土质以《疏浚与吹填工程设计规范》(JTS181-5-2012)分析,主要为淤泥质粉质粘土(3 级土)、粉土(6 级土和 7 级土),以淤泥质粉质粘土为主。

根据以往施工经验,3500m3/h 绞咬式挖泥船(配置水下泵和舱内泵各1台)同类施工条件下适应吹距为5km,配置较多泥泵的绞吸船(配置水下泵1台,舱内泵2台)吹距可达7~8km以上。

1)排泥管线架设①陆地管线铺设陆地管线沿地面平直敷设,若遇道路可建坡道或开挖埋设,以不碍道路畅通。

陆地管线由单节长 6 m或 12 m,Φ 85cm 的钢管和不同角度的弯头及部分胶管组成,接头采用法兰加胶垫圈连接,以保证管线连接密封,确保管线不发生漏泥。

转弯适当装配几节胶管。

岸管干线与支线采用三通连接时,为缩短管线拆装时间,支线上加装一平板闸阀。

管底的基础、衬垫物、支架必须牢固。

管线入口高程设在平均大潮高潮位之上并便于与浮管连接。

排泥管进入吹填区的入口远离排水口,以延长泥浆流程,创造较好的沉淀条件。

吹填区内排泥管口间距控制:围埝与排泥管口之间为 25~30m,干管口之间为 400m,支管口之间为 180m。

随着吹填区吹填高度的增加而不断接长管线。

②水上管线组装方法本工程的水上管线采用 2+1 的组装方式,即 2 节钢管+1 节胶管。

钢管规格为 6m×Φ 85cm,胶管规格为 2m×Φ 85cm(或“1+1”方式连接成整体(一节浮管、一节胶管串接))。

进行浮管抛设作业时,由锚艇协助进行。

根据水流、风向布设成平滑的弧线并抛锚固定。

在水陆管线连接处设锚加以固定。

同时水上管线夜晚装灯显示,锚设锚漂显示。

所有接头全部采用法兰加胶垫圈连接。

浮管总长度约 600m。

浮管装配在岸上进行,各配件用汽车运至就近的岸边,吊机配合组装,然后在涨潮时推入水中,锚艇拖至绞吸船边与绞吸船出泥管连接。

在吹填的过程中,根据挖泥船移动的需要,由锚艇对浮管锚进行调整,使得浮管满足施工的需要。

绞吸式挖泥船

绞吸式挖泥船

绞吸式挖泥船This model paper was revised by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一、工程概况本工程的水下清淤工程采用200m3绞吸式挖泥船进行挖泥,挖泥量为406901立方米。

清淤疏浚时,为保证开挖边坡稳定,挖深的边坡按设计要求控制。

二、工艺流程25km(具体根1 级泵压接力输送;输泥)、水上管线(即浮管)二种,主1陆上岸管采用钢管,规格为φ450mm×40~45m。

岸管间距200m左右。

管线布设尽量避免穿越障碍物,但要尽量避免管道形成过急弯曲。

对跨越围埝的排泥管段,要选用较新的弯道与管件、并保证接头紧固严密、无漏水、漏泥现象、水陆接头入口处避免浮管出现死弯、水陆接头入口角应大于45度,减少排泥阻力;。

陆上布管线在进入吹填区内的布设。

要考虑工程竣工后,应符合设计要求的高程与平整度。

管线的布设高程,除考虑吹填设计高程外,还应考虑沉降量(包括排泥场内地基沉降时及吹填土本身的固结沉降量)及吹填超高量等因素;为使吹填区获得较好的平整度,除干线管道外还要布设支线。

管线的布设,主要是考虑管线的间距,即管口的间距,而管口间距的大、小是与绞吸船的泥泵马力、吹填区地形及吹填土质等因素有关。

弃土场围堰与吹砂管口的距离随土质、围埝结构、高度不同而有差别,以不使水流冲刷弃土场围堰为原则,通常多保持在15~20 m的范围。

排泥管线布设线路为:施工区→沿金清大港至K16+600附近处→转入老湾河一转至廿四弓河—转入五湾河至5#船闸→转入雨伞浦至三洞闸-沿二线塘→转至团结塘与五塘交界处一至东海塘北片围垦区,线路全长约25km,具体可结合现场情况调整。

有河道段排泥管原则上沿河道布置在水中,不得上岸。

水上吹泥管线必须保证在施工进程中的水上吹泥管线有自然弯曲的足够长度,水陆管线相接处设置平台,采用柔性接头,使水陆管线平顺相接,平台的位置和标高要能适应潮差和水位升降的变化。

绞吸式挖泥船安全操作规程

绞吸式挖泥船安全操作规程

绞吸式挖泥船安全操作规程绞吸式挖泥船作为一种常用的水上工程机械设备,在进行挖泥作业时,必须要严格按照安全操作规程进行操作,以确保船只及人员的安全。

下面是一份关于绞吸式挖泥船的安全操作规程,总共约____字。

一、绞吸式挖泥船概述绞吸式挖泥船是一种采用绞吸方式进行泥沙淤泥的清理和转运的船只。

它主要由绞刀、吸泥装置、运输管道等组成。

绞吸式挖泥船广泛应用于水利工程、航道整治、港口建设等领域,具有工作效率高、装卸方便、操作灵活等特点。

二、绞吸式挖泥船安全管理制度1. 组织机构(1)绞吸式挖泥船的船东或船主应设立安全管理部门,负责绞吸式挖泥船的安全管理工作。

(2)安全管理部门应设置船长岗位,由具有相关工作经验和管理能力的人员担任,并配备相应的安全管理人员。

(3)安全管理部门应负责绞吸式挖泥船的安全培训、安全检查、事故处理等工作。

2. 安全责任(1)船东或船主应对绞吸式挖泥船的安全生产负主要责任,并明确安全管理部门的安全职责。

(2)船长是绞吸式挖泥船的直接负责人,应对船上的安全工作负责,并服从船东或船主的管理和指挥。

3. 安全教育培训(1)绞吸式挖泥船的船员必须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并定期进行安全教育培训。

(2)安全教育培训应包括绞吸式挖泥船的结构和工作原理、操作规程、应急处理等内容。

4. 安全设备(1)绞吸式挖泥船应配备必要的安全设备,包括救生设备、消防设备、排水系统等。

(2)安全设备应定期检查,确保其完好可用。

5. 安全操作规程(1)操作人员必须熟悉绞吸式挖泥船的使用方法和操作规程。

(2)在进行挖泥作业前,应检查绞吸式挖泥船的各项设备是否正常,并进行试运行。

(3)在作业过程中,应注意保持船只的平稳,避免因船只晃动而危及安全。

6. 作业环境保护(1)绞吸式挖泥船在进行挖泥作业时,应遵守环境保护法规,做到不破坏生态环境。

(2)作业现场应设立警示标志和安全隔离带,以确保作业安全。

7. 废料处理(1)绞吸式挖泥船在挖泥作业后,应及时处理产生的废料,防止对环境造成污染。

绞吸式挖泥船

绞吸式挖泥船

一、工程概况本工程的水下清淤工程采用200m3绞吸式挖泥船进行挖泥,挖泥量为406901立方米。

清淤疏浚时,为保证开挖边坡稳定,挖深的边坡按设计要求控制。

二、工艺流程工艺流程图三、排泥管线的布设本工程排泥管由河道清淤区到排泥场区,输泥管线长初步估算最长约25km(具体根据现场实际情况量测确定)。

根据排泥需要拟采用在陆上设置1 级泵压接力输送;输泥管为优质钢管,钢管直径450mm,壁厚8 mm,耐压1.0MPa 以上。

排泥管线是挖泥船输送砂泥浆到吹填区内的管道线路,主要包括:陆上管线(包括管架线)、水上管线(即浮管)二种,主要以浮管为主。

1、陆上吹泥管线(岸管)的设置吹泥管线的平面布置根据挖泥船的总扬程、围堰的面积、形状、吹泥距离、吹填高程、潮位变化等方面的情况,加以综合考虑,来选定吹泥管线的位置。

陆上部分采用岸管明敷。

陆上岸管采用钢管,规格为φ450mm×40~45m。

岸管间距200m左右。

管线布设尽量避免穿越障碍物,但要尽量避免管道形成过急弯曲。

对跨越围埝的排泥管段,要选用较新的弯道与管件、并保证接头紧固严密、无漏水、漏泥现象、水陆接头入口处避免浮管出现死弯、水陆接头入口角应大于45度,减少排泥阻力;。

陆上布管线在进入吹填区内的布设。

要考虑工程竣工后,应符合设计要求的高程与平整度。

管线的布设高程,除考虑吹填设计高程外,还应考虑沉降量(包括排泥场内地基沉降时及吹填土本身的固结沉降量)及吹填超高量等因素;为使吹填区获得较好的平整度,除干线管道外还要布设支线。

管线的布设,主要是考虑管线的间距,即管口的间距,而管口间距的大、小是与绞吸船的泥泵马力、吹填区地形及吹填土质等因素有关。

弃土场围堰与吹砂管口的距离随土质、围埝结构、高度不同而有差别,以不使水流冲刷弃土场围堰为原则,通常多保持在15~20 m的范围。

排泥管线布设线路为:施工区→沿金清大港至K16+600附近处→转入老湾河一转至廿四弓河—转入五湾河至5#船闸→转入雨伞浦至三洞闸-沿二线塘→转至团结塘与五塘交界处一至东海塘北片围垦区,线路全长约25km,具体可结合现场情况调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500m3/h绞吸式挖泥船简介1、总体:(1)船舶用途本船是一艘非自航绞吸式挖泥船,设计挖泥能力:在一定条件下挖泥产量为3500m3/h泥浆,输送距离为4~5公里。

挖泥深度27米。

(2)船型本船船体为箱形船,钢质焊接结构,局部设双层底、单甲板、采用混合骨架式。

本船挖泥作业的移船与定位采用三缆定位系统。

2、检验证书CCS证书。

检验:中国船级社(CCS)温州检验处3、船舶主要要素总长:101.3m 型宽:18.2m 型深:5.2 m4、吨位丈量:总吨位:2943 净吨位:8835、主要轮机设备(1)(进口)舱内泥泵柴油机生产厂:MAN16RK270(英国MAN B&W)4400k w×1000rpm×1台(2)舱内泥泵和水下泥泵(WNB7500(S)WNBX3400)生产厂:采用美国“艾力考特”技术,长沙水泵厂合资生产(3)(进口)液压油泵:川崎定量柱塞双联泵K3V280DHT(4)(进口)液压马达:HMB-400(STAFFA)6、作业设备简介:绞刀及其驱动设备装置:该系统包括绞刀、轴系、齿轮箱和液压马达。

绞刀安装在桥架的端部,采用六台液压马达带动齿轮箱联合驱动。

7、图纸设计单位:上海交通大学船舶与海洋工程设计研究所8、船舶制造单位:浙江宏冠船业有限公司9、船舶所有人:福建兴港船务有限公司Brief Introduction to A Cutter Suction Dredger 3500m3/h1.General Description1)Application of shippingThis dredger is a non-propelled cutter suction dredger, dredging capacity designed: under given conditions the dredging capacity is 3500m3 slurry per hour, conveyance distance is 4~5km,dredging depth is 27meters.2)Shape of shipHull of this ship is box-shaped ship, steel-quality welded construction; its part is equipped with double bottoms, single deck and adopt combination system of framing.Moving and positioning of dredging operation of this ship adopts 3-cable positioning system.2.Inspection certificateCCS Certificate. Inspected by: Wenzhou Inspection Office of China Classification Society (CCS)3.Principal characteristics of shipping:Total length: 101.3m Breadth moulded: 18.2m Depth moulded: 5.2m4.Tonnage measurementGross tonnage: 2943 Net tonnage: 8835.Main equipments of marine engine1)(Import) Underdeck dredge pump diesel engineManufacturer: MAN16RK270 (BRITISH MAN B&W) 4400KWX100RPMX1SET2)Underdeck dredge pump and underwater dredge pump (WNB7500 (S) WNBX3400)Manufacturer:Adopted ELLICOTT technology from America to be manufactured by Changsha Water Pump Factory with joint investment.)3)(Import) Hydraulic oil pump: KAWASAKI fixed-quantity plunger duplex pumpK3V280DHT4)(Import) Hydraulic motor: HMB-400 (STAFFA)6.Brief introduction of equipmentsCutter and device of its driving equipments: this system includes cutter, shafting, gear case and hydraulic motor. Cutter is fixed in one of ends of bridge framework; it adopts 6 sets of hydraulic motor to drive gear case to do a compound drive.7.Design unit of drawingDesign Research Institute of Shipping & Ocean Engineering of Shanghai Jiaotong University 8.Manufacturer of shippingZhejiang Hongguan Shipping Industrial Co., Ltd.9.Owner of shippingFujian Xing Gang Shipping Co., Ltd.全船说明书1、总体1.1综述1.1.1 船舶用途本船是一艘非自航绞吸式挖泥船,设计挖泥能力为:在一定条件下挖泥产量3500m3/h,泥浆输送距离4~5km。

1.1.2船型本船船体为箱形船,钢质焊接结构,局部设双层底、单甲板、采用混合骨架式。

船舶中部设四层甲板室;在船体首部有槽形开口,开槽长度26.6m,宽度7.0m。

槽内设挖泥桥架,船首槽上方设起吊桥架的门架。

本船挖泥作业的移船与定位采用三缆定位系统。

1.1.3作业设备简介根据船舶的用途,本船设有挖泥、吹泥和相关的作业辅助设备。

挖泥、吹泥作业设备主要包括绞刀及其驱动装置、水下泥泵及其驱动装置、舱内泥泵及其驱动装置一起泥浆输送管系等系统。

作业辅助设备主要有桥架和门架系统、横移锚系统、三缆定位系统和起重设备等。

此外,本船还配有一台液压尾锚机及其尾锚和两台液压绞盘。

各系统设备简介如下:1)绞刀及其驱动装置:该系统包括绞刀头、轴系、变速齿轮箱和液压马达。

绞刀安装在桥架的端部,采用6台液压马达带动齿轮箱联合驱动。

2)水下泥泵及其驱动装置:该系统安装在桥架上,主要设备包括水下泥泵、轴系、齿轮箱和电动机。

水下泥泵采用电动机驱动,电动机采用“电轴”系统启动和调速。

3)舱内泥泵极其驱动装置:该系统包括舱内泥泵、轴系、齿轮箱、高弹摩擦离合器和柴油机。

舱内泥泵由柴油机通过变速齿轮箱直接驱动,柴油机安装在机舱内,泥泵安装在泥泵舱内。

4)泥浆输送管系包括吸泥管系和吹泥管系,吸泥管系为吸口管至水下泵之间,它安装在桥架上,主要包括:泥浆吸口管和水下泵真空释放阀等;吹泥管系包括桥架上的泥管、铰支座处的柔性橡软管、进舱管、主甲板上的吹泥管系和船尾弯管旋转接头装置等。

5)桥架和门架系统:包括桥架结构、门架结构、桥架起吊架、桥架绞车、起吊钢索和滑轮组。

桥架设置在主船体开槽内,门架设置在船首的主船体开槽上方,桥架起吊架与桥架用耳轴连接,滑轮分别安装在桥架起吊架和门架上,桥架绞车安装在起居甲板的前部。

桥架的升降是利用桥架绞车、门架上滑轮、桥架起吊架上滑轮和钢索来实现的。

桥架是横移锚系统、绞刀及其驱动装置、水下泥浆泵及其驱动装置等的载体。

门架是起降桥架的吊重装置。

6)横移系统由横移绞车、钢索、导向滑轮和横移锚组成。

横移系统的功能是牵引桥架和船体绕三缆定位系统旋转,使绞刀和吸泥口按预定位置作业。

7)三缆定位系统:该系统设置在船尾,由三台绞车、三只锚、钢索、导向滑轮、三缆定位筒体、固体结构和升降设备等构成。

三缆定位系统用来在挖泥作业时定位船舶转动中心点。

8)起重设备:本船设二台起重机,分别位于门架上方和中部右舷。

门架上起重机主要用于维修水下泥泵、绞刀齿轮箱及驱动液压马达组、绞刀轴系以及更换绞刀和绞刀齿。

中部右舷起重机主要用于维修舱内泥泵、柴油机等,也可用来维修桥架绞车。

9)尾锚系统:包括尾锚机、锚链、锚链导槽、掣链器、锚和锚托架。

1.1.4作业自然环境条件大气温度:最高45℃,最低 -15℃;海水温度:最高32℃,最低0℃;最大流速:2kn.;最大风速:浦氏6级;最大波高:波浪周期为5s时为1.0m。

1.2航区、船级与规范1.2.1航区本船设计作业海区为我国沿海海区,主要作业区域为海港、长江口以及沿海水域。

拖航调谴状态的完整稳性满足法规对近海航区的要求,船体结构与强度按近海航区要求设计。

1.2.2规范本船设计建造满足中国船级社(CCS)《钢质海船入级规范》(2006年)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局《船舶与海上设施法定检验规则》(国内航行海船法定检验技术规则)(2004年)和2006年修改通报。

1.3船舶主要要素船体长度 L 79.10m型宽 B 18.20m型深 D 5.20 m设计吃水d 3.50 m排水量△4525t方形系数 C0.871B甲板间高:主甲板至起居甲板 3.60 m起居甲板至船长甲板 2.80 m船长甲板至操纵甲板2.80 m操纵甲板至顶甲板2.80 m梁拱:主甲板 0.00 m甲板室(圆弧梁拱) 0.20 m船员人数 26人1.4干舷本船最小干舷计算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局《船舶与海上设施法定检验技术规则》(国内航行海船法定检验技术规则)(2004)第3篇“载重线”关于B型船舶的规定,核定的夏季干舷为1716mm,对应的载重吃水为3.50m。

本船拖航调遣时船上人员撤离,相当于无人驳船拖航调遣,因此对船首最小高度不作要求。

1.5稳性本船稳性满足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局《船舶与海上设施法定检验技术规则》(国内航行海船法定检验技术规则)(2004)第4篇第7章对绞吸式挖泥船的完整稳性要求,对于拖航调遣状态的完整稳性满足近海航区航行船舶的要求。

1.6吨位丈量本船吨位计算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局《船舶与海上设施法定检验技术规则》(国内航行海船法定检验技术规则)(2004)第2篇“吨位丈量”的规定计算,设计计算结果为:总吨位 2943;净吨位 88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