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
02第一单元 生活与消费 第2课 多变的价格

第2课多变的价格[最新考纲] 1.价格的决定与变动:价值与价格;价值决定价格;价值规律及其表现形式;供给与需求;影响(均衡)价格的因素。
2.价格变动对经济生活的影响:价格变动对消费者的影响;价格变动对生产的影响;价格变动对需求量的影响。
[试判断]1.价格是商品使用价值在量上的反映,使用价值越大价格越高。
()2.个别劳动时间大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商品价值增加。
()3.某企业通过技术创新可以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降低商品的价值量。
()4.在商品流通过程中,有时供求决定价格,有时价值决定价格。
()5.价值规律要求实行等价交换,所以每一次商品交换都是商品的价值与价格相符合。
() 6.水务公司供水价格提高,会使居民生活用水量大幅度减少。
()7.为降低碳排放,某运输公司将动力燃料由汽油改为天然气,这属于互补品战略。
() 8.市场决定价格与价值决定价格是矛盾的。
()9.对于互补商品来说,商品价格变动与其互补商品需求量是同向变化的。
()10.价格上涨,该商品生产要素投入一定增加。
()核心考点一影响价格的因素1.影响价格的因素(1)供求影响价格提醒价值是价格的决定因素,供求关系是价格的影响因素,供求关系不会也不能决定价格。
(2)价值决定价格①价值与价格的关系②商品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的关系劳动生产率使用价值量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单位商品价值量商品的价值总量社会不变个别不变不变提醒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与个别劳动生产率无关。
商品的价值总量与个别劳动生产率成正比,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无关。
(3)影响价格的其他因素因素表现货币供应量当货币供应量超过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就会引起通货膨胀,物价上涨;反之,则会引起通货紧缩,物价下跌货币的币值一般与商品价格成反比国家宏观经济政策主要通过控制流通中的货币量以及财政支出的数量,平衡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稳定物价生产经营者、消费者①生产经营者的降价销售等②消费者的收入水平、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等市场交易①国内市场:市场秩序、市场交易原则的遵守程度②国际市场:国际市场上商品的价格、国际经济形势、汇率变动等2.价值规律(1)基本内容: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一第一单元 生活与消费PPT (共7份打包)6

二、关于消费问题 1.为什么要提高居民消费水平 (1)消费反作用于生产。消费可以拉动经济增长,促进生产发展,推动生产的调整 和升级。 (2)消费与收入分配。促进消费有利于社会收入差距的调节。 (3)消费水平提升,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要求。 (4)消费水平提升,有利于优化出口、投资、消费结构,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5)促进消费有利于扩大内需,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市场,减少对外依存度。 2.如何扩大内需,提高人们生活水平 (1)影响消费水平的根本因素是经济发展水平。提高居民消费水平最根本的就是 大力发展生产力、发展经济。
人生,总有乌云密布的低沉的时刻,但也会有蓦然抬头,拨云见日的一天。而最重要的是在低潮时要忍耐得住,不要放弃对光明的追求,永远不要以为走投无路了,你只要足够坚定,运气会眷顾你;永远不要轻易放弃,或许再坚持下这个坎儿就过去了,一旦
熬过阴霾,你会发现发现自己会变的无比强大。人生在世没有什么过不去的坎儿,如果遇到挫折和困难,我们必须激励自己努力前行。不少朋友会写一些励志的话语贴在办公桌上,那么励志的句子致自己简短有哪些?今天小编就为大家整理了经典有气质内涵 的句子,看看正能量的句子经典语句,让自己的每一天都充满生机,向着美好的未来前行!一、励志的句子致自己简短1、前方无绝路,希望在转角。2、穷则思变,既要变,又要实干。3、欲望如海水,越喝越渴。4、不去追逐,永远不会拥有。不往前走,永 远原地停留。5、勇气不是感觉不到恐惧而是感觉到恐惧也继续做下去。、只有一条路不能选择,那就是放弃。7、只要还有明天,今天就永远是起跑线。8、现实很近又很冷,梦想很远却很温暖。9、松驰的琴弦,永远奏不出时代的强音。10、东西,让你羡慕, 却不能拥有;有些错过,让你留恋,却终生遗憾。11、人生应该树立目标,否则你的精力会白白浪费。12、前方无绝路,希望在转角。13、最后的措手不及是因为当初游刃有余的自14、瞄准天上的星星,或许你永远也射不到,但却比你瞄准树梢射得高远。15、 一个人有生就有死,但只要你活着,就要以最好的方式活下7、过去是经历,现在是尝试,未来是期待。经历过,尝试着,就有期待。18、别放弃你的梦想,迟早有一 天它会在你手里发光。19、一个人拥有什么样的性格,就拥有什么样的世界。20、当你停下来休息的时候,不要忘记别人还在奔跑。二、经典有气质内涵的句子1、不要问自己收获了多少果实,而是要问自己今天播种了多少种子。2、别为小小的委屈难过,人 生在世,注定要受许多委屈。智者懂得隐忍,原谅周围的那些人,让我们在宽容中壮大。3、如果你热爱一件事,那么你整天都能埋头于这件事而不觉得无聊,这样你才能在这个领域内出类拔萃。如果你全力以赴地去做你真心热爱的事情,那没有人会是你的 对手。4、把圈子变小,把语言变干净,把成绩往上提,把故事往心里收一收,现在想要的以后都会有。5、随着年龄的增长,人总会变得越来越宽容,所以很多事情到最后并不是真的解决了,而是算了吧。6、人和人真是说不清的劫数,你为了一个人辗转反 侧夜不能寐,那个人又为了别人,神魂颠倒食不知味。7、突然发现有些感情,有些事,不是几句煽情的文字就能决定的,终究抵不过内心的波涛汹涌以及现实的无奈。8、过去的人,有他们出现的意义,但不要太念念不忘。过去的人有过去的好,但最好的, 都是你身边的那个。9、不是谁辜负了誓言,而是被时间扯淡了思念。0、总有一天,你会在我的世界里下落不明,我会在你的世界里杳无音信1、在前进的路上,别急着一口气狂奔到底。静得下心,才能守住目标,沉得住气,才能持续发力。以笃志力行的心 态,做久久为功的努力,踏踏实实的你,终将变得很了不起。2、不再向往单纯,而是让心底的单纯唤醒梦魇迷住的躁动与孤寂,于是慢慢的,开始懂得了感恩,懂得了珍惜,懂得了生命中那些真正重要的东西,有一种单纯的幸福幸福。3、我们总是喜欢拿顺 其自然,来敷衍人生道路上的荆棘坎坷,却很少承认,真正的顺其自然,其实是竭尽所能之后的不强求,而非两手一摊的不作为。4、因为平时你们没有利益冲突,自然相安无事。但有些人就是一旦触及利益,就绝不会忍耐你。所以啊,看一个人爱不爱你, 重点是看有矛盾时,他会不会忍你。忍你的是好心,吼你的要当心。5、心,是静的才好,能静下来的,才是心情。不然,烦躁中怎么能让自己染上心思。心思,是美的那种,女子的心思就是在安静的时间里,想一些事,看一本书,想一个人,那种心情只能 在静的环境里生存。6、如果自己都在偷懒,命运又怎么会认可你。别再虚度光阴,叫醒那个沉睡的自己。记住,只要开始,就永远不晚。7、人最大的对手,往往不是别人,而是自己的懒惰。别指望撞大运,运气不可能永远在你身上,任何时候都要靠本事吃 饭。你必须拼尽全力,才有资格说自己的运气不好。8、在人生之中的某天,某个时刻,如果还是会想起,那就只不过是一道模糊的风景,是不能追忆的苦痛。向前看,向后看,在那一望无际的忆海之中,又怎么能够有一个参照物,找到
高中政治(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高中政治(必修一)知识点总结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第一课、神奇的货币1、商品①含义: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②必须具备的条件:A、必须是劳动产品,不是劳动产品不一定是商品。
B、必须用于交换,不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不是商品,交换是商品的基本特征。
C、凡是商品都有使用价值,但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不一定是商品。
D、商品一定离不开流通领域,一旦进入消费领域就成为消费品,不再是商品。
③商品的两个基本属性:A、使用价值和价值是商品的两个基本属性。
(前者是自然属性,后者是社会属性)B、使用价值是指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
C、价值是指凝结在商品中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注:1、劳动产品不一定有价值,因为价值是商品特有的属性。
2、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不一定有价值,因为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不一定是商品。
☆两者关系:对立统一统一:同时存在商品中,商品是两者的统一体。
对立:任何人都不能同时拥有两个属性。
A、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因为商品是用来交换的,没有用的物品人们是不会要的),作为商品,必然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二者缺一不可,这是两者统一的表现。
B、对立表现在:商品生产者和购买者,对于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二者不可兼得。
商品生产者要想实现商品的价值,他必须把使用价值让渡给购买者,而购买者为了得到使用价值,也必须支付出相应的价值给生产者,当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分离时,意味着交换实现。
2、货币①货币产生:偶然物物交换——扩大的物物交换——一般等价物——一般等价物固定在金银上→货币产生。
(注:偶然的物物交换不是等价交换。
)②货币的本质——一般等价物(本质)是商品。
原因:产生:它本身是一种商品,作用:它同一般等价物一样,表现其他一切商品的价值,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
③货币的职能:A、基本职能:(1)流通手段,只需现实货币。
(2)价值尺度,只需观念上的货币。
B、其它职能:(1)贮藏手段,足值的货币(2)支付手段,交钱与交换时间不同。
例:到银行取工资。
高中政治必修一 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

【必修一】 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商品的定义与属性>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其基本属性为使用价值和价值本质:一般等价物基本职能:价值尺度、流通手段代售产品量×商品价格水平 货币流通次数含义:纸币是国家(或地区)发行的并强制使用的 发行标准:以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结算方式:现金结算、转账结算信用卡(简化收款手续、方便购物消费) 支票(活期存款的支付凭证,分为转账支票和现金支票)<外汇汇率判断标准>如果用100单位外汇可以兑换更多的人民币,说明外汇的汇率升高,反之,则说明外汇汇率跌落。
<保持人民币币值基本稳定的直接因素>对内保持物价总水平稳定,对外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价值决定价格 供求关系影响价格<商品的价值量的决定因素>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劳动时间决定的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 纸币货币与纸币 结算工具 结算方式与工具 价格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商品价格受供求关系的影响,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1、替代品:功用相同或相近,可以满足消费者的同一需要。
(例:牛肉与羊肉)2、互补品:两种商品必须组合一起才能满足人们的某种需要。
(例:汽油与汽车)1、调节生产2、调节生产要素的投入从众心理求异心理攀比心理求实心里恩格尔系数:食品支出占家庭总支出的比重1、量入为出,适度消费2、避免盲从,理性消费3、保护环境,绿色消费4、勤俭节约,艰苦奋斗<供求关系曲线图>价格变动对人民生活的影响价格变动对生产经营的影响价格规律与变动影响消费的主观因素消费者应遵循的原则消费价值价格价格供过于求供不应求。
高中政治必修一第一单元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必修一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1什么是商品商品的两个基本属性是什么2什么是货币货币的本质是什么货币的基本职能是什么3什么是纸币纸币的发行规律是什么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的现象,解决的措施是什么 4结算方式:现金结算转账结算信用工具信用卡支票5什么是外汇什么是汇率6人民币升值的影响利:有利于进口商品有利于对外投资外出旅游出国留学弊:不利于出口引起外资,会导致资本大量外流单纯依靠价格优势的产业受到冲击会导致国内就业压力加大本国的外汇储备贬值7如何分析物价上涨或下降的因素(1)商品的价值决定价格(2)供求关系影响价格(3)分析商品的价格是否受货币发行量的影响8如何稳定物价(1)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2)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减少商品的流通环节,鼓励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成本(3)在遵循价格规律的基础上,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综合运用经济手段法律手段行政手段进行调节(4)发挥财政的作用,加大……的投入,增加……的供给,制定合理的货币政策,控制纸币的发行量(5)制定和执行相应的法律法规,依法严厉打击违规涨价炒价等行为(6)加大市场监管力度,实行临时价格干预(7)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给低收入者提供救助和生活补贴9影响消费的因素(1)经济发展水平——根本因素(2)收入和物价的总体水平——主要因素(3)从众心理求异心理攀比心理求实心理——心理因素10如何提高人们的消费水平(如何扩大内需)(1)最根本的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增长,大力发展经济(2)增加就业,以创业带动就业,提高居民的收入(3)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稳定消费预期,减少后顾之忧(4)统筹城乡发展,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缩小收入差距(5)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稳定物价,提高居民的购买力(6)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着力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逐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7)营造和谐的消费环境,培育新的消费热点11如何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听课记录:新2024秋季高中思想政治人教版必修1《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货币的部分学案指导》

听课记录:新2024秋季高中思想政治人教版必修1 《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货币的部分学案指导》1.1 教学目标(核心素养)•知识目标:学生能够理解货币的本质、职能,以及货币的发展历程,掌握现代货币体系的基本知识。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分析货币在经济活动中的作用,以及运用货币知识进行简单经济分析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金钱观,理解货币在经济生活中的重要性,同时认识到货币并非万能,培养健康的消费观和价值观。
1.2 导入教师行为:•教师展示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国家的货币样本或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这些物品的共同点是什么?它们在经济生活中扮演了什么角色?”•简述货币在人类历史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引出本节课的学习主题——“货币的部分学案指导”。
学生活动:•学生认真观察图片或实物样本,尝试找出它们的共同点。
•思考并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分享自己对货币的基本认识和理解。
过程点评:•导入环节通过直观展示和问题引导,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为后续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学生的积极参与和主动思考,为课堂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
教学过程教师行为:•货币的本质与职能:详细讲解货币作为一般等价物的本质属性,以及货币的五种基本职能(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并结合实例进行说明。
•货币的发展历程:简述货币从实物货币、金属货币到纸币、电子货币的演变过程,以及现代货币体系的特点。
•案例分析:选取一个与货币相关的经济现象或事件作为案例,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和讨论。
•互动环节: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就“货币在现代生活中的作用”或“如何树立正确的金钱观”等话题进行交流和分享。
学生活动:•认真听讲,做好笔记,理解货币的本质、职能及发展历程。
•积极参与案例分析,尝试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在小组讨论中,积极发表自己的见解,与同伴交流思想,共同解决问题。
过程点评:•教学过程条理清晰,层次分明,有助于学生逐步深入理解和掌握货币的相关知识。
( 必修1)第一单元 生活与消费

4. 什么是外汇、汇率、汇率升高、汇率跌落? • 外汇是用 表示的用于国际间结算的支付手段。 汇率是两种货币之间的 比率。如果用100单位外 汇可以兑换更多的人民币,说明外汇汇率 ,反之, 外汇汇率 。
•
• 5.恩格尔系数是什么?系数过大或减小说明了什么? • 恩格尔系数指 占家庭总支出的比重。 • 系数 ,会影响其他消费支出,影响发展、享受资料 的增加,限制消费层次和消费质量的提高;系数 , 表明人们生活水平提高,消费结构改善。
(三)要求理解部分
•
1.货币的本质是什么? • 本质是 。货币能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并表 现其他一切商品的价值。 • 2. 货币的基本职能有哪些? • (需要 的货币,标个价)和 (需要支付 的货币): • 3. 纸币是什么?它的发行规律是什么? 纸币是一种 。其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 为限 度。 • 发行 ,会引发 ,引起物价 ,纸币贬值, 影响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发行 ,会引发 , 使商品销售发生困难,直接阻碍商品流通。
第一单元 生活与消费 (财富的交换与消费) 一、知识结构
神奇的 货币
1、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
2、信用工具和外汇
货币的本质
货币的职能
纸币
信用工具 外汇
生 活 与 消 费
1、影响价格的因素
供求关系影响价格
多变的 价格
价值决定价格
价值规律 的基本内 容和表现 形式
2、价格变动对生 产、生活的影响 1、消费及其类型
(四)要求记忆部分 •
1.信用卡有何特点、优点?
、 、 、
• 具有等功能的电子支付卡; Nhomakorabea捷安全。
• 支票是什么?有哪些种类? • 支票是 的支付凭证,包括 支票和 支票两种。 • 2.影响人们日常消费的心里有哪些? • 心理、 心理、 心理引发的消费、 心理 引发的消费。
高中政治必修一重点大题

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1、对……价格变动的认识①价值决定价格②供求影响价格影响价格的因素③价格影响需求④价格变动影响相关商品的消费互补商品、替代商品2、分析……消费心理①存在从众心理容易追赶潮流②存在求异心理比较注重自己的个性形象,追求品位和档次③存在攀比心理服务消费向名牌看齐④存在求实心里大多数…力求花的值,搜索那些物美价廉的商品3、如何正确消费消费的准则正确的原则 P21①量入为出,适度消费。
②避免盲从,理性消费。
③保护环境,绿色消费。
④勤俭节约,艰苦奋斗。
第二单元生产、劳动与经营4、生产与消费的关系 P291 生产决定消费①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②生产决定消费的方式;③生产决定消费的质量和水平;④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
2 消费反作用于生产①消费是生产的目的②消费是生产的动力,消费所形成的新的需求,对生产的调节和升级起着导向作用③一个新的消费热点的出现,往往能带动一个产业的出现和成长④消费生产创造出新的劳动力,能提高劳动力的质量,提高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5、企业如何正确经营发展 P36、P40①企业要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②企业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依靠科技进步、科学管理等手段,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
③企业要诚信经营,树立良好的信誉和企业形象。
④企业必须守法经营、公平竞争、诚信守约:承担社会责任,讲求社会效益。
要坚持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
6、如何就业①党和政府从人民利益出发,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积极的就业优先政策,制定劳主就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和鼓励创业的方针。
②劳动者要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
靠自己的双手开拓新的生活,展现平凡而伟大社会主义劳动者风采。
--树立正确的就业观①树立自主择业观;②树力竞争就业观;③树立职业平等观;④树立多种方式就业观。
7、维护劳动者权益 P44-451 为什么要维护劳动者权益实现和维护劳动者权益,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是保障劳动者主人翁地位的前提,是实现平等就业、充分调动和发挥劳动者积极性和创造性的保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课神奇的货币1.商品的含义?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2.商品的基本属性?价值和使用价值。
3.货币的含义和本质?含义: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本质:一般等价物4.货币的职能?5个:基本职能:价值尺度、流通手段;其他职能:支付手段、贮藏手段、世界货币。
5.纸币的含义,发行量?国家(某些地区)发行、强制使用的价值符号。
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
6、社会总需求与总供给不平衡引起的①通货膨胀:实质:供小于求,表现:物价上涨,纸币贬值。
影响:纸币贬值,物价上涨,购买力下降,生活水平下降,商品销售困难,经济秩序混乱。
②通货紧缩:实质:供大于求,表现:物价下降,纸币升值。
影响;物价下降,在一定程度上对人民有好处,但长时间大范围下降会影响企业生产与投资积极性,使经济萧条,影响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导致市场消费不振,对经济长远发展,人民长远利益不利。
7.经济收支往来两种结算方式?现金结算;转账结算8.结算中经常使用的信用工具?信用卡和支票, 支票分为转帐支票和现金支票。
9.汇率变化P10100美元换更少的人民币=人民币升值=人民币汇率上升=美元汇率下跌=美元贬值10.保持人民币币值稳定的意义?P10第二课多变的价格`1.影响价格的因素有哪些?价值决定价格,供求影响价格,价值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价格和供求的关系是什么?P12、132.商品的价值量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正比,与社会劳动生产率的关系成反比3.个别劳动时间对商品生产者的意义?个别劳动时间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处于有利地位。
个别劳动时间高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处于不利地位。
决定了生产者必须努力缩短生产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提高劳动生产率。
4.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和表现形式?基本内容: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
商品交换要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
表现形式:受供求关系的影响,商品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5.价格变动对不同商品需求量的影响程度不同(价格变动对生活必需品需求量的影响比较小, 价格变动对高档耐用品需求量的影响比较大),如何理解“需求有弹性,弹性各不同?6.相关商品价格变动对商品需求的影响不同(替代品之间的价格与需求同方向变化,互补品之间的价格与需求反方向变化),互补品和替代品的含义7.价格变动对生产经营的影响(调节生产; 提高劳动生产率; 生产适销对路的高质量产品)第三课多彩的消费1.影响消费水平的因素有哪些?主要因素(居民的收入是基础和前提和物价总体水平)2.消费类型的三种划分(有形商品消费和劳务消费;钱货两清消费、贷款消费和租赁消费;生存资料消费、发展资料消费和享受资料消费)3.影响消费结构的因素(经济发展水平和收入)4.恩格尔系数的含义和恩格尔系数变化的意义?P21食品支出占家庭总支出的比重,被称为恩格尔系数。
恩格尔系数越大,必然影响其他消费支出,特别是影响发展资料和享受资料的增加,影响消费层次和消费质量的提高。
恩格尔系数减小,表明人们生活水平提高,消费结构改善。
5.影响消费的心理有哪些?如何评价?(1)从众心理引发的消费(2)求异心理引发的消费(3)攀比心理引发的消费(4)求实心理引发的消费6.如何做理智的消费者(必须树立正确的消费观,践行正确的原则:量入为出,适度消费;避免盲从,理性消费;保护环境,绿色消费;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第四课、生产与经济制度1.生产和消费的关系(生产决定消费,消费对生产具有反作用)2.社会再生产过程的四个环节及相互关系3.为什么大力发展生产力理论原因: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决定力量现实原因:我国的主要矛盾决定意义:只有大力发展生产力,才能巩固社会主义制度;才能充分显示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才能不断增强综合国力,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4.怎样发展生产力?一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二是全面提高劳动者素质,尊重人才,尊重劳动;三是加快科技发展,推动科技进步和创新;四是深化改革,完善社会主义的各项基本制度.5.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是: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原因是:从根本上说,是由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客观规律决定的。
它适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不平衡、多层次的状况,符合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实践证明,它有利于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有利于增强综合国力、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6、国有经济的含义、作用及表现?主导作用7、公有制主体地位的体现?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有优势;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8 公有制经济的组成部分?国有经济;集体经济;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集体成分9、公有制的实现形式?股份制的性质及其成为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的意义?公有制主要实现形式是股份制10、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是什么?比较个体经济与私营经济?外资经济的作用是什么?非公经济的地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五课企业与劳动者1、企业的含义?现代企业主要的典型的组织形式?公司制2、公司的含义,法定的公司形式及两者的比较。
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3、公司的组织机构?决策机构、执行机构和监督机构。
公司制的优点?独立法人地位、有限责任制度、科学管理结构4、股东的权利义务?P385、公司经营成功的因素有哪些?(1)正确的经营战略;(2)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3)树立良好的信誉和企业形象6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经营不善的企业会?被兼并或面临破产7、劳动的意义是什么?就业的意义是什么?我国的就业形势怎样?如何解决我国的就业问题?劳动是人类文明进步发展的源泉:(1)就业是民生之本(2)就业使劳动力与生产资料相结合,生产出社会所需要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3)劳动者通过就业取得劳动报酬,从而获得生活来源,使社会劳动力不断在生产(4)劳动者的就业,有利于其实现自身的社会价值,丰富精神生活,提高精神境界,从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形势严峻:解决就业问题:P428、为什么要维护劳动者的权益?如何维护劳动者的权益?P44第六课投资的选择1、我国居民的投资方式有哪些?分别有什么特点?储蓄存款(便捷)、股票(高风险、高收益同在)、债券(稳健)、保险(规避风险)2、商业银行的业务有哪些?(存款业务、贷款业务、结算业务。
)作用是什么?利息的计算,储蓄的种类及特点。
3、股票的含义、股票投资的收入来源(股息和红利收入;股票价格上升带来的差价)、发行股票的意义。
P534、债券的含义,分类(国债、金融债券、企业债券)及各类债券的特点。
5、商业保险的含义、分类(人身保险、财产保险)第三单元收入与分配第七课个人收入与分配1、我国现阶段的分配制度?(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2、我国为什么要实行按劳分配?必要性:生产资料公有制是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社会主义公有制条件下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物质基础;社会主义条件下人们劳动的性质和特点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
3、其他分配方式包括(个体劳动者按劳动成果分配;按生产要素分配)。
参与收益分配的生产要素有哪些?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
分配方式与所有制相适应:公有制(国有经济、集体经济)一定有按劳分配;个体经济一定是按个体劳动者按劳动成果分配;私营经济和外资经济,以按生产要素分配为主;现代公有制经济中往往是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
4、效率和公平的关系是什么?P66效率与公平既有一致性又有矛盾性。
一致性表现为:(1)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基础,只有提高经济效率,大力发展生产力,增加社会财富,才能实现社会公平,没有效率作为前提和基础的公平,只能导致平均主义和普遍贫穷。
(2)公平是提高效率的保证。
只有给劳动者提供充分的利益和权利分配的公平,才能激发劳动者发展生产力,提高经济效率的积极性。
5、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P66 效率优先:发展经济必须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提高资源利用率,同时,兼顾公平:要将收入差距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使分配的结果能促使人们奋进,使社会具有生机和活力第八课国家收入的分配1、取得财政收入的渠道有哪些?税(最主要部分)、利、债、费2、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是什么?P69 经济发展水平(最根本)和分配政策3、财政支出按用途分为哪些内容?经济建设支出(占首位)科教文卫支出,行政管理和国防支出,社会保障支出,债务支出。
社会保障支出指国家财政为公民提供的社会保险、社会福利、社会救济和社会优抚各种费用4、财政的作用是什么?P74-75(1)集中力量办大事:A促进资源合理配置;B调控经济平稳运行;C促进经济社会发展(2)人民生活有保障:A巩固国家政权的物质保障;B建立和完善社会公共服务体系的物质保证;C 实现收入公平分配、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第九课征税与纳税1、税收的特征是什么?税收具有强制性、无偿性和固定性。
2、什么是增值税?征收的意义是什么?增值税是以生产经营中的增值额为征税对象的一种税。
征税对象:增值额意义:避免重复征税,防止企业的偷漏税行为;有利于生产专业化和体现公平竞争,有利于财政收入的稳定增长。
3、征收个人所得税的对象:个人所得额意义:是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也是调节个人收入分配、实现社会公平的有效手段4 纳税人与负税人关系?P70 公民不一定是纳税人5、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在我国,税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国家利益、集体利益、个人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
国家的兴旺发达、繁荣富强与每个公民息息相关,国家各项职能的实现必须以社会各界缴纳的各种税收作为物质基础。
因此,每个公民在享受国家提供的各种服务的同时,必须承担义务,自觉诚信纳税。
公民应积极行使纳税人的权利:公民要增强自己对国家公职人员及公共权力的监督意识,以主人翁的态度积极关注国家对税收的使用。
6、四种违反税法的表现:偷税,指纳税人有意违反税法规定,用欺骗、隐瞒等方式不缴或少缴应纳税款的行为;欠税,拖欠税款;骗税,指纳税人用欺骗手段获得国家税收优惠的行为;抗税,暴力、威胁等手段拒不缴纳。
第四单元面对市场经济第十课走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1、配置资源的两种基本手段?计划和市场2 、市场经济的含义?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宏观调控不起基础性作用3 、市场如何配置资源? 通过价格、供求和竞争,实现资源优化配置4 、市场交易原则?自愿、平等、公平、诚实信用5、加强社会信用制度建设的必要性:是市场经济正常运行必不可少的条件是规范市场秩序的治本之策。
具体要求:形成以道德为支撑,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
建立信用监督和失信惩戒制度。
6、如何规范市场秩序?法律和道德(诚信)P80 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需要法律、道德的规范和引导。
每个经济活动者都必须学法、懂法、守法、用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