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药物制剂的现在和将来

合集下载

药物制剂新技术

药物制剂新技术

药物制剂新技术药物制剂新技术是药学领域不断探索和发展的重要方向,其研究内容和应用涉及到材料科学、化学工程、生物技术等多个学科领域。

本文将从药物制剂新技术的意义、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意义药物制剂新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对于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降低毒副作用、改善药物的稳定性和控制释放速率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其对于新药的研发、已有药物的改良、治疗手段的创新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而且,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药物制剂新技术还可以为生物大分子药开发提供更广阔的空间。

二、发展现状1. 纳米技术在药物制剂中的应用纳米技术是当前药物制剂研究的热点之一,主要包括纳米粒子、纳米载体等。

纳米技术可以提高药物的溶解度和稳定性,增加药物在体内的靶向性,降低药物的毒副作用等优点,已在抗癌药物、生物大分子药物等领域取得了重要突破。

2. 微流控技术在药物制剂中的应用微流控技术可以实现对药物的微观操控,包括微小尺寸的药物载体制备、微流控芯片的设计等方面的应用。

这一技术可以实现对微观尺度的药物携带和释放,有望在药物快速筛选、个性化用药以及药物的微量运输等方面得到应用。

3. 3D打印技术在药物制剂中的应用3D打印技术已经在医疗器械制造领域取得了较大进展,而在药物制剂方面也开始得到应用。

通过3D打印技术,可以根据个体需求设计和制备药物,为个性化治疗提供技术支持。

三、未来趋势1. 个性化药物治疗随着基因检测和生物信息学等技术的发展,个性化药物治疗将成为药物制剂研究的未来发展趋势之一。

药物制剂将向更加个性化、精准化的方向发展,以满足不同人群的个性化治疗需求。

2. 可穿戴药物制剂系统随着可穿戴技术的不断进步,可穿戴药物制剂系统将成为未来的研究热点。

这一系统可以实现对药物的长效控释、即时监测等功能,极大地提高了药物治疗的便利性和有效性。

3. 绿色环保制剂技术在药学领域,绿色环保技术也是一个重要发展方向。

未来的药物制剂技术将更多地关注节能减排、可降解材料等方面,以实现对环境的友好和持续发展。

药物制剂中纳米技术的应用

药物制剂中纳米技术的应用

药物制剂中纳米技术的应用在现代医学领域,药物制剂的发展日新月异,其中纳米技术的应用为药物的研发和治疗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

纳米技术,简单来说,就是在纳米尺度(1 到 100 纳米)上对物质进行研究和操作的技术。

当应用于药物制剂时,它能够显著改善药物的性能,提高治疗效果,降低副作用,为患者带来更好的医疗体验。

一、纳米技术在药物制剂中的优势纳米技术在药物制剂中的应用具有诸多显著优势。

首先,纳米粒子能够增加药物的溶解度。

许多药物由于其化学结构和物理性质,在水中的溶解度较低,这限制了它们在体内的吸收和生物利用度。

通过将药物制成纳米粒子,可以增大药物与溶剂的接触面积,从而提高溶解度,使药物更容易被人体吸收。

其次,纳米技术能够实现药物的靶向输送。

传统的药物制剂在进入人体后,往往会分布到全身各个部位,只有一小部分能够到达病变部位,这不仅降低了药物的治疗效果,还可能导致全身性的副作用。

而纳米粒子可以通过表面修饰,使其具有特定的靶向性,能够识别并结合病变细胞或组织表面的受体,从而将药物精准地输送到病变部位,提高药物的治疗指数。

此外,纳米粒子还能够延长药物的作用时间。

药物在体内的代谢和排泄速度较快,导致其疗效持续时间较短。

纳米粒子可以通过控制药物的释放速度,实现药物的缓慢释放,从而延长药物的作用时间,减少给药次数,提高患者的依从性。

二、纳米技术在药物制剂中的应用形式纳米脂质体纳米脂质体是由磷脂双分子层组成的封闭囊泡,内部可以包裹水溶性或脂溶性药物。

它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可降解性,能够有效地保护药物免受体内环境的影响,提高药物的稳定性。

纳米脂质体还可以通过修饰表面的配体,实现对肿瘤细胞等特定细胞的靶向输送。

纳米胶束纳米胶束是由两亲性聚合物在水溶液中自组装形成的纳米粒子。

它的疏水内核可以包裹脂溶性药物,亲水外壳能够增加纳米粒子在水溶液中的稳定性和溶解性。

纳米胶束同样可以进行表面修饰,实现药物的靶向输送。

纳米混悬剂纳米混悬剂是将药物颗粒分散在稳定剂中形成的纳米级分散体系。

新型药物制剂研发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

新型药物制剂研发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

新型药物制剂研发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随着医学科技的不断进步,治疗药物的需求也在不断地增加。

与此同时,药物研发技术也在不断发展。

新型药物制剂的研发成为药物行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

本文将介绍新型药物制剂研发技术的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

一、现有的药物制剂研发技术1. 脂质体技术脂质体技术是一种利用天然或合成的脂质体作为药物传递系统的技术。

这种技术可以将药物包裹在人造的脂质双层膜中,增加药物的稳定性和溶解度,并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和靶向性。

脂质体技术已经被广泛用于肝癌和肺癌的药物治疗。

但是,目前仍需要对该技术进行进一步的优化和改进。

2. 聚乙二醇化技术聚乙二醇化技术是一种将药物包裹在聚乙二醇单体(PEG)中的技术,以提高药物性能,并延长其在体内的半衰期。

该技术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已被用于肿瘤治疗、抗病毒和抗炎等方面。

3. 微粒子技术微粒子技术是一种利用微粒子将药物包裹在内部的技术。

这样药物可以被控制释放,从而增强药物的效果,并减少副作用。

目前微粒子技术主要应用于抗癌、心血管和呼吸系统疾病的治疗中。

4. 组织工程学技术组织工程学技术是一种将药物植入体内生长新组织的技术。

它已被广泛应用于心血管、神经和骨科疾病的治疗中。

组织工程学技术可以帮助重建损伤的组织,并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二、未来的药物制剂研发技术趋势1. 靶向治疗未来的药物制剂研发技术将更多地关注靶向治疗。

这意味着药物将被设计成只攻击患者体内的癌细胞或细胞。

这样,药物将不会攻击健康的细胞,从而减轻治疗期间的副作用。

2. 基因疗法基因疗法是一种利用基因工程来治疗疾病的技术。

未来的药物制剂研发技术将更多地关注基因疗法的研究和应用。

这将包括使用基因疗法治疗癌症、心脏病、血液病等。

3. 纳米技术纳米技术是一种将物质缩小到纳米尺寸的技术。

未来的药物制剂研发技术将更多地依赖于纳米技术来开发更加复杂、精确的药物制剂。

利用纳米技术可以更好地将药物传递到患者体内的靶点,同时减少药物的毒副作用。

纳米载体药物行业报告

纳米载体药物行业报告

纳米载体药物行业报告纳米载体药物是一种利用纳米技术制备的药物,通过将药物载入纳米载体中,可以提高药物的溶解度、稳定性和靶向性,从而提高药物的疗效和减少副作用。

纳米载体药物在肿瘤治疗、心血管疾病、神经系统疾病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本报告将对纳米载体药物行业的发展现状、市场规模、技术进展和未来趋势进行深入分析。

一、纳米载体药物行业发展现状。

纳米载体药物作为一种新型药物制剂,在近年来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目前,纳米载体药物已经在肿瘤治疗、心血管疾病、神经系统疾病等多个领域取得了一定的临床应用。

例如,通过纳米载体技术可以将抗肿瘤药物载入纳米粒子中,实现药物的靶向输送,提高药物在肿瘤组织中的积累,从而提高疗效并减少毒副作用。

二、纳米载体药物市场规模。

据市场研究机构统计,纳米载体药物市场规模在过去几年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

预计未来几年,随着纳米技术的不断成熟和应用领域的拓展,纳米载体药物市场规模将进一步扩大。

特别是在肿瘤治疗领域,纳米载体药物具有巨大的市场潜力,预计未来几年将成为纳米载体药物市场的主要增长驱动力。

三、纳米载体药物技术进展。

纳米载体药物的制备技术是纳米技术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之一。

目前,纳米载体药物的制备技术已经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进展,包括纳米粒子的制备技术、药物的载体选择和表面修饰技术等。

这些技术的进展为纳米载体药物的研发和临床应用提供了重要的支持,也为纳米载体药物行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基础。

四、纳米载体药物未来趋势。

纳米载体药物作为一种新型药物制剂,具有明显的优势和潜力。

未来,随着纳米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纳米载体药物技术的不断完善,纳米载体药物将在肿瘤治疗、心血管疾病、神经系统疾病等领域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同时,随着纳米载体药物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大,纳米载体药物行业也将迎来更多的投资和合作机会,未来的发展前景十分看好。

综上所述,纳米载体药物作为一种新型药物制剂,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和市场潜力。

随着纳米技术的不断成熟和应用领域的拓展,纳米载体药物行业将迎来更多的发展机遇,未来的发展前景十分看好。

纳米药物制剂的现状与未来

纳米药物制剂的现状与未来

纳米药物制剂的现状与未来在药剂学中纳米粒的尺寸界定在1~1000纳米之间。

药剂学中的纳米粒可以分成两类:纳米载体和纳米药物。

纳米载体系指溶解或分散有药物的各种纳米粒,如纳米脂质体、聚合物纳米囊、纳米球、聚合物胶束等。

纳米药物则是指直接将原料药物加工成的纳米粒。

纳米粒制备技术纳米粒制备的关键是控制粒子的大小和获得较窄且均匀的粒度分布,减少或消除粒子团聚现象,保证用药有效、安全和稳定。

毫无疑问,生产条件、成本、产量等也是综合考虑的因素。

目前发展的纳米粒制备技术可分为3类,即机械粉碎法、物理分散法和化学合成法。

除传统的一些机械粉碎设备的改进,如振动磨、气流粉碎机、超声喷雾器等外,也开发了一些新的机械粉碎技术,如超临界流体技术、超临界流体-液膜超声技术、高压均质法-气穴爆破技术等先进技术及相关设备。

不同的制备技术和工艺适合于不同种类纳米粒的制备。

例如,熔融分散法主要用于固体脂质纳米粒(SLN)的制备;溶剂蒸发法、乳化/溶剂扩散法等物理方法可用于纳米混悬液或假胶乳的制备;而利用聚乳酸(PLA)、聚丙交酯-乙交酯、聚氨基酸、壳聚糖等作为疏水链段,利用聚乙二醇(PEG)、聚氧乙烯(PEO)-聚氧丙烯等作为亲水链段,合成具有表面活性的嵌段共聚物或接枝共聚物,在水中溶解并形成纳米胶束;将含有壳聚糖-PEG 嵌段共聚物的水溶液与聚阴离子化合物-三聚磷酸钠的水溶液混合,由于相反电荷的结合而凝聚成纳米粒等。

纳米粒的应用1.改善难溶性药物的口服吸收在表面活性剂和水等存在下直接将药物粉碎成纳米混悬剂,适合于包括口服、注射等途径给药,以提高吸收或靶向性。

通过对附加剂的选择可以得到表面性质不同的微粒,特别适合于大剂量的难溶性药物的口服吸收和注射给药。

纳米粒可以提高药物溶出度,也可以提高溶解度,还可以增加粘附性,形成亚稳晶型或无定形以及消除粒子大小差异产生的过饱和现象等。

2.靶向和定位释药纳米粒在体内有长循环、隐形和立体稳定等特点,这些特点均有利于增加药物的靶向性,是抗肿瘤药物、抗寄生虫药物的良好载体。

药物制剂技术的创新与发展趋势

药物制剂技术的创新与发展趋势

药物制剂技术的创新与发展趋势一、引言药物制剂技术一直是药物研究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水平直接影响着药物的疗效和治疗效果。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人们对健康需求的提高,药物制剂技术也在不断创新和发展,以满足人们对药物质量和疗效的更高要求。

本文将探讨药物制剂技术的创新与发展趋势,为相关研究与实践提供借鉴和指导。

二、药物制剂技术的发展历程药物制剂技术自古至今,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历程。

最早的制剂技术可以追溯到古代,当时人们使用天然植物、动物等物质进行药物制备。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制剂技术也得到了不断改进和发展,从简单的混合制剂逐渐演变为多样化的剂型,如片剂、胶囊、颗粒剂等。

近年来,随着新药研发技术和药理学知识的深入研究,药物制剂技术也得到了显著的提升和创新。

以微生物、细胞、基因工程等技术为基础的新型制剂技术不断涌现,可以更准确地调控药物的释放速度、药效和副作用,促进药物在体内的靶向递送,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和治疗效果。

三、药物制剂技术的创新趋势1. 纳米技术在药物制剂中的应用纳米技术作为当今最具前沿性的科学技术之一,已经在药物制剂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利用纳米技术可以制备出尺寸微小的药物载体,提高药物的溶解度和稳定性,增加药物与细胞之间的作用效果,降低药物的毒副作用。

目前已有一些纳米药物制剂成功应用于药物治疗,如纳米粒子、纳米乳剂等。

2. 3D打印技术在药物制剂中的应用3D打印技术是一种将数字模型转化为实体物体的先进技术,已经在医学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在药物制剂领域,3D打印技术可以根据患者个体化的需求,精确控制药物的剂量和释放速度,制备出定制化的药物剂型。

通过3D打印技术,可以实现药物的快速制备和生产,提高药物的治疗效果和患者的便利性。

3. 生物科技在药物制剂中的应用生物科技作为一种新兴的交叉学科,已经在药物制剂领域展现出巨大的潜力。

利用生物科技可以生产出具有特殊功能和药理效果的生物药物,如蛋白类药物、抗体药物等,这些药物在治疗某些疾病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

纳米技术在药物制剂中的应用与前景

纳米技术在药物制剂中的应用与前景

纳米技术在药物制剂中的应用与前景随着科技的发展和进步,纳米技术逐渐在药物制剂领域中被广泛应用。

纳米技术的应用,使得制药领域的药物制剂更加高效、精准,同时也提供了更多的治疗选择。

那么,纳米技术在药物制剂中的应用与前景有哪些呢?一、纳米技术在药物制剂中的应用1.纳米药物传输系统纳米药物传输系统是将药物通过纳米技术封装成纳米粒子,可以通过人体血液循环系统将药物输送到靶区,并进行精准、有针对性的治疗。

这一方法可以减少药物的毒副反应以及提高药物的治疗效果。

例如,通过纳米技术制作出的纳米粒子可以将含有药物的磷脂质体包覆在表面,使药物被更好地保护,降低了药物被代谢和排出的速度,从而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2.纳米基因传递系统纳米基因传递系统是将基因通过纳米技术封装成纳米粒子,使其能够穿过细胞膜并传递到细胞内部,进而改变细胞的遗传信息,从而达到治疗目的。

例如,将过表达特定基因的纳米粒子输送到肿瘤细胞中,可以通过改变肿瘤细胞的遗传信息,让其死亡或减弱对化疗的抗性,从而提高药物的治疗效果。

二、纳米技术在药物制剂中的前景1.精准医学随着纳米技术的发展,纳米粒子从单独的药物载体转变成为了能够携带不同种类的药物和治疗途径的药物载体。

这一技术可以使医生根据患者的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从而更加有效地治疗病患。

例如,将扩增的DNA包覆在金纳米棒表面,可以通过控制其结构、形状和大小,让其只进入到目标细胞内,从而实现治疗靶向性的增强。

2.提高药物效果纳米技术的应用可以实现药物的更好转化和输送,同时也避免了药物在体内的实际衰减,这大大提高了药物的治疗效果。

这种技术可以让药物更好地到达病灶,以最小的剂量发挥最大的作用,减少药物的副作用,提高疗效。

例如,通过纳米技术将含有氟胞嘧啶的纳米粒子输送到病变的卵巢癌细胞中,可以更好地降低其化疗的剂量,达到更好的化疗效果,同时降低了其副作用。

3.对药物敏感性的提高通过纳米技术,可以让药物对病灶更加敏感,从而提高治疗效果。

药物制剂新技术

药物制剂新技术

基因药物制剂
基因药物制剂是指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制备的药物制剂,旨在通过调控基 因的表达来治疗疾病。
基因药物制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基因治疗载体、基因表达调控剂等,这些 方法能够将治疗基因导入到病变细胞中,通过调控基因的表达来达到治
疗疾病的目的。
基因药物制剂在遗传性疾病、癌症、病毒感染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 景,为药物治疗提供了全新的途径和手段。
和减少副作用。
免疫细胞制剂
利用免疫细胞制剂技术将免疫细胞 输送到病变部位,增强免疫反应和 治疗效果。
新型给药系统
通过新型给药系统实现药物的精确 给药和释放,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 的依从性。
04
药物制剂新技术面临的 挑战与解决方案
技术挑战
技术成熟度
新制剂技术需要经过充分的验证 和测试,以确保其安全性和有效
药物制剂新技术
目 录
• 药物制剂新技术概述 • 药物制剂新技术种类 • 药物制剂新技术应用 • 药物制剂新技术面临的挑战与解决方案 • 未来药物制剂新技术展望
01
药物制剂新技术概述
药物制剂新技术定义
药物制剂新技术是指在药物制剂领域中,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手段,对药物进 行制备、加工、成型等方面的技术革新。这些技术能够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 稳定性、安全性等方面,从而更好地满足临床治疗的需求。
纳米药物制剂的制备方法包括纳米结晶、 纳米药物制剂在癌症治疗、神经系统疾
纳米囊泡、纳米乳剂等,这些方法能够 病、心血管疾病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
将药物包裹在纳米载体中,通过控制药 前景,为药物治疗提供了新的途径和手
物的释放速度和部位,实现药物的靶向
段。
输送和长效作用。
靶向药物制剂
靶向药物制剂是指利用特定的载体将药物定向传递到病变部位,以提高药物的疗效和降低副 作用的药物制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体积和松密度的变化:填充性、剂型选择
• 制剂工艺对纳米粒性质的改变:水分、溶 剂、温度和压力
纳米药物制剂的现在和将来
5、纳米药物和纳米载体现状和前景
• 1、长循环及立体稳定脂质体
阿霉素、两性霉素、柔红霉素、庆大霉素、阿米卡星
• 2、微乳和脂质纳米粒
地塞米松棕榈酸酯、前列腺素E1、氟比咯芬乙氧 基乙酯
纳米药物制剂的现在和将来
“纳米技术”和“纳米粒技术”
• 纳米技术强调从纳米 • “纳米粒技术”限于表面 水平生产构件和组合; 大小和尺寸的变化;
• 纳米技术的构件和组 合具备特殊的性质。
• 物质性质的变化只与表 面积和大小相关。
• 纳米技术是“由小到 大”的智能化技术。
• “纳米粒技术”是“由 大到小”的制备技术。
纳米药物制剂的现在和 将来
2020/11/30
纳米药物制剂的现在和将来
• 纳米科技的本质是从纳米尺 度精确地操作原子或分子来制造 特殊功能的产品。
• • 纳米技术是 •“由小至大” 的 •加工技术。
纳米药物制剂的现在和将来
• 将物质加工成
纳米尺度大小、用 纳米粉体制成纳米 材料、用纳米材料 加工成相关器件, 从本质上仍是传统 的显微加工技术— — •“ 由 大 到 小 ” 的 技 术。
•处方
O/W比 乳滴大 未来的纳米药物制剂
• 生物医药方面的新一代传感器、 探测器和操作超微原件,用于 医疗、临床诊断和定位治疗; 进入细胞水平的纳米微粒载体 和纳米药物
纳米药物制剂的现在和将来
7、未来的纳米药物制剂
7.1 智能化的纳米药物传输系统
•血糖检测及胰岛素 释放系统
纳米药物制剂的现在和将来
纳米载体的类型 ——脂质纳米粒
• 主要材料: • 脂肪酸、脂肪醇、磷
脂等 • 应用: • 静脉、局部注射、缓
释药物
纳米药物制剂的现在和将来
纳米载体的类型 —— 聚合物纳米囊和纳米球
• 主要材料:
• 聚乳酸、壳聚糖、明胶、 卡波姆、丙烯酸树脂
• 应用:
• 静脉、肌肉、皮下、局 部注射以及口服、粘膜 等多种给药途径
纳米药物制剂的现在和将来
• 纳米微粒载体 ——脂质体 ——脂质微粒 ——纳米囊和纳米球 ——聚合物胶束
• 纳米(药物) —— 混悬剂 —— 片 剂 —— 胶囊剂
纳米药物制剂的现在和将来
一、纳米载体的类型 —— 纳米脂质体
• 主要材料: • 磷脂、胆固醇等
• 应用: • 静脉、口服、透皮、
粘膜等途径给药
208nm 3.52mg/L 65%
• 适合于油混悬液
纳米药物制剂的现在和将来
6.4 静注用纳米混悬液(苄唑交沙霉素)
• Staurosporin衍生物2.0g, Pluronic F68 10g, 豆 磷脂 2.0g, 甘油30g, 70%山梨醇21g, 96%乙醇 35g。
• 豆磷脂溶于乙醇,加入Pluronic混合,依次加 入药物、甘油、山梨醇溶液,搅拌至澄明,除 菌过滤,无菌分装或冻干。
纳米药物制剂的现在和将来
1. 纳米粒制备技术 1.2 物理分散法 —— 溶剂蒸发法
纳米药物制剂的现在和将来
1 纳米粒制备技术 1.2 物理分散法 ——乳化/溶剂扩散法
• 二种互不相溶的有机溶剂在乳化剂存在 下,“水相”迅速扩散和分散“油相” 成微乳,同时蒸发两种有机溶剂即得纳 米粒子。
纳米药物制剂的现在和将来
• 适合于其它难溶性药物
纳米药物制剂的现在和将来
6.2 纳米萘普生控释片
• 10um萘普生 93%, PVP 7%, 纯水664g, 混 合 均 匀 —— 珠 磨 机 ——10℃ 研 磨 4 小 时 —— 混 悬 液 喷 雾 干 燥 ——297nm 萘 普 生。
• 29%萘普生,30%HPMC k4M, 40%乳糖, 1%硬脂酸镁混合压片。
纳米药物制剂的现在和将来
1 纳米粒制备技术 1.3 化学反应法——两亲性高分子
纳米药物制剂的现在和将来
1 纳米粒制备技术 1.3 化学反应法—— 凝聚分散法
纳米药物制剂的现在和将来
2 纳米粒的表面改性 2.1 表面包复——意义
纳米药物制剂的现在和将来
2 纳米粒的表面改性 2.1 表面包复——固态表面包复的方法
纳米药物制剂的现在和将来
6 纳米药物制剂实例
纳米药物制剂的现在和将来
6.1 纳米达那唑片剂
• 10um达那唑327g, 98g PVP k-15, 纯水 664g , 混 合 均 匀 —— 珠 磨 机 ——10℃ 研 磨4小时——混悬液喷雾干燥——140nm 达那唑——与L-HPC,乳糖、硬脂酸镁 混合压片。
• 静脉注射给药:蛋白质竟争、微粒在血 液中稳定性、肝首过效应;
• 药理活性的改变:化学药物和中药有效 部位的增效及减效、复杂成分的影响
纳米药物制剂的现在和将来
纳米药物和纳米载体的应用问题
—— 安全性
纳米药物制剂的现在和将来
纳米药物和纳米载体的应用问题
——制剂加工 • 表面性质的变化:流动性和可压性
• 有效性:高效、速效的必要性问题
• 安全性:血液循环、代谢和毒性问题
• 实用性:制剂加工问题
纳米药物制剂的现在和将来
纳米药物和纳米载体的应用问题
—— 稳定性:固态和液态
纳米药物制剂的现在和将来
纳米药物和纳米载体的应用问题
—— 有效性 • 口服后药物的吸收途径:淋巴系统、M
细胞、胃肠上皮细胞膜;
• 药物+类脂——熔融——于表面活性剂水溶液 乳化——O/W型粗乳——高压匀化——室温冷 却——脂质微粒——冷冻干燥或低温喷雾干燥
• 药 物 + 类 脂 —— 熔 融 —— 于 干 冰 或 液 氮 中 研 磨 —— 脂 质 微 粒 —— 于 表 面 活 性 剂 水 溶 液 分 散——高压匀化——脂质微粒——冻干或喷干
纳米药物制剂的现在和将来
纳米载体的类型 —— 聚合物胶束
• 主要材料: • 两亲性嵌段或接枝共聚
物如聚乳酸—聚乙二醇 共聚物 • 应用: • 静脉、肌肉注射、口服 等
纳米药物制剂的现在和将来
纳米载体的类型 —— 纳米混悬剂
• 主要材料: • 难溶性、大剂量药物 • 应用: • 静脉、肌肉、皮下、
90 9
纳米药物制剂的现在和将来
3 纳米粒的应用
3.2 靶向和定位给药 —— M细胞吞噬作用
纳米药物制剂的现在和将来
3 纳米粒的应用
3.2 靶向和定位给药 ——靶向及定位作用
纳米药物制剂的现在和将来
3 纳米粒的应用
3.3 生物大分子的特殊载体
纳米药物制剂的现在和将来
纳米药物制剂的现在和将来
4、纳米药物和纳米载体应用中的问题 • 稳定性:物理聚结问题
纳米药物制剂的现在和将来
纳米微粒表面修饰的作用
纳米药物制剂的现在和将来
纳米微粒的载药方法 —— 吸附
纳米药物制剂的现在和将来
纳米微粒的载药方法 —— 包合
纳米药物制剂的现在和将来
纳米微粒的载药方法 —— 复合
纳米药物制剂的现在和将来
3 纳米粒的应用 3.1 改善吸收 —— 粘膜粘附作用
纳米药物制剂的现在和将来
• 在粉碎过程中加入助剂(表面活性 剂、滑石粉、碳酸钙、硬脂酸等) 混合粉碎;在粉碎过程中改变粒子 表面及晶格性质,使之与共存的物 质结合。
纳米药物制剂的现在和将来
2 纳米粒的表面改性 2.1 表面包复——液态包复的方法
• 在含有表面活性剂和助表面活性剂的溶 液中悬浮纳米粒子,经喷雾干燥、冷冻 干燥等过程,可得到表面包复有表面活 性剂的纳米粒。
纳米药物制剂的现在和将来
1. 纳米粒制备技术
1.1 机械粉碎方法 —— 其它机械粉碎技术
• 超音速气流粉碎:速度,温度,助剂 • 珠磨机:速度、温度、时间、助剂、介质
超声喷雾:强度、喷头、助剂、温度 • 高能振动磨:同珠磨机
纳米药物制剂的现在和将来
1 纳米粒制备技术 1.2 物理分散法 —— 熔融分散法
纳米药物制剂的现在和将来
7、将来的纳米药物制剂
纳米药物制剂的现在和将来
6.3 口服RMKP22纳米水混悬液
• 25umRMPK22(3%),0.1%吐温80,水加至 100%——挤出高压均质机——1500Bar, 4次循 环——208nm纳米混悬液——加甘露醇、甘油.
• 粒径
溶解度 溶出度(10min)
3.64um 1.97mg/L 几无溶出
1 纳米粒制备技术 1.2 物理分散法——蒸发-冷凝法
• 真空冷凝法:原料加热气化——在惰性 气体中急剧冷凝。
• -20C~-40C惰性气体以超声速射入熔融药 物或载体材料,破碎熔体后急剧冷却。
纳米药物制剂的现在和将来
1 纳米粒制备技术 1.3 化学反应法—— 单体聚合法
纳米药物制剂的现在和将来
8、与“智能化”传感器结合、发挥类似于组织 和器官功能的纳米药物芯片,适时和适量地释 放药物,识别、进入和杀灭癌细胞
纳米药物制剂的现在和将来
纳米药物和纳米载体现状和前景
9、其它相关应用
• 高效光催化的纳米TiO2杀菌抗菌剂 • 高效光催化的纳米TiO2的癌细胞杀灭剂 • 有效遮蔽紫外线的纳米TiO2化妆品 • 有效遮蔽紫外线的纳米TiO2包装材料 • 高效固体润滑剂、助流剂
纳米药物制剂的现在和将来
纳米空间是相对独立的空间领域 ——介观领域
• 原子簇: <1nm 纳米体系: 0.1~ 100nm 亚微米体系:100~1000nm 微米体系: > 1um
• 小尺寸效应 • 表面效应 • 量子尺寸效应 • 宏观量子隧道效应
纳米药物制剂的现在和将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