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系统生理

合集下载

心血管活动的生理性调节

心血管活动的生理性调节
作用于血管平滑肌,产生强烈的收缩作用,导致血压升高。同时,它也能刺激肾上腺皮 质球状带分泌醛固酮,进而促进钠和水的重吸收。
醛固酮
作用于肾远曲小管和集合管的上皮细胞,增加钾的排泄和钠、水的重吸收,以维持血容 量和血压的稳定。
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
肾上腺素
由肾上腺髓质分泌,具有兴奋心脏、 扩张血管、松弛支气管平滑肌等作用, 在应对紧急情况时发挥重要作用。
去甲肾上 管平滑肌,引起血管收缩,从而导致 血压升高。
心钠素和脑钠素
心钠素
由心房肌细胞分泌,具有强烈的利尿和降压作用。心钠素的分泌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如血容量、血压和神经体液 因素等。
脑钠素
由中枢神经系统分泌,参与调节水盐平衡和血压。脑钠素的作用机制较为复杂,与心钠素在生理和病理过程中相 互影响。
应。
当身体处于不同状态(如运动、 休息等)或外界环境刺激(如疼 痛、恐惧等)时,心血管系统会
相应地调整血压水平。
调节血容量
血容量是指循环系统中血液的 总量,包括循环血量和储备血 量。
心血管系统通过心肌收缩力和 血管舒缩活动,调节循环血量 和储备血量的比例,以维持血 容量的相对稳定。
当血容量发生变化时,心血管 系统会迅速作出反应,通过调 节心输出量和血管容量来维持 血容量的稳定。
呼气时血压降低
呼气时胸腔内负压减小,静脉回流减少,心输出量减少,血 压降低。
呼吸对血容量的影响
吸气时血容量增加
吸气时胸腔内负压增大,导致静脉回流增多,血容量增加。
呼气时血容量减少
呼气时胸腔内负压减小,静脉回流减少,血容量减少。
05 代谢调节
CHAPTER
血糖对心血管活动的影响
总结词
血糖水平对心血管活动具有重要影响, 高血糖和低血糖均可能引发心血管问题 。

动物心血管系统—心血管系统生理(动物解剖生理课件)

动物心血管系统—心血管系统生理(动物解剖生理课件)
血小板
课程内容
• 血液的组成 • 红细胞及其功能 • 白细胞的分类及形态 • 血小板及其功能
思考题
• 1、红细胞的生理特性是什么?
• 2、白细胞有哪些种类,各有什么功能?
(3)嗜酸性粒细胞(eosinophil): 形态:核分叶,或呈S形或不规则形, 着色较浅。胞质内含有嗜酸性颗粒, 染色成橘红色 功能:参与对寄生虫的免疫反应,能 缓解嗜碱性粒细胞和肥大细胞的过敏 反应和限制炎症过程。有变形运动, 吞噬作用不强,基本上没有杀菌能力。
(4)淋巴细胞(lymphocyte): 形态:呈圆形,分大、小淋巴细胞,胞质嗜碱性,呈天蓝 色,含少量嗜天青颗粒。 核圆形,着色深, 占细胞的大部分。 功能:T细胞:参与细胞免疫。通过具有特异性免疫能的细
血细胞
课程内容
• 血液的组成(重点) • 红细胞及其功能(重点) • 白细胞的分类及形态(难点) • 血小板及其功能
水(90%-92%)

浆(50%-60%)
电解质、气体、小分子有机物(2%-3%) 白蛋白

血浆蛋白 球蛋白

(5%-8%) 纤维蛋白原
红细胞
血细胞(40%-50%) 白细胞
血小板
病理性增高:细菌感染、炎症、中毒、恶性肿瘤 减少:病毒感染、药物、射线
2、白细胞的生理特性: 渗出性 变形性 趋化性 吞噬性
吞噬性
渗出性 变形性
3、白细胞的主要功能: 消灭侵入机体的外来异物,即防御免疫功能。 不同种类的白细胞以不同的方式参与机体的防 御反应。
(1)中性粒细胞(neutrophil):
1、数量和分类:体积较大、数目少,无色、有核, 按细胞质和核的染色特点分为有颗粒和无颗粒白细胞。

心血管系统的解剖和生理学

心血管系统的解剖和生理学

心血管系统的解剖和生理学心血管系统是人体重要的生命系统之一,负责输送氧和营养物质到身体各个部位,维持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

本文将从解剖和生理学两个方面来探讨心血管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一、解剖学1.心脏心脏是心血管系统的核心器官,位于胸腔中央略偏左的位置。

它由左、右两个心房和左、右两个心室组成。

心脏内部有心瓣膜,主要包括三尖瓣、二尖瓣、主动脉瓣和肺动脉瓣,这些瓣膜的作用是控制血液的流动方向。

2.血管血管是心血管系统的管道,分为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三种类型。

动脉将氧合血输送到全身各个组织器官,静脉则将含有代谢废物的静脉血回输到心脏。

毛细血管是动脉和静脉之间的细小管道,负责氧气和养分的交换。

3.主要血管(1)主动脉:起源于心室,将氧合血输送到全身各个组织。

(2)肺动脉:起源于右心室,将二氧化碳生成的静脉血输送到肺部进行气体交换。

(3)上下腔静脉:将全身的静脉血回输至心脏。

二、生理学1.心脏收缩与舒张心脏的工作循环包括舒张期和收缩期。

在舒张期,心脏充满了静脉血,心房和心室放松,此时心瓣膜开放,血液通过肺动脉和主动脉进入肺部和全身。

而在收缩期,心脏肌肉收缩,心瓣膜关闭,防止血液逆流,将氧合血推送到全身。

2.心电图心电图是通过检测心脏电活动来评估心脏功能的方法。

它反映了心脏在收缩和舒张过程中的电信号变化,通过图形化的方式展示为波形图。

心电图的主要指标包括心率、心律和心室肥厚等,对于心血管疾病的诊断和监测具有重要意义。

3.血压调节血压是指血液对血管壁产生的压力。

血压的调节涉及到多个因素,如心输出量、血液容量和外周血管阻力等。

通过调节血管收缩和舒张、心脏收缩力和心率的变化,人体可以维持正常的血压水平。

4.血液循环血液循环是指血液在心血管系统中的循环路径。

在心脏的驱动下,氧合血从左心室通过主动脉进入全身组织,经过毛细血管进行氧气和养分交换,然后通过静脉回流至右心房,最后经过肺循环重新进行气体交换,循环往复。

三、心血管系统的意义心血管系统的正常运行对于保持人体生理功能的稳定至关重要。

心血管系统的解剖与生理学特点

心血管系统的解剖与生理学特点

心血管系统的解剖与生理学特点【一】心脏的解剖结构心血管系统是人体重要的循环系统,由心脏和血管组成。

首先,我们来看心脏的解剖结构。

心脏位于胸腔中央,靠近胸骨的位置,呈锥形。

它分为左右两个部分:左心房与左心室组成左侧,右心房与右心室组成右侧。

【二】循环过程与生理学特点1. 心脏收缩期在正常情况下,心脏经历了舒张期和收缩期两个阶段。

在收缩期间,充满氧和营养物质的血液从左心房进入左心室,并通过主动脉被输送到全身供应器官。

2. 心肌的特点这一流程是通过消化系统摄入进入体内大量的氧和营养物质及新陈代谢所释放出来大量二氧化碳有关系里完成某些器官所需要进入体内物類資源在机械撬提供载流体内派發给全身其他各器官。

3. 血压的控制对于维持循环功能而言,正确控制血压非常重要。

血压由心脏泵血和动脉管壁的阻力共同决定。

当心脏收缩时,推动血液通过动脉进入体内各个部位,此时血压升高;而在心脏舒张期间,血液静止,此时血压较低。

4. 微循环的作用微循环是指身体中小血管(如毛细血管)与组织之间的相互作用。

微循环起着将氧和营养物质输送到组织细胞并将废物运出的重要功能。

它对身体健康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三】影响心血管系统健康的因素在了解了心血管系统的解剖和生理学特点后,我们来看一下影响其健康的因素。

1. 高血压高血压是指动脉内持续性增加的压力。

长期高血压可导致动脉硬化、冠状动脉疾病等严重问题。

2. 冠心病冠心病是由于冠状动脉供应不足引起的一系列心脏问题,如心绞痛和心肌梗死等。

脂质代谢紊乱和动脉粥样硬化是其主要原因。

3. 心律失常心律失常是指心跳的节奏异常,可能太快或太慢。

这可能是由于电信号传导障碍、神经调节异常或药物副作用等原因引起的。

4. 其他风险因素除了上述因素外,吸烟、饮酒过量、肥胖、缺乏运动以及遗传因素都会增加心血管系统疾病的风险。

【四】保持心血管健康的方法为了保持心血管健康,我们应该采取以下方法:1. 健康饮食选择低盐低脂肪的食物,并注重摄入富含纤维素、维生素和矿物质的水果和蔬菜。

老年人相关解剖生理变化—心血管系统生理变化

老年人相关解剖生理变化—心血管系统生理变化

2. 血管:老年人血管失去弹性,钙盐沉积,管腔狭窄,发生动脉 粥样硬化的可能性增加。由于血管弹性消3. 血压:由于老化动脉胶原纤维增多、弹性纤维减少,加上钙盐 沉着及内膜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等原因,均可致动脉管壁增厚、变 硬,弹性减弱。
老年人心血管系统的相关解剖生理变化
1. 心脏: (1)心排血量:心肌收缩的速度与强度降低;静脉管腔变大和血 流缓慢,外周静脉滞留量增加,回心血量减少;心排血量减少,最 大搏出量亦相应减少,故在最大活动量时,会导致心排血量无法上 升到预期值。
(2)心率:老年人的静息心率轻度减少,最大运动心率明显减慢。 主要原因是老年人心室壁弹性降低,心室的再填充所需时间延长。
老年人高血压以收缩压升高为主。同时由于外周血管阻力加大, 也会引起部分老年人出现舒张压增高。另外,长期高血压的代偿, 使压力感受器敏感性降低,老年人易发生直立性低血压。
小结: 1. 心脏 2. 血管 3. 血压

心血管系统的解剖结构与生理功能

心血管系统的解剖结构与生理功能

心血管系统的解剖结构与生理功能一、心血管系统的解剖结构心血管系统是人体内一个复杂而重要的系统,包括了心脏和血管两个部分。

心脏是心血管系统的核心,通过收缩和舒张来推动血液在全身循环。

而血管则负责输送和分配氧气、营养物质和代谢产物。

1. 心脏心脏位于胸腔中,约占胸廓约2/3的位置。

它由四个相互连接的腔室组成:左右两个心房和左右两个心室。

每个房室之间通过瓣膜相连,保证了血液流动的方向性。

左右两侧的房室之间则通过半月瓣进行连接。

2. 血管血管主要分为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三种类型。

动脉是将含有氧合后的血液从心脏输送到全身各个器官组织的管道;静脉则是将二氧化碳和废物等物质带回到心脏;毛细血管是动、静脉之间微小而密集的网状结构,起到输送氧气、营养物质和废物的作用。

二、心血管系统的生理功能心血管系统的生理功能是保证全身组织细胞获得氧气、营养物质,同时排除代谢产物和废物。

它包括了心脏的收缩和舒张、血液流动、血压调节和微循环等多个方面。

1. 心脏的收缩和舒张心脏通过收缩(收缩期)和舒张(舒张期)来完成一个完整的心跳周期。

在收缩期,心房将氧合后的血液推送到左右两个心室;在舒张期,心室收缩将新鲜血液推向主动脉供应全身。

2. 血液流动血液在整个循环系统中不断流动,由于心脏的泵送作用以及血管本身对流量和阻力的调节,使得新鲜的含氧血液通过动脉分支传递给各组织器官,并重新汇集起来经过静脉返回到心脏。

3. 血压调节血压是指血液对血管壁的压力。

通过心脏的收缩和舒张以及血管收缩和扩张的调节,心血管系统能够保持适当的血压水平。

具体而言,心脏收缩时,将血液推入动脉中,使其内壁受到压力;而在舒张期,则让动脉的内径扩大,降低压力。

4. 微循环微循环是指将氧气、营养物质和代谢产物交换给细胞组织的过程。

在微循环中,毛细血管起到了重要作用。

与其他类型的血管不同,毛细血管具有极小的直径和高度分支联接,这使得它们可以从最大程度上覆盖每个组织细胞,并实现有效地气体、营养物质和废物交换。

心血管系统解剖及生理功能心血管基础知识ppt课件

心血管系统解剖及生理功能心血管基础知识ppt课件
侧枝循环的实现,有赖于 小血管之间相互连接而形成, 称为吻合
2021精选ppt
11
心血管临床疾病和治疗
2021精选ppt
12
心血管病事件链
心肌梗死
冠脉血栓形成
心肌缺血
心律失常 心肌丧失
猝死
冠状动脉病变
神经内分泌活化
心室 重构
粥样硬化 左心室肥厚
心室扩大 心力衰竭
危险因子 高血压,高血脂, 糖尿病,吸烟
血流量和回流有时相性
代谢调节作用大于N调节
心肌毛细胞血管密度大,几乎每个心肌细胞有一条毛细血 管,弥散途径短,最大弥散距离为9μm,而骨骼肌为18μm, 有利于心肌细胞获取氧与营养物质。
吻合支少而细,易发生心肌梗死。
2021精选ppt
10
血管系构成及功能
侧枝循环和吻合
当血管堵塞影响主要血管的血液循环时,血液可能会 通过次要血管进行循环,这一过程称为侧枝循环或代 偿性循环
心动周期:心脏每搏动一次的过程,包括收缩期和舒张期两 个阶段。在一个心动周期中,首先是两心房同时收缩,继之 以心房舒张,在心房开始舒张后即刻两心室又几乎同时进行 收缩,然后心室舒张,接着心房又开始收缩而进入下一个心 动周期
心率:心室收缩的频率,即每分钟心跳的次数(60~ 100 次 /min)
心律:是心脏跳动的节律,正常心律起源于窦房结 ,经正常 房室传导系统顺序激动心房和心室传导;冲动再经束支及其 分支以及浦肯野纤维到达心室肌
代謝・内分泌系统 4. 胰岛素敏感性低下,糖耐量异常,低血糖状态,血脂异
常(LDL増加,HDL減少)
其他 5. 消化道症状(恶心、呕吐、腹泻等)
2021精选ppt
19
心力衰竭

《心血管系统解剖生理课件》

《心血管系统解剖生理课件》

2 高血压
血液对血管壁施加过大的压力。
4 中风
脑血管破裂或堵塞导致脑组织缺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2 定期体检和检测
3 管理压力
包括均衡饮食、适度运动、 戒烟和限制酒精的摄入。
及早发现和治疗潜在的心 血管风险因素。
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来减 轻压力对身体的影响。
1. 红细胞:携带氧气到全身组织,为其提供呼吸所需。 2. 白细胞:免疫细胞,保护身体免受病原体侵害。 3. 血小板:参与血液凝固,止血和修复受伤组织。 4. 血浆:携带糖类、蛋白质、激素和其他物质,维持体内的水平衡。
血红蛋白的作用
血红蛋白是红细胞中的重要蛋白质,它能与氧气结合并在体内帮助输送氧气到各个组织和器官。
血压的概念
血压是血液对血管壁施加的力量,由收缩压和舒张压两个数值表示,反映了心脏和血管的功能状态。
心血管系统对身体的影响
• 输送氧气和养分到全身各个组织和器官。 • 维持体温和体液平衡。 • 调节血压和心率。
心血管疾病的常见类型
1 心脏病
包括心肌梗死、心律失常和心力衰竭等。
3 冠心病
冠状动脉狭窄或阻塞导致心肌供血不足。
动脉将血液从心脏输送到全 身,分支成小动脉和细动脉。
静脉将血液从身体各个部位 回流到心脏,分为小静脉和 大静脉。
3 毛细血管
毛细血管连接动脉和静脉,提供氧气和养分的交换。
動脈和静脉的区别
动脉 将血液从心脏输送到全身 血液流速快 压力高
静脉 将血液从身体回输到心脏 血液流速相对较慢 压力低
血液的成分
血管
包括动脉、静脉和微血管, 负责将血液输送到全身各个 部位。
血液
由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 等组成,携带氧气、养分和 排除废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动脉血压的正常值
• 动脉血压
– 收缩压(高压):心室收缩时动脉血压的最高值 – 舒张压(低压):心室舒张时动脉血压的最低值
动脉血压正常值
• 收缩压
– 90~140(100~120)mmHg
• 舒张压
– 60~90(60~80)mmHg
• 高血压
– 安静时收缩压≥140和(或)舒张压≥ 90mmHg
体循环
右右心心房房 上上下下腔腔静静脉脉
全全 身身 毛毛细细血血管管
主动脉 左心室
上腔静脉 主动脉 右心房 右心室
身体上部周 围毛细血管 肺内毛细血管 肺动脉干 肺静脉 左心房 左心室
身体下部周 围毛细血管
二、心脏泵血功能相关概念
• 心率
– 心率:每分钟心脏搏动的次数 – 正常安静心率:60~100次/分 – 最大心率:220 - 年龄(岁)次/分 – 运动时的心率是反映运动强度的重要指标 – 心率表可用于运动中心率监控
• 功能
– 改变血流阻力:阻力血管
南京体育学院 运动人体科学系 徐凯
毛细血管
• 特点
– 数量大、口径小、血流速度慢 – 管壁薄:只有一层内皮细胞和一层内膜→通透性

• 功能
– 血液、组织液的交换部位:交换血管
南京体育学院 运动人体科学系 徐凯
静脉血管
• 特点
– 口径大、管壁薄 – 容量大易扩张
• 功能
★ ★四、运动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
一、运动时心血管系统的反应
• 运动时心输出量的变化
– 心输量↑∝运动量,耗氧量 – 肌肉收缩舒张、呼吸运动:回心血量↑ – 交感神经↑,迷走神经↓:心肌收缩力↑,心输出量↑
• 肌肉运动时各器官血液量的变化
– 心脏、参与运动的肌肉血流↑ – 不参与运动的器官血流↓ – 皮肤血流先减少,后随着产热增加而增加
组成
心脏
动力器官
动脉
上腔静脉 主动脉
导血离心的血管
静脉
下腔静脉
导血回心的血管
毛细血管
连接动、静脉末稍间的血 管。是物质、气体交换场所
肺静脉 肺动脉干 心
毛细血管Biblioteka 脏• 心脏主要由心肌构成,是 心血管系统的动力器官, 心脏左右心房,左右心室 组成。心脏由节律地收缩 舒张,从静脉抽吸血液, 并将血液射入动脉,使血 液在血管内不断循环。
主动脉
左心房 二尖瓣 腱索 乳头肌
血管
• 主动脉和大动脉 • 小动脉和微动脉 • 毛细血管 • 静脉血管
主动脉和大动脉
• 特点
– 管壁坚、厚 – 内含丰富弹性纤维:弹性血管
• 功能
– 缓冲血压波动 – 心舒期继续推动血液流向外周
南京体育学院 运动人体科学系 徐凯
小动脉和微动脉
• 特点
– 富有平滑肌,收缩性好 – 可以改变血管口径
心的位置与毗邻
位置
位于中纵隔,2/3在中
线的左侧。心脏大小与本 人拳头近似,心尖朝左下 升主动脉
方,心底朝右上方。
右心室
上腔静脉 肺动脉干
左心室 心尖
腔静脉窦
上腔静脉口 下腔静脉口 冠状窦口 卵圆窝
右心房
上腔静脉 肺动脉干
卵圆窝 冠状窦口
下腔静脉口
右心室
流入道
右房室口(三尖瓣)
流出道 肺动脉瓣
– 影响循环血量:容量血管
南京体育学院 运动人体科学系 徐凯
运动与高血脂
• 高脂饮食容易导致血管硬 化,从而造成血管狭窄, 弹性下降,影响血液供应。 冠心病就是一种常见的严 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心血管 疾病。运动可以有效改善 血脂,保持血管弹性。
循环径路
肺循环
右心室 肺动脉 肺内 毛细血管 肺静脉 左心房
南京体育学院 运动人体科学系 徐凯
3-0
提纲
• 心血管系统的组成及功能 • 心脏泵血功能的相关概念 • 血压与动脉搏动 • 运动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 ★
一、心血管系统的组成及功能
• 心脏 • 血管
上腔静脉 主动脉
下腔静脉
肺静脉 肺动脉干 心
毛细血管
功能
运输维持机体新陈代谢的物质和气体; 运送激素,参与体液调节;参与机体免疫 防御活动 。
肺动脉干 肺动脉瓣
三尖瓣 腱索 乳头肌
由三尖瓣环、三尖瓣、腱索和乳头肌组成,在结构和功能 上为一整体,保证血液单向流动。
四个入口 肺静脉口
一个出口 左房室口
左心房
主动脉
肺静脉 左心房 肺静脉口 左心室
左心室
流入道
左房室口(二尖瓣)
流出道
主动脉口 主动脉瓣
二尖瓣复合体由二尖瓣环、 二尖瓣、腱索和乳头肌组成, 在结构和功能上为一整体。
• 肌肉运动时动脉血压的变化
– 收缩压升高,舒张压不变或轻度下降
心血管系统对运动的适应
• 窦性心动徐缓 • 运动性心脏增大 • 心血管机能的改善
(一)窦性心动徐缓
• 表现
– 经常参加体育锻炼者心率有降低的趋势
• 原因
– 迷走神经作用↑ – 交感神经作用↓
(二)运动性心脏增大
• 训练使心脏增大(在运动员中比较常见,健 身人群少见)
• 低血压
– 安静时舒张压<50mmHg,收缩压<90mmHg
血压分级
类别
理想血压 正常血压 正常高值 1级高血压(轻度) 2级高血压(中度) 3级高血压(重度)
收缩 (mmHg )
<120 <130 130 ~139 140 ~159 160 ~179 ≥180
舒张 (mmHg )
<80 <85 85 ~89 90 ~99 100 ~109 ≥110
运动与高血压
• 高血压是严重危害人 类健康的心血管疾病。 运动可以预防高血压 病,对于已经患有高 血压病的人群也具有 降低血压的作用。
动脉脉搏
• 动脉内压力发生周期性波动,这种压力变化可以引 起血管发生搏动,并沿着血管壁向末梢传播出去, 称为动脉脉搏;
• 脉搏就等于心率 • 测量部位:
– 手腕处桡动脉; – 颈部颈动脉;
• 心率超过180次/分,心室充盈时间 过短而充盈量减少,导致搏出量减 少,因而心输出量下降,一般人群 锻炼不宜使心率长时间超过180次/ 分;
安静:心率75次/分
运动:心率100~200次/分
心输出量5~6L/分
心输出量25~30L/分
三、血压与动脉脉搏
• 血压
– 血液在血管内流动时对血管壁的侧压力
★心输出量
• 每搏输出量
– 心脏每搏动一次:左心室射入主动脉的血量 – 正常成年人,安静:60~80mL,平均70mL
• 心输出量
– 心输出量:每分钟左心室射入主动脉的血量 – 心输出量=每搏心输出量×心率 – 正常:60~80×75=4.5~6.0(L/min)
运动与心脏泵血
• 随着运动强度增加,心率加快,每 搏输出量增加,心输出量也增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