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深度处理与回用磷的去除

合集下载

污水的深度处理和回用 同步脱氮除磷技术 巴颠甫工艺

污水的深度处理和回用   同步脱氮除磷技术   巴颠甫工艺

污水的深度处理和回用同步脱氮除磷技术巴颠甫工艺
污水的深度处理和回用-同步脱氮除磷技术-巴颠甫工艺
巴登磷同步脱氮除磷工艺
本工艺是以高率同步脱氮、除磷为目的而开发的一项技术,其工艺流程示之于图7-8-1。

本流程各组成单元的功能如下:
(1)、原污水进入第一厌氧反应器,本单元的首要功能是脱氮,含硝化氮的污水通
过内循环来自第一好氧反应器,本单元的第二功能是污泥释放磷,而含磷污泥是从沉淀池
派出回流来的。

(2)经过第一个厌氧反应器处理的混合液进入第一个好氧反应器,好氧反应器有三
个功能:主要功能是去除BOD和原水带入的有机污染物;第二种是硝化作用,但BOD浓度
仍然较高,因此硝化程度较低,产生的no 3-氮也较少;第三个功能是聚磷细菌对磷的吸收。

根据除磷机理,只有在氮氧化物中有效脱水才能达到良好的除磷效果。

因此,本装置
的吸磷效果不是很好。

(3)、混合液进入第二厌氧反应器,,本单元功能与第一厌氧反应器同,一时脱氮;二是释放磷,以前者为主。

(4)第二个好氧反应器的第一个功能是吸收磷,第二个功能是进一步硝化,然后进
一步去除BOD。

(5)、沉淀池,泥水分离是它的主要功能,上清夜作为处理水排放,含磷污泥的一
部分作为回流污泥,回流到第一厌氧反应器,另一部分作为剩余污泥排出系统。

优点:从上面可以看出,无论在系统中重复哪个反应,都可以获得两次以上。

每个反
应单元都有其主要功能,并执行其他功能。

因此,该工艺脱氮除磷效果良好,脱氮率为90%~95%,除磷率为97%。

缺点:工艺复杂,反映其单元多,运行繁杂,成本高是本工艺的主要缺点。

污水处理中脱氮除磷方法总结

污水处理中脱氮除磷方法总结
大量氮 , 磷 化 工 行 业 排 放 含磷 废 水 。此 外 , 畜禽养殖 、 水产养殖 、 旅游 、 航 运 等 也 对 流 域 水 体 富 营养 化 造 成 了 巨大 的压 力 。 2 生 物 脱 氮 原 理
以此 达 到节 约 能 耗 , 低 成本 运 营 的 目的 。
4 . 5 S B R工艺与 S B R 变 型 工 艺
好 氧 时 过 量 地 从 外 部 环境 提 取 磷 , 并 将 磷 以 聚 合 的 有 机 质 形 式 贮藏在菌体 内, 形成高磷污泥 . 排除系统外 , 从 而 达 到 从 废 水 中
程。
提高 了氮磷去除率 , 但其 设备改 进工艺较为 复杂 , 尚且 无 法 大
3 生 物 除磷 原 理 生 物 除 磷 主 要 利 用 聚 磷 菌 一 类 的微 生 物 . 这 些 细 菌 能 够 在 面积应用。 此 外 ,工业 脱 氮 除磷 方法 还 有 C A S T工 艺 、 O C O工 艺 、
氮, 然 后 在 硝 酸 菌 的作 用 下 进 一 步 氧 化 成 硝 酸 盐 , 最 后 在 反 硝 化
S B R 工 艺 即 序 批 式 活 性 污 泥 法 ,该 方 法 工 艺 流程 较 为 简 单, 脱 氮 除 磷 效 果 明显 , 适 用 于 大 部 分 常 规 浓 度 的污 水 处 理 。 且 运行方 式灵活 、 可控性 较强 , 是 我 国 中 小 型 污 水 处 理 厂 应 用 最
性 污 染 。此外 , 如 果 可 以 在 废 水 处 理 过 程 中 回收 其 中 的 氮磷 . 那
A 2 / O工 艺 具 有 较 高 的有 机 物 去 除 和 脱 氮 除 磷 能 力 ,对 于 高 浓 度 的工 业 废 水 与 生 活 污 水 处 理 效 果 明 显 , 在北 方寒 冷 的 冬 季, 依 然 能正 常稳 定 的工 作 , 但 其 对 C源 要 求 较 高 , 脱 氮 与 除 磷 两 者 之 间 的 碳 源 矛盾 依 旧存 在 。 而在 此 基 础 上 改 进 的倒 置 A 2 / O

1 废水的深度处理(N、P、消毒、三级)

1 废水的深度处理(N、P、消毒、三级)

普通活性污泥法通过同化作用除磷率可以达到 12%~20%。而具生物除磷功能的处理系统排放的剩 余污泥中含磷量可以占到干重5%~6%,去除率基本 可满足排放要求。
生物除磷机理
厌氧环境 有机基质 好氧环境
产酸菌 P 乙酸 P
聚 P
聚 P
PHB
(b)Bardenpho生物脱氮工艺:
设立两个缺氧段,第一段利用原水中的有机物 为碳源和第一好氧池中回流的含有硝态氮的混合液 进行反硝化反应。 为进一步提高脱氮效率,废水进入第二段反硝 化反应器,利用内源呼吸碳源进行反硝化。
曝气池用于吹脱废水中的氮气,提高污泥的沉 降性能,防止在二沉池发生污泥上浮现象。
废水的深度处理与回用
第一节 氮磷的去除
第二节 消毒
第三节 废水的三级处理与回用
习题与思考题
城市污水、工业废水经传统的二级处理 以后,虽然绝大部分悬浮固体和有机物被去 除了,但还残留微量的悬浮固体和溶解的有 害物,如氮和磷等的化合物,病毒微生物。 氮、磷为植物营养物质,能助长藻类和水生 生物,引起水体的富营养化,影响饮用水水 源。病毒微生物会引起水媒性传播疾病的流 行。
O2 硝化 硝态氮
( NO3 )
-
有机碳
反硝化
氮气
( N 2)
有机碳
硝化反应: 硝化反应是在好氧条件下,将NH4+转化为NO2和NO3-的过程。
2NH
4
3O
2
2NO
硝酸菌 3
亚硝酸菌
2 4H Nhomakorabea 2H 2 O
2 NO
2
2 O 2 2 NO
3
2
H


2H 2 O

污水处理化学式

污水处理化学式

污水处理化学式引言概述:污水处理是一项重要的环境保护工作,通过化学反应和物理处理,将污水中的有害物质转化为无害物质,以达到净化水体的目的。

本文将从五个方面详细介绍污水处理的化学式,包括污水的初级处理、生化处理、深度处理、氮磷去除和消毒处理。

一、污水的初级处理1.1 沉淀法:将污水中的悬浮物通过加入化学药剂使其沉淀下来,常用的化学药剂有铁盐和铝盐。

反应式:FeCl3 + 3H2O → Fe(OH)3↓ + 3HCl。

1.2 筛分法:通过筛网将较大的固体颗粒物拦截下来,常用的筛分装置有格栅和滤网。

无化学式。

一、生化处理2.1 好氧生物处理:将污水中的有机物质通过好氧微生物的作用进行降解,产生二氧化碳和水。

反应式:C6H12O6 + 6O2 → 6CO2 + 6H2O。

2.2 厌氧生物处理:将污水中的有机物质通过厌氧微生物的作用进行降解,产生甲烷和二氧化碳。

反应式:C6H12O6 → 3CH4 + 3CO2。

2.3 厌氧氨氧化:将污水中的氨氮通过厌氧微生物的作用转化为亚硝酸盐和硝酸盐。

反应式:NH4+ → NO2- + H2O。

三、深度处理3.1 活性炭吸附:通过活性炭的吸附作用去除污水中的有机物质和重金属离子。

无化学式。

3.2 膜分离:利用膜的特殊性质,将污水中的溶解物质和微生物分离出去。

无化学式。

3.3 深度过滤:通过过滤介质的作用,去除污水中的弱小颗粒物和胶体物质。

无化学式。

四、氮磷去除4.1 硝化:将污水中的亚硝酸盐通过硝化菌的作用转化为硝酸盐。

反应式:NO2- + O2 → NO3-。

4.2 反硝化:将污水中的硝酸盐通过反硝化菌的作用还原为氮气。

反应式:2NO3- → N2 + 2O2。

4.3 磷酸盐沉淀:通过加入化学药剂使污水中的磷酸盐沉淀下来,常用的药剂有氯化铁和聚合氯化铝。

反应式:FeCl3 + H3PO4 → FePO4↓ + 3HCl。

五、消毒处理5.1 次氯酸钠消毒:将污水中的细菌和病毒通过次氯酸钠的氧化作用进行消毒。

印染废水深度处理及回用技术应用

印染废水深度处理及回用技术应用
也不尽相同。
5.印染废水特点和深度处理及回用水质要求
5.3 印染废水深度处理及回用水质要求
印染用水主要指标: 感观性状指标(色度、PH、透明度、SS等); 铁和锰(与染浅色布时产生“斑点”有关); 硬度
我国尚未颁布印染废水的回用标准,国外也未有相关的标准。 印染工艺用水分为:前处理、染色、印花、后处理用水,染色用 水水质要求高,基本上使用软化水,印染废水深度处理回用水一般可 使用在前处理、印花、后处理等工段。
染料类型
附着度 (in %)
活性染料
55 - 97
分散染料
88 – 99
酸性染料
85 – 98
7.成功实例
苏州龙英织染有限公司生产设备:
图5 龙英织染厂生产设备
7.成功实例
筛 / 细格栅 通气
FeSO4, PAM, NaOH (可选择的)
印染废水
调节池
沉淀池 絮凝
H2SO4 (可选择的)
水解酸化 (厌氧)
淤泥排放 淤泥脱水
通气加 N、P (可选择的)
活性淤泥池 (好氧)
第二沉淀池
淤泥回流
PAC, PAM Ca(OH)2
(可选择的)
絮凝沉淀
深度处理
原有废水处理流程图
深度废水处理简图
7.成功实例
7.2深度处理工艺介绍
砂滤 / 快滤装置
此过程由四个快滤罐组成,每个过滤截面7m²,平行放置。 单个滤层高1.0m,过滤速度为2.6m/h。 过滤材料选取直径为0.8 – 1.2 mm砂。 理论过滤时间为24 至48小时之间。 在图 6展示了两个快滤装置。
率见图4。
其他行业 13.0%
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 5.3%
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 工业 9.0%

石化废水深度处理及回用技术探讨

石化废水深度处理及回用技术探讨

石化废水深度处理及回用技术探讨摘要:近年来,随着中国石化工业的发展,其用水量和排放量逐渐增长;二级处理后的石化废水中含有大量的有机物和磷,如果直接排放,不仅造成了环境污染,而且也是对水资源的浪费;如果能将其中一部分污水经过深度处理后回用于生产中,不仅能够减少对环境的污染,而且能给公司带来巨大的经济利益。

关键词:石化废水;深度处理;回用;过滤;臭氧;活性炭;超滤;反渗透;baf;mbr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inopec industry, its water consumption and emissions increase gradually; contains large amounts of organic matter and phosphorus petrochemical wastewater treated in two, if the direct emissions, not only caused the pollution of the environment, but also the waste of water resources; if can be part of the sewage after the advanced treatment for reuse of production, not only can reduce the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but also can bring huge economic benefits to the company.key words: petrochemical wastewater; advanced treatment; reuse; filtration; ozone; activated carbon; ultrafiltration; reverse osmosis; baf; mbr中图分类号:x324 献标识码:文章编号:2095-2104(2013)1-0020-02目前,水资源短缺和水污染严重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重要因素。

污水处理各段工艺去除率

污水处理各段工艺去除率

污水处理各段工艺去除率一、引言污水处理是现代环境保护的重要措施之一,通过一系列工艺对污水进行处理,将其中的污染物去除或者转化,使其达到排放标准,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

本文将详细介绍污水处理中各个工艺段的去除率标准。

二、预处理工艺去除率预处理工艺是污水处理的第一步,主要用于去除污水中的大颗粒物和固体悬浮物,减少对后续处理工艺的影响。

常见的预处理工艺包括格栅、沉砂池和调节池。

其去除率标准如下:1. 格栅:格栅用于去除污水中的大颗粒物和固体悬浮物,其去除率应达到90%以上。

2. 沉砂池:沉砂池主要用于去除污水中的沉积物,其去除率应达到80%以上。

3. 调节池:调节池用于平稳污水流量和水质,对污水中的悬浮物和有机物有一定的去除作用,其去除率应达到70%以上。

三、生化处理工艺去除率生化处理工艺是污水处理的核心环节,通过微生物的作用将污水中的有机物和氮、磷等污染物去除。

常见的生化处理工艺有活性污泥法、生物膜法和人工湿地法。

其去除率标准如下:1. 活性污泥法:活性污泥法是最常用的生化处理工艺,其去除率应达到90%以上。

2. 生物膜法:生物膜法利用生物膜将污水中的有机物和污染物去除,其去除率应达到85%以上。

3. 人工湿地法:人工湿地法通过湿地植物和微生物的共同作用,将污水中的有机物和氮、磷等污染物去除,其去除率应达到80%以上。

四、深度处理工艺去除率深度处理工艺主要用于进一步去除污水中的有机物、氮、磷等残存污染物,提高出水质量。

常见的深度处理工艺有沉淀池、过滤器和消毒器。

其去除率标准如下:1. 沉淀池:沉淀池用于去除污水中的悬浮物和残存有机物,其去除率应达到90%以上。

2. 过滤器:过滤器主要用于去除污水中的弱小颗粒物和残存有机物,其去除率应达到85%以上。

3. 消毒器:消毒器用于杀灭污水中的细菌和病毒,其去除率应达到99.9%以上。

五、总结污水处理各段工艺的去除率标准是保证污水处理效果的重要依据。

预处理工艺主要去除大颗粒物和固体悬浮物,生化处理工艺去除有机物和污染物,深度处理工艺进一步去除残存污染物。

污水处理过程控制最佳方案

污水处理过程控制最佳方案

污水处理过程控制最佳方案随着人口和工业化的不断增长,污水处理成为一项十分重要的环保工作。

有效的污水处理过程控制是实现水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本文将探讨污水处理过程控制的最佳方案,并提出相应的措施与建议。

一、前处理阶段前处理阶段是污水处理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其主要任务是将原污水中的固体颗粒、悬浮物和沉淀物去除,以减少对后续处理设备的负担。

在前处理阶段,以下控制方案可采用:1. 筛分除砂:通过设置细筛和粗筛,去除污水中的大颗粒杂质和砂粒,减少对后续处理设备的磨损和阻塞。

2. 沉淀除磷:应用化学沉淀或生物沉淀技术,去除污水中的磷元素,以减少对自然水体的污染。

3. 调节pH值:通过添加酸碱调节剂,控制污水的pH值,以保证后续处理工艺的正常运行。

二、生物处理阶段生物处理是目前主要采用的污水处理方法,通过活性污泥对有机物进行降解和去除。

在生物处理阶段,以下控制方案可采用:1. 溶解氧控制:控制曝气设备的风量和氧气供给,以维持生物反应器中充足的溶解氧,促进污水中有机物的降解。

2. 混合液悬浮固体浓度控制:通过控制混合液的悬浮固体浓度,可保持生物反应器内菌种的适宜生长环境,提高有机物的去除效率。

3. 进水负荷平衡:根据进水水质和水量的变化,及时调整投加有机物的量,保持生物反应器内的菌种活性稳定。

三、深度处理阶段深度处理是为了进一步去除生物处理阶段未能彻底去除的有机物、氮和磷等。

在深度处理阶段,以下控制方案可采用:1. 生物脱氮:通过控制曝气设备的风量和氧气供给,创造好氧、厌氧的环境条件,促进硝化和反硝化反应,实现有机氮的去除。

2. 化学除磷:采用化学沉淀的方法,投加草酸铝等化学药剂,与污水中的磷形成不溶性沉淀物,达到去除磷的目的。

3. 吸附材料处理:添加活性炭、生物炭等吸附材料,吸附污水中的有机物和重金属离子,提高水质的净化效果。

四、系统监控与优化为了确保污水处理过程的稳定和高效运行,需要进行系统监控与优化,以下措施可采用:1. 自动化控制系统:引入自动化控制系统,实时监测和控制处理设备的运行参数,提高处理效率和能耗利用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除磷工艺构型已基本成型; – 实践证明:在推流系统的首段设置一部分非曝气区域
是实现强化生物除磷的重要条件。
❖ 20世纪70年代末 – 微生物学方面的研究得到加强;从活性污泥中分离到
除磷菌;发现不动杆菌起重要作用。 – Fuhs 和 Chen: 发现厌氧段存在对产生短链脂肪酸的必要
性,并假设不动杆菌需要短链脂肪酸进行生长和好氧吸 磷。但并未把释磷和吸磷联系起来。
Concentration of VFAs
Adequate concentration of VFAs is beneficial. Low VFA concentration reduces the P release in anaerobic zone, resulting in corresponding low P uptake in aerobic zone.
• Under aerobic conditions: – aerobes find little BOD left – anaerobes inactive – PAOs oxidize previously stored BOD
• PAOs selected for by anaerobic conditions: – produces fermentation products they need – limits competition from other aerobes
5Ca2+ + 3PO43- + OH- ↔ Ca5(PO4)3(OH)(s) (羟磷灰石 , Hydroxyapatite)
But when add lime to water:
Ca(OH)2 ↔ Ca2+ + 2OHOH-+ HCO3- ↔ H2O + CO32Ca2+ + CO32- ↔ CaCO3(s)
DO
In P release, consumes VFAs (2.3g COD/g O2) and limit the
formation of VFAs; In P uptake, rate decreases if DO is too low.
Nitrate
O2
Settling phase Effluent
Return sluge
Anaerobic PO4
Aerobic / Anoxic
Waste sluge Settling phase
Bulk liquid
Biomass
HAc PHA Poly-P GLY
PO4 Poly-P
GLY
PHA
PO4 GLY PHA
Disadvantages – cost of chemicals – substantial additional sludge production – chemical sludge reuse or disposal may be more difficult – may need to adjust pH – may affect the biological processes
secondary treatment
❖ Polymers may be added to enhance removal
除磷技术
Chemical Precipitation (P315-318) Reactions Form Insoluble Phosphates
Reaction with lime:
So required dose of lime depends on alkalinity – once carbonate used up, get P removal
除磷技术
Chemical Precipitation
Advantages – reliable – low levels of P in effluent possible – retrofit for existing plant likely possible
污水深度处理与回用
(3)磷的去除
磷循环
Global Phosphorus Cycle
Weathering: 侵蚀/风化 Burial: 沉积
磷循环
The Land Phosphorus Cycle
除磷技术
Chemical Precipitation
❖ Precipitate h – Lime - Ca(OH)2 – Alum - Al2(SO4)3 – most common
– ~1980 – largely agreed it was biological
Organisms
• Now generically called “Phosphate Accumulating Organisms” (PAOs) – if fed acetate, show similar behaviour for P release and uptake – require oxygen for growth (aerobic) – PAOs store P internally as polyphosphate – maximum P accumulation: 100-150 mgP/g VSS (10-15%)
除磷技术
Enhanced biological Phosphorus Removal
Other Parameters affecting BPR process
Parameters
Optimal range/value and comments
Carbon source
BOD/P 15-20; BOD/N≥4-5
Reactions with Aluminium and Iron:
Al3+ + PO43- ↔ AlPO4(s) Fe3+ + PO43- ↔ FePO4(s)
But in practice – takes ~2 moles Al or Fe per mole P – e.g., Al3+ + 3OH- ↔ Al(OH)3(s)
除磷技术
Enhanced biological Phosphorus Removal
Essential Condition: Anaerobic/aerobic Cycling
Selective Advantage of PAOs
Anaerobic!
• Under anaerobic conditions: – aerobes can’t utilize BOD – anaerobes ferment BOD; little energy available – PAOs take up and store fermentation products
Potential Biomass Production: BOD*YH/1.42=300*0.63/1.42=133 mg VSS/L < 600 mg VSS/L
Effective P removal through assimilation is not practical!
除磷技术
Enhanced biological Phosphorus Removal
method (or other aluminium compounds) – Iron - FeCl3 or Fe2(SO4)3
❖ Add – before primary – in aeration tank – before secondary settling – separate unit process after
除磷技术
Enhanced biological Phosphorus Removal
Initial Findings
❖ All plants with enhanced P removal were conventional activated sludge with long plug flow reactors and high loadings (why?)
Problem – digestion (especially anaerobic) may re-release P
投加氯化铁除磷
除磷技术
Biological Phosphorus Removal
Assimilation
• Cells are 1-2% P (dry weight) • Removing biomass removes P
▪ P storage is not “luxury uptake” of the nutrient ▪ It is energy storage ✓ Anaerobic conditions: PAOs release P from polyphosphate, utilizing the energy
for uptake and storage of organics ✓ Aerobic conditions: PAOs utilize the stored organics, and take up P to produce
the polyphosphate for energy storage
❖ 20世纪80年代初,Rensink –首次阐释释磷与吸磷的关系;
❖ 此后 –生化模型的发展
除磷技术
Enhanced biological Phosphorus Removal
Influent
PO4 HAc
Anaerobic PO4
HAc
Poly-P
PHA
Aerobic CO2
PO4
PHA Poly-P
High Loaded Plug Flow System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