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试]-高等教育学(完整版知识点)

合集下载

高等教育学考前知识点汇总

高等教育学考前知识点汇总

高等教育学赵源第一章绪论1,高等教育的概念:是建立在中等教育基础之上的各种专业教育,是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社会活动。

2,高等教育学的概念:高等教育学是教育学的一门分支学科,它以高等教育为研究对象,是一门揭示高等教育活动规律的科学。

以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所需的高级人才为直接目的的学科—它涉及研究并阐述高等教育的原则和方法及发展趋势等方面的理论问题。

3,高等教育在现代社会中的地位1、高等教育为国家培养高级建设人才2、为社会生产科学技术4,高等教育学的研究意义:1、是高等教育工作者自身修养的需要;2、研究高等教育学是高等教育工作者加强职业道德建设的需要3、研究高等教育学是高等教育工作者的知识结构与学识修养的需要第二章高等教育的功能与结构1高等教育的结构 :分为宏观结构和微观结构两大部分。

宏结构包括:层次结构、体制结构、科类结构、形式结构、能级结构、地区(区域)结构等。

微观结构包括:高等学校课程结构、高等学校的组织结构、高等学校的师资结构等。

P242高等教育的结构的概念:指高等教育内部各要素之间的构成状态和比例关系。

P243高等教育功能高等教育的功能可分为个体功能和社会功能。

个体功能包括促进人的身心全面发展。

社会功能:高等教育的社会功能表现为高等教育对社会其他子系统所起的作用,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

P344高等学校的职能则包括培养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以及开展社会服务三个方面。

P405高等教育的结构和功能的关系:高等教育结构决定高等教育功能,高等教育功能反作用于高等教育结构。

P43第三章高等教育的目的和培养目标1教育目的的类型:1、个人本位论的教育目的,2、社会本位论的教育目的,3、文化本位论的教育目的。

P522教育目的的作用:1、教育目的的导向作用;2、教育目的的规范作用;3教育目的的评价作用P533制定教育目的的依据:(一)社会需要(二)个体内在需要P544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P595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理论:1坚持以人为本教育的必要性,2加强通识教育的紧迫性P636制定专业培养目标应当处理的基本关系:1、专业知识和综合素质的关系;2、精英人才与一般人才的关系;3、社会需要与个人需要之间的关系;4、高标准与可行性、稳定性和可变性的关系。

高等教育学(完整版知识点)

高等教育学(完整版知识点)

第一部分:推断(共12题)1, 教化方针的基本构成:教化发展的指导思想(教化的性质);教化的培育目标(广义的培育目标,即教化目的);实施的途径(实现教化目的的途径)。

2, 发展教化的三个途径:教学工作(主要途径);科研训练(重要途径);社会实践(新的教化方针予以强调)。

3, 我国学位制度分为三级:学士, 硕士, 博士。

4, 我国现行高校领导体制: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学校基层委员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5, 高校教职工代表大会:是教职工群众行使民主权利, 民主管理学校的重要形式。

6, 宏观高等教化结构:包括层次结构, 科类结构, 形式结构, 能级结构, 地域结构(即布局), 管理体制结构等。

7, 微观高等教化结构:包括学科专业结构, 课程结构, 教材结构, 队伍结构, 各类人员的知识结构等。

8, 高校教学系统组成:老师, 学生, 教学内容和教学媒介。

9, 高校课程分类:从层次构成上,可分为公共基础课程, 专业基础课程以及专业课程;从形式上看,可分为必修课程, 选修课程。

10, 大学生参及科研活动:有多种途径,可以结合日常教学进行,也可通过指导学生完成学年论文或毕业论文进行。

11, 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特征:人才培育的目的;现实参及的方式;定向选择的内容;互补并进的效果。

12, 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在培育人方面起的作用:可促进知识的转化和拓展;有利于增加大学生的社会意识和社会技能;有利于发展大学生的创建才能和组织才能;有利于大学生提高修养, 完善特性品质。

第二部分:名词说明(共21题)1, 高等教化P5:高等教化是在完全的中等教化基础上进行的专业教化,是培育各类高级特地人才的社会活动。

2, 广义文化P17:最广义的文化可以泛指人类在历史过程中所创建的物质财宝和精神财宝的总称。

3狭义文化P17:常常是人们对精神财宝及精神生活的一种通称,在此“文化”一词从狭义的角度运用。

4, 教化方针P29:教化方针是国家在肯定历史时期,依据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须要和基本国情,通过肯定的立法程序,为教化事业确立总的工作方向和奋斗目标,是教化政策的总概括。

2023-2024高校教师资格证之高等教育学知识点总结归纳完整版

2023-2024高校教师资格证之高等教育学知识点总结归纳完整版

2023-2024高校教师资格证之高等教育学知识点总结归纳完整版1、学习策略的不同会导致学习质量、学习效果的不同,下列哪一种学习策略会最大限度帮助理解知识结构的复杂性()A.再认策略B.意义策略C.目标策略D.组织策略【答案】 B2、以下不属于我国高校办学自主权的是( )。

A.一定的招生权B.对外学术交流与合作的权力C.教师及其他专业技术人员的职务评聘权D.教学、科研和行政职能部门等组织机构的设置和人事配备权【答案】 D3、教师专业的基本特点不包括()。

A.角色多样性B.工作神圣性C.劳动创造性D.成效即时性【答案】 D4、教师应引导学生认清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体现了( )相结合的教学原则。

A.理论与实践B.科学性与思想性C.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D.教师主导与学生主动【答案】 A5、“永恒”主义教育思想的倡导者为( )。

A.巴格莱B.赫钦斯C.马利丹D.涂尔干【答案】 B6、( )主要指具有不同办学条件、不同办学要求和培养目标的各类高等学校间的比例关系。

A.层次结构B.能级结构C.地区结构D.形式结构【答案】 B7、我国现行高校领导机制是( )。

A.校长分工负责制B.校务委员会负责制C.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D.教授委员会负责制【答案】 C8、下列哪一种教学方法更能对学生的需要做出敏感反应( )。

A.讲授法B.讨论法C.多媒体教学法D.案例教学法【答案】 B9、教师专业的基本特点不包括()。

A.角色多样性B.工作神圣性C.劳动创造性D.成效即时性【答案】 D10、终身教育应体现于()。

A.大学教育和成人教育中B.大学教育中C.基础教育中D.整个教育体系和个体的各个发展阶段中【答案】 D11、结构主义课程理论的代表人物是( )。

A.赫钦斯B.阿德勒C.布鲁纳D.贝格尔【答案】 C12、科学研究的起点和首要环节是( )。

A.确定科研选题B.设计研究方案C.撰写研究论文D.申请专利【答案】 A13、适用于学习专业课程教学中的专门问题的是( )。

教师资格考试(高等教育学)知识点

教师资格考试(高等教育学)知识点
5、在高等教育中,确定研究问题一般要坚持以下三个原则:价值性原则、创新性原则、可行性原则。
第二章
1、意大利博洛尼亚大学成立于1088年,是世界上最早成立的大学。
2、博洛尼亚大学属于学生大学,巴黎大学属于典型的教师型大学。
3、中世纪大学的教学方法以讲授、辩论和大量的练习为主。
4、中世纪大学的特征:自治性、国际性、民主性、职业性。
(2)高等教育的多样化
包括高等院校层次多样化;高等院校规模多样化;教学组织的多样化;教育资金来源的多样化;学生成分的多样化。
(3)高等教育的国际化
在新经济时代,高等教育将呈现显著的全球化特点,一国学生可以自由地到他国或通过互联网络学习他国的高等学校的课程,高等学校国际化的理念现已被广泛的接受。
(4)高等教育的信息化
要建构大学自治理念,应当强化自主办学的观念,将管理权限逐步下放给具有独立法人实体的高校;应当正确处理大学自主与政府干预的关系,大学在增强自主办学的同时,要学会自觉地接受政府的宏观管理调控;应当切实增强高校自身自主办学的能力,实行科学的组织和管理;高校应当建立有效的自我约束机制,自觉接受国家和社会的监督。
新技术和网络给高校带来革命性的变化,在教育与教学的各个方面都将会以信息技术为手段,以深入开发,广泛利用信息资源为重点来进行培养人才。
(5)高等教育质量观的多元化
12、马丁特罗把高等教育发展分为三个阶段:当一个国家的高等教育所接纳的学生数与适龄青年的比率在15%以下时,属于精英高等教育阶段;在15%—50%之间时,为大众高等教育
5、从17世纪开始,欧洲出现了不同于中世纪大学的新型高等教育机构,大致可以分为两种类型:独立学院和专门学院。
6、在洪堡看来,大学的基本组织原则有两条:一是自由,二是宁静。

高等教育学知识点整理汇总全

高等教育学知识点整理汇总全

高等教育学知识点整理汇总全高等教育学,是一门研究高等教育实践和理论的学科。

它涵盖了高等教育的各个层面,包括高等教育政策、高等教育管理、高等教育教学和高等教育评估等方面的知识点。

下面将对高等教育学的一些重要知识点进行整理和汇总。

1. 高等教育的概念和特点高等教育是指在中学教育基础上,为适应社会经济文化发展和科学技术进步的需要,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学校教育。

其特点包括普及性、开放性、多元化和国际化等。

2. 高等教育的历史演变高等教育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的希腊、罗马和中国等文明古国。

随着工业革命和现代教育制度的形成,高等教育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和普及,并不断适应社会的需求和变化。

3. 高等教育的分类高等教育可以按照学科门类、教育层次、办学类型和学历授予等方式进行分类。

根据学科门类可分为文科、理科、工科、农科等;按照教育层次可分为本科、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等;根据办学类型可分为普通高校、军事院校、职业院校等;按照学历授予可分为学士、硕士、博士等。

4. 高等教育的目标和任务高等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以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和科技创新的需要。

其任务包括开展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等方面的工作。

5. 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是为了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保证教育教学的正常进行,确保学生得到优质的教育服务而建立的。

它包括高等教育法律法规、高等学校品牌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教育教学改革等方面的内容。

6. 高等教育的教学模式高等教育的教学模式主要包括面授教学、远程教育、在线教育和继续教育等。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互联网的普及,远程教育和在线教育等新兴教育模式得到了广泛应用。

7. 高等教育的国际交流与合作高等教育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是为了加强各国之间的教育合作与交流,促进高等教育的国际化发展。

包括留学生交流、教师交流、学术交流和科研合作等方面的内容。

8. 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包括大众化、多元化、精细化和国际化等方面。

高等教育学知识点归纳

高等教育学知识点归纳

高等教育学知识点归纳一、高等教育学的基本概念高等教育学是教育学的一个分支,旨在研究高等教育的现象、规律、特点以及问题解决的方法。

它涉及到高等教育的各个方面,包括教育理念、教学方法、课程设计、教师角色、学生发展等。

二、高等教育学的主要理论1、高等教育发展阶段理论:该理论认为,高等教育的发展一般会经历精英、大众和普及三个阶段。

每个阶段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问题。

2、高等教育功能理论:该理论认为,高等教育的主要功能是培养人才、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

这三个功能在不同类型的高校中可能会有不同的侧重。

3、高等教育管理理论:该理论主要高等教育的内部管理,包括组织结构、人事管理、财务管理等。

4、高等教育评价理论:该理论主要高等教育的质量评价,包括学生学业评价、教师工作评价、课程评价等。

三、高等教育学的主要问题1、高等教育质量的问题:如何保证和提高高等教育的质量是高等教育学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这涉及到课程设计、教学方法、教师素质等多个方面。

2、高等教育公平的问题: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如何让更多的人接受高质量的高等教育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这涉及到招生政策、助学政策等多个方面。

3、高等教育与就业的关系问题:如何让高等教育更好地服务于社会,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率,是另一个重要的问题。

这涉及到课程设置、实践教学等多个方面。

4、高等教育的内部管理问题:如何提高高等教育的内部管理水平,提高办学效率,也是高等教育学的一个重要问题。

这涉及到组织结构、人事制度、财务管理等多个方面。

四、高等教育学的未来趋势1、更加注重质量:未来,高等教育学将更加注重质量的研究和提高。

这涉及到课程设计、教学方法、教师素质等多个方面。

同时,如何建立完善的质量保障体系也是未来研究的重要方向。

2、更加注重公平: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如何让更多的人接受高质量的高等教育是未来研究的重要方向。

这涉及到招生政策、助学政策等多个方面。

同时,如何建立完善的教育公平保障体系也是未来研究的重要方向。

(完整版)高等教育学知识点整理汇总(全)

(完整版)高等教育学知识点整理汇总(全)

第二章高等教育的性质和任务一、简答题:如何理解教育的本质特点?(P10—12)1. 教育:促进、提升个体和人类素质的活动;2. 教育:通过文化传承促进社会和人的发展;3. 教育:通过文化创新促进社会和人的发展。

二、简答题:简述高等教育的基本性质?(P13-16)1。

高等教育的高级性;2。

高等教育的专业性;3. 高等教育的学术性;4. 高等教育的公益性;5. 高等教育的主体性。

三、简答题:简述高等教育的主要任务?(P17-20)1.培养高级专门人才;2。

推进科学技术发展;3。

服务社会发展需要.四、选择题:(P19页)1810年,德国的威廉·冯·洪堡创办了柏林大学,提出了著名的“教学与科研相统一”、“通过科学研究促进教学”的原则。

在洪堡和柏林大学的影响下,“洪堡原则"迅速传至西欧、美国、东欧、日本和中国,成为现代大学共同遵守的一条原则。

第三章高等教育的历史发展一、简答题:中国最早的高等教育具有哪些总体特征?其一,学在官府,或称学术官守、非官无学;其二,官学一体,或官师合一;其三,政教合一。

二、选择题(P24)书院是我国古代特有的教育机构,它以私人创办为主,积聚大量图书,将教学活动与学术研究结合在一起,从唐代到清末,存在了一千年之久.三、选择题(P26)作为东罗马帝国的教育中心,其任务是为帝国训练有较高文化水平的官吏。

教学内容以七艺为基础,七艺之上设哲学、法律学和修辞学三种。

四、选择题(P27)最初成立的欧洲中世纪大学,具有行会性、自治性、国际性和宗教性等特点。

五、选择题或名词解释(P30)1862年国会通过了《莫雷尔法案》(亦称“赠地法案”),规定各州凡有国会议员一名,拨联邦土地3万英亩,用这些土地的收益维持、资助至少一所学院,而这些学院主要开设有关农业和机械技艺方面的专业,培养工农业急需人才。

六、选择题(P30)1904-1918年,威斯康星大学率先提出大学应具有社会服务职能,从而将德国大学拥有的培养人才、发展科学职能又向前拓展了一步。

高等教育学知识点

高等教育学知识点

1、教育:广:增进人们知识和技能,影响思想品德的活动。

狭:学校教育,教育者根据社会要求,有目的、计划、组织地对受教育者身心施加影响,把他们培养成为社会所需人才。

2、高等教育:是在完全的中等教育基础上进行各种层次、各种形式的专业教育的总称。

3、高等教育学:专门研究高等教育特有的矛盾,揭示其规律的科学,教育科学一分支学科。

4、高等教育功能:高教系统本身相互作用和与外界环境相互作用所具作用、能力、功效。

5、教育目的:教育培养人的总目标。

教育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反映对教育在人的培养规格标准、努力方向和社会倾向性方面的要求。

6、通识教育:广义:大学的办学思想和理念,即大学给学生全面的教育和训练,包括专业教育和非专业教育。

狭义:与专业教育相对而言是指大学生均应接受包括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与技术、艺术等基本知识的教育。

7、教师:199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一章第三条: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8、师生关系:师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结成的相互关系,所处地位、作用和相互对待的态度。

9、目标管理:管理者通过制定、执行、控制目标进行领导和管理部署,被称为现代企业之导航船。

简单,包括初期目标制定、中期对目标的有效控管,末期成果考评三个阶段。

10、学制:教育制度,规定各级各类学校性质、任务、入学条件、学习年限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与联系。

高教学制,高教范围内的上述制度。

11、学位:授予个人一种终身称号,表明称号获得者曾受教育的水平或已达到的学历水平。

12、学位制度:国家或授权高等学校根据毕业生的学历及实际学术水平,授予他们一定的学位称号,以表明其知识能力的等级制度。

13、学科:教学的科目、学问的分支、学界或学术的组织,在不同场合时间体现不同内涵。

14、专业:《实用教育大词典》,高校或中专校根据社会分工、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以及学科的发展和分类状况划分的学业门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部分:判断(共12题)1、教育方针的基本构成:教育发展的指导思想(教育的性质);教育的培养目标(广义的培养目标,即教育目的);实施的途径(实现教育目的的途径)。

2、发展教育的三个途径:教学工作(主要途径);科研训练(重要途径);社会实践(新的教育方针予以强调)。

3、我国学位制度分为三级:学士、硕士、博士。

4、我国现行高校领导体制: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学校基层委员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5、高校教职工代表大会:是教职工群众行使民主权利、民主管理学校的重要形式。

6、宏观高等教育结构:包括层次结构、科类结构、形式结构、能级结构、地域结构(即布局)、管理体制结构等。

7、微观高等教育结构:包括学科专业结构、课程结构、教材结构、队伍结构、各类人员的知识结构等。

8、高校教学系统组成:教师、学生、教学内容和教学媒介。

9、高校课程分类:从层次构成上,可分为公共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以及专业课程;从形式上看,可分为必修课程、选修课程。

10、大学生参与科研活动:有多种途径,可以结合日常教学进行,也可通过指导学生完成学年论文或毕业论文进行。

11、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特征:人才培养的目的;现实参与的方式;定向选择的内容;互补并进的效果。

12、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在培养人方面起的作用:可促进知识的转化和拓展;有利于增强大学生的社会意识和社会技能;有利于发展大学生的创造才能和组织才能;有利于大学生提高修养、完善个性品质。

第二部分:名词解释(共21题)1、高等教育P5:高等教育是在完全的中等教育基础上进行的专业教育,是培养各类高级专门人才的社会活动。

2、广义文化P17:最广义的文化可以泛指人类在历史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称。

3狭义文化P17:常常是人们对精神财富及精神生活的一种通称,在此“文化”一词从狭义的角度使用。

4、教育方针P29:教育方针是国家在一定历史时期,根据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需要和基本国情,通过一定的立法程序,为教育事业确立总的工作方向和奋斗目标,是教育政策的总概括。

5、教育目的P34:教育目的是各级各类教育培养人的总的质量目标和总的规格要求。

6、社会本位高等教育目的观P55:主要是指那些从社会发展需要出发设计教育目的的观点,即个人只是教育加工的原料,个人发展必须服从社会需要。

这种目的观的主要观点强调高等教育价格首先在于促进国家和社会发展,强调人是社会的产物。

7、个人本位高等教育目的观P55:主要是指那些从个人需要,个人发展出发设计教育目的的观点,强调使受教育者的本性、才能获得自然发展,教育要为人本身的生活服务。

8学制P85:是指一个国家的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它包括:有哪些种类的学校,这些学校由谁来主办和管理,学校的性质和任务是什么,实际的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各级各类学校的关系如何等等。

9、高等教育管理体制P115:就是指与高等教育管理活动相关的组织制度体系,它主要包括高等教育组织机构的设置、组织机构间的隶属关系,以及相互间职责、权限的划分等等。

第六章(1个)10、高等教育结构P146:是指高等教育系统内各组成部分之间的联系方式和比例关系,它是一个多维层次的复杂的综合结构,大致可分为宏观结构和微观结构两大部分。

11、专业P202:是高等学校根据社会专业分工需要和学科体系的内在逻辑而划分的学科门类。

12、学科P205:指一定的科学领域或一门科学的分支,具有比较系统、完整、独立的理论体系。

按学科体系设置专业使培养的学生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具有较大的灵活性和应变能力。

13、高等学校的教学原则P226:是依据已发现的教学规律和一定的教育目的,对教师和教育工作者提出的在教学过程中必须遵守的基本要求。

14、狭义课程P235:狭义的课程是指被列入教学计划的各门学科,及其在教学计划中的地位和开设顺序的总和。

15、广义的课程P235:则是指学校有计划地为引导学生获得预期的学习结果而付出的综合性的一切努力。

16高等学校专业教学计划P240:是指按照高等学校培养目标的指导教与学活动的规范性文件,它体现了社会对某一种专门人才培养规格的基本要求,是学校组织和管理教学工作的主要依据。

17、教学大纲P242:是以系统和连贯的形式,按章节、课题和条目叙述该学科的主要内容的教学指导文件。

18、教材P245:也称教科书,是教学的主要依据,它是阐述教学内容的专用书籍,是教学大纲的具体化。

19、教学方法P265:就是在教学中为完成一定的教学目的、任务所采取的教学途径或教学程序,是以解决教学任务为目的的师生间共同进行认识和实践的方法体系。

20、教学评价P288:从本质上说是一种价值判断活动,是对教学活动现实的或潜在的价值作出判断的过程。

21、思想政治教育的原则P370:就是教育者对被教育者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准则,是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规律性的反应。

第二部分:简答(共34题)第一章(9题)1、政治对高等教育的制约作用。

P5(1)政治决定了高等教育的领导权(2)政治决定了受高等教育的权利(3)政治制约着高等教育体制(4)政治制约着高等教育的方针、目的2、高等教育的政治功能。

P7(1)对受教育者进行政治教育(2)培养专门政治、法律人才(3)推进民主政治的发展(4)此外,高校是政治思想的重要策源地3、经济发展对高等教育的决定作用。

P9(1)经济发展史高等教育发展的物质基础(2)经济体制的变革决定了高等教育体制的变革(3)经济发展水平决定着高等教育发展的速度和规模(4)经济结构的变化制约着高等教育的结构总之,经济发展是高等教育发展的物质基础,经济体制的变革决定了高等教育体制的变革,经济发展的水平制约着高等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制约着高等教育的结构。

4、高等教育的经济功能。

P11(1)高等教育促进经济增长(2)高等教育促进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完善(3)高等教育可以提高人们的经济收入5、高等教育的科技功能。

P16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精辟地说明了现代社会中科学技术所具有的经济价值。

(1)高等教育通过传递和积累科学技术而发挥再生产技术科学技术的功能。

(2)高等教育通过创造、发明新的科学技术而发挥生产科学技术的功能。

6、培养专门人才是现代高校的根本使命。

P25要2方面来看:一是从高校发展历史来看;二是从高校性质来看。

培养专门人才主要途径是教学,所以重视教学、提高教学质量是高校永恒的主题。

当前的本科教学工作评估的意义就在于此。

7、发展科学是现代高校的重要职能。

P26(1)现代高校从事科学研究具有明显优势:(2)学科比较齐全,基础学科研究更显实力;(3)研究队伍素质高、数量较多;(4)图书资料、仪器设备、研究经费比较到位;(5)国际间的学术交流比较频繁。

所以,高校教师在任何国家都是科研的重要主力军之一。

8、服务社会是当代高校职能的延伸。

P27直接为社会服务的主要形式有:教学服务;科技服务;信息服务;装备服务等。

(1)教学服务,包括委托培养、推广教育及举办技术人才培训等(2)科技服务,包括科技成果转让、技术咨询等(3)信息服务,包括利用高校数据库、图书资料等为社会服务(4)装备服务,包括利用高校精良的装备,如仪器设备、实验室、测试中心、电教中心、计算机中心等向社会开放总之,高校社会服务包括教育推广、人力培训、决策咨询、技术装让等诸多形式。

9、当代高校的社会职能。

P25(1)培养专门人才是现代高校的根本使命(2)发展科学是现代高校的重要职能(3)服务社会是当代高校职能的延伸第三章(6题)1、评述高校社会本位高等教育目的观。

P55(先述:解释概念;后评:产生—现状—发展轨迹)社会本位高等教育目的观主要是指那些从社会发展需要出发设计教育目的的观点,即个人只是教育加工的原料,个人发展必须服从社会需要。

这种目的观的主要观点强调高等教育价格首先在于促进国家和社会发展,强调人是社会的产物。

斯巴达的军事教育可以说是以社会为中心的价值观的源头,持有社会本为观点的人以社会为观察问题的立足点:社会与个体的关系结构类似于“有机体”与“细胞”的关系机构,社会作为有机体,出游决定性、中心的地位,社会是目的,而个体则处于从属的地位。

2、评述高校个人本位高等教育目的观。

P55个人本位高等教育目的观主要是指那些从个人需要,个人发展出发设计教育目的的观点,强调使受教育者的本性、才能获得自然发展,教育要为人本身的生活服务。

雅典的自由教育可以说是西方以个人为中心的价值观的源头,持个人本为观点的人将立足点移至个体,个体与社会的结构关系类似于“有机体”与“环境”的关系,个体作为有机体,而社会则成了个体生存发展的必然条件,是个体实现自己生命价值与发挥潜力的舞台,个体存在与发展是目的,社会是为个体生存与发展服务的。

3、评述高校的专才教育。

P64专才教育是指培养专门人才的教育。

专才教育的目的是通过系统的教授某一学科专门知识,培养掌握一定专业知识,同时具备一定专门技能的人才。

专才教育具有四个明显特征:(1)专才教育主要是通过分科进行培养的人才短期内具有不可替代性(2)教学内容与社会生产和生活紧密联系,偏重应用。

(3)比较注重学生实际工作能力的培养,学生在毕业之后能较快适应社会的需要。

(4)在专业划分过细的情况下,片面强调职业教育,会造成学生知识面狭窄,并影响其后期发展。

4、评述高校的通才教育。

P64通才是一种通识教育,其目的是为了培养具有高尚情操,有高深学问,有高级思维,能自我激励自我发展的人才。

他实行的是一种博雅教育,注重理智的培养和情感的陶冶,并具有以下四个特征:(1)知识的基础性和经典性。

(2)内容的综合性和广泛性。

(3)教育形式的多样性和灵活性。

(4)过分通博,学科的深入发展受影响。

5、评述专才教育、通才教育的内涵及其相互联系。

P64专才教育是指培养专门人才的教育。

专才教育的目的是通过系统的教授某一学科专门知识,培养掌握一定专业知识,同时具备一定专门技能的人才。

专才教育具有四个明显特征:(1)专才教育主要是通过分科进行培养的人才短期内具有不可替代性(2)教学内容与社会生产和生活紧密联系,偏重应用。

(3)比较注重学生实际工作能力的培养,学生在毕业之后能较快适应社会的需要。

(4)在专业划分过细的情况下,片面强调职业教育,会造成学生知识面狭窄,并影响其后期发展。

通才是一种通识教育,其目的是为了培养具有高尚情操,有高深学问,有高级思维,能自我激励自我发展的人才。

他实行的是一种博雅教育,注重理智的培养和情感的陶冶,并具有以下四个特征:(1)知识的基础性和经典性。

(2)内容的综合性和广泛性。

(3)教育形式的多样性和灵活性。

(4)过分通博,学科的深入发展受影响。

通才教育与专才教育作为两种人才培养观念和模式,既有相斥的一面,又有联系的一面。

专才教育以一定的基础学科知识为基础,基础不扎实专业训练难以深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