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高中数学 第三章 统计案例 3.2 独立性检验的基本思想及其初步应用学案 新人教A版选修2-3

合集下载

高中数学第三章统计案例独立性检验的基本思想及其初步应用教材梳理素材

高中数学第三章统计案例独立性检验的基本思想及其初步应用教材梳理素材

3。

2独立性检验的基本思想及其初步应用庖丁巧解牛知识·巧学一、两个分类变量之间关系的定性分析1.分类变量取不同的“值"表示个体所属不同类别的分量称为分类变量.这里的“变量”和值都应作为“广义"的变量和值进行理解.例如:对于性别变量,其取值为男和女两种。

那么这里的变量指的是性别,同样这里的“值”指的是“男"和“女",因此,这里所说的“变量”和值不一定取的是具体的数值.要点提示注意此处空半格分类变量是大量存在的,例如:吸烟变量有吸烟与不吸烟两种类别,而国籍变量则有多种类别。

2.定性分析的方法(1)频率分析通过对样本的每个分类变量的不同类别的事件发生的频率大小比较来分析分类变量之间是否有关联关系。

通常通过列联表列出两个分类变量的占少数表来进行分析.(2)图形分析①三维柱形图.它可以清晰的看出各个频数的相对大小;②二维条形图.如本节引例中,可画叠在一起的二维条形图.浅色条高表示不患肺癌的人数,深色条高表示患肺癌的人数;③频率分布条形图:为了更清晰的表示引例的特征,我们可用等高条形图表示两种情况下患肺癌的比例.方法归纳 注意此处空半格三维柱形图和二维条形图能更直观地反映出相关数据的总体状况。

作三维柱形图时要注意选择恰当的视角,以使每个柱体都能被看到。

二、独立假设 1.2×2列联表上表称为2×2列联表.意思是问题要考虑调查的人的两种状态:是否吸烟,是否患肺癌.每种状态又分两种情况:吸烟,不吸烟以及患肺癌、未患肺癌。

表中排成两列的数据是调查得来的结果,希望根据这4个数据来检验上述两种状态是否有关.这一检验就称为2×2列联表的独立性检验。

2.独立性检验:利用随机变量K2=))()()(()(2d b c a d c b a bc ad n ++++-(其中n=a+b+c+d为样本容量)来确定在多大程度上可以认为“两个分类变量有关系"的方法称为两个分类变量的独立性检验.要点提示 注意此处空半格上述表达式就是统计中重要的K 2统计量,用它的大小可以决定是否拒绝原来的统计假设H 1,如果算出的K 2值较大,就拒绝H 1,也就是拒绝事件“X 与Y 无关",从而就认为它们是有关的了.深化升华 注意此处空半格独立性检验的基本思想类似于反证法.要确认“两个分类变量有关系”这一结论的可信程度,首先假设该结论不成立,即假设结论“两个分类变量没有关系”成立.在该假设下构造的随机变量K 2应该很小。

高中数学第三章统计案例3.2独立性检验的基本思想及其初步应用教案3数学教案

高中数学第三章统计案例3.2独立性检验的基本思想及其初步应用教案3数学教案

3.2独立性检验的基本思想及其初步应用第三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理解独立性检验的基本思想,会根据K2的观测值的大小判断两个分类变量有关的可信度,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的学习能力,并能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与方法通过主动探究、自主合作、相互交流,从具体实例中归纳出进行独立性检验的基本步骤,使学生充分体会知识的发现过程,并渗透统计的基本思想和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体会数学的理性与严谨,了解数学来源于实际,应用于实际的唯物主义思想,培养学生对新知识的科学态度,勇于探索和敢于创新的精神.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利用独立性检验的基本思想解决实际问题以及处理步骤;教学难点:对独立性检验思想的理解.教学过程引入新课提出问题:在某医院,因为患心脏病而住院的665名男性病人中,有214人秃顶;而另外772名不是因为患心脏病而住院的男性病人中有175名秃顶.(1)利用图形判断秃顶与患心脏病是否有关系;(2)能否在犯错误的概率不超过0.01的前提下认为秃顶与患心脏病有关系?学生活动:小组合作完成.活动结果:根据题目所给的数据画出列联表:相应的等高条形图如图所示:比较来说,秃顶的病人中患心脏病的比例大一些,可以在某种程度上认为“秃顶与患心脏病有关”.根据列联表中的数据,得到k =1 437×(214×597-175×451)2389×1 048×665×772≈16.373>6.635,因此,在犯错误的概率不超过0.01的前提下认为秃顶与患心脏病有关系.设计目的:以实际问题创建情境,引起学生的好奇,激发学习和探究知识的兴趣,从而也引起学生的无意注意,在不知不觉中进入教师设计的教学情境中,为本节课的学习做有利的准备.探究新知提出问题:上述解法中,用到了等高条形图和独立性检验两种方法来判断“秃顶与患心脏病是否有关系”,试比较两种方法的关系和各自的特点.学生活动:学生先自由发言,大胆描述.学情预测:独立性检验能精确判断可靠程度,而等高条形图的优点是直观,但只可以粗略判断两个分类变量是否有关系,一般在通过图表判断后还需要用独立性检验来确认,这主要是因为列联表中的数据来源于样本数据,它们反映出来的这种相关性的特征能够在多大程度上代表总体,则需要用独立性检验来确认.提出问题:试总结独立性检验的基本步骤. 学生活动:思考总结,然后回答.活动结果:①根据数据画出列联表;②计算随机变量K 2的观测值;③与已知数据对照下结论.设计目的:比较判断分类变量相关性方法的优缺点,并在解决问题的基础上将独立性检验的具体步骤模式化.理解新知提出问题:你所得的结论在什么范围内有效?学生活动:学生先自由发言,教师逐步引导学生.学情预测:开始学生的回答可能不全面、不准确,但在其他学生的不断补充、纠正下,会趋于完善.活动结果:“样本只能代表相应总体”,这里的数据来自于医院的住院病人,因此题目中的结论能够很好地适用于住院的病人群体,而把这个结论推广到其他群体则可能会出现错误,除非有其他的证据表明可以进行这种推广.设计意图:让学生充分体会用样本估计总体的思想. 提出问题:两个分类变量X 和Y 的2×2列联表如下若令W =⎪⎪⎪⎪⎪⎪a a +b -c c +d ,试结合前面的学习,分析W 的大小与“X 与Y 有关系”的联系. 学生活动:分组讨论,通过协作交流来解决问题,教师进行适当的引导.学情预测:W 越大,越有利于结论“X 与Y 有关系”,它越小,越有利于结论“X 与Y 没有关系”.提出问题:类似于通过K 2的构造判断规则,我们也可以用W 构造一个判断“X 与Y 有关系”的规则,即当W 的观测值w>w 0时,就判断“X 与Y 有关系”;否则,判断“X 与Y 没有关系”.那么,在“X 与Y 没有关系”的前提下P(W≥w 0)=0.01,且P(K 2≥k 0)=0.01,可以通过k 0来确定w 0吗?学生活动:分组讨论,通过协作交流来解决问题,教师进行适当的引导.学情预测:由计算公式可得K 2=W 2×n(a +b)(c +d)(a +c)(b +d),其中n =a +b +c +d.因此,K 2≥k 0等价于W≥k 0×(a +c)(b +d)n(a +b)(c +d),即可取w 0=k 0×(a +c)(b +d)n(a +b)(c +d).设计目的:通过一组精心设计的问题链来引导和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创新意识,培养探究问题的能力,提升思维的层次.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培养学生的科学理性精神,体会交流、合作和竞争等现代意识.运用新知1为考察高中生的性别与是否喜欢数学课程之间的关系,在某城市的某校高中生中随机抽取300名学生,得到如下列联表:由表中数据计算得到K2的观察值k≈4.513.在多大程度上可以认为高中生的性别与数学课程之间是否有关系?分析:根据K2的观察值k≈4.513,对照数据确定多大程度上可以认为高中生的性别与数学课程之间是否有关系.解:由上表可知k≈4.513>3.841,而P(K2≥3.841)≈0.05,故在犯错误的概率不超过0.05的前提下认为“高中生的性别与数学课程之间有关系”.点评:在熟练掌握了两个分类变量的独立性检验方法之后,可直接计算K2的观测值解决实际问题,而没有必要画相应的图形,但是图形的直观性也不可忽视.【变练演编】2某市为调查全市高中生学习状况是否对生理健康有影响,随机进行调查并得到如下的列联表.提出问题:如何根据数据分析“高中生学习状况与生理健康”的关系?试阐述你的方案.活动设计:学生先独立探索,允许互相交流成果.然后全班交流.学情预测:等高条形图、独立性检验等.设计意图:设置本开放性问题,意在增加问题的多样性、有趣性、探索性,不仅会加深学生对数学的理解、掌握,而且会潜移默化地学会编题、解题.课堂小结1.知识收获:独立性检验的思想方法及一般步骤;2.方法收获:独立性检验的思想方法;3.思维收获:数学来源于生活.设计意图:让学生自己小结,这是一个多维整合的过程,是一个高层次的自我认识过程.补充练习【基础练习】1.在研究某种新药对猪白痢的防治效果问题时,得到以下数据:试问能否在犯错误的概率不超过0.01的前提下认为新措施对防治猪白痢有效?2.在一次恶劣气候的飞行航程中,调查男女乘客在机上晕机的情况如下表所示,据此资料,在犯错误的概率不超过0.1的前提下,你是否认为在恶劣气候飞行中男性比女性更容易晕机?答案:1.提示:K 2的观测值k≈7.317>6.635,故在犯错误的概率不超过0.01的前提下认为新措施对防治猪白痢有效.2.提示:K 2的观测值k≈2.149<2.706,而P(K 2>2.706)≈0.10,故在犯错误的概率不超过0.1的前提下,我们不能认为在恶劣气候飞行中男性比女性更容易晕机.【拓展练习】3.考察黄烟经过培养液处理与否跟发生青花病的关系,调查了457株黄烟,得到下表中的数据,请根据数据作统计分析.解:根据公式得K 2的观测值k =457×(25×142-80×210)235×222×105×352≈41.61,由于41.61>10.828,故在犯错误的概率不超过0.001的前提下,说明黄烟经过培养液处理与否跟发生青花病是有关系的.设计说明本设计主要采用“诱思探究教学法”,其核心是“诱导思维,探索研究”,其教学思想是“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思维为主攻”的“四为主”原则.教师不是抛售现成的结论,而是充分暴露学生的思维,展示“发现”的过程,突出“师生互动”的教学,这种设计充分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在一系列的思考、探究中逐步完成了本节的学习任务,充分实现了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始终着眼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这种设计符合现代教学观和学习观的精神,体现了素质教育的要求:教与学有机结合而对立统一.良好的教学设想,必须通过教学实践来体现,教师必须善于驾驭教法,指导学法,完成教学目标,从而使学生愉快地、顺利地、认真地、科学地接受知识.备课资料独立性检验在实际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解决该类问题的关键是准确的运算. 例1为了研究色盲与性别的关系,调查了1 000人,调查结果如下表所示:根据上述数据,试问在犯错概率不超过0.001的前提下,色盲与性别是否是相互独立的?解:由已知条件可得下表假设色盲与性别是相互独立的,即色盲与性别无关,依据公式得K2的观测值k=1 000×(442×6-38×514)2≈27.139.956×44×480×520由于27.139>10.828,∴在犯错概率不超过0.001的前提下,可认为色盲与性别有关,从而拒绝原假设,故在犯错概率不超过0.01的前提下,可以认为色盲与性别不是相互独立的.。

2020学年高中数学第3章统计案例3.2独立性检验的基本思想及其初步应用课件新人教A版选修2_3

2020学年高中数学第3章统计案例3.2独立性检验的基本思想及其初步应用课件新人教A版选修2_3

返回目录
(2)独立性检验(精确判断) 具体实施步骤如下: ①根据实际问题需要的可信程度确定临界值 k0; ② 根 据 观 测 数 据 计 算 随 机 变 量 K2 = a+bcn+add-ab+cc2b+d的观测值 k,其中 n=a+b+c+ d 为样本容量;
返回目录
③查临界值表(以K2的观测值k的大小作为检验在多 大程度上可以认为“两个变量有关系”的标准),如果 k≥k0,就以(1-P(K2≥k0))×100%的把握认为“两分类 变量有关系”;否则,就认为根据样本数据没有充分的 理由说明“两分类变量有关系”.
返回目录
2.(独立性检验)有人发现,多看电视容易使人变冷 漠,下表是一个调查机构对此现象的调查结果.
冷漠 不冷漠 总计 多看电视 68 42 110 少看电视 20 38 58
总计 88 80 168
返回目录
则大约有多大的把握认为多看电视与人变冷漠有关
系( )
A.99%
B.97.5%
C.95%
D.90%
返回目录
要点三 独立性检验
定义 利用随机变量K2来判断“两个分类变量有关系” 的方法称为独立性检验 nad-bc2
公式 K2=_____a_+__b__c_+__d__a_+__c___b_+__d_____,其中n= ___a_+_b_+__c_+__d___
返回目录
①认真读题,取出相关数据,作出2×2列联表; 具体 ②根据2×2列联表中的数据,计算K2的观测值k; 步骤 ③通过观测值k与临界值k0比较,得出事件有关的
返回目录
P(K2≥k0) 0.100 0.050 0.010 k0 2.706 3.841 6.635
思维导引:根据列联表直接代入K2公式可得南方学 生和北方学生的差异与是否喜欢甜品的相关程度.

第三章--统计案例-3.2-独立性检验的基本思想及其初步应用

第三章--统计案例-3.2-独立性检验的基本思想及其初步应用

解:由列联表中的数据,得 K2 的观测值为 1 633×30×1 355-224×242 k= ≈68.033>10.828. 254×1 379×54×1 579 因此,在犯错误的概率不超过 0.001 的前提下,认为每 一晚都打鼾与患心脏病有关.
为了调查某生产线上,某质量监督员甲对产
品质量好坏有无影响,现统计数据如下:质量监督员在现 场时,990件产品中合格品为 982 件,次品数为 8 件,甲不 在现场时,510件产品中合格品为493件,次品数为17件, 试分别用列联表、等高条形图、假设检验的方法对数据进
的方法来判断色盲与性别是否有关?你所得的结论在什么
范围内有效? 解:根据题目所给的数据作出如下的列联表: 色盲 不色盲 合计
男 女 合计
38 6 44
442 514 956
480 520 1 000
根据列联表作出相应的等高条形图,如图所示:
38 从等高条形图来看在男人中患色盲的比例480比在女人
38 6 6 中患色盲的比例520要大,其差值为480-520 ≈0.068,差
位统一,图形准确,但它不能给我们两个分类变量有关或
无关的精确的判断,若要作出精确的判断,可以进行独立 性检验的有关计算.
本题应首先作出调查数据的列联表,再根据列联表画
出等高条形图,并进行分析,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后利用独立性检验作出判 断.
在调查 480 名男士中有 38 名患有色盲, 520名女士中有6名患有色盲,分别利用图形和独立性检验


③如果 k≥k0 ,就推断“X与Y有关系”,这种推断
犯错误的概率不超过α;否则,就认为在犯错误的概 率不超过α的前提下不能推断“X与Y有关系”,或者 在样本数据中没有发现足够证据支持结论“X与Y有 关系”.

江苏省苏州市高中数学 第三章 统计案例 3.2 独立性检

江苏省苏州市高中数学 第三章 统计案例 3.2 独立性检

独立性检验的基本思想及其初步应用一、教学内容与内容解析1.内容:独立性检验的基本思想及实施步骤2.内容解析:本节课是人教A版(选修)2—3第三章第二单元第二课时的内容.在本课之前,学生已经学习过事件的相互独立性、正态分布及回归分析的基本思想及初步应用。

本节课利用独立性检验进一步分析两个分类变量之间是否有关系,是高中数学知识中体现统计思想的重要课节。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要把重点放在独立性检验的统计学原理上,理解独立性检验的基本思想,明确独立性检验的基本步骤。

在独立性检验中,通过典型案例的研究,介绍了独立性检验的基本思想、方法和初步应用。

独立性检验的基本思想和反证法类似,它们都是假设结论不成立,反证法是在假设结论不成立基础上推出矛盾从而证得结论成立,而独立性检验是在假设结论不成立基础上推出有利于结论成立的小概率事件发生,于是认为结论在很大程度上是成立的。

因为小概率事件在一次试验中通常是不会发生的,所以有利于结论成立的小概率事件的发生为否定假设提供了有力的证据。

学习独立性检验的目的是“通过典型案例介绍独立性检验的基本思想、方法及其初步应用,使学生认识统计方法在决策中的作用”。

这是因为,随着现代信息技术飞速发展,信息传播速度快,人们每天都会接触到影响我们生活的统计方面信息,所以具备一些统计知识已经成为现代人应具备的一种数学素养。

教学重点:理解独立性检验的基本思想及实施步骤.二、教学目标与目标解析1.目标:①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生活中新闻案例的探究,理解独立性检验的基本思想,明确独立性检验的基本步骤,会对两个分类变量进行独立性检验,并能利用独立性检验的基本思想来解决实际问题。

②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探究“玩电脑游戏与注意力集中是否有关系”引出独立性检验的问题,借助样本数据的列联表分析独立性检验的实施步骤。

利用上节课所学已经由数据直观判断出玩电脑游戏与注意力集中可能有关系。

这一直觉来自于观测数据,即样本。

问题是这种来自于样本的印象能够在多大程度上代表总体。

高中数学第3章统计案例3.2独立性检验的基本思想及其初步应用课件新人教A版选修2-3

高中数学第3章统计案例3.2独立性检验的基本思想及其初步应用课件新人教A版选修2-3

99
注:该优秀的有 880 人.
[探究共研型] 独立性检验与统计的综合应用
探究 1 从容量为 400 人的中年人与容量为 100 人的老年人中抽出 50 人去 体检某项健康指标,若采取分层抽样方法,应从中抽取老年人为多少人?
【提示】 4005+0100×100=10(人).




1
3
3.2 独立性检验的基本思想及其初步应用

阶 段
业 分 层
2


1.了解分类变量、2×2 列联表、随机变量 K2 的意义. 2.通过对典型案例的分析,了解独立性检验的基本思想方法.(重点) 3.通过对典型案例的分析,了解两个分类变量的独立性检验的应用.(难点)
[ 基础·初探]
教材整理 1 列联表和等高条形图 阅读教材 P91~P94,完成下列问题. 1.分类变量和列联表 (1)分类变量 变量的不同“值”表示个体所属的__不__同__类__别__,像这样的变量称为分类变量. (2)列联表 ①定义:列出的两个分类变量的__频__数__表____称为列联表.
3.独立性检验的具体做法
(1)根据实际问题的需要确定容许推断“两个分类变量有关系”犯错误概率
的上界 α,然后查表确定__临__界__值_______k0. (2)利用公式计算随机变量 K2 的___观__测__值______k. (3)如果___k_≥_k_0__,就推断“X 与 Y 有关系”,这种推断犯错误的概率不超 犯错误的概率
过 α;否则,就认为在_____________率不超过 α 的前提下不能推断“X 与 Y 有 关系”,或者在样本数据中__没__有__发__现__足__够__证__据_____支持结论“X 与 Y 有关系”.

浙江高中数学教材目录(2020年整理).pdf

浙江高中数学教材目录(2020年整理).pdf

浙江高中数学教材目录(2020年整理).pdf浙江省高中数学教材知识大纲文理通用必修1第一章集合与函数概念 1.1集合1.2函数及其表示1.3函数的基本性质第二章基本初等函数Ⅰ 2.1指数函数2.2对数函数2.3幂函数第三章函数的应用 3.1函数与方程3.2函数模型及其应用必修2第一章空间几何体 1.1空间几何体的结构1.2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和直观图1.3空间几何体的表面积与体积第二章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2.1空间点、直线、平面的位置关系2.2直线、平面平行的判定及其性质2.3直线、平面垂直的判定及其性质第三章直线与方程 3.1 直线的倾斜角与斜率3.2直线的方程3.3直线的交点坐标与距离公式第四章圆与方程 4.1 圆的方程4.2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4.3空间直角坐标系必修3第一章算法初步 1.1算法与程序框图1.2基本算法语句1.3算法案例第二章统计 2.1随机抽样2.2用样本估计总体2.3变量间的相关关系第三章概率 3.1随机事件的概率3.2古典概型3.3几何概型必修4第一章三角函数 1.1任意角和弧度制1.2任意角的三角函数1.3三角函数的诱导公式1.4三角函数的图象与性质1.5函数sin()y A x ω?=+的图像1.6三角函数模型的简单应用第二章平面向量 2.1平面向量的实际背景及基本概念2.2平面向量的线性运算2.3平面向量的基本定理及坐标表示2.4平面向量的数量积2.5平面向量应用举例第三章三角恒等变换 3.1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和正切公式3.2简单的三角恒等变换必修5第一章解三角形 1.1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1.2应用举例1.3实习作业第二章数列 2.1数列的概念与简单表示法2.2等差数列2.3等差数列的前n 项和2.4等比数列2.5等比数列的前n 项和第三章不等式 3.1不等关系与不等式3.2一元二次不等式及其解法3.3二元一次不等式(组)与简单的线性规划问题3.4基本不等式:2a b ab +≤文科选修系列11-1第一章常用逻辑用语 1.1命题及其关系1.2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1.3简单的逻辑联结词1.4全称量词与存在量词第二章圆锥曲线与方程 2.1椭圆2.2双曲线2.3抛物线第三章导数及其应用 3.1变化率与导数3.2导数的计算3.3导数在研究函数中的应用3.4生活中的优化问题举例第一章统计案例 1.1回归分析的基本思想及其初步应用1.2独立性检验的基本思想及其初步应用第二章推理与证明2.1合情推理与演绎推理2.2直接证明与间接证明第三章数系的扩充与复数的引入 3.1数系的扩充和复数的概念3.2复数的代数形式的四则运算第四章框图4.1流程图4.2结构图理科选修系列22-1第一章常用逻辑用语 1.1命题及其关系1.2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1.3简单的逻辑联结词1.4全称量词与存在量词第2章圆锥曲线与方程 2.1曲线与方程2.2椭圆2.3双曲线2.4抛物线第三章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 3.1空间向量及其运算3.2立体几何中的向量方法第一章导数及其应用 1.1变化率与导数1.2导数的计算1.3导数在研究函数中的应用1.4生活中的优化问题举例1.5定积分的概念1.6微积分基本定理1.7定积分的简单应用第二章推理与证明 2.1合情推理与演绎推理2.2直接证明与间接证明2.3数学归纳法第三章数系的扩充与复数的引入 3.1数系的扩充和复数的概念3.2复数代数形式的四则运算2-3第一章计数原理 1.1分类加法计数原理与分步乘法计数原理1.2排列与组合1.3二项式定理第二章随机变量及其分布 2.1离散型随机变量及其分布列2.2二项分布及其应用2.3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均值与方差2.4正态分布第三章统计案例 3.1回归分析的基本思想及其初步应用3.2独立性检验的基本思想及其初步应用自选模块知识(文理通用)选修4-4坐标系与参数方程第一讲坐标系一、平面直角坐标系二、极坐标系三、简单曲线的极坐标方程四、柱坐标系与球坐标系简介第二讲参数方程一、曲线的参数方程二、圆锥曲线的参数方程三、直线的参数方程四、渐开线与摆线选修4-5不等式选讲第一讲不等式和绝对值不等式一、不等式 1.不等式的基本性质2.基本不等式3.三个正数的算术--几何平均数不等式二、绝对值不等式 1.绝对值不等式2.绝对值不等式的解法第二讲、证明不等式的基本方法一、比较法二、综合分析三、反证法与放缩放第三讲柯西不等式与排序不等式一、二维形式的柯西不等式二、一般形式的柯西不等式三、排序不等式第四讲数学归纳法证明不等式一、数学归纳法二、用数学归纳法证明不等式。

2019_2020学年高中数学第三章统计案例3.2独立性检验的基本思想及其初步应用课件新人教A版选修2_3

2019_2020学年高中数学第三章统计案例3.2独立性检验的基本思想及其初步应用课件新人教A版选修2_3
警示:在判断两个分类变量的可信程度时要特别注意计算
的准确度,准确代数、准确计算、准确比较、准确下结论.
1.所谓独立性检验,就是根据采集样本的数据,先利用 等高条形图粗略判断两个分类变量是否有关系,再利用公式计 算K2的值,比较与临界值的大小关系,来判定事件x与y是否无 关的问题.
2 . 根 据 事 件 的 相 互 独 立 检 验 , 可 用 公 式 P(AB) = P(A)·P(B)进行检验两分类变量没有关系.
8
在2×2列联表独立性检验中,随机变量K2的观测值可以确 定“两个分类变量有关系”的可信度.如果K2的值很大,说明 关系很大;如果K2的值比较小,则说明二者之间关系不明显.
2.某大型企业人力资源部为了研究企业员工工作态度和 对待企业改革态度的关系,经过调查得到如下列联表:
态度
工作积极 工作一般 总计
4.在 2×2 列联表独立性检验中,随机变量 K2 的观测值 k =a+bcn+add-ab+cc2b+d可以确定“x 与 y 有关系”的可信程 度.
1.下列关于 K2 统计量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可以为负值;
②K2 的值越大,两个事件的相关性越强;
③K2 可以用来判断两个事件是否相关;
④K2=a+bcn+add-ab+ccb+d.
积极支持 企业改革
54 32 86
不太支持 企业改革
40 63 103
总计
94 95 189
根据列联表,能否在犯错误的概率不超过0.005的前提下 认为工作态度与对待企业改革态度之间有关系?
【解析】由列联表中的数据,得 K2 的观测值为 k=1899×4×549×5×638-6×401×03322≈10.759>7.879, 而 P(K2≥7.879)≈0.005, 因此,在犯错误的概率不超过 0.005 的前提下,认为工作 态度与对待企业改革态度之间有关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2 独立性检验的基本思想及其初步应用学习目标 1.了解分类变量的意义.2.了解2×2列联表的意义.3.了解随机变量K 2的意义.4.通过对典型案例分析,了解独立性检验的基本思想和方法.知识点一 分类变量及2×2列联表思考 山东省教育厅大力推行素质教育,增加了高中生的课外活动时间,某校调查了学生的课外活动方式,结果整理成下表:体育 文娱 合计 男生 210 230 440 女生 60 290 350 合计270520790如何判定“喜欢体育还是文娱与性别是否有联系”?答案 可通过表格与图形进行直观分析,也可通过统计分析定量判断. 梳理 (1)分类变量变量的不同“值”表示个体所属的不同类别,像这样的变量称为分类变量. (2)列联表①定义:列出的两个分类变量的频数表,称为列联表. ②2×2列联表一般地,假设有两个分类变量X 和Y ,它们的取值分别为{x 1,x 2}和{y 1,y 2},其样本频数列联表(也称为2×2列联表)为下表.y 1 y 2 总计x 1 a b a +b x 2c d c +d 总计a +cb +da +b +c +d知识点二 等高条形图1.与表格相比,图形更能直观地反映出两个分类变量间是否相互影响,常用等高条形图展示列联表数据的频率特征.2.如果通过直接计算或等高条形图发现aa +b 和cc +d相差很大,就判断两个分类变量之间有关系.知识点三 独立性检验1.定义:利用随机变量K2来判断“两个分类变量有关系”的方法称为独立性检验.2.K2=n(ad-bc)2(a+b)(c+d)(a+c)(b+d),其中n=a+b+c+d为样本容量.3.独立性检验的具体做法(1)根据实际问题的需要确定容许推断“两个分类变量有关系”犯错误概率的上界α,然后查表确定临界值k0.(2)利用公式计算随机变量K2的观测值k.(3)如果k≥k0,就推断“X与Y有关系”,这种推断犯错误的概率不超过α;否则,就认为在犯错误的概率不超过α的前提下不能推断“X与Y有关系”,或者在样本数据中没有发现足够证据支持结论“X与Y有关系”.1.列联表中的数据是两个分类变量的频数.( √)2.事件A与B的独立性检验无关,即两个事件互不影响.( ×)3.K2的大小是判断事件A与B是否相关的统计量.( √)类型一等高条形图的应用例1 为了解铅中毒病人与尿棕色素为阳性是否有关系,分别对病人组和对照组的尿液作尿棕色素定性检查,结果如下:组别阳性数阴性数总计铅中毒病人29736对照组92837总计383573试画出列联表的等高条形图,分析铅中毒病人和对照组的尿棕色素阳性数有无差别,铅中毒病人与尿棕色素为阳性是否有关系?考点定性分析的两类方法题点利用图形定性分析解等高条形图如图所示:其中两个浅色条的高分别代表铅中毒病人和对照组样本中尿棕色素为阳性的频率.由图可以直观地看出铅中毒病人与对照组相比,尿棕色素为阳性的频率差异明显,因此铅中毒病人与尿棕色素为阳性有关系.反思与感悟在等高条形图中,可以估计满足条件X=x1的个体中具有Y=y1的个体所占的比例aa+b,也可以估计满足条件X=x2的个体中具有Y=y1的个体所占的比例cc+d.两个比例的值相差越大,X与Y有关系成立的可能性就越大.跟踪训练1 网络对现代人的生活影响较大,尤其是对青少年,为了解网络对中学生学习成绩的影响,某地区教育主管部门从辖区初中生中随机抽取了1 000人调查,发现其中经常上网的有200人,这200人中有80人期末考试不及格,而另外800人中有120人不及格.利用图形判断学生经常上网与学习成绩有关吗?考点定性分析的两类方法题点利用图形定性分析解根据题目所给的数据得到如下2×2列联表:经常上网不经常上网总计不及格80120200及格120680800总计200800 1 000得出等高条形图如图所示:比较图中阴影部分的高可以发现经常上网不及格的频率明显高于经常上网及格的频率,因此可以认为经常上网与学习成绩有关.类型二独立性检验例2 某大学餐饮中心为了解新生的饮食习惯,在全校一年级学生中进行了抽样调查,调查结果如下表所示:喜欢甜品不喜欢甜品合计南方学生602080北方学生101020合计7030100根据表中数据,问是否在犯错误的概率不超过0.05的前提下认为“南方学生和北方学生在选用甜品的饮食习惯方面有差异”.考点独立性检验及其基本思想题点独立性检验的方法解 将2×2列联表中的数据代入公式计算,得K 2的观测值k =n (ad -bc )2(a +b )(c +d )(a +c )(b +d )=100×(60×10-20×10)270×30×80×20=10021≈4.762. 因为4.762>3.841,所以在犯错误的概率不超过0.05的前提下认为“南方学生和北方学生在选用甜品的饮食习惯方面有差异”.反思与感悟 (1)独立性检验的关注点在2×2列联表中,如果两个分类变量没有关系,则应满足ad -bc ≈0,因此|ad -bc |越小,关系越弱;|ad -bc |越大,关系越强. (2)独立性检验的具体做法①根据实际问题的需要确定允许推断“两个分类变量有关系”犯错误的概率的上界α,然后查表确定临界值k 0.②利用公式K 2=n (ad -bc )2(a +b )(c +d )(a +c )(b +d )计算随机变量K 2的观测值k .③如果k ≥k 0,推断“X 与Y 有关系”这种推断犯错误的概率不超过α;否则,就认为在犯错误的概率不超过α的前提下不能推断“X 与Y 有关系”,或者在样本数据中没有发现足够的证据支持结论“X 与Y 有关系”. 跟踪训练2 某省进行高中新课程改革已经四年了,为了解教师对新课程教学模式的使用情况,某一教育机构对某学校的教师关于新课程教学模式的使用情况进行了问卷调查,共调查了50人,其中有老教师20人,青年教师30人.老教师对新课程教学模式赞同的有10人,不赞同的有10人;青年教师对新课程教学模式赞同的有24人,不赞同的有6人.(1)根据以上数据建立一个2×2列联表;(2)判断是否有99%的把握说明对新课程教学模式的赞同情况与教师年龄有关系. 考点 独立性检验及其基本思想 题点 独立性检验的方法 解 (1)2×2列联表如下所示:(2)假设“对新课程教学模式的赞同情况与教师年龄无关”. 由公式得K 2=50×(10×6-24×10)234×16×20×30≈4.963<6.635,所以没有99%的把握认为对新课程教学模式的赞同情况与教师年龄有关. 类型三 独立性检验的综合应用例3 (2017·全国Ⅱ改编)海水养殖场进行某水产品的新、旧网箱养殖方法的产量对比,收获时各随机抽取了100个网箱,测量各箱水产品的产量(单位:kg),其频率分布直方图如图:(1)设两种养殖方法的箱产量相互独立,记A表示事件“旧养殖法的箱产量低于50 kg,新养殖法的箱产量不低于50 kg”,估计A的概率;(2)填写下面列联表,并根据列联表判断是否有99%的把握认为箱产量与养殖方法有关.箱产量<50 kg箱产量≥50 kg旧养殖法新养殖法附:P(K2≥k0)0.0500.0100.001k0 3.841 6.63510.828K2=n(ad-bc)2(a+b)(c+d)(a+c)(b+d).考点独立性检验思想的应用题点分类变量与统计、概率的综合性问题解(1)记B表示事件“旧养殖法的箱产量低于50 kg”,C表示事件“新养殖法的箱产量不低于50 kg”,由P (A )=P (BC )=P (B )P (C ),则旧养殖法的箱产量低于50 kg 的频率为(0.012+0.014+0.024+0.034+0.040)×5=0.62, 故P (B )的估计值为0.62,新养殖法的箱产量不低于50 kg 的频率为(0.068+0.046+0.010+0.008)×5=0.66, 故P (C )的估计值为0.66,则事件A 的概率估计值为P (A )=P (B )P (C )=0.62×0.66=0.409 2, ∴A 发生的概率为0.409 2.(2)根据箱产量的频率分布直方图得到列联表:则K 2=200×(62×66-38×34)2100×100×96×104≈15.705,由15.705>6.635,故有99%的把握认为箱产量与养殖方法有关. 反思与感悟 两个分类变量相关关系的判断(1)等高条形图法:在等高条形图中,可以估计满足条件X =x 1的个体中具有Y =y 1的个体所占的比例aa +b,也可以估计满足条件X =x 2的个体中具有Y =y 1的个体所占的比例cc +d.两个比例的值相差越大,X 与Y 有关系成立的可能性就越大.(2)观测值法:通过2×2列联表,先计算K 2的观测值k ,然后借助k 的含义判断“两个分类变量有关系”这一结论成立的可信程度.跟踪训练3 为了解某班学生喜爱打篮球是否与性别有关,对本班48人进行了问卷调查得到了如下的2×2列联表:已知在全班48人中随机抽取1人,抽到喜爱打篮球的学生的概率为23.(1)请将上面的2×2列联表补充完整(不用写计算过程);(2)能否在犯错误的概率不超过0.05的前提下认为喜爱打篮球与性别有关?说明你的理由;(3)现从女生中抽取2人进一步调查,设其中喜爱打篮球的女生人数为X ,求X 的分布列与均值. 考点 独立性检验思想的应用题点 分类变量与统计、概率的综合性问题 解 (1)列联表补充如下:喜爱打篮球不喜爱打篮球合计 男生 22 6 28 女生 10 10 20 合计321648(2)由K 2=48×(220-60)228×20×32×16≈4.286.因为4.286>3.841,所以,能在犯错误的概率不超过0.05的前提下认为喜爱打篮球与性别有关. (3)喜爱打篮球的女生人数X 的可能取值为0,1,2. 其概率分别为 P (X =0)=C 210C 220=938,P (X =1)=C 110C 110C 220=1019,P (X =2)=C 210C 220=938,故X 的分布列为X 0 1 2 P9381019938X 的均值为E (X )=0+1019+919=1.1.某机构调查中学生的近视情况,了解到某校150名男生中有80名近视,140名女生中有70名近视,在检验这些中学生眼睛近视是否与性别有关时用什么方法最有说服力( ) A .平均数 B .方差 C .回归分析 D .独立性检验 考点 独立性检验及其基本思想 题点 独立性检验的思想 答案 D2.对于分类变量X 与Y 的随机变量K 2的观测值k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k越大,“X与Y有关系”的可信程度越小B.k越小,“X与Y有关系”的可信程度越小C.k越接近于0,“X与Y没有关系”的可信程度越小D.k越大,“X与Y没有关系”的可信程度越大考点独立性检验及其基本思想题点独立性检验的思想答案 B解析k越大,“X与Y没有关系”的可信程度越小,则“X与Y有关系”的可信程度越大,k越小,“X与Y有关系”的可信程度越小.3.用等高条形图粗略估计两个分类变量是否相关,观察下列各图,其中两个分类变量关系最强的是( )考点定性分析的两类方法题点利用图形定性分析答案 D解析由等高条形图易知,D选项两个分类变量关系最强.4.若在研究吸烟与患肺癌的关系中,通过收集、整理分析数据得“吸烟与患肺癌有关”的结论,并且有99%以上的把握认为这个结论是成立的,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100个吸烟者中至少有99人患有肺癌B.1个人吸烟,那么这个人有99%的概率患有肺癌C.在100个吸烟者中一定有患肺癌的人D.在100个吸烟者中可能一个患肺癌的人也没有考点独立性检验及其基本思想题点独立性检验的方法答案 D解析独立性检验的结论是一个统计量,统计的结果只是说明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具体到一个个体,则不一定发生.5.高中流行这样一句话“文科就怕数学不好,理科就怕英语不好”.下表是一次针对高三文科学生的调查所得的数据.总成绩好 总成绩不好 总计 数学成绩好 478 a490 数学成绩不好39924423 总计b c913(1)计算a ,b ,c 的值;(2)文科学生总成绩不好与数学成绩不好有关系吗? 考点 独立性检验及其基本思想 题点 独立性检验的方法解 (1)由478+a =490,得a =12. 由a +24=c ,得c =12+24=36. 由b +c =913,得b =913-36=877. (2)计算随机变量K 2的观测值k =913×(478×24-399×12)2490×423×877×36≈6.233>5.024,因为P (K 2≥5.024)≈0.025,所以在犯错误的概率不超过0.025的前提下,认为文科学生总成绩不好与数学成绩不好有关系.1.列联表与等高条形图列联表由两个分类变量之间频率大小差异说明这两个变量之间是否有相关关系,而利用等高条形图能形象直观地反映它们之间的差异,进而推断它们之间是否具有相关关系. 2.对独立性检验思想的理解独立性检验的基本思想类似于数学中的反证法.先假设“两个分类变量没有关系”成立,计算随机变量K 2的值,如果K 2的值很大,说明假设不合理.K 2越大,两个分类变量有关系的可能性越大.一、选择题1.下面是一个2×2列联表:y 1 y 2总计 x 1 a21 73 x 2825 33 总计b46106则表中a ,b 的值分别为( ) A .94,96 B .52,50 C .52,60D .54,52考点 分类变量与列联表 题点 求列联表中的数据 答案 C2.为了研究高中学生对乡村音乐的态度(喜欢和不喜欢两种态度)与性别的关系,运用2×2列联表进行独立性检验,经计算得K 2=7.01,则认为“喜欢乡村音乐与性别有关系”的把握约为( ) A .0.1% B .1% C .99% D .99.9% 考点 独立性检验及其基本思想 题点 独立性检验的方法 答案 C解析 易知K 2=7.01>6.635,对照临界值表知,有99%的把握认为喜欢乡村音乐与性别有关系.3.在独立性检验中,两个分类变量“X 与Y 有关系”的可信度为99%,则随机变量K 2的观测值k 的取值范围是( ) A .[3.841,5.024) B .[5.024,6.635) C .[6.635,7.879) D .[7.879,10.828)考点 分类变量与列联表 题点 求观测值 答案 C4.高二第二学期期中考试,按照甲、乙两个班学生的数学成绩优秀和及格统计人数后,得到如下列联表:则随机变量K 2的观测值约为( ) A .0.600 B .0.828 C .2.712D .6.004考点 分类变量与列联表 题点 求观测值 答案 A解析 根据列联表中的数据,可得随机变量K 2的观测值k =90×(11×37-34×8)245×45×19×71≈0.600.故选A.5.在2×2列联表中,两个比值相差越大,两个分类变量有关系的可能性就越大,那么这两个比值为( )A.a a +b 与c c +d B.a c +d 与c a +b C.aa +d 与cb +cD.ab +d 与ca +c考点 定性分析的两类方法 题点 利用图形定性分析 答案 A 解析 由题意,⎪⎪⎪⎪⎪⎪a a +b -c c +d =⎪⎪⎪⎪⎪⎪ac +ad -ac -bc (a +b )(c +d )=⎪⎪⎪⎪⎪⎪ad -bc (a +b )(c +d ),因为|ad -bc |的值越大,两个分类变量有关系的可能性就越大,故选A.6.有两个分类变量X ,Y ,其列联表如下所示,其中a,15-a 均为大于5的整数,若在犯错误的概率不超过0.05的前提下认为X ,Y 有关,则a 的值为( ) A .8 B .9 C .8或9D .6或8考点 分类变量与列联表 题点 求列联表中的数据 答案 C解析 根据公式,得K 2的观测值 k =65×[a (30+a )-(15-a )(20-a )]220×45×15×50=13×(13a -60)220×45×3×2>3.841,根据a >5且15-a >5, a ∈Z ,求得当a =8或9时满足题意.7.某班主任对全班50名学生进行了作业量的调查,数据如下表:则推断“学生的性别与认为作业量大有关”这种推断犯错误的概率不超过( ) A .0.01 B .0.025 C .0.005 D .0.001 考点 独立性检验及其基本思想 题点 独立性检验的方法答案 B解析 由公式得K 2的观测值k =50×(18×15-8×9)226×24×27×23≈5.059>5.024.∵P (K 2≥5.024)=0.025,∴犯错误的概率不超过0.025. 二、填空题8.在吸烟与患肺病是否相关的判断中,有下面的说法:①若K 2的观测值k >6.635,则在犯错误的概率不超过0.01的前提下,认为吸烟与患肺病有关系,那么在100个吸烟的人中必有99人患有肺病;②从独立性检验可知在犯错误的概率不超过0.01的前提下,认为吸烟与患肺病有关系时,若某人吸烟,则他有99%的可能患有肺病;③从独立性检验可知在犯错误的概率不超过0.05的前提下,认为吸烟与患肺病有关系时,是指有5%的可能性使得推断错误.其中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考点 独立性检验及其基本思想 题点 独立性检验的思想 答案 ③解析 K 2是检验吸烟与患肺病相关程度的量,是相关关系,而不是确定关系,是反映有关和无关的概率,故说法①不正确;说法②中对“确定容许推断犯错误概率的上界”理解错误;说法③正确. 9.某高校“统计初步”课程的教师随机调查了选该课的一些学生的情况,具体数据如下表:为了判断主修统计专业是否与性别有关系,根据表中的数据,得到K 2=50×(13×20-10×7)223×27×20×30≈4.844,因为K 2>3.841,所以判定主修统计专业与性别有关系,那么这种判断出错的可能性最大为__________.考点 独立性检验及其基本思想 题点 独立性检验的方法 答案 5%解析 因为K 2>3.841,所以有95%的把握认为主修统计专业与性别有关,出错的可能性为5%.10.2014年世界杯期间,某一电视台对年龄高于40岁和不高于40岁的人是否喜欢西班牙队进行调查,对高于40岁的调查了50人,不高于40岁的调查了50人,所得数据制成如下列联表:若工作人员从所有统计结果中任取一个,取到喜欢西班牙队的人的概率为35,则有超过________的把握认为年龄与西班牙队的被喜欢程度有关.附:K 2=n (ad -bc )2(a +b )(c +d )(a +c )(b +d ).考点 独立性检验及其基本思想 题点 独立性检验的方法 答案 95%解析 设“从所有人中任意抽取一个,取到喜欢西班牙队的人”为事件A ,由已知得P (A )=q +35100=35,所以q =25,p =25,a =40,b =60.K 2=100×(25×35-25×15)240×60×50×50=256≈4.167>3.841.故有超过95%的把握认为年龄与西班牙队的被喜欢程度有关. 三、解答题11.研究人员选取170名青年男女大学生的样本,对他们进行一种心理测验.发现有60名女生对该心理测验中的最后一个题目的反应是:作肯定的有22名,否定的有38名;男生110名在相同的项目上作肯定的有22名,否定的有88名.问:性别与态度之间是否存在某种关系?分别用条形图和独立性检验的方法判断. 考点 定性分析的两类方法 题点 利用图形定性分析解 建立性别与态度的2×2列联表如下:根据列联表中所给的数据,可求出男生中作肯定态度的频率为110=0.2,女生中作肯定态度的频率为2260≈0.37.作等高条形图如图,其中两个深色条形的高分别表示男生和女生中作肯定态度的频率,比较图中深色条形的高可以发现,女生中作肯定态度的频率明显高于男生中作肯定态度的频率,因此可以认为性别与态度有关系.根据列联表中的数据得到K 2的观测值k =170×(22×38-22×88)2110×60×44×126≈5.622>5.024.因此,在犯错误的概率不超过0.025的前提下认为性别和态度有关系.12.某旅行社为调查市民喜欢“人文景观”景点是否与年龄有关,随机抽取了55名市民,得到数据如下表所示:喜欢 不喜欢 合计 大于40岁 20 5 25 20岁至40岁10 20 30 合计302555(1)判断是否有99.5%的把握认为喜欢“人文景观”景点与年龄有关?(2)用分层抽样的方法从喜欢“人文景观”景点的市民中随机抽取6人作进一步调查,将这6名市民作为一个样本,从中任选2人,求恰有1位大于40岁的市民和1位20岁至40岁的市民的概率. 考点 独立性检验思想的应用题点 分类变量与统计、概率的综合性问题解 (1)由公式K 2=n (ad -bc )2(a +b )(c +d )(a +c )(b +d )得,观测值k ≈11.978>7.879,所以有99.5%以上的把握认为喜欢“人文景观”景点与年龄有关.(2)由题意知抽取的6人中大于40岁的市民有4个,20岁至40岁的市民有2个,分别记为B 1,B 2,B 3,B 4,C 1,C 2,从中任选2人的基本事件有(B 1,B 2),(B 1,B 3),(B 1,B 4),(B 1,C 1),(B 1,C 2),(B 2,B 3),(B 2,B 4),(B 2,C 1),(B 2,C 2),(B 3,B 4),(B 3,C 1),(B 3,C 2),(B 4,C 1),(B 4,C 2),(C 1,C 2),共15个,其中恰有1位大于40岁的市民和1位20岁至40岁的市民的事件有(B 1,C 1),(B 1,C 2),(B 2,C 1),(B 2,C 2),(B 3,C 1),(B 3,C 2),(B 4,C 1),(B 4,C 2),共8个,所以恰有1位大于40岁的市民和1位20岁至40岁的市民的概率为815.四、探究与拓展13.假设有两个分类变量X 和Y ,它们的值域分别为{x 1,x 2}和{y 1,y 2},其中2×2列联表为:y 1 y 2 总计x 1 a b a +b x 2c d c +d 总计a +cb +da +b +c +d对同一样本,以下数据能说明X 与Y 有关的可能性最大的一组是( ) A .a =5,b =4,c =3,d =2 B .a =5,b =3,c =4,d =2 C .a =2,b =3,c =4,d =5 D .a =3,b =2,c =4,d =5考点 分类变量与列联表 题点 求列联表中的数据 答案 D解析 对于同一样本,|ad -bc |越小,说明x 与y 相关性越弱,而|ad -bc |越大,说明x 与y 相关性越强,通过计算知,对于A ,B ,C 都有|ad -bc |=|10-12|=2.对于选项D ,有|ad -bc |=|15-8|=7,显然7>2. 14.2017年世界第一届轮滑运动会(the first edtion of Roller Games)在南京举行,为了搞好接待工作,组委会招募了16名男志愿者和14名女志愿者.调查发现,男、女志愿者分别有10人和6人喜爱轮滑,其余不喜爱.得到2×2列联表如下.(1)根据2×2列联表,判断能否在犯错误的概率不超过0.10的前提下认为性别与喜爱轮滑有关? (2)从女志愿者中抽取2人参加接待工作,若其中喜爱轮滑的人数为ξ,求ξ的分布列和均值. 考点 独立性检验思想的应用题点 独立性检验与线性回归方程、均值的综合应用解 (1)假设:是否喜爱轮滑与性别无关.由已知数据可求得K 2的观测值为 k =30×(10×8-6×6)216×14×16×14≈1.157 5<2.706.因此不能在犯错误的概率不超过0.10的前提下认为喜爱轮滑与性别有关. (2)喜爱轮滑的人数ξ的可能取值为0,1,2, 则P (ξ=0)=C 06C 28C 214=2891=413,P (ξ=1)=C 16C 18C 214=4891,P (ξ=2)=C 26C 08C 214=1591.所以喜爱轮滑的人数ξ的分布列为4 13+1×4891+2×1591=67.所以喜爱轮滑的人数ξ的均值为E(ξ)=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