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电子版导学案(10)

合集下载

徐州市王杰中学高一化学导学案:专题一第一单元(第10课时)

徐州市王杰中学高一化学导学案:专题一第一单元(第10课时)

必修一专题一化学家眼里的物质世界1、三种分散系的区别2、下列分散系不发生丁达尔效应的是A、碘溶于酒精配成碘酒B、雾C、将饱和FeCl3溶液滴入沸水里D、含有灰尘颗粒的空气【一、基础知识梳理与自学质疑】三、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物质导电的条件:有的或。

1、定义:电解质;非电解质。

电离;;电离方程式2、注意几个方面:⑪单质既不是也不是;⑫电解质不一定直接能,如食盐晶体、氯化氢气体等不导电;⑬SO2、CO2、SO3尽管它们的水溶液能导电,自身却不能直接电离因而是。

⑭酸、碱、盐的电离:①酸: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的化合物称为酸。

②碱: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的化合物称为碱。

③盐:电离时,能生成 (或铵根离子)和的化合物称为盐【交流展示与互动探究】1、如何理解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概念(分组说明);2、常见电解质和非电解质判断;(举例说明)3、如何理解电离方程式,书写注意哪些问题?4、电离与导电的关系:5.化合物水溶液的导电性与金属导电是否有区别呢?⑪请判断下列物质中能否够导电,并在空格处注明“能”或“否”。

①NaCl固体②NaCl溶液③NaOH固体④NaOH溶液⑤HCl气体⑥盐酸⑦铜⑧石墨⑨蔗糖⑩蔗糖溶液。

⑫NaCl固体不能导电,而其溶液却能导电,为什么?⑬盐酸、NaOH溶液、NaCl溶液能导电和铜、石墨导电有什么不同?6、电离方程式书写比赛:写出下列物质的电离方程式①HNO3②KOH③Ba(OH)2④CuCl2⑤CuSO4⑥K2CO3【反馈练习】练习:1下列物质中属于电解质的是()属于非电解质的是()A、稀硫酸B、盐酸C、氯化钠晶体D、酒精E、铜F、氯化钾溶液G、三氧化硫H、氢氧化铁固体I、氧化钠J、氯气K、硫酸钡L、水M、氢氧化钡溶液 N、CH3COOH[分析评价]2、写出氯化钠、氢氧化钡、硫酸钠、碳酸钠电离方程式()3.下列关于胶体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胶体区别于其他分散系的本质特征是分散质的微粒直径在10-9 ~ 10-7m之间B、光线透过胶体时,胶体中可发生丁达尔效应C、用平行光照射NaCl溶液和Fe(OH)3胶体时,产生的现象相同D、Fe(OH)3胶体能够使水中悬浮的固体颗粒沉降,达到净水目的()4、氯化铁溶液与氢氧化铁胶体具有的共同性质是A、分散质颗粒直径都在l~100nm之间B、都能透过半透膜C、都是透明的澄清液体D、都呈红褐色()5、下列分散系不发生丁达尔效应的是A、碘溶于酒精配成碘酒B、雾C、将饱和FeCl3溶液滴入沸水里D、含有灰尘颗粒的空气6、下列现象与胶体无关的是()A、日常生活中看到的烟、云、雾B、向豆浆中加入石膏制得可口的豆腐C、FeCl3溶液呈现棕黄色D、向沸水中逐滴加入FeCl3 稀溶液,得到红褐色透明的分散系()4、在实验中手不慎被玻璃割破,可用FeCl3溶液应急止血,其主要原因是A、FeCl3溶液具有杀菌消毒的作用B、FeCl3溶液能使血液凝固C、FeCl3溶液能产生Fe(OH)3沉淀堵住伤口D、FeCl3溶液能使血液发生化学变化()5、下列事实与胶体性质无关的是A、在豆浆中加入盐卤做豆腐B、盐碱地里土壤保肥能力差C、一束平行光线照射蛋白质溶液里,从侧面可以看到一束光亮的通道D、FeCl3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出现红褐色沉淀【反思与建议】。

10课鸦片战争导学案

10课鸦片战争导学案

高一__班第__组编号___姓名___小组评价___课堂表现___老师评价___第10课鸦片战争编制人:莫丁飞审核人:陈素秋【课程标准】列举1840年至1900年间西方列强的侵华史实,概述中国军民反抗外来侵略斗争的事迹,体会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

【重点难点】重点:着重于分析两次鸦片战争的背景理解中国战败的原因。

难点:如何认识战争失败对中国的影响。

【预习自学】基础知识梳理问题引导一、鸦片战争1.背景(1)国际形势①18世纪中后期,英法美等资本主义国家相继开始。

②为开拓和掠夺,英国侵略中国。

(2)国内形势①经济:占统治地位,土地高度集中。

②政治:政治腐败,困难,废弛。

③外交:实行政策。

(3)直接原因:在虎门销毁英国走私的鸦片,英国借端发动战争。

2.经过(1)第一阶段:①1840年6月,英舰侵入挑衅,战争爆发。

②英军沿海经犯,最后到达,道光帝派同英军“议和”。

(2)第二阶段:①1841年初,英军强占,并扩大侵华。

②1842年8月,英舰驶抵江面,清政府屈辱求和。

1.英国为什么要向中国倾销鸦片?为什么在正当的中英贸易中,中国处于出超地位呢?3.结果:签订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①《南京条约》主要内容(填空并连线)危害A、开放、、、、五处通商破坏贸易主权B、割给英国破坏领土主权C、赔款2100万银元破坏关税自主权D、协定关税局加剧了人民的负担②1843英国又强迫清政府签订《》和《》,即南京条约的附件,从中攫取、和等特权。

③美法两国趁火打动,于1844年胁迫清政府分别签订《》和《》,攫取了更多的侵略权益。

5.影响(1)给中国带来巨大的屈辱和深重的灾难。

(2)中国开始沦为国家,进入反侵略反封建的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萌发了向西方学习的思潮。

二、战火再燃1.原因(1)根本原因:资本主义发展,列强不满足既得利益。

(2)直接原因:英美法等提出、扩大侵略权益的要求,遭到拒绝。

2.过程(1)1856年,英军进攻,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

数学导学案10篇

数学导学案10篇

数学导学案10篇一、导学案1:整数的加法与减法导学目标:掌握整数加法和减法的基本运算规则,并能够灵活运用。

导学内容:1. 整数的加法规则a. 同号相加,取相同符号,绝对值相加;b. 异号相加,取较大数的符号,绝对值相减。

2. 整数的减法规则a. 被减数和减数同号,取相同符号,绝对值相减;b. 被减数和减数异号,取被减数的符号,绝对值相加。

导学提醒:1. 认真观察整数加减法运算的规律;2. 多进行运算实践,巩固掌握规则。

二、导学案2:整数的乘法与除法导学目标:掌握整数乘法和除法的基本运算规则,并能够灵活运用。

导学内容:1. 整数的乘法规则a. 同号相乘,结果为正;b. 异号相乘,结果为负。

2. 整数的除法规则a. 同号相除,结果为正;b. 异号相除,结果为负。

导学提醒:1. 注意除法中的零的情况,零不能作为除数;2. 练习中注意加强运算的速度和准确性。

三、导学案3:分数的加法与减法导学目标:掌握分数加法和减法的基本运算规则,并能够灵活运用。

导学内容:1. 分数的加法规则a. 分母相同时,分子相加;b. 分母不同时,通分后分子相加。

2. 分数的减法规则a. 分母相同时,分子相减;b. 分母不同时,通分后分子相减。

导学提醒:1. 注意通分时要选择合适的分母;2. 认真观察运算规律,加深理解。

四、导学案4:分数的乘法与除法导学目标:掌握分数乘法和除法的基本运算规则,并能够灵活运用。

导学内容:1. 分数的乘法规则a. 分子相乘,分母相乘。

2. 分数的除法规则a. 将除法转化为乘法,将被除数乘以倒数。

导学提醒:1. 注意约分的情况,尽量化简结果;2. 多进行实际问题的运算应用。

五、导学案5:小数的加法与减法导学目标:掌握小数加法和减法的基本运算规则,并能够灵活运用。

导学内容:1. 小数的加法规则a. 小数点对齐,按位相加;b. 若小数位数不同,可在较短的小数末尾补零。

2. 小数的减法规则a. 小数点对齐,按位相减;b. 若小数位数不同,可在较短的小数末尾补零。

高一数学导学案电子版

高一数学导学案电子版

高一数学导学案电子版一、教学任务及对象1、教学任务本教学任务以“高一数学导学案电子版”为主题,旨在通过电子导学案的形式,为高一学生提供数学学科的系统学习指导。

教学内容涵盖高中数学一年级的主要知识点,如集合、函数、三角学等,注重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通过精心设计的互动问题和丰富多样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数学素养。

2、教学对象本教学设计的对象为高中一年级学生,他们对数学知识有一定的掌握,具备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由于学生个体差异,教学过程中需关注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使他们在数学学习中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提高学习效果。

同时,考虑到学生已适应电子产品的使用,采用电子版导学案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便捷性。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理解并掌握集合、函数、三角学等基本数学概念、性质、定理和公式,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2)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数学建模和问题解决能力。

(3)掌握数学基本技能,如运算、推理、证明等,提高数学思维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4)学会使用电子版导学案,掌握网络资源和电子设备在数学学习中的应用。

2、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和教师引导,培养学生主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运用比较、归纳、演绎等思维方法,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3)注重学习过程中的反思与总结,培养学生自我评价和调整学习策略的能力。

(4)借助电子版导学案,引导学生进行个性化学习,提高学习效率。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兴趣和热爱,激发他们探索数学奥秘的欲望。

(2)树立正确的数学观念,认识到数学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等领域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3)培养良好的学习态度,使学生具备勤奋、自律、合作的精神品质。

(4)通过数学学习,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认识到数学知识对个人成长和社会发展的意义。

导学案Unit 10 If you go to the party, you'll have a great time! Section A1 (1a-2d)

导学案Unit 10 If you go to the party, you'll have a great time! Section A1 (1a-2d)

Unit 10 If you go to the party,you'll have a great time!Section A1 (1a-2d)【学习目标】1.理解并掌握下列词汇及短语:New words: meeting,video,organize,chocolate,Key phrases: go to the party,have a great time,stay at home,take the bus,watch a video,potato chips2.理解并掌握下列重点句型:1)If you go to the party,you'll have a great time.2)I think I'll go to the party with Karen and Anna.3)If we ask people to bring food,they'll just bring potato chips and chocolate because they'll be too lazy to cook.Grammar: If-adverbials,conditional adverbials.(条件状语从句)3. 熟练运用“will+动词原形”和现在进行时表示将来的语言结构。

4. 了解并初步运用“if引导的条件状语从句+will”结构来谈论因果关系。

5. 在活动中学会统筹安排事情。

【重点和难点】1. New words and key phrases.2. Future tense with “will”.3. If-adverbials,conditional adverbials.【课前预习】Ⅰ. 你会唱If You Are Happy这首歌吗?请你从网上搜索这首歌并学会它。

Ⅱ. 假设你的好友本周六晚上要举行生日聚会,你打算去参加。

2020高考历史总复习10太平天国运动导学案含解析新人教版

2020高考历史总复习10太平天国运动导学案含解析新人教版

导学案10 太平天国运动一、原因1.主要原因:鸦片战争后,中国面临的□1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空前激化。

2.直接原因:连年发生自然灾害。

二、过程1.金田起义:1851年,洪秀全金田起义,建号□2太平天国。

2.永安建制:初步建立政权。

3.定都天京:1853年攻克南京,改名□3天京,定为国都。

4.军事全盛(1)北伐:由于孤军深入,最终失败。

但牵制了清军大量兵力,为西征军创造了有利条件。

(2)西征:西征军打败湘军,太平天国进入全盛时期。

5.天京变乱:1856年发生,是太平天国由盛转衰的转折点。

6.后期斗争:重建领导核心,重建纲领,组织军事防御战。

7.运动失败:1864年□4天京陷落,太平天国运动失败。

三、纲领1.主观原因(1)农民阶级的局限性,提不出切合实际的革命纲领。

广大将士参加革命的目的并不明确,大多迫于贫困,希望改变经济地位。

(2)领导阶层学识与才略有限。

定都天京后,领导者糜烂腐化,又为争权夺利互相残杀,难以形成坚强的□10领导核心。

(3)战略上的失误,偏师□11北伐而孤军深入。

(4)文化上对传统文化完全推倒,得不到知识分子的支持;违背人性的措施,例如在天京强制男女分开居住,不得民心。

(5)外交失策:未积极争取外援,清政府因与西方列强签订许多不平等条约而获得支持。

2.客观原因: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

在曾国藩的湘军、李鸿章的淮军和洋人组织的常胜军(洋枪队)围攻下,溃败而亡。

五、评价1.促进作用(1)太平天国运动沉重打击了□12清朝的封建统治和外国侵略势力,减轻了中国近代化的阻碍因素。

(2)《资政新篇》最早提出发展□13资本主义的方案,对当时的思想和经济发展均有影响。

(3)催生了洋务运动的产生。

洋务运动前期创办的部分军事工业都是为了镇压太平天国运动。

而洋务运动迈出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

2.阻碍作用(1)《天朝田亩制度》旨在建立小农经济的绝对平均主义的天国,与发展□14资本主义的时代潮流相违背。

(2)太平天国运动破坏了富饶地区的生产力,迟滞了这些省份的近代化进程。

2014-2015学年高一历史(人教版)必修二同步导学案:第10课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2014-2015学年高一历史(人教版)必修二同步导学案:第10课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材料二20世纪80年以来,我国有些学者提出“现代化史观”。主张“从宏观历史学的角度,把现代化作为一个全球性大转变的过程,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化工业社会转变的大过程,进行整体性研究,涉及到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
请回答:
(1)按照材料一的研究角度来看世界近代史,可能会对l8世纪——l9世纪末20世纪初的哪些重大事件评价较高?(3分)
(2)概况:略
2、抗日战争时期:由于日本的侵略,民族工业受空前打击。
(1)沦陷区:或被日军所毁,或被日军吞并。
(2)国统区:官僚资本迅速膨胀,民族资本。
3、解放战争时期:民族工业陷入绝境
(1)原因:蒋介石为取得美国援助发动内战,不惜大肆出卖国家主权。与美国签订;官僚资本也进行经济垄断,挤压民族企业。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受到内外双重打击。
10.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西方史学界在20世纪70—80年代掀起了打破“西欧中心论”的世界历史编纂潮流,使世界历史的编纂学在总体上进入了全球文明史。“全球史观”的基本特征是:将人类社会的历史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各个相互影响的活动范围在这个发展进程中愈来愈扩大,各民族的原始闭关自守状态则由于日益完善的生产方式、交往以及因此自发地发展起来的各民族之间的分工而消灭得愈来愈彻底,历史也就在愈来愈大的程度上成为全世界的历史。”
(2)按照材料一的研究角度,评价新航路开辟。(2分)
(3)综合上述材料的观点,分析第一次工业革命对19世纪40——60年代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9分)
备注
C清政府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D封建专制统治被推翻
2.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外部条件是( )
A辛亥革命的推动
B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的推动
C政府采取奖励实业的措施

高中政治必修1人教版:教案导学案〖精品〗(含教案预习案探究案课后练习及答案)第10课

高中政治必修1人教版:教案导学案〖精品〗(含教案预习案探究案课后练习及答案)第10课

【教学设计】第十课科学发展观和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第一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一、教材分析第四单元“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旨在培养社会主义的建设者,高中生是未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主力军,是将来参与市场经济活动的主要角色,承担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任,本课的逻辑分为两目:第一目,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

这一部分的逻辑结构如下:首先讴歌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达到总体小康这一伟大成就,然后从微观和宏观两个方面介绍总体小康的成就。

同时指出,我国现在达到的小康是低水平、不全面、发展不平衡的小康。

第二目“经济建设的新要求”。

这一目专门介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也是学生要重点把握的内容。

二、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识记总体小康的建设成就在宏观和微观上的表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目标。

(2)理解低水平、不全面、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以及小康社会建设进程是不平衡的发展过程。

(3)运用所学知识,初步分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意义。

(二)能力目标通过分析由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的奋斗目标,培养学生用联系的、全面的、发展的观点看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结合本地及学生身边的经济建设成就,展现中华民族的胜利实现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的第一、第二步这一伟大历程,可以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与自信心,充分展现出社会主义制度越性。

(2)憧憬美好的未来,明确全面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目标,可以使广大学生对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充满信心。

(3)这一代高中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主力军,结合全面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目标,讲述这些理论,可以增强学生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促使他们努力学习现代科学技术文化,为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而出一份力。

三、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正确理解和把握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难点:正确理解和把握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四、学情分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一个振奋人心的目标,学生对此有兴趣,有学习动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The film ___________ ( be ) very good.
(14).What time _________ you __________ ( get ) to school this morning?
Cooperation communication
一变:肯定句变为否定句
【技巧1】当句中含有情态动词或助动词could,would,should等时,可直接在其后面加not构成否定句。例如:
一.用所给动词的适当形式填空。
1. We ______ (live) inJapanlast year.
2. Susan_______ (stop) the car on the street yesterday.
3. My mother_______ (clean) my room and ______(study) for the English test last Sunday.
二变:陈述句变为一般疑问句
【技巧1】移动词语的位置。将was,were, could,would,should等移到句首。例如:
He could pack his things himself. → Could he pack his things himself?
【技巧2】添加助动词did。谓语是除情态动词、助动词、系动词was, were以外的动词时,在主语之前加did,动词还原。例如:
(10)Uncle Wang _____________ ( come )into the room and __________ ( find ) something to eat.
(11).Lily ______________ ( study ) in the classroom for two hours and then _________ ( leave ).
4. What ______ you ______(do) last night?
5. On Saturday morning I _____(play) football.
二.用括号内所给动词的适当形式填空。
(1) May__________ (finish) her homework very late yesterday evening.
(5) We __________ (move) toShenyang8 years ago.
(6) __________ you __________ (have) bread for breakfast this morning?
(7) She __________ (give) me a nice present last night.
(2) Han Mei __________ (bring) her pet to the park that day.
(3) His father __________ (buy) a new computer for him last week.
(4) Miss Du__________ (walk) to work every day last term.
I could get you a concert ticket. → I could not / couldn't get you a concert ticket.
【技巧2】当句中含有系动词was,were时,可直接在其后加not构成否定句。例如:
I was on the Internet when you called me. → I was not / wasn't on the Internet when you called me.
(12).Jimmy __________ ( do ) a lot today. He _________ ( go ) shopping and ________ ( cook ) supper.
(13).We _________ ( go ) to the cinema last night.
【技巧3】当句中谓语是除情态动词、助动词、系动词was, were以外的动词时,在该动词之前加did not / didn't,动词还原,构成否定句。例如:
The famous singer sang some Chinese songs. → The famous singer did not / didn't sing any Chinese songs.
白银市第三中学导学案
学科:英语
年级:高一
主备人:许承荣
教研组长:
教务处:
课题
Isaw a terrible…
课时
one
课型
new
上课时间
2013.4.1




1 learn the new words and expressions:
2 learn topracticethe dialogue
3 learn to describe thefavoritemovie.
Mr Li looked very old. → Did Mr Li look very old?
三变:陈述句变为特殊疑问句
【技巧1】确定疑问词:人who / whom,物what,地点where,时间when / what time,原因why,频率how often,长度how long,距离how far等等。例如:



1 learn to speak the drills about the hobby.
2 learn to write the drills of the simple past tense
3 learn to write reparation
(8) The police __________ (stop) the car and __________ (catch) the thief (小偷) just now.
(9) Tom __________ (carry) water for the old man last Saturday.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