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米波通信技术的发展与应用_王晓海
微波毫米波技术的研究进展与应用

微波毫米波技术的研究进展与应用随着科技不断突飞猛进,微波毫米波技术作为无线通信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正逐渐得到人们的重视和关注。
本文将从微波毫米波技术的定义、研究进展和应用领域三个方面,全面介绍微波毫米波技术的相关知识。
一、微波毫米波技术的定义微波指的是频率30MHz至300GHz之间的电磁波,而毫米波则是指频率30GHz至300GHz之间的电磁波。
相比于传统的无线通信技术,微波毫米波技术有更高的频率和更短的波长,因此可以承载更大容量的数据传输和更快速的通信速度。
此外,微波毫米波技术具有直达能力强、抗干扰性能好等优点,因此在5G通信、无人驾驶、智能家居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二、微波毫米波技术的研究进展随着5G时代的到来,微波毫米波技术的研究也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在微波毫米波技术的研究中,信号处理技术、调制解调技术和射频技术等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一)信号处理技术信号处理技术是微波毫米波技术研究的重要领域。
近年来,跨层优化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可以实现系统的资源分配和优化。
此外,正交频分复用技术,基于多输入多输出(MIMO)技术的空时编码技术,以及细胞间协作通信技术等,也成为了当前微波毫米波技术热门研究方向。
(二)调制解调技术调制解调技术已成为了微波毫米波通信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微波毫米波领域内,传统的调制方式已经不能满足现有需求。
因此,正交振幅调制(QAM)、相位、序列调制(PSK)等高效的调制方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三)射频技术射频技术是微波毫米波技术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关键性地影响了通信系统的性能。
目前,微波毫米波技术的研究重点主要在提高射频器件对高频段的覆盖范围和性能的同时实现低功耗,提高设备稳定性以及降低成本等多方面。
三、微波毫米波技术的应用领域(一) 5G通信微波毫米波技术是5G通信系采用的一种关键技术,它通过移动端和大型信号基础设施之间的短距离连接,实现快速的数据传输。
在支持大规模物联网和短程无线连接的方面,微波毫米波技术从本质上扩展了5G的应用范围。
微波与毫米波在通讯信号中的应用与发展

微波与毫米波在通讯信号中的应用与发展微波(Micro wave)和毫米波(Millimeter wave)是电磁波的一种,广泛应用于通讯信号传输上。
本文将从什么是微波和毫米波,它们在通讯中的应用和未来的发展方向三个方面展开探讨。
一、微波与毫米波的概述微波是电磁波中波长较短、频率较高的波段,波长通常在1mm~1m之间。
这种波段具有许多良好的特性,比如容易调制,信号传输速度快,可靠性较高,信噪比好等。
因此,广泛应用于通讯、雷达、导航等领域。
毫米波是电磁波的一种,其频率范围通常在30GHz~300GHz,相当于波长为1mm~10mm。
毫米波波长短,所以可以实现大容量的无线传输,速度比较快,这些优点使其适合于5G通讯、毫米波雷达、微波辐射等领域。
二、微波与毫米波在通信中的应用1. 微波在通信中的应用微波通讯是指采用微波技术进行的通讯的方法, 主要用于陆-陆、陆-空、舰-空、舰-陆之间的通信。
微波通讯已经被广泛地应用于民用、军事和科学研究等领域。
其中最常见的应用是卫星通信和微波塔传输。
短波电台已经发展了许多年,它形成了集中广播、分散通信两个主要应用的层级。
微波射频电台同样可以实现集中广播和分散通信,但不能实现长距离通信,通常适用于中短距离的通信。
微波通讯的特点是可靠性高、容量大、带宽宽、传输效率高,同时由于信号传播是通过电磁波进行的,它无需布线,具有便捷性。
2. 毫米波在通信中的应用毫米波通信是5G网络通信技术中的一种,它通过使用毫米波高频信号,以实现高速移动通信。
事实上,毫米波通信在天线方向性、空间复用、波束成形和多小区间合作等方面也有广泛的应用,是下一代移动通讯的关键技术。
与微波相比,毫米波的波长更短,能量较弱,频率更高。
因此,它比先前频段的通讯信号传输速率更高,也因此,需要天线数组技术来提高波束电位,实现带宽和容量的增加。
毫米波通信在物联网、监控、自动驾驶、医疗、航空航天等领域也有广泛的应用。
三、微波和毫米波的未来发展方向1. 微波的未来发展方向事实上,现在的无线电技术越来越需要更高的带宽,快速的响应能力和强大的抗干扰能力和高信噪比。
5G通信中的毫米波技术研究与应用

5G通信中的毫米波技术研究与应用毫米波技术是5G通信的核心技术之一,它以高频率、高传输速率和大带宽为特点,成为满足未来数据需求的理想选择。
本文将对5G通信中的毫米波技术进行深入研究,并探讨其应用领域。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毫米波技术的基本原理。
毫米波是指频率范围在30 GHz至300 GHz之间的无线电波。
相比传统的低频通信技术,毫米波具有更高的频率和更大的带宽,可以支持更快的数据传输速率。
然而,由于传播距离较短且易受到障碍物干扰,毫米波技术在传统的室内和室外通信环境中存在一些挑战。
在5G通信中,毫米波技术被广泛应用于高速移动通信和宽带无线接入。
首先,高速移动通信是5G的重要应用场景之一,无论是高速铁路、自动驾驶车辆还是无人机等移动设备,都需要高速稳定的数据传输。
而毫米波技术的大带宽和高传输速率可以满足这些设备对数据传输的需求。
其次,毫米波技术可以广泛应用于宽带无线接入,解决传统网络中的带宽瓶颈问题,提供更快速、更稳定的无线网速,使用户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享受高质量的网络体验。
然而,毫米波技术在应用中也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是传播距离的限制。
由于毫米波在空气中的传播损耗较大,其有效传输距离相对较短。
此外,毫米波与障碍物的散射、衍射等现象较为明显,容易受到干扰导致信号质量下降。
因此,在5G网络建设中需要密布大量的基站来保证信号的覆盖范围和稳定性。
其次是设备硬件的挑战。
毫米波信号的频率较高,传输时需要使用较小尺寸的天线,这对硬件设计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为了克服这些挑战,研究者们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实践。
首先,针对传播距离限制问题,他们通过引入多天线技术、波束赋形技术等,来提高信号的传输距离和穿透能力。
其次,研究者们提出了多径传输技术、时频块分配技术等来解决信号衰减、干扰等问题,以提高信号质量和系统性能。
此外,还有很多其他的技术和算法被应用于毫米波通信中,如迭代检测、信道估计等,以进一步提高通信质量和传输速率。
5G系统的关键技术及其国内外发展现状

5G系统的关键技术及其国内外发展现状1.毫米波通信:毫米波通信是5G系统的关键技术之一,能够提供更高的频谱效率和数据传输速率。
目前,全球各地都在积极开展毫米波通信的研究和实验,尤其是在频率管理和波束成形技术方面取得了一些重要进展。
同时,各国都在积极建设毫米波通信基站,用于5G系统的部署。
2.超密集网络:超密集网络是指将大量的小基站部署在一个有限的区域内,以提高系统容量和覆盖范围。
目前,全球各国都在加大对超密集网络技术的研究和实验力度,包括研究网络间的干扰管理、功率控制以及网络优化算法等。
3. 多天线技术:多天线技术通过使用多个天线来提高信号接收的质量和容量。
全球各地的研究机构和企业纷纷进行多天线技术方面的研究和实验,包括大规模MIMO(Massive MIMO)和波束成形技术等。
4.大规模天线系统:大规模天线系统是指将大量的天线部署在基站上,以提高系统的容量和覆盖范围。
目前,全球各地都在加大对大规模天线系统技术的研究和实验力度,包括研究系统级天线设计、信道估计和天线选址等问题。
5.网络切片:网络切片是将物理网络划分为多个虚拟网络,以满足不同应用场景的需求。
目前,全球各地的运营商和设备供应商都在积极研究网络切片技术,包括研究切片的资源分配、业务隔离以及切片管理等问题。
6.虚拟化和云化:虚拟化和云化是将网络功能转移到云端进行管理和运行的技术。
目前,全球各国都在积极推进网络虚拟化和云化技术的研究和实验,以提高网络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
7.物联网技术:5G系统的另一个关键技术是物联网技术,能够实现大规模设备的互联和数据的交换。
目前,全球各地都在加大对物联网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力度,包括研究物联网的传感器网络、通信协议以及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等问题。
总体而言,全球各国对5G系统的关键技术都非常关注,并且在研究和实验方面都取得了一些重要的进展。
国内外研究机构、运营商和设备供应商都在积极合作,加快推动5G系统的商用化进程。
全新的治疗技术——毫米波

全新的治疗技术——毫米波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医疗领域也迎来了许多全新的治疗技术,其中最引人瞩目的便是毫米波技术。
毫米波技术是近年来新兴的治疗手段,其应用范围广泛,效果显著,备受瞩目。
本文将详细介绍毫米波技术的原理、应用及优势。
一、毫米波技术的原理毫米波技术是指利用毫米波频段的电磁波进行治疗的一种新技术。
毫米波波长介于微波和红外线之间,其频率范围为30GHz至300GHz。
在这一频段内,电磁波可以穿透人体皮肤达到深层组织,而且对生物组织的吸收能力很弱,因此毫米波被广泛应用于医疗领域。
毫米波技术的原理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热效应和非热效应。
热效应是指毫米波直接作用于组织时,引起组织的局部升温,从而改善组织的血液循环和代谢,促进组织修复和再生。
非热效应则是指毫米波通过激活细胞的信号通路,调节细胞内活性物质的合成,从而发挥治疗作用。
二、毫米波技术的应用毫米波技术在医疗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骨科治疗毫米波技术在骨科治疗中有着显著的效果。
通过毫米波的热效应,可以促进骨折部位的愈合,缓解骨痛。
毫米波还可以激活骨细胞的代谢活性,加速骨折部位的愈合过程。
2. 神经系统疾病治疗毫米波技术对神经系统疾病有着良好的治疗效果。
通过毫米波的非热效应,可以促进神经细胞的生长和再生,改善神经系统的功能,从而有效治疗神经系统疾病,如脑卒中、帕金森病等。
3. 皮肤疾病治疗毫米波技术在治疗皮肤疾病方面也有着突出的效果。
毫米波可以促进皮肤细胞的代谢活性,加速伤口愈合,改善皮肤血液循环,减轻皮肤瘙痒、疼痛等症状。
4. 神经痛治疗毫米波技术对神经痛的治疗效果也非常显著。
毫米波可以通过热效应缓解神经痛的症状,同时通过非热效应促进受损神经的修复,改善神经的传导功能,减轻神经痛症状。
5. 免疫系统调节毫米波技术在免疫系统调节方面也表现出良好的效果。
毫米波可以激活机体的免疫细胞,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从而增强机体对疾病的抵抗能力。
毫米波主要应用场景

毫米波主要应用场景以毫米波主要应用场景为题,我们来探讨一下毫米波技术在不同领域的应用。
一、通信领域毫米波技术在通信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由于毫米波具有较高的频率和较大的带宽,可以承载更多的数据传输。
因此,毫米波通信可以实现高速、大容量的数据传输,适用于5G通信、无线宽带接入、智能家居等场景。
例如,5G通信中的毫米波频段可以支持超高速下载和低延迟的应用,提供更好的用户体验。
二、雷达技术毫米波雷达技术是一种利用毫米波进行探测和测距的技术。
相比于传统的雷达技术,毫米波雷达具有更高的分辨率和更小的体积。
因此,毫米波雷达广泛应用于车辆安全、无人机导航、人体检测等领域。
例如,在自动驾驶领域,毫米波雷达可以实时感知周围环境,帮助车辆实现自主导航和避障。
三、医疗领域毫米波技术在医疗领域也有着重要的应用。
毫米波可以穿透人体表面,测量人体组织的特性,因此被广泛用于医学影像诊断和生物医学研究。
例如,毫米波成像技术可以用于乳腺癌早期诊断,通过检测乳腺组织内的异常变化,帮助医生及早发现病变。
此外,毫米波也可以用于皮肤病的诊断和治疗。
四、安防领域毫米波技术在安防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由于毫米波可以穿透衣物和非金属物体,可以用于人体安检和物体检测。
例如,在机场和地铁等公共场所,毫米波安检仪可以快速扫描人体,检测是否携带危险物品。
此外,毫米波也可以用于监控系统,可以在低能见度环境下实现人体和车辆的实时监测。
五、无人机领域毫米波技术在无人机领域也有着广泛的应用。
无人机需要实时感知周围环境,以避免碰撞和保持飞行稳定。
毫米波雷达可以实现对周围物体的高精度探测,帮助无人机实现自主导航和障碍物避免。
此外,毫米波通信可以用于无人机之间的数据传输和通信,支持多机协同作业。
毫米波技术在通信、雷达、医疗、安防和无人机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相信毫米波技术将在更多领域展现其潜力,为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更多便利和安全。
毫米波通信技术在5G网络中的应用研究

毫米波通信技术在5G网络中的应用研究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5G网络作为未来通信网络的核心技术之一,被广泛关注与研究。
其中,毫米波通信技术作为5G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和巨大的发展潜力。
本文将就毫米波通信技术在5G网络中的应用进行研究和探讨。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什么是毫米波通信技术。
毫米波通信技术是指利用在30GHz至300GHz频段之间的电磁波进行通信的一种技术。
相比于传统的通信频段,毫米波通信技术具有极高的频率和带宽,能够提供更快的数据传输速率和更大的网络容量,符合5G网络对于高速率和大容量的需求。
在5G网络中,毫米波通信技术有着广泛的应用。
首先,毫米波通信技术能够提供更快的数据传输速率。
由于毫米波频段拥有更高的频率和更大的带宽,可以实现更高的数据传输速率。
这意味着用户可以更快地下载和上传大容量的数据,如高清视频、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
其次,毫米波通信技术可以提高网络容量。
由于毫米波频段的带宽较大,可以同时支持更多的用户连接。
这意味着在高密度用户区域,如商业区、机场、火车站等,5G网络可以保持较高的速率和较低的延迟,更好地满足用户的需求。
此外,毫米波通信技术还可以提升网络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由于毫米波频段在传输过程中容易受到障碍物的影响,如建筑物、树木等,会导致信号衰减和信道不稳定。
为解决这一问题,一些技术和方法被提出,如波束成形和自适应调制等。
这些技术能够通过优化信号传输路径和适应信道状况的变化,提高网络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然而,毫米波通信技术在5G网络中还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
首先,由于毫米波频段的传输距离较短,穿透力较低,需要建立更多的基站来提供较好的覆盖范围。
这将增加网络的建设成本和复杂度。
其次,毫米波频段在传输过程中容易受到天气的影响,如雨雪、大气湿度等,导致信号衰减和传输质量下降。
为解决这一问题,需要更多的研究和技术支持。
针对以上问题,研究人员提出了一些解决方案和技术。
毫米波通信技术在5G网络的应用前景分析

毫米波通信技术在5G网络的应用前景分析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无线通信技术也在不断进步。
而毫米波通信技术作为一种新兴的通信技术,正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
它被认为是5G网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更高的频率和更大的带宽,能够提供更高的传输速率和更低的延迟。
本文将对毫米波通信技术在5G网络的应用前景进行分析。
首先,毫米波通信技术具有更大的带宽。
毫米波通信利用30GHz至300GHz的频段进行通信,相比于目前使用的频段,拥有更大的频谱资源。
在5G网络中,这种更大的带宽可使用户同时传输更多的数据量,提供更多的应用场景。
例如,用户可以在实时高清视频传输的同时,进行高速下载和无缝游戏体验。
因此,毫米波通信技术有望满足未来对传输速率的更高需求。
其次,毫米波通信技术具有更低的延迟。
由于毫米波通信的高频率特性,数据传输的速度更快,延迟更低。
这对于一些对实时性要求较高的应用非常重要,例如自动驾驶、虚拟现实和远程医疗等。
毫米波通信技术的低延迟可以大大提高这些应用的响应速度,使用户能够实时地获取和传输数据。
因此,毫米波通信技术在5G网络中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另外,毫米波通信技术具有高速率的特点。
毫米波通信技术的频段较高,传输速率可达数十Gbps甚至更高。
这种高速率的特点使得5G网络能够更好地支持大规模的数据传输和处理。
对于云计算、大数据等应用来说,高速率的毫米波通信技术将能够提供更高效和稳定的网络环境,为用户提供更好的使用体验。
此外,毫米波通信技术具有更好的穿透力和抗干扰能力。
不同于低频通信技术,毫米波通信技术在传输过程中受到的干扰较少,能够更好地应对复杂的电磁环境。
同时,毫米波通信技术的高频率特性使得其具有更好的穿透力,能够更好地适应多样的通信场景。
因此,毫米波通信技术在5G网络中有望提供更加稳定可靠的通信服务。
尽管毫米波通信技术具有许多优势,但也存在一些挑战。
首先,毫米波通信技术的传输距离相对较短,受到障碍物和气候条件的影响较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
2007 年 第 10 期
技术交流
很强的抗干扰能力, 而毫米波在这方面表现出明显 的优势。例 如, 选择 60GHz、120GHz、200GHz 三 个 “衰减峰”频段上的舰对舰的毫米波通信, 利用这些 频段上信号严重衰减的特点, 可极大提高舰对舰之 间通信的抗干扰和抗截获能力。国外还大力开展了 毫 米 波 频 段 的 测 向 机 、干 扰 机 和 信 号 分 析 器 等 电 子 对抗设备的研制。
1 毫米波的传播特性
1) 是一种典型的视距传输方式 毫米波属于甚高频段, 它以直射波的方式在空 间进行传播, 波束很窄, 具有良好的方向性。一方 面, 由于毫米波受大气吸收和降雨衰落影响严重, 所以单跳通信距离较短; 另一方面, 由于频段高, 干
扰源很少, 所以传播稳定可靠。因此, 毫米波通信是 一 种 典 型 的 具 有 高 质 量 、恒 定 参 数 的 无 线 传 输 信 道 的通信技术。
实际上早在 20 世纪 70 年代初, 就已经开始了 毫米波卫星通信的实验研究。此领域大部分开发工 作在美国、前苏联和日本进行。到 20 世纪 80 年代 末至 90 年代, 除了推出继续用于范围更广、内容更 多的毫米波频段实验卫星外, 开始出现了实用化的 Ka 波段卫星通信系统。需要指出的是, 其中许多卫 星采用了一系列先进的技术, 包括多波束天线、星 上交换、星上处理和高速传输等。
毫米波波束很窄, 天线的旁瓣可以做得很低, 使侦察和有源干扰都比较困难, 因此, 无源干扰在 毫米波段有较大的发展。对 35GHz 以下的毫米波, 目前最常用的干扰手段就是投放非谐振的毫米波 箔条和气溶胶, 对敌方毫米波雷达波束进行散射, 它可以干扰较宽的频段而不必事先精确测定敌方 雷达的频率。除此之外, 也还可以利用爆炸、热电离 或放射性元素产生等离子体, 对毫米波进行吸收和 散射, 以干扰敌方雷达。
3 毫米波通信的发展
3.1 毫米波地面通信 毫米波地面通信系统的传统应用是接力 ( 中
继) 通信。毫米波传播的大量试验表明, 利用多跳的 毫米波接力( 中继) 通信是可行的。为了减少风险, 首先从毫米波频段的低端和厘米波频段的高端入 手。在开发高频段大容量通信系统的同时, 更高频 段的中、低容量短程毫米波通信设备也相继出台。
2007 年 第 10 期
技术交流
毫米波通信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王晓海 (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五院五零四研究所空间微波技术国家级重点实验室, 陕西省西安市 710100)
摘 要 简单介绍了毫米波的基本概念及相关背景, 分析了毫米波的四个传播特性, 并 由此引出毫米波通信具有通信容量大、安全保密好、传输质量高及全天候通信四大优点, 阐述了毫米波地面通信及毫米波卫星通信的发展情况, 以毫米波通信技术在电子对抗中 的军事应用为例进行重点探讨, 最后展望毫米波通信技术将会开创未来新型应用领域并 拥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 毫米波; 毫米波传播; 毫米波通信; 电子对抗
4 毫米波通信在电子对抗中的应用
军事上的需要是推动毫米波系统发展的重要因 素。目前, 毫米波在雷达、制导、战术和战略通信、电 子对抗、遥感、辐射测量等方面得到了广泛应用。其 中战略通信与电子对抗是非常重要的应用方向。电 子对抗是指敌对双方均利用电子设备或器材所进行 的电磁斗争, 是现代化战争中的一种重要手段。
5 毫米波通信前景展望
与发达国家相比, 我国的毫米波通信研发起 步较晚。在 20 世纪 80 年代, 主要以毫米波应用基 础理论研究和关键元部件的研制为主, 此外也有 一些实验性 辅助性的 应用。90 年末开 始了毫米波 通信实用化系统的开发 , 包括 LMDS 和 Ka 波 段卫 星通信系统等, 本世纪初起将陆续投入应用。毫米 波通信既可增大通信容量, 缓和频谱拥挤, 又可提 高防截获、抗干扰和防破坏能力, 实现保密通信。
到 20 世 纪 90 年 代 , 迎 来 了 全 球 信 息 化 的 浪
潮。因特网迅猛发展, 交互多媒体业务、宽带视频业 务以及专用网络和无线电通信的业务量的急剧增 长, 迫切需要提高传输速率、传输带宽和传输质量。 用户对宽带接入的需求日益强烈, 推动了各种宽带 接入网络和设备的研发, 利用毫米波的无线宽带接 入技术应运而生。 3.2 毫米波卫星通信
3) 降雨时衰减严重 与微波相比, 毫米波信号在恶劣的气候条件 下, 尤其是降雨时的衰减要大许多, 严重影响传播 效果。经过研究得出的结论是, 毫米波信号降雨时 衰 减 的 大 小 与 降 雨 的 瞬 时 强 度 、距 离 长 短 和 雨 滴 形 状密切相关。进一步的验证表明: 通常情况下, 降雨 的瞬时强度越大、距离越远、雨滴越大 , 所引起的衰 减也就越严重。因此, 对付降雨衰减最有效的办法 是在进行毫米波通信系统或通信线路设计时, 留出 足够的电平衰减余量。 4) 对沙尘和烟雾具有很强的穿透能力 大气激光和红外对沙尘和烟雾的穿透力很差, 而毫米波在这点上具有明显优势。大量现场试验结 果表明, 毫米波对于沙尘和烟雾具有很强的穿透
卫星通信在无线电通信的历史上写下了崭新 的一页, 成为现代化的通信手段之一。与其他通信 方式相比, 卫星通信的主要优点是: a) 通信距离远, 建站成本与通信距离无关。b) 以广播方式工作, 便 于实现多址连接。c) 通信容量大, 能传送的业务类型 多。d) 可以自发、自收、监测等。20 世纪 70~80 年 代, 卫星通信大多是利用对地静止轨道( 又称同步 轨道) 进行的。到 20 世纪 90 年代以后, 利用中、低 轨道的卫星通信系统纷至沓来。但是在大容量通信 服务方面, 利用对地静止轨道的卫星通信系统仍然 是唱主角的。据统计, 20 世纪 90 年代的 10 年间, 发 射送入同步轨道上的通信卫星多达 200 颗, 其中 C 波段的最多, Ku 波段的次之。由此带来的卫星通信 频谱拥挤问题也日益突出, 向更高频段推进已成为 必然趋势。
0 引言
随着人类社会信息化进程的加快, 电磁频谱的 应用范围日益扩大。上世纪 70 年代, 国际电信联盟 ( ITU) 召 开 的 世 界 无 线 电 大 会 对 通 信 业 务 使 用 的 30GHz~70GHz 频段进行了划分和分 配。近年来, 由于宽带大容量信息传输、个人通信及军事保密 / 抗干扰通信的需求持续增长, 毫米波乃至亚毫米波 领 域 已 经 成 为 国 际 电 磁 波 频 谱 资 源 研 究 、开 发 和 利 用的一个极其活跃的领域, 它蕴藏着十分丰富的信 息资源。为了提高通信容量, 避免信道拥挤和相互 干扰, 通信频率必须向更高的频段发展。在综合因 素的共同推动下, 极大加快了毫米波通信技术的前 进步伐。
现役的多数雷达侦察 / 告警系统的频率覆盖范 围均已扩展到 0.5GHz~40GHz。据报道, 美国的电 子对抗设备中部分雷达侦察设备频率可达到 110GHz, 正在向 300GHz 发展。雷达告警设备频率 已扩展到 40GHz~60GHz, 北约正 研制一种 车载毫 米波告警设备, 频段为 40GHz~140GHz。此外, 通 信侦察频段覆盖 10GHz 毫米波段, 通 信干扰部 分 40GHz 以下已实用化, 正在向 110GHz 发展。
在毫米波段还可以利用隐身技术。在对付有源 毫米波雷达时, 同在微波波段一样, 可以采用减小 雷达截面的外形设计, 或者在表面涂敷铁氧体等毫 米波吸收材料, 以减小反射波的强度。对于通过检 测金属目标的低毫米波辐射与背景辐射之间的反 差来跟踪目标的无源雷达, 则要在目标表面涂敷毫 米波辐射较强的伪装物, 使其辐射和背景辐射基本 相等, 从而使目标融合于背景中。
2) 具有“大气窗口”和“衰减峰” “大 气 窗 口 ” 是 指 35GHz、45GHz、94GHz、
140GHz、220GHz 频段, 在这 些特殊频段 附近, 毫米 波传播受到的衰减较小。一般说来, “大气窗口”频段 比较适用于点对点通信, 已经被低空空地导弹和地 基雷达所采用。而在 60GHz、120GHz、180GHz 频段 附近的衰减出现极大值, 约高达 15dB / km 以上, 被 称作“衰减峰”。通常这些“衰减峰”频段被多路分集 的隐蔽网络和系统优先选用, 用以满足网络安全系 数的要求。
19
技术交流
2007 年 第 10 期
力, 几乎能无衰减地通过沙尘和烟雾。甚至在由爆 炸和金属箔条产生的较高强度散射的条件下, 即使 出现衰落也是短期的, 很快就会恢复。随着离子的 扩散和降落, 不会引起毫米波通信的严重中断。
2 毫米波通信的优点
1) 通信容量大 毫 米 波 在 38GHz、94GHz、140GHz、230GHz 这 四个“大气窗口”的有效带宽分别为 16GHz、23GHz、 26GHz 和 70GHz, 其可利用的带宽比微波频段要宽 得多 , 如 果 再 加 上 利 用 空 分 、正 交 极 化 等 频 率 复 用 技术, 则其同时支持的通信容量还要大得多, 因此 特别适合于传输高速宽带视频信息等综合业务。 2) 安全保密好 毫米波通信的这个优点来自两个方面: a) 由于 毫 米 波 在 大 气 中 传 播 受 氧 、水 气 和 降 雨 的 吸 收 衰 减 很大, 点对点的直通距离很短, 超过这个距离信号 就会变得十分微弱, 这就增加了敌方进行窃听和干 扰的难度。b) 毫米波的波束很窄, 且副瓣低, 这又进 一步降低了其被截获的概率。 3) 传输质量高 由于频段高, 毫米波通信基本上没有什么干扰 源, 电磁频谱极为干净, 因此, 毫米波信道非常稳定 可 靠 , 其 误 码 率 可 长 时 间 保 持 在 10- 12 量 级 , 可 与 光缆的传输质量相媲美。 4) 全天候通信 毫 米 波 通 信 在 传 输 容 量 、安 全 保 密 性 能 和 传 输 质量等方面与采用大气激光通信或红外通信方式 基本相当, 但其对降雨、沙尘、烟雾和等离子的穿透 能力却要比大气激光和红外强得多。这就使得毫米 波通信具有较好的全天候通信能力, 保证持续可靠 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