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高考语文附加题

合集下载

江苏高考语文真题试题及附加题

江苏高考语文真题试题及附加题

202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苏卷〕语文I试题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1.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中国古代的儒家经典,莫不是古圣人深思熟虑、的结晶。

如果把经典仅仅当作一场的说教,那你永远进不了圣学大门。

必得躬亲实践,才能切实摇圣人的心得,如此我们的修为才能日有所进。

A.特立独行耳提面命顿悟B.特立独行耳濡目染领悟C.身体力行耳提面命领悟D.身体力行耳濡目染顿悟2.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理性经济人〞,把利己看作人的天性,只追求个人利益的最大化,这是西方经济学的根本假设之一。

,。

,,,,更倾向于暂时获得产品或效劳,或与他人分享产品或效劳。

使用但不占有,是分享经济最简洁的表述。

①反而更多地采取一种合作分享的思维方式②不再注重购置、拥有产品或效劳③但在分享经济这一催化剂的作用下④人们不再把所有权看作获得产品的最正确方式⑤在新兴的互联网平台上⑥这个利己主义的假设发生了变化A.③⑥⑤①④②B.③⑥⑤④②①C.⑤⑥③①④②D.⑤⑥③④②①3.以下诗句与所描绘的古代体育活动,对应全部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①乐手无踪洞箫吹,精灵盘丝任翻飞。

②雾縠云绡妙剪裁,好风相送上瑶台。

③浪设机关何所益,仅存边角未为雄。

④来疑神女从云下,去似姮娥到月边。

A.①下围棋②荡秋千③抖空竹④放风筝B.①抖空竹②荡秋千③下围棋④放风筝C.①下围棋②放风筝③抖空竹④荡秋千D.①抖空竹②放风筝③下围棋④荡秋千4.对下面一段文字主要意思的提炼,最准确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偏见可以说是思想的放假。

它是没有思想的人的家常日用,是有思想的人的星期天娱乐。

假设我们不能怀挟偏见,随时随地必须得客观公正、正经严肃,那就像造屋只有客厅,没有卧室,又好比在浴室里照镜子还得做出摄影机前的姿态。

学#科网A.没有思想的人往往更容易产生偏见。

B.即使有思想的人也常常会怀挟偏见。

最新江苏高考附加题及答案

最新江苏高考附加题及答案

语文Ⅱ卷(附加题)一、阅读材料,完成21~23题。

(10分)宋政和间官局编书,诸臣之文,独《临川集》得预其列。

靖康之祸,官书散失。

私集竟无完善之本,弗如欧集、曾集、老苏大苏集之盛行于时也。

公绝类之英,间气所生。

同时文人,虽或意见素异,尚且推崇公文,口许心服,每极其至。

而后来卑陋之士不满其相业因并废其文此公生平所谓流俗胡于公死后而犹然也?(节选自吴澄《临川王文公集>业序》)21.用斜线“/”给上面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

(限4处)(4分)22.文中的老苏、大苏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23.根据材料,概括王安石《临川集》在不同时期的命运。

(4分)二、名著阅读题(15分)24.下列对有关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A.《三国演义》中,曹操青梅煮酒,品评天下人物,认为当世只有自己和刘备可称英雄,刘备听后大喜,于是有了夺取天下的雄心。

B.《边城》里,第一个端午,翠翠在河边等爷爷,突然一阵害怕:“假若爷爷死了?”后来,爷爷在雷雨的夜里死去。

死亡的阴影让小说笼上一层淡淡的忧伤。

C.《子夜》前三章用吴老太爷之死把军、政、工、商、学等各界人物聚拢到一处,为小说全景式反映中国社会面貌、剖析中国社会性质奠定了基础。

D.《哈姆莱特》中,克劳狄斯送哈姆莱特赴英国,实际是要借刀杀人,后来哈姆莱特识破了克劳狄斯的奸计,撕毁了给英王的国书,才得以脱险。

E.《老人与海》中,圣地亚哥捕鱼时体会到大马林鱼仿佛也是他的朋友和兄弟,不过为了渔夫的尊严必须杀死它。

这一矛盾具有扣人心弦的张力。

25.简答题(10分)⑴《红楼梦》第四十五回“金兰契互剖金兰语,风雨夕闷制风雨词”中,黛玉对宝钗说:“我最是个多心的人,只当你心里藏奸……往日竟是我错了,实在误到如今。

”请说明黛玉对宝钗的认识发生变化的原因。

(6分)⑵《阿Q正传》中,未庄谣传革命党个个白盔白甲,“穿着崇正皇帝的素”;《祝福》里,鲁四老爷一见“我”就大骂其新党,但“他所骂的还是康有为”。

备战2022年江苏高考语文专题13附加题之名著阅读(2022-2022年江

备战2022年江苏高考语文专题13附加题之名著阅读(2022-2022年江

备战2022年江苏高考语文专题13附加题之名著阅读(2022-2022年江【备战2022年江苏高考语文】专题13附加题之名著阅读(2022-2022年江苏高考语文精编版分项汇编)1.【2022年高考江苏卷】下列对有关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选择两项且全......答对得5分,选择两项只答对一项得2分,其余情况得0分)A.《三国演义》中,曹操攻陷徐州后,派遣张辽劝降陷入困境中的关羽,关羽提出了“卸甲”的三个条件,这一情节突出了关羽的忠义形象。

B.《茶馆》中,秦仲义说:“只有那么办,国家才能富强!”他说的“那么办”是指通过收回房子、卖掉土地等途径,筹集资金来开办工厂。

C.《风波》中,七斤曾经在喝醉后骂有些遗老臭味的赵七爷是“贱胎”,并在革命后很快剪掉了辫子,这体现了他是一个具有新思想的农民。

D.《老人与海》中,老渔夫圣地亚哥奋力捕到的大马林鱼被鲨鱼给毁了,回到港口后,男孩遗憾地对他说,以后他们俩不能一起捕鱼了。

E.《欧也妮·葛朗台》中,葛朗台太太的性情极好,从不向丈夫要钱,她有着天使般的温柔,她的善良和忍让反衬了葛朗台的冷漠和贪婪。

【答案】CD【解析】【考点定位】理解文学名著的内容。

能力层级为理解B。

【试题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名著的识记能力。

该题的难度越来越大,原来考查的时候,仅仅是考查对名著情节、人物特点等识记能力,现在的考查上升到鉴赏的程度,无形中加大了难度。

但今年所给出的错误选项难度倒是不大。

如C项,“并在革命后很快剪掉了辫子”,这是针对人物事件设置的误区,只要阅读了鲁迅的《风波》就知道七斤的辫子是在进城时被人剪掉了,并非是他自己剪掉的;“这体现了他是一个具有新思想的农民”,这是针对人物形象特点设置的误区,难度也不是很大。

如D项,“回到港口后,男孩遗憾地对他说,以后他们俩不能一起捕鱼了”,这是针对小说的情节设置的误区,该信息【备战2022年江苏高考语文】专题13附加题之名著阅读(2022-2022年江苏高考语文精编版分项汇编)含答案及解析第(1)页源在小说的最后,难度也不大。

江苏高考语文附加题

江苏高考语文附加题

一、阅读文言文材料,完成19~21题。

(10分)19.用斜线“/”给下面画线的文言文断句。

(限6处)(6分)阳明子曰,求圣人之学而弗成者殆以志之弗立欤天下之人志轮而轮焉志裘而裘焉志巫医而巫医焉志其事而弗成者,吾未之见也。

轮、裘、巫医遍天下,求圣人之学者间数百年而弗一二见,为其事之难欤?亦其志之难欤?弗志其事而能有成者,吾亦未之见也。

(节选自《王阳明全集》行知录之三)求圣人之学而弗成者/殆以志之弗立欤/天下之人/志轮而轮焉/志裘而裘焉/志巫医而巫医焉/志其事而弗成者20.王阳明是中国哪个朝代最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和军事家?是什么学说的集大成者?(2分)明代,陆王心学(心学)21.作者认为怎数百年难有成就圣人之学的原因是什么?请用自己的话回答。

求学之路艰难,树立求学的志向更难(2分)二、名著阅读题(15分)22.下面对有关名著名篇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A.《边城》中的人物勤劳善良,纯朴可爱。

老船夫忠于职守,对过河人分文不收。

船总顺顺常常体恤穷苦人,老船夫死后,他资助并组织安排料理丧事。

表现出仁厚、纯朴的民俗、乡风。

B.《哈姆莱特》中安排剑术高超的雷欧提斯与哈姆莱特比剑,让雷欧提斯偷偷换上利剑,并且准备好毒酒庆祝哈姆莱特胜利,双管齐下,确保杀死哈姆莱特,这是戏剧矛盾冲突的高潮。

C.《红楼梦》第二十七回黛玉去怡红院访宝玉,因晴雯不开门,而闷闷不乐。

又看见宝玉送宝钗出来,触动了寄人篱下的凄凉心境,于是因满地落花勾起无限伤春愁思,感花伤己,含泪葬花。

D.《家》中的觉民性格温和稳健,不爱参加社会活动。

但作为五四新思潮唤醒的年轻一代,也向往民主自由,当祖父为他包办婚姻时,他毅然离家出走,和琴成为小说中唯一一对胜利者。

E.《凤凰涅槃》中凤凰自焚前,它们回旋低昂起舞,共同歌唱。

凡鸟应声而和,鞭挞了现实中的丑恶和庸俗的同时,进一步赞美凤凰自焚的悲壮和辉煌。

C.应是袭人不开门。

E.凡鸟讥讽和嘲弄,反衬了凤凰的沉痛和壮美。

历年江苏高考语文试卷附加题

历年江苏高考语文试卷附加题

历年江苏高考语文试卷附加题附加题就是在不影响总分的前题下加上去的题,可写可不写,答对了有额外加分,答错了不扣分也不加分。

江苏高考语文卷一般都有一些附加题。

以下是店铺为您整理的历年江苏高考语文试卷附加题,仅供参考!历年江苏高考语文试卷附加题一一、阅读材料,1.用斜线(/)给下面的文言文断句(限6处)。

班固论司马迁为《史记》:是非颇谬于圣人论大道则先黄老而后六经序游侠则退处士而进奸雄述货殖则崇势利而羞贫贱此其弊也予按此正是迁之微意。

(选自沈括《梦溪笔谈》,有删节)2.“黄老”和“六经”分别指先秦时期的哪两个学派?3.写出这段文字提到的《史记》中的两个篇名。

二、名著阅读题(15分)4.下列有关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A.郭沫若创作的《凤凰涅架》和《女神之再生》,分别借用了我国女娲炼石补天和天方国古代的神鸟“菲尼克司”从死灰中更生的神话材料。

B.巴金的《家》写了一个封建大家庭的历史,写它必然地走上崩溃的路,走到了它自己亲手掘成的墓穴。

其中写了一个幼稚而大胆的旧礼教的叛徒——觉慧。

C.《三国演义》写赤壁之战中,曹操败走华容道,脱险后到达南郡,突然大哭,说如果荀彧在,决不会遭此大败。

这是曹操在痛骂诸谋士无能。

D.哈姆莱特是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者的典型形象,他赞美人类“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在行为上多么像—个天使!在智慧上多么像—个天神!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E.巴尔扎克笔下的老葛朗台,除了金钱,对任何人都没有感情,他破例为病危的妻子花钱求医,也是因为妻子一死,她名下的财产就要分给女儿。

5.简答题(1)夏瑜、九斤老太、闰土、单四嫂子、陈土成这些人物分别出于鲁迅小说集《呐喊》中的哪篇作品?(2)《红楼梦》中写道:“都道是金玉良缘,俺只念木石前盟。

”请说说“金玉良缘”、“木石前盟”的含义。

三、材料概括分析题留存至今的古镇,是传统文化不可多得的活化石。

古镇大多有独特的建筑风貌、街巷格局和有关的民间传说。

江苏高考语文试卷附加题及答案

江苏高考语文试卷附加题及答案

江苏高考语文试卷附加题及答案会一题做一题,一题决定命运。

祝高考成功!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推荐的江苏高考语文试卷附加题,仅供大家参考!江苏高考语文试卷附加题一、阅读材料,完成20~23题。

(10分)今日读《列女传》蔡琰二诗,其词明白感慨,颇类世所传木兰诗,东京无此格也。

建安七子,犹涵养圭角,不尽发见,况伯喈女乎?又琰之流离必在父死之后董卓既诛伯喈乃遇祸。

今此诗乃云为董卓所驱虏入胡,尤知其非真也。

盖拟作者疏略,而范晔荒浅,连载之本传.可以一笑也。

(节选自苏轼《题蔡琰传》)20.用斜线“/”给上面文青文中的面线部分断句。

(限3处)(3分)21.作为地名,文中“东京”即今天的▲ (限填城市名)(1分)22.依据材料,其中的《列女传》出自(3分)A.《史记》B.《汉书》C.《后汉书》 D《宋史》23.苏轼从哪几方面判断蔡琰二诗为拟作?请简要概括。

(不超过20个字)(3分)二、名著阅读题(15分)24.下列对有关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f5分)A.《三国演义》中,徐庶之母大骂徐庶不识刘备之伪,“玷辱祖宗,空生于天地间”,骂完自缢而死,其行动具有鲜明的拥曹反刘的倾向。

B..茅盾《子夜》丰要描写光怪陆离、大开大阖的都市生活场景,仅第四章写到双桥镇的农民暴动,所以此章游离了整部小说。

C.《边城》由今年即将到来的端午节写起,回溯之前的两个端午节,因而整部小说都洋溢着赛龙舟、捉鸭子的狂欢气氛。

D.《哈姆莱特》采用多线索布局,哈姆莱特、雷欧提斯和福丁布拉斯三条线索安排得繁简得当、缓急有序,全剧气势跌宕起伏。

E.泰戈尔《飞鸟集》歌颂了自然、生命与爱情,诗句如格言般短小精致,具有浓郁的抒情性和隽永的哲理性,语言清新,意象美妙。

25.简答题(10分)(1)《红楼梦》不同的版本中,凹晶馆联诗一回,黛玉的名句,一为“冷月葬花魂”,一为“冷月葬诗魂”。

请从小说情节和主题两个方面,分别说明“葬花魂”与“葬诗魂”的依据。

(6分)(2)鲁迅《故乡》的结尾处,“我想到希望,忽然害怕起来了”,因为希望不过是“自己手制的偶像”。

江苏高考语文近五年附加题(含答案)

江苏高考语文近五年附加题(含答案)

第一套(2010年)一、阅读材料,完成19~21题。

(10分)19.用斜线“/”给下面画线的文言文断句。

(限6处)(6分)欧阳修尝慨《七略》四部,目存书亡,以谓其人之不幸,盖伤文章之不足恃也……然读《史》《汉》之书,而察徐广、裴驷、服虔、应劭诸家之注释,其间不得迁固之意者,十常四五焉。

以专门之攻习犹未达古人之精微况泛览所及爱憎由己耶夫不传者有部目空存之慨其传者,又有推求失旨之病,与爱憎不齐之数。

(节选自《文史通义》) 20.“四部”是我国古代图书的分类名称,通常指哪四类?(2分)答:21.《文史通义》作者是清代的哪位学者?(2分)答:二、名著阅读题(15分)22.下列有关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A.《阿Q正传》中,阿Q为了革命,用砖砸开了静修庵,砸了庵里“皇帝万岁万万岁”的龙牌,并顺手拿走了观音娘娘座前的宣德炉。

B.《女神•湘累》中,屈原在洞庭湖上说:“我效法造化底精神,我自由创造,自由地表现我自己。

”作者借此表现了五四个性解放精神。

C.在《边城》的结尾部分,傩送出走了,白塔倾圮了,老船夫也死了,老马兵觉得自己却成了翠翠“这孤雏的唯一靠山唯一信托人”。

D.《哈姆莱特》中所写的哈姆莱特、雷欧提斯和小福丁布拉斯三人复仇的举动,既是为了各自故去的父亲,也是为了争得骑士荣誉。

E.《红楼梦》中贾宝玉梦游太虚幻境所见判词:“子系中山狼,得志便猖狂。

金闺花柳质,一载赴黄粱。

”其中暗示了迎春的悲惨命运。

23.简答题(10分)(1)《老人与海》中,圣地亚哥说:“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给打败。

”结合人物形象,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4分)答:(2)《三国演义》“官渡之战”中“许攸投奔曹操”这一情节,表现了曹操什么样的性格特征? (6分)答:三、材料概括分析题(15分)在健康的城市化进程中,城市不能以剥夺农村为手段采发展自己。

因为城市并不必然代表先进,农村更不意味着落后。

工业区边界的推进和农田的退缩并非天然正当的。

江苏卷附加题目

江苏卷附加题目

A.《三国演义》中,关羽接受曹操赠送的新战袍后, 仍将旧战袍穿在外面,说明关羽生活简朴,对新战袍格 外珍惜。 B.鲁迅《白光》中反复出现的“这回又完了!”既是指 陈士成又一次的科举考试失败,也是暗示他对人生前景 的绝望。
C.《子夜》开头,吴荪甫的一九三〇年式雪铁龙汽车与
吴老太爷的《太上感应篇》形成强烈比照,标志着资产
6处)
有疑陶渊明诗篇篇有酒。吾观其意不在酒,亦寄酒 为迹者也。其文章不群,辞采精拔。横素波而傍流干青 云而直上语时事则指而可想论怀抱则旷而且真自非大贤 笃志与道污隆孰能如此乎 ! 余爱嗜其文,不能释手,尚 想其德,恨不同时。 (节选自萧统《〈陶渊明集〉序》) *
[译文]有人怀疑陶渊明的诗篇篇篇都有酒,我看他本意
22.文中的老苏、大苏是指
苏洵

苏轼

苏氏文章盖天下,目其文曰“三苏”,盖洵为老苏, 轼为大苏,辙为小苏也。 ——宋·王辟之《渑水燕谈录·(卷四)才识 》
23. 根据材料,概括王安石《临川集》在不同时期的命 运。
[参考答案] 政和间,列于官书;靖康后,不再盛行。
[例五·2018年江苏卷]阅读材料,完成21—23题。 21.用斜线“/”给下面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限
采诸序记杂文之行世者而不敢妄辍一词,其详慎不惮烦
如是。 (节选自严允肇《(令世说)序》)
[ 译文 ] 我的朋友武林王子丹麓,亲手修订《今世说》
一书,是在先祖刘义庆所编撰的《世说新语》的基础上
稍稍略去其中的一些条目而成。我接过这部书阅读,自
从清兴以来著名的臣子、贤良的辅弼之臣,下到隐居之
士、不能通达大义而拘泥于辨析章句的儒生,所有人一
D 项“全剧人物无一例外被卷入其中”不正确”。 莎士比亚的处世哲学是:在激烈的社会冲突和对抗中, 弱势者要学会回避矛盾,不要卷入矛盾的漩涡,因此 《哈姆莱特》剧中有一些弱势者没有卷入其中。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苏高考语文附加题一、《三国演义》1.作为历史题材小说,《三国演义》源于历史,又不拘执于历史,在艺术方面具有多方面成就请你对此略作评价。

(1)它成功地塑造了众多的人物形象善于把人物放在惊心动魄的军事、政治斗争中,放在尖锐复杂的矛盾冲突中来塑造全书写了四百多人,其中主要人物都是性格鲜明、形象生动的艺术典型如人们所谓的“三绝”,即曹操的“奸绝”奸诈过人;关羽的“义绝”“义重如山”;孔明的“智绝”机智过人等就是典型的例子。

(2)它长于描述战争全书共写大小战争四十多次,展现了一幕幕惊心动魄的战争场面其中尤以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彝陵之战最为出色对于决定三国兴亡的几次关键性的大战役,作者总是着力描写,并以人物为中心,写出战争的各个方面,如双方的战略战术、力量对比、地位转化等等,写得丰富多彩,千变万化,各具特色,充分体现了战争的复杂性和多样性;既写出了战争的激烈、紧张、惊险,而又不显得凄惨,一般具有昂扬的格调,有的还表现得从容不迫,动中有静,有张有弛。

(3)它的结构宏伟壮阔又严密精巧以蜀汉为中心,以三国的矛盾斗争为主线,来组织全书的故事情节,把长达百年的时间,多至数百的人物,头绪纷繁、错综复杂的事件,写得井井有条,脉络分明,各回能独立成篇,全书又是一个完整的艺术整体。

(4)语言精练畅达雅洁,明白如话在当时用近于白话来写长篇小说,是一种创举。

2.简述一个表现诸葛亮“多智近妖”的故事答:诸葛亮借东风:周瑜为没有东南风而病倒在床上诸葛亮给周瑜开了个“药方”,上面写着:“万事俱备,只欠东风”说他能借来东风,他让周瑜为他搭起高九尺的七星坛,然后自己在坛上做法几天之后,果然刮起了东南风周瑜嫉妒,便派人去杀诸葛亮然而诸葛亮早有预防,事先回夏口去了。

3.简述一个有关诸葛亮足智多谋的故事。

答:草船借箭:周瑜刁难诸葛亮,令其十天内造出十万支箭,诸葛亮却立军令状三天完成他前二天按兵不动,暗中叫鲁肃备大船二十,各船扎草人千个第三天四更,江上大雾迷漫,诸葛亮率船到曹军水寨前擂鼓呐喊佯攻,曹军怕中计,下令弓箭手向江中射箭这一妙计使诸葛亮不费吹灰之力就完成了任务。

4.《三国演义》中哪个场面最能让人发出“出师末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天襟!”的感叹?请简要概括。

答:秋风五丈原:诸葛六次出兵祁山,司马懿坚守不战诸葛亮派人侮辱,司马懿不为所动不久诸葛亮病危穰星不成,遂将平生所学传授给姜维,并作好身后的军事安排尚书李福赶到,诸葛亮推等蒋琬、费袆相继为丞相继承人后死去时年五十四岁是夜,天愁地惨,月色无光。

5.简述一个能表现刘备“长厚似伪”的故事。

答:①刘备摔阿斗:赵云与乱军中救回阿斗,双手递与玄德玄德接过,掷之于地日:“为汝这孺子,几损我一员大将!”赵云忙向地下抱起阿斗,泣拜日:“云虽肝脑涂地,不能报也!” 。

②刘备携民渡江:曹操大军压境时,刘备率部从荆州向南撤退,荆州十余万百姓自愿跟随刘备撤退有人对刘备说:“我们应该赶快退保江陵现在带着这么多老百姓,能作战的人不多,若曹操大军追上,何以拒之?”刘备说:“夫举大事者必以人为本,今人归我,奈何弃之” 。

6.请简述一个有关曹操奸雄本色的故事。

答:错杀吕伯奢:曹操与陈宫逃亡,躲到吕伯奢家,吕家杀猪款待,曹操听见后院的磨刀之声,疑心大起,又听见有人说:绑上再杀于是,不问青红皂白,连杀吕家八口,最可恨的是,当他发现杀错人之后,并没有放过吕伯奢这一无辜的老人当陈宫责怪他残忍时,他振振有词地说:“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7.简述《三国演义》中能体现关羽“忠义”性格的一个故事。

答:①徐州失守:关羽中计被围屯土山,被张辽以“忠义”名义劝说后,提出三个条件而后暂居曹营曹操对他极尽恩宠,更赠他赤兔宝马,后听说了长兄刘备的消息后,义无反顾地离开曹操,追随刘备去了事后曹操感叹说:事主不记其本,乃天下义士也。

②关云长干里走单骑:关羽与刘备失散,暂居曹营曹操一心想收服关羽,三日一小宴,五日一大宴,赐美女、金银、官职等物品,关羽独留下赤兔马,以便来日寻刘备方便听到刘备下落后,关羽将官印吊于屋中,带上嫂嫂,奔向刘备途中因没获曹操批准,在五个关口受到阻拦,关羽皆杀之闯关。

8.简述《三国演义》中能体现“骄兵必败”主题的一个故事。

答:关羽大意失荆州:关羽拒绝和孙权联姻,激怒了孙权孙权令吕蒙夺回荆州吕蒙把战士化装成商人的模样,骗过了关羽的江边守军,顺利渡江,趁关羽轻敌,毫无防备,没伤一兵一卒就占领了荆州同时关羽在前线被徐晃包围,败退到麦城吕蒙又把麦城紧紧围住,关羽突围不成功,被俘不降,孙权杀之。

9.简述《三国演义》中的一个精彩的战斗场面。

答:三英战吕布:吕布在虎牢关斩杀多名联军大将张飞抖擞精神,来战吕布连斗五十余合,不分胜负云长见了,把马一拍,舞八十二斤青龙偃月刀,来夹攻吕布战到三十合,战不倒吕布刘备掣双股剑,骤黄鬃马,刺斜里也来助战吕布力穷而退,诸侯大军一齐掩杀,吕布退还虎牢关。

10.张飞性格粗豪,但也有细心的时候,举一故事说明。

答:张飞用计:刘岱、王忠奉曹操之命进攻徐州关羽擒了王忠,张飞邀功心切,刘岱却任其叫骂,坚守不出张飞情急计生,假作酒醉,打一士卒,使他误传信息,诱使刘岱上当,最后将刘岱一举活捉。

11.简述一个赵子龙英勇无敌的故事。

答:千军之中救阿斗:曹操大军来袭,刘备携百姓渡江,被杀得首尾不能相顾,妻离子散赵子龙受刘备之命保护主公的妻儿,但混乱中走失赵子龙杀入曹军阵营救出甘夫人,再杀入曹营怀揣幼主大战长坂坡,赵子龙直透重围,砍倒大旗两面,前后枪刺剑砍,杀死曹营名将五十余人赵子龙一战成名。

12.歇后语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说的是什么事?请简述这个故事。

答:黄盖行苦肉计:为了让曹操上当,以便火攻曹军,周瑜决定使用苦肉计黄盖愿行此计,并在周瑜与众将商议退敌之策时,故意大唱反调于是周瑜下令将黄盖打得皮开肉绽,卧床不起随后黄盖诈降曹操,率船火烧曹操水军,立下大功。

13.《三国演义》有不少广为流传的成语典故,“望梅止渴”就是其中一例请简述“望梅止渴”的情景。

答:曹操带兵攻打张绣,行军路过一片荒凉的干旱地区,将士们又累又渴此时,曹操灵机一动,告诉将士说:“前面有一片梅林,梅树结满了梅子”一想到梅子将士们嘴里就流出口水,都加快了步伐走出了干旱之地,将士们虽没见到梅林,但已经有水喝了。

14.古代战争中常用“火攻”,在三国之间的征战中也不例外请简述其中一个关于“火攻”的故事。

答:刘备挥师东进,连连告捷陆逊总督东吴军马,以静制动,等待破蜀良机由于天热难耐,刘备让蜀兵避暑林中,犯了兵家大忌陆逊见时机已到,调动各路军马一起行动,火烧蜀军边营,刘备损兵折将,全面溃败,幸亏赵云救驾,才逃到白帝城。

15.简述《三国演义》中一个经典故事。

答:A、温酒斩华雄:董卓部将华雄骁勇异常,先后战败盟军多名大将,盟军各将都有些惊慌失措袁绍正担心没人可拿下华雄时,关羽挺身而出曹操给关羽酾热酒一杯,与他饮了上马,关羽却叫曹操手下先斟下酒,便提刀而出,俄顷,关羽拍马而回,掷华雄人头于地,而斟的酒还是热的。

B、桃园三结义:东汉末年,天下大乱汉皇室后代刘备见国家不安,想干一番大事业,可惜力量不足一天他正在看官府的招兵告示,遇上路过的张飞,听说了刘备的宏图大志,决定与刘一起做番大事于是,二人相约到酒店相商,巧遇关羽,三人志向相同,惺惺相惜,在张飞家后的桃园义结金兰,共图大志。

16.请写出一个源于《三国演》的成语,并写出相应的人物及故事。

答:A、锦囊妙计:孙权用公瑾之计,引刘备入东吴招亲,要挟刘备交还荆州诸葛亮在他临行前交给赵云三个用锦做成的袋子,吩咐说:“内封三条神妙计策,到时依次打开行事”赵云和刘备、孙乾率五百军士到南许,依锦囊妙计破了公瑾计策,娶了孙权之妹孙尚香逃回荆州让东吴“赔了夫人又折兵”。

B、舌战群雄:曹操大军沿江结寨,准备并吞江东东吴君臣惊疑忧惧,是和是战难以定夺诸葛亮运用谋略,与东吴群臣纵论天下大事,巧舌辩驳,说服他们和孙权要与刘备联合抗曹才有后来的赤壁之战此成语原指与众多儒生谋士争辩,驳倒对方的议论,后指与很多人激烈争辩并驳倒对方。

C、羽扇纶巾:诸葛亮积劳成疾,临终与众将诀别,并安排了军国大事他死后虽秘不发丧,但司马懿见蜀兵后退已知真相,故催军速追突然五丈原上炮响旗飘,诸葛亮端坐四轮车出现,,他羽扇纶巾魏军见诸葛亮尚在,弃甲逃命,溃不成军两日后,司马懿方知车上是木人此成语形容诸葛亮的装束,也形容谋士镇定自若的潇洒风度。

D、初出茅庐:诸葛亮答应刘备出山,就亮设计在博望坡伏兵,以火攻使曹军惨败后称初次出来做事为初出茅庐,或用以比喻刚步入社会,在工作和处事方面欠缺经验。

E、乐不思蜀:蜀汉后主刘禅被司马氏俘虏,问之是否想家,说:此间乐,不思蜀形容快乐过头,忘记了老家。

F、锦囊妙计:孙权用公瑾之计,引刘备入东吴招亲,要挟刘备交还荆州诸葛亮在他临行前交给赵云三个用锦做成的袋子,吩咐说:“内封三条神妙计策,到时依次打开行事”赵云和刘备、孙乾率五百军士到南许,依锦囊妙计破了公瑾计策,娶了孙权之妹孙尚香逃回荆州让东吴“赔了夫人又折兵”这成语是比喻及时解救危急的好办法。

G、鼎足三分:赤壁一战奠定了三足鼎立的局面魏、蜀、五三方激烈斗争,最后却“权归司马”结束了三国纷争局面所以,《三国演义》的结尾两句是:“鼎足三分已成梦,后人凭吊空牢骚”射是以鼎的三足比喻三方分立相持的局面。

17.简述《三国演义》中的一个令你难忘的情景。

答:①刮骨疗毒:关羽旧时箭伤常在阴天发作华佗认为应当切开臂膀刮掉渗入毒药,病才能根除关羽便伸出臂膀让华佗切开华佗用刀刮骨,悉悉有声左右掩面失色关羽却饮酒食肉,谈笑弈棋,神色自若华佗刮尽其毒,敷上药,以线缝之关公大笑而起华佗称赞说:“君侯真天神也!②煮酒论英雄:曹操派人请刘备到小亭煮青梅喝酒曹操问刘备当世英雄是谁,刘备说了几个人,都被否定刘备反问曹操,曹操说:“今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刘备惊得手中的筷子掉在地下突然天降大雨,雷声大作,刘备说是因为害怕打雷,才掉了筷子曹操认为刘备胆小如鼠,再也不疑刘备了。

③空城计:诸葛亮失守街亭司马懿亲率大军扑来诸葛亮身边没有作战力量诸葛亮于是披上一件宽大长衫,戴一顶便帽,登上城楼,凭着楼上栏杆端端正正地坐下,点燃香,安然自得弹起琴来司马懿来到城下,看不出丝毫破绽忽然他神色一变,忙下令马上撤退。

④单刀赴会:鲁肃为夺回荆州,设酒宴招待关羽席间埋伏刀斧手关羽早有准备,只带领十几个随从人员,轻驾小舟,单刀赴会,席间,关羽借与鲁肃叙旧为由,拉着鲁肃不放手,实则以鲁肃为人质埋伏刀斧手见鲁肃被困,未敢轻易下手关羽安然离去。

18.简述一个关于关羽(张飞、赵云、周瑜、曹操、刘备、孙权、诸葛亮、黄忠、司马懿)的故事。

答:①关羽温酒斩华雄:袁绍率十八路诸侯讨伐董卓,虎牢关守将华雄一连斩杀联军多员大将关羽主动请缨,因为身份低微而受他人嘲笑关羽于是立下军令状曹操觉得他是英雄,奉温好的美酒一杯,关羽道:“酒且斟下,某去便来”关羽瞬间拿了华雄的首级回营,此时酒尚未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