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皮椎体成形术

合集下载

经皮椎体成形术

经皮椎体成形术

PART SIX
新型材料的研发和应用 手术技术的改进和优化 术后康复和预防措施的完善 临床试验和案例分析的积累
智能化手术导航系 统:提高手术精度 和安全性
新型材料和技术的 研发:提高椎体成 形术的疗效和安全 性
机器人辅助手术: 降低手术难度和风 险
个性化治疗方案的 制定:根据患者的 具体情况制定最佳 治疗方案
经皮椎体成形术对于骨质疏松性压 缩性骨折等病症具有显著的治疗效 果。
手术过程中可能 会出现出血、感 染等并发症
手术后可能会出现 邻近节段退变、脊 柱侧弯等并发症
手术后可能会出现 骨水泥渗漏、神经 损伤等并发症
手术后可能会出 现内固定松动、 断裂等并发症
严格掌握适应症和禁忌症, 确保手术安全
术前充分准备,提高手术 精准度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功能恢复:术后患者能够逐渐恢复 日常生活和工作能力。
长期预后:经皮椎体成形术的长期 预后效果良好,能够显著提高患者 的生活质量。
术后第一天开始进行下肢肌肉等长收缩训练 术后第三天开始进行上肢肌肉等长收缩训练 术后一周左右开始进行床上翻身和坐起练习 术后两周左右开始进行下床活动和站立练习
XX,a click to unlimited possibilities
汇报人:XX
CONTENTS
PART ONE
PART TWO
经皮椎体成形术是 一种通过微创手术 的方法,在影像引 导下,将骨水泥等 材料注入病变的椎 体,以增强椎体的 强度和稳定性,缓
解疼痛。
该手术主要用于 治疗骨质疏松性 椎体压缩骨折、 椎体肿瘤等引起 的疼痛,具有创 伤小、恢复快、 疗效显著等优点。
经皮椎体成形术的 手术原理是通过向 病变椎体内注入骨 水泥等材料,使椎 体恢复原有的形态 和功能,从而缓解

经皮椎体成形术与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效果比较

经皮椎体成形术与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效果比较

经皮椎体成形术与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效果比较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是一种常见的骨质疏松症并发症,临床上常常采用经皮椎体成形术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进行治疗。

这两种手术方式在临床上取得了良好的疗效,但在具体治疗效果方面究竟有何不同,还需要进行更深入的比较研究。

本文拟通过对经皮椎体成形术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效果进行比较,从手术原理、治疗效果、并发症等方面进行分析,为临床提供更为科学的参考。

一、经皮椎体成形术的手术原理与技术特点1.1 手术原理:经皮椎体成形术是一种通过经皮途径,利用特殊的植入物对椎体进行填充,从而恢复椎体高度与解剖形态,改善椎体压缩骨折引起的疼痛与功能障碍的手术治疗方法。

1.2 技术特点:该手术技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手术风险低等特点,适用于急性骨折与慢性疾病的治疗,对于那些不能耐受开放手术、麻醉风险较高、或已经接受过其他手术失败的患者来说,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治疗选择。

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的手术原理与技术特点2.1 手术原理: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是一种通过经皮途径,利用特殊的植入物对椎体进行填充并同时进行椎体后凸成形的手术治疗方法。

与传统的经皮椎体成形术相比,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能够更好地纠正椎体后凸、恢复脊柱的正常生理曲度,同时改善椎体压缩骨折引起的疼痛与功能障碍。

2.2 技术特点:该手术技术在纠正椎体后凸的也能够很好地恢复椎体高度与解剖形态,对于那些患者来说,能够有效改善压缩性骨折引起的疼痛与功能障碍。

并且,该手术技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手术风险低等特点,适用于急性骨折与慢性疾病的治疗。

三、经皮椎体成形术与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效果的比较3.1 疼痛缓解:经过一定时间的随访观察,经皮椎体成形术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在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方面,均能够显著缓解患者的疼痛症状。

但在对疼痛程度的比较中发现,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在疼痛缓解方面会更为显著,可能与其同时纠正椎体后凸有关。

经皮椎体成形术名词解释

经皮椎体成形术名词解释

经皮椎体成形术名词解释
嘿,你知道经皮椎体成形术吗?这可不是什么平平无奇的东西呀!
经皮椎体成形术呢,简单来说,就像是给椎体来一场特别的“修补工程”。

比如说,椎体就像是我们住的房子,有时候房子会出现一些裂缝
或者损坏,那我们就得想办法去修补它,让它重新坚固起来,经皮椎
体成形术就是干这个的!
它主要是针对那些椎体压缩性骨折的患者。

想象一下,椎体就像一
个被压瘪了的气球,而经皮椎体成形术就是要把这个“气球”重新吹起来,让它恢复原来的形状和功能。

医生会通过一种特殊的技术,将一
些像“胶水”一样的材料注入到椎体里面,让椎体变得更结实、更稳定。

我曾经就遇到过一位老爷爷,他因为不小心摔倒导致了椎体压缩性
骨折,疼得厉害呢!后来医生就给他做了经皮椎体成形术。

术后没多久,老爷爷就感觉好多了,他高兴地说:“哎呀呀,我感觉自己又能站
直咯!”你说神奇不神奇?
这可不是什么随随便便的手术哦!它需要医生有非常精湛的技术和
丰富的经验。

就好像是一个技艺高超的工匠,要精心地雕琢每一个细节。

而且呀,在手术前,医生还得仔细地评估患者的情况,可不是谁
都能做的呢,这得多谨慎呀!
经皮椎体成形术真的给很多患者带来了希望和福音呀!它能让那些
原本被疼痛折磨的人重新找回生活的信心和乐趣。

所以呀,可别小看
了这个经皮椎体成形术,它真的是一项非常了不起的技术呢!我的观点就是,经皮椎体成形术是现代医学的一个伟大发明,为患者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和改变。

经皮椎体成形术

经皮椎体成形术
若发生神经损伤,需进行相应的神经康复治疗。
04
经皮椎体成形术的 临床应用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
诊断
多数患者有骨质疏松症病史,部分患者有轻微外伤史。影 像学检查可发现椎体压缩性骨折,常见于胸腰段。
症状
疼痛剧烈,翻身及坐立时疼痛加剧,脊柱后凸畸形。
治疗
经皮椎体成形术是通过向病变椎体内注入骨水泥或人工骨 达到强化椎体的技术。该技术具有缓解疼痛、恢复椎体强 度和稳定性、防止椎体进一步压缩等优点。
对患者的身体进行全面检 查,以确定手术适应症和 手术方案。
影像学检查
进行X光、CT或MRI等影 像学检查,以明确病变部 位和程度。
手术过程
01
02
03
04
麻醉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 的麻醉方式,如局部麻醉或全
身麻醉。
穿刺
在C形臂X线机辅助下,将细 针经皮穿刺到病变椎体内。
球囊扩张
通过球囊扩张术将椎体扩张并 重塑,以增加椎体的稳定性和
经皮椎体成形术
汇报人:
日期:
目录
CONTENTS
• 经皮椎体成形术概述 • 经皮椎体成形术的技术流程 • 经皮椎体成形术的优缺点 • 经皮椎体成形术的临床应用 • 经皮椎体成形术的研究进展 • 经皮椎体成形术的未来展望
01
经皮椎体成形术概 述
定义和简介
经皮椎体成形术是一种微创手术,通过在皮肤表面插入一根 细针,进入椎体内并注入骨水泥或生物材料,以增强椎体的 稳定性和支撑力,缓解疼痛并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 折等脊柱疾病。
优点
快速缓解疼痛
经皮椎体成形术可以快速有效地 缓解患者的疼痛症状。
提高生活质量
通过恢复椎体的高度和形状,改善 脊柱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手术步骤

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手术步骤

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手术步骤
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是一种用于治疗椎体骨折或其他椎体病变的介入手术,以下是一般的手术步骤:
1. 术前准备:病人在手术室内躺平,清洁手术部位,并选择术中疼痛控制方式(如全身麻醉或局部麻醉)。

2. 引导针放置:医生使用X射线或者CT引导下,在病人的身体侧面或背面,确定准确的穿刺点,并通过皮肤和软组织将穿刺针(骨针)放入椎体。

X射线或CT扫描用于确保骨针的准确位置。

3. 确认骨针位置:一旦骨针到达椎体内部,医生会再次使用X 射线或CT进行确认。

在某些情况下,可能需要注射造影剂以确保骨针所处位置的准确性。

4. 胶水注入:医生通过骨针将骨水泥(通常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注入椎体中。

骨水泥填充椎体,稳固椎体,以减轻疼痛。

5. 结束手术:一旦骨水泥填充完成,医生会将骨针从椎体中取出,并覆盖穿刺点。

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一般是间接治疗椎体压缩性骨折的一种有效手段,但手术具体步骤可能会根据患者情况和医生的意见而有所不同。

术前和术后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症状和疼痛程度,以确保手术的安全和有效性。

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

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

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是指由于老年人骨质疏松使脊椎骨结构弱化,发生骨折的病症。

这种骨折在老年人中十分常见,往往会导致严重的疼痛和活动受限,甚至危及生命。

传统的治疗方法包括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其中经皮椎体成形术是一种相对较新的微创手术操作,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

经皮椎体成形术是指通过小切口在患者的背部或腹部,经皮肤和软组织,直接将骨水泥注入骨折椎体中,实现脊椎骨折的固定和疼痛的缓解。

其操作简单、创伤小、恢复快,适合老年人的身体状况和生活习惯。

下面详细介绍经皮椎体成形术的治疗过程和优势。

经皮椎体成形术的治疗过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麻醉:患者在手术前接受麻醉,可以选择全身麻醉或局部麻醉,根据个体情况和医生的建议。

2. 椎体准备:在患者的背部或腹部进行小切口,通过X射线引导下,将椎体内部的骨折椎体清除,为骨水泥的注入做准备。

3. 骨水泥注入:将骨水泥通过特殊的器械注入到清除后的椎体中,填充空腔,增强椎体的稳定性,同时缓解疼痛。

4. 验证和固定:通过X射线检查骨水泥的分布情况和填充效果,确保固定效果良好,并将手术切口进行适当处理。

经皮椎体成形术相较于传统手术治疗有以下几个优势:1. 微创性:经皮椎体成形术可以通过小切口完成手术,减少了创伤和出血量,术后切口愈合快。

2. 短暂恢复期:经皮椎体成形术可以在短时间内缓解疼痛,使患者早日恢复活动能力,提高生活质量。

3. 预防椎体坍塌:经皮椎体成形术能有效固定骨折椎体,避免进一步坍塌,减少了疼痛和畸形。

4. 相对安全:相对于传统手术,经皮椎体成形术的并发症较少,手术风险较低。

经皮椎体成形术作为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的一种新技术,具有操作简单、恢复快、疗效明显等优点,成为患者和医生的首选治疗方案。

每个患者的情况不同,治疗方法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和调整,术前和术后的合理康复训练也十分重要,以促进患者尽早恢复活动能力。

经皮椎体成形术与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适应症、手术方法、禁忌症、并发症及手术入路及要点总结

经皮椎体成形术与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适应症、手术方法、禁忌症、并发症及手术入路及要点总结

临床老年胸腰椎骨质疏松性骨折微创手术经皮椎体成形术与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适应症、手术方法、禁忌症、并发症及手术入路及要点总结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是老年骨科中的常见疾病。

传统治疗方法为支具外固定、卧床休息等措施,不仅治疗效果不理想,同时容易增加骨质脱钙疏松,形成恶性循环。

由于老年患者多合并基础疾病或身体状况较差,使得椎弓根螺钉复位内固定术容易由于患者身体状况差而受到限制。

微创手术经皮椎体成形术(PVP)与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在老年OVCF中逐渐开展,并取得一定的疗效。

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椎体纵向高度被“压扁”为主要表现的一种脊柱骨折,也是脊柱骨折中最多见的一种类型,临床多以第11、12 胸椎和第1、2 腰椎最为多见。

老年人由于骨质疏松,发生率约65%。

(T12、L2椎体压缩性骨折)治疗方法保守治疗:卧床休息3个月,受伤部位用软枕垫高:进一步骨量丢失,长时间卧床可致肺部感染、压疮、下肢深静脉栓塞等一系列并发症。

服用止痛药:产生耐药及药物不良反应。

外支具:妨碍功能锻炼。

传统手术:椎管减压加钉棒内固定治疗:仅用于骨折引起神经脊髓症状者,因骨质疏松而固定效果差。

微创手术:椎体成形术一种新的行之有效的方法。

经皮椎体成形术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是在影像增强装置监视下,通过经皮放置套管注射骨水泥进入椎体,以达到增加椎体强度和稳定性,防止塌陷,缓解疼痛,恢复部分椎体高度为目的一种微创脊椎外科技术。

手术方法患者取俯卧位,常规消毒铺巾,用1%利多卡因局部麻醉,在C 形臂机X线定位下找到伤椎的椎弓根在皮肤上的投影点。

再用穿刺针经皮钻入伤椎椎弓根至椎体前中1/3处。

抽出内芯,将聚甲基丙烯酸酯(PMMA)骨水泥调和至糊状,在监视下用推注器从穿刺针缓慢注入椎体内。

当骨水泥达到椎体后壁显影时,立即停止注射,骨水泥一般注射4-6 ml。

透视检测骨水泥的填注情况,待其良好完整后拔出穿刺针,敷贴消毒,完成手术,整个手术过程持续约30分钟。

经皮椎体成形术手术步骤

经皮椎体成形术手术步骤

经皮椎体成形术手术步骤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是一种治疗椎体骨折的介入手术方法。

该手术通过经皮途径,将骨水泥注入椎体内部,以加固和稳定椎体的结构,缓解患者的疼痛症状。

下面将详细介绍经皮椎体成形术的手术步骤。

1. 术前准备在进行经皮椎体成形术之前,患者需要进行全面的术前评估,包括病史询问、体格检查、影像学检查等。

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确定手术的适应症,并告知患者手术的风险和预后。

2. 麻醉经皮椎体成形术通常采用局部麻醉。

医生会在手术部位注射局部麻醉药物,使患者在手术过程中不会感到疼痛。

在一些特殊情况下,如患者无法耐受局部麻醉或合并其他疾病,可能会选择全身麻醉。

3. 穿刺定位在手术部位消毒后,医生会使用X射线或CT引导,准确定位需要治疗的椎体。

然后,医生会在椎体上标记穿刺点,并进行局部麻醉。

4. 椎体穿刺医生会使用特殊的穿刺针或导丝,经皮穿刺进入椎体。

在穿刺过程中,医生会通过X射线或CT引导,确保针头准确进入椎体的中心位置。

5. 骨水泥注入当穿刺针或导丝稳固地进入椎体后,医生会使用注射器将骨水泥缓慢注入椎体内。

骨水泥会充填椎体的空腔,增强其结构稳定性。

医生会根据需要注射适量的骨水泥,以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

6. 观察和结束骨水泥注入完毕后,医生会观察一段时间,确保没有出血或其他并发症发生。

如果一切正常,医生会将穿刺针或导丝拔出,并进行简单的包扎处理。

患者需要休息一段时间,并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术后护理。

总结起来,经皮椎体成形术是一种通过经皮途径,将骨水泥注入椎体内部的介入手术。

它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疗效明显等优点,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应用。

然而,由于手术操作技术要求高,患者选择适当的手术医院和医生是非常重要的。

对于患者而言,术前的全面评估和术后的恢复锻炼同样也是至关重要的。

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能够让更多的人了解经皮椎体成形术,从而更好地应对椎体骨折的治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起效时间:一般术后数小时或数天疼痛开 始缓解。
注入骨水泥后疼痛缓解的原因尚不十 分清楚:
1、由于骨水泥的机械性支撑作用.缓 解了病变椎体对周围结构的压迫,
2、PMMA的化学与热效作用,可使 肿瘤发生坏死,周围组织内敏感的神 经末梢也可能被破坏。
疗效
增强椎体强度
椎体成形术能恢复压缩椎体1/2以常者 ➢ 广泛的椎体破坏者慎用 ➢ 极度衰竭者和不能忍受者相对禁忌 ➢ 不能进行急症外科减压手术的医院
操作器械与材料
材 料: 主要为骨水泥(PMMA) 器 械: 椎体穿刺针、骨水泥专用带
锁注射器。 导向设备: C臂X线机或X线机结合CT。
操作方法
1.椎体穿刺 2.脊柱活检 3.造影 4.骨水泥注射
➢ 1994年,PVP开始在美国应用,逐 渐推广用于脊椎血管瘤、骨髓瘤、 溶骨性转移瘤患者。
➢ 1997年,Lane将之用于椎体骨质疏 松治疗。
概念和历史
➢ 国外有人将其用于新鲜的椎体骨折, 甚至严重的爆裂性骨折。
➢ 国内2001年,滕皋军首次应用PVP 治疗椎体转移性肿瘤。
适应证
➢ 椎体溶骨性转移瘤 ➢ 椎体骨髓瘤 ➢ 椎体血管瘤 ➢ 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
经皮椎体成形术
概念和历史
经 皮 椎 体 成 形 术 ( Percutsneous Verteroplasty,PVP), 即经皮通过椎 弓根向椎体内注入人工骨方法,以 达到增强椎体强度和稳定性、防止 塌陷、缓解腰背疼痛,甚至部分恢 复椎体高度的目的。
概念和历史
➢ 1984年法国Deramond应用经皮椎 体成形术(PVP)治疗椎体血管瘤 。
并发症
PVP是较为安全的介入技术,并 发症发生率较低。神经功能障碍或 感染性并发症发生率小于0.5%.神 经根痛约3.7%。
并发症
1、术中骨水泥渗漏入临近结构,导致 脊髓或神经根损伤。
2、静脉栓塞、脂肪栓塞。 3、骨水泥引起低血压、中毒、热烧伤
等。
疗效
疼痛缓解
缓解率:70%以上的转移瘤或骨髓瘤患者 治疗后达到明显或完全缓解.椎体血管瘤 与有疼痛的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明显 或完全缓解者则超过9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