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必修三材料题

合集下载

高中数学必修三习题带答案

高中数学必修三习题带答案

第一章1. 家中配电盒至电视机的线路断了,检测故障的算法中,为了使检测的次数尽可能少,第一步检测的是 B(A)靠近电视的一小段,开始检查 (B)电路中点处检查 (C)靠近配电盒的一小段开始检查 (D)随机挑一段检查2. 早上从起床到出门需要洗脸刷牙(5min)、刷水壶(2min)、烧水(8min)、泡面(3min)、吃饭(10min)、听广播(8min)几个步骤,从下列选项中选最好的一种算法 C (A)S1洗脸刷牙、S2刷水壶、S3烧水、S4泡面、S5吃饭、S6听广播 (B)S1刷水壶、S2烧水同时洗脸刷牙、S3泡面、S4吃饭、S5听广播 (C)S1刷水壶、S2烧水同时洗脸刷牙、S3泡面、S4吃饭同时听广播 (D)S1吃饭同时听广播、S2泡面、S3烧水同时洗脸刷牙、S4刷水壶 3. 给出以下四个问题:①输入一个数x ,输出它的相反数;②求面积为6的正方形的周长;③求三个数a ,b ,c ,中的最大数;④求函数⎩⎨⎧<+≥-=)0(2)0(1)(x x x x x f 的函数值;⑤求两个正整数a ,b 相除的商及余数.其中不需要用条件语句来描述其算法的有_____125_______. 4. 下面的问题中必须用条件分支结构才能实现的是__23__________.①求面积为1的正三角形的周长; ②求方程0ax b +=(,a b 为常数)的根; ③求两个实数,a b 中的最大者; ④求1+2+3+…+100的值 5. 840和1764的最大公约数是84.6. 用秦九韶算法计算多项式23456()1235879653f x x x x x x x =+-++++,在4x =-时的值时,3V 的值为 C(A)-845 (B)220 (C)-57 (D)34 9.___28_____.12.(08-广东-9)阅读下图的程序框图,若输入4m =,3n =,则输出a =12,i =3;13.按如图所示的框图运算:若输入x =8,则输出k =5;(基本算法语句)1.下列给出的赋值语句中正确的是 B(A)M =4 (B)M M -= (C)3==A B (D)0=+y x 2.下列给变量赋值的语句正确的是 D(A)3a =(B)1a a +=(C)3a b c ===(D)8a a =+ 3.下列赋值语句中错误的是 C(A)1N N =+ (B)*K K K = (C)()C A B D =+ (D)M=M/5第二章一、选择题:1.某单位有老年人28人,中年人54人,青年人81人.为了调查他们的身体状况,需从他们中抽取一个容量为36的样本,最适合抽取样本的方法是( D ).A.简单随机抽样 B.系统抽样C.分层抽样 D.先从老年人中剔除一人,然后分层抽样2.某学校为了了解高一年级学生对教师教学的意见,打算从高一年级2007名学生中抽取50名进行抽查,若采用下面的方法选取:先用简单随机抽样从2007人中剔除7人,剩下2000人再按系统抽样的方法进行,则每人入选的机会( C )A. 不全相等B. 均不相等C. 都相等D. 无法确定3.有20位同学,编号从1至20,现在从中抽取4人作问卷调查,用系统抽样方法确定所抽的编号为( A )k=5A.5,10,15,20B.2,6,10,14C.2,4,6,8D.5,8,11,144.某公司在甲、乙、丙、丁四个地区分别有150个、120个、180个、150个销售点,公司为了调查产品销售的情况,需从这600个销售点中抽取一个容量为100的样本,记这项调查为(1);在丙地区中有20个特大型销售点,要从中抽取7个调查其销售收入和售后服务情况,记这项调查为(2)。

必修三 三民主义材料题训练

必修三 三民主义材料题训练

必修三三民主义材料题训练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东方红一号”卫星发射成功,是我国发展空间技术的一个良好开端,是毛主席无产阶级革命路线的伟大胜利,是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又一丰硕成果……中国人民这一伟大胜利,给正在坚持武装斗争的亚、非、拉各国人民和全世界革命人民以巨大的鼓舞,给反革命的美帝国主义和社会帝国主义以沉重的打击,粉碎了他们垄断空间技术的迷梦。

——据新华社电材料二神舟六号尚在太空遨游,很多“搭车”企业就已经开始计算收益。

航天领域每投入1元钱,将会产生7元至12元的回报。

航天,将为国民经济发展带来巨大动力……崇尚科学、爱好和平的中国,一定会和平利用太空资源、让太空真正为人类造福。

——据新华社电(1)材料一、二阐述了不同时期中国关注太空发展的侧重点有何不同?结合历史背景分析其不同的原因。

(8分)2、文明一词由来已久,经历几千年的变迁,才有今天的含义:是人类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一般分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

材料一:英文中的文明(Civilization)一词源于古希腊的拉丁文“Civis,意思是城市的居民,其本质含义为人民生活与城市和社会集团中的能力。

”中国汉语传统的“文明”内涵对行为和举止的要求更高,对知识与技术次之。

材料二:文明在欧洲最早具有“进入人类开化状态的程度”含义以区别于野蛮落后状态是出现在18世纪中后期的法国。

材料三:中国古代长期以来以文明自居,而以其他没有中国式行为和举止的国家和民族包括西方国家视为野蛮,称西方人夷、番、鬼。

20世纪初中国把西方的“Modem”翻译成“文明”,“文明”一词被指为西方传来的文化,非常盛行,如看“文明戏”。

阅读以上材料回答问题:(1)材料一中,古希腊的“文明”内涵与古希腊什么因素有关?中国汉语传统的“文明”内涵为什么对行为、举止要求特别高而对知识与技术次之?(6分)(2)材料二中,“文明”作为区别于野蛮的开化状态的意思,反应了18世纪法国的什么思想潮流?有何影响?(4分)(3)阅读材料三,20世纪初中国“文明”内涵的变化,反映了当时中国对西方认识的什么特点?原因是什么?中国近代接受西方“文明”给中国近代带来怎样的影响。

历史分类汇编必修三专题一2013-2014年历史真题

历史分类汇编必修三专题一2013-2014年历史真题

2014年高考文综历史分类汇编必修三第一单元1、(2014年北京卷)12.读图8,根据所学判断,在地区④产生的代表性著作是A.《春秋》 B.《孟子》 C.《荀子》 D.《离骚》2、(2014年北京卷)13.公元97年,东汉的班超曾派人出使欧洲强国“大秦”。

东汉和“大秦”都创造了辉煌的文化。

属于它们的文化成就分别是A.活字印刷术、万有引力定律 B.《九章算术》、罗马法C.蔡伦改进的造纸术、日心说 D.《春秋繁露》、《理想国》3、(2014年浙江卷)12.如何看待物质需求,东西方思想家中有的认为“放纵自己的欲望是最大的祸害”,有的甚至提出“去人欲”;也有的针锋相对:“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

下列人物中,明确表达上述主张的有①苏格拉底②亚里士多德③朱熹④李贽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4、(2014年全国新课标1)25.唐高祖李渊自认为是老子后裔,规定老子地位在孔子之上,佛教位居第三:武则天时明令佛教位在道教之上:后来唐武帝“灭佛”。

这反映出唐代A.皇帝的好恶决定宗教兴亡B.道教的社会影响最大C.懦学的政治地位最为稳固 D.佛教的社会基础薄弱5、(2014年全国新课标1)26.人性是先秦以来一直讨论的问题。

基于对人性的新认识,宋明理学家主张“存天理,灭人欲”,他们认为人性学科网A.本质是善 B.本质为恶 C.非善非恶 D.本善习远6、(2014年山东卷)13.春秋时期,孔子兴办私学,学生来自士农工商各阶层。

这一做法A.打破了贵族垄断教育的特权 B.瓦解了宗法分封制度C.动摇了周王室的统治基础 D.适应了诸侯争霸战争的需要7、(2014年重庆卷)4.唐宣宗时,韦宙出任永州刺史,见当地俚民之俗:俚民婚,出财会宾客,号“破酒”,昼夜集,多至数百人,贫者犹数十;力不足,则不迎(娶),至私奔者。

韦宙出示约束,使略如(汉)礼,俗遂改。

可见,韦宙A.反对俚民举办婚宴 B.反对婚礼大肆操办C.认可俚民不迎私奔 D.提倡婚俗完全汉化8、(2014年广东卷)15、《红楼梦》中,贾宝玉的父亲让仆人转告贾宝玉私塾老师说:“什么《诗经》、古文,一概不用虚应故事,只是先把”四书“一气讲明背熟,是最要紧的。

2014级三学期语文试题及答案

2014级三学期语文试题及答案

秘密★启用前【考试时间2016年1月20日7:40—9:40】高中2014级第三学期末教学质量测试语文本试卷分为试题卷和答题卡两部分,其中试题卷由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组成,共6页;答题卡共6页。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注意事项:1.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学校、班级、姓名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填写清楚,同时用2B铅笔将考号准确填涂在“准考证号”栏目内。

2. 选择题使用2B铅笔填涂在答题卡对应题目标号的位置上,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非选择题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书写在答题卡的对应框内,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3. 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收回。

第Ⅰ卷(选择题,共18分)一、(8分,每小题2分)1. 下列词语中,书写和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正.月(zhēng)胳.肢窝(gā)敛声摒气纨绔子弟B.庠.序(xiáng)徇.私情(xùn)笑靥如花未卜先知C.草窠.(kē)衣冠冢.(zhǒng)寻愁觅恨璀灿夺目D.孝悌.(dì)拗.不过(niù)磨牙吮血得意洋洋2.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在市民千呼万唤....中开工的绵阳绕城高速公路起于磨家镇,终于永明镇,与成绵广高速和成绵高速公路复线形成枢纽互通。

B.教育专家就“如何打造美妙课堂”的问题高谈阔论....,一线教师认为专家的思想切合实际,决心将其努力运用于教学实践。

C.皮肤瘙痒有多痛苦,对人的危害有多大,小明都经受过,治疗皮肤瘙痒的方法有多少,哪种效果最好,小明都洞若观火....。

D.中美政府经济对话的一些成果现在看起来还微不可闻....,但这些合作的草种有一天遇到机会的雨水,就会成为共赢的草原。

3.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年轻人的一个明显优点就是不会由于世俗的约束而畏葸不前,而这种约束对于大多数成年人而言通常似乎又很难超越。

历史必修三论述题例题及答案

历史必修三论述题例题及答案

1.材料一:汉武帝和他的近臣将所谓“儒术”扩展之后又延长,以至包括了有利于中央集权官僚政治所必需的种种理论与实践的步骤。

孔子所提倡的自身之约束,待人之宽厚,人本主义之精神,家人亲族的团结和礼仪上之周到等等全部构成官僚集团行动上的规范。

孟子所倡导的人民生计与国本攸关也毫无疑问地被尊重。

——黄仁宇《中国大历史》材料二:至于三纲五常,为中国之大教,足下谓西夷无之矣,然考之则不然。

东西律例,以法为宗.今按法国律例,民律第三百七十一条云:“凡一切子女,无论其人何等年岁,须于其父母有恭敬孝顺之心.”……第二百一十三条云:“凡为妇者,应为其夫者所管属。

”——康有为《与朱一新论学书》材料三: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们认为,中国所以危亡,民主和科学所以不能实现,是由于封建伦理道德的严重束缚所致。

陈独秀尖锐地指出:以孔子学说为代表的封建伦理道德,阻碍了中国人民的觉醒和社会的进步。

李大钊发表文章指出,孔子是“数千年前之残骸枯骨”“历代帝王专制之护符”“保护君主政治之偶像”。

……对于不合时宜的旧道德,“虽冒毁圣非法之名,亦所不恤矣”。

——马尚斌等《中国近代史教程》材料四:放眼将来,具有儒家特色的现代性,在东亚出现的可能性极大。

其实,“东亚现代性”虽然深受西欧和美国的影响,但却不只是西方发展模式的翻版而已,(东亚各国)都和传统有血肉相连的关系.在塑造东亚传统方面起过决定性作用,长达数世纪的儒家可发挥积极的作用。

——杜维明《儒学创新的契机》请回答:(1)依据材料一,归纳儒家思想对封建统治所起的作用,结合所学历史知识,说明儒家思想在封建社会中的地位。

(4分)(2)依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资产阶级维新派对儒家思想的认识和目的。

(4分)(3)依据材料三,随着资产阶级革命和共和运动的深入,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是如何认识和评价儒家思想的?(4分)(4)依据材料四,如何认识儒家传统在东亚现代化进程中的作用?你如何看待这种观点?(4分)2.阅读下列材料图1是公元前3世纪前后古希腊的著名雕像《维纳斯》.作品透露出女性体态丰满,具有协调性,反映了人体之美。

高二年级上学期三校联考必修三测试卷

高二年级上学期三校联考必修三测试卷

读我国西北地区不同程度荒漠化土地分布图,完成 6--8 题。

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高二年级联考地理试卷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I 卷(选择题)和第n 卷两部分.满分学号、班级及准考证号等分别写在试卷左侧远离密封线的边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近几年,新疆建设兵团在中科院的帮助下成功地利用无人遥控直升机对所属农场的农作物病 虫害进行了防治,大大提高了其准确度和工作效率。

据此回答1 .工程技术人员指挥无人遥控直升飞机运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 处.答题要远离密封线. 第I 卷选择题(共50分)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在每小题所给的四个1--2 题。

①RS②GPS③GIS ④数字地球A .①②B .③④2.对农作物病虫害的监测,①农作物遭受病虫害时,晰的照片参与C.②③ D.①④新疆采用了卫星遥感技术,是因为发射和反射的波谱会有一定变化③卫星遥感探测的范围广,连续性强②卫星遥感分辨率高,可拍摄到清④卫星遥感智能化高,在治虫过程中无需人工A .①②B .③④C .①③D .②④结合地形、气候两大要素,A .甲区比乙区纬度高,故热量较乙区少B .乙区太阳光照强,故热量较多C .乙区与丙区南部距海远近不同,故以等降水量线为两区界线D .甲区比丙区北部降水少,故以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与丙区北部分界4、我国三大自然区与其最突岀的区域特征组合正确的是.甲区草原广•乙区一一“高”和“寒”.丙区高温少雨.甲区、乙区一一冰川纵横5、关于我国三大自然区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A .都兼跨内外流区域阶梯B.都兼跨三级C.都兼跨四类干湿区温度带D.都兼跨四个400毫米年读我国西北地区不同程度荒漠化土地分布图,完成6--8 题。

Q 现住沙漠口荒漠化快的地区匸J 森林破坏严耻的地区6 •近50年来我国土地荒漠化严重的原因是 A .降水量减少,蒸发旺盛C .字母A 处的荒漠是人为原因造成的 7 •下列荒漠中,比较容易治理和利用的是 A .由于自然原因形成的荒漠8 •导致科尔沁草原沙化土地出现连片发展趋势的主要原因是C •流域内多修建水库 (A •我国水利工程可以完全按照田纳西河流域的方案去开发和治理B •我国江河众多,水利、水电开发利用程度较高C •我国许多水利工程没有从整个流域综合开发的角度去考虑,给进一步实现流域多目标开发 和促进流域经济综合发展造成障碍D •我们可以直接借鉴田纳西河流域开发治理经验 12、地球上现存面积最大,保存比较完整的原始森林位于 ( )A •东南亚地区B •非洲刚果河流域13、有人说雨林是"长着森林的沙漠”,这是因为( )① 在茂密的森林下,有着与沙漠地区相同的贫瘠土壤C •南美洲亚马孙河流域•加拿大的北部•人类生产活动与生活活动不当 •全球气温升高,地面植被死亡•塔克拉玛干沙漠C •原生沙质荒漠和砾漠•水分和植物条件相对较好的荒漠A •气候干旱,降水少C .牧区严重超载放牧,导致草地退化D .水资源利用不当,塔里木河流域位于新疆南部,流域内有维吾尔族、汉族、回族等 以来,下游水位不断减少,到 70年代,下游开始发生断流。

14年高考三卷语文试卷(含答案)

14年高考三卷语文试卷(含答案)

14年高考三卷语文试卷(含答案)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practical materials,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appreciation,sentence excerpts,ancient poems,classic articles,topic composition,work summary,word parsing,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writing methods,please pay attention!专业课原理概述部分一、选择题1. 下列哪个作品是鲁迅的短篇小说集?()A. 《呐喊》B. 《彷徨》C. 《故事新编》D. 《朝花夕拾》2. 以下哪个字不是汉字六书中的“指事”字?()A. 上B. 下C. 本D. 未3. 下列哪个朝代不属于“春秋五霸”?()A. 齐B. 晋C. 秦D. 鲁4. 下列哪个成语出自《左传》?()A. 一鸣惊人B. 画龙点睛C. 纸上得来终觉浅D. 一箭双雕5. 下列哪个诗人不属于“初唐四杰”?()A. 王勃B. 杨炯C. 卢照邻D. 杜甫二、判断题1. 《红楼梦》的作者是曹雪芹。

人教版生物生物必修三教材课后习题答案

人教版生物生物必修三教材课后习题答案

人教版生物生物必修三教材课后习题答案高中生物必修3《稳态与环境》课后答案和提示第1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第1节细胞生活的环境一)问题探讨1.图1中是人体血液中的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等;图2中是单细胞动物草履虫。

2.血细胞生活在血浆中。

草履虫直接生活在外界水环境中。

两者生活环境的相似之处是:都是液体环境;不同之处是:血细胞生活在体内的血浆中,并不直接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而草履虫直接生活在外界环境中;与外界环境相比,血浆的理化性质更为稳定,如温度基本恒定等。

(二)思考与讨论11.细胞外液是指存在于细胞外的体液,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等。

血细胞直接生活在血浆中,体内绝大多数细胞直接生活在组织液中,大量淋巴细胞直接生活在淋巴液中。

由此可见,细胞外液是体内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

2.相同点:它们都属于细胞外液,共同构成人体内环境,基本化学组成相同。

不同点:(1)在人体内存在的部位不同:血浆位于血管内,组织液分布于组织细胞之间,淋巴分布于淋巴管中;(2)生活于其中的细胞种类不同:存在于组织液中的是体内各组织细胞,存在于血浆中的是各种血细胞,存在于淋巴中的是淋巴细胞等;(3)所含的化学成分有差异,如血浆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而组织液和淋巴中蛋白质很少。

3.提示:当血浆流经毛细血管时,水和一切能够透过毛细血管壁的物资可以在毛细血管动脉端渗出,进入组织细胞间隙而成为组织液,绝大多数的组织液在毛细血管静脉端又可以重新渗入血浆中。

少量的组织液还可以渗入毛细淋巴管,形成淋巴,淋巴经淋巴循环由左右锁骨下静脉汇入血浆中。

它们之间的关系如图1-2所示。

由此可见,全身的细胞外液是一个有机的团体。

图1-2组织液、血浆、淋巴之间的关系三)资料分析1.提示:表中的化学物质可分为无机物和有机物。

无机物包括水和无机盐离子(如Na、K、Ca、Mg、Fe、Cl、HPO 4SO4HCO3等,有机物包括糖类(如葡萄糖)、蛋白质(如血清白蛋白、血清球蛋白、纤维蛋白原等)、脂质(如各类脂肪酸、脂肪、卵磷脂、胆固醇)、氨基酸氮、尿素氮、其他非蛋白氮和乳酸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必修三
1.(全国卷1-40)(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宋应星(1587~约1666年)青年时曾考取举人,后来连续六次赴京参加进士考试,均名落孙山。

45岁以
后,面对明末流民遍地的现实,宋应星不再追求科举功
名,转而探求“致富”之术。

他全面搜集整理传统农业、手工业技术,撰成《天工开物》一书,书名取“天工人其代之”“开物成务”之义。

正如宋应星在该书的序言中所
说,“是书与科举功名毫无关系”,当时士大夫对这部书不屑一顾。

后来乾隆时编《四库全书》,不予收录,民间因此更不敢印行。

这部书在19世纪传入欧洲后,被誉为“17世纪中国科技的百科全书”,是我们今天探讨古代科技成就的重要文献。

——摘编自潘吉星《宋应星评传》等材料二牛顿(1643~1722年)自幼喜欢钻研科学。

1687年,他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出版,阐述了其后被视作真理的物体运动三大定律。

该书受到学术界的赞颂,很快销售一空。

同年,牛顿被选为国会议员,后被封为爵
士,成为英国皇家学会会长和法国皇家学会会员。

当时他被公认为活着的最伟大的科学家,英国有学识的人都把牛顿“奉为他们的首领,承认他是他们的主帅和大师”。

伏尔泰全面接受了牛顿的自然哲学,并与人合作发表一本关于牛顿力学体系的通俗著作。

18世纪中期,牛顿的理论体系在欧洲各国得到广泛的认可,对整个欧洲和世界的科学与哲学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摘编自詹姆斯•格雷克《牛顿传》等(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宋应星、牛顿二人科技成果的特点及它们出现的背景。

(15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二人科技成果命运不同的原因。

(10分)
2.(2014四川卷)(30分)历史叙述、历史解释和历史评价是历史学习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3
(1)经济全球化呈现出“从无序向有序”发展的趋势。

参照图3,结合所学知识叙述这一趋势。

(10)
材料二
事件
观点戊戌变法康有为的托古改制思想反映了资产阶级的软弱性,不仅没有减轻变法的压力,反而加速了变法的失败。

图4 近代中国出现的新事物(部分)
材料三 将零散而混乱的过去信息整理成有条理的历史知识是历史解释的基本任务;探讨因果是历史解释的重要形式。

(据李剑鸣《历史学家的修养和技艺》)
(2)根据材料三对历史解释的认识,结合所学知识解释图4所示近代中国新事物的出现。

(10分)
材料四 “中体西用”后来久被指为包庇封建,其实,那个时候的中国,天下滔滔,多的是泥古而顽梗的士人,在封建主义充斥的天地里,欲破启锢闭,引入若干资本主义文化,除了“中体西用”还不可能提出另一种更好的宗旨。

如果没有“中体”作为前提,“西用”无所依托,它在中国是进不了门,落不了户的。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表3
辛亥革命如果不是武昌起义爆发,新政将按计划进行,中国最终将成为一个君主立宪的资本主义国家。

新文化运
动新文化运动是“情绪主义”的产物,导致了各种思想混乱。

(3)概括材料四陈旭麓是如何评价“中体西用”的,指出这一评价遵循的原则是什么?(6分)按照这一原则,任选表3中的一种观点进行评价(4分)
3.(2014安徽卷36)(28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摘自马克垚《世界文明史》材料二 16~18世纪,来自欧洲的大批传教士到达中国,他们把西方的科学知识引进中国,又把中国的典籍翻译、介绍到欧洲。

18世纪,巴黎出版了欧洲汉学的三大名著,欧洲兴起了史无前例的“中国热”。

当中国的园林建筑、茶叶瓷器、书籍戏曲、儒教哲学在欧洲大行其道的时候,来自欧洲的望远镜、水平仪等现代仪器,摆进了康熙皇帝的寝室。

正是在西方借助东方、欧洲借助中国完成对旧制度的现实批判和对新社会的思想启蒙,为欧洲自身的破茧成蝶准备条件的时候,欧洲人对东方的认识,悄然发生变化。

肯定、景仰的维度向否定、批判的维度转化,欧洲从马可·波罗时代开始的连续五个世纪对中国的崇拜与美化渐行渐远了。

这一认识在19世纪达到顶峰。

——摘编自许平《欧洲人东方认识的拐点》材料三 古今中西的几大文明,各有特点,但这些特点完全不应成为互相敌视的原因,倒恰好是彼此借鉴的理由。

……任何一个文
明,不论有多古老,有多特色,也必定含有与其他文明共享的一些价值理念,否认这一点,就无法参与全球精神财富的大循环。

——摘自《南方周末》(1)根据材料一(图14),读图指出爱琴海古代文明与其他文明的关系。

(6分)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欧洲人对中国的认识由肯定转向否定的原因(10 )
(3)根据以上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影响人类文明交流的因素及其启示。

(12分)
4.(2014重庆卷14)(34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宋神宗时期整顿太学,创立三舍法,即将太学分为上、
内、外三舍,学生入学后先编入外舍学习,定期试其行艺,优者依次升入内舍及上舍。

外舍生每年升舍考试,考试合格,尚不能直接升舍,还要参考平时的操行及学业成绩,凡列入一、二等者,才能升入内舍学习。

内舍进行升舍考试,若成绩达到优平二等,再参考平时成绩及操行,才能升入上舍学习。

上舍生学习两年,期满进行毕业考试,由政府派员主考,学官不得参与。

成绩评定分为上、
中、下三等,“上等以官,中等免礼部试,下等免解试”。

后来,武学、算学及地方官学等,大都仿照太学三舍法,考试、升补,悉如太学。

——摘编自苗春德《宋代教育》材料二 1932年,国民政府公布《中小学毕业会考暂行规定》,引起了极大的争论。

教育部长朱家骅说:会考“可以检查一般学生程度是否提高”,“会考制度,并非用以使任何学识突出之学生得一荣誉,实为考查学校成绩之另一方法”。

陶行知说:“学生是学会考,教员是教人会考……会考所要的必须教。

会考所不要的,不必教,甚而至于必不教”,“在学生们赶考的时候……把中华民族的前途赶跑了”。

还有人著文说太死知识不合教育原理,不利学生健
康。

1936年,教育部令各省教育厅、局,将原依学生会考成绩计算学校成绩办法改为仅发表参加会考学校名单,重申对毕业学生之操
行及体育成绩,各校应严加考核。

——摘编自高奇《中国教育史研究•现代分卷》材料三 美国的政治制度赋予了各州教育行政自主权,美国长期以来没有统一的高等学校招生考试。

各高校入学考试内容千差万别,中学无法适应。

在这种情况下,1926年,美国大学入学考试委员会推出了学业性向测验(SAT),测试学生的潜在学习能力。

1950年,林奎斯特教授认为SAT不利于引导学生在高中阶段认真学习,他另起炉灶,创立了美国高校测验(ACT),考查学生接受中学教育后所达到的水平。

1960年,ACT正式作为一种美国大学入学考试被高校使用。

当今,SAT和ACT是美国最重要的两种高等学校入学考试。

——摘编自康乃美等《中外考试比较》(1)根据材料一,归纳三舍法在考试制度方面的主要特点。

(6分)分析三舍法对宋代学校教育的影响。

(4分)
(2)根据材料二,回答国民政府公布会考规定所引起的争论的焦点是什么,(2分)概括争论双方的理由,(4分)争论的结果如何?(2分)
(3)根据材料三,分别说明SAT和ACT设立的初衷,(4分)指出二者的主要区别。

(4分)结合所学知识,美国“长期以来没有统一的高等学校招生考试”是由其什么政治制度决定的?(2分)
(4)结合以上材料,请自选一个角度,谈谈你对当前我国教育考试改革的认识。

(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