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地磁场发电

合集下载

借用地球磁场演绎探究理念

借用地球磁场演绎探究理念

C 不带 电 . D 无法确定 . 解析 : 假使地球带 正 电, 因地球 自西 向东转 , 故 形成 自西向东的环形 电流 , 由安 培定则 可得 出地磁 场的方向与实际相反 , 从而可判断地球应带 负电 , 选 项 A正 确 。 点评 : 关于 地磁场 的成 因, 今 为止 还 没有 定 迄 论, 一种学说认为地磁场 主要是 由于地球 内部 电磁 流体的运动产 生 的。到了 2 纪 5 代 , o世 0年 科学 家 还提出了地磁场 的“ 电磁 感应学 说” 认为 当太 阳强 , 烈 活动影响地球而 引起磁暴 时 , 磁暴 在外地 核 中感 应产生衰减时间较长的电流 , 电流产生 了地磁场 。 此 连续 的磁暴作用可维持地磁场。据此信息你能判 断 外核 中电流方 向吗( 垂直磁子午线 由东 向西 ) ? 二 、 问循 序 渐 进 。 发 学 生 的探 求欲 设 激 问题是思维的起点 , 是思维 的动力 。好 的设 也 问要善于揣摸学生的渴求 心理 ; 好的设 问应具 有培 养学生的创造性 思维 能 力。所 以设 问 要富 有启 发 性, 激发学生积极思考 , 面向全体 学生 , 要 力争 使每 个学生都有提高。 例 2地磁场很弱 , . 除了指南针指 向南北 的事实 外, 人们几乎感觉不 到地 磁场 的存在 。学 习 了磁 场 的有 关 知 识 后 , 研 究 性 学 习 小 组 进 行 了研 究 性 实 某 验, 如图 2 所示 , 在操场上 , 两同学相距 为 三, 在东偏 北 、 偏南 1。 西 1的沿垂 直于地 磁场 方 向的两个 位置 上, 面对 面将一 并联 铜 芯双 绞线 , 甩跳 绳一 样摇 像 动, 并将线 的两端 分别接 在灵敏 电流计上 。双绞线 并联后的 电阻为 , 绳摇动 的频率配 合节拍器 的节 奏, 保持频率 厂 不变 。如 果 同学 摇动绳 子 的最 大 圆 半径为 ^ 电流计 的最 大值 为 , , 。试估 算地 磁 场 的 磁感应强度数学表达式 曰( 尺、 、 f h等已知量 用 , 、、 表示 ) 。 。 解析 : 导线切割地磁感 线 的有 效速度 为 =

地磁场的实验结论与心得

地磁场的实验结论与心得

地磁场的实验结论与心得地磁测量的地磁场的实验结论与心得地磁场的特点:由于地球本身具有磁性,所以地球及附近的空间存在着磁场,这个磁场就是地磁场。

地磁场是地球的基本资源之一,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它在地球科学、航空航天、资源探测、交通通讯、国防建设、地震预报等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

正是因为地磁场有如此重要应用价值,人们对地磁场的测量又迫切的需求。

因此,磁场的测量已成为热点课题之一。

可以将地磁场近似地看作是地球中心有一个磁铁棒放,它的N极大体上对着南极,从而产生的磁场,其磁感线性状如图1.1所示。

事实上,地球磁场的产生是通过电流在导电液体核中流动的发电机效应产生磁场的。

地磁场包括基本磁场和变化磁场两个部分,它们是不同的两种磁场。

基本磁场是地磁场的主要组成部分,它源于地球的内部,相对来说比较稳定,变化缓慢。

变化磁场起源于地球外部,并且很微弱。

地磁场是一个向量场。

常用的地磁参量有7个,即地磁场总强度F,地磁场的水平强度H,垂直强度ZX和Y分别为水平强度的北向和东向分量,D和I分别为磁偏角和磁倾角。

其中以磁偏角的观测历史为最早。

在地磁场观测中,通常用三个参量来表示地磁场的方向和大小:(1)磁偏角A,即地球表面任一点的地磁场磁感应强度矢量B所在的垂直平面(地磁子午面)与地理子午面之间的夹角;(2)磁倾角①,即地磁场磁感应强度矢量B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3)地磁场磁感应强度的水平分量B,即地磁场磁感应强度矢量B在水平面上的投影。

地磁场的重要应用地磁场数值较小,其强度与方向也随地点而异。

地磁场被视为地球的一种重要的天然磁源,它在国家科研中有着重要用途。

在地球科学的研究中,作为以地球系统的过程与变化及其相互作用为研究对象的基础学科,研究和掌握地磁场的固有特性及其变化规律是地球科学研究的重要内容。

在交通运输方面,可以通过检测由于车辆干扰而引起的地磁场的变化来反应车辆本身的特点及运动情况。

除此之外,地磁还可以用于石油定向斜井钻井中;在海洋中,进行地磁测量可以保证航海的安全、海洋工程建设及了解海底构造;在陆地上,人们通过大规模的地磁测量及分析地磁偏角的变化去测定强磁性铁矿床、弱磁性铁矿床以及铜、镍、铬、金刚石等各种矿石的分布;在科学研究方面,地磁测量有助于人类了解地球的成因和延边过程,掌握火山的活动规律,地震预报等都具有重要意义。

地磁磁场的基本特征及应用

地磁磁场的基本特征及应用

地磁磁场的基本特征及应用地球磁场:地球周围存在的磁场,包括磁层顶以下的固体地球内部和外部所有场源产生的磁场。

地球磁场不是孤立的,它受到外界扰动的影响,宇宙飞船就已经探测到太阳风的存在。

因为太阳风是一种等离子体,所以它也有磁场,太阳风磁场对地球磁场施加作用,好像要把地球磁场从地球上吹走似的。

尽管这样,地球磁场仍有效地阻止了太阳风长驱直入。

在地球磁场的反抗下,太阳风绕过地球磁场,继续向前运动,于是形成了一个被太阳风包围的、彗星状的地球磁场区域,这就是磁层。

地球磁层位于距大气层顶600~1000公里高处,磁层的外边界叫磁层顶,离地面5~7万公里。

在太阳风的压缩下,地球磁力线向背着太阳一面的空间延伸得很远,形成一条长长的尾巴,称为磁尾。

在磁赤道附近,有一个特殊的界面,在界面两边,磁力线突然改变方向,此界面称为中性片。

中性片上的磁场强度微乎其微,厚度大约有1000公里。

中性片将磁尾部分成两部分:北面的磁力线向着地球,南面的磁力线离开地球。

地磁学:是研究地磁场的时间变化、空间分布、起源及其规律的学科。

固体地球物理学的一个分支。

时间范围:已可追溯到太古代(约35亿年前)——现代空间范围:从地核至磁层边界(磁层顶),磁层离地心最近的距离: 8~ 13个地球半径组成和变化规律及应用:磁偶极子:带等量异号磁量的两个磁荷,如果观测点距离远大于它们之间的距离,那么这两个磁荷组成的系统称为磁偶极子。

地磁场的构成地球磁场近似于一个置于地心的同轴偶极子的磁场。

这是地球磁场的基本特征。

这个偶极子的磁轴和地轴斜交一个角度,。

如图1.1所示,N、S分别表示地磁北极和地磁南极。

按磁性来说,地磁两极和磁针两极正好相反。

同时,磁极的位置并不是固定的,每年会移动数英里,两个磁极的移动彼此之间是独立的,关于地磁极的概念有两种不同的思路和结果:理论的和实测的。

理论的地磁极是从地球基本磁场中的偶极子磁场出发的。

实测的地磁极是从全球地磁图(等偏角地磁图和等倾角地磁图)上找出的磁倾角为90°的两个小区域,这两个地点不在地球同一直径的两端,大约偏离2500千米。

电气工程师如何利用地磁能实现节能减排

电气工程师如何利用地磁能实现节能减排

电气工程师如何利用地磁能实现节能减排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凸显,节能减排成为当今社会的重要议题。

在电力领域,电气工程师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地磁能作为一种新兴的可再生能源,为电气工程师提供了实现节能减排的机会。

本文将就电气工程师利用地磁能实现节能减排的方法进行探讨。

一、地磁能的基本原理地磁能是指由地球的地磁场引起的能量变化。

地磁场的变化与地球自转以及太阳活动等因素密切相关,因此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和可预测性。

二、地磁能在电气工程中的应用1. 地磁能发电技术地磁能发电技术利用地磁场的变化来转化为电能。

通过设置电磁铁和导线,当地磁场变化时,导线内会产生感应电流,从而实现能量的转化。

这种方式可以用于城市的公共设施,如街灯、交通信号灯等,减少对传统电网的依赖,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节能减排。

2. 地磁能在能源储存中的应用地磁能还可以应用于能源储存领域。

电气工程师可以利用地磁能进行电能的储存和释放。

当电力供应充足时,可以将多余的电能转化为地磁能进行储存。

而在电力供应不足时,可以通过释放地磁能来补充电力需求。

这种方式不仅提高了电网的稳定性,还能有效节约能源。

3. 地磁能在智能电网中的应用智能电网的建设是未来电力发展的趋势,而地磁能在智能电网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电气工程师可以通过监测地磁场的变化来实现对电力系统的智能调控。

根据不同的地磁能变化情况,调整电力的供需关系,从而实现电力的高效利用和节能减排。

4. 地磁能在电力传输中的应用电力传输过程中存在能量损耗问题,而地磁能的应用可以一定程度上解决这个问题。

电气工程师可以通过利用地磁能来优化电力传输线路的布局和设计,减少电能在传输过程中的损失,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三、遇到的挑战和解决方案在利用地磁能实现节能减排的过程中,电气工程师会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地磁场的变化较为缓慢,需要更高效的转化机制。

其次,对于地磁能的采集和转化技术还需要进一步优化,以提高转化效率和增加应用范围。

为了应对这些挑战,电气工程师可以采取以下解决方案。

地磁场模型

地磁场模型

地磁场模型
地磁场模型
一、什么是地磁场
地磁场是一种由地球内部发出的电磁场,它可以影响我们的太阳能电池板、太阳能发电机、空中飞行和其他电子设备的功能。

地磁场的强弱,可以用强弱的指数来表示,被称为地磁强度。

二、地磁场模型
地磁场模型是一种描述地磁场特性的模型,它可以用于计算地磁场的大小和方向,也可以用来预测地磁场的变化。

常用的地磁场模型有WMM(世界地磁模型)、EMM(美国地磁模型)和GMM(全球地磁模型)等。

一般来说,地磁场模型首先根据实测地磁强度和实测地磁变化率,利用多项式拟合进行近似拟合,以构建地磁场模型,生成地磁场数据库,最后根据数据库和用户定义的参数,对地磁场进行模拟。

三、地磁场模型的应用
地磁场模型可以用来评估太阳能电池板的辐照度、太阳能发电机的发电量、空中飞行的风险以及电子设备的功能。

它也可以用于研究地磁场演变趋势,以及地层变化与地磁场强度的关系。

- 1 -。

磁场常见用途

磁场常见用途

磁场常见用途磁场作为一种物理现象,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以下是磁场常见用途的一些例子:1. 电机和发电机:磁场用于驱动电动机和发电机。

通过利用电流在磁场中受力的特性,电机可以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而发电机可以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比如在交流电机中,通过不断变换磁场方向来实现电动机的正常运转。

2. 变压器:变压器是利用磁场感应的原理来调节电压的设备。

当一个交变电流通过一个线圈时,产生的磁场会感应出另一个线圈中的电流,从而实现电压的变化。

变压器广泛应用于电力输送和电子设备中,能够将高电压变成适合使用的低电压。

3. 磁共振成像:磁共振成像(MRI)是一种医学影像技术,通过利用磁场对人体内部组织的影响来产生图像。

人体内的水分子在磁场的作用下发生共振,从而可以得到人体内部的详细结构信息。

MRI在诊断疾病、观察人体解剖结构和研究脑功能等方面有重要应用。

4. 磁卡和磁带:磁卡和磁带是利用磁场记录和读取信息的媒体。

通过在介质上磁化来记录二进制信息,再通过磁头读取磁场的变化来还原信息。

磁卡广泛应用于银行卡、信用卡、门禁卡等领域,而磁带则主要用于音频录音和数据存储。

5. 磁选:磁选是一种将矿石、废品等物质中的稀土磁性矿物分离的方法。

通过在磁场中对物质进行处理,磁性物质会受力被吸附并分离出来。

磁选广泛应用于矿山、冶金和环境清洁等领域,对资源的回收和再利用有着重要作用。

6. 磁存储:磁存储是指利用磁性材料记录和存储信息。

如硬盘和磁带等。

通过在磁性材料上磁化来存储信息,并通过磁头在磁场中读取信息。

磁存储技术在计算机和大容量存储设备中得到广泛应用,具有存储容量大、读写速度快等优点。

7. 电子罗盘:电子罗盘利用了磁场的特性来指示方向。

通过检测地球磁场的变化来确定罗盘的方向,可以在航海、飞行、探险等领域中用于导航和定位。

8. 扬声器:扬声器是利用磁场的力效应将电能转化为声能的设备。

在扬声器中,磁场与电流的相互作用使扬声器振动,产生声波。

人类对地磁场的应用

人类对地磁场的应用

论文题目:人类对地磁场的应用作者学校:姓名:指导老师姓名:题目:人类对地磁场的应用(物理研究性学习)摘要:人类对地磁场的应用及一些实例和展望关键词:应用地磁场未来研究方法:资料搜索正文:我们每一个人都知道,地球是一个很大的磁性球体,地理的南极附近是地磁的北极,而地理的北极则是地磁的南极,在它的周围空间布满了磁场,指南针总是指向南北极的事实,是地磁场存在的有力证据。

但是地磁场有什么特点呢?还有其他的运用吗?通过这次的研究,我们将能解决这些问题。

地磁场的应用通过上网进行资料搜索,我发现地磁场主要有以下几种应用:指南、探矿、地磁发电、预报自然灾害、解释自然现象。

下面是详细信息:指南:不知道我们的祖先有没有发现地磁场,但指南针却是一个最典型的地磁场的应用。

探矿:在山区、郊野之间,可以利用指南针等物品探测地下矿藏,如果南针失灵、不断偏转甚至垂直向下,那就意味着你发现宝藏了。

据测算,地磁场的变化有一定的规律性。

比如在我国境内,每向北走一公里,地磁感应强度的变化约为一亿分之几特。

小范围内地磁感应强度和磁倾角几乎没有什么变化。

但是,有时地磁场的变化非常明显,有的地方会出现磁针反常现象,磁针不再指向南北方向。

在某些山区,磁针甚至变成直立状态。

这种电磁场的剧变称作地磁异常。

显然,出现地磁异常的区域,地下一定蕴藏着丰富的磁铁矿。

我们可以根据地磁异常现象来探测磁铁矿区。

1954年,我国一支地质探矿队发现,在山东某个地区面积大约四平方公里的范围内,地磁感应强度异常极大值达到了3.5×10-6 T。

地质队员们推测,这里一定是一个储量较大的铁矿。

经过钻探发掘,最终在地下450 m深处发现了总厚度达62.54 m的磁铁矿区。

随着人们对地磁场研究的深入,地磁探矿的应用越来越广。

地质学家们已经能够广泛应用地磁探矿来寻找铁、钴、镍、金以及石油等地下资源了。

发电:据报道,1992年7月,美国“阿特兰蒂斯号”航天飞机进行了一次卫星悬绳发电实验。

地磁磁场的基本特征及应用

地磁磁场的基本特征及应用

地磁磁场的基本特征及应用地球磁场:地球周围存在的磁场,包括磁层顶以下的固体地球内部和外部所有场源产生的磁场。

地球磁场不是孤立的,它受到外界扰动的影响,宇宙飞船就已经探测到太阳风的存在。

因为太阳风是一种等离子体,所以它也有磁场,太阳风磁场对地球磁场施加作用,好像要把地球磁场从地球上吹走似的。

尽管这样,地球磁场仍有效地阻止了太阳风长驱直入。

在地球磁场的反抗下,太阳风绕过地球磁场,继续向前运动,于是形成了一个被太阳风包围的、彗星状的地球磁场区域,这就是磁层。

地球磁层位于距大气层顶600~1000公里高处,磁层的外边界叫磁层顶,离地面5~7万公里。

在太阳风的压缩下,地球磁力线向背着太阳一面的空间延伸得很远,形成一条长长的尾巴,称为磁尾。

在磁赤道附近,有一个特殊的界面,在界面两边,磁力线突然改变方向,此界面称为中性片。

中性片上的磁场强度微乎其微,厚度大约有1000公里。

中性片将磁尾部分成两部分:北面的磁力线向着地球,南面的磁力线离开地球。

地磁学:是研究地磁场的时间变化、空间分布、起源及其规律的学科。

固体地球物理学的一个分支。

时间范围:已可追溯到太古代(约35亿年前)——现代空间范围:从地核至磁层边界(磁层顶),磁层离地心最近的距离: 8~ 13个地球半径组成和变化规律及应用:磁偶极子:带等量异号磁量的两个磁荷,如果观测点距离远大于它们之间的距离,那么这两个磁荷组成的系统称为磁偶极子。

地磁场的构成地球磁场近似于一个置于地心的同轴偶极子的磁场。

这是地球磁场的基本特征。

这个偶极子的磁轴和地轴斜交一个角度,。

如图1.1所示,N、S分别表示地磁北极和地磁南极。

按磁性来说,地磁两极和磁针两极正好相反。

同时,磁极的位置并不是固定的,每年会移动数英里,两个磁极的移动彼此之间是独立的,关于地磁极的概念有两种不同的思路和结果:理论的和实测的。

理论的地磁极是从地球基本磁场中的偶极子磁场出发的。

实测的地磁极是从全球地磁图(等偏角地磁图和等倾角地磁图)上找出的磁倾角为90°的两个小区域,这两个地点不在地球同一直径的两端,大约偏离2500千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600年英国物理学家吉伯首先指出有地磁场存在。

测量证实地球本身是一个巨大的磁体,但是地磁极和地理上的两极并不重合,所以磁针所指的方向并不正好就是地理的南北方向。

在某一地点,磁针静止时所在竖直平面叫做这个地方的磁子午面(图1),磁子午面和水平面的交线叫磁子午线。

闭合导线切割磁感线会产生感应电流,当闭合导线切割地磁场的磁感线时,也会产生电流,且导线垂直切割磁子午线时,产生的电流最大。

需要用到的工具和材料:
电烙铁,钳子,锤子,细铜丝,重物,灵敏电流计,软导线,钉子,漆包线。

制作方法(一)重力摆在地磁场中发电
1.在长2—3米的铜丝上悬挂一重物成摆(以房屋高度而定),铜丝上下两端各用软导线引出与灵敏电流表相连(图2)。

2.使摆以1—1.5米的振幅在地磁场内摆动,观察电流表指针变化。

发现电流表指针发生偏转。

当摆的振动平面与磁子午面相垂直时(接近东西方向),电流表示数最大。

上述现象说明地磁场使摆动的铜丝产生了感应电动势。

制作方法(二)框形线圈在地磁场中发电
1.按图3所示,在门的四角钉上钉子,用直径为0.3—1毫米的漆包线沿门框边缘绕一个圈数为几十匝的框形线圈,将线圈两端的引出线接灵敏电流表。

2.转动门,观察电流表指针变化。

发现电流表指示电路中有电流产生。

说明与延伸:
如果电流表的灵敏度不够高,可按图4的电路做一个简单的半导体电流放大器。

图中P是灵敏度为500微安的电流表,调节R1、R3使电流表指针指在刻度盘中间;T为半导体收音机输出变压器。

将铜丝两端引出线分别和放大器输入端连接即可。

有了这个放大器,当摆在垂直于磁子午面的面内振动时,电流表指针会有明显偏转。

(R1=68k、R2=5.1k、R3=390k、R4=8欧姆)
2.在实验二中,如果墙面正好与磁子午面相垂直,而门又能作180‘的转动,那么电流表指针偏转就比较明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