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历史
[知识]淮南名胜古迹介绍(含十景)
![[知识]淮南名胜古迹介绍(含十景)](https://img.taocdn.com/s3/m/634f3ecda48da0116c175f0e7cd184254b351b26.png)
淮南市情介绍淮南是黑色煤炭的富集地,红色火电的输出地,蓝色生命的起源地,白色豆腐的发源地,绿色生态的宜居地。
全市辖一县六区,总人口241万,总面积2585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110平方公里,城市人口113万,是安徽省第二个“双百城市”。
1984年被国务院批准为“较大的市”,享有地方立法权。
淮南历史文化独有千古。
1978年淮南地区发现的古生物化石形成于8亿年前,把达尔文《物种起源》中生命起源不足6亿年的提法向前推进了2亿多年。
豆腐之法始于淮南王刘安,其记载发明豆腐的典籍达45种;我市已成功举办16届中国豆腐文化节,成为中国十大最具潜力的品牌节庆之一。
千古名篇《淮南子》,其思想“牢笼天地、博极古今”,不仅首次完整确立了被有关专家称为中国第五大发明的“二十四节气”,而且为中国成语词典贡献了122条成语典故,如“风声鹤唳,草木皆兵”、“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嫦娥奔月”、“女娲补天”、“后羿射日”、“伯乐相马”等。
淝水之战古战场、古寿州窑遗址、古茅仙道观、古生物化石群、古墓群及八公山豆腐“五古一珍”资源弥足珍贵。
积淀深厚的历史文化与现代花鼓灯艺术、少儿艺术相互交融,佛教文化与道教文化交相辉映。
淮南山水林城独具一格。
八公山、舜耕山、上窑山“三山鼎立”,淮河、高塘湖、瓦埠湖“三水环抱”,东部城区、西部城区、南部新城“三城互动”,形成了山、水、林、城融为一体的独特风貌。
集国家地质公园、国家森林公园、国家4A级旅游景区于一体的八公山被誉为“皖北第一名山”;渔舟唱晚的国家4A级景区焦岗湖号称“华东白洋淀”;苍松叠翠的4A级上窑国家森林公园坐落在上窑古镇境内;曲径幽深的3A级茅仙古洞濒临淮河第一峡。
淮南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全国平原绿化先进城市、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市。
淮南红色旅游独树一帜。
大通“万人坑”、新四军纪念林是著名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万人坑”是安徽省唯一、全国屈指可数保存完整的遗址,深刻记录了日军“以战养战、以人换煤”的滔天罪行,不仅是红色旅游的胜地,还是煤文化的象征。
淮南文化事迹

淮南文化事迹
淮南文化是中国古代的一种重要文化形态,其主要指代的是淮水流域地区的文化特征。
淮南地区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曾孕育了许多重要的历史事件和文化事迹。
以下是淮南地区的一些重要文化事迹:
淮南王刘安的《淮南子》:淮南王刘安是西汉时期的皇室成员,他撰写的《淮南子》是中国古代重要的思想著作,对道家、阴阳五行等思想有重要影响。
淮南王刘安的文化事迹:刘安还是一位著名的文学家和学者,他的文化事迹对当地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淮南地区的历史遗迹:淮南地区还保存有许多古代的历史遗迹,如古代的建筑、墓葬、碑刻等,这些遗迹见证了淮南地区丰富的历史文化。
总的来说,淮南文化在中国古代文化史上具有重要地位,深厚的历史底蕴和丰富的文化遗产为当地的文化事迹留下了丰富的历史印记。
安徽淮南的历史文化作文

安徽淮南的历史文化作文淮南,这座位于安徽省中北部的城市,就像一本厚重而又充满趣味的史书,每一页都写满了故事,每一行都流淌着岁月的痕迹。
说起淮南,那得先聊聊它悠久的历史。
淮南可是个有着深厚底蕴的地方,早在春秋战国时期,这里就是各方势力争夺的要地。
想象一下,那时候的淮南大地上,金戈铁马,战士们挥舞着兵器,喊杀声震天,尘土飞扬。
到了西汉时期,淮南王刘安在这片土地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刘安这个人啊,那可是相当有才华和抱负。
他召集了众多门客,编写了著名的。
这部书涵盖了天文、地理、政治、经济等诸多方面,简直就是古代的“百科全书”。
据说刘安在炼丹的时候,意外地发明了豆腐。
你能想象吗?本来是想着追求长生不老,结果却给后人带来了这么美味的食物。
如今,豆腐已经成为了淮南的一张名片,淮南的大街小巷里,到处都能看到各种豆腐美食。
有白白嫩嫩的水豆腐,放在锅里一煮,加点葱花、香菜,那叫一个鲜;还有香煎豆腐,外皮金黄酥脆,里面鲜嫩多汁,咬上一口,满嘴留香。
再说说淮南的寿县古城。
这座古城墙那可是坚固得很呐!经历了无数的风雨和战火,依然屹立不倒。
城墙上的每一块砖石,都仿佛在诉说着过去的故事。
当年,为了抵御外敌入侵,士兵们在城墙上严阵以待,紧张的气氛弥漫在空中。
如今,古城墙成了人们休闲散步的好去处。
走在城墙上,微风拂面,仿佛能感受到历史的气息在身边流淌。
淮南还有丰富的民间艺术。
比如说花鼓灯,那欢快的节奏,灵动的舞姿,总能让人忍不住跟着一起摇摆。
每逢重大节日或者喜庆的场合,花鼓灯表演那是必不可少的。
演员们穿着鲜艳的服装,手持花鼓,脸上洋溢着喜悦的笑容,把欢乐传递给每一个人。
还有推剧,那悠扬的唱腔,细腻的表演,让人陶醉其中。
在淮南的乡村,还有许多古老的习俗。
每年春节,家家户户都会贴上红红的春联,挂上大红灯笼,喜庆的氛围弥漫在每一个角落。
年夜饭那更是丰盛无比,一家人围坐在一起,欢声笑语,共享天伦之乐。
到了正月十五,还有热闹的元宵灯会。
我的家乡淮南

PART THREE
自然资源
自然资源
煤炭资源
煤炭资源 淮南煤田远景储量444亿吨,探明储量 180亿吨,占安徽省的70%。新中国建立 以后,淮南煤炭工业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 展。是中国13个亿吨煤炭煤炭基地之一。 淮南由此被称为“建在金库上的城市”、 “华东工业粮仓”。
电力资源
淮南电力工业是伴随煤炭工业的发展而兴 起的,并逐步发展成为独立的工业门类。 淮南解放后,电力工业由煤矿附属地位走 向独立发展的道路。淮南新上马的火电机 组占“皖电东送”总装机量的85%以上, 是“皖电东送”当之无愧的“领军主力” 。
旅游
历史遗产
寿县古城、天宝双遗文化园、 古寿州窑遗址、大通万人坑、 淮南新四军纪念林、春申君陵 园、赖山村、古佛寺、廖氏宗 祠、汉淮南王宫、华夏第一人 文洞府、观音寺
THANK YOU
历史沿革
淮南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 ,西汉时刘邦封英布为淮南王 ,首置淮南国,后刘安在八公 山招贤纳士,著书立说,编纂 了千古名篇,被称为中国古代 百科全书的《淮南子》,发明 了华夏美食豆腐。
PART TWO
地理环境
地理环境
Hale Waihona Puke 河中游,安徽省中部偏北,东 与滁州市凤阳、定远县毗邻, 南与合肥市长丰县接壤,西南 与六安市霍邱县相连,西及西 北与阜阳市颍上县,亳州市利 辛、蒙城县交界 ,东北与蚌埠 市怀远县相交。。
淮南
目录
NO.1 历史沿革 NO.2 地理环境 NO.3 自然资源 NO.4 旅游
PART ONE
历史沿革
历史沿革
淮南,简称淮,古名州来,安 徽省地级市。位于安徽省中北 部,地处长江三角洲腹地,淮 河之滨,素有“中州咽喉,江 南屏障”、“五彩淮南”之称 ,是沿淮城市群的重要节点, 合肥经济圈成员之一。
安徽淮南的历史文化作文

安徽淮南的历史文化作文说起安徽淮南,那可真是一个有着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好地方。
淮南,这座位于安徽省中北部的城市,承载着数千年的文明记忆。
它就像是一本厚重的史书,每一页都写满了精彩的故事。
在淮南的历史长河中,淮南王刘安的故事可谓是浓墨重彩的一笔。
刘安这个名字,或许对于一些人来说有点陌生,但要是提到豆腐,那大家可就再熟悉不过了。
而这豆腐的起源,就和刘安有着莫大的关系。
相传,刘安好道,一直在寻求长生不老之术。
他召集了众多门客,在八公山上炼丹。
有一次,在他们将黄豆磨成浆,加入石膏后,意外地发现竟凝结成了鲜嫩爽滑的东西,这便是豆腐的雏形。
想象一下当时的场景,一群人围着那锅奇怪的“混合物”,满脸的好奇与期待。
当看到豆浆变成了豆腐,那惊喜的表情,该是多么有趣!淮南的寿县古城,也是历史留下的珍贵礼物。
那古老的城墙,经历了无数的风雨洗礼,依然屹立不倒。
城墙的砖石上,仿佛还能看到当年工匠们留下的痕迹,每一道刻痕都诉说着岁月的沧桑。
走进城门,脚下的石板路已经被磨得光滑,那是多少人走过留下的印记啊!街边的店铺,有的依然保持着旧时的模样,木制的门窗,斑驳的招牌,让人仿佛穿越回了古代。
寿县的孔庙,更是充满了浓厚的文化气息。
红墙黄瓦,庄重而肃穆。
走进孔庙,那高大的柏树像是忠诚的卫士,守护着这片神圣的地方。
殿堂里供奉着孔子的塑像,那慈祥而威严的面容,让人不禁心生敬畏。
每年的祭祀活动,都是热闹非凡。
人们穿着传统的服饰,怀着虔诚的心,前来祭拜孔子,祈求学业有成、事业顺利。
淮南还有着独特的民俗文化。
花鼓灯就是其中的代表之一。
在喜庆的日子里,总能看到花鼓灯的表演。
演员们身着鲜艳的服装,手持花鼓,欢快地跳跃、旋转。
那灵动的身姿,那灿烂的笑容,把欢乐的氛围传递给每一个人。
锣鼓声、欢笑声交织在一起,让人沉浸在幸福的海洋中。
淮南的美食文化也不容小觑。
除了前面提到的豆腐,淮南牛肉汤也是一绝。
早上,走进一家牛肉汤店,那浓郁的香气就会扑鼻而来。
老板熟练地切好牛肉,放入滚烫的汤中,再加上粉丝、千张等配料,一碗美味的牛肉汤就出锅了。
2024年安徽淮南中考历史试题及答案

A. 男女平等观念深入人心B. 市民文化广受欢迎
C. 封建道德礼教受到冲击D. 君主专制空前强化
7. 甲午战争前,外国对中国的资本输出数量不多。甲午战争后,帝国主义通过设厂、筑路、开矿等方式加大对华投资,1902年投资总额达15亿美元,比甲午战争前增加5至8倍。这一变化反映了()
2024年安徽淮南中考历史试题及答案
注意事项:
1.历史试卷满分70分,历史、道德与法治的考试时间共120分钟。
2.本试卷包括“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试题卷”共4页,“答题卷”共2页。请务必在“答题卷”上答题,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3.答题过程中可以参考教科书和其他资料。请独立思考,诚信答题。
材料
1873年,梁启超生于广东新会。12岁入广州学海堂。16岁中恐人。22岁协助康有为发动“公车上书”,由此拉开了发法维新运动的序幕,23岁任《时务报》主笔,撰写《变法通议》等文章,强调“法者天下之公器也,交者天下之公理也”25岁参与戊戌变法,失败后流亡日本。27岁发表《少年中国说》,指出“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42岁发表《异战所谓国体问题者》,参加护国运动。52岁任清华研究院导师。1929年病逝于北平。
2.本试卷包括“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试题卷”共4页,“答题卷”共2页。请务必在“答题卷”上答题,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3.答题过程中可以参考教科书和其他资料。请独立思考,诚信答题。
4.考试结束后,请将“试题卷”和“答题卷”一并交回。
一、单项选择(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淮南简介概况

淮南简介概况
淮南,简称“淮”,古称寿春、寿阳、平城,安徽省地级市,位于安徽省中北部,地处长江三角洲地区、淮河流域。
淮南是安
徽省的省辖地级市,中国首批13个沿海开放城市之一。
截至
2013年,全市辖6个县、2个区,总面积1.53万平方公里。
淮南是一座有着悠久历史的文化古城。
淮南人文荟萃,古迹
众多。
有中国四大名窑之一的“寿州窑”、中国古代四大书院之
一的“石室书院”、明代修建的“文峰塔”等众多文物古迹。
淮
南是一座现代工业城市。
全市现已形成机械制造、化工制药、食
品加工等产业体系;拥有能源、建材、纺织服装等传统优势产业;电力、新能源、节能环保等新兴产业蓬勃发展。
境内旅游资源丰富,有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淮南王宫”;
国家级森林公园—“八公山”;省级森林公园—“凤台八公山”;
省级风景名胜区—“八公山”;省级历史文化名村—“李巷村”
等著名旅游景点;还有大通湖国家湿地公园等众多生态旅游景点。
—— 1 —1 —。
淮南市情概述

淮南市情概述淮南是我国著名的能源之都、华东工业粮仓、安徽省重要工业城市,具有百年工业历史,也是我国首个建成投产的国家亿吨级煤炭基地。
1984年被国务院批准为全国13个“较大的市”之一,拥有地方立法权。
市辖五区一县、一个国家级综合实验区、一个国家级开发区和6个省级开发区,面积2585平方公里,全市常住人口243万,其中城市人口157万,是安徽省城市人口超过100万、建成区面积超过100平方公里的“双百”城市之一。
一、历史悠久、底蕴深厚的魅力淮南淮南是一座古老的城池,这片土地,首次发现了8.4亿年前的寒武纪古生物化石群——“淮南虫”,它推翻了达尔文关于物种起源时间不足6亿年的论断,淮南因此被称为地球生命起源地;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居住、生息、繁衍,“淮夷”人在此形成部落,春秋战国时期已是蔡楚文化的繁荣之地。
这片土地,素有“中州咽喉,江南屏障”之称,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曾发生过上百次重大历史战事,其中就有创造了“中外战争史上以少胜多的典型战例”,并被美国西点军校列入教学内容的淝水之战。
这片土地,有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我国古代著名瓷窑之一的古寿州窑遗址,古寿州曾被称作“世界瓷都”。
这片土地,“山孕玉而生辉,水怀珠而川媚”,曾先后发现了春秋蔡国君主蔡声侯、春申君黄歇、赵国大将廉颇、淮南王刘安、唐代李元裕太妃等帝王将相、名臣淑妃的陵墓古迹。
这片土地,有着距今2000多年历史,我国最早的佛、道两教传习胜地“茅仙古洞”。
这片土地,诞生了一部被历代文学家、史学家称之为“牢笼天地、博及古今”的鸿篇巨著《淮南子》,它首次记载了被有关专家称为“中国第五大发明”的“二十四节气”。
“一人得道、鸡犬升天”、“风声鹤唳、草木皆兵”、“女娲补天、后羿射日”等众多成语典故和神话传说,脍炙人口、流传至今。
这片土地,是中国南北文化的交汇地和吴楚文化的发源地,淮夷文化、蔡楚文化、两汉文化源远流长,“推剧”剧种独具特色,被誉为“东方芭蕾”的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花鼓灯”、火老虎等民间艺术交相辉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夏
年)吴灭州来,市境属吴;随着楚国势力的扩张,位于淮河上游的蔡国被迫几度迁都,求救于吴。
为便于吴蔡的相互援助,周敬王二十七年(公元前493年),吴国帮助蔡国迁都于州来,改州来为下蔡。
战国初期,周贞定王二十二年(公元前447年),楚惠王灭蔡,市境属楚。
战国末期,楚考烈王二十二年(公元前241年)迁都于寿春,改寿春为郢,市境成为楚国的京畿之地。
楚王负刍五年(公元前223年),秦灭楚。
秦始皇帝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秦统一六国,市境淮河以南属九江郡(郡治寿春),凤台县及淮河以北属泗水郡。
汉高祖四年(公元前203年),刘邦封英布
为淮南王,首置淮南国,都六(今六安),辖
九江、庐江、衡山、豫章4郡。
高祖十一年(公
元前196年),英布获罪伏诛,改封刘长为淮南
王,都寿春(今寿县)。
孝文六年(公元前174年),刘长获罪流放,死于途中。
文帝改封城阳王刘喜为淮南王。
孝文十六年(公元前164年),淮南国一分为三:淮南、衡山、庐江,分别封给刘长的3个儿子,长子刘安继
任淮南王,都寿春。
汉武帝元狩元年(公元前122年),刘安获罪自尽,废淮南国,复为九江郡,治寿春。
西汉时期,市境先后属淮南国、九江郡所辖,凤台县属沛郡下蔡县。
东汉时期,市境及凤台县均属九江郡所辖,分属寿春县、下蔡县。
汉末,袁术据寿春改设淮南郡。
入魏仍称淮南郡,治寿春。
其后,魏文帝先后封其子曹邕及其弟曹彪为淮南王,明帝青龙元年(233年)移治合肥新城。
其间,市境及凤台县均为淮南郡所辖。
西晋初年,淮南郡迁治于寿春,市境为其所辖。
永嘉乱起,淮河流域沦为战乱区,江淮郡县大批废弛,北人南迁。
东晋咸和初年侨置淮南郡于丹阳郡于湖,市辖境则为侨置的南梁郡。
南北朝期间刘宋、萧齐、萧梁沿习东晋侨置淮南郡于江南,市境先后有豫州、梁郡等侨置郡县。
北魏、北齐、北周、隋时,市境复为淮南郡所辖,凤台县属汝阴郡下蔡县。
唐置淮南道,市境属淮南道寿州所辖,凤台县属河南道颍州下蔡县。
五代十国时期淮南道称谓不变,寿州、下蔡先后为吴、南唐所有。
北宋置淮南路,市境属淮南路寿州
所辖。
熙宁五年(1071年)分淮南路为
东西两路,市境属淮南西路寿州所辖,
淮河以南属寿春县,淮河以北属下蔡县。
后宋金和议达成,以淮河、大散关为界,
市境淮河以北属金国,淮河以南为宋地。
元代,市境属河南江北行中书省安丰路,分属寿春、下蔡两县所辖。
至元二十八年(1291年)建怀远县,今市区东部属怀远县所辖。
明代,市境属南京凤阳府辖地,分属寿州(包括今凤台县)、怀远县。
清初,市境属江南行省凤阳府,分属寿州、怀远县所辖。
雍正十一年(1733年)从寿州分置出凤台县,辖故下蔡县地,同城分治。
同治三年(1864年)凤台县迁治于下蔡县故地(今城关)。
1949年1月18日淮南解放。
3月,中共中央华
东局决定在淮南三镇的基础上设立淮南煤矿特别
行政区;4月,淮南煤矿特别行政区改设为淮南矿
区。
1950年9月,建县级淮南市。
1952年6月,建
立省辖淮南市。
1977年1月,凤台县由阜阳专区划
入;1999年11月,毛集社会发展综合实验区批准成
立。
2004年7月,孔店乡、三和乡、曹庵镇、史院
乡、孤堆乡、杨公镇、孙庙乡由长丰县分别划入淮南市大通区、田家庵区、谢家集区。
淮南城市是在70年代中期随着煤炭大批开
采而壮大起来的,70年代后期淮南城市人口就达
到40--50多万人,至80年代城市人口就达到
60--70多万人,进入90年代城市人口就达到70--80多万人,在21世纪初终于突破100万以上人口进入特大城市。
2009年末,淮南市
户籍总人口为242.5万人。
城市人口113.3万,城市建成区面积110多平方公里,是安徽省“双百”城市之一。
淮南城市市辖5区一县,是安徽省辖区最多的城市之一。
拥有地方立法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