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就是1%的灵感加上99%的汗水”还有后半句)
8-1 力矩分配法的基本概念

q C B A
M M P M112/ 64i
引例:位移法作弯矩图
k11 φ1 +FR1P= 0
k11= 4iBA + iBC + 3iBD =∑SBj
q C B A D
FR1P = mFBA+mFBC+mFBD =∑mFBj
φ1 =-FR1P / k11 =ql 2/ 64i
M
例2.计算图示刚架,作弯矩图 解: (1)分配系数
S1B 3i
q
1 A
1B
4i 1/ 2 4i 3i i
S1 A 4i
S1C i
B
2ql
11 32
1 16
1
3 64
C
EI C
1 64
l
3i 3/8 4i 3i i
l
A
l
i 1/ 8 4i 3i i (2) 固端弯矩
远端定向支撑 S AB i
A
i
B
2. 分配系数 M BA S BAB M BC SBCB
F MB M BA M BC 0
B
F MB
A
M BA
B
F MB
C
1 F B ( MB ) S BA S BC
M BA S BA F ( MB ) S BA S BC
1/4
3 16
0
3 64
0
3 64
3 64
0 0
3 9 64 64
1 64
(4) 绘弯矩图
M
1 16
练习:作弯矩图
100 kN m
解: (1)分配系数
近世代数课后题答案修改版

(2)在乘法表中任取一个 1,在同一列中必有一个 x,在同一行 中必有一个 y,设第四个顶点的元素为 z,见下图,
�
..........a-1.........................c...................
......
...........................................................
......
工程力学弯扭组合

Fy
Fz
A 1 B 100 300
Fy F'y
d
C
F'y Fz
1
D 300 2
2 F'z
F'z
D1 D2
上海应用技术学院
Fy Fz
A 1 B 100 300
Fy F'y
d
C
F'y
Fz
1 2
11
2 F'z
300
D
F'z
Fy M1 Fz
A
y M2
B
F'y
C
D1 D2
D
z 解:1. 外力分析
x
32 M 0.75 T 2 πd 3
2
O
x
32 1.0642 106 0.75 1 106 99.4MPa [σ ] 3 π 0.052
∴ 轴满足强度要求。
上海应用技术学院
例4 已知一单级直齿圆柱齿轮减速器输出轴,齿轮轮齿受力:14 Ft= 4053 N,Fr=1475.2 N,输出转矩T= 664669 N· mm,支 承间跨距 l=180mm,齿轮对称布置,轴的材料为 45钢,许 用应力[s ]=100 MPa。 试按第三强度理论确定该轴危险截面处的直径 d。
上海应用技术学院
㊀
x Me
–Fl
O
x
3. 应力分析 由危险截面上的s、t 分布可知: a、b点为危险点: 取单元体: a b A M O T
㊉
F
2 MesMa来自lBsM
M σM W T T sM τT Wp 2W
tT tT
b
固体含量的计算方法

固体含量的计算方法固体含量的计算方法在化学分析和工业生产中,固体含量是一个重要的参数。
它可以用于评估样品中特定物质的比例或者产品的质量。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用的固体含量计算方法。
一、重量法1.将待测样品称重,记录其质量为M1(g)。
2.将样品放入恒温干燥器中,在指定温度(通常为105℃)下干燥,直到质量稳定不再变化。
3.取出样品,放置至室温,然后再次称重,记录其质量为M2(g)。
4.计算固体含量的百分比:固体含量(%) = ((M1 - M2) / M1) ×100。
二、灰分法1.将待测样品放入高温燃烧室中,在高温(通常为550℃)下进行燃烧,直至完全燃烧完毕。
2.取出燃烧后的残留物,放置至室温,然后称重,记录其质量为M1(g)。
3.将样品放入恒温干燥器中,在指定温度(通常为105℃)下干燥,直到质量稳定不再变化。
4.取出样品,放置至室温,然后再次称重,记录其质量为M2(g)。
5.计算固体含量的百分比:固体含量(%) = ((M1 - M2) / M1) ×100。
三、化学分析法1.选择适当的试剂,将待测样品与试剂反应生成可溶性产物和沉淀。
2.将反应后的混合物进行过滤,将沉淀洗净并干燥至恒定质量。
3.称量沉淀的质量为M1(g)。
4.将沉淀放入高温燃烧室中,在高温(通常为550℃)下进行燃烧,直至完全燃烧完毕。
5.取出燃烧后的残留物,放置至室温,然后称重,记录其质量为M2(g)。
6.计算固体含量的百分比:固体含量(%) = ((M1 - M2) / M1) ×100。
四、红外光谱法1.将待测样品制备成薄膜或者块状样品。
2.采用红外光谱仪进行测试,获取样品的吸收光谱。
3.根据红外光谱中特定的吸收峰,推算出固体的含量。
五、成像分析法1.将待测样品置于成像分析仪器中。
2.通过成像分析仪器的图像处理功能,对样品的颜色、形态等进行分析和计算,从而推算出固体的含量。
以上是几种常用的固体含量计算方法,每种方法都有其适用的场景和特点。
Xilinx FPGA 引脚功能详细介绍

XilinxFPGA引脚功能详细介绍注:技术交流用,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IO_LXXY_# 用户IO引脚XX代表某个Bank内唯一的一对引脚,Y=[P|N]代表对上升沿还是下降沿敏感,#代表bank 号2.IO_LXXY_ZZZ_# 多功能引脚ZZZ代表在用户IO的基本上添加一个或多个以下功能。
Dn:I/O(在readback期间),在selectMAP或者BPI模式下,D[15:0]配置为数据口。
在从SelectMAP读反馈期间,如果RDWR_B=1,则这些引脚变成输出口。
配置完成后,这些引脚又作为普通用户引脚。
D0_DIN_MISO_MISO1:I,在并口模式(SelectMAP/BPI)下,D0是数据的最低位,在Bit-serial模式下,DIN是信号数据的输入;在SPI模式下,MISO是主输入或者从输出;在SPI*2或者SPI*4模式下,MISO1是SPI总线的第二位。
D1_MISO2,D2_MISO3:I,在并口模式下,D1和D2是数据总线的低位;在SPI*4模式下,MISO2和MISO3是SPI总线的MSBs。
An:O,A[25:0]为BPI模式的地址位。
配置完成后,变为用户I/O口。
AWAKE:O,电源保存挂起模式的状态输出引脚。
SUSPEND是一个专用引脚,AWAKE是一个多功能引脚。
除非SUSPEND模式被使能,AWAKE被用作用户I/O。
MOSI_CSI_B_MISO0:I/O,在SPI模式下,主输出或者从输入;在SelectMAP模式下,CSI_B是一个低电平有效的片选信号;在SPI*2或者SPI*4的模式下,MISO0是SPI总线的第一位数据。
FCS_B:O,BPI flash 的片选信号。
FOE_B:O,BPI flash的输出使能信号FWE_B:O,BPI flash 的写使用信号LDC:O,BPI模式配置期间为低电平HDC:O,BPI模式配置期间为高电平CSO_B:O,在并口模式下,工具链片选信号。
题型专练一 连接体问题、板块模型、传送带模型(解析版)—2023年高考物理热点重点难点专练

题型专练一 连接体问题、板块模型、传送带模型连接体问题、 板块模型、传送带模型是经典的三种模型,是涉及多个物体发生相对运动的问题,分析这类问题要从受力分析和运动过程分析,分析每个物体的运动情况,由牛顿第二定律分析它们的加速度情况,有时还要结合能量和动量的观点解决问题。
例题1. (2022·全国·高考真题)如图,一不可伸长轻绳两端各连接一质量为m 的小球,初始时整个系统静置于光滑水平桌面上,两球间的距离等于绳长L 。
一大小为F 的水平恒力作用在轻绳的中点,方向与两球连线垂直。
当两球运动至二者相距35L 时,它们加速度的大小均为( )A .58F mB .25FmC .38F mD .310Fm【答案】A【解析】当两球运动至二者相距35L 时,,如图所示由几何关系可知3310sin 52LL θ==设绳子拉力为T ,水平方向有2cos T F θ=解得58T F =对任意小球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得T ma =解得58Fa m=故A 正确,BCD 错误。
故选A 。
例题2. (多选)(2021·全国·高考真题)水平地面上有一质量为1m 的长木板,木板的左端上有一质量为2m 的物块,如图(a )所示。
用水平向右的拉力F 作用在物块上,F 随时间t 的变化关系如图(b )所示,其中1F 、2F 分别为1t 、2t 时刻F 的大小。
木板的加速度1a 随时间t 的变化关系如图(c )所示。
已知木板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1μ,物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2μ,假设最大静摩擦力均与相应的滑动摩擦力相等,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 。
则( )A .111=F m g μB .2122211()()m m m F g m μμ+=-C .22112m m m μμ+>D .在20~t 时间段物块与木板加速度相等【答案】BCD【解析】A .图(c )可知,t 1时滑块木板一起刚在从水平滑动,此时滑块与木板相对静止,木板刚要滑动,此时以整体为对象有1112()F m m g μ=+A 错误;BC .图(c )可知,t 2滑块与木板刚要发生相对滑动,以整体为对象,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211212()()F m m g m m a μ-+=+以木板为对象,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221121()0m g m m g m a μμ-+=>解得2122211()()m m m F g m μμ+=-()12212m m m μμ+>BC 正确;D .图(c )可知,0~t 2这段时间滑块与木板相对静止,所以有相同的加速度,D 正确。
小学英语新外研版(一起)三年级上册M1 (1)教案

小学英语新外研版(一起)三年级上册Module1 Unit1 Do you use chopsticks in England?一、教学目标与要求1、知识与能力目标(1)使学生掌握词汇chopsticks, a knife and fork, use, easy, hard,以及能达到听说要求的mess。
(2)掌握句型Do you want…? Do you use …?, 并能够运用此类句型进行问答练习,以及实际运用。
2、情感态度目标比较中西方饮食文化的差异,使学生了解一些西方相关的文化,同时对学生进行德育的熏陶,当别人遇到困难,我们应当帮助他人。
二、教学重点及难点重点:Do you use chopsticks in …?Do you use a knife and fork in …?难点:个别单词的发音,如,chopsticks三、课前准备课件,点读笔,实物投影仪。
四、教学过程Step 1 Warm up1.出示大量食物的图片( noodles, rice, hamburgers, cakes, etc.) 先引导学生复习这些食物,然后在此基础之上复习句型:Do you like noodles? Yes, I do. No, I don’t. Do you want …? Yes, I do. No, I don’t.Step 2 Presentation and practice1. (1) 教师借用noodles这张图片引出chopsticksT: I like noodles. I eat noodles with chopsticks. 拿出实物“筷子”,边做动作边说引出单词chopsticks并出示卡片。
这个单词的读音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个难点,因而要让学生尽可能多说,及时纠正学生的发音。
(2)教师在与学生的交流中引出新单词useT: Can you use chopsticks?出示卡片use引导学生跟随老师自然的说出句型We use chopsticks in China.并且板书,We use chopsticks.Do you use chopsticks? Yes, we do. No, we don’t.Ask and answer in pairs.2. 教师通过询问在英国,人们是否使用筷子,引出a knife and fork,并出示卡片,教读单词T: We use chopsticks in China. Do English people use chopsticks?S: No, they don’t.English people use a knife and fork.引出a knife and fork,并教读。
Module1重点短语句型 2021-2022学年外研版英语八年级下册

Module 1 Unit1短语:1.在顶部/在上面2. 尝一尝,试一试尝一些尝一片3. 喜欢吃甜食4.有点酸(一点面包)5. 确定,确信6. 恐怕,担心7.好香啊!8. 我的幸运日9.鱼干,干鱼10. 有强烈的味道,味道浓厚11. 变酸,出漏子,不再受欢迎Unit1必背句型1. 好香啊!2.你的比萨看上去不错。
3. 你想尝尝吗?4. 它看上去不错,闻起来很香,好吃。
5.你想尝一片吗?6. 恐怕我不喜欢奶酪。
7.它闻起来不新鲜了。
8. 它闻起来味道太重而且尝起来有点酸。
9.他们尝起来真的很甜而且里面很酥软。
10.苹果派听起来不错。
11. 你知道的,我爱吃甜食。
12. 我给你拿糖吧?13. 所有的东西尝起来都这么甜。
14.干鱼的味道很重。
你在菜里不需要放很多。
15.牛奶经过一夜已经变酸了,所以我们不能喝。
Unit2 短语1.因...而感谢2. 收到某人的来信3.等不及做.../ 迫不及待做...4. 戴眼镜5. 穿牛仔裤6.彼此,互相7. 花...做某事8.也,和,以及(肯定句句末)9. 以...为自豪10.得低/高分,取得不好/好的成绩11.对...的意见;对...的态度12.感觉有点伤心13.起初,开始时14. 过了几天(用提问)15.几天后(用提问) 16. 用正确的方式17.害怕坐飞机18.下周见19.给我发信息,给我发邮件20.要求我帮她做英语作业Unit2句型1.收到你的来信真是太好了。
我真想马上见到你。
2.我希望我到机场的时候,你能通过我的照片认出我。
3.我确信我能找到彼此。
4. 谢谢你告诉我你的爱好。
5.在学校我和朋友们花很多时间演奏古典音乐。
6.我也喜欢运动,尤其是网球。
7.我为他感到自豪。
8.你来中国感觉怎么样?9. 当我离开父母几天的时候,起初我经常觉得有点难过;当我和陌生人在一起的时候,我很害羞。
10.当我讲汉语时我会觉得有点紧张但过几天就好了。
11.当我不知道该如何处理事情时,我总是很抱歉;所以当我去中国和你在一起时,请帮帮我12.要去中国了,你不知道我有多么兴奋!I. 写出下列单词的变化形式1. smell _______ _________ (过去式、过去分词)2. soft ______________(adv)3.love_______________(adj)4. salt______________(adj.)5.proud___________(n.)6. strange _____________(n.)7.hobby _______________(pl.)8. do _______________(adj.)9. feel ____________ (过去式)10. taste ______________(adj.)M1Unit1短语:1.on top 在顶部/在上面2. have a try 尝一尝,试一试try some 尝一些try a piece 尝一片3.have a sweet tooth 喜欢吃甜食4.a bit sour有点酸(a bit of bread一点面包)5. be sure确定,确信( of ... / to do / +从句)6. be afr aid恐怕,担心( of doing/to do/+从句)7.What a delicious smell.好香啊!8. my lucky day 我的幸运日9.dried fish 鱼干,干鱼10. have a strong taste有强烈的味道,味道浓厚11. go sour 变酸,出漏子,不再受欢迎Unit1必背句型1.What a delicious smell ! 好香啊!2.Your pizza looks nice . 你的比萨看上去不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天才就是1%的灵感加上99%的汗水”还有后半句
“天才就是1%的灵感加上99%的汗水”还有后半句
来源:刘占戈的日志
原话:The talent is 1% inspiration adds on 99% sweat, certainly, does nothave that 1% inspiration, in the world all sweat to put or bringtogether also only is the sweat!
翻译: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当然,没有那百分之一的灵感,世界上所有的汗水加在一起也只不过是汗水而已!
有些话曾被我们误读在中国崇尚权威的文化氛围中,名人名言占的地位是很重的,很多名家说的话,往往被人民当成指导自己人生观世界观的不二准则,但这些几千年流传下来的名言中,也有一些话被人刻意或无知地曲解,背离了话语者本身的意旨与初衷,迷惑了天下万千受众。
影不才,试举数例解析一二,以还世情真相与大众……
1、以德报怨原句:“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
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论语宪问》歪曲程度:8
反面影响:9 2、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原句:。
“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子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论语?秦伯》歪曲程度:7 反面影响:9
3、无毒不丈夫原句:量小非君子,无度不丈夫。
——————民间谚语联对歪曲程度:9 反面影响:5
4、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
原句: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近之则不孙,远之则怨。
——————《论语?阳货》歪曲程度:6 反面影响:9
5、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原句: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庄子?养生主》歪曲程度:8
反面影响:3 6、相濡以沫原句: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庄子?大宗师》歪曲程度:-- 反面影响:--
7: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原句: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道德经》
1.有些话曾被我们误读
以德报怨:是说别人欺负你了,你要忍,被打碎牙齿也要往肚子里吞,别人来欺负你,你反而应该对他更好,要用你的爱心去感化他,用你的胸怀去感动他。
这就让人感觉很有点肃然了。
想想看,如果我一巴掌呼过去那个被打的人还笑笑说打得好啊,你越打我我就要对你越好……遇到这种情况我也
会感动到傻眼,这多好一孩子,多伟大的情操啊……
而《论语》中孔子教育我们要“以直报怨,以德报德”,别人以德来待你的时候,你才需要以德来回报别人。
可是现在别人打了你,你就应该“以直抱怨”,拿起板砖飞他!看!就因为被人故意省略了一句话,刚烈如火的孔老夫子一下就被扭曲成了现在这个温婉的受气包形象。
小2的话~~~~~~~~~断章取义误死人啊!
2.有些话曾被我们误读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是说,国家统治人民,指使驱赶他们去做事就行了,不要让他们明白他们在做什么。
孔子的整句话就是说,诗、礼、乐这三样东西是教育民众的基础,一定要抓好,如果人民掌握了诗礼乐,好,让他们自由发挥,如果人民还玩不来这些东东,我们就要去教化他们,让他们知道和明白这些东西。
”你看,这才是“有教无类”的大教育家孔老先生的本意嘛。
从前文来看,我们孔老先生前边一直在讨论诗礼乐这三种东东的教育问题,可怎么后边一下子就变成去教帝王权术的训诫了呢?
小2的话~~~~~~古人没有标点,现在我们有了,就应该学一下“句读”
3.有些话曾被我们误读
“量小非君子,无度不丈夫”,这本来是个很好的句子,里边充分运用了对仗。
显示出了一份阳刚有力的气魄,一个胸怀坦荡的男人形象就跃然于纸上。
“度”是“大度”的度。
问题出在毒与度,“度”为仄声字,犯了孤平,念着别扭,很容易读为平声字“毒”。
小2的话~~~~~~~~~~~~~好听的并不一定都是好话。
4.有些话曾被我们误读
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
明白这句话的意思,首先要知道孔子是在什么情况下,对谁说的。
《史记.孔子世家》里,提到了孔子之前的卫国之行,孔子“居卫月余,灵公与夫人同车,宦者雍渠参乘出,使孔子为次乘,招摇市过之。
曰:…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
‟于是丑之,去卫。
”
孔子骂的人是那种“被养”的女人和小人。
话也是对卫灵公说的。
小2的话~~~~~~~没事的时候多读点正史,小看野史。
电视剧?看了就看了,全当是玩吧。
5.有些话曾被我们误读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作为一个励志的句子我们经常看到。
意思是说,我的生命可以有尽头,但知识没有。
所以我们要
在有限的时间里多学一点知识。
但这句话是谁说的?庄子。
庄子是一个追崇顺其自然,清净无为的洒脱人物,他认为人吃个饭,饱了就行,没什么必要追求奢华,穿个衣,别冻着就行,实在不需与什么人攀比。
当然读书也一样。
全话的意思是:生命是有限的,但我面对的知识是无限的,要我以本来有限的生命,去追求那种永远看不到边的尽头,你当我有神经病不成吗?
小2的话~~~~掌握一定的知识也是必须的,但咱们要记得自己把握好,有个度。
够用就行,想想看小学、初中、高中、大学里学的东东有些你用过吗?
6.有些话曾被我们误读
相濡以沫
有一天,一眼泉水干了,两条小鱼被困在了一个小水洼,为了生存下去,它们彼此从嘴中吐出泡泡,用自己的湿气来湿润对方的身体,互相扶持,互相依赖。
多美的情景,虽然这并不是爱情最理想的状态。
但如果你读了全句,就会对它有更深的理解(后半句)……与其在死亡边缘才这样互相扶持,还不如大家找到一条水路,开开心心地回到广阔的江河湖海,回到各自的天地,彼此相忘,自由自在。
就象我们有些夫妻,明明不幸福,为什么明明知道知道自己有更好的未来,却要把双方都绑在一起,不开心地继续过下
去呢?
小2的话~~~~~~~叹息一声,我们都没曾想到,除了一句相濡以沫,原来后边,还可以相忘于江湖。
7.有些话曾被我们误读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一般人的理解:“天地残暴不仁,把万物都当成低贱的猪狗来看待,而那些高高在上的所谓圣人们也没两样,还不是把我们老百姓也当成猪狗不如的东西!”
其实这句话的真正意思是说,天地不情感用事,对万物一视同仁,圣人不情感用事,对百姓一视同仁。
小2的话~~~~~~~俺理解是原话省略了“如果……,就会……”:“如果天地残暴不仁的话,就会把万物都当成低贱的猪狗来看待,如果而圣人们不仁的话,就会把我们老百姓也当成猪狗不如的东西!”现在没有,说明天地和圣人都是仁的。
8.有些话曾被我们误读
还有一条:天才就是1%的灵感加上99%的汗水——爱迪生
爱迪生原话:天才就是1%的灵感加上99%的汗水,但那1%的灵感是最重要的,甚至比那99%的汗水都要重要。
详解:我们都以为是“天才那就是1%的灵感加上99%的
汗水”。
当然,这句话本身并没有被偷梁换柱,但教材偏偏每次都漏掉后面那关键的一句话:“但那1%的灵感是最重要的,甚至比那99%的汗水都要重要”。
大家可以看到,没有后面的这句话,全句的意义就完全改变了。
爱迪生当然是个天才,他也是相信天才的(他曾经多次把福特叫做“天才”);他对天才持一种“有条件的承认”的态度,即天才是最重要的,但天才也需要努力。
爱迪生承认努力,但他归根结底更重视灵感。
而中国的教材上从来只有这第一句,这等于全面否定灵感的意义。
这句话和政治没有任何联系,不会犯中国人的忌讳,为什么会一直遭到篡改,搞的残缺不全呢?我想可能与中国的教育制度精神有关。
中国的教育一向是“学海无涯苦做舟”、“题海战术”、“一切行动听指挥”,这种教育本身的目的就是制造“整齐划一”的“听话的人才”,它不需要天才,也不承认灵感。
政治课本甚至从根本上否定人的天赋的重要性,片面强调后天努力;当然,我不是说努力不重要,努力是必不可少的,但无论如何也不能抹杀天赋。
教材给人灌输一种极端的观念,轻视中国有天赋的人才,实在是对中国青少年的一种摧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