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刚治疗强迫症
强迫症

强迫症的三个自我理论与自我心理疗法孟刚概述:治疗强迫症的理论和方法有很多,咨询师也有很多,但强迫症并非是由某种理论和方法,或由某个咨询师治疗好的,真正的痊愈是由患者自己完成的。
所谓治疗,其实就是帮助患者认识强迫、理解强迫,然后以正确的态度和适当的方法对待强迫和处理强迫的过程,换句话说,就是真实我的成长过程。
三个自我理论及自我心理疗法就是经过实践检验的理论和方法之一。
成果创新评估经山东省创新管理研究院检索评定:本研究结合心理学研究与自我救赎的经验教训,在卡尔.霍尼社会文化精神分析理论的基础上,深刻地剖析了强迫症的发生机制,明确提出了强迫症的三个自我理论,并在整合了精神分析疗法、森田疗法、认知疗法和人本主义等疗法后,创建了实用的自我心理疗法。
本成果:对强迫症的治疗具有理论指导意义和应用价值,创新指数较高。
第一章三个自我理论见三个自我理论及自我心理疗法图(附后)。
真实我是一个人真实的人格。
受精卵携带着父母的遗传基因,出生后个体经过后天的社会化过程,逐渐形成了对环境的自动自发的反应模式。
真实我是本我与超我的整合,是一个人成长经历的缩影,反映了他身体的和心理的真实。
你一路走到现在,你就是现在的样子,而不是别的样子。
真实我是个体在“无我”状态时,所有的经历和经验经过“情感内化”的原则而形成的一种自动自发的选择模式。
现实我是正在思考着和行为着的个体,现实我是主体的自我,是行为的执行者。
理想我是在个体的自我觉醒后,通过想象设计的、并加以追逐的理想人格模式,并通过意识的指令对现实我施加影响。
理想我是虚幻出来的人格,想象出来的样子,一般是在青春期自我意识觉醒后才出现的。
理想是一个人通过努力要达到的目标,真实我是在实现理想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真实的样子,理想我是基于对真实我的不满,在头脑中想象出来并加以追逐的样子。
举例来说,爬到山顶是理想,爬山的时候汗流浃背、上气不接下气的样子是真实我,而健步如飞如履平地的样子是理想我。
自救指南—自我心理疗法教程-强迫症

自救指南—自我心理疗法教程孟刚自我心理疗法是建立在三个自我理论基础上的自我救赎方法,详见《谁在强迫我的人生》和《强迫症自我心理疗法》(自救必读),其中《谁在强迫我的人生》获山东省2010年高校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
可在孟刚强迫症咨询治疗网下载阅读。
一了解强迫症发生和发展的机制强迫症发生和发展的机制可归纳为:性格缺陷+诱发事件+内战+逻辑链,一句话:内心既脆弱又活得不真实的人易患强迫症,潜意识的信念是:我不行,但我不能不行!强迫症使患者继发性获益,保护了自尊心,获益机制是:不是我胆小,而是后果太可怕了!不是我不行,而是症状的影响太大了!于是,怯懦以善良的面目出现,退缩以大度的面目出现,怂包以聪明的面目出现。
其实不论怎么改头换面,说白了就是一个“怕”字!看不穿这一点,就会纠结冲突焦虑不断,强迫就有了存在的意义。
失去了真情实感,必遭天谴!当然,也可以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
二明确康复的方向认知、接纳、行动、改变。
接纳真实我,切断逻辑链,鼓起勇气,创造新体验。
理解和接纳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一切真实,不为自己的恐惧、怯懦和退缩寻找任何借口,坦然承认自己就是这样的人,跟自己强迫的具体事件或对象无关。
然后,鼓起勇气,迎怕而上,经受锻炼,使真实我成长。
你活得越真实,内心就越强大,内心越强大,你就可以活得更真实,更自在。
请记住,你永远变不成理想我,但可以使真实我不断成长。
我不可能也不需要成为许文强,但内心可以跟他一样的自信坚强,这才是本质和精华,是我走过强迫之后最有价值的感悟。
做自己,做真实的自己,真实我就开始成长,强迫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
三掌握处理症状的方法觉知一当下一接纳,拦截一切断一内观,保持觉知一回到当下一无条件接纳。
觉知并拦截念头一克制强迫行为一接受恐惧焦虑一为所当为。
注:操作时可反复默念当下、当下、当下,也可以不默念,只保持回到当下的意识。
请把症状的每一次发作,都当作是一次脱敏训练,和一次自我磨砺成长的机会。
走出强迫的泥潭

《走出强迫的泥潭——森田疗法指导集锦》邓云天此顺其自然非彼顺其自然森田疗法是治疗强迫症比较好的方法,"顺其自然,为所当为"是森田疗法的精髓所在,而如何正确地理解"顺其自然"这四个字则是治疗是否有效的前提条件。
在现实生活中,很多的患者朋友对"顺其自然"的理解都是不够深或是错误的,因而造成森田疗法对他们的治疗毫无效果,甚至使他们对森田疗法本身是否有效都产生了怀疑。
揪其原因,其实是他们只是从字面上去理解其含义,以为"顺其自然"就是"任其自然",就是对自己的问题不加控制,痛苦就让其自己痛苦下去所造成的。
如强迫观念的患者,他可能就会错误的认为"顺其自然"就是让自己一直强迫思考下去。
要正确地理解"顺其自然"首先我们要弄明白什么是"自然",既你要知道什么是"自然规律"。
比如白天与黑夜的轮回、天气有晴也有雨,这些都是大自然的规律,它是不能人为控制的,我们人必须遵循、接受这些规律才会过得快乐。
倘若人整天都抱怨为什么会有黑夜,或者认为下雨是不应该的,那么就违背了"自然规律",结果肯定是自讨苦吃。
而我们人本身也是存在一定的自然规律的,比如情绪,它本身就有一套从发生到消退的自然规律。
你接受它、遵循它,它很快就会走完自己的规律而结束,反之则不然。
举例来说,比如你马上要参加一个重要的考试,这时你感到焦虑、紧张,其实这是非常正常的心理反应,如果你不去管你的情绪,它很快就会消失或者转化为你努力复习的动力,而倘若你认为自己不应该出现紧张或焦虑,与它对抗,那么你就违背的情绪的"自然规律",焦虑、紧张就会越来越严重。
又比如说一个社交恐怖症的患者,性格内向,他和陌生人说话时感到紧张和不自在。
他觉得不应该如此,非要在和陌生人面前故意表现得不紧张,其结果是他越来越紧张,以至于到现在看到熟人也开始紧张了。
《走出强迫的泥潭——森田疗法指导集锦》

《走出强迫的泥潭——森田疗法指导集锦》来自: 邓云天(千江无水千江月,万里有云万里天)此顺其自然非彼顺其自然森田疗法是治疗强迫症比较好的方法,"顺其自然,为所当为"是森田疗法的精髓所在,而如何正确地理解"顺其自然"这四个字则是治疗是否有效的前提条件。
在现实生活中,很多的患者朋友,对"顺其自然"的理解都是不够深的或是错误的,因而造成森田疗法对他们的治疗毫无效果,甚至使他们对森田疗法本身是否有效都产生了怀疑。
揪其原因,其实是他们只是从字面上去理解其含义,以为"顺其自然"就"任其自然",就是对自己的问题不加控制,痛苦就让其自己痛苦下去所造成的。
如强迫观念的患者,他可能就会错误的认为"顺其自然"就是让自己一直强迫下去。
要正确地理解"顺其自然"首先我们要弄明白什么是"自然",既你要知道什么是"自然规律"。
比如白天与黑夜的轮回、天气有晴也有雨,这些都是大自然的规律,它是不能人为控制的,我们人必须遵循、接受这些规律才会过得快乐。
倘若人整天都抱怨为什么会有黑夜,或者认为下雨是不应该的,那么就违背的"自然规律",结果肯定是自找苦吃。
而我们人本身也是存在一定的自然规律的,比如情绪,它就是我们不能人为控制的,它本身有一套从发生到消退的程序。
你接受它,遵循它,它很快就会走完自己的程序而结束,反之则不然。
举例来说,比如你马上要参加一个重要的考试,这时你感到焦虑、紧张,其实这是非常正常的心理反应,如果你不去管你的情绪,它很快就会消失或者转化为你努力复习的动力,而倘若你认为自己不应该出现紧张或焦虑,那么你就违背的情绪的"自然规律",焦虑、紧张就会越来越严重。
又比如说一个社交恐怖症的患者,性格内向,他和陌生人说话时感到紧张和不自在。
强迫症自愈经历分享

强迫症自愈经历分享本人患有强迫症长达十年之久,至于强迫症得痛苦这里也不再赘述。
本人一开始,还不曾意识到就是强迫症,也不知道强迫症为何物,只就是动作与思维等心理过程得无限重复,但不感到痛苦。
后来外在得病态行为,使我感觉到自己有些不太正常,越就是对抗越就是厉害,总就是像幽灵一样萦绕在脑中。
到了高中此症状对本人得困扰,就是越发不可收拾,从一开始行为上得强迫,泛化到思维上得极度重复,身心已就是殚精竭虑。
遇到什么东西都要刨根个十万八千里,否则吃饭在想上厕所在想,连睡也不闲着,根本就没有一丁点时间,去做自己该做得事情。
原本正常得学习生活也被这种顽症所左右,有过轻生得念头不下于十次!按常人理解:有什么大不了得,为啥动不动就自杀自杀得呢。
得确如此,自杀就是对自己与家人得一种极端不负责行为,但又有什么办法呢,对于我们强迫症患者,面临得不就是死亡就就是痛苦,根本没有第三种选择。
总结几十例个案来说,笔者可以总结出强迫症得转归过程。
分为无意识期:患者没有意识到自己有强迫性行为。
痛苦期:患者清楚自己得病症,但处于无法控制之中,感到万分痛苦。
治愈期:意识到强迫性思维得存在,但能够很好得对待,焦虑心理明显减轻.我也到处打听有什么根治得办法,各个相关网站、论坛、贴吧、QQ群都有我得身影,没想到一点进展都没,反而使自己越陷越深。
于就是报考大学得心理学专业成为我最大得愿望,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零七年被一所医学院校得应用心理专业所录取。
几个月下来发现自己得幻想彻底破灭,单就治疗强迫症得方法就有几十种.本人也照葫芦画瓢,尝试了一些理论或学说但就是无果!在此期间我曾咨询过俩位心理医生,其中一位尽然对我说:“想不通得就不要想,这些毫无意义得东西您还想它干嘛呢?”听似有理,但对于强迫症患者而言很就是好笑,要就是能控制住它,还来找您干嘛。
另一位就就是本人得专业授课老师,她采用“森田疗法”来为我咨询,这也成为了我人生中得一大转折!森田疗法得创始人森田正马1874年1月18日出生于日本高知县香美郡兔田村。
强迫症介绍及康复指导

你有COD吗?!前言人人都有小怪癖-但愿他们不存在,但总有那么些习惯和举动始终无法改变。
我们当然都希望能多些自身的掌控感,但自由意念渐行渐远,终于变成疯狂入侵的暴风骤雨,至我们的意念不顾,并成为我们的主宰:当习惯变形为不得不做,貌似帮我们驱除铺天盖地的惧怕和担心,却将我们拖入了吞噬一切得深渊------这时候,事情已经发生了质变。
生活中,有些人的生活被一些想法和行为所操控,比如反复想同一个问题,或者重复做同一件事。
尽管他们明知这些想法和行为没有必要,却无法停止。
当这些想法和行为影响到一个人的正常生活时,他就可能罹患一种严重但可以治疗的疾病,精神医学家称之为强迫症,或强迫性神经症,英文缩写为OCD。
强迫症是一种非常痛苦的心理问题,病人对其强迫想法成年累月地进行着艰苦的"自查搏斗",他们力图克制却无法摆脱,对自己反复出现的、明知不对的行为觉得不能控制,常误认为或怕别人认为是"精神病",内心痛苦到了极限。
由于强迫症病人的"自相搏斗"并不能解决问题,反而使强迫症状愈演愈烈,病人的信心不断降低。
在他们的头脑里,不由自主地、反复不断地出现某些念头、幻象、情绪、冲动、意图。
这些症状扰乱了他们正常的思想过程和情绪活动,或者使他们不情愿地做某些动作。
也就是说,这些病状是强行侵入病人的精神活动中,强迫病人接受的,为此被称为“强迫症”。
因此,强迫症的特征是:患者明知这些强迫想法和仪式行为没有必要,但不管怎样都要去完成。
对于喜欢整理的强迫症患者来说,摆放好不是道理,摆放整齐才是王道。
在表扬孩子爱整齐的时候的时候,请不要忽视孩子的强迫症倾向据美国的一项统计显示,人群中每40人中就有一个强迫症患者。
美国有超过500万患者,照此估计,在中国的患者数目可能会达几千万之巨!这意味着什么呢?意味着他们其实并不孤独。
强迫症患者倾向于将自己患病的情况保密,结果你根本无法清楚地判断和认识,究竟还有多少人有着同样的问题。
《摆脱强迫的人生》读后感

《摆脱强迫的人生》读后感与孟刚老师的读者分享读书心得,我觉得这是很有意义的事,我觉得孟刚老师的这本书无论是对于心理亚健康的人还是强迫症患者,都有让人自我救赎的意义。
这是我读过的孟老师的第三本书,这本书感觉有一个质的飞跃,每一页都是经典,满满的干货,很有质量。
也许是我之前的领悟力不够,每个阶段看都会有不同的感觉,很真实,很治愈系。
我热爱生活,对美、敏感、丰盛、活力等都有一点小小的贪婪。
一片树叶、一缕阳光、一滴露珠都能让我心驰神往。
但是命运往往会给予我们很多看起来不美好的事,在这个经济时代,极速发展的社会,人们往往会感觉到各种焦虑不安、恐惧、抑郁或强迫,抑郁或强迫症成了人们开玩笑的口头禅,以至于在这个年代好像不得个抑郁症都不好意思出门,连强迫症听起来都好像很时尚,很潮流一样。
有他们笑谈的那样轻松吗?只有真正体会过的人才知道强迫之痛。
我们在暗夜的航行中真的需要找到一座引领我们走向光明的灯塔!你对所有强迫性人格或强迫症患者的疑问,发生原理,发生机制,如何疗愈,本书都能给出你最好的答案,并且每次阅读都会有新的体验。
孟老师这个方向是对的,你必须要相信,只需要去坚持,去行动,我们要把精力和努力用在有建设性的事情上,蜕变需要毅力,每一次成功的体验都会使我们减少内耗,增强内心的力量。
下面分享本书的一些经典语录,希望能在我们迷茫的内心世界与生活状态中,找到一种方式,找到自己,发现自己的困扰,并对其产生帮助。
每一次的领悟、体验与坚持,都能令我们成长为更真实,更有力量的自己。
·海·云1. 强迫是过度心理防御造成的结果,所谓杯弓蛇影是也。
2. 强迫者残忍的剥夺了自己犯错的权利。
3. 强迫是一种自我保护,强迫总在患者遇到现实困扰而无力应对又不敢承认的时候出现。
4. 因早年的经历,患者的内心深处埋藏着恐惧体验——不安全感,他潜意识的信念是:我不行,但我不能不行!导致焦虑处于比较高的水平。
5. 强迫症说白了就是一个“怕”字!看不穿这一点,就会纠结,冲突和焦虑不断,强迫就有了存在的意义。
强迫症的森田疗法

强迫症的森田疗法2007年10月30日星期二 17:55强迫性神经症是一种神经官能症,简称强迫症,以反复出现强迫观念和强迫动作为基本特征的一类神经症性障碍。
强迫症在精神科患者中占0.1%~0.46%,在一般人口中约占0.05%。
该病多在30岁以前发病,男多于女,以脑力劳动者常见。
某些强烈的精神因素作为起病诱因,强而不均衡型的人易患本病,其性格主观、任性、急躁、好胜、自制能力差,少数患者具有精神薄弱性格,自幼胆小怕事、怕犯错误、对自己的能力缺乏信心,遇事十分谨慎,反复思想,事后不断嘀咕并多次检查,总希望达到尽善尽美。
在众人面前十分拘谨,容易发窘,对自己过分克制,要求严格,生活习惯较为呆板,墨守成规,兴趣和爱好不多,对现实生活中的具体事物注意不够,但对可能发生的事情特别关注,甚至早就为之担忧,工作认真负责,但主动性往往不足。
临床表现强迫症的基本症状是强迫观念和强迫动作,患者可仅有强迫观念或强迫动作,或既有强迫观念又有强迫动作。
患者能充分地认识到这种强迫观念和强迫动作是不必要的,但却不能以主观意志加以控制。
由于强迫症状的出现,患者可伴有明显不安和烦恼,但有强烈的求治欲望、自知力保持完整。
临床上根据其表现,大体可将强迫症划分为①强迫观念为主无明显强迫行为及②伴有显强迫行为两类。
强迫观念为主者包括强迫想法,想象和冲动;强迫行为指重复出现的仪式动作。
但是这种简单的分类方法并不适合心理治疗。
(1)强迫观念表现为反复而持久的观念、思想、印象或冲动念头。
力图摆脱,但为摆脱不了而紧张烦恼、心烦意乱、焦虑不安和出现一些躯体症状。
强迫观念可有下面几种表现形式。
①强迫思想:强迫性怀疑,患者对已完成的事情总是放心不下,要反复多次检查确实无误后才能放下心来。
如怀疑是否关好门窗,准备投寄的信是否已写好地址,煤气是否已关好等等,在怀疑的同时常伴有明显的焦虑;强迫性回忆,患者对过去的经历、往事等反复回忆,虽知毫无实际意义,但总是反复回萦于脑中,无法摆脱,因而感到厌烦之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主讲:孟刚
概述
强迫症的定义。举例。治疗强迫症的理 论和方法有很多,咨询师也有很多,但强 迫症并非是由某种理论和方法,或由某个 咨询师治疗好的,真正的痊愈是由患者自 己完成的。所谓治疗,其实就是帮助患者 认识强迫、理解强迫,然后以正确的态度 和适当的方法对待强迫和处理强迫的过程, 换句话说,就是帮助患者知道、悟到和做 到的过程。三个自我理论及自我心理疗法 就是经过实践检验的理论和方法之一。
真实我
真实我是一个人真实的 人格。
现实我、理想我、真实我关系图
通过现实我排斥和压制真实我
以内在的力 量影响现实 我。 对现实我 发号施令。
理想我
理想我是虚幻 出来的人格, 想象出来的样 子。 一般是在青春 期自我意识觉 醒后才出现的。 强迫者的理想 我与真实我形 成强烈反差和 对立。
强迫症形成 与发展机制
强迫症的完整定义
所谓强迫症,完整的定义包括三个部分,称 为症状、症状二和症状三。症状一是指闯入大脑 的某些你认为不应该出现或不愿意出现的想法、 图像、意向或冲动,症状二是这些想法、图像、 意向或冲动导致了你的恐惧、焦虑和痛苦,症状 三是你试图通过意志努力、逻辑分析、回避或仪 式化行为(包括心理仪式化)来消除恐惧、焦虑 和痛苦。患者的痛苦来自于头脑中的妄念,强迫 行为的作用主要是暂时消除自身痛苦,而不可能 使自己获得真正的安全感,所以总是事与愿违, 没有实际意义。
吸引力法则
自我之本体是好比一枚硬币,正面是阳,代表优点、优势 和一切积极的东西,反面是阴,代表缺点、缺陷和一切消 极的东西。积极和消极乃一体两面,阴阳相对,但不可分 割。强迫者常犯的错误是追求完美和绝对,不能容忍并刻 意消除消极的一面,刻意消除消极的一面,就是对消极一 面的持续关注和聚焦,好比总使硬币的反面朝上,这样一 来,等于是患者自己把消极的东西吸引过来了。比如你想 努力忘记一个人,反而把他记得越牢。我们没有办法从根 本上消除那些消极的、负面的东西,但我们可以通过积极 的思维和行为,让积极的和正面的东西更多的呈现出来。 主动去想去做积极的事情,等于使硬币的正面朝上,此时 反面没有消失,只是没有浮现而已。这就是“正念常相继, 无心云雾收”的奥秘所在。
理想我对真实我的压制
理想我对真实我的压制,压制的是 真实我的自然反应或表现,比如爬山 时汗流浃背、上气不接下气样子,过 独木桥时战战兢兢的样子,与人交往 时的紧张、恐惧和手足无措的样子等 等。一句话,因对真实我糟糕的状态 不满而实施打压,导致继发性冲突和 焦虑。 举例说明:过独木桥
过独木桥
甲乙丙三个人。甲从容而潇洒地过去了,乙小心翼翼地过 去了。丙的真实我是乙,理想我是甲,他不想像乙那样小 心翼翼,而要求自己必须像甲那样过独木桥。于是,丙刚 走几步就双腿打颤,吓出一身冷汗。他进不敢进,退又不 甘心(怕人耻笑)。他开始自责、悔恨和忧虑,各种负面 情绪纠缠着他(主要是焦虑把他牢牢捆绑住了)。但他仍 要掩饰,于是跟自己玩起了强迫的把戏,开始在头脑中反 复思考如何能像甲那样从容潇洒地过独木桥,这就形成了 一种强迫思维的习惯,并泛化到其他方面,在面对任何事 情的时候,都要在头脑中反复思考对策,由于找不到完美 的答案,再加上总是在行动中失败,就陷入无穷的自责和 焦虑之中。为了缓解和消除这种难受的感觉,强迫行为就 在不知不觉中形成了。
虚假的警报
症状发作时,闯入大脑的想法、图像、欲望或冲 动好比拉响了火灾的警报,但这是一个虚假的警 报,因为控制中心的警报器出现了故障,其实没 有火灾发生。正常人也会吓一跳,但弄清楚真实 情况后,心里就踏实了,不过虚惊一场。但强迫 患者则不同,他们不尊重事实,即便看到根本没 有火灾,也不会解除警报,从而导致持续的恐惧 焦虑。他们不但想证明、确定火灾现在没有发生, 而且以后也不会发生,这就会形成强迫思维,他 们还试图通过各种办法消除恐惧焦虑,这就形成 了强迫行为。理论
见三个自我的理论及自我心理疗法图 真实我是一个人真实的人格。 受精卵携带着父母的遗传基因,出生后个体经过后天的社会化过程,逐渐形成了 对环境的自动自发的反应模式。真实我是本我与超我的整合,是一个人成长经历 的缩影,反映了他身体的和心理的真实。你一路走到现在,你就是现在的样子, 而不是别的样子。真实我是个体在“无我”状态时,所有的经历和经验经过“情 感内化”的原则而形成的一种自动自发的选择模式,也可以说,是一种通过性格 选择器对现实我发挥作用的内驱力。 现实我是正在思考着和行为着的个体,现实我是主体的自我,是行为的执行者。 理想我是在个体的自我觉醒后,通过想象设计的、并加以追逐的理想人格模式, 并通过意识的指令对现实我施加影响。理想我是虚幻出来的人格,想象出来的样 子,一般是在青春期自我意识觉醒后才出现的。 理想是一个人通过努力要达到的目标,真实我是在实现理想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 的真实的样子,理想我是基于对真实我的不满,在头脑中想象出来并加以追逐的 样子。举例来说,爬山:爬到山顶是理想,爬山的时候汗流浃背、上气不接下气 的样子是真实我,而健步如飞如履平地的样子是理想我。
症状的根源是恐惧,形 成和发展的动力是焦虑。 症状是真实我的表达, 不断向现实我发出警告, 提出抗议。症状是虚假 空的,症状本身只具有 一个信号的意义,所以 我们常说症状不是病。
现实我
宏观接纳 主体的自我。 行为的执行者。 强迫者倾向于 过度思维,而 缺乏行动力。 放弃
强迫症的治疗
认知:实现两个关键的 转换,从而实现意识层 面的即观念层面的改变。 接纳:宏观接纳-建立起 无条件接纳真实我的态 度;微观接纳 —— 分离 内观、聚焦当下,即阻 止症状三,内观症状一, 接受症状二。 行动:在指向目标的行 动中蜕化症状,改变自 我。着力点是当下的行 动。
微观接纳
追求
真实我的二次成长(症状蜕变)
新的 真实我
积极行动 积极思维
理想 奋斗的标目
二、强迫症形成与发展机制
恐惧,是专横的大人制造的虚拟牢狱; 强迫,是可怜的孩子所玩的辛酸游戏。 症状的根源是恐惧,形成和发展的动 力是焦虑。真实我内部的原发性恐惧和焦 虑不足以导致强迫症,症状是在理想我对 真实我的压制排斥所造成的继发性恐惧焦 虑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