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岛故事
流落荒岛生存故事

流落荒岛生存故事
一个孤独的人有一天,不知从何处来,被一艘孤舟流落至一个荒岛。
荒岛上只有一种树,除此之外一片荒凉。
那个人立刻开始努力应付生活,他开始去搜集树上的叶子,采摘
沙滩上的贝壳,还有荒岛上的鸟蛋等等。
他一点点地建立起一座小屋,同时利用贝壳和石块做出许多工具,每天早晨都会前去收集到饮料和
食物,并在每个晚上回到小屋中陪伴孤单。
数月来,这位被困荒岛上的人一点点地塑造了他的生活,强健的
体魄,幸福的心灵和智慧的言语使他活得自在自由。
直至有一天,远方传来一艘船只,拯救了这位被困荒岛上的人。
这种被困荒岛上的生存故事,虽然充满孤独与艰辛,但也给了我
们巨大的勇气和希望。
荒岛历险故事(上)-第6章

第6章毒蛇盘踞的海岛1. 毒蛇盘踞的海岛许多海岛由于气候温和湿润,适合蛇类栖息。
海岛中蛇类数量最多的,当首推我国的蛇乌。
蛇岛位于渤海东部,距旅顺老铁山只有20 多公里,属大连市管辖。
它长约1.5 公里,宽0.7 公里,面积0.8 平方公里,海拔215 米,岛上植物繁茂,灌木杂草丛生。
就是这么一个小岛,上面竟盘踞着1.4 万条凶猛的毒蛇-- 黑眉蝮蛇。
黑眉蝮蛇善于利用各种保护色进行伪装。
它们挂在树上就像干枯的树枝,趴在岩石上恰如岩石的裂纹,蜷伏在草丛中活像一堆畜粪。
这样的伪装很能迷惑过往的候鸟。
这些鸟儿一旦收拢翅膀降落在树枝上、岩石上或草丛中,转眼间就被蝮蛇咬住,成为它的美餐。
据说在20 世纪30 年代,岛上的黑眉蝮蛇有5 万条之多!由于种种原因,蝮蛇的数量急剧下降。
现在,已经采取了保护措施,经国务院批准,1980 年成立了辽宁省蛇岛老铁山自然保护区。
2.千岛湖水下古城探秘江水电站,原淳安县、遂安县两县合并为现在的淳安县,29万人移居他乡,两座具有千年历史的县城淹没在水中,形成了烟波浩淼的千岛湖。
四十多年过去了,两座古城现在还在吗?她会是怎样一个情况了?她会不会成为千岛湖旅游项目开发又一个亮点?不久前的水下古城探秘,初步揭开了在千岛湖底沉睡四十年的遂安古城的神秘面纱。
日前,千岛湖旅游局组织有关方面专家,并从北京邀请了六名潜水员,并带来了国内先进的水下摄像设备,来到被淹水底的遂安古城进行考察。
遂安县城俗称“狮城”,建制于公元208年,距今1800余年,地处现在的千岛湖风景区茅头尖水域,距千岛湖镇约40公里。
考察人员第一次古城考察的基础上,根据新安江水库形成前后的地图和知情人回忆,确定了古城区域。
当天湖面风浪较大,工作船无法定位,考察小组决定由两名潜水员入水定位。
入水后不久,传来了令人振奋的消息:古城城墙找到了,同时还从水中打捞起一批城墙砖、瓦片、餐具等物品。
在做好水下拍摄准备工作后,四名潜水员带着摄像设备同时潜入水下,此时湖面温度高达27℃,而水下温度只有20℃。
荒岛历险故事(上)-第5章

第5章神秘的复活节岛1. 复活节岛石像之谜智利的复活节岛,是世界上最孤独的地方之一。
它坐落在茫茫无际的南太平洋水域,离南美海岸大约有3700千米,离最近的有人居住的岛屿有1000 千米之遥。
小岛的自然环境极其恶劣,厚厚的岩浆和火山灰覆盖着整个岛屿。
可是,在岛屿周边沿海的地方,却不知由什么人、在什么时候修建了300 多座巨大的石头平台。
这些平台由许多碎石堆成,大约长90 米,高出地面 3.6 米,中央还建有朝向内陆的石头斜坡。
每座石台上都矗立着一些高大雄伟、面貌怪异的石像,一般为4~6 尊,最大的平台竟并排摆着15 尊石像。
让人困惑的是:岛上那些巨大的石像是谁建造的呢?他们又为什么要建造这些石像呢?怪异的石像这些被当地居民称为“毛阿伊”的石像,有着非常明显的特征:形态各异的长脸,略微向上翘起的鼻子,向前突出的薄嘴唇,略向后倾的宽额,垂落腮部的大耳朵,刻有飞鸟鸣禽的躯干以及垂立在两边的手,这些奇特的造型赋予石雕以独特的风采,使人一眼就能认出它们。
另外,有些石像头上还戴有圆柱形的红帽子,当地人称为“普卡奥”,远远看去,红帽子颇似一顶红色的王冠,更给石像增添了尊贵、高傲的色彩。
这批石雕人像最大的重量超过80 吨,有的石像上还戴着石帽,石帽最小的也有2.5吨,它们究竟是如何被制作者从采石场上凿取出来,如何加工制作,又采用什么办法,将它们运往远处安放的地方,使之牢牢地耸立起来的?而在前几个世纪,岛上居民还未掌握铁器。
这一切多么令人不可思议。
雕刻之谜一些科学家曾经向岛上的土著居民请教,但是他们都不知道巨石人像的来历,更没有人参加过雕刻。
一般认为,雕刻者们先在岩石上雕刻出石像的正面,再将这些石像从岩石上完整地凿下来,然后对石像的背部进行磨平加工,刻上花纹和图案,最后把这些已经完成的石像运到海边的平台上竖起来。
关于搬运,有人认为,他们先用砍伐下的树干搭成一个巨型的木橇,再把石像装上,然后用绳索拖着木橇,沿着芦苇或青草铺成的道路艰难地前进,一直运到海边的平台上。
《鲁滨逊漂流记》:孤独与求生的荒岛故事

鲁滨逊漂流记:孤独与求生的荒岛故事概述《鲁滨逊漂流记》是丹尼尔·笛福(Daniel Defoe)于1719年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以一个男人在荒无人烟的荒岛上的生存经历为主线展开。
这个男人名叫鲁滨逊(Robinson),由于船只遭遇暴风雨而漂流到了这个荒岛上,接下来的几十年里,他孤独地在这座岛屿上生活,并通过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坚强意志寻找生存之道。
主要内容环境描述首先,鲁滨逊发现自己被困在一座高大且茂密的森林环绕的荒岛上。
他形容了岛屿周围清澈蓝色海水、沙滩、山脉以及覆盖着各种植被的土地。
然而,他也意识到了他面临着巨大的困难和挑战。
孤独感与逆境鲁滨逊最初面对孤独感和绝望。
他开始反省自己的过去,感受到与外界和社会的隔绝。
然而,他决定将这种困境转化为力量,凭借着顽强的意志和创造力,在岛上建立了居所、种植作物,并捕猎养殖以保证自己的生存。
树立秩序与时间管理在荒岛上,鲁滨逊学会了安排自己的时间,并建立了一套有序的日常生活。
他定期进行各项任务如植物种植、食物储备和建筑维修等等,以确保自己生存下去。
通过这样的时间管理,他不仅避免了无聊和消极情绪的侵袭,还提高了生活效率。
学习与技能获取为了更好地生存下去并渡过孤寂漫长的岁月,鲁滨逊努力学习各种知识和技能。
通过书籍和其他资源,他掌握了航海、耕作、陶艺等多项技能,并加以实践应用。
这些技能不仅改善了他在荒岛上的生活品质,还帮助他解决了很多困难。
人性探讨与反思在漂流孤岛的这段经历中,鲁滨逊开始审视自己和人类的本质。
他思考着人的社会属性和归属感,并对荒岛上的无人烟变得渐渐习惯。
这种内省让他重新评估了自己过去的决定以及对待人际关系、友情和社会责任的看法。
结语《鲁滨逊漂流记》是一部关于孤独与求生的荒岛故事,它揭示了一个普通人在艰苦条件下努力求生拼搏,并在孤寂环境里通过坚持不懈和创造力找到生活意义的故事。
这部作品不仅展现了人类困境、孤独感和自省,也鼓励我们勇于面对逆境并用智慧和毅力去克服挑战,塑造更美好的未来。
鲁滨逊流落荒岛的五件事

鲁滨逊流落荒岛的五件事
“只有我,一个孤独的人,活在这极其荒凉的荒岛上。
”
有这样一个故事,讲述了一个年轻人鲁滨逊,当他上船旅行之时,不小心漂流到荒岛上,孤立无援的生活了28年。
鲁滨逊经历了无数艰辛,但毅力及坚强的精神使他并未因此而放弃。
在孤独的荒岛上,他必须思考如何使自己能够生存下去,于是他做了5件事:
第一,他利用木材建造了一座小屋,其中有住宿及加工室,还有一个可以俯瞰整个荒岛的高台。
经木工技术建造而成,使他从寒冷、风雨中得以避难。
第二,鲁滨逊利用自己的熟练技能制作了各种工具。
他制作了一把工具包,里面有各种类型的宝刀、锄头、锤子等,用来改变这片荒岛的面貌。
第三,他制作了一艘船,这是他想要自己驾驶离开这片荒岛的重要准备。
他专心致志地制作了一艘船,当它终于完成之时,他感到欣慰,而这艘船也成为了他离开荒岛的绝佳工具。
第四,他还放养了几只动物,每天带着动物散步,让他既能够从中受到乐趣,也能够获得营养。
他给了动物们一个朋友,与他一起度过孤独的日子。
最后,他习惯性的培养了一些植物,他的植物园丰富着,他能够从中获得营养,也能够大量供应药用植物,在必要的情况下也能够为
自己制药。
鲁滨逊用自己的毅力及勇气,以及对自然界的理解,使他在荒岛上生活了28年。
他的故事把我们的目光带到一个重新定义勇气及毅力的地方,他没有让命运把他打倒,而是用有限的资源逆袭了命运,在荒岛上活出了自己的生活。
六年级想象荒岛生存故事

荒岛生存故事
今天下起了绵绵小雨,虽然雨势不大,但有很大的雾,令大家视线模糊。
大家穿上雨披,来好好参观这座岛。
大家激动得满面红光,因为这一点雨根本浇灭不了大家的热情。
这座岛上到处是参天的大树,随处可见野生动物留下的粪便。
猴子在树上荡着“秋千”;海鸟在天空展翅盘旋;蝴蝶在花丛中比翼联翩;大象在泥地里相互“寒暄”……
天渐渐黑了,空气中透露着诡异的气息。
我说:“大家回到原来的营地搭帐篷。
”(因为集体参观,怕野兽把帐篷毁掉,所以拆了帐篷)汤晓可能神经过于紧张,拔腿就跑。
这个田径高手我们怎么追得上?于是大家分头寻找。
过了5分钟,范书洋大叫:“快来,这不是汤晓吗?”我们随着范书洋的指的方向看去,果然在大雾中看到一个身影。
我们三步并做两步地跑过去,只见汤晓气喘不止,倒在地上,脸色苍白,手脚僵硬。
我连忙问:“汤晓,你振作一点。
到底怎么了?”“我……我被蛇……咬了。
”汤晓连说话都结结巴巴了。
我赶紧叫来赵乐,给汤晓做全身检查,而我们男生连忙回避。
3分钟以后,赵乐说:“汤晓身上没有一处被蛇咬的痕迹。
”汤晓说她明明看见有蛇向她扑来啊。
我眼神不小心瞟到汤晓的鞋子,上面有一颗蛇牙,插得很浅。
我说:“汤晓,蛇并没有咬到你,而且还断了颗牙呢!不信看你鞋。
”大家看了看汤晓的鞋,相视而笑。
……
这一天,就在这场虚惊当中过去了。
荒岛上的故事

荒岛上的故事在茫茫的大海上,有一座荒无人烟的小岛,岛上绿树成荫,鸟语花香,阳光明媚,海风清爽。
这座小岛就像是大自然的一幅画,美丽而宁静。
故事的主人公是一位名叫杰克的年轻人,他是一名航海家,因为一场意外,他的船只在风暴中遭遇了巨浪,最终被卷到了这座荒岛上。
孤独的荒岛上只有他一人,面对这突如其来的困境,杰克并没有绝望,而是开始了他在荒岛上的生活。
白天,杰克会去海边捕鱼,用树枝搭建简易的渔网,然后耐心地等待鱼儿的出现。
有时候,他还会去森林里寻找一些野果野菜,丰富自己的食物来源。
在这个过程中,杰克学会了倾听大自然的声音,学会了观察生活的细节,他慢慢地适应了这种简单而自给自足的生活方式。
夜晚,荒岛上的星空格外美丽,杰克会躺在沙滩上,仰望着满天繁星,思考着自己的生活。
在这无尽的星空下,他感受到了自己的渺小,也感受到了大自然的伟大。
他开始珍惜每一个来之不易的日子,珍惜每一次与自然的交流。
在这座荒岛上,杰克也遇到了一些困难和挑战。
有一次,他在海边捕鱼时遇到了一只凶猛的海鲨,幸运的是他及时躲避开来,没有受到伤害。
还有一次,他在森林里迷路了,幸好最终被他找到了回家的路。
这些困难并没有让杰克灰心丧气,相反,他从中学会了更多的生存技巧,也更加珍惜每一次平安。
时间在荒岛上似乎变得无比缓慢,但杰克并没有感到孤独和无助。
他在这片荒凉的土地上找到了自己内心的宁静,找到了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方式。
他学会了欣赏自然的美丽,学会了感恩每一次与自然的相遇。
在这座荒岛上,杰克的内心也得到了一次洗礼,他变得更加坚强、勇敢和乐观。
他明白了生活的可贵,明白了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
最终,当他的船只得以修复,他也带走了荒岛上的这段宝贵经历,带着对生活的感激和对自然的热爱,继续着自己的航海之旅。
荒岛上的故事,就像是一篇关于生命与自然的散文,简单而深刻。
在这片荒凉的土地上,杰克找到了自己内心的宁静,也收获了对生活的感激和对自然的热爱。
这段经历,将成为他一生中最美丽的记忆,也将成为他航海生涯中的一笔宝贵财富。
一班小孩荒岛历险的故事

一班小孩荒岛历险的故事乐乐是个聪明的小男孩儿,对一切新鲜的事物都感兴趣。
一天,乐乐来到了地大物博的图书馆,看了一本《格列弗游记》的书,乐乐他异想天开,想着能像主人公一样,于是他偷偷登上了一艘向大海深处探险的船。
大船在岛上行驶了三天三夜,海面一直风平浪静,这天,乐乐像往常一样,躲在仓库吃着里面的食物,因为乐乐是个小吃货,没过多长时间,食物就被吃光了。
可是,噩梦还是来了,海上出现了龙卷风,吹的船直转圈,船上的物品被吹的东倒西歪,船被海浪打的稀巴烂。
海上全都是大船掉落下来的木块,乐乐非常聪明,一下抱紧了木块,也只有乐乐没有被海水淹没。
乐乐东张西望,发现了一个小盒子,乐乐一把抓了过来,想着应该有用。
乐乐在海上漂呀漂,终于,漂到了一个无人岛上,这个小岛上树木茂盛,古木参天,乐乐一看,竟没有一个他认识的植物。
乐乐拨开了遮挡他视线的叶子,闻到了一股难闻的腐臭味,他顿时被眼前的景象给吓得心惊肉跳。
前面是一只巨大无比的鸟,在低头吃着小动物,乐乐赶紧捂住了自己的嘴巴,怕发出一点点声音,被大鸟给发现。
正在他担心的时候,他却被面前的草给绊倒了。
一头摔在了鸟蛋上,大鸟一看,发出了怒吼,灯笼似的眼睛死死地盯着乐乐。
乐乐转身就跑,可是他在大鸟面前如同一只蚂蚁一般,大鸟走一步,相当于乐乐的五十步。
大鸟张开了血盆大口,叼起了乐乐,乐乐吓得惊慌失措,挣扎了好久。
忽然,脑子里上闪过一个念头,他拿出了口袋里的小盒子,没想到是火柴,他点起了火柴,放进了大鸟的嘴巴里。
大鸟因为着火,就张开了嘴,乐乐就趁机逃跑了。
随之,大鸟就这样被活活烧死了。
由于之前的大火,引来了船只,乐乐终于离开了无人岛。
这次历险让他印象深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荒岛故事”揭示的奥秘
彼得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在荒岛上,有五个亚洲人和一个美国人,亚洲人负责觅食并制成熟食,美国人则负责吃饭并将残羹剩饭分给亚洲人。
亚洲人每天辛苦忙碌,美国人则漫步沙滩,亚洲人当然不能长此以往无偿地提供食物,美国人就开出一张张欠条给亚洲人,承诺亚洲人今后可以用这些欠条,换取美国人已经有的舒适生活。
后来,荒岛上来了一位银行家,他帮助亚洲人收集和管理美国人的欠条,并告诉亚洲人,这些欠条积累起来,就可以获得像美国人一样的生活。
美国人在欠条的压力之下,一方面不得不让亚洲人偶
尔来自己的沙滩散步;另一方面,又制造出一些魔术或把戏让亚洲人玩,告之这些魔术或把戏可以在未来得到更多的欠条,由此从亚洲人那里暂时地收回一些老欠条。
这样日积月累,美国人和亚洲人及银行家之间的欠条游戏越玩越大,越玩越复杂。
亚洲人更大规模和更高水准地向美国人提供食物,美国人则更多地签署欠条,并“创造”更加复杂的魔术或把戏,亚洲人之间也用欠条来进行内部交易,银行家由此获得了更多的欠条业务,荒岛变成了繁荣之岛。
如果读者只看到荒岛的繁荣,那么,美国人的欠条似乎就是亚洲人觅食等生产活动的推动力。
然而,彼得清醒地看到其中的奥秘,并提出让荒岛上
居民振聋发聩的问题——如果亚洲人向美国人索回物品或服务,美国人却无法足够提供,荒岛将是何种世界?
基于荒岛上的美国人,根本不可能提供足够的物品和服务来赎回所签发出去的欠条,荒岛的未来便迅速清晰起来:美国人将会被赶下大海,亚洲人会因为物品丰富和闲暇增加,生活和生存得更好。
“繁荣荒岛”将走向何方
今天的世界,其实就是一个繁荣起来的“荒岛”,欠条就是美国印制出来的货币。
至于亚洲人,我们
可以将其扩展为整个与美国进行贸易的外部世界。
美国通过美元作为国际货币的特殊地位,换取并享受着他国提供的商品和劳务,形成了美国对他国越来越大的贸易逆差,他国则日积月累地增加着美元的储备数量。
在美国之外的他国之间,也流通使用美元来进行贸易等经济活动。
美元不过是美国对贸易他国的一种购买力承诺,问题是美国人能不能够提供出足够大量的商品和服务,从而守住这份购买力的承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