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经济学的角度看待罗斯福新政的深远影响

合集下载

对于罗斯福新政的看法字

对于罗斯福新政的看法字

对于罗斯福新政的看法字
罗斯福新政是美国历史上的一次重要政治运动,旨在对抗大萧条引发的经济危机。

该政策包括许多重要的改革,旨在重建美国经济和社会结构。

虽然罗斯福新政的实施遭到了许多批评,但它仍然被认为是美国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政治运动之一。

第一,罗斯福新政实施了一系列的财政和货币政策,旨在恢复经济。

罗斯福政府与财政部长亨利·摩根·瑟伯尼斯(Henry Morgenthau Jr.)合作,推出了一项名为“第一个百天计划”的计划,包括建立联邦存款保险公司(FDIC)、制定新的银行法、制定新的证券法、建立国家公共工程计划等政策。

这些政策使得金融市场得以重建,信心得以恢复,为经济复苏奠定了基础。

第二,罗斯福政府实施了一系列的社会福利政策,旨在改善劳动条件和减轻贫困。

罗斯福政府通过制定《社会安全法》,建立了社会保障制度,为老年人和残疾人提供了保障。

此外,他还实施了一项名为“新政法案”的立法,旨在改善工作条件和保护工人权益。

这些政策为美国的社会福利制度奠定了基础,至今仍在发挥着重要作用。

第三,罗斯福政府通过推动大规模的公共工程项目,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缓解了大萧条期间的失业问题。

这些工程项目包括修建铁路、建造桥梁、修建水坝、修建公路等,这些工程项目不仅创造了就业机
会,而且促进了基础设施建设,为未来经济发展奠定了基础。

总之,罗斯福新政在重建美国经济和社会上发挥了重要作用,并为美国的经济和社会制度奠定了基础。

尽管有些政策受到了批评,但罗斯福新政仍然被认为是美国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政治运动之一。

罗斯福新政带来的经济学反思

罗斯福新政带来的经济学反思

关于罗斯福新政的思考院系:经济学院姓名:孟祥博专业:零九级经济学学号:I00914020摘要:罗斯福为了扭转经济危机对美国各方面的影响,采取各种加强中央集权的手段,通过加强政府对经济的干预来尽可能地将经济危机的危害降到最小,从罗斯福新政中,我们应该看到经济危机的深渊影响以及怎样将经济危机的危害最小化。

关键词:经济危机,新政,政府干预1929年,世界性的经济危机爆发,各国为了将降低经济危机对本国经济的影响,纷纷采取各种措施,一些国家走上了帝国主义掠夺的道路,而另一些国家则采取改革政治的方式,美国就是通过罗斯福新政来将危害最小化的,这也给我带来了一些关于罗斯福新政的思考。

首先,从罗斯福新政的背景来说,自1929年10月纽约股票交易所崩盘开始,30年代西方经济大危机就此拉开序幕。

到1932年,美国的生产力降至危机前的一半,14万家工厂、企业和银行宣布破产,失业率高达25%,金融市场遭到严重破坏,货币流通体系趋于瘫痪,整个美国社会陷入剧烈的动荡之中。

正是在这种大萧条的景象中,富兰克林·罗斯福就任美国第32届总统。

他在就职演说中表达了要实行“新政”、挽救美国经济于危难之中的决心。

我们可以看到,罗斯福新政是在经济萧条时期,美国不得已而采取的措施,由此,足以见得经济作为一个国家的命脉,关系着一个国家国防,教育,医疗,社会安定等各个方面,一个国家的经济一旦出现问题,那么随之而来的将是整个国家的动荡,正所谓“牵一发而动全身”,一个国家的经济不稳定,就会带来整个社会的不安,随之各个方面的缺陷也都会自然而然的暴露无遗。

相反的,经济能否向好的方向发展,取决于国家的政策,领导人的智慧,解决人民的疾苦。

其次,从罗斯福新政的内容来分析,整顿银行与金融系,下令令银行修业整顿,逐步恢复银行的信用,并放弃金本位制,使美元贬值以刺激出口,这样就可以减少通货膨胀对经济的不利影响,促进货币流通,进而促进市场恢复正常有序运行;复兴工业(中心措施),通过《全国工业复兴法》与蓝鹰行动来防止盲目竞争引起的生产过剩,以法律的手段控制商品供给,加大对主导产业的整治力度,促进主导产业的快速复兴,同时调整商品供给,尽量减少供过于求所产生的剩余产品;调整农业政策,给减耕减产的农户发放经济补贴(农民缩减大片耕地,屠宰大批牲畜,由政府付款补贴),提高并稳定农产品价格,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政府采取措施稳定农产品价格,减少经济泡沫,保证农业的稳定发展,稳定基础;推行“以工代赈”,这是最为重要的一条,它起到经济学上所谓的乘数效应,它调动了人民的积极性,加速了经济复苏,促使大多数人投身到工业生产,有利于经济复苏,同时也体现了人民群众的重要作用;大力兴建公共工程,缓和社会危机和阶级矛盾,增加就业刺激消费和生产,可以看出劳动力始终是生产力中最活跃、最具创造力的因素。

罗斯福新政的影响和特点是什么

罗斯福新政的影响和特点是什么

罗斯福新政的影响和特点是什么罗斯福新政是指1933年富兰克林·罗斯福任美国总统后实行的一系列政策。

接下来分享罗斯福新政的影响和特点,供参考。

罗斯福新政的影响1.它不仅基本克服了30年代经济危机,还曾造成战后美国经济长期上升的总趋势。

2.新政对摆脱大萧条危机起了最直接的作用。

3.新政避免了美国走上法西斯主义道路。

把希特勒的法西斯专政同罗斯福的新政改良等量齐观,视为一丘之貉,显然是不符合实际的。

4.由于新政的实施使美国迅速恢复了经济实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发挥了“民主国家兵工厂”的重要作用。

为取得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

5.新政的实施为政策制定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罗斯福新政的特点1.采用新的理论知道——凯恩斯主义指导经济;2.政府对经济全面干预,同时采取有利于工人和小生产者的措施,以缓和国内阶级矛盾;3.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发展的新模式,二战后被一些主要的资本主义国家借鉴和继承,促使二战后资本主义发展出现新变化,进入资本主义发展的“黄金时期”。

罗斯福新政的内容1.整顿银行与金融系,下令银行休业整顿,逐步恢复银行的信用,并放弃金本位制,使美元贬值以刺激出口。

2.复兴工业或称对工业的调整(中心措施):通过《全国工业复兴法》与蓝鹰运动,来防止盲目竞争引起的生产过剩。

3.调整农业政策:给减耕减产的农户发放经济补贴(农民缩减大片耕地,屠宰大批牲畜,由政府付款补贴),提高并稳定农产品价格。

4.推行最重要的一条措施:“以工代赈”。

5.大力兴建公共工程,缓和社会危机和阶级矛盾,增加就业刺激消费和生产。

6.政府还建立社会保障体系,通过了《社会保障法》,使退休工人可以得到养老金和保险,失业者可以得到保险金,子女年幼的母亲、残疾人可以得到补助。

7.建立急救救济署,为人民发放救济金。

罗斯福新政的成功:原因和影响

罗斯福新政的成功:原因和影响

罗斯福新政的成功:原因和影响罗斯福新政是美国历史上一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政策,它通过一系列的政策、法令和行动来刺激美国经济、改善社会福利和加强国家实力。

这个经济严重萧条时期的计划自康奈尔总统后成为美国历史上最具争议性的政策之一,罗斯福新政的成功可以归因于以下几个方面:一、增加政府的参与度罗斯福新政明确了政府在维护民生和促进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

政府的参与提供了大量的工作岗位,帮助纾解了经济困境,促进了就业率的上升,有效地缓解了经济危机所带来的问题。

二、推进经济改革罗斯福新政推出多项经济改革政策,例如:银行业改革、证券业监管、金融业改进,等等。

在这些经济改革的推动下,美国国内经济得到了快速的恢复和发展,大幅提升了国家的经济能力。

三、金钱与资产重分配罗斯福新政的成功还要归功于政府实施金钱与资产的重分配政策。

农民、工人和其他弱势群体得以通过新政府改革所获得财产和福祉,进一步缩小了贫富差距。

四、政策创新和革新思维罗斯福新政创新的政策和思想对美国社会的运行方式和国家发展道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政策和思想的发展还帮助美国改善了其在全球政治场域中的参与度,并促进了美国作为超级大国的地位。

总之,罗斯福新政在美国历史上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该计划的成功得益于增加政府参与的角度、推进经济改革、重分配金钱与资产,以及创新政策和革新思维。

作为美国政府首次推出的计划之一,罗斯福新政成为了后来政府实施政策的基础,为美国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五、加强社会服务罗斯福新政还加强了社会服务,扩大了公共设施和服务,例如:建立了社会保障体系,推广健康保健,增加公共住宅和提供安全食品,从而使弱势群体得到更多的社会支持和福利。

六、缩短失业期和改变民众情绪罗斯福新政通过增加政府支出和创造就业机会来缩短失业期,并提供了慷慨的救济金,以拉动需求并增加赚取财富的机会。

此外,罗斯福新政通过实施多个法令和改革来改善公共健康和教育,从而提升并改变了民众的情绪和态度。

从经济学的角度解释美国大萧条与罗斯福新政

从经济学的角度解释美国大萧条与罗斯福新政

从经济学的角度解释美国大萧条与罗斯福新政靳万莹(深圳中学,广东深圳330046)[关键词]大萧条,罗斯福新政,货币政策,关税政策在既往的中学历史教学中,关于大萧条及罗斯福新政,我们多从社会制度的角度进行分析,指出它是资本主义制度发展的必然结果,而现代经济学家的研究成果往往被忽视。

另一方面,教材在叙述相关经济现象和经济政策时,对其内在理路的解释并不充分,学生难免如堕云雾,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然而,随着中国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学界对西方经济史的研究,已不再局限于社会制度的框架下,而是从经济运行的内在规律,去解释相关现象。

作为中学教师,有必要把相关研究成果体现在教学中,将学术与教学沟通起来。

其一,不从经济学的角度解释大萧条和罗斯福新政,学生就不能理解20世纪世界经济史的内在理路,无法形成能够逻辑自洽的知识体系。

例如,教材中说罗斯福为了挽救经济,放弃了金本位,宣布银行休假。

学生可能会问:金本位是什么?为什么要放弃金本位?单单银行休假就能够恢复公众对银行的信心了?如果我们忽视这些问题,知识间的逻辑就难以建立。

此外,工业革命与世界市场的拓展、大萧条、罗斯福新政、布雷顿森林体系,是有内在联系的,只有利用经济学的知识才能够将其贯穿起来,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其二,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学生需要从历史的角度出发,理解当代的一些经济现象。

例如,了解世界历史上的贸易冲突与货币政策调整,有助于学生理解当下中国面临的经济难题。

其三,关于大萧条与罗斯福新政的解释是多元的,甚至是彼此冲突的,学生可以借此意识到历史解释的复杂性,引起他们的好奇心,培养其面对不同观点的辨析能力。

其四,这些最新的研究成果,已逐渐体现于高考试题之中,且由于其内容和教材叙述有差异,也是失分比较多的题目。

理解相关经济学解释,对于高考大有裨益。

一、美国大萧条的原因是什么?关于大萧条的基本史实是清楚的,但史实不同于解释,仍需探究表象背后是什么。

对罗斯福新政的评价及其影响

对罗斯福新政的评价及其影响

.对罗斯福新政的评价及其影响罗斯福新政作为一次涉及政治、经济和社会领域的全面改革,是否就能彻底根除经济危机呢?为什么?因为经济危机是由资本主义社会固有的基本矛盾所引起,不改变资本主义社会制度就不可能消除这一基本矛盾。

而罗斯福新政的实施目的,就是为了巩固和维护美国的资本主义制度,因此它不可能根除经济危机。

但它在很多方面确实产生了积极影响。

课本上对此分析了几点?我们可以按照影响的程度将其概括为:①直接影响:它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经济危机对美国社会的严重破坏,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恢复,巩固了资本主义的统治。

②间接影响:由于经济的恢复,使社会矛盾相对缓和,在一定程度上恢复了人们对美国国家制度的信心,从而遏制了经济危机期间活跃起来的法西斯势力,使美国避免走上法西斯道路。

③深远影响:新政采取的国家全面干预经济的政策,开了资本主义国家加强经济干预的先河。

它不仅成为现代美国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开端,而且对其他许多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政策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从此,西方国家陆续放弃传统的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逐渐加强政府对经济的宏观指导。

特别是在二战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得到进一步发展。

智慧、干练、胸怀宽广、深孚众望,似乎什么都不能阻挡这个39岁的男人迈上政治峰巅的脚步。

但是,无情的灾难就在这时降临。

1921年8月,罗斯福带全家在坎波贝洛岛休假,在扑灭了一场林火后,他跳进了冰冷的海水,因此患上了脊髓灰质炎症。

高烧、疼痛、麻木以及终生残疾的前景,并没有使罗斯福放弃理想和信念,他一直坚持不懈地锻炼,企图恢复行走和站立能力,他用以疗病的佐治亚温泉被众人称之为“笑声震天的地方”。

在康复期间,罗斯福大量阅读书籍,其中有不少传记和历史著作,却几乎没有经济学或哲学著金融方面(新政是从金融方面开始的)(1)挽救银行危机,改革与开始管理金融制度。

为了解决银行货币荒,它委托各联邦储备银行根据各银行资产发行货币,授权复兴金融公司用购买银行优先股票的办法给它们提供流动资金。

对罗斯福新政的评价

对罗斯福新政的评价

对罗斯福新政的评价罗斯福新政是指美国总统富兰克林·德拉诺·罗斯福在20世纪30年代实施的一系列经济和社会政策措施。

这一时期,美国正面临严重的经济危机,失业率飙升、农荒、工业生产急剧下降。

为了应对这一危机,罗斯福实施了一系列的政策,旨在扭转经济状况并改进人们的生活。

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包括金融改革、劳工保护、农业复兴、公共事业建设、社会保障等方面。

以下是对这些政策的评价:首先,罗斯福新政采取了一系列金融改革措施,包括实施银行假日、通过1933年的银行法案重组银行体系、建立联邦存款保险公司等。

这些政策有力地稳定了金融体系,恢复了人们对银行体系的信心,有效减少了银行倒闭的风险,为经济复苏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其次,罗斯福新政在劳工保护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他制定了一系列法律,包括国家劳资关系法案、雇佣保险法、最低工资法等,这些法律规定了最低工资、最长工时限制以及劳工组织和集体谈判的权利。

这些政策保护了劳工的权益,改善了劳工的工作条件,提升了劳工的社会地位。

第三,罗斯福新政通过农业调整法案和农业调整管理局等农业复兴政策,试图解决农民面临的各种问题。

这些政策包括通过农业补贴来保持农产品价格,提供贷款和技术援助来鼓励农民改进农业生产方式。

这些政策有助于提高农产品的生产效率,增加农民的收入,为农村经济带来了显著的改善。

此外,罗斯福新政还注重公共事业建设,通过建设公共设施如桥梁、公路、学校和图书馆等,为经济提供了重要的基础设施,同时也为民众提供了就业机会。

这一政策不仅推动了经济增长,还改善了民众的生活条件。

最后,罗斯福新政实施了一系列社会保障措施,包括建立了社会保险制度,为老年人、失业者和贫困人口提供了经济上的保障。

这些政策帮助了许多人度过了经济危机,减少了社会不平等现象,提高了社会的稳定性。

总的来说,罗斯福新政在许多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它不仅稳定了金融体系,振兴了经济,而且改善了劳工和农民的生活条件,提高了社会保障水平,为美国的未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对罗斯福新政的评价

对罗斯福新政的评价

对罗斯福新政的评价
罗斯福新政是美国历史上一项具有重要里程碑意义的政策,对于应对大萧条和重振经济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虽然也存在着一些负面的评价,但整体来看,这一政策为美国社会带来了重要的变革。

首先,罗斯福新政积极推动了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

通过制定《社会保障法案》,实现了在老年人和贫困人群中建立社会保障网的目标。

这项政策的实施,使得更多的人能够获得医疗保障和退休金,提高了整个国家的社会福利水平。

其次,新政注重推动经济复苏,加大了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

通过推行公共工程项目,大规模建设公路、桥梁、电力设施等基础设施,有效地刺激了经济增长。

这不仅增加了就业机会,也提高了国家的竞争力。

此外,罗斯福新政还加强了对金融机构和证券市场的监管。

为了防止出现类似于大萧条的金融危机再次爆发,他通过制定《证券法案》和《银行法案》,加强了对金融机构的监管力度。

这为保护投资者的利益,避免了金融风险的扩散提供了保障。

综上所述,罗斯福新政在历史上有着积极的评价。

它成功地推动了社会保障、经济复苏和金融监管等方面的改革,对美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尽管也受到了一些批评,但这一政策在帮助美国走出大萧条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第 1 页共 1 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经济学的角度看待罗斯福新政的深远影响
江苏王涛
罗斯福新政是资本主义运行模式的重大变革,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罗斯福新政对未来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调整产生了重大影响:
一、国家宏观调控成为现代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市场经济形成于资本主义发展初期的自由竞争阶段,当时资源配置完全是在市场上通过价值规律的自发调节即“看不见的手”来实现的。

而政府在经济发展中所起的作用正如1923—1929年在任的美国总统柯立芝所说:“既然只有富人才是有价值的,因此政府应该谨防多数人的意见。

由于贫穷是罪恶的报应,政府便不应该向高尚的富人征税,以援助贫贱的穷人。

由于富人最了解他们的利益所在,政府便不应该干预他们经营的企业。

”这种市场配置资源方法极大地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但也使整个社会处于无政府状态,最终导致1929-1933年爆发世界性经济危机。

人们开始反思完全市场调节的市场经济的固有弊端和缺陷,需要国家加强对经济的宏观调控,用“看得见的手”协调经济运行中总量平衡以及某些重大的结构性矛盾。

有学者对罗斯福的经济理论进行了这样的概括:“私营企业——个人利润经济不应消灭,应当保留。

可是,这种经济的营运,并不总是有利于促进普遍福利。

因此,只要是必要,这种营运就必须由各州和联邦政府作出努力,加以改进和补充。

”由此可见,其核心是企图依靠国家和垄断组织的联合力量,把资本主义生产的无政府状态纳入到有控制的轨道,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市场调节的固有弊端和缺陷,促进了工业的健康有序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这说明自罗斯福新政开始,国家的宏观调控逐渐成为现代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让市场这只“无形手”和国家宏观调控的“有形手”,“手拉手,向前走”,让美国经济度过难关,实现经济的健康有序发展。

二、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是国民经济运行的最关键的制导系统。

银行是主要的金融机构。

银行通过资金活动,成为连接国民经济的纽带。

因为金融资本是银行垄断资本和工业垄断资本的混合,因此经济危机往往是从财政信贷危机开始,金融系统的瓦解将波及到工农业各部门,罗斯福新政从经济危机开始的源头抓起,罗斯福新政抓住现代经济的核心,凭借国家的权威和信誉,首先在金融方面进行了改革,整顿财政金融体系,下令银行暂时休业4天,进行整顿,淘汰丧失支付能力的小银行,扶持实力雄厚的大银行,政府成立联邦储蓄保证公司,对存款人的存款进行担保,逐步恢复了银行信用,银行信誉的恢复,促进了金融体系的正常运作,为工农业生产的恢复提供了前提保证。

罗斯福新政在财政方面的另一重要措施是宣布禁运黄金出口,停止美元兑换黄金,放弃金本位制,实行美元贬值41%,以刺激出口和生产的发展。

银行的整顿成功,为罗斯福新政的成功做了一个很好的铺垫。

从经济常识的角度看,罗斯福新政首先抓住银行这个关键,充分运用把国家宏观调控与市场调节结合起来,全面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开创了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加强干预政策的先河,充分运用银行可以对国民经济各部门和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进行监督和管理,优化产业结构,提高经济效益的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