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李凝幽居作文【小学五年级500字】

合集下载

【初一作文】题李凝幽居

【初一作文】题李凝幽居

【初一作文】题李凝幽居
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

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

这就是唐朝小诗人贾岛在造访自己的好朋友李凝时,即兴遗留下的一首诗《题李凝幽居》,这首诗的大概意思就是:“悠闲地住在这里,很少存有邻里往来,只有一条杂草掩饰的小路。

鸟儿歇宿在小池边的树上,僧人正在月下轻轻的呼救。

走到大木桥呈现原野迷人的景色,云脚在摇曳,就似的山上的巨石在缓缓的移动。

“‘我’暂时需要离开这个地方,但是过一段时间我还要再来这里,要按照与朋友约定的日期和朋友一起隐居,绝对不能食言。


诗中的“敲打”字用的十分恰当,因为月夜访友,即便朋友的家门上没门闩,也无法莽莽撞撞推门而入,而且用“敲打”能够塑造出月夜的宁静,念出来也嘹亮些,如果用“发推”的话,证明你不是一个存有礼貌的人。

这首诗意思很深,值得仔细推敲。

贾岛《题李凝幽居》诗歌鉴赏

贾岛《题李凝幽居》诗歌鉴赏

贾岛《题李凝幽居》诗歌鉴赏《题李凝幽居》赏析鉴赏贾岛贾岛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

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

【《题李凝幽居》重点字词解析】①幽居:出静的居趾,指隐居处。

②云根:深山高远云起之处。

以上两甸说,过桥是葱绿的原野,云彩飘移,仿佛山石在移动。

③幽期:秘密的期约,这里指归隐之约。

以上两句说,我暂时离去,不久当重来,不负其同归隐韵期约。

【《题李凝幽居》赏析】贾岛注重锤炼字句,苦吟成癖,自谓“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

知音如不赏,归卧故山秋”(《题诗后》)。

正因为他作诗极用心力,一往情深,有许多名句被人传诵,如:“独行潭底髟,数息树边身”(《送无可上人》),“长江人钓月,旷野火烧风”(《寄朱锡珪》)、“秋风吹渭水,落叶满长安”(《忆江上吴处士》)等。

这首《题李凝幽居》就是用力于诗的一个著名例子,其中“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尤见功夫。

关于这两句还有一外饶有趣味的故事。

《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引《刘公嘉话》说:岛初赴举京师,一日,于驴上得句云;“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始欲着“推”字,又欲着“敲”字,练之未定,遂于驴上吟哦,时时引手作推敲之势。

时韩愈吏部权京兆,岛不觉冲至第三节,左右拥至尹前,岛具对所得诗句云云。

韩立马良久,谓岛日:“作‘敲,字佳矣”。

遂与并辔而归,留连论诗。

这是中国文学史上久为传诵的一段佳话,由此后世遂称斟酌字句,反复考虑为“推敲”。

这两句诗确实非同凡响,诗人抓住月夜鸟归栖、月皎洁这一特定时刻,写出了环境的幽静。

“敲”字以动衬静,刻画出僧人小心翼翼地扣动门扉、倾听里面动静的专注神态,给人以身临其境的亲切感。

梅尧臣贾岛诗能“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欧阳修《六一诗话)引).这首诗写草径、荒园、野色、云根、池边树、月下门,均为寻常景物,诗人却能将其巧妙组合,融成清奇的境界。

这也充分说明即使没有超凡的才气,“苦吟”同样可以创作出打动人心、为人激赏的奇句佳篇。

诗词大会飞花令场面描写作文

诗词大会飞花令场面描写作文

诗词大会飞花令场面描写作文这个寒假,有一档很火的节目《中国诗词大会》风靡全国。

我每次看这档节目时,总会兴致勃勃跟着百人团一起作答,有些比较简单的题目我脱口而出,像“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可是到了选手PK环节的“飞花令”时,我只有隔屏观战的份了。

哎,谁让我古诗积累太少了呢?周五,谢老师布置了一个有趣的任务,就是回去搜集跟“山”有关的诗句。

我一听,就知道这是玩《中国诗词大会》里的飞花令。

果不其然,老师说布置这个任务是为了让大家玩一下飞花令的游戏。

“飞花令”是什么?好多没看过这个节目的同学都向老师投去疑问的目光。

在这里,我给大家普及一下:飞花令是古时候人们经常玩一种“行酒令”的游戏,是中国古代酒令之一,属雅令。

“飞花”一词则出自唐代诗人韩翃《寒食》中“春城无处不飞花”一句。

行飞花令时选用诗和词,也可用曲,但选择的句子一般不超过7个字。

现在《中国诗词大会》玩的飞花令比起古时候已经简化很多,只要所对的诗句中有指定的那个字就可以了。

我趁周末整理了很多跟山字有关的诗句,准备当个游戏霸主。

下边节选两首我最喜欢的带“山”的诗句和大家一起欣赏。

第一首是包含我自己名字的古诗,是田园诗人陶渊明的《饮酒》其五: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第二首是大家比较熟悉的《望天门山》,是唐代诗人李白写的: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好吧,我不透露太多啦,让我们一起认真地玩好玩的飞花令吧。

春是个美丽的季节,万物复苏,小草、大树都披上了绿装,小鱼、小虾也出来活动了,人们也脱掉了厚厚的棉衣,换上了轻盈的春装。

在小河上的又大又厚的冰融化了,鸭子妈妈带着小鸭子在河面上嬉戏、玩耍;有的鸭子把头伸进水里,忽然又冒出来,这时水花四处飞溅;游的鸭子在水面上“嘎嘎”的叫着,仿佛在表演她优美的歌声。

小鱼儿在水里追逐、打闹,玩的不亦乐乎!真舍不得打破他们的美好。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题李凝幽居》诗词原文赏析名句解读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题李凝幽居》诗词原文赏析名句解读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题李凝幽居》诗词原文赏析名句解读题李凝①幽居贾岛名句: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导读】贾岛(799—843),唐代诗人。

字浪仙,一作阆仙,范阳(今河北涿州)人。

其家境贫寒,多次应举不中,一度出家为僧。

后受韩愈影响还俗。

曾任遂州长江(今四川蓬溪)主簿,普州(今四川安岳)司仓参军等职。

这是贾岛为友人李凝幽居所作的一首诗。

关于这首诗,有个流传很广的故事。

传说贾岛骑在驴背上吟这首诗,吟到“僧敲月下门”时,拿不定用“推”字好,还是用“敲”字好,不断用手做推、敲的动作。

由于精力过于集中,以致撞上了当时任京兆尹的韩愈的马头,被韩愈的侍从拦住。

贾岛向韩愈说明了原委,作为文学家的韩愈不仅没有责怪他,还和他讨论起来,最后决定用“敲”字。

从此“推敲”就成了斟字酌句的代名词,我们平时所说的“推敲”一词的典故就源于此,“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这两句诗也成了千古名句。

【原诗】闲居少邻并②,草径入荒园③。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④。

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⑤。

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

【注释】①李凝:贾岛友人,生平不详。

②邻并:一起居住的邻居。

③草径:长满野草的小路。

④敲:轻扣。

⑤云根:云的根,古人认为云触石而出,故称石为云根。

【译诗】闲居在山中很少有邻居来叩问,长满野草的小路在荒园中延伸。

小鸟已飞到池塘边的树上过夜,有僧人在轻轻敲击月下的寺门。

走过桥头分开了原野茫茫夜色,移开石头牵动了天上云彩飘飞。

我暂时离开这里还要再返回来,一定不会将约定好的时间违背。

【赏析】贾岛的这首诗主要通过写友人李凝居所的清幽环境,表达了作者归隐的愿望。

首联“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诗人用很简洁的手法,描写了这一幽居的周围环境:一条杂草遮掩的小路通向荒芜不治的小园,近旁亦无人家居住。

淡淡两笔,十分概括地写了一个“幽”字,暗示出李凝的隐士身份。

颔联“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写幽居的静寂。

友人幽居之处有一池塘,池塘边有树,诗人来到门外,轻叩门扉。

题李凝幽居

题李凝幽居

题李凝幽居
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

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

译文
悠闲地住在这里很少有邻居来,杂草丛生的小路通向荒芜小园。

鸟儿自由地栖息在池边的树上,皎洁的月光下僧人正敲着山门。

走过桥去看见原野迷人的景色,云脚在飘动山石也好像在移动。

我暂时离开这里但是还会回来,按约定的日期与朋友一起隐居。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作者】杜甫【朝代】唐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标签:
小学古诗情感其他唐诗三百首思归译文注释
剑门关外,喜讯忽传,官军收复冀北一带。

高兴之余,泪满衣裳。

回望妻子儿女,也已一扫愁云,随手
卷起书,全家欣喜若狂。

老夫想要纵酒高歌,结伴春光同回故乡。

我的心魂早已高飞,就从巴峡穿过巫峡,再到襄阳直奔洛阳。

我最喜欢的一篇课文(500字)作文

我最喜欢的一篇课文(500字)作文

精选作文:我最喜欢的一篇课文(500字)作文我最喜欢的一篇课文作者:luganfegn333 从我一年级到五年级以来,学过许许多多的课文,有令人喜爱的童话,有历史故事,还有告诉人们道理的寓言故事。

但让我最难忘的,还是《推敲》这一篇课文。

这篇课文主要写了唐朝诗人贾岛月夜访友,见朋友不在,于是以诗赠友,留下了一首《题李凝居》。

第二天一早,贾岛正准备离开北京城,忽然想起自己昨夜写的诗,觉得“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

”中的“推”字用得不妥帖,也许用“敲”字更好。

最后经过唐朝另一位大诗人韩愈帮助之下才解开,应该用“敲”字更好,有三个理由:即使友人家门没上栓,也不能推门而入,这样可以说明贾岛礼貌。

用“敲”字更可以衬托出月夜的宁静。

读起来也响亮些。

所以说用“敲”好。

读完这篇课文后,我陷入了沉思之中:为什么我们即使明白了这个道理也不去学习贾岛、韩愈这种精神呢?如果我们平时像贾岛一样一字不苟,认真推敲,还有什么文章学不好写不好呢?像我们平时,连个错别字都懒得改,还有谁愿意去像贾岛、韩愈一样一个字的细微的小错误都不肯放过呢?如果我们都像贾岛、韩愈那样一字不苟,那我们都会成为一个个小作家,小诗人。

我非常喜欢这篇课文,《推敲》教会了我,无论是读文章,还是写文章都应该“一字不苟”。

篇一:我最喜欢的一篇课文我最喜欢的一篇课文在我所学的课文中,我最喜欢的一篇课文是《在大海中永生》。

这篇课文是新华社写的一篇新闻通讯。

学完这篇课文之后,我的心潮久久不能平静,因为我一直被邓小平爷爷伟大的情怀深深地感动着。

这篇通讯写的是1997年3月2日上午,一架专机载着邓小平爷爷的骨灰离开首都西郊机场,然后飞向祖国辽阔的大海。

飞机在高空盘旋,鲜花伴着骨灰撒向无垠的大海。

大海呜咽,寒风卷着浪花,痛悼伟人的离去……这篇通讯写得太感人了,作者怀着对邓小平爷爷的无比敬仰和深厚的感情,细致地描述了从专机起飞到最后告别大海的整个过程。

这是一次极其感人的历史事件。

我从古诗中学到了语文作文

我从古诗中学到了语文作文

我从古诗中学到了语文【1】“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每当我读到这一首诗时,总会情不自禁地在“绿”字前面停下来,细细品味,慢慢咀嚼,就在这不经意间,我从古诗中学到了语文。

“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就拿这一首《题李凝幽居》来说吧,这个敲字用的十分传神,正因有了这一个敲字,才更加反映出了当时的夜晚是多么安静,多么清幽。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中的铺字形象的表现出了秋的夕阳是多么舒缓,轻柔,给人一种画面感,让人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天净沙·秋思》这首小令就更是不用说了,短短的二十八个字为我们描述了一幅凄凉,萧瑟的秋思图,让读者也不禁感到了一股股寒意。

徜徉在古诗的国度里,我不仅体会了炼字的重要性,还学会了如何来描绘一种意境,这也为我的语文学习打下了基础。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这一首苏轼的《水调歌头》对于人们来说是再熟悉不过了,每当我读到这一首诗歌时,我的眼前总会出现一轮圆月,那皎洁的月光环绕着我,仿佛为我笼上了一层薄纱。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每当我读到这一首诗时,眼前又出现了另一番情景。

婀娜多姿的荷花在红日的映照下更加娇艳,令人无限神往。

“明日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这几句诗将我们带入了一个宁静的夜晚。

稻香,蝉鸣,蛙叫,夏夜……好美,好美。

一首首古诗,带我进入了一个个奇妙的世界,每一个字,每一句话,都让我在不知不觉中与语文亲密接触,我像一个如饥似渴的孩子投入到语文的怀抱,汲取着营养。

使我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既让我感受到语文带来的乐趣,更让我领略到国学的博大精深。

语文,它无处不在,或许它本身就是一首诗吧!一首令人百读不厌,其乐无穷的诗。

我从古诗中学到了语文,同时也在细细品味语文这首诗。

我从古诗中学到了语文【2】盈月如盘,一双秋水,那是翠翠断天涯的眼波;新月如钩,一支独弦琴波动檐雨的念珠,摇曳一点秋红;月华如帘,一曲催人泪下的琵琶散去在漫天云雾中。

题李凝幽居诗词赏析

题李凝幽居诗词赏析

题李凝幽居诗词赏析【诗人简介】贾岛:(779-843),字阆仙,范阳(今北京)人。

早年出家为僧,法名无本。

后还俗,屡试不第。

被讥为科场“十恶”.文宗开成二年被谤,责为遂州长江主簿。

后迁普州司仓参军,卒于任所。

曾以诗投韩愈,与孟郊、张籍等诗友唱酬,诗名大振。

其为诗多描摹风物,抒写闲情,诗境平淡,而造语费力。

是苦吟派诗人。

题李凝幽居贾岛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①。

暂去还来此,幽期②不负言。

【注释】①云根:古人认为“云触石而生”,故称石为云根。

这里指石根云气。

②幽期:再访幽居的期约。

言:指期约。

【简析】此诗以“推”、“敲”一联著名,至于全诗,因为题中用一“题”字。

加上诗意原不甚显,故解者往往不得要领,讥其“意脉零乱”.我们且不管那个“题”字,先读尾联,便知作者来访李凝,游览了他的“幽居”,告别时说:我很喜欢这里,暂时离去,以后还要来的',绝不负约。

由此可见,认为作者访李凝未遇而“题”诗门上便回,是不符合诗意的。

先读懂尾联,倒回去读全篇,便觉不甚僻涩,意脉也前后贯通,不算有句无篇。

诗人来访“幽居”,由外而内,故首联先写邻居极少,人迹罕至,通向“幽居”的小路野草丛生。

这一切,都突出一个“幽”字。

“荒园”与“幽居”是一回事。

“草径入荒园”,意味着诗人已来到“幽居”门外。

次联写诗人月夜来访,到门之时,池边树上的鸟儿已入梦乡。

自称“僧”而于万籁俱寂之时来“敲”月下之门,剥啄之声惊动“宿鸟”,以喧衬寂,以动形静,更显寂静。

而“幽居”之“幽”,也得到进一步表现。

第三联曾被解释为“写归途所见”,大谬。

果如此,将与尾联如何衔接?敲门之后未写开门、进门,而用诗中常见的跳跃法直写游园。

“桥”字承上“池”字,“野”字、“云”字承上“荒”字。

“荒园” 内一片“野色”,月下“过桥”,将“野色”“分” 向两边。

“荒园”内有石山,月光下浮起蒙蒙夜雾。

“移”步登山,触“动”了石根云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题李凝幽居
江苏省常熟市谢桥中心小学五(4)班刘晓靖
指导:黄惠娟邮编
电话
中秋节那天,贾岛去长安城郊外拜访一个叫李凝的朋友
他沿着弯弯曲曲的山路走了好久,才摸寻到李凝家,这时,已经夜深人静,一轮明月挂在当空,像一只玉盘,皎洁的月光洒向大地,令人们产生和谐美满之感。

贾岛环顾四周,发现周围没有一户人家,只有好友这一间茅草房。

他又看到这里山清水秀。

远处一座座大山连绵起伏。

山上绿树成阴,云雾缭绕,花草丛生,生机勃勃。

山前,一片湖泊清澈见底,水流较少处,水草露头,像是在留意秋的景色。

湖边,许多大石头围着湖泊排列着。

石头缝里冒出了野草,正在展示自己顽强的生命力。

湖边还有许多树木,它们枝繁叶茂,秋风一吹,就沙沙作响。

树上有好多鸟儿停留在树枝上沉睡,它们那祥和美满的睡觉样子让人知道一定做了
个好梦。

贾岛站在门前,侧耳倾听屋内的动静,见没有声响,就轻轻地敲敲院门。

这敲门声惊醒了树上的小鸟,小鸟鸣叫了一阵子,又睡着了,过了好一会儿,也不见有人来开门,贾岛心里就想:今天是中秋佳节,可能好友回家探亲了,我专程来拜访他却没见到,真是可惜啊!今天暂且回去,改日再来拜访。

随即,他写下了《题李凝幽居》这首诗
题李凝幽居
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
鸟宿池边树,憎敲月下门
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
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