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部编九年级语文上册5我看优质课件PPT
合集下载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5课《我看》课件(共20张PPT)最新课件PPT

你那“你如今的气质里,藏着你走过的路,读过的书,和爱过的人。”素质是家教的问题,和未成年没关系。总会有人是第一,那为什么不能是我?你可以没钱没
颜,但你不可以不努力。如果今天我取得了成功,一定是昨天我拼上了全部努力。阳光里做个孩子风雨里做个大人。枯木逢春犹再发,人无两度再少年世界那么大
,我要赚钱带父母去看看人情世故要看透,赤子之心不能丢。所有的人都在努力,不是只有你受尽委屈爱情可以没有物质,但生活不行你才二十岁,你可以成为任
。
B
从《我看》这首诗,我看到了春天的美好和生机勃勃,
感受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初读感受
从《我看》这首诗,我读出了
,
A 感受到了
。
B
从《我看》一诗中,“春风、青草”这些意象读出生命
的新生,感受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课文精讲
我看一阵向晚的春风 拟人悄悄揉过丰润的青草, 拟人我看它们低首又低首,
5 我看
学习目标
体会诗人对大自然万物的赞美之情,感受生命的
真谛。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作者名片
穆旦(1918—1977),原名查良铮,
出生于天津,祖籍浙江海宁。翻译家, 九叶诗派代表诗人。他的诗作具有深厚 凝重的特点,大大拓展了新诗的表现范 围,增强了新诗的表现力度,开创了中 国现代诗歌的新局面。代表诗作有《赞 美》《诗八首》《哀国难》等。
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作用。
去吧,去吧,哦生命的飞奔, 叫天风挽你坦荡地漫游, 像鸟的歌唱,云的流盼,树的摇曳;
哦,让我的呼吸与自然合流! 让欢笑和哀愁洒向我心里, 像季节燃起花朵又把它吹熄。
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燃起花朵”比作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5课《我看》优质PPT课件(含音频)

去吧,去吧,哦生命的飞奔, 叫天风挽你坦荡地漫游, 像鸟的歌唱,云的流盼,树的摇曳; 哦,让我的呼吸与自然合流! 让欢笑和哀愁洒向我心里, 像季节燃起花朵又把它吹熄。
作者在这里因自然的激发而生出怎样的 愿望?是通过哪些词语体现出来的?
“让我的呼吸与自然合流” 飞奔”“坦荡地漫游” “歌唱”“流盼”“摇曳”
朗诵
读准字音 读准节奏 读出感情
诗中用哪些意象来反映“我看”的内容?
意象:春风、青草、绿潮、飞鸟、晴空、流云、大地
“我”描绘的是什么时候的景象? 春天的一个黄昏
再读课文,欣赏诗意。
我看一阵向晚的春风 悄悄揉过丰润的青草, 我看它们低首又低首, 也许远水荡起了一片绿潮;
划出能表现春风和春草特点的词语,分析 它们的表达效果。
本节中“他”指什么?
远古的哲人
“如今却只见他生命的静流,随着季节的 起伏而飘逸”这句话怎么理解?
远古的哲人的生命早已逝去,但他们留下的 对大自然的吟咏赞美一直在时间的长河里飘逸。
古往今来那些伟大的文学家、艺术家,怀着对 “大自然”无比热爱的情感,用不同的艺术形式表达 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例如诗歌、绘画。
我看
看 春风、青草、绿潮 飞鸟、流云、大地
自然之美
思索生命 思 致敬哲人
拥抱自然
人生意义
热爱生命 渴望自由
主旨概括
诗人通过看到的自然美景,引发 对生命和时间的思考,表达了对自由 的热爱和向往之情。
拓展延伸
穆旦的爱国意识
穆旦的爱国意识非常浓烈。当时,社会上抵制 日货,穆旦就不让母亲买海带、海蜇皮吃,因为这 类海鲜大多是从日本进口的。母亲若是买来,他不 仅一口也不吃,甚至会把它倒掉。“有一分光,发 一分热”,从青年时代起,鲁迅的这句话就是穆旦 最喜欢的名言。1942年原本在校任教的
人教部编版 语文九年级上册 第5课《我看》 课件(23张PPT)

一、魔法背知识
3.快乐背句子 去吧,去吧,哦 生命的飞奔,叫天风挽你坦荡地漫游,像鸟的歌唱,
云的流盼,树的摇曳;
点评:运用反复、拟人、比喻、排比的修辞手法。“去吧,去吧”反复,“挽”将 “天风”拟人化,把“生命的飞奔”比喻成三个排比:鸟的歌唱、云的流盼、树的 摇曳,化抽象为具体,表现了诗人对生命和自由的热爱,传达出诗人的兴奋、 惊喜之情。排比增强气势,朗朗上口。
⑥某种程度上说,人活着就是一种态度
A.⑤②①③⑥④B.②①⑥③⑤④C.⑥②①③⑤④D.①③⑤⑥④②
句子排序:抓关键词、中心句,把握句子间的逻辑关系。
二、答疑全频道
3.第一节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请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
答疑: 画面:我看到,向晚的春风如同母亲温柔的手,悄悄地抚摸着 丰润的草地,远远望去,好像湖面荡起一片片绿潮。
描绘画面的方法:理解诗句意义+联想、想象+修辞或富有表现力的词语。
二、答疑全频道
4.第二节紧承第一节哪个词语?第二节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形近字区分记忆法:注意词义
翼( yì )翅翼
忧( yōu )忧戚
冀( jì )冀北
优( yōu )优柔寡断
漫(màn)漫游 幔(màn)帷幔 谩(màn)谩骂
翼( yì ):翅膀有了羽毛才能飞。——“冀”:河北省又称冀(jì)。 忧( yōu ):心中担忧。——“优”:柔和,引申为一个人犹豫不果断,如优柔寡断。 漫(màn):像水一样自由随意,想去哪里去哪里。——幔:张在屋内的帐幕。
儿忠诚、勇敢、洒脱的真谛。
A.搏击风浪
坚守阵地
远离世俗
B.坚守阵地
远离世俗
搏击风浪
C.坚守阵地
搏击风浪
新人教版部编版中学九年级语文上册《我看》优质课件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5 我看
穆旦
导入新课
春天来临,阳光明媚,虫鸟唧啾,树木抽芽, 百花绽放……一切令人赏心悦目。春天,一年中 最美的季节,也是被许多文人墨客不吝笔墨的季 节。在这样的季节里,就有一位诗人描绘了眼中 的景,表达出了心中的情。在诗人的笔下,这样 的季节有着什么样的春景呢?今天,让我们一起 学习穆旦的诗歌《我看》,一起去领会春天带给 我们的感受。
4.像季节燃起花朵又把它吹熄。 熄灭也是一种自然,也是生命的一
部分(如同盛开一样)。
写作特色
1.意象大气而深远。 诗人的目光是充满激情的,第一节写风、草地, 从面前的草地想到了更远方的广阔大地。第二节写天 空、晚霞、飞鸟,由天空到大地,用词典雅高明。
2.抒情明快而酣畅。
在美好的自然面前,诗人开始重新思考生命的意 义。如“像季节燃起花朵又把它吹熄”,抒情明快, 不见一丝悲伤。激情与理性的融合,不仅增加了诗的 韵律和美感,更使我们对生命有了深刻、真切的体验。
2.诗歌的结构:
我看:大自然的美(1-2节)
我思:人生的意义(3-5节)
精读文本
1.前两节诗以“我看”领起,选取了哪 些意象,按照什么顺序,描绘出一幅什么样 的图景?
意象:春风、青草、水、绿潮、飞鸟、 晴空、流云、大地。
由一幅充 满勃勃生机的美丽 图画。
2.第三、四节诗情出现了怎样的转折?有什么作用?
眼前美好的景象引发了作者的忧思,不由心生感叹:大 自然的美好枉然在眼前掠过,鲜活、短暂而又宝贵的生命, 只能在“寂静”里“勃发”,如何不叫人悲哀?
作用:即景生情,是作者诗情的缓冲,也为下文浪漫、 潇洒的抒情蓄势。
3.最后一节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诗人融入自然,在自然中感悟、寻找生命的真谛:生 命既有像鸟的歌唱、云的流盼、树的摇曳那样自由、潇洒、 快乐,又有像季节燃起花朵又把它吹熄的忧戚。
5 我看
穆旦
导入新课
春天来临,阳光明媚,虫鸟唧啾,树木抽芽, 百花绽放……一切令人赏心悦目。春天,一年中 最美的季节,也是被许多文人墨客不吝笔墨的季 节。在这样的季节里,就有一位诗人描绘了眼中 的景,表达出了心中的情。在诗人的笔下,这样 的季节有着什么样的春景呢?今天,让我们一起 学习穆旦的诗歌《我看》,一起去领会春天带给 我们的感受。
4.像季节燃起花朵又把它吹熄。 熄灭也是一种自然,也是生命的一
部分(如同盛开一样)。
写作特色
1.意象大气而深远。 诗人的目光是充满激情的,第一节写风、草地, 从面前的草地想到了更远方的广阔大地。第二节写天 空、晚霞、飞鸟,由天空到大地,用词典雅高明。
2.抒情明快而酣畅。
在美好的自然面前,诗人开始重新思考生命的意 义。如“像季节燃起花朵又把它吹熄”,抒情明快, 不见一丝悲伤。激情与理性的融合,不仅增加了诗的 韵律和美感,更使我们对生命有了深刻、真切的体验。
2.诗歌的结构:
我看:大自然的美(1-2节)
我思:人生的意义(3-5节)
精读文本
1.前两节诗以“我看”领起,选取了哪 些意象,按照什么顺序,描绘出一幅什么样 的图景?
意象:春风、青草、水、绿潮、飞鸟、 晴空、流云、大地。
由一幅充 满勃勃生机的美丽 图画。
2.第三、四节诗情出现了怎样的转折?有什么作用?
眼前美好的景象引发了作者的忧思,不由心生感叹:大 自然的美好枉然在眼前掠过,鲜活、短暂而又宝贵的生命, 只能在“寂静”里“勃发”,如何不叫人悲哀?
作用:即景生情,是作者诗情的缓冲,也为下文浪漫、 潇洒的抒情蓄势。
3.最后一节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诗人融入自然,在自然中感悟、寻找生命的真谛:生 命既有像鸟的歌唱、云的流盼、树的摇曳那样自由、潇洒、 快乐,又有像季节燃起花朵又把它吹熄的忧戚。
最新人教部编版中学九年级语文上册《我看》优质课件

3.下列句子中的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D)
A.穆旦,原名查良铮,当代诗人。为“九叶诗派”代表诗人。
B.伤春悲秋是我国传统文人的通病,穆旦在《我看》中也同样的面对
春天的夕阳美景回首往事,诗中的“你”指大自然,指万物的生机。
C.2017年1月14日,中国著名语言学家、“汉语拼音之父”周有光先生
去世,享年112岁。
3.主题解说 诗歌通过“向晚的春风”“丰润的青草”等一系列优美意象的展示,洋 溢着诗人对生命的热爱,对自由的憧憬之情。同时也激发了诗人对生命 意义的重新认识,告诉我们该怎样正确对待生活。
4.结构图解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红晕.( yùn ) 丰润.( rùn ) 枉.然( wǎng ) 摇yè( 曳 ) 忧qī( 戚 ) āi愁脏的小手 揉皱的纸,练习本的方格子墙上 我涂抹一片又一片 蓝 一颗又一颗星星 歪歪斜斜又大又亮
如今我很少想起那最初的星星 合欢树叶合上的时候 情人的眼睛,和 孤岛上飘浮的声音 我来到海边 寻找海洋把月亮铺成的小径 一个人走向另一个地方 一大片银白的波浪向我展开
遥远地响着 许许多多细小的山峰微微闪动 小鸟似的点点繁星徐徐飞起 所有的鱼群都已离去 月亮又小又孤独 像一段被人遗忘的小小的回忆
8.根据自己的理解,说说第四节主要写了什么。 写人类追求希望、光明的奋斗历程,甚至不惜以牺牲自我为代价。 9.诗的最后一节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精神? 最后一节表现出诗人不怕牺牲、执着追求理想的精神。
课后小结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非常愉快。你们 通过本节课学会了什么呀?可以给大家谈 谈你的收获吗?
课后习题
早期新诗的主要流派有:湖畔派、新月派、象征派、现代派(诗歌成就大, 对后世影响深。代表诗人有卞之琳、戴望舒、何其芳、废名、徐迟、林 庚、金克木、玲君、施蛰存、路易士等。代表作品:卞之琳《断章》, 戴望舒《雨巷》《我用残损的手掌》,何其芳《预言》《花环》,废名 《十二月十九夜》等)、九叶派、现实浪漫派等。
部编九年级语文上册我看PPT课件

品评文章
3.诗人是如何描写所看到的春日美景的?有什么作用? 【答案】诗人看到“春风”联想到“青草绿潮”, 看 到“飞鸟”联想到“静静吸入深远的晴空”, 看到 “流云” “红晕”联想到“沉醉了凝望 它的大地”, 作者联想自然丰富,字里行间 流露出对大自然的喜爱 之情,情景交融,为 后文抒情做铺垫。
品评文章
此页为防盗标记页(下载后可删)教师课堂用语辑录(收藏打印版,此页右键可以删除)
教师课堂用语在学科专业方面重在进行“引”与“导”,通过点拨、搭桥等方式让学生豁然开朗,得出结论,而不是和盘托 出,灌输告知。一般可分为:启发类、赏识类、表扬类、提醒类、劝诫类、鼓励类、反思类。
一、启发类
1. 集体力量是强大的,你们小组合作了吗?你能将这个原理应用于生活吗?你的探究目标制定好了吗? 2. 自学结束,请带着疑问与同伴交流。 3. 学习要善于观察,你从这道题中获取了哪些信息? 4. 请把你的想法与同伴交流一下,好吗? 5. 你说的办法很好,还有其他办法吗?看谁想出的解法多? 二、赏识类
4. 这里的“你”指谁? 【答案】这里的“你”指大自然和充满生机的万物。
品评文章
5. 如今却只见他生命的静流随着季节 的起伏而飘逸”这 句话怎么理解? 【答案】远古的哲人的生命早已逝去,但他们留 下的 对大自然的吟咏赞美一直在时间的长 河里飘逸。
品评文章
6. 作者在结尾因自然的激发而生出怎样 的愿望? 【答案】作者在结尾用“让我的呼吸与自然合流! 让欢笑和哀愁洒向我心里,像季节燃起 花朵又把它 吹熄”的诗句,表达了要与大自然合而为一、同悲 同乐的愿望。
1、“读”是我们学习语文最基本的方法之一,古人说,读书时应该做到“眼到,口到,心到”。我看,你们今天达到了这个要求。 2、大家自由读书的这段时间里,教室里只听见琅琅书声,大家专注的神情让我感受到什么叫“求知若渴”,我很感动。 3、经过这么一读,这一段文字的意思就明白了,不需要再说明什么了。 4、请你们读一下,将你的感受从声音中表现出来。 5、读得很好,听得出你是将自己的理解读出来了。特别是这一句,请再读一遍。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我看》课件PPT

生字、新词
丰润( rùn ) qī
忧戚( ) bó
勃发( màn )
漫游( )
凝望( níng ) wǎng
枉然( ) yì
飘逸( yè)
摇曳( )
丰润: 丰足而滋润。
沉醉: 比喻深深地迷恋某种事物,沉浸在某种境界里。
凝望: 注目远望。 忧戚: 忧伤。
枉然: 徒劳无功,浪费时间。 勃发: 蓬勃生发;突然兴起;爆发。 飘逸: 洒脱自然。
虚实结合就是把抽象的叙说与具体的描写结合起来,或 者是把眼前现实生活的描写与回忆、想象结合起来。
虚实结合的表现手法在诗歌创作中占有重要地位。鉴于 诗歌篇幅十分短小,容量有限,诗人谋求虚实结合,虚实相生, 能使诗歌的内涵丰富。
3.请你赏析第二节诗歌中“吸入”一词的表达效果。 “吸入”,本义为“用嘴和唇的动作从人或兽的乳房吮吸乳汁 的过程;或特指把空气吸入肺里”,这里指鸟在深远的晴空里滑翔的 情状,好像是被晴空吸进了它的空间,将“鸟”的小和“晴空”的空 旷写得形象生动,具体可感。
“我看”中的“我”,无疑指诗人穆旦,“看”即“看见”之 意。
九叶诗派:(中国新诗派)是抗战后期和解放战争时期的 一个具有现代主义倾向的诗歌流派,主要成员有辛笛、穆旦等。
穆旦是四十年代“九叶派”诗人的一个代表,也是现代诗 人中非常成功的一个,他的创作被誉为“最能表现现代知识分子 那种近乎冷酷的自觉性”。穆旦以他年轻的活力,让他的诗歌具 有突出的现代特质。
声调的审美 最后一节诗诗句末尾字依次是“奔、游、曳、流、里、熄”, 声调分别为阴平、阳平、去声、阳平、上声、阴平,声调的变化应 和着情 感的流动,诗节热烈的情感逐渐平息,带有阴平的“熄”字 终结了诗歌语音的起伏变化,也终结了诗歌情感的起伏变化。
5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5课《我看》完美实用ppt课件

课堂小结
人的爱,是大自然的赐予;最终,人的爱又将 回归大自然。这就是真正获得了生命“巨树永青” 的人生之爱的归宿。这首诗通过对春天的所见所感 ,表现春天的大自然有着旺盛的生命力,充满了渴 望和追求,也抒发了诗人因时代而产生的欢乐和忧 戚。
板书设计
我看
穆旦
所看:春天之景 所感:大自然充满生机和活力
其二:富有节奏美和音乐美。 全诗一共五节,第1节押ao韵;第2节押 i韵;第3节第一句承第二节的i韵,又换韵为a 韵;第4节又换韵为i;第5节又换韵为iu和i。 读起来朗朗上口,富有音乐美。
其三:首尾照应,结构严谨。 第5节的“天风”“鸟的歌唱,云的流 盼,树的摇曳”照应了第1节和第2节;“欢 笑和哀愁洒向我心里”又照应了第3节的“ 逝去的多少欢乐和忧戚”;“像季节燃起花 朵”又照应了第1节的“春”。处处照应, 使全诗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又使情感抒发 得很强烈。
思维导引
1.字音。 红晕( yùn) 凝(nín)g 望
4.根据你对诗意的理解,你觉得应该用怎样的 语调诵读诗歌?
明
轻
酣
快
松
畅
朗读 语调
5.思考:“我”是在怎样的特定时间,描写所见 之景,抒发所感之情的?
“我”在春天的一 个黄昏,看到春天特有 的景象,感悟到生命的 蓬勃和力量。
文本探究
1.第1节包含的意象有哪些?表现了春天大自然 的哪些特点?
意
春风
“九叶诗派”强调“忠实于时代的观察和感受,也忠实 于各自心中的诗艺”。
一、读准字音 忧戚( qī ) 飘逸( yì ) 摇曳(yè ) 枉然(Wǎng) 丰润(rùn )
二、写对字形
níng( 凝 )望 流pàn( 盼 )
yǒng( 咏 )赞 màn( 漫 )游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②月亮。对月思亲,引发离愁别绪,思乡之愁。如“举头望 明月,低头思故乡”。
2021/02/17
20
③柳树。汉代以来,常以折柳相赠来寄托依依惜别之情, 由此引发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以及行旅之人的思乡之情。 如李白《春夜洛城闻笛》中的“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 故园情”。
④草木。以草木繁盛反衬荒凉,以抒发盛衰兴亡的感慨。 比如“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
⑤芳草。在中国古典诗歌中芳草比喻人的离恨之情。如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2021/02/17
21
小结
诗人借助大自然中的春风、 春草、飞鸟、流云 等意象,表达了自己对大自然 的热爱以及要与 qī ) 飘逸( yì ) 摇曳( yè )
枉然( ) 丰润( )
wǎng
rùn
2021/02/17
6
字词积累
níng( 凝 )望
流pàn( ) 盼
yǒng( 咏 )赞
màn( )游 漫
2021/02/17
7
字词积累
1. 忧戚:忧伤烦恼。戚,悲伤。 2. 枉然:白白地。 3. 飘逸:漂浮,飘散。 4. 流盼:转动目光观看。盼,看视。 6. 坦荡:宽广平坦;形容心地纯洁,胸襟宽畅。
2021/02/17
8
整体感知
内容概况
导思1.题目为《我 看》,那诗人“看” 到了什么?
2021/02/17
关键词 热爱自然
诗歌想象
导思2:诗歌主要借助于 哪些意象来抒发感情? 抒发怎样的思想感情?
写作手法
导思3.这首诗歌主要运用 什么手法来抒发感情?请 结合诗歌内容分析一下。
9
整体感知 请同学们朗读课文,并在课本上及时做好旁
自然和谐相处的感情。 (难点)
2021/02/17
4
写作背景
“九叶诗派”因《九叶集》而得名,这本9位诗人 的合集出版于1981年7月,但九叶诗派作为中国现代诗 歌史上的一个流派却活跃于 20世纪40年代后期的国民 党统治区的诗坛。九叶诗派强调“忠实于时代的观察 和感受,也忠实于各自心中的诗艺”。
2021/02/17
2021/02/17
13
品评文章
4. 这里的“你”指谁? 【答案】这里的“你”指大自然和充满生机的万物。
2021/02/17
14
品评文章
5. 如今却只见他生命的静流随着季节 的起伏而飘逸”这 句话怎么理解? 【答案】远古的哲人的生命早已逝去,但他们留 下的 对大自然的吟咏赞美一直在时间的长 河里飘逸。
2021/02/17
19
重点释疑
古典诗词中常见的自然意象
诗人往往借助自然界中的外物来感应或表达自己内心的感受, 以达到烘托情感的作用。
①冰或雪。以冰的晶莹比喻心志的忠贞、品格的高尚。如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雪指代高洁的心性,古 人用冰雪聪明说明一个人的内在品质。比如“应念岭海经年,孤 光自照,肝肺皆冰雪”。
2021/02/17
11
品评文章
2. 本句中的“揉”字用得好,好在哪里? 【答案】“揉”是用手来回擦或搓的意思,这里运 用拟人,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春风的力度和温柔。
2021/02/17
12
品评文章
3. 诗人是如何描写所看到的春日美景的?有什么作用? 【答案】诗人看到“春风”联想到“青草绿潮”, 看 到“飞鸟”联想到“静静吸入深远的晴空”, 看到 “流云” “红晕”联想到“沉醉了凝望 它的大地”, 作者联想自然丰富,字里行间 流露出对大自然的喜爱 之情,情景交融,为 后文抒情做铺垫。
批和圈点。体会作者感情,感受文章自然的风格。
圈点要求
1.划分文章部分、层次分别用双竖线、单竖线。 2.认为用得好的词语用方框。 3.关键语句(或写得好的语句)用波浪线。 4.有疑问的地方,用问号标注。
2021/02/17
10
品评文章
1.“我看”领起的四句,描绘出一幅什 么样的图画? 【答案】 本题运用诗歌画面描绘法。描绘了向晚的 春风、丰润的青草,这些景物构成了一幅傍晚时分 柔美*1•舌静、充满生机的春景图。
2021/02/17
17
诗歌灵韵
1. 悠远而深邃的意境艺术。 穆旦的诗可谓有 意境(“有境界”),不仅形象生动地描写 了景物, 而且饱含着浓郁的思想感情,达到了如前人对 维诗歌的评价“诗中有画”,有着令人叫绝的诗情画意。 大致说来,这首诗歌的意境追求精确性, 生动、逼真,意 境宏大、悠远、寥廓,颇似有着 浓浓诗情的油画。
2021/02/17
18
诗歌灵韵
2.层层递进,感情流露自然真切。 诗人先是 选取了“春风” “青草绿潮”、平展翅翼的“飞 鸟”“流云红晕”“大地”等这些较大气的意象, 抒发对大 自然的由衷的热爱之情。在此基础上又 描写“我”的渺小, “我枉然在你的心胸里描画”。 接下来又写远古哲人虽逝去, 但他们对自然的赞 美在亘古大地“飘逸”,最后水到渠成地 抒发出 自己希望与自然合而为一的愿望。整首诗歌充满了浪 漫主义色彩。
我看
R·九年级上册
2021/02/17
1
走近作者
穆旦(1918—1977),原名查良 铮,祖籍浙江海宁,早年留学美 国,“九叶诗派”诗人。主要作 品有《赞美》《诗八首》。
2021/02/17
2
今天,我们来学习伟大的诗人穆旦的一首 诗——《我看》。
2021/02/17
3
学习目标
1.品味诗歌的语言,理解诗歌中蕴含的情感。 2.在反复诵读中体会诗歌的意境,培养热爱自然、与
2021/02/17
15
品评文章
6. 作者在结尾因自然的激发而生出怎样 的愿望? 【答案】作者在结尾用“让我的呼吸与自然合流! 让欢笑和哀愁洒向我心里,像季节燃起 花朵又把它 吹熄”的诗句,表达了要与大自然合而为一、同悲 同乐的愿望。
2021/02/17
16
【难点探究】诗歌后三节都是作者所思,其内容有什么 不同? 【答案】第③节主要写在孕育了万物、充满生机的大自然面前, “我”的“欢乐和忧戚”是微之甚微, 以此突出大自然的博大。 第④节主要写远古的哲人的生命早已逝去, 但他们留下的对大 自然的吟咏赞美一直在时间的 长河里飘逸。第⑤节在前两节的 基础上,很自然地抒写出 希望将生命融人自然,让“我”的爱 回归大自然 之中去,真正获得生命“巨树永青”的人生之爱 的 归宿。最后一节,点明主旨,升华主题。
2021/02/17
20
③柳树。汉代以来,常以折柳相赠来寄托依依惜别之情, 由此引发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以及行旅之人的思乡之情。 如李白《春夜洛城闻笛》中的“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 故园情”。
④草木。以草木繁盛反衬荒凉,以抒发盛衰兴亡的感慨。 比如“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
⑤芳草。在中国古典诗歌中芳草比喻人的离恨之情。如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2021/02/17
21
小结
诗人借助大自然中的春风、 春草、飞鸟、流云 等意象,表达了自己对大自然 的热爱以及要与 qī ) 飘逸( yì ) 摇曳( yè )
枉然( ) 丰润( )
wǎng
rùn
2021/02/17
6
字词积累
níng( 凝 )望
流pàn( ) 盼
yǒng( 咏 )赞
màn( )游 漫
2021/02/17
7
字词积累
1. 忧戚:忧伤烦恼。戚,悲伤。 2. 枉然:白白地。 3. 飘逸:漂浮,飘散。 4. 流盼:转动目光观看。盼,看视。 6. 坦荡:宽广平坦;形容心地纯洁,胸襟宽畅。
2021/02/17
8
整体感知
内容概况
导思1.题目为《我 看》,那诗人“看” 到了什么?
2021/02/17
关键词 热爱自然
诗歌想象
导思2:诗歌主要借助于 哪些意象来抒发感情? 抒发怎样的思想感情?
写作手法
导思3.这首诗歌主要运用 什么手法来抒发感情?请 结合诗歌内容分析一下。
9
整体感知 请同学们朗读课文,并在课本上及时做好旁
自然和谐相处的感情。 (难点)
2021/02/17
4
写作背景
“九叶诗派”因《九叶集》而得名,这本9位诗人 的合集出版于1981年7月,但九叶诗派作为中国现代诗 歌史上的一个流派却活跃于 20世纪40年代后期的国民 党统治区的诗坛。九叶诗派强调“忠实于时代的观察 和感受,也忠实于各自心中的诗艺”。
2021/02/17
2021/02/17
13
品评文章
4. 这里的“你”指谁? 【答案】这里的“你”指大自然和充满生机的万物。
2021/02/17
14
品评文章
5. 如今却只见他生命的静流随着季节 的起伏而飘逸”这 句话怎么理解? 【答案】远古的哲人的生命早已逝去,但他们留 下的 对大自然的吟咏赞美一直在时间的长 河里飘逸。
2021/02/17
19
重点释疑
古典诗词中常见的自然意象
诗人往往借助自然界中的外物来感应或表达自己内心的感受, 以达到烘托情感的作用。
①冰或雪。以冰的晶莹比喻心志的忠贞、品格的高尚。如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雪指代高洁的心性,古 人用冰雪聪明说明一个人的内在品质。比如“应念岭海经年,孤 光自照,肝肺皆冰雪”。
2021/02/17
11
品评文章
2. 本句中的“揉”字用得好,好在哪里? 【答案】“揉”是用手来回擦或搓的意思,这里运 用拟人,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春风的力度和温柔。
2021/02/17
12
品评文章
3. 诗人是如何描写所看到的春日美景的?有什么作用? 【答案】诗人看到“春风”联想到“青草绿潮”, 看 到“飞鸟”联想到“静静吸入深远的晴空”, 看到 “流云” “红晕”联想到“沉醉了凝望 它的大地”, 作者联想自然丰富,字里行间 流露出对大自然的喜爱 之情,情景交融,为 后文抒情做铺垫。
批和圈点。体会作者感情,感受文章自然的风格。
圈点要求
1.划分文章部分、层次分别用双竖线、单竖线。 2.认为用得好的词语用方框。 3.关键语句(或写得好的语句)用波浪线。 4.有疑问的地方,用问号标注。
2021/02/17
10
品评文章
1.“我看”领起的四句,描绘出一幅什 么样的图画? 【答案】 本题运用诗歌画面描绘法。描绘了向晚的 春风、丰润的青草,这些景物构成了一幅傍晚时分 柔美*1•舌静、充满生机的春景图。
2021/02/17
17
诗歌灵韵
1. 悠远而深邃的意境艺术。 穆旦的诗可谓有 意境(“有境界”),不仅形象生动地描写 了景物, 而且饱含着浓郁的思想感情,达到了如前人对 维诗歌的评价“诗中有画”,有着令人叫绝的诗情画意。 大致说来,这首诗歌的意境追求精确性, 生动、逼真,意 境宏大、悠远、寥廓,颇似有着 浓浓诗情的油画。
2021/02/17
18
诗歌灵韵
2.层层递进,感情流露自然真切。 诗人先是 选取了“春风” “青草绿潮”、平展翅翼的“飞 鸟”“流云红晕”“大地”等这些较大气的意象, 抒发对大 自然的由衷的热爱之情。在此基础上又 描写“我”的渺小, “我枉然在你的心胸里描画”。 接下来又写远古哲人虽逝去, 但他们对自然的赞 美在亘古大地“飘逸”,最后水到渠成地 抒发出 自己希望与自然合而为一的愿望。整首诗歌充满了浪 漫主义色彩。
我看
R·九年级上册
2021/02/17
1
走近作者
穆旦(1918—1977),原名查良 铮,祖籍浙江海宁,早年留学美 国,“九叶诗派”诗人。主要作 品有《赞美》《诗八首》。
2021/02/17
2
今天,我们来学习伟大的诗人穆旦的一首 诗——《我看》。
2021/02/17
3
学习目标
1.品味诗歌的语言,理解诗歌中蕴含的情感。 2.在反复诵读中体会诗歌的意境,培养热爱自然、与
2021/02/17
15
品评文章
6. 作者在结尾因自然的激发而生出怎样 的愿望? 【答案】作者在结尾用“让我的呼吸与自然合流! 让欢笑和哀愁洒向我心里,像季节燃起 花朵又把它 吹熄”的诗句,表达了要与大自然合而为一、同悲 同乐的愿望。
2021/02/17
16
【难点探究】诗歌后三节都是作者所思,其内容有什么 不同? 【答案】第③节主要写在孕育了万物、充满生机的大自然面前, “我”的“欢乐和忧戚”是微之甚微, 以此突出大自然的博大。 第④节主要写远古的哲人的生命早已逝去, 但他们留下的对大 自然的吟咏赞美一直在时间的 长河里飘逸。第⑤节在前两节的 基础上,很自然地抒写出 希望将生命融人自然,让“我”的爱 回归大自然 之中去,真正获得生命“巨树永青”的人生之爱 的 归宿。最后一节,点明主旨,升华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