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电二车间高铁接触网换线圆满完成

合集下载

铁路接触网改造要点及相关问题阐述

铁路接触网改造要点及相关问题阐述

铁路接触网改造要点及相关问题阐述【摘要】铁路接触网改造是铁路系统中的重要工程,旨在提升铁路运输效率和安全性。

本文首先介绍了铁路接触网改造的重要性和背景,然后详细阐述了其目的、主要内容、技术要点、常见问题和关键措施。

在探讨了铁路接触网改造的未来发展方向,总结了其重要性,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通过本文的阐述,读者可以更深入地了解铁路接触网改造的必要性和复杂性,为铁路系统的持续发展提供重要参考。

【关键词】铁路接触网改造、重要性、背景、目的、主要内容、技术要点、常见问题、关键措施、未来发展方向、总结、建议。

1. 引言1.1 铁路接触网改造的重要性铁路接触网改造的重要性在于确保铁路交通的安全、稳定和高效运行。

铁路接触网是铁路电气化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负责向运行中的列车提供电力供应。

随着铁路交通的发展和不断增长的运输需求,现有的铁路接触网设施逐渐老化,存在着安全隐患和运营效率低下的问题。

对铁路接触网进行改造和升级是至关重要的。

铁路接触网改造能够提高电气化系统的供电可靠性和稳定性,减少因供电故障而导致的列车晚点和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改造还能提升铁路运输的运行效率和运营成本,降低能耗,减少环境污染。

通过对铁路接触网进行改造,可以实现电力资源的有效利用,推动铁路系统的智能化和网络化发展,提升铁路运输的竞争力和整体服务水平。

铁路接触网改造的重要性不仅在于保障铁路交通的正常运营和安全,还在于推动铁路运输行业的发展,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铁路接触网的改造是铁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我国铁路行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和深远影响。

1.2 铁路接触网改造的背景铁路接触网改造的背景是一个重要的话题,随着铁路运输的快速发展和技术进步,传统的接触网系统已经无法满足现代铁路运输的需求。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铁路接触网系统的老化、设备更新不及时等问题日益凸显,导致了铁路运输的安全性、可靠性和经济性受到了严重影响。

为了应对这一挑战,我国铁路系统开始推行大规模的铁路接触网改造工程。

高速铁路联调联试接触网停送电标准化作业流程

高速铁路联调联试接触网停送电标准化作业流程

高速铁路联调联试接触网停送电标准化作业流程郑广金(中国铁路济南局集团有限公司调度所供电调度室,山东济南250001)摘要:高速铁路牵引供电设备的机电特性、设计考量、技术要求、施工工艺等与普速铁路存在较大差异,联调联试期间更存在施工单位多、维修作业时间不固定等许多临时性变动,采取标准化停送电流程才能确保联调联试安全有序完成及现场作业人员安全。

为加强新建高速铁路联调联试期间停送电安全,明晰管理责任,规范管理制度,在深入研判高铁联调联试供电设备施工作业安全风险的基础上,提出停送电标准化作业流程,确保联调联试期间供电安全。

关键词:高速铁路;联调联试;供电;接触网;停送电;标准化;作业流程;防控措施中图分类号:U2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061X(2021)03-0085-04 DOI:10.19550/j.issn.1672-061x.2021.03.0850引言2008年以来,我国铁路建设项目推行标准化管理,形成了以确保工程质量为核心任务,以管理制度标准化、人员配备标准化、现场管理标准化、过程控制标准化为基本内容,以技术标准、管理标准、作业标准和工作流程为基本依据的铁路建设项目标准化管理体系。

随着新建高速铁路的开通运营,大量新技术、新设备的采用,对供电的需求和依赖越来越大,供电安全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接触网作为高速铁路的重要组成部分,正确组织联调联试期间接触网设备的运行、检修和作业,并与各工种密切配合,应急处理突发事件则显得尤为关键。

结合近年来中国铁路济南局集团有限公司(简称济南局集团公司)牵引供电设备联调联试工作,根据《高速铁路牵引变电所安全工作规则》《高速铁路电力安全工作规则》《高速铁路接触网安全工作规则》《高速铁路供电调度规则》等相关文件规定,从停送电标准化作业流程出发,对高铁联调联试期间供电设备施工作业开展分析及安全管控措施研究。

1联调联试期间接触网停送电安全风险分析目前在联调联试期间,济南局集团公司在现场指挥部设临时供电调度台,负责新建高速铁路供电设备各项工作,包括开关的操作、下达操作和作业命令、指挥供电设备故障抢修等,以及停送电配合其他施工单位,并与临时列车调度台、供电公司地调的联络工作。

《高速铁路接触网故障抢修规则》(2014)53

《高速铁路接触网故障抢修规则》(2014)53

TG/GD106-2014高速铁路接触网故障抢修规则第一章 总 则第一条为规范和加强高速铁路(含相关联络线和动车走行线,下同)接触网故障(或事故,下同)抢修工作,保障铁路运输安全和畅通,特制定本规则。

第二条高速铁路接触网故障抢修要遵循“先行供电”“先通后复”和“先通一线”的基本原则,以最快的速度满足滞留列车供电条件,尽快疏通线路并尽早恢复设备正常的技术状态。

为保证快速抢通,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允许接触网降低技术条件临时恢复供电开通运行。

第三条牵引供电运行各级管理部门按照“细分供电单元,缩小供电范围,准确判断故障,压缩故障停时”的要求,合理抢修布局,强化抢修设施配套,完善抢修预案,实现快速响应、高效抢修。

第四条接触网抢修基地应针对高速铁路设备特点,配备先进装备、机具和充足的材料。

在供电段生产调度指挥场所设置实时的远动(SCADA)和综合视频复视系统。

积极推广和应用集设备运行、技术资料、信息传递、抢修预案等功能于一体的接触网抢修辅助决策系统,提高接触网故障应急抢修工作效率与管理水平。

第五条铁路从业人员凡发现接触网故障和异状,应立即报告列车调度员、供电调度员或者邻近车站值班员、供电设备管理单位(含牵引供电外委维修管理单位或公司,从事高速铁路牵引供电的施工单位等,下同)人员,并尽可能详细地说清故障范围和损坏情况。

第六条本规则适用于高速铁路接触网故障、事故抢修及自然灾害和其它事故引起的接触网修复、配合工作。

新建设计速度200公里/小时的铁路参照本规则执行。

各铁路局应结合本局具体情况制定实施细则。

第二章抢修组织第七条牵引供电运行各级管理部门要加强高速铁路接触网故障抢修工作的领导,建立健全各级责任制。

铁路局应成立接触网故障抢修领导小组,供电段、车间和工区应成立接触网故障应急抢修组织。

第八条铁路局供电调度员负责接触网故障抢修指挥。

铁路局应建立高铁供电应急指挥专家组,应急指挥专家组主要负责指导高铁供电应急处置方案的制定和实施,为电调指挥和现场抢修提供技术支持,实现安全快速抢通。

检修分段绝缘器—分段绝缘器常见缺陷与故障案例分析(高铁接触网检修)

检修分段绝缘器—分段绝缘器常见缺陷与故障案例分析(高铁接触网检修)

抢修过程分析
(3) 现场指挥者对ZZ枢纽不熟。应急处置人员在倒换完3 个隔离开关,恢复Z北变电所211部分供电后,现场指挥者未 意识到故障点对ZZ站下行出发12#岔的影响,ZZ站下行虽恢 复供电,但连接客车正线的12#岔参数超标,列车仍不能通 过ZZ站12#岔,仍然不能正常开行列车,导致事故影响范围 扩大。
7.供电技术故负有管理责任,给予警告处分。
8.段长、党委书记、主管安全及接触网副段长军、报请集团 公司给予处分。
下一步措施
1.“11.22”一般C14类事故通报已发到各车间,各高铁车间、 普速各供电(维修)车间、轨道车间要在三天内(11月28日 前)召开全员专题反思会,组织车间管理人员学习会议讲话 精神,对照干部履责的“五个方面”、对照事故通报,深入 进行反思。同时认真开展对职工的敬业爱岗教育。要引导干 部职工认识到干的是“良心活”,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和责 任。
故障现场示意图
11月22日20时55分,接触线在张力作用下,从线夹中抽脱。 侵入受电弓动态包络线,打坏通过的33005次机车受电弓, 造成Z北变电所211断路器跳闸,重合不成功。
分段瓷 瓶
承力索
分相绝 缘器
连接导 线
分相绝 缘器
吊索
故障点
抢修过程及分析
1.抢修机具料及人员出动情况 (1) 21时05分,ZZ供电车间接安调通知:K1620+661处 (ZZ站南头)有线索掉下。 (2) 21时35分,供电人员赶到故障地点,发现ZZ站14道55 号杆(ZZ站12#岔至14#岔间)分相绝缘棒处接触线从线夹中 脱出,分相绝缘棒损坏。 (3) 21时57分,抢修人员采取将Z北Ⅲ场189号、ZZ站219、 269号隔离开关分闸,Z北变电所211断路器送电成功恢复供 电(211馈线供电后除ZZ至渌口下行线接触网设备无电外, 其他一切正常),

接触网运行管理—设备接管(高铁接触网检修)

接触网运行管理—设备接管(高铁接触网检修)
设备接管
接触网设备接管条件
第十八条 接触网设备投入运行前,供电段要做好运行准备工作,配齐并培训 运行维修人员,组织学习有关规章制度,熟悉即将接管的设备;配合有关部门 共同做好电气化铁路安全知识的宣传教育工作。
接触网设备接管条件
第十九条 为保证接触网设备可靠供电,禁止从接触网上引接非牵引负荷。
接触网设备接管条件
第二十条 为保证接触网与线路的相对位置,应在接触网支柱的线路侧或站台 侧墙、隧道一侧的边墙上标出轨面标准线。
在电气化铁路竣工时,由施工单位标出轨面标准线,开通前由供电、工务单 位共同复查确认。有砟轨道每年复测一次,复测结果与原轨面标准线误差不 得大于±30mm。特殊情况需调整轨面标准线时,由供电、工务部门共同确 认,并经铁路局批准。供电段负责轨面标准线日常管理,保持其清晰醒目。
接触网设备接管资料
第十七条 接触网设备开通前,资产管理单位(或建设单位)应组织设计、施工、 供应商等相关单位,向供电段提供下列书面和电子版技术资料:
(七)项目可行性研究、初步设计及其批复文件、施工设计(含变更设计)、 图纸及审核意见资料。
(八)设备招标技术规格书、采购的产品供应合同以及施工单位工程质量保证 合同。
(四)供电段、车间、 工区开展检测、维修以 及抢修工作所需的工机 具、材料等配备齐全。 车间、工区主要工机具 配置标准见附件2、附件 3。
接触网设备接管条件
第十六条 接触网设备开 通运行前,应按规定进 行检查验收,符合下列 条件方可接管运行:
(四)供电段、车间、 工区开展检测、维修以 及抢修工作所需的工机 具、材料等配备齐全。 车间、工区主要工机具 配置标准见附件2、附件 3。
接触网设备接管资料
第十七条 接触网设备开通前,资产 管理单位(或建设单位)应组织设 计、施工、供应商等相关单位,向 供电段提供下列书面和电子版技术 资料:

检修定位装置—定位装置常见缺陷与故障案例分析(高铁接触网检修)

检修定位装置—定位装置常见缺陷与故障案例分析(高铁接触网检修)

➢ 4.29#杆处于曲线中心位置 ,曲线长度L=546.19m,曲 线半径R=250,小半径曲线定位线夹受力较大。
➢ 5.现场测量39#-28#拉出值、导高进行测量均未超标。
➢ 6.南环线29#杆最近一次检修记录:2011年8月16日对 该处设备进行检修,检修人:A、B,未发现异常。
➢ 7.最近一次巡视时间:2012年6月23日;巡视人:A、B、 C,巡视设备无异常。
➢2.根据《铁道部电气化工程局第二工程处XX电气化引入 武广电气化引入ZZ枢纽工程田心车站接触网竣工平面图》 (ZZ枢网竣-05号)ZZ北南环线系1998年XX电气化引入武 广电气化引入时开通,运行时间12年。
➢3.ZZ北南环线29#定位线夹开裂处有新、旧断痕,其线夹 本体无厂名、厂标。其有环夹板和无环夹板采用牌号为 Qsi1-3的硅青铜材质定位线夹,螺栓采用牌号为0Cr18Ni9的 不锈钢,螺母和弹簧垫圈采用牌号为1Cr18Ni9的不锈钢。
1.定位器与定位管相磨
2.定位器等电位线螺母缺铁、脱落
3.定位器线夹螺母生锈、缺失
4.定位线夹开裂
5. 定位支座开裂
6. 套筒双耳开裂
7. 防风拉线固定环开裂
8.旋转接头开裂爆裂
➢ 1.严格上网零部件质量把关,坚决杜绝无厂标零部件随意 上网。
➢ 2.加强集中修相关文件的学习。一是严格按照《普速线 接触网集中修实施方案》要求做到“逐杆、逐螺栓、逐部 件”要求进行检修,不得缺项、漏项。二是严格按照《集 中修作业指导书》要求进行检修,对线面装进行整治,按 标准力矩25N.m对定位线夹反的定位线夹及时螺栓进行紧 固。
2、动车组司机在动车组电源主断路器没有自动切断的情况 下,未能手动操作切断主断路器电源,是这次事故发生的 次要原因。

检修接触线—接触线检修方法和步骤(高铁接触网检修)

检修接触线—接触线检修方法和步骤(高铁接触网检修)

接触线技术标准
4.接触线偏角(水平面内改变方向) 标准值:160km/h及以下区段≤6°; 安全值:160km/h及以下区段≤12°。 限界值:同安全值。
5.接触线磨耗及损伤 ⑴接触线磨耗和损伤后不能满足该线通过的最大电流时,若系局部磨耗和损伤,可以加 电气补强线,若系普遍磨耗和损伤则应更换; ⑵接触线磨耗和损伤后不能满足规定的机械强度安全系数时,若系局部磨耗和损伤,可 以加补强线或切除损坏部分重新接续,若系普遍磨耗和损伤则应更换; ⑶接触线接头、补强处过渡平滑。该处接触线高度不应低于相邻吊弦点,允许高于相邻 吊弦点0—10mm,必要时加装吊弦。
安全用具、防护用具等
6、检查导线夹角及坡度。
材料:铁线、定位线夹、补强线夹、补强线、电联接线夹定位器、吊弦线夹、夹环、接头线夹等。
主要检修内容及操作方法:
接触线检修内容 1.测量定位点、悬挂点导高是否符合要求。 2.检查接触线是否有硬弯、扭曲、偏磨。 3.检查接触线局部磨耗是否超过规定。 4.检查导线的夹角、坡度是否符合要求。
TJ---硬铜绞线
导线型号:TJ-120/19 标称面积:116.99mm2 外径:14.0mm
型号 线胀系数 截面积(标称/ 单位重量 (1╳10-6 1/0C) 计算mm²) (kg/km)
TJ-120 17
116.99/211.29 889
LBGJ铝包钢 芯铝绞线承力 索
LXGJ镀铝锌钢绞 线承力索
股数与单股直径:19 X 2.80mm
导线型号:JTMH-120 计算外径:14.0mm
股数与单股直径:37 X 2.25mm 导线型号:JTMH-150 计算外径:15.8mm
股数与单股直径:19 X 2.49mm
导线型号:JTMH-95

关于高铁接触网定位线夹脱落问题的分析及建议

关于高铁接触网定位线夹脱落问题的分析及建议

关于高铁接触网定位线夹脱落问题的分析及建议杨留有;邵建方;杨庆和【摘要】针对高速铁路接触网运营中发生的定位线夹脱落问题,利用“三对三查”的验收基本方法,分析了从设计、制造、安装、验收、检修等环节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措施和建议.【期刊名称】《铁道机车车辆》【年(卷),期】2014(034)003【总页数】4页(P141-144)【关键词】接触网;定位线夹;脱落;分析【作者】杨留有;邵建方;杨庆和【作者单位】北京铁路安全监管办机车车辆验收室,北京100860;北京铁路安全监管办机车车辆验收室,北京100860;北京铁路安全监管办机车车辆验收室,北京10086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U228.2+62013年以来,高铁接触网定位线夹多次发生脱落、倾斜等问题,对接触网安全运营、高铁运输秩序造成了较大干扰。

定位线夹脱落已经成为影响接触网运行质量的一个多发性、易发性问题,引起了运行部门的高度重视,十分有必要从设计、制造、安装、验收、检修几个环节认真进行研究分析,提出改进措施和建议。

高铁接触网定位线夹标准为TB 2075.3-2010,其组成由带环夹板、无环夹板、U型销、螺栓、螺母、防松垫片等,与定位器通过定位销钉连接。

定位线夹见图1,定位器见图2。

1.1 定位线夹材质(1)定位线夹的有环夹板及无环夹板按GB/T 20078-2006,采用牌号为CuNi2Si、材料状态为H 150的铜镍硅合金;(2)U形销按GB/T 4423-2007,采用牌号为T2的铜棒;(3)螺栓按GB/T 1220-2007,采用牌号为06Cr19Ni10的不锈钢;(4)螺母、垫圈、弹簧垫圈按GB/T 1220-2007,采用牌号为12Cr18Ni9的不锈钢。

1.2 定位线夹的性能要求如下:(1)定位线夹的最大工作荷重为2.5 k N;(2)定位线夹的滑动荷重应不小于1.5 k N;(3)定位线夹的水平破坏荷重应不小于7.5 k N;(4)螺栓紧固力矩为25~32 N·m。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供电二车间接触网一工班
高铁北站接触网换线顺利完成
11月28日晚,车辆中心接触网作业车调试作业在高铁**北站进行,由于工作人员出车前未认真检查车顶,导致接触网作业车平台上异物超过接触网限界造成高铁**北站下行接触网2GTB5-25处发生打弓烧伤事故,设调发布抢修令。

供电二车间接触网一工班接到抢修令后立即行动,在值班领导供电二车间助理主任韩珉的带领下迅速排查,在凌晨3点30分左右找到事故烧伤点:高铁**北站下行2GTB5-25,并当场确定临时补休计划烧伤锚段接触网换线。

为保证换线作业的安全、准时和施工质量,不影响轨道交通的正常运行,29日,供电二车间接触网工班长谭海峰主持召开了方案分析讨论会,工班技术骨干全部到场参与。

会议就如何克服换线作业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一些问题进行了讨论,为启动换线作业作了充分的前期准备。

供电机电中心相关领导对此次作业也非常关心和重视,中心主任董健,副主任戴慧吾等领导亲自到现场对换线施工方案进行了会审和完善,为供电二车间接触网工班顺利推动换线工作提供了保证。

29日凌晨0点,随着作业点的确定和配合单位的迅速到位,换线作业总指挥、供电机电中心主任董健下达了换线作业开始令,各个作业小组按照事先的布置以最快的速度到达自己指定的作业点,接触网作业车以充足的动力和状态轰鸣前行&&指挥命令清晰果断,紧固件放松一步不乱,拆线作业有条不紊,接触线和汇流排施工作业条理分明。

高空组李博芳**国要熟练地将放线小车套上汇流排,接触线犹如抽丝剥茧般从汇流排上脱落。

2点20分,在克服了放线小车滑线、现场作业环境噪音过大等重重困难之后,接触线与汇流排旧线成功拆除。

线盘组周晓旦慢慢转动线盘,接触线慢慢滑进汇流排,李博芳用木锤使劲砸向套进的接触线使之固定。

3点30分终端做头结束,分段绝缘器安装调整完毕,新线架设与汇流排安装成功。

旧线回收,人机具撤离,消令,顺利完成第一次换线任务。

4点20分,高铁**北站牵混所恢复送电,高铁**北站下行接触网2GTB5-25烧伤点处锚段施工接触线与汇流排旧线拆除和新线架设、调整顺利结束。

供电二车间接触网工班按时完成了各项工作,显示了在关键时刻能打硬仗的强大实力,为今后的实际工作积累了经验,开了个好头!
据悉,此次高铁**北站下行接触网换线施工是供电二车间接触网工班成立以来第一次接触网换线实战作业,所有技术骨干员工全部到岗参与。

供电一车间接触网工班也是第一次参加此类作业并得到了他们的大力支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