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概第三章适合中国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
毛概第三章适合中国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

2015-1-11
由带有社会主义因素的生产合作小组到半社 会主义性质的手工业供销合作社,再到主 要生产资料归集体所有、实行按劳分配的 社会主义性质的手工业合作社,最终把手 工业者私有制变为社会主义所有制。
2015-1-11
到1956年底,全国共组织了10万个合作社, 入社社员占全部手工业从业者的92%以上, 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只有组织起来,互助合作,才能发展生产, 共同富裕。
2015-1-11
1956年底,农业社会主义改造 基本完成。
2015-1-11
(二)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1953年,中国共 产党在过渡时期 总路线的指导下, 决定逐步对手工 业进行社会主义 改造。
2015-1-11
个体手工业
工具简陋
生产规模小
2015-1-11
2015-1-11
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 中国共产党人根据马 克思列宁主义关于农 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基 本原理,从我国农村 出发,制定了一整套 适合中国特点的对农 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的方针、政策和办法, 开辟了一条适合我国 基本国情的农业社会 主义到路。
2015-1-11
土地改革废除了封建土地所有制,建立了农 民的土地所有制,解放了农村的生产力,使 农业生产有了发展。
社会主 义改造
技术落后
生产效率低
2015-1-11
形式:
(手 完工 成业 于生 产 合 年作 )社
1956
2015-1-11
重要地位:在建国初期,手工业是供应城乡 人民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的重要来源,城 市居民也需要大量的手工业品,许多手工 业品又是传统出口商品。
2015-1-11
通过合作化道路,把农民个体经济逐步转变为社 会主义经济的理论和实践。
毛概--第三章--社会主义改造的道路和经验

第二,阶级关系发生变化,剥削阶级被 消灭;
第三,解放了生产力,促进国民经济 的发展(全国工业 总产值1957年比1952年增加 128.3%,平均年增长18%, 农业总产值比1952年增长25%, 平均年增长4.5%.) ; 第四,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科学 社会主义理论。
二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经验二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经验实践证明党坚持社会主义改造与社会主义工业化同时并举的方针对于在深刻的社会变革中保持社会稳定促进生产力发展逐步改善人民生活推进社会进步
第二节 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和历史经验
二、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经验
在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向社会主义过渡的进程 中,中国共产党积累了 丰富的历史经验。
创造了条件。
资本主义 工 商 业 的 改 造
创造出从初级到高级的 各种国家资本主义的过 渡形式,实现了对资产
阶级的和平赎买,避免
了在改造期间可能发生
的剧烈的社会震荡和经
济破坏。
第三、用和平方式 进行改造。
企业、制度的改造
和平改造内容
人 的 改 造
社会主义改造的意义
第一,社会经济结构发生根本变化,社 会主义公有制的经济制度基本建立;
对象,用不同的办法积极引导、
逐步过渡的方式。
农 业 社 会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及时总结农民的实践 经验,创造出互助组、 初级社、高级社等过 渡形式。
主 义
改 造
状点 合 渡 这 实 况和 农 的 种 践 。生 民 办 逐 证 产的法步明 力特符过,
在手工业改造方面的
手工业
改 造
逐步过渡,不仅保护 和促进了手工业生产 的发展,而且为手工 业逐步进行技术改造
二、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经验
毛概第三章-社会主义改造理论_2023年学习资料

2.基本特征:->经济形态上,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社会经济形态,-一种多元的经济结构,社会主义因素与资本主义素及个体经济同时并存。->在政治形态上,-新民主主义的政治也是多元的,-它不是一个阶级的专政,而是几个革命 级的联-合专政。同样也是社会主义因素与资本主义因素-并存,而社会主义因素(无产阶级的领导占主-导地位。-> 思想文化形态上是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的民族的、科学的和大众的文化。
3把资本主义工商业者改造成为自食其力的社会主-义劳动者-首先,对资本家进行思想教育。-其次,本着“量才使用 适当照顾”的精神,给-以必要的工作安排。-·再次,在生活上“包到底”,给资本家以高薪。
1952一一1956年国民经济的发展-粮食总产量1955年比1954年增长8.9%,-1956年比1955 增长4.4%。-工业总产值1957年比1952年增长了141%,-平均每年增长19.20-农业和家庭副业总 值1957年比1952年增长-25%-全国职工平均工资1957年比1952年增长-42.8o全国农民收入1 57年比1952年增长了-30%
新民主主义社会的主要经济成分与基本阶级力量-国营经济-社会主义经济-工人阶级-合作社经济-农民和手工业-个 经济-农民阶级-者的个体经济-私人资本-资本主义经济-资产阶级-国家资本
3.新民主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两条道路:资本主义道路与社会主义道路-两个阶级:资产阶级与工人阶级-舞-中国 0年代为-中国社会向-什么选择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转变
二、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及其理论依据-一-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第一,关于过渡的时间-√第二,关于转变的 件-√第三,关于过渡的步骤和方式
1.提出的历史背景-政治上:人民民主专政的建立与巩固-必经济上:-1我国已经有了相对强大的迅速发展的社会主 国营经济-2土地改革完成后,为发展生产、抵御自然灾害,广大农民具有走互-助合作道路的要求-3新中国成立初期 党和国家在合理调整工商业的过程中,出现了加-工订货、经营代销、统购包销、公私合营等一系列从低级到高级的国家 资本主义形式-国际形势:有利于中国向社会主义过渡
毛概第三章_社会主义改造理论2015版

❖赎买 ≠ 购买。不是由国家支付一笔巨额补偿 资金,而是让资本家在一定年限内从行业经营所 得中获取一部分利润。
为何能采取赎买的方式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 和平改造?
❖首先,民族资产阶级具有两面性。 ❖其次,中共与民族资产阶级长期保持着统一
二是业主不参加劳动,雇佣工人超过3人 以上,称工场手工业。
为什么对手工业要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呢?
❖ 因为手工业者一方面是劳动者,另一方面又是私有者。手 工业生产是分散的、落后的、保守的、盲目的,不进行社 会主义改造,就不能改变它的生产关系,就不能把它的生 产纳入国家计划轨道,就不能把落后的生产方式改变为近 代的生产方式,并提高其生产力,也就不能把手工业者由 穷困的状况引到富裕的境地。
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经验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及其理论根据
确立社会主义制度的重大意义
提问:中国革命分几步走?内容是什么?
❖ 第一步: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
❖
本主义的压迫,实现国家独立、民
❖
族解放和人民民主,属于新民主主
❖
义革命。
❖ 第二步:在此基础上继续向前发展,进行社
❖
会主义革命,使中国逐步过渡到社
❖ ——《关于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的若干问题》(1954)
如何对手工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目标
生产资料私有 制 社会主义集体 所有制
方针
积极领导 稳步前进
方法步骤
供销小组 供销合作 生产合作
供销小组
供销 合作社
生产 合作社
简单 协作
流通 领域
生产 流通
社会主义
半社会主
毛概3-2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和历史经验

产品分配采取按劳分配和 土地入股分红相结合
第三阶段是发展高级社
高级社实行生产资料农
民集体所有、按劳付酬, 取消土地分红,具有完
全的社会主义性质。
到1956年底,加入高级社的农 户占全国农户总数的87.8%, 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1956年社员们利用工余时间评分记分
2. 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第一,积极引导农民组织起来,走互助合作道路
农民们成群结队报名入社的场面
第二,坚持自愿互利、典型示范、国家帮助的原则, 以互助合作的优越性吸引农民走互助合作道路
政府向农民发放 国家基金贷款
第三,正确分析农村的阶级和阶层状 况,制定正确的阶级政策。
依靠贫农、下中农,
团结其他中农,
限制到逐步消灭富农剥削。
公私合营经过了个别企业的公私合营和全 行业的公私合营两个阶段。
上海工商界代表荣毅仁 等带着申请书参加公私 合营大会
上海申新纺织 公司实行公私 合营,欢迎公 方代表进厂
把资本主义工商业者改造成为社会 主义劳动者
上海永安公司董事长 郭琳爽在全国政协二 届二次会议上表态: “企业向国营商业看 齐,个人向工人阶级 转化。”
党和政府采取了“积极领导、稳步前进”的方 针,通过合作化的途径,引导手工业逐步过渡
第一步: 办手工业供销小组
具有社会主义萌芽性质
第二步: 办手工业供销合作社
具有半社会主义性质
第三步: 建立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社会主义性质的集体经济组织
一 九 五 三 年 毛 泽 东 在 武 汉 与 小 商 贩 交 谈
在手工业的社会主 义改造过程中,党和政 府采取说服教育、示范 和国家帮助的方法,使 他们自愿参加到手工业 合作社中来,从而把手 工业者的私有制改变为 社会主义的集体所有制。
毛概第三章社会主义改造理论(2015年最新版)

二 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经验
第一,坚持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与社会主 义改造同时并举。
第二,采取积极引导、逐步过渡的方式, 避免了在改造期间可能发生的剧烈的社会震荡 和经济破坏。
第三,用和平方法进行改造。无论是资本 主义工商业,还是农民和手工业者的个体所有 制,都具有私有制的性质。
第3章 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小农经济的局限性;
土地改革后,农村农民
毛 泽
积极性高涨,能够也必
东 在
须积极引导;
家 乡
韶
国营经济在国家经济生
山 与
活中居领导地位,可以
农 民
控制国民经济的脉搏。
座 谈
第3章 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道路:走农业合作化道路 ♣原则:自愿互利、典型示范、国 家帮助。 ♣政策:依靠贫下中农,团结其他 中农,限制、消灭富农剥削。 ♣方针:积极领导、稳步前进。
第3章 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三)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 ♣ 1956年底,中国生产资料私 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胜利完成。
1956 年的拖广1拉东机月省在某作1农3业日社使,用北新型京国药业全上行海业江南公造私船合厂万营吨,轮下水 乐松生手捧大红喜报代表北京市工商界人士向毛泽东报喜。
第3章 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第3章 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3.总路线实现的可能性
★当时的国际形势也有利于中国向社 会主义过渡
★政治上实现大陆的解放,建立各级 地方政府;
★经济上没收官僚资本,建立社会主 义性质的国营经济;
★中共初步总结了一些实践经验。
第3章 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4.总路线反映了历史的必然性
只只有有➢对实农实现业社现、会国手主工家义业工工和业业资化本化,主国,义家是工才商国能业独家进立独行和社立富会和主富义改强 造强,。才能在的中国物确质立基社会础主和义先制度决。条件
毛概知识点总结 第三章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第三章社会主义改造理论一: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的社会:1: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是我国从新民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时期。
2. 在新民主主义社会中,存在着五种经济成分:即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合作社经济,农民和手工业者的个体经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国家资本主义经济。
二: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1:1953 年6 月,毛泽东在中央政治局会议上正式提出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同年12 月形成关于总路线的完整表述。
(党在在个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2 主要内容被概括为“一化三改”。
“一化”即社会主义工业化,“三改”即对个体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它们之间相互联系,不可分离,可以比喻为鸟的“主体”和“两翼”。
“一化”是主体,“三改”是两翼,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三: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1:积极引导农民组织起来,走互助合作道路。
2:遵循自愿互利,典型示范和国家帮助的原则,以互助合作的优越性吸引农民走互助合作道路。
3:正确分析农村的阶级和阶层状况,制定正确的阶级政策。
4:坚持积极领导,稳步前进的方针,采取循序渐进的步骤(A: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第一阶段主要是发展互助组,同时试办初级社。
第二阶段主要是建立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第三阶段是发展高级社。
)B: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经历了由小到大,由低级到高级的三个步骤:第一步是办手工业供销小组,第二步是办手工业供销合作社。
第三步是建立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C: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经历了三个步骤:第一步主要实行初级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
第二步主要实行个别企业的公私合营。
第三步是实行全行业的公私合营。
1956 年,全行业公私合营进入高潮。
1 用和平赎买的方法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
毛概第三章

第三章社会主义改造理论重点:1、我国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历史必然性2、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难点:我国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历史必然性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的社会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性质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为了终结殖民地、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和建立社会主义社会之间的一个过渡阶段。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是一个过渡性质的阶段,一定要向更高级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阶段发展。
——周恩来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1、在政治上,实行由工人阶级领导的、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政治制度,即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治制度2、在文化上,实行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新民主主义文化,即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3、在经济上,是五种经济成分共存社会主义国营经济:没收官僚资本归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共和国所有,从而使国家掌握了经济命脉,使新民主主义国营经济成为整个国民经济的领导成分。
资本主义经济:新中国成立后的相当长时期内,还是需要尽可能的利用私人资本主义的积极性,这些对国民经济有利的一切城乡资本主义都是允许其存在和发展的。
个体经济:中国的小农经济发展动向, 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中国社会未来的发展方向。
新民主主义社会的矛盾A建国后头三年国内的主要矛盾仍然是中国人民同国民党残余势力和地主阶级的矛盾。
B 1952年后,我国的社会主要矛盾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中国同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1952年9月以前,毛泽东认为先要经过一个较长时间的新民主主义建设阶段,这个阶段也许十几年,也许二十几年甚至三十年。
1、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毛泽东两次修改《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宣传与学习提纲》。
“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
党在这个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一化三改(1)只有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国家才能独立和富强(2)只有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才能在中国确立社会主义制度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马克思列宁主义上述理论指导下,积极探讨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后中国社会逐步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4/17
只有组织起来,互助合作,才能发展生产, 共同富裕。
1956年底,农业社会主义改造 基本完成。
2020/4/17
(二)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1953年,中国共 产党在过渡时期 总路线的指导下, 决定逐步对手工 业进行社会主义 改造。
2020/4/17
个体手工业
工具简陋
生产规模小
适合中国的 社会主义改造道路
2020/4/17
三大改造
农业
手工业
资本主义 工商业
2020/4/17
农业、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2020/4/17
广西龙胜龙脊梯田 历史上的农业耕种
2020/4/17
(一)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2020/4/17
在建国初期 农业人口占 总人口的90 %以上。当 时总人口四 万万.
2020/4/17
2020/4/17
两极分化
不稳定性、 脆弱性
生产单位 小,技术
落后
农民土地 所有制
不能为工 业化提供 资金和工 业品市场
生产效率 低
不能为社 会主义工 业化提供 商品粮、 农业原料
中国共产党在领导农业社会主义改造过程中, 明确地提出了自愿互利原则;在理论和实 践中,即重视生产领域的合作,又重视流 通领域的合作;在生产领域的互助合作方 面,采取了三个互相衔接的步骤。
2020/4/17
1904年大清王朝在圣路易斯世博展出主题 是大烟枪和绣花鞋
2020/4/17
2020/4/17
对手工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不仅有利于手 工业本身的发展,而且有利于实现国家工 业化和加强工农联盟。
2020/4/17
我国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过程中,根据马克 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和中国的具体情况,坚 持一切从实际出发,采取“积极领导,稳 步前进”的方针。对待个体手工业者,不 能采用剥夺的办法,必须坚持自愿的原则, 组织个体手工业者走向合作化道路。
2020/4/17
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 中国共产党人根据马 克思列宁主义关于农 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基 本原理,从我国农村 出发,制定了一整套 适合中国特点的对农 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的方针、政策和办法, 开辟了一条适合我国 基本国情的农业社会 主义到路。
土地改革废除了封建土地所有制,建立了农
民的土地所有制,解放了农村的生产力,使 农业生产有了发展。
2020/4/17
由带有社会主义因素的生产合作小组到半社 会主义性质的手工业供销合作社,再到主 要生产资料归集体所有、实行按劳分配的 社会主义性质的手工业合作社,最终把手 工业者私有制变为社会主义所有制。
2020/4/17
到1956年底,全国共组织了10万个合作社, 入社社员占全部手工业从业者的92%以上, 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2020/4/17
2020/4/17
2020/4/17
通过合作化道路,把农民个体经济逐步转变为社 会主义经济的理论和实践。
第一、组织带有社会主义萌芽的互助组; 第二、在互助的基础上组织以土地入股和统
一经营为特点的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初级农 村合作社; 第三、组织完全社会主义性质的高级农业生 产合作社。
2020/4/17
2020/4/17
技术落后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生产效率低
2020/4/17
社会主 义改造
形式:
手工业生产 合作小组
发 展
手工业供销 合作社
2020/4/17
1956
(手 完工 成业 于生
产 合 年作 )社
重要地位:在建国初期,手工业是供应城乡 人民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的重要来源,城 市居民也需要大量的手工业品,许多手工 业品又是传统出口商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