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更新(百度百科)
概述城市更新九种投融资模式

概述城市更新九种投融资模式城市更新概述1、发展背景早在2013年,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就明确提出要提高城镇建设用地利用效率,城市建设要以盘活存量为主,不能再无节制扩大建设用地。
2015年,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再次指出,要坚持集约发展,要求框定总量、限定容量、盘活存量、做优增量、提高质量。
可以看出,城市发展已经强化存量优化,这为城市更新的广泛开展奠定了基础。
2021年3月,《政府工作报告》和《十四五规划纲要》相继发布,共同提出要“实施城市更新行动”。
“城市更新”首次写入我国政府工作报告和五年规划。
“十四五”时期以及未来一段时间,城市更新的重要性提升至前所未有的高度。
2、城市更新定义目前,国家层面尚没有城市更新的明确定义。
根据各地出台的城市更新办法及相关规定,综合来看,城市更新是指将城市中不适应现代化城市发展和居民生活需求的地区作必要的、有计划的修缮、改建活动。
3、城市更新范围、实施方式和内容城市更新范围一般为城市建成区内旧小区、旧商业区、城中村等,广州市在此基础上还包括棚户区,而深圳市明确表示城市更新与棚户区改造是相互独立的政策体系;上海市城市更新范围相对较窄,不包含政府已经认定的旧区改造、工业用地转型、城中村改造等地区。
城市更新的实施方式一般包括综合整治、有机更新和拆除重建,三种方式的更新强度和更新内容各有不同。
4、城市更新流程城市更新流程主要分为申报立项、方案编制、方案批复和项目实施四个环节。
在申报立项环节,主要为城市更新单元规划计划申报,批复后纳入年度更新计划。
城市更新单元也是城市更新实施的基本单位,一个城市更新单元可以包括一个或者多个城市更新项目。
在方案编制环节,主要由申报主体委托具有资质的机构编制城市更新项目实施方案。
在方案批复环节,由城市更新主管部门批复实施方案并进行公示。
在项目实施环节,由申报主体进行拆迁后,土地公开出让或协议出让给实施主体,进行最终的项目建设和验收,目前大部分市场化项目申报主体即为实施主体。
什么是城市更新

城市更新
城市更新是指对老旧城区进行综合整治、改造和发展的一系列行动和政策。
通常情况下,城市更新的目标是通过提升城市环境质量、改善居住和工作条件、提供更多公共服务设施等方式,推动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提高居民生活质量。
城市更新的主要内容包括老旧建筑的拆除、土地利用的重新规划、基础设施的更新等。
同时,城市更新也需要兼顾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保护历史文化遗产,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促进经济增长和社会公平。
在中国,城市更新是推动城市发展、优化城市布局和提高城市品质的重要举措。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致力于推动城市更新工作,以满足人民群众对良好城市环境的需求,提高城市的宜居性和可持续发展水平。
城市更新工作需要充分考虑社会稳定、民生保障和法律法规的要求,确保城市更新过程中居民的利益得到合理保护,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城市更新策划方案

城市更新策划方案一、引言城市更新是指对城市现有的建筑、公共设施和城市规划进行重新规划和改造,以实现城市功能的提升、环境的改善和城市形态的更新。
城市更新是城市管理与规划的一个重要议题,为了适应城市发展的需要,提高城市的品质和功能,城市更新策划是必不可少的。
本文将从城市更新的背景、目标、策略和措施等方面,阐述城市更新策划方案。
二、城市更新的背景1. 城市更新的意义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面临着许多挑战,包括城市基础设施老化、土地利用不合理、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城市更新成为了城市发展的必然选择。
城市更新可以改善城市环境,提高人们的生活品质,促进城市经济的发展,为城市带来新的活力。
2. 城市更新的现状目前我国的城市更新工作已经取得了较大进展,不少城市已经进行了城市更新试点工作,通过政府引导和市场主导等方式,城市更新取得了显著成效。
但与此同时,城市更新工作还面临着许多挑战,包括政策不完善、资金缺乏、土地流转难等问题。
因此,如何进一步推进城市更新工作,加速城市的更新与发展,成为了当前城市管理与规划的重要任务。
三、城市更新的目标1. 城市功能的提升通过城市更新,可以对城市现有的建筑和公共设施进行改造和提升,促进城市的发展和提高城市的竞争力。
例如,可以将老旧厂区改造为新兴产业园区,提高城市的产业发展水平;可以对老旧小区进行改造,提高居民的居住品质。
通过城市更新,可以提高城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城市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2. 城市形态的更新通过城市更新,可以对城市的规划和布局进行优化和改善,提高城市的宜居性和舒适度。
例如,可以对城市的交通网络进行重新规划,提高城市的交通便利性;可以对城市的绿地和公园进行更新和扩建,提高城市的生态环境;可以对城市的文化设施进行更新和改善,提高城市的文化品位。
通过城市更新,可以塑造城市的新形象,提高城市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3. 城市环境的改善通过城市更新,可以对城市的环境进行改善和提升,提高城市的气候舒适度和生态环境。
一文弄懂城市更新、旧改、棚改、综合整治和土地整备

城市更新是一种国际上普遍存在的城市改造现象,其概念是非常明确的,是一种将城市中已经不适应现代化城市社会生活的地区作必要的、有计划的改建活动,是对城市中某一衰落的区域进行拆迁、改造、和建设,以全新的城市功能替换功能性衰败的物质空间,使之重新发展和繁荣。
城市更新包含旧改,棚改,综合整治01 旧改,则属于“旧房改造”,旧改的概念则产生得更早一些,人们对其了解多半来源于广东省和国土资源部开展的部省合作:三旧改造,即“旧城镇、旧厂房、旧农村”,如今人们也把狭义的“城市更新”称为“旧改”。
旧改是政府引导,市场主导,即企业实施,方向是市场化、商品化。
02 “棚改”,又称棚户区改造,是广义上城市更新的一种方式。
也可理解为危房改造,但是在深圳确切的应该说是老旧红本小区的改造。
针对的是“深圳市范围内使用年限在20年以上、存在住房质量安全隐患、使用功能不齐全、配套设施不完善的老旧住宅区项目应当纳入棚户区改造政策适用范围,不再采用旧城改造的方式进行改造”。
只有符合上述条件,才可能纳入棚改,这意味着,仍然会有大量的旧住宅区改造不纳入棚改,留在旧改框架内。
棚改是政府主导,国企实施,方向是政策化、保障化、公益性建设的主要是政府保障性住房。
03 综合整治:考虑城市发展弹性,在规划期内保留一定比例的城中村,合理有序开展深圳市城中村更新工作,逐步消除安全隐患、保障低成本空间、完善配套设施、提升环境品质,实现城中村可持续的全面发展。
在综合整治分区内开展以综合整治为主,融合辅助性设施加建、功能改变、局部拆建等方式的城中村更新(以下简称“城中村综合整治类更新”)。
通过微改造的绣花功夫,增加城中村内必要的公共空间与配套设施,提升空间品质,改善人居环境,加强住房保障。
综合整治的城中村小区不拆除重建,只是优化下空间,装修提升居住环境品质。
04 另外还需要提及土地整备-整村统筹土地整备-整村统筹:在深圳,城市更新与土地整备并列为城市土地二次开发利用的“两架马车”。
城市更新项目介绍

城市更新项目介绍摘要:一、城市更新概念与目的二、城市更新项目分类三、济南市各区城市更新项目介绍四、城市更新项目的意义正文:一、城市更新概念与目的城市更新,首次提出于1958 年的荷兰首届世界城市更新大会上,是指对城市中某一衰落的区域进行拆迁、改造、投资和建设,以全新的城市功能替换功能性衰败的物质空间,使之重新发展和繁荣。
城市更新的目的包括提高城市人口承载力、满足经济振兴过程中人口向城市聚集的需求,以及改善城市生存条件和物质环境。
二、城市更新项目分类城市更新项目包括旧区开发、旧城区改造、土地的二次开发、用地性质和功能的转换、工业区转型、港区和滨水区的整治改造,以及近年来的城市生态规划和可持续发展等。
城市更新项目分为综合整治、功能改变和拆除重建三种类型。
三、济南市各区城市更新项目介绍近日,2023 年济南城市更新政银企对接暨项目推介会在济南举行。
会议流传出的各区城市更新项目推介资料可谓信息量满满。
以下是历下区和市中区的城市更新项目介绍:1.历下区城市更新项目:暂无具体项目信息。
2.市中区更新项目一:白马山片区红场1952。
3.市中区更新项目二:英雄山片区城市更新项目。
4.市中区更新项目三:民生大街城市更新项目。
5.市中区更新项目四:七贤杨庄城市更新项目。
6.市中区更新项目五:腊山工业园更新项目。
四、城市更新项目的意义城市更新项目对于改善城市环境、提高城市形象、促进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对旧区、旧城区的改造,可以提升城市居住品质,提高居民的幸福感。
同时,城市更新项目可以优化城市用地结构,促进产业升级,提高城市竞争力。
此外,城市更新还有助于保护城市历史文化遗产,延续城市文脉,提升城市特色。
中国城市更新的演变及其特点

中国城市更新的演变及其特点中国城市更新的演变及其特点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中国城市的更新工作也变得日益重要。
城市更新是指通过对城市空间、建筑、公共设施等进行再造和改造,提升城市的整体功能和形象,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
在中国,城市更新的演变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传统更新、保护与利用、综合更新。
这三个阶段展现了中国城市在不同历史时期更新的特点和发展趋势。
传统更新阶段发生在20世纪50年代以前,其特点是对老城区进行简单的翻新和改造。
这一阶段的城市更新主要侧重于基础设施的建设和改进,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生产生活需求。
由于经济条件和技术水平的限制,传统更新阶段的城市更新存在着许多问题,如更新效果不明显、结构混乱、环境污染等。
传统的城市规划和更新方式注重经济发展,忽视了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历史文化的传承。
保护与利用阶段发生在20世纪50年代至21世纪初,其特点是将保护和利用城市的历史文化遗产纳入更新的考虑范围。
这一阶段的城市更新注重历史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尊重城市的历史文脉,保留和修复古建筑、古街区等。
此外,保护与利用阶段还注重提升城市的形象和品质,通过改善居住环境、建设绿地和公共设施等来提高市民的生活质量。
保护与利用阶段的城市更新侧重于宏观规划和综合利用,得到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综合更新阶段是当前中国城市更新的主要方向,其特点是全面考虑城市的经济、社会、环境等方面的需求和利益。
综合更新阶段的城市更新不仅注重老城区的更新,还包括城市的功能和结构的调整和升级,以适应城市快速发展和人们不断变化的需求。
综合更新阶段的城市更新在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基础上,注重城市功能的优化和提升,以满足城市发展的要求。
同时,综合更新还注重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倡绿色建筑和节能环保的概念,以减少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
综合更新阶段的城市更新关注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并注重市民的参与和利益保护。
中国城市更新的演变可以从传统更新、保护与利用、综合更新三个阶段看出中国城市更新在不断发展中的特点。
城市更新:概念、模式及案例

城市更新:概念、模式及案例来源:公众号“银通智略”⼀、城市更新项⽬分类(⼀)按改造⼒度划分:整治、改建和拆建按照改造⼒度由弱到强,城市更新项⽬可分为整治类、改建类和拆建类三种类型。
不同城市命名略有不同,但实质相近,例如深圳将城市更新项⽬分为综合整治类、功能改变类和拆除重建类(分别对应整治、改建和拆建);⼴州分为全⾯改造(对应拆建)和微改造(对应整治和改建);中⼭分为微改造、局部改造和全⾯改造(分别对应整治、改建和拆建)。
表1. 城市更新项⽬分类:以湾区城市为例整治类项⽬改造⼒度最弱、审批条件最宽松,房企参与相对较少。
整治类项⽬不改变建筑主体结构和使⽤功能,以消除安全隐患、完善现状功能等为⽬的,⼀般不增加建筑⾯积。
审批程序简化,主要由区政府负责审批、实施、竣⼯验收和后续监管。
改造资⾦主要来⾃市/区政府、权利⼈等。
城镇⽼旧⼩区改造可视为整治类城市更新的⼀种。
整治类城市更新利润较薄,以装修修缮为主,房企参与相对较少。
改建类项⽬改造⼒度居中、⼀般需由市级城市更新管理部门审批,房企⼀般可通过改造、持有运营的等⽅式参与项⽬。
改建类项⽬⼀般不改变⼟地使⽤权的权⼒主体和使⽤期限,在不全部拆除的前提下进⾏局部拆除或加建,可实施⼟地⽤途变更,部分城市可增加建筑⾯积(但⼀般会对建筑⾯积增幅设限,例如珠海要求不超过30%)。
房企可通过改造、持有运营等⽅式参与项⽬,代表案例如万科上海哥伦⽐亚公园。
图1. 改建类城市更新项⽬案例:万科上海哥伦⽐亚公园拆建类项⽬改造⼒度最强、审批最严格,是房企参与城市更新的主要形式。
拆建类项⽬对城市更新单元内原有建筑物进⾏拆除并重新规划建设,可能改变⼟地使⽤权的权利主体、可能变更部分⼟地性质。
拆建类项⽬流程较复杂,审批机构涉及区、市城市更新管理部门,流程包括更计划⽴项、专项规划审批、实施主体确认、⽤地出让等环节。
拆建类项⽬分为政府主导、市场主导、政府和市场合作三种模式,每种模式下房企垫资压⼒和项⽬周期有所差异。
城市更新的概念

城市更新的概念
城市更新的概念首次提出是在1958年的荷兰首届世界城市更新大会上。
当时城市改造的重点逐步转为以提高城市人口承载力、满足经济振兴过程中人口向城市聚集的需求。
主要内容是对城市中心区土地的强化利用和大规模清理贫民窟、重建城市社区,以改善城市生存条件和物质环境。
1958年召开的第一次城市更新研讨会上将城市更新阐述为:生活在城市中的人们有着不同的居住期望和出行、购物、娱乐等活动需求,并且为了形成更好的生活环境和更美好的城市容貌,会对房屋或者环境等提出改善的要求,这类改善生活环境的城市建设活动都是城市更新。
2002年彼得·罗伯茨(Peter Roberts)在《城市更新手册》中提出,城市更新是用一种综合的、整体性的观念和行为来解决各种城市问题,对在经济、社会、物质环境等各方面处于变化中的城市地区作出长远且持续的改善和提高。
在我国,深圳作为最早进行城市更新体系探索的城市,在2009年颁布的《深圳市城市更新办法》中将城市更新界定为:对城市建成区中的旧工业区、旧商业区、旧住宅区、城中村及旧屋村等区域,进行综合整治、功能改变或者拆除重建的活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城市更新
科技名词定义
中文名称:城市更新
英文名称:urban renewal
定义:通过清除和改造房屋、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对衰退的邻里进行改造。
应用学科:地理学(一级学科);城市地理学(二级学科)
以上内容由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公布
百科名片
城市更新是一种将城市中已经不适应现代化城市社会生活的地区作必要的、有计划的改建活动。
1858年8月,在荷兰召开的第一次城市更新研讨会上,对城市更新作了有关的说明:生活在城市中的人,对于自己所居住的建筑物、周围的环境或出行、购物、娱乐及其他生活活动有各种不同的期望和不满;对于自己所居住的房屋的修理改造,对于街道、公园、绿地和不良住宅区等环境的改善有要求及早施行,以形成舒适的生活环境和美丽的市容抱有很大的希望。
包括所有这些内容的城市建设活动都是城市更新。
城市更新的目标
城市更新的目的是对城市中某一衰落的区域进行拆迁、改造、投资和建设,以全新的城市功能替换功能性衰败的物质空间,使之重新发展和繁荣。
它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对客观存在实体(建筑物等硬件)的改造;另一方面是对各种生态环境、空间环境、文化环境、视觉环境、游憩环境等的改造与延续,包括邻里的社会网络结构、心理定势、情感依恋等软件的延续与更新。
在欧美各国,城市更新起源于二战后对不良住宅区的改造,随后扩展至对城市其他功能地区的改造,并将其重点落在城市中土地使用功能需要转换的地区。
城市更新的目标是针对解决城市中影响甚至阻碍城市发展的城市问题,这些城市问题的产生既有环境方面的原因,又有经济和社会方面的原因。
城市更新的调查分析
城市更新的调查内容一般包括建筑物调查、土地使用调查、人口调查、交通调查、公共服务设施调查、环境设施调查、市政设施调查、环境卫生调查、社区关系调查和空间场所调查等十个方面,当然,也包括历史、气象、地形地貌和工程地质方面的内容。
城市更新的方式
城市更新的方式可分为重建或再开发(redevelopment)、综合整治以及功能改变三种。
重建或再开发
重建或再开发,是将城市土地上的建筑予以拆除,并对土地进行与城市发展相适应的新的合理使用。
重建是一种最为完全的更新方式,但这种方式在城市空间环境和景观方面、在社会结构和社会环境的变动方面均可能产生有利和不利的影响。
同时在投资方面也更具有风险,因此只有在确定没有可行的其他方式时才可以采用。
综合整治
综合整治类更新项目主要包括改善消防设施、改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改善沿街立面、环境整治和既有建筑节能改造等内容,但不改变建筑主体结构和使用功能。
是对建筑物的全部或一部分予以改造或更新设施,使其能够继续使用。
整建的方式比重建需要的时间短,也可以减轻安置居民的压力,投入的资金也较少,这种方式使用于需要更新但仍可恢复并无需重建的地区或建筑物,整建的目的不只限于防止其继续衰败,更是为了进而改善地区的生活环境。
功能改变
功能改变类更新项目改变部分或者全部建筑物使用功能,但不改变土地使用权的权利主体和使用期限,保留建筑物的原主体结构。
虽然可以将更新的方式分为三类,但在实际操作中应视当地的具体情况,将某几种方式结合在一起使用。
城市更新与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
城市更新和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面对的都是已建成的城市地区,因此两者之间存在着必然的联系。
无论是在需要保护的地区还是在需要更新的地区,都同时面临保护与更新两方面的问题。
差别只是,在保护地区中,需要受到保护的东西所占的比重较大,而在更新地区,需要更新的东西占了绝大多数。
但是,它们的目标都是为了通过塑造一个富有特色的城市形象,通过改善城市的生活品质,去实现适应并促进城市持续发展的共同目标。
中西方对“城市更新”概念的理解
基于西方城市更新的历史和经验,在1980年代初期,陈占祥把城市更新主要定义为城市“新陈代谢”的过程。
在这一过程中,更新途径涉及多方面,既有推倒重来的重建,也有对历史街区的保护和旧建筑的修复等。
当中国城市经历了1980年代的飞速发展后,很多城市问题开始显现,譬如历史街区的特色与地方文化在城市改造中的快速
消失。
吴良镛从城市的“保护与发展”角度,在1990年代初提出了城市“有机更新”的概念。
值得注意的是,它是针对城市历史环境的更新,但这个概念比较强调城市物质环境,而对与其相关的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涉及较少。
进入2000年以来,学者们开始注重城市建设的综合性与整体性,很多文章也给出对“城市更新”新的理解,譬如:张平宇的“城市再生”、吴晨的“城市复兴”、于今的“城市更新”等(李伦亮,2004;李瑞,冰河,2006;吴良镛,2005;于今,2007;张更立,2004;张平宇,2004)。
这种现象一方面体现出当前人们对中国“城市更新”的关注,另一方面也说明人们对这一概念目前尚无统一的见解和定义。
[1]
参考资料
1城市更新理念与中国城市现实Urban Regeneration and Its Realities in Urban China 作者:翟斌庆,伍美琴学术期刊城市规划学刊URBAN PLANNING FORUM 2009年第2期
/2011-05/30/c_121472864.htm
扩展阅读:
1城市更新理念与中国城市现实Urban Regeneration and Its Realities in Urban China 作者:翟斌庆,伍美琴学术期刊城市规划学刊URBAN PLANNING FORUM 2009年第2期
2/2011-05/30/c_121472864.htm
3美国城市规划设计的对与错The American What Works What Doesn't 作者:亚历山大。
加文著,黄艳等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
4/s/blog_5715a19c0100045p.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