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大池引流的护理
全版腰大池引流护理.ppt

;.;
12
四、术前护理
1、思想准备 神志清醒病人常有恐惧、惧怕心理。
术前应向病人及家属说明治疗的目的及 重要性。帮助患者克服心理障碍,以及 讲明在手术过程中可能发生的不良反应, 让患者家属做好思想准备,更好地配合 医务人员。保持患者的平和心态,消除 恐惧心理,使患者情绪稳定、放松。
;.;
13
2、术前用药
;.;
8
1、采用腰大池引流术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能
减少脑脊液内血液成份的刺激,降低和稳定颅 内压,防止红细胞中的含铁血黄素在脑组织中 沉积所导致的脑功能退化,防止蛛网膜粘连所 致交通性脑积水的发生.
;.;
9
2、采用腰大池引流术治疗颅内感染
(1)能及时彻底引流炎性脑脊液,加速脑 脊液循环,防止室管膜及蛛网膜下腔粘连,减 少脑积水的发生;已有脑积水者,积水程度可 减轻。
20
在持续腰大池引流治疗的临床护理中,维
持有效的引流,严格控制引流量,采取有效的 护理措施预防感染,细致认真的临床观察均可 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临床疗效。
;.;
18
4、预防感染
主要措施包括:①将病人置于单独病室或 监护病室,病室内定时通风,减少探视和人员 流动,每天用空气负离子消毒机消毒2次。② 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程,防止院内感染。③倾 倒引流袋、调节高度时,先夹闭引流,连接部 位,用无菌纱布包裹保护,防止脱出。④保持 置管部位的贴膜清洁干燥,每星期更换2次。 出汗较多时,随时更换贴膜。随时观察置管部 位皮肤,如有发红、肿胀或穿刺点渗漏等异常 现象,及时汇报医师予以处理。
;.;
19
4、基础护理
保持床铺清洁干燥,定时翻身拍背, 保持呼吸道通畅,鼓励病人咳嗽、排痰,按摩 受压部位的皮肤,增加营养。鼓励病人多饮水, 以防尿路感染。指导病人合理饮食,应少量多 餐,进食富含维生素、纤维素、低脂、易消化 软食,对便秘患者应及时应用润肠剂,或遵医 嘱使用缓泻剂,保持大便通畅。
腰大池引流护理

超声检查:实时监测腰大池引流
D
管位置、引流液量及引流效果,
便于调整引流管位置和引流速度
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检查血红 蛋白、白细胞、血 小板等指标,了解 患者贫血、感染等 情况
电解质:检查钾、 钠、氯等离子浓度, 了解患者电解质平 衡情况
尿常规:检查尿液 颜色、透明度、酸 碱度等指标,了解 患者肾脏功能、泌 尿系统疾病等情况
#2023
药物治疗
01
药物选择:根据 病情和患者情况 选择合适的药物
02
药物剂量:根据 患者体重、年龄 等因素确定药物
剂量
03
药物用法:口服、 注射、外用等不
同用法
04
药物副作用:注 意药物的副作用, 及时调整药物剂
量或更换药物
手术治疗
手术目的:减轻腰大池引流压 力,缓解症状
手术方法:腰大池引流术,包 括穿刺、置管、引流等步骤
4
发热:腰大池引流后可 能出现发热,通常在引 流后24小时内缓解
5
腰痛:腰大池引流后可 能出现腰痛,通常在引 流后24小时内缓解
体征
01
腰大池引流管放 置位置:通常在
腰部或背部
02
引流管颜色: 一般为透明或
淡黄色
03
引流管长度:根 据患者情况,长
度可调整
04
引流管固定方式: 通常使用胶带或 绷带固定在皮肤
演讲人 2023-08-30
腰大池引流护 理
目录
01. 相关知识 03. 辅助检查 05. 护理措施
02. 临床表现 04. 相关治疗 06. 健康宣教
相关知识
点击此处添加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为了演示 发布的良好效果,请言简意赅的阐述您的观点。
腰大池引流护理注意事项

腰大池引流护理的注意事项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 预防感染:由于引流管与外界相通,且腰大池内属于严格的无菌环境,因此一旦外界的细菌通过引流管进入到腰大池内,就可能造成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建议每天或每两天利用碘伏对腰大池的引流管和皮肤的伤口进行消毒。
2. 保持通畅:如果引流管发生弯折,或者内部被血块等物质所堵塞,就会失去引流作用。
腰大池内渗出的积血或者积液不能被及时引流,就可能对神经根或者脊髓造成压迫或者引起感染。
因此,建议每天记录引流管流出的脑脊液的量,当发现量过少时,及时联系医生处理。
3. 及时更换或拔除:由于引流管具有一定的寿命,并且腰大池长期与外界相通,感染的风险也会大大增加。
因此,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观察,当医生判断腰大池内的积水引流充分时,建议及时拔除引流管。
如果积液不能在短时间内被彻底引流,建议引流管佩戴两个星期以后由医生进行更换。
4. 观察引流情况:需要定期更换引流袋,同时要观察引流袋内引流量的颜色和量,这样能够帮助更好的进行相关治疗。
5. 固定引流管:要确保引流管的固定稳妥,防止其滑脱或移动。
6. 饮食注意:平时应避免饮用含有酒精的饮品,不要吃过于辛辣的食物,也不要吃腌制食品等,可适当摄入新鲜的水果和绿色蔬菜,以及低脂肪的优质蛋白。
7. 监测生命体征:定期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如体温、脉搏、呼吸等,以便及时发现感染等异常情况。
8. 避免过度活动:在引流期间,应避免剧烈活动或者大幅度动作,以免对引流管造成压迫或者移位。
9. 保持大便通畅:避免用力排便,以防腹压突然增大造成引流管的脱落或出血。
10. 心理护理:向患者和家属解释引流的目的和注意事项,消除他们的顾虑和恐惧,以便他们更好地配合治疗和护理。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具体护理措施应根据医生的建议进行。
如需更多信息,建议咨询专业医生或查阅相关医学书籍。
腰大池引流管护理要点

腰大池引流管护理要点
腰大池引流管是用于引流腹部液体的医疗装置,通常用于腹部手术术后或腹腔感染等情况。
护理腰大池引流管时需要特别注意以下要点:
1.观察引流液体:定期观察引流液体的颜色、量和性质。
任何异
常的变化,如颜色变深、异味或量的增加,都可能是感染或其
他并发症的迹象。
2.保持引流通畅:确保引流管通畅无阻,避免被压迫或弯曲。
定
期检查引流管是否有悬挂的液体或凝块,必要时进行清理。
3.定期更换引流袋:根据医嘱和医疗机构的规定,定期更换引流
袋。
这有助于防止引流袋的污染和感染。
4.避免污染:在护理引流管时,护士应该采取严格的无菌操作,
避免引入细菌,减少感染的风险。
5.检查引流管口周围皮肤:定期检查引流管口周围的皮肤是否有
红肿、渗液或其他异常。
任何发现异常应及时报告医护人员。
6.保持患者的舒适:避免引流管的拉扯或拉动,确保患者在引流
管所在的区域感到舒适,可以使用适当的止痛药物。
7.注意患者的体位:有时候,患者的体位可以影响引流的效果。
根据医嘱或医疗团队的建议,调整患者的体位。
8.定期评估患者病情:定期评估患者的病情,包括体温、心率、
呼吸等生命体征,以及腹部的疼痛和肿胀情况。
以上这些要点是护理腰大池引流管时的一般性建议,具体的护理
措施可能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医疗团队的建议而有所不同。
因此,在护理过程中,护士应密切与医疗团队协作,确保患者得到安全有效的护理。
三甲医院腰池引流护理规范

三甲医院腰池引流护理规范【腰池引流护理操作指引】一、工作目标腰穿后持续引流脑脊液。
患者能够了解有关知识并配合。
二、工作规范要点1.妥善固定引流管,防止引流管脱落。
2.保持引流通畅,避免引流管扭曲、折叠、受压、成角。
3.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
4.密切观察患者意识、生命体征、瞳孔变化,如有异常及时报告医生处理。
4.不可随意改变引流袋或引流瓶高度。
5.遵循查对制度,符合标准预防、安全原则。
三、结果标准1.患者/家属能够知晓护士告知的事项,对服务满意。
2.患者腰池引流通畅,达到预期的引流效果。
3.患者出现异常情况时,护士及时观察及时处理。
【腰池引流护理操作指引】一、操作目的1.治疗颅内感染。
2.可行颅内压监测,有效控制颅内压。
3.用于预防或治疗脑脊液漏。
4.用于蛛网膜下腔出血术后,引流血性脑脊液,预防脑血管痉挛发生。
二、实施要点(一)评估患者评估患者意识、配合程度、生命体征等。
(二)操作要点1.患者取侧卧位,低头、弯腰、屈髋、屈膝并抱膝。
常规消毒、铺巾,选择L3~L4或者L4~L5棘突间隙为穿刺点,用0.5%利多卡因在穿刺点逐层浸润麻醉。
2.协助医生穿刺,按无菌技术操作规范管外连接一次性引流袋,根据病情置于适当高度。
3.妥善固定腰池引流管,防止引流管脱落。
4.保持引流管引流通畅,避免引流管扭曲、折叠、受压、断裂。
5.观察引流情况,定期观察并记录引流瓶的量、颜色及性质。
三、指导患者1.告知患者操作的目的、方法,以取得配合。
2.告知患者引流中的注意事项,如翻身时引流管勿牵拉、折叠、受压等。
3.指导患者保护好穿刺局部,敷料保持干燥、避免污染。
四、注意事项1.严格控制引流速度,不能太快,以免虹吸作用引起气颅,每日引流量≤300ml或遵医嘱。
2.引流袋置于床下15~30cm。
3.患者外出检查或搬运过程应夹闭引流管,防止逆行感染。
4.躁动及不合作患者,采取相应措施,防止脱出。
如引流管不慎脱出,应及时报告医生处理。
5.观察局部皮肤情况,如有渗漏及时通知医生处理。
腰大池引流管的护理方法

腰大池引流管的护理方法
对一些特殊治疗疾病方法使用后,在对患者身体护理上,都是要全面的进行,这样避免诱发患者身体并发症,腰大池引流管的护理方法都有什么呢,这是很多人不清楚的,进行腰大池引流管后,对患者护理需要从各方面入手,使得患者出现异常情况,都是能够及时发现,下面就详细介绍下。
腰大池引流管的护理方法:
(1)严密观察患者瞳孔、意识状态、生命体征及有无头痛、呕吐、肢体活动障碍、颈部抵抗感等。
置管后要去枕平卧6h,12h内要密切观察,24h后根据患者的病情定时监测,发现异常立即报告医生,及时处理。
(2)密切观察引流量、颜色和性状,严格控制引流的速度,
避免引流过量,防止继发枕骨大孔疝、颅内出血、低颅压及气颅等。
集液袋入口处高于外耳道平面10~20cm为佳,或根据每天
引流量调节高度或硬外琐松紧。
引流量为200~300ml/d,即
10ml/h左右。
(3)保持引流通畅。
引流不畅时,积极找出原因。
注意检查
引流管是否扭曲、脱落;如堵塞或血性引流液较浓的患者,可经
引流管定期用少量生理盐水冲洗,必要时更换引流管或重新置管。
引流管通畅,但无脑脊液滴出,颅内压高,经甘露醇脱水后仍无法引流脑脊液者则采用本法无效,应拔除引流管。
集液袋要每天更换,更换时避免抬高集液袋以免反流,要严格无菌操作。
在对腰大池引流管的护理方法认识后,对腰大池引流管患者护理上,都是可以按照以上方式进行,不过要注意的是,这类患者身体恢复上都是需要一段时间,因此护理过程中,都是要耐心进行,而且患者也是要配合。
腰大池引流管护理规范和流程

患者病情变化时得到及时发现并通知医生进行处理。
10
1.引流管通畅,滴速符合要求
2.引流袋悬挂高度符合要求。
3.引流口敷料清洁固定。
10
10
5
搬动病人或外出检查时夹闭引流管并妥善固定。
10
每班记录引流的量、色及形状。
10
引流的颜色及形状突然改变时得到及时发现并通知医生进行处理。
10
引流管标识清楚。
5
1.患者/家属知晓护士告知的事项,对服务满意。
2.病情变化能得到及时的观察。
3.引流管保持通畅、标识清楚,防止压、堵管、脱管等情况发生。
4.记录24小时引流量。
5.引流滴速符合要求。
6.及时更换引流袋,防止溢袋情况发生。
7.患者卧位舒适,符合病情要求。
8.操作规范,患者安全。
患者/家属正确理解并配合
腰大池引流管的护理
工作目标
工作规范
评价标准
考核标准
项目
分值
1.观察:观察引流管内液面波动,引流的颜色、形状及量;病情观察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如神态、瞳孔等)。
2.保持引流管通畅防脱管。
1.遵循标准预防、安全无菌的原则。
2.告知患者/家属留置引流管的目的,评估患者的病情、意识、活动和合作程度,评估患者穿刺部位皮肤情况。
及时倾倒引流袋内液体,无溢袋情况发生。
5
患者卧位舒适,符合病情要求。
5
1符合手卫生标准
2患者/家属知晓护士的告知事项
5
10
腰大池引流管护理流程
3.术前:术前30min快速静滴20%甘露醇250ml降低颅内压,以避免因脑脊液压力梯度差过大诱发脑疝形成。病人躁动者应给予约束带保护,遵医嘱使用镇静剂,同时常规准备安定及脱水药物以便术中急用。
持续腰大池引流护理常规.doc

持续腰大池引流护理常规一、疾病概述是将引流管放置到腰大池内引流脑脊液,是治疗脑积水,中枢神经系统感染、蛛网膜下腔出血等疾病的一种方法,以便持续释放血性脑脊液或感染性脑脊液降低颅内压力和监测颅内压力。
二、观察及护理要点观察要点内容护理要点严密观察病1、观察神志瞳孔、生命体征及其他异常症状情变化2、置管后去枕平卧6h,12h 内密切观察,24h 后根据病情定时监测保持引流通1、妥善固定畅2、引流管口必须高于腰椎管水平3—4cm,引流袋则低于腰椎管水平3、加强巡视4、对于烦躁者,可给予适当的约束或镇静严格控制引1、避免引流过量,防止继发枕骨大孔疝、颅内出血、流速度低颅压2、引流量为200-300ml/h3、根据引流量调节引流袋的高度或开关4、密切观察引流液的颜色加强营养高蛋白、高纤维素、高热量的食物,补足所需的营养并发症1、由于脑脊液引流速度过快、流量过多所致张力性气颅2、严格无菌技术。
保持皮肤干燥,每天换药一次。
防颅内感染止脑脊液逆流。
预防感染1、严格无菌操作,每天更换引流瓶2、一般病人采取仰卧位,头高15°-20°若改变体位,引流瓶重新调节高度,防止脑脊液返流3、通过调节引流管水止和引流瓶未知的高低控制流速和流量。
4、控制引流量5、每天送检脑脊液生化及常规6、及时拔管:脑脊液颜色澄清、各项指标恢复(脑脊液红细胞<100×106/L,蛋白<0.8g/L).置管时间一般3-7d。
拔管前应试夹24h-48h健康指导1、病人应卧床休息,不要随意更换体位及调节引流开关2、躁动病人应防止引流管的脱落,必要时约束带固定。
3、引流袋不能高过穿刺点4、减少探视和人员流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严密监测生命体征置管后严格卧床休息,保持环境安静,严密观察意识、瞳孔、生命体征及其他神经系统体征,如有无恶心、呕吐,原有头痛症状程度是否减轻等,如发现异常,立即报告医生并及时处理。
2.引流液的观察脑脊液由脑内脉络丛生成,每日量约500 ml,每日引流量以400~500 ml为宜,引流管口必须高于腰椎管水平3-4cm,引流袋则应低于椎管水平,根据患者颅内压高低调整引流袋高度,以防脑脊液引流过多或引流不畅,从而继发枕骨大孔疝、颅内出血、低颅压及气颅等。
同时观察引流液的性状,蛛网膜下腔出血时引流液为浅红色,如出现大量鲜红色的引流液提示有再出血,应立即报告医生。
3. 引流管的护理引流导管要用3M医用敷料帖固定,患者宜取侧卧位,对躁动者予约束带约束,必要时给予镇静剂。
因引流管细长,在翻身、搬动患者时,由两人以上共同完成,防止牵拉及误拔引流管,操作完毕后,须检查引流管有无扭曲、受压、脱落,保持引流通畅。
如引流不畅时,积极找出原因。
如堵塞或血性引流液较浓的患者,可经引流管用少量生理盐水冲洗,必要时更换引流管或重新置管。
4. 预防感染首先减少室内人员流动,限制探视,保持空气清新。
其次保持伤口敷料干燥、清洁,搬动患者时可暂夹闭引流管,防止引流液逆流,在进行各项操作时严格遵照
无菌操作原则进行。
同时,注意引流袋及引流管各个接头处引流袋悬挂高度应低于脑脊液平面10 cm左右,防止引流液逆流。
倾倒引流液时避免抬高引流袋以免反流,要严格无菌操作。
遵医嘱合理使用抗生素。
定期留取脑脊液做脑脊液的常规及生化检查,查脑脊液糖、蛋白及细胞计数,必要时可做细菌培养,以便及时发现并治疗颅内感染。
5. 皮肤护理为避免发生褥疮,皮肤护理至关重要。
帮助患者翻身并及时更换湿衣服,对身体骨隆突处垫气圈、局部按摩,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保持床铺平整、干燥、无碎屑,防止褥疮发生。
由于护理措施落实到位,本组患者无一例发生褥疮。
6. 生活护理鼓励患者做深呼吸和有效咳嗽,多饮水,以防尿路感染。
对昏迷患者,每天口腔护理BID,防止口腔溃疡及口臭。
因腰大池持续外引流,丢失了大量的蛋白质,要鼓励患者进食,昏迷患者给予鼻饲高蛋白、高纤维素、高热量的食物,补足所需的营养。
对便秘者给予开塞露,或遵医嘱使用缓泻药,帮助排便,保持大便通畅,严禁患者用力,以防再出血。
7. 及时拔管一般置管时间为1周,最长不超过2周,随着脑脊液颜色的澄清、各项指标的恢复(脑脊液中红细胞<100×106/L,蛋白<0.8 g/L),颅内压降低,患者临床症状明
显减轻时,一般情况良好,夹闭引流管24 h患者无高颅压症状,方可考虑拔管。
拔管后应继续严密观察患者的意识状态、瞳孔、生命体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