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善当前农村基层水利建设紧迫性对策
浅析农村水利工程建设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浅析农村水利工程建设存在的问题和对策农村水利工程建设是农村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改善农村的灌溉、排水、供水等基础设施起着关键作用。
在实际的建设过程中,农村水利工程建设存在一些问题,需要采取相应的对策加以解决。
农村水利工程建设面临着资金缺口的问题。
农村地区经济相对较为落后,资金来源有限,无法满足水利工程建设的需求。
解决这个问题的对策是,加大对农村水利工程建设的资金投入,可以通过增加财政拨款、引进企业投资等渠道来解决。
可以整合现有的资金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浪费,确保资金用于切实有效的项目上。
第二,农村水利工程建设的规划设计不合理。
有些地方在规划设计阶段没有充分考虑农村实际情况和农民需求,导致水利工程的实际效果与预期效果存在较大的差距。
解决这个问题的对策是,必须注重科学规划,充分了解和分析农村的实际情况,确保规划设计方案符合农民的实际需求,并能够实际解决问题。
农村水利工程建设在施工阶段存在监管不到位的问题。
由于农村地区的管理相对滞后,一些水利工程的施工过程存在质量监管不到位、施工进度跟不上等问题,影响了工程的质量和效果。
解决这个问题的对策是,加强对农村水利工程建设的监管力度,严格执行相关法规和规章制度,加大监督执法力度,确保工程质量和进度的有效控制。
第四,农村水利工程建设后期维护管理不到位。
一些地方在水利工程建设完成后,没有建立健全的维护管理机制,导致工程后期维护管理不到位,造成水利设施的损坏和浪费。
解决这个问题的对策是,建立健全的维护管理机制,加强对水利工程的巡查和维护,提高农村水利设施的使用寿命,并加强对农民的培训和教育,提高他们的水利设施使用和维护管理的意识。
解决农村水利工程建设存在的问题需要在资金投入、规划设计、施工监管和后期维护管理等各个环节加强控制和管理。
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好地发挥农村水利工程建设的作用,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生活的改善。
农村水利工程建设中的问题与解决对策

农村水利工程建设中的问题与解决对策农村水利工程建设对于农村的发展和农民的生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在实际的建设过程中,我们也会面临一些问题。
本文将针对这些问题展开探讨,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一、水资源的利用问题农村地区水资源利用的问题主要是由于水资源分布不均、地貌起伏大、气候干旱等因素造成的。
由于不同地区的水资源有很大的差异,因此对水资源利用的方式也会不同。
解决对策:1.建立多样化的供水系统。
对于山区或水资源匮乏的地区,可以采用收集雨水的方式,并将其存储在水库或其他水体中,为村民日常生活用水提供保障。
2.发挥灌溉的作用。
对于缺水或干旱的地区,应建设一定规模的灌溉系统,从而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
二、水体污染问题随着农村经济的迅速发展,农业化肥、农药等化学物质的大量使用,加之污水排放、畜牧养殖等活动的频繁发生,导致许多水体被污染。
解决对策:1.科学施肥。
根据土壤、作物和气候特点,科学合理使用肥料,不仅能够提高农作物的品质产量,还能有效减少肥料对水体的污染。
2.建立有效的污水处理系统。
在水体经常被污染的区域,可以建立污水处理设施,对污水进行过滤、杀菌等处理,降低污染程度。
三、农村水利工程建设经费不足问题许多农村地区由于经济发展不够发达,无法承担大规模的水利工程建设,导致许多水利设施落后,无法满足村民的需求。
解决对策:1.增加资金来源。
政府应该加大对农村水利工程建设的投入,同时引导社会资本进入农村水利建设领域,通过多种途径筹集足够的资金。
2.开展技术培训。
加强农村人才的培养和技术培训,提高农村人口的科学素质和专业技能,从而降低工程建设的成本,提高工程效益。
总之,农村水利工程建设对于农村发展和农民的日常生活至关重要。
在解决工程建设中遇到的一系列问题时,我们需要探索多种有效的解决对策,确保工程建设的高效顺利进行,使农民群众受益。
农村水利工程管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途径

农村水利工程管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途径
农村水利工程管理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基础设施薄弱,农村水利工程建设相对滞后,无法满足农村人民对水资源的需求;二是管理体制不完善,缺乏专业的水利工程管理人员,导致农村水利工程管理能力不足;三是缺乏资金投入,农村水利工程建设经费不足,无法进行有效维护和管理;四是缺乏信息化手段,农村水利工程管理方式落后,无法及时掌握和处理相关信息。
在解决农村水利工程管理问题过程中,还可以采取以下一些具体措施:一是加强政府部门的领导和协调,健全相关政策法规,加强对农村水利工程管理的指导和监督;二是加强宣传教育工作,提高农民对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的认识和参与度,增强他们的主动性和责任感;三是加强与相关部门和机构的合作,共同推动农村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效益的最大化;四是加强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提高农村水利工程管理的科学性和先进性,提升管理水平和水利工程的效益。
解决农村水利工程管理存在的问题需要政府、农民和专业人士共同努力,加大投入力度,完善管理体制,推动科技创新,最终实现农村水利工程管理的健康发展。
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农田水利工程是指为了提高农田灌溉、排水、防洪和水资源综合利用效益而修筑的水利设施。
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对于农业生产具有重要的意义,可以提高农田的灌溉效率,改善土壤条件,提高作物产量。
在实际工程建设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影响着农田水利工程的正常运行和效益。
本文将探讨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对策。
一、问题分析1. 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规划不合理。
在一些地方,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规划并不合理,存在重复建设、缺乏整体规划等问题。
部分地区由于规划不科学、设计不合理,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后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2. 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资金不足。
农田水利工程建设需要大量资金作为投入,然而在一些地区,由于资金投入不足,导致工程建设无法顺利进行,甚至无法完成。
3. 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质量不达标。
在一些地区,由于监管不到位、施工质量不过硬等原因,导致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质量不达标,存在安全隐患。
4. 农田水利工程管理和维护不到位。
一旦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完成,如果管理和维护不到位,工程设施将难以保持效益,甚至会出现设施寿命提前老化、无法正常使用等问题。
二、对策建议1. 加强规划管理。
应当加强对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规划的管理,加强统筹规划,避免重复建设,确保规划合理科学。
2. 加大资金投入。
政府和相关部门应当增加对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资金投入,保障工程的顺利进行和完成,提高工程建设效益。
3. 加强监管和质量控制。
加强对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监管力度,确保施工质量达标,消除安全隐患。
4. 加强管理和维护。
加强对农田水利工程的管理和维护,延长工程设施的使用寿命,保障工程设施的正常使用。
三、结语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对于提高农田生产效益和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在实际建设中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政府和相关部门引起重视,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
只有确保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合理规划、充足资金投入、施工质量可控、管理维护到位,才能提高农田水利工程的效益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关于农村水利建设的建议和对策

关于农村水利建设的建议和对策【摘要】农村水利建设是农村发展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对于提高农民生活质量、保障农业生产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加强水利设施建设,包括修建水库、灌溉渠道等基础设施,有助于提高农田灌溉效率,增加农作物产量。
推动农村水资源管理现代化,通过智能化技术监测和管理水资源的利用,可以有效解决农村水资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加强农村水利设施维护和管理,提高设施的使用寿命,降低维护成本。
提高农民水利意识,加强水资源节约利用和环保意识的宣传教育,使农民更加关注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加强政府支持和投入,增加对农村水利建设的投入和政策支持,推动水利建设的顺利进行。
实施科学有效的水利建设政策,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关键词】农村水利建设、水利设施、水资源管理、农民水利意识、政府支持、投入、科学政策、农村经济发展、社会稳定。
1. 引言1.1 农村水利建设的重要性农村水利建设对于农村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水利建设是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障农业生产顺利进行的基础。
农村水利建设可以改善农田灌溉条件,提高农田的水利效益,增加农作物产量,改善农民生活水平。
水利建设还可以防洪抗旱,保护农田和农民生命财产安全。
随着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农村社会的不断进步,水资源管理的现代化已经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加强水利设施建设、推动农村水资源管理现代化、加强农村水利设施维护和管理、提高农民水利意识以及加强政府支持和投入,是推动农村水利建设的关键措施。
实施科学有效的水利建设政策,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只有通过不懈努力,才能够实现水利建设对于农村发展的重要意义。
2. 正文2.1 加强水利设施建设加强水利设施建设是农村水利建设中的重要环节,它直接影响着农村的灌溉、用水、防洪等方面。
为了更好地加强水利设施建设,首先需要加大投入力度,确保项目的顺利实施。
要注重选择适合当地实际情况的建设方案,充分考虑当地的地形地貌、气候特点等因素,确保建设的有效性和可持续性。
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关键问题与对策

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关键问题与对策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一直是我国农村发展中的重要问题。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村人口的增加,对农村水资源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在这种情况下,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显得尤为重要。
然而,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中存在一些关键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任务。
本文将就这些关键问题与对策进行分析。
一、水资源短缺我国农村地区水资源短缺是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一个重要问题。
由于气候变化等因素的影响,部分地区面临着水资源供应不足的情况,这给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带来了挑战。
为解决这一问题,可以加大水资源勘探开发力度,挖掘地下水资源,改善水资源利用效率,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二、农村供水水质问题农村供水水质问题是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中的另一个关键问题。
部分地区的农村供水系统存在水质污染等问题,直接危害到居民的生活健康。
为解决这一问题,可以加强对农村供水水质的监测和管理,建立健全的水质保障体系,改善农村供水系统,确保居民饮水安全。
三、农村灌溉设施老化农村灌溉设施老化是影响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又一关键问题。
随着时间的推移,农村灌溉设施逐渐老化,影响了农作物的生长和农民的收入。
为解决这一问题,可以加大对农村灌溉设施的维护和更新力度,采用新的灌溉技术和设备,提高农村灌溉效率。
四、水资源浪费严重水资源浪费严重是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中的又一关键问题。
目前,农村地区存在大量的水资源浪费现象,主要表现在灌溉用水浪费、生活用水浪费等方面。
为解决这一问题,可以采取节约用水的措施,推广节水灌溉技术,加强对水资源的管理和监控,减少水资源的浪费。
五、资金投入不足资金投入不足是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又一关键问题。
目前,我国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投入不足,导致农村地区的水利设施建设水平较低。
为解决这一问题,可以加大对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支持力度,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村水利设施的建设水平。
我国农田水利建设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我国农田水利建设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近年来,我国的农业发展取得了较大的进展,不过,农田水利建设仍然存在不少问题。
农田水利建设问题的解决关系到农业生产的发展和农村经济的繁荣。
为了更好的发展农业,需要分析整理当前农田水利建设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措施。
一、农田水利建设问题1.水资源利用率低我国的农业生产虽然以灌溉为主,但现在的灌溉方式比较落后,水资源的利用率低。
其中一个原因是灌溉用水的效率不高,管理方式也过于粗放。
还有就是水资源分配不均衡,有些地区水资源缺乏,但是有些地区则浪费了许多水资源。
2.灌溉设施陈旧农业灌溉设施是农田水利建设的关键。
在一些地区,这些设施已经使用了很多年,已经陈旧落后。
因此,这些设施的效率和效果都与现代农业的需求水平脱节。
3.农民水利管理水平低水利工作除了要仔细抓好工程建设外,还需要将农民的管理水平培养起来。
然而,在一些地区,农民缺乏关于水资源利用的基本知识。
由于工程和管理方面存在缺陷,农民并不能从应当得到的灌溉利益和水资源保障中受惠。
4.农村水闸建设不足在一些缺水区域,尤其是在灌溉用水方面,缺少合适的灌溉渠。
一些水闸的建设达不到标准标准,导致了加大了灌溉损失,致使农业生产效益下降。
二、农田水利建设的解决措施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提高农村水利设施的性能,需要采取以下措施:1.加强灌溉技术知识培训提高农民的水利相关知识,加强水肥、隔离排水、透气透水等方面的训练,让农民能够更有效地利用水资源。
2.加强灌溉设施提升和修复加强灌溉设施的升级改造,使其能够适应现代化农业的生产需求。
同时,拓展为灌区增加合适的互联结构,提高农民对于水资源的需求满足度,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3.完善农村水闸设施完善农村水闸设施,使其能够更加密切的配合当地的气候条件和种植环境,达到最佳灌溉效果。
同时,需要注意作战施工的质量,保证工程建设的完整性及优良性。
4.加强水资源信息系统建设加强对水资源的可行性分析和掌控,建立更加全面和严密的水资源管理和监管手段。
浅谈当前农村水利工程的现状与解决措施

浅谈当前农村水利工程的现状与解决措施杨济仿N o n g t i a n s h u i l i近年,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农村基础设施也在不断完善,使农民的生活和生产条件越来越好。
农村水利工程是增强抗旱抗涝能力,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农民生活条件,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保护和改善农村生态环境服务的水利措施,但农村水利现状仍面临一些困难。
因此,最重要的是找出问题,并提出建议,以制定下一步的有效措施。
一、当前农村水利的现状1、资金投入过少以往过去都是老旧的耕作方式,是靠人力来完成的。
而现在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开始逐渐利用农业机械进行作业,方便、快捷、省时、省力,在农村水利方面被广泛应用,如平田整地、疏通河道、加固圩堤等,大幅度提高了农业生产的效率。
但农村资金的收入过少,机械成本又高,使农民无法接受昂贵的费用,很多年轻人外出工作,造成了农村劳动力减少;还由于政府资金投入不足,管理欠缺,水利设备常年使用,没有进行检修就运行使用,影响了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推进,阻碍了农业经济的正常发展。
2、农业产业结构需要调整过去主要种植水稻、小麦和玉米粮食作物,水利工程是为了满足粮食作物的生长需要,但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大量种植蔬菜、水果、秧苗、花卉、灌溉、涝渍、抗旱标准与原有设施不一致,标准较高。
农村家庭生产方式缺乏统一性,难以适应当前农村水利配套建设的需要。
3、水质受到环境污染现在很多用机电排灌,这样可以保证充足灌溉水源,但灌溉技术在灌溉农田的过程中,会冲走大量的化肥、农药等有毒物质,致使水源受到污染,影响水质,从而影响水产养殖业的发展,也会影响农民的利益。
有关水质的冲突不断增加,也影响到收集水费单和水利工程。
二、当前农村水利问题的解决措施在促进农村生活繁荣的同时,提出加快解决农村交通物流设施条件不足、农村水利基础设施网络建设、扩大转移就业渠道、加强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等农村民生问题,并提出了一系列措施。
1、加强水利队伍建设,提高水利技术人员素质的提升农村水利是农业和农村现代化的前提和基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探讨改善当前农村基层水利建设的紧迫性与对策
摘要:我国农村普遍以农牧业和林业为主要产业,耕田面积、牧区面积和林业面积在全国国土占有率最高,农村水利建设直接关乎国之根本,更关乎民生之本。
同时,旱涝灾害对自然生态保护工作也会造成极大的破坏。
所以全国性加强农村水利建设,成为了国家的重中之重。
农村水利建设不仅可以有效的预防洪灾,并且可以将水合理利用合理灌溉,尽量减轻旱灾的灾情。
关键词:水利农村基层建设
近年来,气候反常,全国各省灾害频发,主要灾害是以水灾、旱灾、冻灾与地震为主,其中水灾与旱灾波及范围和造成的财产损失排灾害之首,对国内粮食生产和畜牧饲养业的影响也非常巨大,部分省份的农村中都出现了绝收现象,南方各省近年普遍遭遇夏季洪灾,秋冬旱灾,水利规划建设工作迫在眉睫。
一、水利建设范围
水利建设范围主要是“塘坝”、“水库”、“水窖”、“围堰”、“沟渠”等,这些水利设施可在洪灾时进行泄洪、分洪、排水、防洪等工作,能在洪水到达时,最大限度的保证人民与财产的安全。
同时,在旱灾时,能将附近的地下水源或附近的地上水源进行合理的引水灌溉和家庭供水,尽可能的保证作物与养殖牲畜的干旱损失,保证粮食产量和农村居民用水。
(一)塘坝:一种建设在低洼或山沟的小型的蓄水设施,用来存储雨水和泉水等分散水源,在农耕时用来灌溉
(二)水库:大型的蓄水和拦洪的建设设施,在全国使用普遍,可用来进行防洪、发电、灌溉、养鱼,一般建设于山谷或河流狭口处,通过拦截水流形成人工湖泊。
(三)水窖:是中国国内经过长久农业发展所出现的一种地下蓄水装置,可大量积攒雨水和泉水等分散水源,主要用于灌溉。
(四)围堰:围堰是防止水和泥沙进入水利建筑物的临时挡水和排水的建筑,在施工时可有效的防止因为进水或进泥等原因导致延工或工程毁坏。
(五)沟渠:通过人工挖出的水道,主要用于排水和引水,在农村,也可用来灌溉和分洪。
二、水利建设所面临的问题
因为全国农村占地范围较大,国内对于旱涝灾害的防治工作和水利建设工作开展的力度尚不足以覆盖全国农村,所以许多问题也随之出现。
(一)水利设施建设与毁坏:许多农村的水利设施相对陈旧,水利意识也相对淡薄,旧有的水利设施经过长时间使用,缺少维护,导致原有水利设施功能消失或功能减弱。
许多原有水利设施的位置都被农田占用,旧的灌溉渠也遭到长时间的废弃而不能使用,最后导致旱灾降临的时候,远处有存水量的水库,但是因为灌溉渠废弃而无法引水,若临时挖井灌溉,不仅效率低下,更加大了农业种植成本,同时也会严重的延误农时。
部分地区的农村水利设施更是遭到了严重的人为破坏,导致灾时无法发挥其作用。
(二)水利设施的保护和管理:过去,大集体式农耕建设虽然对农耕行业造成的不良影响极大,但当时的农村基层水利建设工作却实施的一丝不苟,在面临灾害的时候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当时个地方的中小型水库和城镇乡村的沟渠、塘坝、水窖、围堰的建设工作非常到位,清淤和加固等水利设施保护工作也也非常积极,所以在灾害来临的时候,水利设施的功能非常健全,有效的保护了百姓生命和财产的损失。
但在农村改革后,因为再无人组织对水利设施的建设与维护工作,所以旧有的必要水利设施不仅没有得到改善和维护,更是遭到了严重的损毁废弃,在灾害到来时无法发挥其作用抵御灾害,极大的加重了旱涝灾害的严重程度。
(三)蓄水不当所引发的结果:在雨季时,地势高的位置如果蓄水不当,会让雨水大量流失,造成水源损失,在需要灌溉时却没有水灌溉。
而水大量流失导致的就是地势低的位置会因为流入大量水源而出现洪涝灾害,让水势得不到平均利用的同时也造成了很大的自然灾害。
(四)对农业的影响:交替的自然灾害已经实实在在的影响到了国内的粮食安全,旱灾与水灾皆可导致严重的粮食减产或绝收,更加制约了林木的种植工作和畜牧业的养殖工作。
(五)水灾治理不足导致的水土流失:经过水利部门多年来详细的统计,中国国内水土流失的面积已经达到了356万平方公里,在全国领土面积中占三分之一,这种水土流失极会让江河长时间面临淤沙沉积,太高河床海拔,黄河近年来河床不断升高,非常容易出
现决口状况,极容易让灾害频发,让灾害扩大化,严重的影响当地人身安全和农耕安全。
三、水利建设问题出现的原因
上文出现的基层水利建设所面临的问题,若想针对性的进行解决,必须要对形成问题的原因进行了解,如下列举问题形成原因:(一)历史问题:在建国初期,毛泽东同志提出“水利是农业的命脉”,至此全国进行大范围的水利工程建设工作,大江大河治理工作和各种规模水库的建设工作也都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成效,但对于农村基层水利建设工作,因为涉及许多经济、政治、利益等原因的限制,没有得到过多的研究和发展,所以建设工作模式还非常单一,严重缺乏技术支持与技术发展,导致现今的水利建设工作还是模式单一,不能适合所有国内农村地形使用,需要进行长时间的探索才能将其完善。
(二)制度改革副作用:伴随着改革开放,农业制度也从过去的大集体农耕制度改革为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农耕制度,改革后,农业生产方面在取得了重大的收获的同时,也出现了众多问题,分散的个体经营无法再继续承担水利的建设和保护工作,农村原有的集体工作也出现能力削弱和名存实亡的问题,无法在动员组织农户进行大型的水利设施建设工作,因为这种三不管问题的出现,原有的水利设施常年得不到维护和改善,甚至荒废,让农村水利更加的落后。
(三)管理问题:在农业制度改革后,农户过于分散,缺乏统一
管理,集体意识严重缺乏,许多农户为了增加产量,甚至将农田耕种到原有的水利设施上,导致大量的水利设施损毁,集体干预力已经完全丧失,所以管理问题成为了水利建设的一大障碍。
(四)土地经营方式问题:农业经营方式导致农户对水利建设的支持程度较低。
现有农耕土地分配制度大多以土地的肥沃程度和土地地理位置进行搭配,然后平均分配给农户,这样就使水利建设支持工作因为土地位置收益问题而受到牵制,无法对农户进行统一,并且农户的土地承包权拥有一定的年份限制,部分农户会考虑过了土地承包年限后,土地的价值就不存在了,所以对于水利建设的投资出力积极性较低。
(五)责任问题:农业水利建设注定会困难重重,部分地方单位遇到困难就选择绕行,所以得不到地方单位的主动扶持,而且缺乏相应的法规政策进行监管,所以就让农业水利建设工作停滞不前。
四、水利建设问题的相应对策
(一)将水利建设工作列入进地方政府的地方建设规划,让地方政府从农耕利益、粮食产量、生态平衡和物产多样问题入手,制定详细的水利建设方案。
(二)让当地的水流治理体系重新建立,根据当地的地形条件、自然条件和民生条件进行水流治理体系的建设工作。
(三)坚定实施退耕还水工作,将占用水利设施的耕田改造成水利设施,如果需要部分耕地面积建立水利设施,由地方政府与农户协商土地占用补偿问题。
(四)增加政府对水利设施的资金投入,让农村水利建设不会因为资金问题而停滞。
(五)进行统一的组织管理,让农户不再分散耕种,组织起来共同建设和保护水利工程。
总结
农村基层水利建设工作直接影响到我国的粮食供应与各地防灾救灾工作,所以农村水利的建设工作必须得到地方与政府的大力重视与扶持。
参考文献:
[1]尹成杰.切实建立健全农村基层水利管理服务体系.[j].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2011(7)
[2]丁德章.改善当前农村基层水利建设的紧迫性与对策.[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1(2)
[3]杨宝玲.农村基层水利建设的探讨.[j].黑龙江科技信
息.200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