泌尿系X线报告书写示范
正常X线报告书写模板

胸廓对称,肋骨走行自然,未见畸形及骨质破坏。
两肺门大小,位置及密度正常。
两肺纹理走行自然,未见扭曲及聚拢。
两肺野清晰,未见实变及肿块影。
胸膜无增厚及粘连。
气管居中,纵隔居中,无增宽。
心脏形态、大小在正常范围内。
双侧膈肌光滑,肋膈角锋利。
胸廓对称,肋骨走行自然。
片中所示骨性肋骨骨质连续性完整,未见中断影像。
胸廓对称,肋骨走行自然,未见畸形及骨质破坏。
两肺门不大,位置及密度正常。
右肺下野可见一类圆形囊状透亮区,壁较薄,其内未见气液平。
气管居中,无增宽。
心脏大小,形态在正常范围内。
双膈光滑,肋膈角锋利。
(与正常肺不同的是右肺下叶,为判断理由)胸廓对称,肋骨走行自然,未见畸形及骨质破坏,两肺门不大,位置及密度正常。
两肺纹理增多增粗,以右肺明显,气管居中,纵隔居中,膈肌光滑,肋膈角锋利。
心影形态大小在正常范围。
(以右肺纹理增多增粗为主要判断理由)胸廓呈捅状,肋骨平举,肋间隙增宽,未见畸形及骨质破坏。
两肺门大小,位置及密度正常。
两肺纹理增多紊乱,肺野透亮增强,肺纹理变细,双肺野清晰,未见实变及肿块影,胸膜无增厚及粘连。
气管居中,京戏狭窄。
心脏呈垂位型,心脏无扩大。
双侧膈肌变平,肋膈变平,肋膈角锋利。
胸廓对称,肋骨走行自然,未见畸形及骨质破坏。
两肺门不大,位置及密度正常。
两下肺纹理增多、增粗、紊乱。
并隐约可见多个囊状透亮区。
余肺、野清晰,未见实变及肿块影。
胸膜无增厚及粘连。
气管居中,纵隔居中,无增宽。
心脏形态、大小在正常范围内。
双侧膈肌光滑,肋隔角锋利。
胸廓对称,肋骨走行自然,未见畸形及骨质破坏。
两肺门不大,位置及密度正常。
右上肺大片状密度增高阴影,下缘清晰平直,上缘含糊,余肺野清晰,未见实性变及肿块影。
胸膜无增厚及粘连。
气管居中,纵隔居中,无增宽。
心脏形态、大小在正常范围内。
双侧膈肌光滑,肋隔角锋利。
右侧位、肺门不大。
病变位于右肺上叶,呈一扇形密度增高阴影,先后肋膈角锋利。
胸廓对称,肋骨走行自然,未见畸形及骨质破坏,两肺门不大,位置及密度正常。
泌尿外查体和病例书写示例

泌尿外科查体顺序:肾、输尿管、膀胱、尿道、外生殖器、精囊及前列腺,以免遗漏。
方法:视、触、叩、听。
直肠指诊可看作一种特殊的触诊,透光试验可看作一种特殊的视诊。
一.肾区的检查1.视诊立位为佳,双侧上腹部及腰部是否膨隆,有无肿物。
脊柱是否弯曲,有无腰大肌刺激现象。
2.触诊用双手触诊法,即一手平贴于患者脊肋角处并用力托起,另一手在同侧的肋腹部,随病人深呼吸而轻缓地触诊肾脏。
正常肾脏不能触及,消瘦者偶可触及右肾下极。
肾下垂者可触及,坐立位时范围增大,活动度较大。
触及肾脏肿大时,应考虑肾积水或积脓、囊肿、肿瘤等。
3.叩诊左手掌平放于背部肾区,右手握拳轻叩,有叩击痛时提示该侧肾脏或肾周围有炎症。
肾或输尿管结石在绞痛发作时,叩击痛阳性。
4.听诊肾动脉狭窄(约40%~50)、动脉瘤或动静脉瘘的患者在上腹部或腰部可听到血管杂音。
二.输尿管的检查正常输尿管位于腹后壁脊柱两侧,一般不能触及,当输尿管有肿瘤、结核或结石时,在腹壁薄的病人,偶尔能触摸到条索状肿物及局部压痛点。
输尿管有炎症时,沿其行径有压痛。
三个压痛点为:1.上输尿管点位于腹直肌外缘平脐处。
2.中输尿管点位于髂前上棘水平腹直肌外缘,相当于输尿管第二狭窄处。
3.下输尿管点可通过直肠或阴道进行检查。
三.膀胱的检查膀胱位于盆腔内,空虚时不易触及。
一般当膀胱内贮有300ml以上的尿液时,可于下腹部耻骨上发现膨胀的膀胱。
1.视诊下腹部有无局部膨隆,应注意其大小、形态、部位及与排尿的关系。
2.触诊耻骨上区有无压痛。
如有膨隆或肿物,应注意其界限、大小、质地,压迫时有无排尿感或尿外溢,必要时(如膀胱内肿瘤等)于排尿或导尿后重新检查,或作双合诊检查。
3.叩诊充盈之膀胱,有囊性感,叩之呈浊音。
不能排尿或排尿后仍为浊音,则提示有尿潴留,常见于良性前列腺增生或神经原性膀胱。
叩诊为实音可见于膀胱内巨大肿瘤或结石。
四.外生殖器官的检查男性的外生殖器官包括:阴茎、阴囊及其内容物。
1.视诊(1)阴毛:分布情况,与实际年龄、性别是否相符合。
泌尿正常X线表现与基本病变

03
泌尿系统疾病的诊断流程
初步诊断
病史采集
了解患者症状、家族史、用药情况等,初步判断 可能的病因。
体格检查
检查患者泌尿系统相关部位,如肾、输尿管、膀 胱等,观察是否有异常。
实验室检查
进行尿液常规、肾功能等检查,了解泌尿系统功 能状况。
X线检查
X线平片
观察泌尿系统整体形态,如肾、 输尿管、膀胱等部位是否有异常 。
尿液充盈
尿液充盈均匀,无憩室或 异常扩张。
02
泌尿系统的基本病变
肾的病变
肾结石
X线表现为肾内出现高密度影,形态各异,可 单发或多发。
肾积水
X线表现为肾盂肾盏扩张,呈“鸟嘴样”或“ 烟斗样”改变。
肾肿瘤
X线表现为肾脏轮廓异常,可能出现肿块或占 位性病变。
输尿管的病变
输尿管结石
输尿管肿瘤
X线表现为输尿管内出现高密度影, 可伴有肾盂肾盏扩张。
手术治疗
对于一些严重的泌尿系统疾病,如泌尿系结石、泌尿系肿瘤等,手术治疗是必要的 治疗方法。
手术治疗的优点在于可以直接去除病因,对于一些较大的结石或肿瘤,手术治疗的 效果较好。
常见的手术治疗方法包括体外冲击波碎石术、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尿管镜碎石术、肾切除术等,具体 手术方式需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而定。
其他治疗方法
泌尿正常X线表现与基本病 变
目录
• 泌尿系统的正常X线表现 • 泌尿系统的基本病变 • 泌尿系统疾病的诊断流程 • 泌尿系统疾病的治疗方法
01
泌尿系统的正常X线表现
肾的正常X线表现
01
02
03
肾影形态
肾影形态呈蚕豆状或三角 形,边缘光滑,位于脊柱 两侧,与腹膜腔间隙存在 一定距离。
泌尿系统影像学表现(详细、全面)

均匀,光滑,厚约3-5mm;增强后膀胱壁均匀 强化。
MRI:表现与CT相似,膀胱壁在T1WI、 T2WI上呈中等信号,与肌肉信号类似。
精品PPT
肾盂期(CTU)
精品PPT
4、肾上腺正常影像表现
1)CT 密度:为软组织密度影,类似肾密度。 形态:斜线状、倒“V”或到“Y”型。 大小:正常侧枝厚度<10mm,面积
尿管未见显影
精品PPT
精品PPT
输尿管结石
【概述】多由肾结石下行而来, 易停留在生理狭窄处,若为卵圆 形其长轴与输尿管走行一致。
临床表现:绞痛、血尿。
精品PPT
• X线(KUB):输尿管走形区可见高密度影。 • 排泄尿路造影(IVP):显示阻塞上段输
尿管扩张,同侧肾脏积水。 • CT:可直接显示位于输尿管腔内的高密
2、肾盏分为肾小盏和肾大盏 肾小盏呈杯口状凹陷,杯上的两侧缘
尖锐;肾大盏呈长管状,边缘光滑。 3、肾盂多呈三角型,上缘隆凸,下缘微凹,边缘光滑整Βιβλιοθήκη 。精品PPT输尿管
分为腹段、盆段和膀胱壁内段
三个生理狭窄 肾盂与输尿管连接处 经过骨盆近缘,与髂动脉交接处 入膀胱开口处
精品PPT
静脉肾盂造影
肾 盂
5分钟
肾盂肾盏,呈鹿角状或珊瑚状,称为铸型结石。 CT:能够确切发现结石位于肾盏和肾盂的高
密度结石影。 静脉肾盂造影(IVP):可发现不同程度肾积水
和肾显影异常。
精品PPT
IVP表现
轻度肾盂积水 肾小盏变平,失去正常杯 口状外观,边界光滑整齐。
中度积水:肾大盏变粗,变短;肾盂亦扩 大;若阻塞在输尿管远端,其近端输尿管扩 张。
泌尿系统正常X线表现

• • • • • •
检查方法
平片检查: 主要用于显示尿路的阳性 结石、钙化、软组织肿块影及明 显的尿路器官的形态、位置异常。
• • • • • •
•造影检查: 排泄性静脉肾盂造影:观察功能、形态、 位置及密度; 逆行肾盂造影:观察形态、位置、密度; 膀胱、尿道造影:显示膀胱、尿道形态结 构有无异常;
• • • • • •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造影: 肾脏:显影时间,肾实质1-2MIN,肾盂 肾盏2-3MIN,15-30MIN最浓。 肾盂、肾盏:形态轮廓密度 输尿管: 走行范围三个生理性的狭窄区 轮廓蠕动排泄
• • • • • • •
膀胱:位置密度形态及轮廓 尿道:男性:三段(前列腺部、膜部及 海绵体部,海绵体部又分三段,阴茎头部、 阴茎部、球部。) 两个弯曲,最宽处: 尿道球部,最窄处:膜部、尿道外口;轮 廓及密度。 女性:短、直。
• 在造影中的逆流现象: • 肾小管回流:肾盏杯口外的毛刷样的改变 • 。肾窦回流:造影劑从肾盏边缘部外溢, 进入肾窦,显示为牛角样阴影。静脉回流: 在肾盏的附近有弧形的线条淋巴回流:较 细小的线状阴影,自肾盏穹隆部附近向肾 门及其内侧延伸,一直到达主动脉旁淋巴 结。
泌尿系基本病变的X线表现
• • • •
腹主动脉造影与选择性肾动脉造影 USG检查 CT检查 MRI检查
• • • • • • • • •
正常X 线 表 现 平片: 肾脏:大小(长12-13CM,宽5-6CM)、 形态、位置(胸12-腰3,肾脊角15-25 度)、轮廓及密度; 输尿管:走行范围 膀胱、尿道:位置、形态及密度
• • • • • • • • 泌尿系基本病变的X线表现 腹部平片的异常表现: 泌尿系走行区高密度影,结石、钙化; 肾大小、轮廓的改变。 尿路造影的异常表现:肾盂肾盏受压、变 形、移位;肾盂肾盏破坏;肾盂肾盏输尿 管及膀胱内的充盈缺损;肾盂、肾盏及输 尿管的扩张积水。
泌尿生殖系统X线诊断

逆 行 尿 路 造 影
正常尿道膀胱造影
子宫输卵管造影
左肾肿块(肾Ca)
肾脏异常钙化(肾结核钙化)
静脉尿路造影:左肾盂和上段输尿管扩张,肾盏扩张 呈杵状
IVP:肾盂输尿管重复畸形
右肾异位双肾旋转不良
双肾旋转不良伴有肾结石
异位肾(腹肾)CT平扫(上图)肾床内无肾影,增强 检查(下图)显示右下腹部旋转不良的肾影,强化表 现与正常位置肾脏相同。
KUB:左侧肾影增大其下极可见软组织块影,IVP:左肾中下盏受压移位呈弧形
左肾Ca IVP:左中、下肾盏被推移向下,边缘被侵蚀,轮廓模糊
右肾Ca IVP右肾、中组肾盏拉长、变细并呈弧形受压,呈抱球征、边缘僵直
右侧肾盂癌造成肾盂不规则性破坏
膀胱癌
局部不规则充盈缺损,呈菜花 样 当肿瘤广泛浸润时,膀胱壁不 规则,内腔缩小
泌尿、生殖
正常 腹部 平片
可见腹 壁与盆 腔下方 的脂肪 线及肝 脏和脾 脏以及 双肾轮 廓
正常静脉尿路肾盂肾盏
Hale Waihona Puke 壶腹型肾盂分支型肾盂
正 常 静 脉 尿 路 造 影
肾小管逆流—自椎 体逆流,细毛刷状 静脉逆流—主要沿 弓状静脉,不易看到
淋巴逆流—经淋巴
管向肾门
肾小管回流
淋 巴 回 流
通时,造影不显示
肾小盏破坏—似虫蚀状
溃疡空洞—造影剂外溢到肾皮质病灶
内,显示不规则空腔
肾盂积脓—肾盂扩大,边缘不规则
造影表现
不显影—肾实质完全破坏或尿路阻塞,肾 功能受损 输尿管及膀胱被波及—粘膜上发生多数溃 疡,形成肉芽组织,纤维疤痕收缩,致输 尿管呈串球样,缩短。膀胱容积小 对侧肾盂积水—膀胱壁结核波及输尿管 (对侧)开口引起
泌尿外查体和病例书写示例

泌尿外科查体顺序:肾、输尿管、膀胱、尿道、外生殖器、精囊及前列腺,以免遗漏。
方法:视、触、叩、听。
直肠指诊可看作一种特殊的触诊,透光试验可看作一种特殊的视诊。
一.肾区的检查1.视诊立位为佳,双侧上腹部及腰部是否膨隆,有无肿物。
脊柱是否弯曲,有无腰大肌刺激现象。
2.触诊用双手触诊法,即一手平贴于患者脊肋角处并用力托起,另一手在同侧的肋腹部,随病人深呼吸而轻缓地触诊肾脏。
正常肾脏不能触及,消瘦者偶可触及右肾下极。
肾下垂者可触及,坐立位时范围增大,活动度较大。
触及肾脏肿大时,应考虑肾积水或积脓、囊肿、肿瘤等。
3.叩诊左手掌平放于背部肾区,右手握拳轻叩,有叩击痛时提示该侧肾脏或肾周围有炎症。
肾或输尿管结石在绞痛发作时,叩击痛阳性。
4.听诊肾动脉狭窄(约40%~50)、动脉瘤或动静脉瘘的患者在上腹部或腰部可听到血管杂音。
二.输尿管的检查正常输尿管位于腹后壁脊柱两侧,一般不能触及,当输尿管有肿瘤、结核或结石时,在腹壁薄的病人,偶尔能触摸到条索状肿物及局部压痛点。
输尿管有炎症时,沿其行径有压痛。
三个压痛点为:1.上输尿管点位于腹直肌外缘平脐处。
2.中输尿管点位于髂前上棘水平腹直肌外缘,相当于输尿管第二狭窄处。
3.下输尿管点可通过直肠或阴道进行检查。
三.膀胱的检查膀胱位于盆腔内,空虚时不易触及。
一般当膀胱内贮有300ml以上的尿液时,可于下腹部耻骨上发现膨胀的膀胱。
1.视诊下腹部有无局部膨隆,应注意其大小、形态、部位及与排尿的关系。
2.触诊耻骨上区有无压痛。
如有膨隆或肿物,应注意其界限、大小、质地,压迫时有无排尿感或尿外溢,必要时(如膀胱内肿瘤等)于排尿或导尿后重新检查,或作双合诊检查。
3.叩诊充盈之膀胱,有囊性感,叩之呈浊音。
不能排尿或排尿后仍为浊音,则提示有尿潴留,常见于良性前列腺增生或神经原性膀胱。
叩诊为实音可见于膀胱内巨大肿瘤或结石。
四.外生殖器官的检查男性的外生殖器官包括:阴茎、阴囊及其内容物。
1.视诊(1)阴毛:分布情况,与实际年龄、性别是否相符合。
x线报告书写模式--泌尿系统

x线报告书写模式--泌尿系统泌尿系统1、IVP(输尿管,肾积液):腹平片:两肾影不大,右坐骨棘内侧见一不规则致密影,直径约0.5cm,余泌尿系行程区未见阳性结石影。
造影片:注射造影剂后7分双肾显影,右侧肾盏囊状扩张,右肾盂稍扩张,未见充盈缺损等征象,左侧肾盏肾盂形态、大小属正常,未见充盈缺损,未见积水征象;右侧输尿管全程扩张,平片示致密影位于右侧输尿管下端;左侧输尿管未见狭窄及梗阻;膀胱充盈欠佳。
诊断:右输尿管下端结石,右肾积液。
左肾形态功能良好。
2、IVP(肾、输尿管,重度积液,静脉石):腹平片:双肾影不大,左肾区下极见不规则密影约1.7x0.8cm大小,L3左横突上缘见约0.8×0.5cm大小高密度影,右肾区中部点状密影,右坐骨棘内侧见一类圆形致密影,余腹部泌尿系统行程区未见阳性结石影。
造影片:静脉注射造影剂后5分钟见双肾开始显影,右侧肾盏肾盂形态、大小属正常,平片示右肾区密影似与右肾盏重叠;左侧肾盏扩张呈囊状,左肾盂扩张平片所示左肾密影似位于左肾下盏;左输尿管上段扩张,平片示L3左侧密影位于作输尿管上段,右侧输尿管走行自然,未见狭窄及梗阻,膀胱充盈欠佳。
诊断:1、左肾结石,左肾重度积液。
2、左输尿管上段结石。
3、右肾结石可能。
4、右坐骨棘内侧密影,静脉石可能。
3、IVP(多发结石):腹平片:双肾影不大右肾区下极平L2-3水平见多个致密影部分类圆形,部分形态不规则,最大约为2.2x0.8cm左肾区见三枚绿豆大小致密影最大约为0.5x0.5cm余泌尿系统行程区未见阳性结石影。
造影片:静脉注射造影剂后,分别于7、12、20分钟摄片,7分钟双肾显影,右侧肾盏明显扩张,左肾小盏杯口饱满俯卧位片见右肾盂扩张,平片所示致密影位于右输尿管上端与肾盂交界处及右肾盂、右肾下盏、左肾中、上盏内,右侧输尿管未见显影,左侧输尿管走行自然未见狭窄及梗阻,膀胱充盈良好,边缘光滑,其内未见充盈缺损。
诊断:双肾多发结石右输尿管上端结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病例】正常尿路平片(KUB)
报告书写要点首先应评判尿路平片的摄片质量,包括摄片的范围和对比度等,对双肾区、输尿管走行及膀胱区是否有阳性结石环绕钙化作重点观察,此外对肾脏轮廓和腰大肌外缘应详细观察和描述。
报告书写示范
双肾区、双输尿管走行及膀胱区未见阳性结石及钙化影。
双侧肾轮廓清晰,大小正常,双侧腰大肌外缘清晰。
意见:双肾区、双输尿管走行及膀胱区未见阳性结石及钙化影。
【病例】正常静脉尿路造影(IVP、IVU)
报告书写要点首先描述尿路平片。
对于多时相摄片,首先应提示具体摄片时间,着重描写肾盂肾盏、输尿管及膀胱的显影情况(正常或延迟、清晰或浅淡)、形态和排泄情况(正常和延迟)。
报告书写示范
KUB:双肾区、双输尿管走及膀胱区未见阳性结石及钙化影。
IVP:经静脉注入60%泛影葡胺20ml后,分别于7、15、30min
压迫像各一张,解除压迫后即35min摄仰卧位全程像。
双肾盂肾盏于7min均显影,解压后排泄良好。
双侧肾小盏杯口锐利,右侧肾盂呈喇叭状形,左侧肾盂呈分支型。
双侧输尿管未见增宽,走行于双侧脊柱旁。
膀胱充盈,边缘光滑。
意见:尿路平片及静脉肾盂造影未见异常影像。
【病例】左侧双肾盂双输尿管畸形并输尿管囊肿,囊肿感染合并结石
报告书写要点不完全输尿管应观察描述“Y”形汇合的部位。
完全性双输尿管有各自的开口,上位输尿管常合并囊肿,囊肿可继发感染和结石,注意上位输尿管一般开口较低,可以异位开口于膀胱颈部或后尿道,对于重度积水或盲囊状的上位肾盂肾盏输尿管,IVP不显影,但显影的下位肾盂肾盏输尿管常向外移位,此时应建议CT检查。
报告书写示范
KUB:盆腔内偏左可见一类圆形高密度影,大小约14mm×12mm,边缘光滑。
IVP:静脉注射60%泛影葡胺20ml后7、15、30、35、40、45、50各摄片一张,双肾显影同步。
右侧肾盂、肾盏、输尿管显示清楚,肾盏杯口锐利,喇叭型肾盂,输尿管纤细无扩张。
左
侧显示双肾盂、双输尿管,双输尿管走行正常,下位输尿管远端扩张,膀胱内高密度影周围围绕一低密度带,粘膜粗糙、增厚,与输尿管入口关系密切。
意见:左侧双肾盂双输尿管畸形并左侧输尿管下端囊肿,囊肿感染合并结石。
【病例】右侧肾脏铸型结石
报告书写要点描述阳性结石的形态、大小、数量和位置,注意KUB与IVP的对比,强调结石位于肾盂肾盏内,由于造影剂充盈程度和时相不同,阳性结石可能呈相对高密度、被遮盖或呈现充盈缺损样改变。
对于患肾的显影情况和积水程度也应详细描述,有助判断其分泌功能。
报告书写示范
KUB:右肾区可见一与肾盂肾盏形态吻合的鹿角形高密度影,整体大小约为6.0cm×4.5cm。
IVP:静脉注射60%泛影葡胺20ml后于7、15、30、35、45min 各摄一片,双肾显影同步,右肾盂肾盏轻中度积水扩张,平片所见高密度影位于肾盂肾盏内,肾盂及中下组部分肾盏内表现为充盈缺损。
左侧肾盂、肾盏显影良好,小盏杯口锐利。
双侧输尿管走行于脊柱两侧,未见扩张。
膀胱充盈良好,边缘光滑。
意见:右侧肾脏铸型结石并右肾盂肾盏轻中度积水扩张。
【病例】右侧肾脏及输尿管结核
报告书写要点报告书写前应详细了解患者病史及化验等相关临床资料,KUB着重观察肾区的钙化,IVP主要观察描述患肾的显影情况及形态表现,如显影浅淡,积水扩张、肾盏变形和破坏等等,同时应注意合并的输尿管结核和膀胱挛缩及对侧的结核或继发积水改变。
显影不佳时应建议行逆行性肾盂造影或CT检查。
报告书写示范
KUB:双肾区、输尿管走行及膀胱区均未见高密度结石影,两侧肾轮廓不大,边缘清楚。
IVP:经静脉注射60%泛影葡胺20ml后,分别于7、15、30、35、50min摄片。
左侧肾盂、肾盏、输尿管及膀胱显影良好,形态无异常。
右侧肾盂、肾盏7min开始显影,但较左侧浅淡。
松压片上见右侧肾盂、肾盏边缘形态不规整,肾盏不对称性扩张,尤以下组明显,相应肾大盏较窄。
右侧输尿管亦轻度扩张。
意见:右侧肾脏及右侧输尿管结核,右侧肾功能受损。
【病例】左肾透明细胞癌
报告书写要点主要观察患肾轮廓改变(肾极增大或局限突出)和显影情况,肾盂肾盏的形态,注意典型的“手抱球征”和“蜘蛛足征”,肾盂肾盏的整体位移、变性和破坏,显影不良者应建议CT检查。
报告书写示范
KUB:双侧肾区、输尿管走行区极膀胱区未见阳性结石及钙化影。
IVP:经静脉注入60%泛影葡胺20ml后7、15、30、35、及40min分别摄片,7、15、30min示左侧肾影较对侧增大,中部明显向外突出,左肾上、下盏扩张呈圆钝状,肾盂及左肾中盏受压、推移呈“手握球”征。
35、40min解压后摄片显示左侧输尿管走行及形态未见异常。
右侧肾盏、肾盂、输尿管形态正常,右肾排泄正常。
膀胱充盈良好,形态无异常。
意见:左肾轮廓及肾盂肾盏形态改变,考虑为占位性病变,肾癌可能性大,建议CT进一步检查。
【病例】右侧肾盂移行细胞癌
报告书写要点主要观察描述肾盂内充盈缺损大小、形态,侵及范围,近端肾盏的积水扩张,肾盂肾盏壁的破坏等情况。
同时
应注意是否合并输尿管、膀胱肿瘤的充盈缺损及对侧上尿路情况,对于显影不良、诊断困难者应建议CT检查。
报告书写示范
KUB:双侧肾区、输尿管走行区及膀胱区未见阳性结石及钙化影。
IVP:经静脉注射60%泛影葡胺20ml后,分别于7、15、30min 摄压迫像,解除压迫后35min仰卧位及45、65min俯卧位全程像各一张,双肾显影时间正常。
右肾小盏杯口变钝,肾盏扩张,肾盂内可见分叶状充盈缺损影,右输尿管上段和下段部分显影,未见扩张。
左肾盂肾盏、输尿管及膀胱显影良好,形态未见异常。
意见:右侧肾盂占位性病变,考虑为肾盂癌,建议CT进一步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