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第八课第一框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 第八课 美好集体有我在 教案

《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第八课美好集体有我在一.本课教材内容分析1.课标和法治教育大纲要求新课程标准要求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以学生生活为基础,以学生思想品德发展为根本目的,教学内容要正确认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主动参与班级和学校活动,并发挥积极作用,有团队意识和集体荣誉感,领会学校生活的幸福,体会团结的力量,教材内容贴近青少年的生活实际,充分体现了新课标的要求。
《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要求我们在教学中要遵循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贴近青少年生活实际,科学安排教学内容,更多采取实践式、体验式、参与式等教学方式,与法治事件、现实案例等紧密结合,注重内容的鲜活,注重学生的参与、互动、思辨,创新形式。
本课教学内容是选取了“集体”这个核心主体,完全遵循当前青少年身心发展的特点,内容鲜活,突出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激发学生热爱集体,勇于为集体建设贡献自己的聪明才智。
2.本课教科书内容分析(1)本课核心内容及其在全书中的逻辑定位①怎样的集体生活有助于我们实现愿景;如何在共建中尽责;如何在担当中成长?在担当中成长的重要性。
②本课内容是对前面教学内容的延伸,也是对前面教学内容的价值升华,在全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通过本课的学习可以让学生对集体有愿景并为之而努力,也可以使学生能够在共建中尽责,在担当中成长,培养集体荣誉感。
(2)本课内容内在逻辑结构分析3.与之相应的当前社会生活背景和学生特点分析部分学生存在逃避责任,缺乏责任的意识,不能自觉承担责任。
表现之一是自我中心意识过重,社会责任意识淡化。
一些学生凡事以自我为中心,讲实际、要权利,不愿意尽义务,对社会和集体只谈索取,不讲奉献,把个人得失看得很重,注重自己的个性发展和自我实现,而集体协作观念,服务奉献精神不足,在社会活动中,只愿意当主角,不愿意做配角,不愿意做基础性、服务性的工作。
表现之二是公德纪律意识淡薄,角色责任意识弱化。
一些学生存在荒废学业、厌学、逃课、考试作弊、说谎,破坏公物、异性交往时行为不检点、迷恋网吧以及垃圾文化等问题。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知识点完整版

第一课青春的邀约第一框男生女生1、我们开始进入青春期的标志是身体发育与身体外形的变化;2、青春期身体变化有哪些表现:①身体外形的变化;②内部器官的完善;③性机能的成熟。
3、青春期的生理变化会对我们产生哪些影响?积极影响:青春期的生理变化带给我们旺盛的生命力,使我们充满能量,有充沛的精力,敏捷的思维,对成长充满强烈渴望,感觉生活充满无限可能;消极影响:处于青春期的我们,往往更加关注自己的外表。
一些生理现象可能给我们带来烦恼:4、身体变化的特点:受遗传、营养、锻炼等因素的影响,我们身体发育各不相同。
5、对待青春期生理变化的正确态度是什么?①正视身体的变化,欣然接受青春花蕾的绽放;②不因自己的生理变化而自卑,是我们对自己的尊重;不嘲弄同伴的生理变化,是我们对同伴的尊重;③青春的我们追求美,在追求形态、仪表等外在美的同时,也要提高品德和文化修养,体现青春的内在美;6、青春期矛盾心理产生的原因——伴随着生理发育,我们的认知能力得到发展,自我意识不断增强,情感世界愈加丰富,这些变化让我们感到新奇,也使我们产生矛盾和困惑7、青春期矛盾心理有哪些主要表现:①反抗(独立)与依赖;②闭锁与开放;③勇敢与怯懦。
8、青春期矛盾心理的影响?(如何正确认识矛盾心理?)青春期的矛盾心理有时让我们烦恼,但也为我们的成长提供了契机。
积极面对和正确处理这些心理矛盾,我们才能健康成长。
7、如何正确处理青春期心理矛盾(青春期烦恼)?①参加集体活动,在集体的温暖中放松自己;②向他人求助,学习化解烦恼的方法;③培养兴趣爱好转移注意力,接纳和调试青春期的矛盾心理;④学习自我调节,成为自己的“心理保健医生”;8、青春期心理矛盾自我调节的方法:①把自己的想法写下来;②参加体育活动;③学习自我暗示;④试试自我解嘲。
第二框成长的不仅仅是身体1、个人成长长大的信号包括两方面:①生理发育;②思想日渐成熟;2、什么是独立思维:独立思维:并不等同于一味的追求独特,而是不人云亦云,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同时接纳他人合理的,正确的意见。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下第八课第一框题《中学序曲》 教学设计

中学序曲一、设计依据本课设计所依据的《课程标准》中的相应部分是:“成长中的我”中的“认识自我”“自尊自强”。
具体对应的内容标准是:“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主动锻炼个性心理品质”“形成良好的学习、劳动习惯和生活态度”“养成自信自立的生活态度”。
本课是七年级上册第一课的第一框题。
由两目组成。
告别小学,跨进中学大门,学生步入人生发展的一个新阶段,站在成长的节点上,学生思虑很多。
他们思考的问题正是他们彼此需要面对的现实。
初中学生具有幼稚与成熟的矛盾特点。
他们虽然充满活力、思想活跃,但是认知能力、思维方式、人格特点及社会经验等都有待于进一步发展。
一方面对中学生活充满了渴望,另一方面又会惴惴不安,担心自己做的不够好,担心辜负父母老师对自己的期望。
本课从生命成长的角度帮助学生尽快完成从小学生到中学生的角色转换,帮助他们理解和面对不断扩展的初中生活,使学生理解中学时期是人生必经的阶段,既要坦然面对,又要懂得这个阶段对自己一生成长具有重要影响。
二、教学目标1.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中学生活与小学生活的不同,体味角色变化的意味。
感受成长的连续性,体会不同人生阶段的独特价值和意义。
珍惜新生活,发展新自我,确立新目标,开始新行动。
2. 能力目标:提高融入新集体、适应新环境的能力。
逐步培养运用已有经验分析新问题的意识和能力3. 知识目标:了解中学时代的独特价值和意义,懂得中学生活对个人一生成长的重要性。
知道中学生活面临着诸多机遇和挑战,懂得努力就有改变的道理。
三、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中学生活的独特价值和意义2.教学难点:怎样理解中学生活带给我们的成长礼物。
四、教学方法1、案例式“引悟结”2、情境式“引悟结”3、体验式“引悟结”五、教学过程【总引】播放音乐PPT《军训夏令营生活》想一想,说一说:你为什么选择到高新一中初中校区来完成中学学业?学生思考回答,教师总结引入本课《中学序曲》。
设计意图:通过对学生军训夏令营期间生活的总结,既是对学生入校两个星期生活的总结,又是对下一个环节的铺垫。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八课《美好集体有我在》优质课教学设计(2课时)

第八课美好集体有我在《憧憬美好集体》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增强集体观念,激发集体荣誉感;培养主人翁意识;体会集体的力量来自团结。
能力目标:掌握与人合作的技巧;形成对复杂事物进行理性分析的能力,能够分辨是非善恶。
知识目标:掌握美好集体的特征,知道美好集体的作用,知道可以在哪些方面为集体建设贡献力量。
二、教材分析(一)内容分析本节课是“在集体中成长”这一单元的第三课。
借助学生建设集体的已有经验,在学生憧憬美好集体时,发现美好集体的理想状态,总结美好集体具备的特征,引导学生归纳集体生活中的共同愿景所发挥的作用和实现共同愿景所需要的条件,从而引发学生建设集体的动机,为形成美好的集体氛围、建设美好集体提供动力。
(二)重难点分析教学重点:理解和掌握美好集体的特征。
教学难点:正确理解美好集体及其作用。
三、学情分析青春期的学生对人、对事都有热情,但是,也有一部分学生对一些事情有心尽责而无力尽责,其责任感强过其责任能力。
也就是说不能把正确选择付诸恰当行动。
一些学生个人意志较强,国家、社会意识较弱,在利益关系上以“我”为中心,凡事从“我”出发,忽视他人和集体的存在,特别需要学习在集体中与同学如何相处,并共建美好集体。
四、教学过程运用你的经验:每个人都生活在一个集体中。
我们已经在初中班集体中生活了将近一年的时间。
请大家结合自己所在的班集体,思考一下,现在这个集体最大的优点是什么?你憧憬的美好集体还有哪些特征?学生发言后归纳小结:相信大家对自己所在的班集体都有一些了解。
有的同学说:我希望我们的集体更加团结友爱,成员之间彼此关心爱护。
有的同学说:我最喜欢公平正义的集体,那种感觉真是棒棒哒!有的同学说:我所在的集体充满活力,洋溢着青春的气息!有的同学说:我认为美好的集体应该拥有自己的特点,与众不同。
每个集体都会有“集体愿景”。
集体共同的愿景包含这些方面:拥有共同梦想、向往美好前景、承担共同的使命、认同正确的价值观、形成一致的目标和追求,从而指引个人成长的方向。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 第八单元 与法同行 8.1 法律保护我们 第3框 保护未成年人是全社会的责任

织未成年人进行有害其身心健康
的表演等活 动;禁止向未成年人
出售烟酒。
K12配套课件
12
③社会要保护未成年人的思想和心灵健康。
要建立和改善适合未成 年人文化生活需要的活动 场所和设施。 禁止任何 组织、个人制作或者向未 成年人出售、出租和传播 毒害未成年人的图书、报 刊、音像制品和网络信息 等。中小学校园周边不得 设置营业性歌舞娱乐场所、 互 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 所等。
2016年2月2日,湖南临武三中初一女
生遭多名女同学殴打,辱骂。被打女生
表示,打她的人是同班同学找来的,因
嫉妒她“长得好看”,她已被这名女同
学打骂多次。
K12配套课件
8
今年来,此类事件层出不穷,平均两个 月就爆出一起校园欺凌事件案例。
加强校园对未成年人的 保护迫在眉睫,刻不容缓。
K12配套课件
9
探究与分享
K12配套课件
6
学习新知
2.学校保护。
学校应当尊重学生的受教育权利,对学生进行指导和教 育,不得歧视有缺点、有困难的学生,不得违反法律和国 家规定开除未成年学生,应当保证未成年学生的睡眠、娱 乐和体育锻炼时间,不得加重其学习负担。学校的教职员 工应当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不得对未成年人实施体 罚、变相体罚或者其他侮辱人格的行为。学校应当采取措 施保障未成年人的人身安全,对未成年学生在校内或者本 校组织的校外活动中发生人身伤害事故的,应当及时救护, 妥善处理。
第八单元 与法同行
8.1 法律保护我们
保护未成年人是全社会的责任
K12配套课件
1
创景设情
影响一个孩子健康 成长的因素有哪些?
K12配套课件
2
学习新知
七年级下册第八课青少年的健康成长离不开

说一说:
➢ 在家庭、学校和社会中存在哪些 不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因素?
1、面对这些不利因素你会想 哪些办法来“趋吉避凶”?
2、你希望学校、社会、国家 给予你什么样的特殊关注?
加强思想道德教育 & 制定保护青少年的专门法律
预
防
“未成年人犯罪”在世界范围内已被列为吸毒贩毒、 环境污染之后的第三大公害。我国未成年人的犯罪人数呈 现逐年增多,并且向低龄化、团伙化、恶性化发展的趋势, 对社会稳定造成了危害。据统计,全国2.2亿青少年学生 中,平均每分钟发生一起刑事案件。
婴儿、幼儿、儿童、少年------(教材P77“小知识”)
2、下列几项是否属于未成年人保护法保护的对象?
√a.私生(未婚生)的未成年人; √b.父母违反计划生育而出生的未成年人; √c.有违法犯罪行为的和父母服刑的未成年人; √d.在我国境内居住或旅游的外国或无国籍的未成年人;
➢ 保护未成年人工作的基本原则:
社会保护的基本要求 :
第一、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创造条件,建立和改 善适合未成年人文化生活需要的活动场所和 设施,并对中小学生优惠开放。
第二、营业性舞厅等不适宜未成年人活动的场 所,不得允许未成年人进入。
第三、严禁任何组织和个人向未成年人出售、 出徂或者以其他方式传播淫秽、暴力、凶杀、 恐怖等毒害未成年人的图书、报刊、音像制 品。
思 考:
➢ 为什么这六位女学生会被搜身呢? 她们受到了哪些伤害?
青少年缺乏自我保护的能力, 合法权益容易受到侵害.
说一说,在生活中还有哪些侵 犯青少年合法权益的现象.
如果你遇到这样的不法侵害 会怎么处理呢?
思 考:
➢ 最后这六位女学生是如何讨回公道的?
法律是青少年用来有效保护自己合 法权益的重要手段。
(2016年秋季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 第八单元 与法同行 8.1 法律保护我们 第3框 保护未成年人是全社会的

探究交流 1.你怎么评价小丁和她的同学的行为?
2.你怎么评价老师的行为?
3.你怎么评价学校的行为?
4.小丁该怎么办?请你为小丁尽早摆脱 困境出谋划策。
材料展示:
小丁是某初中一名学生,原本成绩很好,后来由于父母离异, 成绩下滑沦落到了差班,在社会上结交了一些损友,经常旷 课,经过老师的劝说,她又回到了学校,可是就在那天晚自 习下课后,由于天气寒冷,急于回宿舍的同学们拥挤着下 楼,而学校的楼道很窄老师又没有跟班,当同学走到楼梯 的拐角处时,有一个女同学绊倒,随后有很多人都被绊倒, 后来的人压倒在前面人的身上。校方立刻拨打120急救电 话,将受伤同学送往医院抢救。但五名同学抢救无效死亡, 幸运的是小丁只受了点皮外伤。第二天的课上,小丁又想 起了那惊险的一幕,走神了,被老师发现,就责令小丁罚 站两节课,好好反省。而小丁不站并与老师顶嘴,结果老 师和学校就以该学生在校表现不好为由责令她自动退学。
3、态度决定一切。
身体力行
给学校领导或老师写一封信(反映 学校或老师的一个问题,写一条建 议,并说明理由),把你的想法告诉 他(她),希望这封信是搭起你与老 师或学校领导交往的一道“彩虹 桥”,也衷心祝愿同学们在学习 生活中健康、快乐、幸福!
学校和老师应做到几个“应当” : 1.学校应当尊重学生的受教育权,对学生 进行指导和教育; 2.学校应当保证未成年学生的睡眠、娱乐 和体育锻炼时间; 3.学校应当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 4.学校应当采取措施保护未成年人的人身 安全; 5、未成年学生在校内或者本校组织的校 外活动中发生人身伤害事故的,应当及 时救护,妥善处理。
《义务教育法》规定“未成年人应自觉遵守纪律,尊敬师长,努 力学习,自觉履行受教育的义务”。
2.你怎么评价老师的行为?
(名师整理)最新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7年级上册第8课第1框《生命可以永恒吗》市公开课一等奖课件

生如夏花
生命可以 永恒吗 死如秋叶
1、生命来之不易 2、生命是独特的 3、生命是不可逆的 4、生命也是短暂的
向死而生,感恩生命
走向永恒
1、身体的生命接续 2、社会关系的生命接续 3、精神信念的生命接续
光读书不思考也许能使平庸之辈知识 丰富,但它决不能使他们头脑清醒。
10. “从延续民族文化血脉的开拓中前进,我们才能做好今天的 事业。”这说明生命的接续( C ) A.只需要传承良好的家风 B.首先要敬畏生命 C.还要实现精神上的接续 D.只是身体上的接续
生命有时尽
生命 可以 永恒 吗
生命有接续
生命来之不易。 生命是独特的。 生命不可逆的。 生命短暂的。
生命发展规律无法抗拒。
3.在生命的接续中,人类生命不断发展,人类的__精__神__文_明_____也 不断积累和丰富。因此,生命对于我们而言,不仅仅是身体的生命, 还包括__社__会_关__系_____中的生命、___精_神__信__念____上的生命;我们每 个人都不仅仅是在身体上接续祖先的生命,也在精神上不断 _继__承_和__创__造___ 人类的文明成果。
(2)生命是__独__特____的。每个人有不同的人生道路,每个人的生 命都__不__可__替_代___。
(3)生命是___不__可__逆___的。从婴孩成长为儿童,又从儿童成长为 少年,生命的时光一去不复返。 (4)生命也是___短__暂___的。在时间的长河中,个人的生命很短暂。
2.怎样正确看待死亡? (1)我们每个人都无法抗拒生命发展的___自__然__规__律___。 (2)____死__亡__是人生不可避免的归宿,它让我们感激生命的获得。 (3)我们要从容面对生命的___不__可__预__知__,更加热爱生命,热爱 生活,把____有_限__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___奋__斗_和__奉__献__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