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火旺盛和肝气是什么意思
何谓中医之肝火等

龙源期刊网 何谓中医之肝火等作者:李增华等来源:《保健与生活》2009年第08期何谓中医之肝火李增华肝火是肝阳的表现形式,“水火者。
阴阳之征兆也”。
气属于阳,肝气就是指肝的阳气,通俗地说就是肝功能的外在表现。
它在正常状态下是维持肝脏各项功能的原动力。
肝火旺是指肝气亢盛之热象,多因七情过极、肝阳化火或肝经蕴热所致:可表现为肝脏之热,又可表现为肝经之热。
肝为“将军之官,罢极之本”“体阴而用阳”,若肝火旺盛,可见头晕、面红、目赤、口苦、急躁易怒、舌边尖红、脉弦数,甚或昏厥、发狂、呕血等。
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肝火上炎:是指肝火病症中表现为上部有热象或具有上冲性特点者,如头晕、目赤、口苦、急躁易怒、舌边尖红。
甚或昏厥、发狂、呕血等。
中医认为火有“火性炎上”的特点,因此多表现为人体上半身的病症。
治宜疏肝降火为主,可用天麻钩藤饮等。
2肝火不得卧:见于《病因脉治》卷三,指肝火侵扰所致的失眠。
多由思虑过度,恼怒伤肝,气火拂逆,或肝血耗伤,神失所守而成。
因“肝藏魂”,肝火旺则神不守舍。
症见夜卧不宁,善惊,口渴多饮,胁肋时胀,或小腹季胁引痛,痛连阴器,脉弦数。
洽宜疏肝清火为主,可用疏肝散等方。
3肝火耳聋耳鸣:见于《医学元要·耳》,耳聋之因于肝火上攻,致耳鸣善怒、面赤、口苦胁痛、耳窍胀塞、脉弦者。
因肝肾同源,肾开窍于耳,故肝火可致耳聋。
治宜清肝降火,可用龙胆泻肝汤等方。
4肝火眩晕:眩晕的一种,见于《证治汇补·眩晕》。
由于肾水亏少,肝胆相火上炎所致。
症见头晕头痛,面红升火,口苦目赤,舌质红,脉弦数。
可见于现代高血压病、脑动脉粥样硬化症等。
因肝开窍于目,肝经上行于巅顶。
偏火旺者,宜以清肝泻火为主,用龙胆泻肝汤;偏阴虚者,宜滋阴降火,用知柏地黄丸。
肝火旺肝气郁结怎么办呢

肝火旺肝气郁结怎么办呢
肝火旺盛的人,主要是身体的内脏的调节功能出现了一些问题,所以导致的出现的一系列的症状。
通常呢,女性的肝火旺盛就喜欢表现出脾气暴躁,月经不正常的情况。
男性则会出现脾气暴烈,心烦意乱,口干舌燥的情况。
这样的问题到底要怎么解决呢?到底肝火旺肝气郁结怎么办?
肝火大、肝气郁结的原因多半是精神因素,郁闷、生气和不高兴引起的,心里很不愉快。
所以调理肝气郁结一定要从精神和神志方面着手,对于一些爱生气的人,一定要多整理自己情绪,控制自己的脾气。
可以做一些运动,来舒缓自己的情绪,转移注意力。
多喝一些花茶,用枸杞和玫瑰花泡茶喝,一方面可以降火、消炎,而且可以退肝火,滋养肝肾、舒肝理气。
多吃芹菜、西红柿和柑橘、橙子、柚子等。
夏天出现肝火旺盛的原因
肝火旺盛主要由生活不规律、心情积郁导致。
中医有“肝主目”的说法,因此肝火旺盛常常表现为一些眼部症状,如:视物模糊、眼部分泌物多、眼红、眼干、耳鸣等。
肝火旺的症状主要表现为头晕、易暴怒、口干舌燥、头痛、面目红赤、口苦、口臭、头晕、眼干、睡眠不稳定、身体闷热、舌苔增厚等。
严重者还会出现呕心现象。
所以,肝火旺也不可掉以轻心。
夏天出现肝火旺盛怎么办
综上所述肝火旺是由于多方面的原因造成的,俗话说:心病还须心药医,所以呢,肝火旺盛的人首先要找到自己的原因,一般情况下不熬夜,多喝一些能够降火的花茶和药材就能有效果的.有的人会选择用一些偏方来治疗,在这里要提醒的是,有很多的民间偏方都很极端,不建议试用。
肝火旺盛的症状和调理方法是什么

肝火旺盛的症状和调理方法是什么在中医理论中,肝火旺盛是一种常见的身体失衡状态。
很多人可能会在生活中不知不觉地出现肝火旺盛的情况,却不知道其具体的症状和有效的调理方法。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详细了解一下。
肝火旺盛,简单来说,就是肝脏的阳气亢盛表现出来的热象。
它的产生可能与多种因素有关,比如情绪不佳、长期压力、饮食不节、睡眠不足等等。
首先,我们来看看肝火旺盛都有哪些症状。
情绪方面,容易出现急躁易怒、心烦失眠、焦虑不安等。
有些人可能会因为一点小事就大发雷霆,情绪难以自控。
在头部,可能会有头晕头痛、耳鸣、目赤肿痛等症状。
眼睛会感觉干涩、红肿,看东西模糊,甚至出现眼屎增多。
头痛常常表现为胀痛,有时还会伴有头部的烘热感。
在口腔方面,可能会出现口干口苦、口臭、口腔溃疡等。
尤其是早晨起床时,口苦的感觉可能会更加明显。
在消化系统上,容易出现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胀、便秘等症状。
由于肝火影响了脾胃的正常功能,导致消化出现问题。
对于女性来说,肝火旺盛还可能导致月经失调,比如月经量少、提前或者延后,甚至闭经。
在经期,可能会伴有乳房胀痛、小腹胀痛等不适。
从皮肤方面看,可能会出现皮肤出油多、长痘、长疹等问题。
那么,当我们出现了肝火旺盛的情况,应该如何进行调理呢?饮食调理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要少吃辛辣、油腻、刺激性的食物,如辣椒、油炸食品、肥肉等。
这些食物容易助火生热,加重肝火。
多吃一些清肝泻火的食物,比如苦瓜、芹菜、绿豆、西瓜、梨等。
苦瓜具有清热解毒、明目降火的作用;芹菜能够清肝热、降血压;绿豆则有清热解毒、消暑利水的功效;西瓜和梨都能清热降火、润肺生津。
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也是关键。
要保证充足的睡眠,尽量避免熬夜。
晚上 11 点到凌晨 3 点是肝胆经当令的时间,如果在这个时间段能够进入深度睡眠,对于肝脏的修复和调节非常有益。
情绪调节同样不容忽视。
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尽量保持心情舒畅,避免长期处于紧张、焦虑、愤怒等不良情绪中。
肝火旺盛能治好吗

肝火旺盛能治好吗文章目录*一、肝火旺盛能治好吗*二、肝火旺盛喝什么茶*三、肝火旺盛喝什么粥肝火旺盛能治好吗1、肝火旺盛能治好吗肝火是肝阳的表现形式,“水火者,阴阳之征兆也”。
气属于阳,肝气就是指肝的阳气,通俗地说就是功能的外在表现。
它在正常状态下是维持肝脏各项功能的原动力。
肝火旺是指肝气亢盛之热象,多因七情过极、肝阳化火或肝经蕴热所致。
可表现为肝脏之热,又可表现为肝经之热。
肝为“将军之官,罢极之本”,“体阴而用阳”,若肝火旺盛,可见头晕、面红、目赤、口苦、急躁易怒、舌边尖红、脉弦数,甚或昏厥、发狂、呕血等。
所以肝火旺盛不是不治之症,是可以调理治好的。
2、肝火旺盛的原因平时所吃的油腻、辛辣及化学合成的药物会加重肝脏的负担致使血液循环不畅,这时肝脏充血并且下腹腔静脉受压,就导致肝火上升。
肝火多由外界刺激引起,生闷气等都会引起肝火上升,所以调整自己的情绪也非常重要。
如果体内血流不畅通,阻止肝脏在解毒过程中及下腹腔血液的回流也会使肝脏充血。
由于多数乙肝患者的肝脏存在病变,这就使得机体产生的许多有害物质和毒素在体内过多堆积,相比正常人来说,更容易导致肝火旺的发生。
3、肝火旺盛饮食宜忌中医讲食物分为“酸、苦、甘、辛、咸”五味,春季饮食调养,宜选辛、甘温之品,忌酸涩。
饮食宜清淡可口,忌油腻、生冷及刺激性食物。
所谓“酸”不是现在常说的酸性碱性食物的意思,性味和味道大致相同,但也不是太绝对。
而中医所说的甘味食物,不仅指食物的味道有点甜,更重要的是要有补益脾胃的作用,比如大枣和山药。
五谷杂粮,大部分都算“甘”,性温味甘的食物首选谷类,如糯米、黑米、高粱、黍米、燕麦;蔬果类,如刀豆、南瓜、扁豆、红枣、核桃、栗子等等,不是完全由口味来分。
如果把“甘”理解为多吃糖可就错了。
肝火旺盛喝什么茶1、菊花茶菊花茶味道微苦,可散寒清热、清肝明目。
不懂门道的人会选择花朵白晰且大朵的菊花,其实又小又丑且颜色泛黄的菊花反而是上选。
饮菊花茶,不用添加其它茶叶,只将干燥后的菊花泡水或煮来喝即可。
肝火旺的解释

肝火旺的解释咱今儿就来说说肝火旺这事儿。
你说这肝火旺啊,就好像身体里藏了个小火苗,时不时就蹿起来啦!你想想看,这肝火旺就跟那夏天里的闷热天气似的,让人浑身不自在。
平时好好的一个人,可能突然就变得烦躁易怒,就跟那爆竹似的,一点就着。
本来挺心平气和的,结果因为一点小事儿,那火“腾”地就上来了,自己都控制不住。
肝火旺的人啊,那睡眠也容易受影响。
就好比本来安静的夜晚,突然来了一群吵闹的家伙,让你根本没法好好休息。
晚上翻来覆去睡不着,早上起来还觉得累得慌,这多难受呀!还有啊,那眼睛也可能不舒服呢。
总觉得干干的,涩涩的,看东西有时候都模模糊糊的。
这就像眼睛里进了沙子似的,别提多别扭了。
再说说这嘴里的感觉,可能会发干发苦,就好像吃了什么怪味道的东西一样。
吃东西都不香了,这多影响享受美食的乐趣呀!那怎么对付这肝火旺呢?咱得先从日常习惯改起。
就像给那小火苗降降温一样。
别老是熬夜啦,那可不行,得让身体有足够的休息时间,就像给机器上油保养一样重要。
还有啊,吃东西也得注意,别老吃那些辛辣刺激的,那不是火上浇油嘛!多吃点清淡的,蔬菜水果啥的,给身体补充点水分和营养。
心情也很重要呀!别老是给自己那么大压力,该放松的时候就放松。
听听音乐,出去走走,和朋友聊聊天,把心里的烦闷都倒出来。
你说要是一直憋着,那火不就越烧越旺啦?平时也可以喝点菊花茶呀之类的,给身体降降火。
这就像给那小火苗浇点水,让它别烧得那么厉害。
你说这肝火旺是不是挺烦人的?咱可得好好注意,别让它在咱身体里捣乱。
咱得把身体调理得好好的,每天都开开心心,精精神神的。
别让这肝火旺影响了咱的生活和心情呀!你说是不是这个理儿?咱得把这小火苗给它灭得死死的,让身体重新恢复平静和舒适。
这样咱才能更好地享受生活呀,可不能让这小小的肝火旺给咱搅和了!。
肝火旺盛如何调理降火

肝火旺盛如何调理降火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常常会听到“肝火旺盛”这个词。
你是否经常感到烦躁易怒、眼睛干涩、口干口苦、失眠多梦?如果有这些症状,那很可能是肝火旺盛在作祟。
那么,肝火旺盛到底是怎么回事,又该如何调理降火呢?今天,咱们就来好好说道说道。
首先,咱们得弄明白啥是肝火旺盛。
简单来说,肝火旺盛就是肝脏的阳气亢盛表现出来的热象。
中医认为,肝主疏泄,调畅气机。
当各种原因导致肝气郁结,气郁化火,或者是肝血不足,阴虚阳亢,或者是外感火热之邪,都可能引发肝火旺盛。
那肝火旺盛都有哪些具体表现呢?常见的有头晕胀痛、面红目赤、急躁易怒、耳鸣耳聋、口苦咽干、胁肋灼痛、失眠多梦、大便干结、小便短黄等等。
女性朋友如果肝火旺盛,还可能出现月经提前、量多、经行吐衄等问题。
既然知道了肝火旺盛的表现,那咱们就得想办法调理降火了。
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实用的方法。
饮食调理是关键的一步。
平日里,咱们可以多吃一些清肝泻火的食物。
比如苦瓜,这可是清热解毒的好东西,能帮助我们清除体内的肝火。
还有芹菜,它富含膳食纤维,能促进肠道蠕动,帮助排出体内的毒素和热气。
绿豆也是不错的选择,煮一锅绿豆汤,清凉解暑又降火。
另外,草莓、梨、柚子等水果也有清肝泻火的作用,可以适当多吃点。
不过,在饮食上也有一些需要注意的地方。
要少吃辛辣油腻、煎炸烧烤的食物,这些东西容易加重肝火。
还有那些热性的食物,比如羊肉、狗肉、荔枝、龙眼等,也要尽量少吃。
除了饮食,起居作息也很重要。
保持充足的睡眠是给肝脏降火的好办法。
晚上 11 点到凌晨 3 点,是肝脏自我修复和排毒的时间,如果这个时候还在熬夜,就会影响肝脏的正常功能,导致肝火上升。
所以,一定要养成早睡早起的好习惯,保证每天有足够的睡眠时间。
适当的运动也能帮助我们调理肝火。
比如散步、慢跑、瑜伽、太极拳等,这些运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增强身体的代谢能力,帮助排出体内的毒素和热气。
不过,运动要适量,不要过度劳累,否则反而会损伤肝脏。
中医解析什么叫_“_肝火旺_”

OUR HEALTH Health Management 健康管理103中医解析什么叫"肝火旺"⊙文/杜孟蔚 滨州市中医医院中医学是中国传统医学的一种,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理论体系。
它以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为特点,对人体的生理、病理、诊断、治疗和预防等方面都有独特的见解。
中医常讲“五脏六腑”,肝脏就是人体五脏之一,具有疏泄、藏血的功能,可调畅气机、贮藏血液、调节血量、防止出血。
在中医学中,肝火旺是一个常见的术语,它反映了肝脏在功能上的异常状态。
本文将介绍肝火旺的概念、原因、症状和调理方法等方面的知识,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和保护自己的肝脏健康。
肝火旺的概念在中医学中,肝火旺是指肝脏的阳气过盛,表现为火热内蕴的一种病理状态。
正常情况下,肝脏的功能正常可使人体气血阴阳保持平衡状态。
然而,受情志不畅、饮食不当、生活习惯不良等内外因素的影响,肝脏的阴阳失调,容易产生过多的火热邪气,从而出现肝火旺的现象。
肝火旺的原因1.情志不畅:情绪波动、压力过大、情绪抑郁等情况会影响肝脏的疏泄功能,导致气机阻滞,从而产生肝火。
在现代快节奏的生活中,人们常常面临各种压力和挑战,如工作压力、人际关系等,容易导致情绪波动,进而影响肝脏健康。
2.饮食不当:过多食用辛辣、油腻、烧烤等刺激性食物会增加肝脏的负担,容易导致肝脏的功能失调,产生肝火。
从而引发肝火旺的症状。
3.生活习惯不良:熬夜、喝酒、吸烟等不良生活习惯会导致肝火旺。
熬夜会打乱人体的生物钟,影响肝脏的正常功能;喝酒会增加肝脏的代谢负担,损害肝脏细胞;吸烟中的有害物质会阻碍肝脏的正常代谢和解毒功能。
4.体质因素:部分人体内本身就存在肝火旺的倾向,这与个体的体质有关。
中医学认为,人的体质分为阴阳平和质、偏阴质、偏阳质三种类型,不同体质的人对肝火旺的易感性不同。
偏阳质的人更容易出现肝火旺的症状。
肝火旺的症状肝火旺的症状表现多样,常见的有以下几种:1.情绪症状:表现为易怒、烦躁、焦虑、抑郁等情绪波动。
肝火旺盛会导致哪些症状

肝火旺盛会导致哪些症状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常常会听到“肝火旺盛”这个词。
那么,当肝火旺盛时,身体会出现哪些症状呢?这可得好好说道说道。
首先,情绪方面的变化是比较明显的。
肝火旺盛的人容易变得急躁易怒,就好像心里有一团火,一点就着。
原本可能是个性格温和的人,但在肝火的影响下,会突然因为一点小事就大发雷霆,难以控制自己的情绪。
而且,还可能会经常感到焦虑不安,心里像是揣着个小兔子,七上八下的,没办法平静下来。
睡眠也会受到很大的影响。
晚上躺在床上,翻来覆去就是睡不着,脑子里像过电影一样,各种思绪乱飞。
好不容易睡着了,也很容易做梦,而且多是一些让人紧张、焦虑的梦。
早上起来,感觉特别疲惫,就像没睡过一样。
有些人还可能会出现半夜突然醒来,然后就难以再次入睡的情况。
在身体的感受上,肝火旺盛的人常常会感到头晕头痛。
那种感觉就像是脑袋里有根筋在一抽一抽地疼,或者是整个脑袋都昏昏沉沉的,像被什么东西蒙住了一样。
眼睛也会出现问题,比如眼睛发红、发干、发涩,看东西可能会变得模糊,甚至还会出现眼睛肿痛的情况。
嘴巴里的感觉也不好受。
常常会觉得口干口苦,尤其是早上起床的时候,嘴里的苦味特别明显,好像吃了什么苦东西一样。
而且,口气也会比较重,跟别人说话的时候,自己都能感觉到嘴里有异味。
再看看皮肤,肝火旺盛可能会导致皮肤变差。
脸上容易长痘,尤其是额头和下巴的位置,痘痘此起彼伏。
皮肤还可能会变得油腻,毛孔粗大,甚至会出现皮肤瘙痒的情况。
对于女性来说,肝火旺盛还可能会影响到月经。
月经周期可能会变得不规律,月经量也会发生变化,要么过多,要么过少。
在月经来之前,还可能会出现乳房胀痛、小腹胀痛等不适症状。
从消化系统的角度来看,肝火旺盛的人可能会出现食欲不振的情况。
看到食物没有什么胃口,就算勉强吃下去,也会觉得肚子胀胀的,不消化。
还有些人会出现便秘的问题,大便干结,排便困难,每次上厕所都要费好大的劲。
此外,肝火旺盛还可能会导致耳鸣。
耳朵里总是嗡嗡作响,声音时大时小,让人感到心烦意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肝火旺盛和肝气是什么意思
肝火旺盛的主要症状:
肝火旺盛主要由生活不规律、心情积郁导致。
中医有“肝主目”的说法,因此肝火旺盛常常表现为一些眼部症状,如:视物模糊、眼部分泌物多、眼红、眼干、耳鸣等。
中医理论中,“火”是外邪六淫“风、寒、暑、湿、燥、火”之一,由于外界气候变化,引起人体的“邪气”。
火气大时,会让口干舌燥,口臭、长青春痘、牙龈浮肿疼痛、皮肤瘙痒、便秘、痔疮出血等症状。
对于急慢性肝炎、肝病患者,在急性肝病的发作期,因为肝胆湿热盛,肝病患者会感到口苦、口干,口气明显变重,精神也会变差,终日倦怠无力。
其它因素也可引起火气大如:风热感冒、睡眠障碍、吃冰冷、辛辣、油炸食物、服用慢性病药物、糖尿病患病初期等。
如果要有效的消除“火气”,肝病朋友就要注意一些防治方法:
1.养成良好的饮食生活习惯、不熬夜,避免食用冰冷及上火食物。
2.适当运动,减轻压力,保持愉快轻松的心情,不仅可以提升免疫力,预防感冒,还能减少火气形成。
3.慢性病朋友要遵从医嘱,按时服药,使病情稳定,才能避免病邪化热、化火。
4.针对五脏六腑或不同部位的火气,服用清热解毒药物,如黄芩、黄连、黄柏、栀子等。
但是这些中药仍须由专业中医师开处方才能服用,以免误食而引起不良副作用。
对症下药
对于肝火上炎的人来说,龙胆泻肝丸是最好的选择。
虽然前段时间有“服用该药会影响肾功能”的报道,但大家不用过于担心。
以前的龙胆泻肝丸中含有木通,长期服用会对肾脏造成损害。
但现在的新药都改用通草等药物替代木通了,只要不长期大量服用就是安全的。
此外,芎菊上清丸具有清热解表、散风止痛的作用,对缓解肝火上炎引起的头痛、耳鸣症状效果很好。
如果是女性肝火旺盛,出现乳房胀痛、口苦等症状,还可选用具有舒肝解郁、清泻肝火作用的丹枝逍遥丸。
预防
预防肝火上升或是要清肝火,中医常用夏枯草、桑叶、菊花或金银花、绵茵陈调治,效果不错。
方法如下:
1、夏枯草12克、桑叶10克、菊花10克
将夏枯草、桑叶加入适量的水浸泡半小时后煮半小时,最后加入菊花煮3分钟,即可代茶饮。
可用冰糖或蜂蜜调味。
(注:以上为1至2人的分量,可根据人数增加。
)
2、金银花15克、绵茵陈15克
将金银花、绵茵陈加入适量的水浸泡半小时后煮半小时,即可代茶饮。
可用黑糖或片糖或蜂蜜调味。
此外,预防肝火上升,也可喝“枸杞菊花茶”,方法如下:
枸杞先煮30分钟,加入菊花后再煮3分钟,就可作茶饮,适用于头晕脑胀、眼赤目乾。
饮食降肝火
爱发脾气,情绪容易激动的人,常常被视为“肝火大”。
其实,一般俗称“肝火大”的体质还有下列一些症状:口干舌燥、口苦、口臭、睡眠不稳定、身体闷热、排便不畅或大便粘腻、嘴唇红、干、裂,舌苔增厚等。
虽然以上症状都被通称为“肝火”,实际上实际上则可能是由不同器官组织造成的,如肝脏、胃,脾脏、胰脏、横隔膜、大肠、小肠、腹膜等,不同的病因最好能选用不同的配方来保养。
春节养肝补脾——粥先行
下面提供一些简便的“降肝火”中药茶饮,适合“肝火大”的人平时饮用。
小麦苗茶
材料:小麦苗一把,滑石粉2─3钱。
作法:水煎、去渣、代茶饮。
主治:身热口渴,胸腹闷胀,汗多,小便不顺畅。
柴甘茅根茶
材料:柴胡3─10钱,甘草2钱,白茅根10钱。
作法:水煎后取汁,加红糖溶解、保温,代茶频服。
主治:口渴、身体烦热,感冒未愈,小便黄。
清暑茶
材料:茵陈、香薷3钱、车钱草、半边莲各三钱。
做法:水煎后取汁,加红糖溶解、保温代茶频服。
主治:口干舌燥、头昏热、小便短黄、身体烦闷。
茵陈干姜茶
材料:茵陈3─5钱、干姜1钱。
作法:水煎后去渣,加入红糖溶解,保温代茶饮。
主治:身不太热,口不甚渴,喜饮温水,皮肤暗黄、手足不温。
民间常用五爪金英、半支莲、白花蛇舌草、黄花蜜菜等中草药清热退火,这是适合体质壮硕、口干舌燥、大便不软散的人,而体虚、易怕冷、大便稀溏的人较不适合。
但即使如此,清热退火的方药短暂使用尚可,长期使用则容易苦寒败胃、伤害元气,因此最好能闲歇服用,若有任何不适即需停服为当。
护肝食物应该这样选择
温暖的春天来了,春季食物养生的许多疑问摆在人们面前。
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北京歧黄中医诊所所长宋天彬先生。
他说:“祖国传统医学讲究天人合一,春生夏长秋收冬藏,那么人也应春夏养阳,秋冬养阴。
且五脏与四季对应,春天属木,肝气旺。
中医说的'肝气太旺’,大致相当于说人紧张的时候,交感神经兴奋,就是现代语言所讲的'应激’反应状态。
肝气旺,人就容易发怒,容易紧张,容易急躁。
” 唐代医家孙思邈说:“春七十二日,省酸增甘,以养脾气。
”明代高濂《遵生八笺》中也记载:“当春之时,食味宜减酸增甘,以养脾
气。
”意思是说,春季肝旺之时,要少食酸性食物,否则会使肝火更旺,伤及脾胃。
此时可以多食一些性味甘平的食品。
在整个春季里,食养原则是减酸益甘而养脾气。
因为春天肝旺容易克伐脾土而引起脾胃病,而酸味是肝之本味,故此时应减酸味,不能再助长肝气以免过旺,这样可以保护脾气不受克伐。
甘是脾的本味,为了抗御肝气的可能侵犯,增加甘味以增强脾气,可以此加强机体的防御。
中医讲食物分为“酸、苦、甘、辛、咸”五味,春季饮食调养,宜选辛、甘温之品,忌酸涩。
饮食宜清淡可口,忌油腻、生冷及刺激性食物。
所谓“酸”不是现在常说的酸性碱性食物的意思,性味和味道大致相同,但也不是太绝对。
而中医所说的甘味食物,不仅指食物的味道有点甜,更重要的是要有补益脾胃的作用,比如大枣和山药。
五谷杂粮,大部分都算“甘”,性温味甘的食物首选谷类,如糯米、黑米、高粱、黍米、燕麦;蔬果类,如刀豆、南瓜、扁豆、红枣、核桃、栗子等等,不是完全由口味来分。
如果把“甘”理解为多吃糖可就错了。
春天气温升高后,细菌、病毒也活跃,应多吃有利于调节免疫功能的食品,可常吃些野菜,比如鱼腥草,它抗感染的功能就很好,焯一下,那种特别的腥味就可以去很多,再略加调料拌为凉菜。
肝气不舒
中医理论:肝喜舒畅条达.也就是说,肝脏的气机一定要通畅,如果由于病邪导致肝脏的气机运行不畅或者肝气郁结,那就是肝气不舒. 症状:淤血,出血,月经不调,痛经,经闭,崩漏,抑郁症,头晕目眩,身困乏力,呕吐,失眠多梦,易怒,食欲差等等.
肝气易郁:肝主疏泄,有周转气血的功能,生性刚悖,恶抑郁之变,任何情志的刺激都可造成肝气的郁而不畅,疏泄失常,轻则气郁,甚或气逆,而气郁气逆又可引起血瘀和血溢。
肝郁的病理特点主要体现在:一气滞:经云:“悲怒气逆则伤肝。
”李冠仙论肝气说:“五脏之病,肝气居多……治病能治肝气,则思过半矣。
”这里的肝气即为气郁,这是言肝气也就成为主要的治疗方法。
二气逆,气郁太过,就会产生气机逆乱,在临床上主要表现为肝气上逆和肝气横逆犯胃,引起胃气上逆而产生呕恶,上逆可扰及头目而引起眩晕头胀、易怒、失眠等症。
如《笔花医镜》所论:“肝之实……其症为左胁痛……呕吐,为呃逆”即指肝气横逆犯胃之证。
治疗则以平肝降逆为主。
三血瘀,肝气郁滞,可导致血瘀。
《难经》说的:“肝之积,名曰肥气,在左胁下,如复杯,有头足……”。
朱丹溪提到的“皮间有缕赤痕者,血肿也,”都是说的因气滞致瘀的证候。
在肝病中常见的体征如肝脾大、蜘蛛痣等,即都是血瘀的结果,治疗就常以活血化瘀为主。
肝气郁结
肝气郁结中医名词。
肝有疏泄作用,喜舒畅而恶抑郁。
如肝失疏泄或情绪抑郁不舒,均可引起肝气郁结。
临床表现多见胁痛.胸闷.脘胀.嗳气.妇女月经不调等症。
【临床表现】情志抑郁或易怒,少腹胀痛,妇女可见乳房胀痛,痛经,月经不调,甚至闭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