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主要情节和要点

合集下载

西游记主要故事情节概括

西游记主要故事情节概括

西游记主要故事情节概括西游记主要故事情节概括一)《险渡通天河》唐僧师徒来至通天河畔陈家庄,得知有妖怪灵感大王。

每年一度祭祀,要吃童男童女。

悟空、八戒为救陈家庄百姓之苦,变作小儿女,打败了妖怪。

妖怪用鱼女所献之计,作法使夏日满天飞雪,冻结了通天河。

唐僧取经心切,踏冰渡河,沉入水底。

(二)《师徒生二心》妖怪得到唐僧,大喜。

欲与鱼女成婚,用唐僧作为婚宴。

悟空、八戒几番营救师父,皆未能胜过妖怪,只得求助南海观音。

观音手挽鱼篮,收了鱼精。

唐僧师徒上路,过河时,老鼋自愿前来驮送,并请唐僧向如来询问自己何时方能转为人身,唐僧允诺。

西行途中,悟空打死强盗,唐僧怒其伤害生灵,责备悟空,悟空心中不平。

唐僧四人借宿于强盗之家。

夜间,悟空见强盗杀妻,欲除之,又惧唐僧,姑隐忍不发。

(三)《真假美猴王》次日,强盗追杀唐僧等,悟空忍无可忍,杀却众盗。

唐僧大怒,又将悟空赶走。

六耳猕猴乘机变作悟空,打伤唐僧,抢走行李。

沙僧寻至花果山,见假猴王交出了假师徒四人,宣称要自去西天取经。

沙僧大怒,打死假沙僧,但又被假悟空打败。

沙僧无奈,去落伽山观音处状告悟空,却见悟空正在观音莲台前诉苦。

二人释疑,同去花果山找假猴王较量。

二猴难辨真假,去观世音处求助。

(四)《受阻狮驼岭》真假猴王打得天昏地暗,难分胜负。

二人上天入地,找众神灵辩别真假,皆无结果。

直到西天如来处,真相方才大白。

悟空打死假猴王,六耳猕猴从此绝种。

观音引领悟空至唐僧处,令师徒和好,勿再生二心。

八百里狮驼岭上,有几个魔头为害,一为青狮,二为白象,三为大鹏。

孔雀公主对他们所为甚为不满。

大鹏却暗恋着孔雀公主。

唐僧师徒行至狮驼岭,公主幻化人形,警告唐僧。

却见唐僧仪容潇洒,芳心为之所动。

悟空变化小妖前去探路,打入了妖怪洞府。

(五)《遇仙孔雀台》悟空与青狮斗法,唐僧却被孔雀公主掠去。

悟空以为师父被妖怪捉去,与青狮、白象苦斗,打破了阴阳宝瓶,钻进了妖怪肚中……唐僧被孔雀公主掠入了孔雀台中。

公主愿与唐僧结百年之好,唐僧不为所动。

《西游记》主要情节和要点(自己整理)

《西游记》主要情节和要点(自己整理)

西游记主要故事情节第一部分:石猴出世、大闹天宫(1-7回)石猴出世→石猴拜师(灵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的须菩提祖师),学得长生之术、七十二般变化、筋斗云(十万八千里)→龙宫拿宝(如意金箍棒:定海神珍铁,重一万三千五百斤)、大闹幽冥界(勾销生死)→太白金星招安、封弼马温;反出天宫自称“齐天大圣”→天宫征讨(李天王、哪吒、巨灵神)失败后招安→捣乱蟠桃会(吃蟠桃、喝酒、偷丹(九转金丹等))→天宫征讨(李靖、哪吒、四大天王;惠岸(木吒);与显圣二郎真君杨戬斗变化)被抓→八卦炉中炼得火眼金睛→被如来压在五行山下(唵嘛呢叭咪吽hong)。

第一回灵根育孕源流出心性修持大道生第二回悟彻菩提真妙理断魔归本合元神第三回四海千山皆拱伏九幽十类尽除名第四回官封弼马心何足名注齐天意未宁第五回乱蟠桃大圣偷丹反天宫诸神捉怪第六回观音赴会问原因小圣施威降大圣第七回八卦炉中逃大圣五行山下定心猿第二部分:唐僧来历、取经缘由(8-12回)观音到东土(路上预收4个徒弟)→唐僧出生来历→魏征梦斩泾河龙王、唐太宗地府还魂、水陆大会→观音菩萨现身,玄奘在贞观十三年九月出发西天取经。

第八回我佛造经传极乐观音奉旨上长安附录陈光蕊赴任逢灾江流僧复仇报本第九回袁守诚妙算无私曲老龙王拙计犯天条第十回二将军宫门镇鬼唐太宗地府还魂第十一回还受生唐王遵善果度孤魂萧瑀正空门第十二回玄奘秉诚建大会观音显象化金蝉取经经历具体见文档《西游记师徒五人和取经经历整理总结(自己整理)》第三部分:西天取经、历经81难、终成正果(13-100回)经历14年(5048日)、路经十万八千里,取回35部真经共5048卷(一藏)。

摩诃般若波罗密西游记主要要点★《西游记》又名《西游释厄传》,是明朝作家吴承恩所著。

★四大部洲:东胜神州:敬天礼地,心爽气平。

有傲来国花果山等;西牛贺州:不贪不杀,养气潜灵,虽无上真,人人固寿。

有灵台方寸山;天竺国、灵山、西天极乐世界等;南赡部洲:贪淫乐祸,多杀多,正所谓口舌凶场,是非恶海。

《西游记》精彩情节概括

《西游记》精彩情节概括

《西游记》精彩情节概括1、三借芭蕉扇唐僧师徒路过火焰山,为借铁扇公主的芭蕉扇,孙悟空前往翠云山,却因家仇被扇到小须弥山。

二借时,悟空化作虫子钻进铁扇公主肚里,却只逼得假扇。

悟空假扮牛魔王骗出真扇后,又被化作猪八戒的牛魔王夺回。

后在李天王等天兵天将帮助下取得芭蕉扇扑火。

2、三打白骨精悟空向桃林走去化斋。

山上的白骨精对唐僧肉垂涎三尺,于是妖怪一变提着饭菜的农家姑娘,悟空把她打成假尸体扔在地上;妖怪二变寻找丢失女儿的老婆婆,又被悟空识破打成一具尸体;妖怪三变寻找女儿和老伴的老头,悟空念动咒语,把本处土地、山神请来,让妖精现出原形。

后来八戒挑拨,悟空被一张休书遣回花果山。

3、大闹天宫孙悟空不满玉帝给的官衔,当他发现王母娘娘蟠桃大会没宴请他时,产生了强烈的反抗,他定住七衣仙女,调弄赤脚大仙,喝尽玉液琼浆,吃完八珍百味、嚼尽九转金丹,后被投入八卦炉烧了七七四十九天,却没烧死他,反而炼成了火眼金睛,他蹬倒八卦炉,摔倒太上老君,把天兵天将打得落花流水,把玉帝吓得惊慌失措。

4、车迟国斗法唐僧师徒遇到几百个和尚被罚,给道士做苦力。

半夜里,悟空、八戒和沙和尚在三清观里戏弄了道士。

虎力大仙、鹿力大仙、羊力大仙三位道士告诉国王悟空三人大闹三清观,而此时许多百姓前来求见国王恳求国师能降雨。

悟空提议和三位大仙比求雨。

悟空请四海龙王降雨三个小时,于是击败了虎力大仙。

唐僧高台坐禅又击败了虎力大仙。

虎力大仙和悟空比砍头,结果发现虎力大仙是只黄毛虎。

鹿力大仙和悟空比剖腹剜心,结果发现鹿力大仙是只白毛角鹿。

羊力大仙和悟空比下油锅,结果发现羊力大仙是只大灰羊。

4、真假美猴王唐僧因悟空又打死拦路强盗,再次把他撵走。

六耳猕猴精趁机变作悟空模样,抢走行李关文,又把小妖变作唐僧、八戒、沙僧模样,欲上西天骗取真经。

真假二悟空从天上杀到地下,菩萨、玉帝、地藏王等均不能辨认真假,直到雷音寺如来佛处,才被佛祖说出本相,猕猴精被悟空打死。

5、女儿国遇难唐僧师徒来到西梁女国,八戒误食子母河的水,怀孕,为救师弟,悟空鞋子精斗争。

西游记主要情节概括

西游记主要情节概括

西游记主要情节概括1、石猴出世:东胜神洲傲来国海中有花果山,有一块石头受天地之灵气,享日月之精华,忽然有一日崩开,里面出现一只石猴。

该猴发现水帘洞后被群猴拥戴为王。

2、石猴拜师:石猴为寻找长生不老的仙方,根据一老猴指点独自驾筏出门求学,师承菩提祖师,得名孙悟空。

悟空从祖师学得长生之道、七十二般变化及“筋斗云”。

一日,悟空受众人挑唆,变为松树,引起祖师不快,被逐出洞。

回到花果山,与占山妖魔厮斗取胜,带回被掳的众猴与物品,自称美猴王。

3、官封弼马温:悟空向东海龙王讨得(定海神针)如意金箍棒。

在幽冥界勾掉猴属在生死簿上的姓名。

龙王和阎王表奏玉帝,请伏妖猴。

玉帝知其厉害,便假意招安,派太白金星赴花果山招安悟空。

将其封为弼马温。

4、大闹天宫:孙悟空因向东海龙宫借得“如意金箍棒”,又去阴曹地府,从生死簿上勾销自己名字而被告上天庭,玉帝招他上界做弼马温。

悟空嫌官小,打回花果山,树起“齐天大圣”旗号。

玉帝派十万天兵天将捉拿孙悟空,没有成功,便请孙悟空管理蟠桃园。

孙悟空偷吃蟠桃,搅了王母娘娘的蟠桃宴,又盗食太上老君的金丹后逃离天宫。

玉帝令托塔天王率十万天兵捉拿悟空。

悟空打退了众天神。

观音菩萨举荐二郎真君助战;太上老君在旁使暗器帮助,最后悟空被擒。

悟空被刀砍斧剁、火烧雷击,甚至置太上老君八卦炉锻炼四十九日,依然毫发无损,还炼成火眼金睛。

玉帝请来佛祖如来,才把孙悟空压在五行山下。

5、祸起观音院(大闹黑风山):唐僧悟空行到观音院,老住持为谋占唐僧袈裟欲纵火烧死唐僧师徒,悟空从天界借得避火罩罩住唐僧,火烧禅院。

黑风山黑熊怪趁乱偷走了袈裟,想开“佛衣会”炫耀宝物。

孙悟空追寻袈裟,大闹黑风山,不能取胜后去请观音菩萨帮忙,观音变作白衣秀士,劝熊怪服下悟空变的仙丹;最终观音收服了黑熊怪,悟空夺回了袈裟。

6、计收猪八戒:高老庄高太公家高小姐被官府抢走,妖怪猪悟能救出高小姐后被高老汉招赘为女婿。

酒宴上,妖怪酒醉现出真面,将高小姐锁在后花园。

《西游记》主要情节概括-西游记主要情节

《西游记》主要情节概括-西游记主要情节

《西游记》主要情节概括-西游记主要情节《西游记》主要情节概括《西游记》是明代作家吴承恩创作的一部长篇神话小说,以传说中的“西天取经”为主线,描写了孙悟空、猪八戒、沙僧和唐僧师徒四人西行取经的冒险故事。

以下是《西游记》的主要情节概括:1. 资财山之战:孙悟空因祸得福,被唐王任命为护卫,但被嫉妒的天官雷震子拘禁于五行山。

五百年后,唐僧师徒来到五行山,经过一番斗智斗勇,孙悟空重获自由。

2. 占领花果山:唐僧师徒在花果山与孙悟空相遇,孙悟空留在花果山保护唐僧,并拜为师徒。

猪八戒和沙僧也加入了他们,成为一个合作的团队。

3. 灭蝎妖之战:师徒四人遇见恶毒蝎妖,经过一场激烈的战斗,成功将蝎妖击败。

4. 割肉之盟:唐僧为了救众生而在一家菜馆割肉喂虎,被孙悟空误会而产生误会,最终澄清误会并结成了团体的深厚感情。

5. 遭遇三魔:师徒四人遭遇三个恶魔:黑风怪、白骨精和狐怪。

他们通过智慧和力量,一一战胜了这些恶魔。

6. 被观音救走:唐僧师徒被恶势力围攻,观音菩萨出手相救。

7. 遭遇白虎精:唐僧师徒在白虎山遭遇白虎精的袭击,经过一番斗智斗勇,将白虎精制服。

8. 赴方丈庙:师徒四人赴方丈庙,途中遭遇八十一难,但最终克服困难到达目的地。

9. 遇见托塔天王:唐僧师徒在托塔天王的宫殿中消磨了许多时间,托塔天王最终同意帮助他们。

10. 激战九头虫:唐僧师徒遇到恶名昭著的九头虫,经过一场激烈的战斗,最终降服了九头虫。

11. 盘丝洞陷阱:唐僧师徒进入蜘蛛精的盘丝洞,陷入了旧爱妲己的陷阱中。

通过智慧和力量,他们成功逃脱。

12. 赴见玉皇大帝:师徒四人在玉皇大帝处得到了取经的许可,得到了许多宝贝和神秘法术。

13. 小白龙领婚:孙悟空在喜福会上与小白龙成亲。

14. 取经成功:经过一路上的艰辛与困难,唐僧师徒终于取得真经,返回东土。

以上是《西游记》的主要情节概括,这部作品通过独特的神话故事和丰富的人物形象,展现了师徒间的友情、勇气和智慧的重要性。

西游记主要情节概括

西游记主要情节概括

西游记主要‎情节概括1、石猴出世:东胜神洲傲‎来国海中有‎花果山,有一块石头‎受天地之灵‎气,享日月之精‎华,忽然有一日‎崩开,里面出现一‎只石猴。

该猴发现水‎帘洞后被群‎猴拥戴为王‎。

2、石猴拜师:石猴为寻找‎长生不老的‎仙方,根据一老猴‎指点独自驾‎筏出门求学‎,师承菩提祖‎师,得名孙悟空‎。

悟空从祖师‎学得长生之‎道、七十二般变‎化及“筋斗云”。

一日,悟空受众人‎挑唆,变为松树,引起祖师不‎快,被逐出洞。

回到花果山‎,与占山妖魔‎厮斗取胜,带回被掳的‎众猴与物品‎,自称美猴王‎。

3、官封弼马温‎:悟空向东海‎龙王讨得(定海神针)如意金箍棒‎。

在幽冥界勾‎掉猴属在生‎死簿上的姓‎名。

龙王和阎王‎表奏玉帝,请伏妖猴。

玉帝知其厉‎害,便假意招安‎,派太白金星‎赴花果山招‎安悟空。

将其封为弼‎马温。

4、大闹天宫:孙悟空因向‎东海龙宫借‎得“如意金箍棒‎”,又去阴曹地‎府,从生死簿上‎勾销自己名‎字而被告上‎天庭,玉帝招他上‎界做弼马温‎。

悟空嫌官小‎,打回花果山‎,树起“齐天大圣”旗号。

玉帝派十万‎天兵天将捉‎拿孙悟空,没有成功,便请孙悟空‎管理蟠桃园‎。

孙悟空偷吃‎蟠桃,搅了王母娘‎娘的蟠桃宴‎,又盗食太上‎老君的金丹‎后逃离天宫‎。

玉帝令托塔‎天王率十万‎天兵捉拿悟‎空。

悟空打退了‎众天神。

观音菩萨举‎荐二郎真君‎助战;太上老君在‎旁使暗器帮‎助,最后悟空被‎擒。

悟空被刀砍‎斧剁、火烧雷击,甚至置太上‎老君八卦炉‎锻炼四十九‎日,依然毫发无‎损,还炼成火眼‎金睛。

玉帝请来佛‎祖如来,才把孙悟空‎压在五行山‎下。

5、祸起观音院‎(大闹黑风山‎):唐僧悟空行‎到观音院,老住持为谋‎占唐僧袈裟‎欲纵火烧死‎唐僧师徒,悟空从天界‎借得避火罩‎罩住唐僧,火烧禅院。

黑风山黑熊‎怪趁乱偷走‎了袈裟,想开“佛衣会”炫耀宝物。

孙悟空追寻‎袈裟,大闹黑风山‎,不能取胜后‎去请观音菩‎萨帮忙,观音变作白‎衣秀士,劝熊怪服下‎悟空变的仙‎丹;最终观音收‎服了黑熊怪‎,悟空夺回了‎袈裟。

《西游记》主要故事情节考点

《西游记》主要故事情节考点

《西游记》主要故事情节考点《西游记》主要故事情节1、大闹天宫:孙悟空偷吃了蟠桃,搅了蟠桃宴,盗食金丹逃离天宫。

玉帝派兵将捉拿猴王,不得。

孙悟空与二郎神赌法斗战,不分胜负。

被太上老君暗算收进炼丹炉里,反而炼成了火眼金睛,更加神力无比,把天宫打得稀里糊涂,吓得玉帝狼狈逃跑。

终被如来擒拿压在五行山下。

2、大闹黑风山:唐僧袈裟为熊妖黑风偷走,悟空前往黑风山索回,打死黑风朋友白衣秀士蛇怪,并与黑风相斗,黑风逃回洞内。

第二天,悟空变为老住持前往黑风山,被黑风识破,只好请来观音,设计让黑风服下悟空变的仙丹,使熊怪痛不可忍,悟空取回袈裟。

3、大战流沙河:流沙河中妖怪径抢唐僧,八戒悟空去战,妖怪钻入水中,不肯上岸。

悟空去见观音,观音让木叉与悟空同去。

木叉叫出妖怪悟净。

悟净以颈下骷髅结成法船,渡唐僧过河。

4、智取红孩儿:红孩儿为了吃唐僧肉,变成七岁顽童并施计抓走了唐僧。

为了救师父孙悟空设谋“认亲”、向四海龙王借水、叫八戒请菩萨、变成红孩儿父亲牛魔王等均未如愿,最后借助观音菩萨的帮助才制服了红孩儿,救出唐僧。

5、女儿国遇难:在西梁女儿国,女王欲逼唐僧为夫。

唐僧被蝎子精捉走,悟空三兄弟大战妖精,败下阵来。

只好求助观音,请来星官。

悟空、八戒再次引出蝎子精,星官现公鸡原形啼叫,妖精露出原形,蝎子精死,救出了师父。

6、三打白骨精:唐僧师徒途经白虎岭,白骨精想吃唐僧肉以长生不老,又惧怕孙悟空。

于是变成送斋饭的村姑,被孙悟空识破并打倒。

然后变成寻找女儿的老妇,又被孙悟空识破并打倒。

最后变成寻找女儿和妻子的老头,再次被孙悟空的火眼金睛识破并打死。

白骨精现出原形。

7、真假美猴王:路过西梁国,悟空因打死盗贼,被师父赶走,上观音处告状。

六耳猕猴精趁机变作悟空模样,打伤了唐僧,抢走行李关文,欲上西天骗取真经。

真假悟空大战,惊动观音,观音念咒分不清,玉帝用照妖镜不能辨,唐僧念咒不能分,地藏王身边兽能辨不愿说。

直到雷音寺,佛祖才使假悟空现出原形。

西游记重要情节

西游记重要情节

《西游》内容概括及考点1猴王初问世东胜神州傲来国花果山顶孕育出一石猴。

石猴在所居涧水源头寻到名为“水帘洞”的石洞,被群猴拥戴为王,名美猴王。

美猴王为寻找长生不老的仙方,经南赡部洲到西牛贺洲,上灵台方寸山,入斜月三星洞,拜见须菩提祖师,被收为徒,起名曰孙悟空。

2猴王显神通悟空从祖师处学得长生之道,七十二般变化及筋斗云。

一日,悟空受挑唆,变为松树引起祖师不快,被逐出洞。

回到花果山后,猴王重夺洞府,摄法搬来兵器,操演群猴。

又向龙王讨得定海神针(天河定底神珍铁),又名如意金箍棒。

在幽冥界勾掉猴属在生死簿上的姓名。

龙王和阎王表奏玉帝,玉帝派太白金星招安悟空。

3官封弼马温悟空被招安,授以弼马温之官,他得知此官为未入流的官职,回花果山,自封齐天大圣。

玉帝命托塔李天王与哪吒太子擒悟空。

被悟空打败。

金星再次招来悟空。

玉帝命造齐天大圣府,让悟空居住。

4大圣闹天宫悟空管理蟠桃园,吃尽园中大桃。

又赴瑶池,喝光仙酒;吃尽太上老君葫芦内的金丹,逃回花果山。

众神下界抓妖,被悟空打退。

悟空在与二郎神打斗中被太上老君的金刚琢击中。

太上老君将悟空置入.炼丹炉中烧炼,悟空反炼就了火眼金睛,大闹天宫,直打到凌霄宝殿,后被如来压在五行山下。

魏徵斩龙5点授取经人唐太宗从阴间还魂,登朝宣布大赦天下。

众人推举陈玄奘主持水陆大会。

观音变成疥癞游僧,将锡杖袈裟献给太宗。

太宗将其赐予玄奘。

观音上台对玄奘言大乘佛法的妙处,玄奘愿去西天,太宗赐号为三藏,唐僧出关而去。

6猴王保唐僧悟空曾经观音指点,愿皈依佛门,等待取经人。

玄奘路经五行山,揭起压帖,救出悟空,收悟空为徒。

西行路上,因悟空打死六个强盗,唐僧抱怨不已。

悟空纵云离开唐僧。

观音授唐僧紧箍咒,悟空接受东海龙王的劝告,重来保护唐僧。

途经蛇盘山,马匹被鹰愁涧中之龙吞食。

观音召出恶龙,将其变为白马赐给唐僧当座骑。

7祸起观音院行到观音院,老住持为谋占袈裟,欲纵火烧死唐僧师徒,悟空从天界借避火罩罩住唐僧,自己在一边鼓风,使火烧净禅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游记主要故事情节
第一部分:石猴出世、大闹天宫(1-7回)
石猴出世→石猴拜师(灵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的须菩提祖师),学得长生之术、七十二般变化、筋斗云(十万八千里)→龙宫拿宝(如意金箍棒:定海神珍铁,重一万三千五百斤)、大闹幽冥界(勾销生死)→太白金星招安、封弼马温;反出天宫自称“齐天大圣”→天宫征讨(李天王、哪吒、巨灵神)失败后招安→捣乱蟠桃会(吃蟠桃、喝酒、偷丹(九转金丹等))→天宫征讨(李靖、哪吒、四大天王;惠岸(木吒);与显圣二郎真君杨戬斗变化)被抓→八卦炉中炼得火眼金睛→被如来压在五行山下(唵嘛呢叭咪吽hong)。

第一回灵根育孕源流出心性修持大道生第二回悟彻菩提真妙理断魔归本合元神
第三回四海千山皆拱伏九幽十类尽除名第四回官封弼马心何足名注齐天意未宁
第五回乱蟠桃大圣偷丹反天宫诸神捉怪第六回观音赴会问原因小圣施威降大圣
第七回八卦炉中逃大圣五行山下定心猿
第二部分:唐僧来历、取经缘由(8-12回)
观音到东土(路上预收4个徒弟)→唐僧出生来历→魏征梦斩泾河龙王、唐太宗地府还魂、水陆大会→观音菩萨现身,玄奘在贞观十三年九月出发西天取经。

第八回我佛造经传极乐观音奉旨上长安附录陈光蕊赴任逢灾江流僧复仇报本
第九回袁守诚妙算无私曲老龙王拙计犯天条第十回二将军宫门镇鬼唐太宗地府还魂
第十一回还受生唐王遵善果度孤魂萧瑀正空门第十二回玄奘秉诚建大会观音显象化金蝉
取经经历具体见文档《西游记师徒五人和取经经历整理总结(自己整理)》
第三部分:西天取经、历经81难、终成正果(13-100回)
经历14年(5048日)、路经十万八千里,取回35部真经共5048卷(一藏)。

摩诃般若波罗密
西游记主要要点
★《西游记》又名《西游释厄传》,是明朝作家吴承恩所着。

★四大部洲:
东胜神州:敬天礼地,心爽气平。

有傲来国花果山等;
西牛贺州:不贪不杀,养气潜灵,虽无上真,人人固寿。

有灵台方寸山;天竺国、灵山、西天极乐世界等;
南赡部洲:贪淫乐祸,多杀多,正所谓口舌凶场,是非恶海。

有东土大唐、中华之地、武当山等。

北俱芦洲:虽好杀生,只因糊口,性拙情疏,无多作践。

★孙悟空七兄弟:平天大圣牛魔王、复海大圣蛟魔王、混天大圣鹏魔王、移山大圣狮驼王、通风大圣猕猴王、驱神大圣犭禺狨王、齐天大圣美猴王
★天宫人马:三清、四帝、九曜星、五方将、二十八宿、四大天王、十二元辰、五方五老、普天星相、河汉群神(三清、四御、五老、六司、七元、八极、九曜、十都)
太上老君宝贝:八卦炉、金钢琢(金刚套)、羊脂玉净瓶、紫金红葫芦(叫名字装进去)、七星剑、芭蕉扇、幌金绳等。

佛教人马:四大菩萨、八大金刚、五百阿罗、三千诸佛、三千揭谛、八百比丘僧、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诸大圣众
西方极乐世界释迦牟尼尊者,南无(ná mó,顶礼、致敬)阿弥陀佛。

南海普陀落伽山大慈大悲救苦救难灵感观世音菩萨(大徒弟惠岸(木叉)、善财童子(红孩儿)、守山大神(熊罴怪))。

暗中保护唐僧:六丁六甲、五方揭谛、四值功曹、一十八位护教伽蓝。

★本领:擒妖缚怪,拿贼捕亡,伏虎降龙,踢天弄井,翻江搅海,腾云驾雾,唤雨呼风,换斗移星,担山赶月
★三才:天、地、人;三等人:佛、仙、神圣;四生:胎生、卵生、湿生、化生周天之内有五仙:天、地、神、人、鬼;有五虫,乃蠃(luǒ)、鳞、毛、羽、昆。

人为蠃虫之长)
指的是水族、蛇等有鳞动物,还包括有翅的昆虫(龙为鳞虫之长)麒麟为毛虫
之首)凤凰为飞禽之首)/甲虫)指有甲壳的虫类及水族(如贝类、螃蟹、龟等,灵龟为介虫之长)。


四猴:第一是灵明石猴,通变化,识天时,知地利,移星换斗。

第二是赤尻(kāo)马猴,晓阴阳,会人事,善出入,避死延生。

第三是通臂猿猴,拿日月,缩千山,辨休咎,乾坤摩弄。

第四是六耳猕猴,善聆音,能察理,知前后,万物皆明。

此四猴者,不入十类之种,不达两间之名。

轮回:天堂、地狱、人间六道轮回:行善的升化仙道,尽忠的超生贵道,行孝的再生福道,公平的还生人道,积德的转生富道,恶毒的沉沦鬼道
三途:地狱、畜牲、恶鬼三空:我空、法空、我法俱空
皈依三宝:佛、法、僧佛教五戒:不杀生、不偷盗、不淫邪、不妄语、不饮酒
三乘:大乘、中乘、小乘,泛指佛法。

三界:欲、色、无色,泛指物质、精神世界四谛:佛教基本教义,指苦(生老病死)、集(集聚骨肉财物)、灭(脱离生死之苦)、道(达到涅盘的正道)。

三藏:法一藏,谈天;论一藏,说地;经一藏,度鬼。

共计35部、15144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