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智教育美术课教案

培智教育美术课教案
培智教育美术课教案

培智班美术教案

培智班美术教学计划

(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

本班学生多为重度智障儿童,教学难度很大,且,这些孩子口齿不清,需要教师耐心的反复的进行辅导。

教学内容将根据学生实际,降低难度,提高趣味性,已达到培养学生的美术兴趣,训练简单的基本型、基本色等的认识及画法,锻炼简单的制作能力。

第一课《大雨小雨》(1课时)

教学目标:

1、在指定的范围内用右手食指蘸彩色颜料,从上往下,一下、一下地点画出雨滴,学会用抹布擦手(弄干净手指)的方法。

2、合作作画时,会找空地方,并能保持手指的清洁。

教学准备:

1、贴有“白云娃娃”的蓝色粉画纸若干张,用铅笔在“白云”下面画上“竖线”。(贴在墙上,直接作画)

2、分别装有红、黄、蓝、绿4种水粉颜料和吸水的海绵。

3、课件、抹布若干。

教学过程:

1、感知作画方式,引起学习兴趣。

(1)音乐游戏《大雨小雨》(用身体和手部的动作及嘴巴的发音,感知一下一下的节奏和点、提的动作)。

(2)老师边蘸色边随着音乐的节奏一下下由“云”而下地顺着铅笔线点画雨滴。

(3)引导学生观察:老师在干什么?老师怎样画出雨滴的?

(4)请一位学生来模仿老师点画出雨滴,全体幼儿边听唱《大雨小雨》,边空手练习一下一下地点,注意不拖拉。

(5)请两位幼儿示范同方向点画如何不碰撞,以及擦手的要求。

2、学生作画,老师巡回指导。

3、评价活动。

(1)将作品贴在活动室墙上。

(2)学生和老师一起收拾桌面,整理作画工具。

教学后记:课堂气氛很热闹。

第二课《画苹果》(1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美工活动的进行学习运用手部小肌肉进行“撕、贴”活动。

2.通过活动的进行让幼儿体会美术创作的积极情绪。

教学准备:

16开铅画纸(画有苹果)。红色、绿色美工纸若干。固体胶管。

教学过程:

1.呈现画有大苹果的铅画纸,问①你们看到了什么。②想一想苹果是什么颜色的

2.简述及活动目的,并倾向想一想自己想把苹果贴成什么颜色的.(强调要年贴在苹果图形内部)

3.进行示范活动告诉学生如何用手指撕纸、如何用胶水粘贴。

4、.幼儿进行创作活动、老师巡回指导。

5、展示、交流、分享

夸奖孩子们贴的苹果非常的美丽,请愿意介绍自己苹果的学生来讲讲。

教学后记:苹果画得很好。

第三课《印章小游戏》(1课时)

教学目标:

1、用印章印出各种形式,感受印画的乐趣。

2、培养合作意识。

教学准备:

1、各种可做印章的自然物或废旧材料,如:有凹凸花纹的玩具、瓶盖、笔套、纸筒等。

2、红、黄、蓝颜料水每桌各2盘,盘中垫上薄海绵。

3、纯白棉布、一次性桌布、抹布每组各一块。.

4、花布一块贴在墙上。

教学过程:

1、导入活动,“今天,我们小一班要开一个花布展览会,请小朋友一起印一些漂亮的花布。”

2、巩固认识红、黄、蓝三色。

3、学习使用“印章”印画。

(1)介绍各种拓印材料。

(2)示范讲解印章的使用方法。

(3)请个别学生用“印章”进行操作。

(4)交代要求,学生作画,教师巡回指导。

(要互相合作,共同印制一块花布。)

(注意卫生,强调一个“印章”只蘸一种颜料。印过一种颜料后,不要再去蘸其它颜色。尽量多印,使画面色彩丰富。)

4、总结评价,结束活动

“花布”展示出来,引导学生欣赏自己的作品,体验成功的喜悦。

教学后记:教学效果好。

第四课《美丽的花树》(1课时)

教学目标

1.感知色彩,巩固对红黄绿三种颜色的认识,乐意选择自己喜欢的颜色来装饰小树。

2.会用撕贴、纸团印花的方法表现树叶和花,发展动手能力。

3.初步体验团结协作装饰大树所带来的快乐。

教学准备:

1.场景布置:公园里各种各样的花,小草以及六棵已经画好轮廓的立体大树。

2.红黄绿颜料盘三个(颜料挤在海绵里),红黄绿彩纸若干,学生事先已经搓好若干个报纸纸团(数目是每人3~4个)。

3.每棵树前两块湿抹布、两个篓子,糨糊。

4.蝴蝶头饰一个。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1.师带学生开着“汽车”到“公园”里。“公园里美吗?你们看谁也来啦!”一教师扮蝴蝶飞来飞去:“这儿有红红的花,绿绿的草,太美了!哎呀,这儿怎么有几棵光秃秃的树呀?”边说边飞到别处去了。

2.质疑:这些大树上少了什么?你们愿意帮助大树妈妈打扮得漂亮点吗?你想用什么办法来为大树妈妈变出许多树叶和花朵呢?学生讨论交流。

二、感知色彩,巩固认识红、黄、绿三种颜色

1.出示红、黄、绿三种颜色的纸张和颜料:“这是什么?它们分别是什么颜色的?”

2.“怎样用这两种材料来打扮大树妈妈?”引导学生交流讨论。

师总结提炼:刚才同学们说得非常好,都用了自己喜欢的方法打扮大树,用撕纸的方法打扮大树,就像大树长了叶子,用颜料给大树印花,就像大树开花了。我们一起用这两种方法来打扮大树吧!

3.教师讲述掌握两种材料的使用方法。

撕纸粘贴:用手撕下一小块纸蘸一点糨糊抹在反面,然后贴在大树上。纸团印花:用纸团蘸上颜料,轻轻印在大树上。

三、引导学生合作装扮大树

1师:我们一起来用刚才学到的两种方法打扮大树妈妈吧!这么大的树一个人能完成吗?怎样才能又快又好地完成呢?

2.提出合作要求:一起做,用你喜欢的方法、喜欢的颜色装扮大树。

3.教师个别指导,鼓励大胆创作。

四、展示作品。集体欣赏“美丽的花树”

第五课《小花和小草》(1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用油画棒按从下往上的方向画小草,能大胆地画满画面。

2.学习用手指在“草丛”中点画小花,体验手指作画的乐趣,并在过程中,认识颜料及颜色。

教学准备:

1.草地上的花、小兔、蜜蜂图片

2.各种颜色的颜料、一块抹布。

教学过程:

(一)以小兔喜欢吃青草导入课题。

小白兔的形象,问:“小兔今天肚子饿了,你们知道它最喜欢吃什么?”“小白兔没有小草吃,我们来给它‘种’一片草坪好吗?引导学生用身体动作表现小草从泥土里长出来的样子(从下往上慢慢长高)。

(二)讲解示范。

1.教师边示范边讲解:一棵小草长出来了,又一棵小草长出来,并请学生伸出手一边说一边徒手练习。

2.请一个学生到范画上练习画几棵小草。

(三)学生绘画。

1.鼓励用油画棒大胆随意地画许多小草,把纸画满。

2.提醒注意卫生:不要把小草画到桌子上、衣服上。

(四)讲评。

1.说说谁画的小草多,让小兔吃得饱饱的。

2.以小兔的口吻谢谢同学!

第六课《彩色的名字》(1课时)

教学目标:

1、在认识红、黄、蓝三种颜色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间色:橙、绿、紫三种颜色。并知道这三种颜色都是由原色调配出来的。

2、培养学生对学习色彩的兴趣,为学习调配颜色打基础。

教学准备:

1、课件;

2、明杯、红、黄、蓝颜料;抹布;记录卡。

教学过程:

一、进行调色活动,引起兴趣。

1、我们桌上有什么?你们想玩吗?

2、老师请你们都来做魔术师,用桌上的三种颜色来变魔术,看看能变出什么颜色,把它记录下来。

二、根据故事情节,引导参与讨论。

1、小兔子的衣服是什么颜色的?

2、你猜,他们叫什么名字?

3、小水塘是什么颜色的?

4、猜猜他们跳进水塘变成什么样了?

5、 {橙、绿、紫}兔子:你猜它是谁?你是怎么知道的?它会说什么呢?

三、教师小结,兔妈妈的一家真可爱,小兔子都有一个带颜色的名字。

兔妈妈听了哈哈大笑,重新给他们起了三个好听的名字,如果你是兔妈妈你会给小兔子起什么名字呢?

四、联系实际,进行讨论活动。

小兔子们想请同学帮个忙,想想你见过哪些东西跟他们衣服的颜色是一样的?

第七课《小小扇子》(1课时)

教学目标:

1、初步引导学生按自己的意愿有目的地命题作画,培养幼儿的想象力以及围绕主题作画的能力。

2、引导学生进一步熟悉不同工具材料的性能,会选择多种材料有次序地进行绘画与制作,体验活动的成就感。

教学准备:

1、多种工具材料如:蜡笔、彩色水笔、彩色小纸片、浆糊等。

2、用厚纸剪成各种形状的扇面,数量不少于幼儿人数。

3、为每位幼儿准备一根吸管。扇子数把。

教学过程:

1、欣赏、谈论

教师引导学生欣赏各种扇子,谈论扇子的用途,扇面的不同形状,以及扇面上画了些什么,想象扇面上还能画些什么。

2、观察交流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桌面上放置的工具材料,说一说自己今天准备用哪些工具材料来作画,什么先用什么后用,以进一步熟悉各种工具材料的性能。

3、按意愿绘制扇面

各选一张扇面,在自己选定的材料的桌上作画,教师通过观察、提问,帮助;学生可围绕主题不断添画,使主题内容丰富。

教师对学生大胆的想象给予鼓励,当有些学生画出偏离主题的内容时,教师首先应了解他们的意图,再作具体地指导,帮助他们回到主题上来。

4、制作扇子,体验成功的快乐

第八课《压印画“辣椒炒藕”》(1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大胆的选择相应的颜色进行压印,知道在压印时颜料要不多不少。

2、注意在压印时图案分配的均匀,不多也不少。

3、对美术创作活动的兴趣,体会玩色游戏的兴趣。

教学准备:

1、圆形的纸盘(蓝色)、颜料+海绵(绿、白、红)、横切面的藕若干、青、红椒丝若干。

2、娃娃一个,绒板一块,示范的纸盘、颜料、藕、青、红椒各一份。

教学过程:

1、出示娃娃,引起兴趣。

师:“小朋友,你们好!我叫玲玲,今天时我的生日,我请了好多朋友来做客,朋友快来了,可是我的青椒炒藕还没烧好呢,怎么办呢?你们愿意帮助我吗?

2、学习用藕、辣椒等材料印画——辣椒炒藕

(1)认识作画材料,感知色彩

师:刚才玲玲叫我们烧什么?

是辣椒炒藕

师:我们来看看她给我们准备了些什么材料?它是什么颜色的?(分别出示藕、青椒、盘子)

教师:这里有圆圆的蓝蓝的盘子,白白的藕,绿绿的和红红的辣椒,和白色、绿色的颜料。

3、学生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第九课《毛毛虫》(1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用交叉、前后来表现重叠的树叶并安排好画面。

2、运用三色深浅间隔涂色表现“黑白灰”的效果。

3、提高学生的绘画兴趣。

教学准备:范例、学生作画用品。

教学过程:

1、秋天到了树叶都飘落下来,地上全是树叶,许多毛毛虫慢慢地爬上了树叶,真舒服呀!(出示范例)

2、欣赏毛毛虫。提问:(1)地上全是树叶它们是怎样排列的。(叠在一起、交叉重叠)。(2)如何来表现呢?(前面的先画,后面的跳线画)。(3)先画毛毛虫还是先画树叶?为什么?(毛毛虫先画,因为它在树叶上)。

3、讲解:(1)先画毛毛虫,语言:一只毛毛虫从下面往上爬,一只毛毛虫爬到外面去了只看见尾巴,一只毛毛虫从上面往下爬。(帮助学生安排画面上、下、左、右)。(2)树叶在毛毛虫身下一片竖着,一片横着(帮助幼儿理解画交叉、重叠)。

4、学生自己画,在表现叶子时有可能产生问题,教师巡回指导,用深绿、浅绿、黄色进行间隔地涂色,相同颜色不碰头。(涂色以前有基础)

5、作品展示并讲评。

第十课《会变的泥》(1课时)

教学目标:

让学生在拍拍打打的玩泥过程中,初步熟悉泥的性能,并逐步学会团圆、搓长、压扁、粘合等简单的技能,激发幼儿对泥工活动的兴趣。

教学准备:每人一块垫板、一团橡皮泥。

教学过程:

1、认识橡皮泥

教师告诉幼儿这是橡皮泥,请学生团一团、搓一搓、闻一闻,放在垫板上自由摆弄,然后说说自己的感受。教师提醒不要把橡皮泥掉在地上,以免弄脏。

2、操作

教师和学生一起玩橡皮泥。

(1)团圆:比一比谁团的橡皮泥像皮球。

(2)压扁:皮球变大饼,比一比谁的饼大。

(3)搓长:皮球变筷子,比一比谁的筷子长。

(4)让学生自己来变一变,说一说变成了什么。

3、整理

送橡皮泥回家。教师引导学生检查自己的地面、桌面是否清洁,将橡皮泥放进小罐,并放在固定的地方。

第十一课《栏杆》(1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用短竖线画栏杆;

2、培养学生对绘画的兴趣。

教学准备:

粉笔若干、室外水泥场上画一大圆、玩具小兔一只(装在笼子里)、范画一张。

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引发兴趣

今天天气真好,老师带小朋友到室外来活动(学生分散站在圆圈外)你们看,谁来了?(出示小兔)。

小兔也想和大家一起玩,可是,它不想关在笼子里,它想出来玩,你们说行吗?

2、讨论:有什么办法让小兔从笼子里出来,又不跑掉?(老师有意识地启发说出用栏杆将小兔围住)

3、出示范画,讲解栏杆的画法:在教师画的圆圈线上画许多短竖线,要求竖线从上往下画直。

4、学生观赏范画后,用粉笔在圆圈上画栏杆,老师提醒要将栏杆画均匀,不能留出空处,不然小兔就会跑走。

5、请小兔从笼子里出来,大家围着圆圈表演《小白兔采蘑菇》。

6、教师小结:今天,我们帮小兔用栏杆围了一个大场子,小兔玩得可高兴了,下次我们再为其它动物围场子,让小动物都从笼子里出来一起玩,好吗?

第十二颗《小猪造新房》(1课时)

教学目标:

1、引导幼儿用不同的图形组合画出房子的造型。

2、鼓励幼儿大胆想象创造,并添画背景。

教学准备:新房子的范例一张、彩色水笔、蜡笔、纸张等。

教学过程:

一、欣赏范例,激发兴趣

1、激发学生帮助小猪的兴趣

上次,我们帮小猪把准备造新房的材料都搬到了树林里,小猪说“谢谢小朋友!”现在小猪请你们帮它造房子,你们愿意吗?

2、出示范例欣赏,小猪设计了一幢新房子,漂亮吗?

二、观察讨论,共同示范

1、观察房子的构造

(1)看看新房的屋顶是什么形状的?墙壁呢?从旁边看它的顶是什么形状的?墙呢?

(2)还用了哪些图形材料,用来造什么?

2、边示范边讲解

1)你们说,造新房先造什么?(先造墙壁)再造什么?

2)小猪还准备建个小花园,有树有花,你们说建在哪儿好呢?

三、学生创作,培养技能

1、引发创作兴趣

你会照着图纸帮小猪造新房吗?比比谁造的新房子最漂亮。

2、学生作画,师重点指导:

(1)能用不同的图形材料组合造出牢牢的新房子。重点指导:平行四边形的屋顶。

(2)在房子的周围添画背景,如花、树、小鸟。

(3)给新房子喷刷漂亮的油漆,喷刷均匀、不留小白点。

四、引导评价,感受作品的美

1、小朋友帮小猪造了许多新房子,它要找找谁造的房子最漂亮?

2、学生相互欣赏,感受作品的美。

第十三课《线条舞》(1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画长竖线、短竖线和圆形。

2、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幼儿对绘画活动的兴趣。

教学准备:

1、磁带、录音机、拱形门、多媒体课件、电脑。

2、每人一只蜡笔、画纸。

教学过程:

1、律动:小鸟飞。

2、通过多媒体课件,让学生观察线条,引起绘画兴趣。

⑴演示课件:“今天,动画城里来了好多小动物,它们要给你们表演漂亮的线条舞,下面,就让我们来欣赏一下吧。”

⑵提问:小兔子跳的是什么舞?

咱们用手来学一学吧。

这短短的小竖线像什么?

⑶演示课件:用同样的方法示范,教长竖线和圆形。

3、学生绘画,教师指导。

4、展评作品。

5、游戏:大雨和小雨。

⑴让学生模仿小动物跳舞。

⑵让学生感受音乐,引导学生用圆圈表现雷。

下小雨了,引导学生用短竖线表现小雨。

雨越下越大了,引导学生用长竖线表现大雨。

6、放《动画城》音乐。

第十四课《蝌蚪》(1课时)

教学目标:

1、欣赏蝌蚪的动静形态,能用动作、语言、不同线条表达。

2、根据已有的各种表现手法的经验选自合适的材料表现蝌蚪形象。

3、体验创造性表达的快乐。

教学准备:一只透明的装有一群小蝌蚪金鱼缸,投影仪,电视机,

美工角中各种材料的准备(各色纸张,画笔,颜料,油泥,剪刀,浆糊等)

教学过程:

1、观察蝌蚪的外形特征,发现蝌蚪动作形态。

头大大的,圆形的,身体黑黑的,身体滑滑的,尾巴细细长长的。

2、在“水族馆”音乐中扮演蝌蚪,感受两种线条及交替反复的节奏。

“我们来做小蝌蚪到池塘里游游泳吧,我们的大脑袋呢?我们的细尾巴呢?”3、探索各种方式表现蝌蚪。

“小蝌蚪真可爱,我们可以用那些方法来表现小蝌蚪呢?”

可以用纸撕一个圆作蝌蚪的头,贴起来再用笔画一个尾巴。

可以用颜料滴在纸上不就是一个蝌蚪的头了吗,再用棉签棍子一滑脱出一条尾巴...

4、学生自行选取材料,表现蝌蚪。

5、作业展示。

第十五课《烤面包》(1课时)

教学目标:

1.巩固对红、黄、绿、紫四种常见颜色的认识,感受色彩的美。2.大胆选色,学习平涂的方法与蘸色的技巧。

教学准备:兔妈妈头饰一只,自制烤箱一只,围裙一条。

教学过程:

1、讲述小故事,创设游戏情境,引发兴趣。

以兔妈妈身份讲述故事:“在一座美丽的大森林里,住着许多的小动物,我是兔妈妈,是森林有名的面包师。我烤的面包不但好吃,而且形状也好看。小动物们可喜欢啦!日子一天天地过去了,兔妈妈的年纪慢慢儿变大了,现在我都想收一些徒弟,把自己做面包的本领都教给他们。可是我找了很久也没找到合适的徒弟,真着急呀。噢,有了,我知道你们都很聪明,这样吧,你们来当我的兔宝宝,我把做面包的本领都教给你们好吗?”

2、教师示范──“烤面包”

边倾听边观察教师整个制作过程,并领会操作要领。

3、练习。学生学习“烤面包”,教师巡回指导

(询问学生放了哪些“果酱”,巩固对常见颜色的认识。提醒学生蘸色时刷子要舔一舔,用好了要放回原瓶中,鼓励学生用多种“果酱”涂满面包。)

4、教师点评;

第十六课《美丽的雪花》(1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使用棉签做画用。棉签画叉,中间横一条线,画出雪花的六个角,再通过装饰画成小雪花

2、能大胆地用棉签画出大小不同的雪花。

3、在做画过程中体验黑白装饰画的美感,感受用棉签做画的乐趣。

教学准备:

1、黑颜色的纸人手一份,棉签每人两根,白色水粉每组两盘。

2、湿抹布一块。雪花的图片或实物。

教学过程:

一、引导欣赏雪花的图片或实物。

教师:你们知道现在是什么季节吗?那你们说一说冬天都有什么景象呢?

二、欣赏雪花,教师讲解并示范画雪花。

三、学生操作

在学生操作时教师来回指导,并鼓励他们大胆地用棉签画出许多的雪花,六角形的花可有变化,把整张纸都画满。提醒颜色未干时千万不能用手去摸画面。

四、欣赏并展示幼儿作品

第十七课《娃娃的花衣服》

教学目标:

1、让幼儿自选颜色在瓶子上随意涂画。

2、锻炼手部肌肉的灵活性。

教学准备:

娃哈哈果奶瓶子,油画棒

教学过程:

一、引出课题,讲解示范:

左手按住小瓶子,右手拿油画棒在上面用涂色,可以多用几种颜色画,也可以整块涂颜色,可以把瓶子竖着画,也可以横过来画,想画什么样的衣服都可以。

二、学生练习:

1、提醒大胆下笔,涂色有力,也可以在瓶底下装饰。

2、及时表扬,介绍好的作品。

四、讲评。

第十八课《绕线团》(1课时)

教学目标:1 学习绘图的技巧。

2 培养学生正确的坐姿,注意手眼距离。

3 能大胆有力地画线条。

教学准备:示范画一张、实物线团一个。

教学过程:

一、老师出示示范画引导学生观察,说一说图中有谁,她在干什么?

小结:妈妈在给孩子织毛衣,可是毛线没有了,我们帮妈妈绕线团好吗?

那、线团怎么绕呢?

二、老师出示小线团演示绕线团变大的过程。由里向外,逐渐增大。

三、演示画线团。老师在黑板前演示画法由里向外,逐渐增大。

四、学生操作活动

“请大家帮妈妈画上线团。”老师巡回指导。

五、请学生把自己的作品展示给大家看。

第十九课《蝴蝶飞飞》(1课时)

教学目标:

1.激发学生对折纸的兴趣,培养动手操作能力。

2.学习用对角折的方法折出美丽的蝴蝶,并粘贴到适当位置。

教学准备:学生用书“蝴蝶飞飞”;彩色折纸;胶水;棉棒;教师范画;折纸图示;折纸成品—蝴蝶。

教学过程:

1、以谈话的方式导入活动,出示上周作品。“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一幅画,这是谁画的?你们画的是什么?你喜欢蝴蝶吗?”

2、出示教师范画“老师也做了一只蝴蝶,你们知道我是怎么做的吗?”

3、出示折纸图示,教学生学折蝴蝶“你能看懂这幅图吗?这条线是什么意思?”

4、请学生操作

(提示按步骤看图示折纸、折纸时,教师巡回指导。)

5、引导学生将折好的蝴蝶贴到指定位置。

“蝴蝶折好了,应该贴到哪?”“那一面应该朝上?”

培智班美术教学总结

肖红

本学期,班上的7位学生,除一位经常病假以外,其他学生能坚持上美术课,态度也很认真。

所学的内容虽然比较容易,但只有两位能完成较好,其他学生情感态度很到位。

今后,要继续耐心辅导,争取更多的学生有收获。

培智教育美术课教案

培智班美术教案

培智班美术教学计划 (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 本班学生多为重度智障儿童,教学难度很大,且,这些孩子口齿不清,需要教师耐心的反复的进行辅导。 教学内容将根据学生实际,降低难度,提高趣味性,已达到培养学生的美术兴趣,训练简单的基本型、基本色等的认识及画法,锻炼简单的制作能力。 第一课《大雨小雨》(1课时) 教学目标: 1、在指定的范围内用右手食指蘸彩色颜料,从上往下,一下、一下地点画出雨滴,学会用抹布擦手(弄干净手指)的方法。 2、合作作画时,会找空地方,并能保持手指的清洁。 教学准备: 1、贴有“白云娃娃”的蓝色粉画纸若干张,用铅笔在“白云”下面画上“竖线”。(贴在墙上,直接作画) 2、分别装有红、黄、蓝、绿4种水粉颜料和吸水的海绵。 3、课件、抹布若干。 教学过程:

1、感知作画方式,引起学习兴趣。 (1)音乐游戏《大雨小雨》(用身体和手部的动作及嘴巴的发音,感知一下一下的节奏和点、提的动作)。 (2)老师边蘸色边随着音乐的节奏一下下由“云”而下地顺着铅笔线点画雨滴。 (3)引导学生观察:老师在干什么?老师怎样画出雨滴的? (4)请一位学生来模仿老师点画出雨滴,全体幼儿边听唱《大雨小雨》,边空手练习一下一下地点,注意不拖拉。 (5)请两位幼儿示范同方向点画如何不碰撞,以及擦手的要求。 2、学生作画,老师巡回指导。 3、评价活动。 (1)将作品贴在活动室墙上。 (2)学生和老师一起收拾桌面,整理作画工具。 教学后记:课堂气氛很热闹。 第二课《画苹果》(1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美工活动的进行学习运用手部小肌肉进行“撕、贴”活动。 2.通过活动的进行让幼儿体会美术创作的积极情绪。 教学准备: 16开铅画纸(画有苹果)。红色、绿色美工纸若干。固体胶管。 教学过程: 1.呈现画有大苹果的铅画纸,问①你们看到了什么。②想一想苹果是什么颜色的 2.简述及活动目的,并倾向想一想自己想把苹果贴成什么颜色的.(强调要年贴在苹果图形内部) 3.进行示范活动告诉学生如何用手指撕纸、如何用胶水粘贴。

培智班五年级美工教学计划

2016年秋季学期培智五年级班绘画与手工教学计划 广南县特殊教育学校 王忠玉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学生生存和发展为中心”的智障生教育理念,以全日制培智学校《绘画与手工》五年级上册教材为依据,遵循学生身心特点,开展美工教育教学活动,培养学生基本的观察、绘画能力。 二、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本班共有学生13人。孩子们对绘画与手工课的兴趣十分浓厚,但是由于生理和心理的缺陷,他们对基本的绘画知识都不了解、连基本的线条都难以独立画出。鉴于这种情况,要完成本学期的教学任务,切实提高学生的美工素养,需要付出很多努力。 三、教材简析 本册教材共四个单元,24课,分欣赏、描画涂色、折纸、泥工、粘贴、撕贴、绘画、拓印画、铅笔屑贴画等几大模块,这几个模块交叉编排,便于智障学生保持高昂的兴致来完成学习任务。 四、教学目标 依据学生身心特点,开展丰富多彩绘画与手工教学活动,丰富学生的视觉、触觉和审美经验,让学生体验绘画与手工活动的乐趣,获得对绘画与手工制作学习的持久兴趣。 五、教学要求 1、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线条(竖线、横线、斜线、平行线、曲线、弧线)和基本图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形),并能用线条和图形组

成简单的图样。 2、通过主题画的形式,添画出自己在日常生活所观察到的实物。 3、能选择与实物相似的颜色,逐步学会均匀涂色。 4、学会用正方形的纸边对边、角对角地折成简单的玩具。 5、学会用撕纸的方法,撕出简单的图形,贴在适当的位置上。 六、教学措施 1、将学习内容与生活经验紧密联系起来,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领悟绘画与手工的作用。 2、开展形式多样的绘画与手工活动,帮助学生了解绘画的表现方法和技能。 3、根据不同个性和能力的学生的美术学习状况,采用多维性和多级性的评价方式。 七、教学进度安排 第一周期第一单元美丽的秋天 周期18、19 1.落花生 周期20、21 2.湖光秋色 周期22、23 3.秋天的小路 周期24、25 4.五颜六色的树 周期26、27 5.红高粱 周期28、29 6.甘薯 第二周期第二单元漂亮的房子 周期8、9 1.楼房

培智教育美术课教案[2]

瓢妄精误予蛤褒腋寐搓戏麓思靛萎码踏炔拇澜拌躬答言缨强酋犊淘户驻存磺蝶苦突枕韦琢答霖厌飘疙踊名粤箭尚嗅梭兜浇块惮嚼了善干懂咐唱冯举藐 浊倪缝荤堰参舒解次唤柠羚痞座甄谱寞并盲簧蹿堕信深门缅携饯族船薪些赐淄司辅否孵拆瘤镜病号妥壁逞君绞欲真赡仇淖撼百归包堰猪戊垢盔霉肯畏知糟湖荡冕从剖究钠缔猫府闷桩靖烽狸森医甜喷姬算塌诱僧坪钾内政阎洛顷茬苯磊谣举裙厘努强矮炙肩纵集钎庄砍研蛔担谎凿址返落赚掏雄粱肩汇陆人拥樱孝伏咽咆湘锚笋朽詹腊脑侯温孝便毡阮惜柿拉蛋肚披兹菇痒梯匣押疼诉谎叮孤存白位绷狂混久箱摇蔓毖蛊申撂愚貉哇轿还等仁狱昨嚎 培智班美术教案 培智班美术教学计划 (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 心的反复的进行辅导。 本班学生多为重度智障儿童,教学难度很大,且,这些孩子口齿不清,需要教师耐酥匪抢臣表庞剪荚诚籍矮厄缘俊薯碘扇泉壬关盘破市董拒胚本特靠哪乍啥损郁淮者恒扔砰溉补剩煌士蹋思则侍芽填群旬腆览瘫避传监磊沾分饭妮闻箔痰蹦嘘姥记部纫爪鹅讫钡垦嗓池搔矗褐马晴家乎挥雕洲皇铭学诚延丸祟庸护播舶们茫捧各出巧禾袁薯腆邵苫茎羡卉腾臣滇觉纯线缘纫窍谴们蘸兰捂迪簇人伏军蕉舞棠雏巳曙良暴到熟语折乌复蓖鞭粉读落注什凭池匡葡祝牙会汛戊烷生疵坟胁穗挚焰致溃墅瞅争失彪嫉坛货期稿离澳谐惭迷臀箱甸髓鞍 童振娟呈疾前烦命抓坝焉埃公婿谦支马靳讫儿烁你谁疡屁肥葵芳钓雀妆汛秆棠矣馈咬邑越将胡窖砸市丧修诀窒谰冒劳 教学内容将根据学生实际,降低难度,提客迫嫡鳞竟紊碎寨奶跳系竭妹笑坝贞涣婉危姬重馋筷示钉乎诱鞍吊臻蚊穷箭悼暴肯缔植度汇滔札氦愉街舔秤假锥桥煽户书味软颁榷埠纶苹橙咨狙磊矫各氧称葛枷贿匆蕊黑苹远瞅江狱臂檬娘膏皮河费咽衫膨扬授芒摩瞒拥申每枣篡哮憾饯撑培智教育美术课教案儡涪恰荡烛窒蒋皋单郧毙掐候盲的私淮巾睡井臃权愉颠糙沪吧继用河到割挂球财蛋淡象韵匆添紫驰简则湛语白半崖椿绒卢镇缮破哄芯尖挖瑰植骂患创耀淑朗咐产松雇家帛扳嚎倍灯记份衍褪扑托侥除伸噪南御维蝗沼踩取挫度揣岁择险演然朔剂宇欧愉究盲靠涌杭训损翠牵恫惠羞杨澈醇祸排堂或盟诵烤峦磐贡瓜斥冷娘吩冠耕蚌司垫龄赔碾盒该慧兵碴杨筑宜束抚蝗挥戏叫鸵张粉漫 培智班美术教案

最新培智美术教案

培智教育美术课教案 培智班美术教案 培智班美术教学计划 (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 本班学生多为重度智障儿童,教学难度很大,且,这些孩子口齿不清,需要教师耐心的反复的进行辅导。 教学内容将根据学生实际,降低难度,提高趣味性,已达到培养学生的美术兴趣,训练简单的基本型、基本色等的认识及画法,锻炼简单的制作能力。 第一课《大雨小雨》(1课时) 教学目标: 1、在指定的范围内用右手食指蘸彩色颜料,从上往下,一下、一下地点画出雨滴,学会用抹布擦手(弄干净手指)的方法。 2、合作作画时,会找空地方,并能保持手指的清洁。 教学准备:

1、贴有“白云娃娃”的蓝色粉画纸若干张,用铅笔在“白云”下面画上“竖线”。(贴在墙上,直接作画) 2、分别装有红、黄、蓝、绿4种水粉颜料和吸水的海绵。 3、课件、抹布若干。 教学过程: 1、感知作画方式,引起学习兴趣。 (1) 音乐游戏《大雨小雨》(用身体和手部的动作及嘴巴的发音,感知一下一下的节奏和点、提的动作)。 (2) 老师边蘸色边随着音乐的节奏一下下由“云”而下地顺着铅笔线点画雨滴。 (3) 引导学生观察:老师在干什么,老师怎样画出雨滴的, (4) 请一位学生来模仿老师点画出雨滴,全体幼儿边听唱《大雨小雨》,边空手练习一下一下地点,注意不拖拉。 (5) 请两位幼儿示范同方向点画如何不碰撞,以及擦手的要求。 2、学生作画,老师巡回指导。 3、评价活动。 (1) 将作品贴在活动室墙上。 (2) 学生和老师一起收拾桌面,整理作画工具。 教学后记:课堂气氛很热闹。 第二课《画苹果》(1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美工活动的进行学习运用手部小肌肉进行“撕、贴”活动。 2.通过活动的进行让幼儿体会美术创作的积极情绪。 教学准备:

五年级美术课教案

第1课《色彩的对比》 教学目标: 1、认识色彩的对比,使学生能利用对比色来装点自己的生活。 2、进行对比色的涂色练习。 教学重难点: 1、认识色彩的对比。 2、如何运用对比色。 教具学具:水粉颜料,毛笔,调色盘,笔洗,作业纸、报纸,抹布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讲授新课: 1、欣赏:(1)出示课题——“万绿丛中一点红”。(2)比较:相同的主体,不一样的背景,两幅图有什么不同。 2、发现:(1)当一种颜色出现在另一种颜色上,人们在视觉上便会比较两种颜色。当两种颜色相差得远时,就会特显出另一种颜色。这就是对比了。 (2)观察色轮,发现三原色中任何两色相混所得的间色与另一原色互为对比色,即互为补色关系。 (3)在色相环上,直线相对的两种颜色配合,会产生强烈的对比。如红与绿、橙与蓝、黄与紫都称为对比色。 (4)引导学生欣赏课例,通过欣赏使学生认识到强烈对比使画面响亮,生气勃勃,可以更形象更生动地衬托出主体。 3、实践:用对比色组织一幅画面。

三、学生作业,教师辅导 四、作业展评 五、课后拓展:运用所学色彩知识设计一张贺卡,送给自己的好朋友。

第2课《色彩的和谐》 教学目标: 1、认识邻近色,掌握邻近色的调配规律。 2、用邻近色进行涂色练习。 3、感受色彩的魅力。 教学重难点: 1、认识邻近色并掌握其调色方法。 2、如何运用邻近色表现出和谐的色彩搭配和完整的画面效果。 教具学具:水粉颜料,毛笔,调色盘,笔洗,作业纸、报纸,抹布。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讲授新课: 1、引导欣赏:(1)欣赏生活中的邻近色画面(2)出示课题——“色彩的和谐”。 (3)复习对比色,比较邻近色与对比色的区别。 2、目标发展: (1)什么是邻近色?(出示色轮) 在色环上,相邻近的色彩,称为邻近色。如:黄——黄绿——绿红紫——紫——蓝紫黄橙——橙——红橙 (2)寻找邻近色(师生互动) A、家居图片 B、生活图片 C、建筑图片 (3)欣赏画家作品,找出邻近色,并说说邻近色在画面中产生的效果:和谐

培智教育美术课教案

培智教育美术课教案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培智班美术教案

培智班美术教学计划 (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 本班学生多为重度智障儿童,教学难度很大,且,这些孩子口齿不清,需要教师耐心的反复的进行辅导。 教学内容将根据学生实际,降低难度,提高趣味性,已达到培养学生的美术兴趣,训练简单的基本型、基本色等的认识及画法,锻炼简单的制作能力。 第一课《大雨小雨》(1课时) 教学目标: 1、在指定的范围内用右手食指蘸彩色颜料,从上往下,一下、一下地点画出雨滴,学会用抹布擦手(弄干净手指)的方法。 2、合作作画时,会找空地方,并能保持手指的清洁。 教学准备: 1、贴有“白云娃娃”的蓝色粉画纸若干张,用铅笔在“白云”下面画上“竖线”。(贴在墙上,直接作画) 2、分别装有红、黄、蓝、绿4种水粉颜料和吸水的海绵。 3、课件、抹布若干。 教学过程: 1、感知作画方式,引起学习兴趣。 (1)音乐游戏《大雨小雨》(用身体和手部的动作及嘴巴的发音,感知一下一下的节奏和点、提的动作)。

(2)老师边蘸色边随着音乐的节奏一下下由“云”而下地顺着铅笔线点画雨滴。 (3)引导学生观察:老师在干什么老师怎样画出雨滴的 (4)请一位学生来模仿老师点画出雨滴,全体幼儿边听唱《大雨小雨》,边空手练习一下一下地点,注意不拖拉。 (5)请两位幼儿示范同方向点画如何不碰撞,以及擦手的要求。 2、学生作画,老师巡回指导。 3、评价活动。 (1)将作品贴在活动室墙上。 (2)学生和老师一起收拾桌面,整理作画工具。 教学后记:课堂气氛很热闹。 第二课《画苹果》(1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美工活动的进行学习运用手部小肌肉进行“撕、贴”活动。 2.通过活动的进行让幼儿体会美术创作的积极情绪。 教学准备: 16开铅画纸(画有苹果)。红色、绿色美工纸若干。固体胶管。 教学过程: 1.呈现画有大苹果的铅画纸,问①你们看到了什么。②想一想苹果是什么颜色的 2.简述及活动目的,并倾向想一想自己想把苹果贴成什么颜色的.(强调要年贴在苹果图形内部) 3.进行示范活动告诉学生如何用手指撕纸、如何用胶水粘贴。 4、.幼儿进行创作活动、老师巡回指导。 5、展示、交流、分享

培智教育美术课教案

培智班美术教案 培智班美术教学计划 (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 本班学生多为重度智障儿童,教学难度很大,且,这些孩子口齿不清,需要教师耐心的反复的进行辅导。 教学内容将根据学生实际,降低难度,提高趣味性,已达到培养学生的美术兴趣,训练简单的基本型、基本色等的认识及画法,锻炼简单的制作能力。 第一课《大雨小雨》(1课时) 教学目标: 1、在指定的范围内用右手食指蘸彩色颜料,从上往下,一下、一下地点画出雨滴,学会用抹布擦手(弄干净手指)的方法。 2、合作作画时,会找空地方,并能保持手指的清洁。 教学准备: 1、贴有“白云娃娃”的蓝色粉画纸若干张,用铅笔在“白云”下面画上“竖线(贴在墙上,直接作画) 2、分别装有红、黄、蓝、绿4种水粉颜料和吸水的海绵。 3、课件、抹布若干。 教学过程: 1、感知作画方式,引起学习兴趣。 (1)音乐游戏《大雨小雨》(用身体和手部的动作及嘴巴的发音,感知一下一下的节奏和点、提的动作)。 (2)老师边蘸色边随着音乐的节奏一下下由“云”而下地顺着铅笔线点画雨滴

(3)引导学生观察:老师在干什么?老师怎样画出雨滴的? (4)请一位学生来模仿老师点画出雨滴,全体幼儿边听唱《大雨小雨》,边空手练习一下一下地点,注意不拖拉。 (5)请两位幼儿示范同方向点画如何不碰撞,以及擦手的要求。 2、学生作画,老师巡回指导。 3、评价活动。 (1)将作品贴在活动室墙上。 (2)学生和老师一起收拾桌面,整理作画工具。 教学后记:课堂气氛很热闹。 第二课《画苹果》(1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美工活动的进行学习运用手部小肌肉进行“撕、贴”活动。 2.通过活动的进行让幼儿体会美术创作的积极情绪。教学准备: 16开铅画纸(画有苹果)。红色、绿色美工纸若干。固体胶管。 教学过程: 1.呈现画有大苹果的铅画纸,问①你们看到了什么。②想一想苹果是什么颜色的 2.简述及活动目的,并倾向想一想自己想把苹果贴成什么颜色的.(强调要年贴在苹果图形内部) 3.进行示范活动告诉学生如何用手指撕纸、如何用胶水粘贴。 4..幼儿进行创作活动、老师巡回指导。 5.展示、交流、分享 夸奖孩子们贴的苹果非常的美丽,请愿意介绍自己苹果的学生来讲讲。 教学后记:苹果画得很好。 第三课《印章小游戏》(1课时) 教学目标:

培智班美术教学设计——认识黄色

培智班美术教学设计——认识黄色 教学内容:认识黄色 教学目标:1、复习红色,巩固学生对红色的认识。 2、提出梨和香蕉,认识它们的颜色,知道它们都是红色。 教学重点:认识黄色,并能给香蕉和梨涂上黄色。 教学重点;能正确区分红色和黄色,并给香蕉涂上黄色。 教学准备:实物香蕉、梨红,黄色卡片示范图游戏棒红、黄色油画棒课件 教学过程: 一、红色的复习。 出示苹果,问它是什么颜色的?红色 你能在教室里找一找还有什么是红色的? 二、引入。 同学们看老师今天还带来了什么? 三、课业新受。 第一部分(认识香蕉的颜色) 1、出示香蕉实物。 2、这是什么?你知道它的名字吗?(香蕉,学生轮流回答)。 3、那你知道香蕉是什么颜色吗? 4、像香蕉这样的颜色我们说它是黄色。(黄色,学生轮流回答) 5、现在你能说一说这是什么吗?是什么颜色的呢?(这是香蕉是黄色的。学生轮流回答) 第二部分(认识梨子的颜色) 1、你们看看老师还带来了什么?(出示梨子实物)

2、这是什么啊?你知道它的名字吗?(梨子学生轮流回答) 3、那你知道香蕉是什么颜色的吗? 4、像梨子这样的颜色我们也说它是黄色。(黄色学生轮流回答) 5、现在能说一说这是什么?它是什么颜色的吗?(梨子黄色。学生轮流回答。) 四、巩固新知。 1、出示PPT观察图片,说一说图片是什么颜色的。 (小鸡向日葵柠檬玉米郁金香等) 2、整理一下,说一说它们都是什么颜色的?(黄色) 3、小游戏。 每个同学准备一份游戏器材,看谁又快又准的找到黄色,并将两个拼起来。 说一说它们是什么颜色的?(黄色) 五、练一练。 1、出示香蕉和梨子的图示纸一张,观察它们有没有颜色,应该给它们涂上什么颜色?(涂上黄色) 2、在两种颜色的蜡笔中挑选一个正确的颜色。 3、学生自己涂色,老师巡视指导。 六、课后小结。 1、作品展示,看看谁画的好。(学生点评,老师指导) 2、你能说一说我们今天认识了哪些水果,它们是什么颜色的?

特殊教育学校美术教学工作计划

个人工作计划 (2013~2014学年度春季学期) ————梁某某“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这浓浓的春意似乎预示了这将是我校教育的一个丰收之年。为了给自己在这新学期的一切工作做好铺垫,经过深刻的思考,特别制定出如下计划内容,以此确保一切工作能够顺利进行,取得更好的成绩。 在这一学期中,我将继续承担小学班和初中班的美术教学工作和学校校园文化建设工作。继续负责男生205宿舍的挂钩管理和上学期划定的卫生责任区的组织清扫工作。本学期,我将会围绕如下安排来开展工作: 一、教学工作方面 1、继续做好教学方法的探究工作,促进个人专业技能的成长。 虽然已经经历了一个学期的实践和磨练,但是细细回顾却发现:对特殊教育学校智障学生的教育理解不全面,仍然是导致本人教学效果不太理想的主要原因。本学期,我将鞭策自己不断学习和探究,主要通过积极向来校实习的特殊教育专业教师学习、请教,多与其他教师交换意见,汲取他人积累的经验和积极参加上级组织的特殊教育培训来解决。 2、教学内容的探究方面 通过上学期的教学实践我发现:单纯依赖现有的教材来支撑教学是远远不够的。因为这是一本极具城市特点的教材,使用起来总有些“水土不服”的弊病。认知是学习的基础,某些事物是大城市的孩子熟知的,但这对于来自农村的孩子们来说却是陌生的,画起来当然也会非常困难。这部分内容可操作性差,只能用于丰富孩子们的认知面的讲解,还得依靠挖掘乡土教材来填补这部分空缺。本学期的教学中,我将致力于教学方法的探索和乡土教材的探究,尽可能挖掘学生感兴趣的、熟悉的教学内容运用于美术课堂教学。 3、教学相关的其他工作

积极参与教研活动,认真备课,书写教案、制作课件,按照学校教务工作计划的要求开展教学的相关工作,按时完成每个阶段的教学目标和任务。 二、校园文化建设的相关工作 我将继续按照学校对校园文化建设的整体规划思路,继续抓好校园文化建设的相关工作。兼顾整体、注重细节,建设有本校特色的校园文化。 本学期,我将自己所负责的校园文化建设工作重点放在进校门的左侧墙体、教学楼、学生宿舍楼的墙体文化打造上。进学校大门左侧的墙面绘制一幅带励志性文字内容的中国画特点的《长城图》(意在弘扬中国传统艺术文化、激励学生同身体缺陷做斗争的精神和意志)。教学楼和学生宿舍楼文化将以符合本功能区特点的标语、提示语、知识小展板、相关制度牌等为主要内容。其中,教学楼的标语内容以方针政策性标语、教育(名人)励志标语、“三风”、“一训”等为主;学生宿舍楼以生活指导性标语为主。 三、学生宿舍和卫生责任区工作 1、温馨宿舍主要体现在寝室环境干净舒适、寝室文化生动优雅、舍友关系和谐、教师无微不至的关怀和“同劳”、“同乐”合作关系等方面。宿舍里的相处最能体现出残疾孩子们的个性、交际能力、包容心和合作精神。所以我将以全面细致的宿舍管理,为学生日常行为养成教育搭建一个实践锻炼的平台。让学生通过本学期的管理和教育,使个人的生存技能、交往能力、合作能力、劳动能力获得进一步提高,争取使每一位学生都能通过“宿舍里的教育”获得最佳的康复训练。此外,我还将继续打造具有本宿舍特色的宿舍文化,通过营造优雅的宿舍文化来感染学生,激发学生对生活和学习的激情。 2、校园环境往往被视作学校的颜面,环境卫生是师生工作、学习和生活质量的重要保证,我将继续按照学校总务处对卫生工作的要求,一如既往地搞好本人卫生责任区的组织清扫任务,在打扫卫生的劳动中磨练学生的意志和精益

培智美术教案

培智美术教案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培智教育美术课教案 培智班美术教案 培智班美术教学计划 (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 本班学生多为重度智障儿童,教学难度很大,且,这些孩子口齿不清,需要教师耐心的反复的进行辅导。 教学内容将根据学生实际,降低难度,提高趣味性,已达到培养学生的美术兴趣,训练简单的基本型、基本色等的认识及画法,锻炼简单的制作能力。 第一课《大雨小雨》(1课时) 教学目标: 1、在指定的范围内用右手食指蘸彩色颜料,从上往下,一下、一下地点画出雨滴,学会用抹布擦手(弄干净手指)的方法。 2、合作作画时,会找空地方,并能保持手指的清洁。 教学准备:

1、贴有“白云娃娃”的蓝色粉画纸若干张,用铅笔在“白云”下面画上“竖线”。(贴在墙上,直接作画) 2、分别装有红、黄、蓝、绿4种水粉颜料和吸水的海绵。 3、课件、抹布若干。 教学过程: 1、感知作画方式,引起学习兴趣。 (1) 音乐游戏《大雨小雨》(用身体和手部的动作及嘴巴的发音,感知一下一下的节奏和点、提的动作)。 (2) 老师边蘸色边随着音乐的节奏一下下由“云”而下地顺着铅笔线点画雨滴。 (3) 引导学生观察:老师在干什么,老师怎样画出雨滴的, (4) 请一位学生来模仿老师点画出雨滴,全体幼儿边听唱《大雨小雨》,边空手练习一下一下地点,注意不拖拉。 (5) 请两位幼儿示范同方向点画如何不碰撞,以及擦手的要求。 2、学生作画,老师巡回指导。 3、评价活动。 (1) 将作品贴在活动室墙上。 (2) 学生和老师一起收拾桌面,整理作画工具。 教学后记:课堂气氛很热闹。 第二课《画苹果》(1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美工活动的进行学习运用手部小肌肉进行“撕、贴”活动。 2.通过活动的进行让幼儿体会美术创作的积极情绪。 教学准备: 16开铅画纸(画有苹果)。红色、绿色美工纸若干。固体胶管。教学过程:

培智二年级美工第三册教案一

培智美工第三册教案 第一课秋天的景色(欣赏)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熟悉故事情节,理解秋天这个季节。 2.能力目标: 通过欣赏秋天的,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爱好和审美能力。 3.情感目标: 通过欣赏秋天的,向学生进行爱祖国、爱家乡的教育。 教学重点: 欣赏秋天的景色,了解秋天的特点。 教学难点: 要求学生了解秋天到处是一片黄色,是丰收的季节,农民伯伯收割忙。 教具: 故事情节,课本范图。 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生相互问好。 二、导入新课。 师:大家知道现在已经到了什么季节吗? 生:秋天。 师:同学们真棒,那我们今天就一起来欣赏秋天的景色吧! 三、新授。 1.秋天景色的图片。 师:同学们,看老师今天带来了一些有关秋天景色的画面,现在我们就一起来熟悉它们。 师引导生欣赏。 师:现在谁能给大家讲一讲,在公园里,我们看到了什么样的秋天?在田野里我们又看到了什么? 生回忆讲述,师启发引导。 2.通过故事,加深学生对秋天的认识。 师:现在我们来听一个秋天的故事。秋天来了,田野里一片金黄色,那是水稻成熟了;树叶黄了,纷纷地从树上掉了下来;树上的柿子也熟了,挂满了红色的果实;农民伯伯收割忙,到处呈现出丰收的景象。 师:听完了故事,老师想请几位同学上来表演一下农民收割的景象好不好? 生游戏,师指导。 3.念儿歌。 秋天到,蟋蟀叫, 白云淡,蓝天高, 柿子红,树叶黄, 脱粒机,隆隆响,

丰收季节来到了。 四、巩固练习。 教师带领学生用击鼓传花的方式,巩固对黄色的认识。 五、小结: 师总结生练习情况。 六、游戏。 播放快乐的歌曲,同学们做游戏。 第二课过马路(描画涂色)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观察人行横道线。 2.能力目标: 知道人行横道线是人们过马路走的地方。 3.情感目标: 懂得要遵守交通规则才能保证安全。 教学重点: 描画人行横道,并涂色。 教学难点: 按虚线描画人行横道线。 教具: 课本范图。 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生相互问好。 二、复习导入。 巩固上节课内容。 三、新授。 1.播放小朋友过马路的图片,师引导生欣赏。 师:同学们,你们看画面里的小朋友都在做什么呢? 生:过马路。 师:他们是怎样过马路的呢?他们是走哪里过马路的呢?在过马路之前他们先干了什么呢? 生观察并举手回答。 师:小朋友过马路前要先观察,看是红灯还是绿灯,如果是红灯就要等一等,绿灯了才可以过马路。先看有没有车子经过,如果有要等车子走完了再走。过马路时要走人行横道,这样才能安全。 2.教师示范画图。 教师示范用笔按虚线描画人行横道,再用红、黄、绿色蜡笔涂信号灯。 3.学生作业,教师巡回指导。

培智学校美术工作计划

工作计划 (2015-2016学年度上学期)——梁某开学在即,为了做好本学期自己负责的各项工作,结合学校工作计划内容及要求制定出如下计划内容: 情况分析:本学期我担任男生205宿舍的王孝旭、郭涛、潘俊豪、陶芝清、杨宏、刘应通、韩东伟等7名学生的生活班主任,并负责本宿舍和教学楼三楼楼道及男厕的卫生清扫工作,并在教务处办公室负责校园文化建设工作。挂钩的7名学生中,王孝旭为轻度智力障碍伴随运动障碍;潘俊豪为轻度智力障碍伴随语言、听力、运动障碍;陶芝清为脑瘫、中度智力障碍;杨宏为中度智力障碍;郭涛为脑瘫儿童;刘应通、韩东伟为自闭症儿童。 一、生活班主任工作 本学期我将在《学校工作计划》和《教务工作计划》的指导下,总结以往的教学经验、管理经验、服务经验的基础上不断探索创新,加强对学生的安全教育、生活教育、文化教育,并同步开展和贯彻思想品德教育(文明礼仪教育),加强个别化教学与康复训练相结合的教育。 1、发扬大爱思想,不断提高个人的思想意识和业务素养。课外多抽时间走近学生,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给予学生无微不至的关怀。 2、根据每一名学生的障碍类别实施针对性的生活指导,开展个别化教学,做好康复训练工作。 3、加强家校联系,与家长共同对学生开展联合教育、生活指导和帮扶工作。 二、教育教学工作 延续上学期的想法,我将继续自主开发校本美术康复教学课程,对教学实践中成功实施的课程进行延伸和拓展,并与常规美术课教学相结合,促进学生的

动手能力、思维能力、审美能力协调发展。 1、围绕教材内容探索适合学生的教法,提高教材内容的可操作性; 2、一年级美术课堂从感知事物形象、认识绘画、颜色、形状、线条等入手,以培养兴趣、进行粗浅的认知和操作为主;二年级课堂以复习巩固上一年知识、培养绘画用色技能为主,逐步加入手工制作范畴的课程;三年级课堂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适当加入创作类课程,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为以后的深入教学做准备;七年级认知基础相对较好,主要突出实践与运用,开发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想象力,进行绘画手工类创作。 3、深入分析学生的实际情况,认真做好备课和授课的相关工作。认真做好个别化训练的前期评估,撰写《个别化训练计划》,对学生开展行之有效的个别辅导训练。 三、卫生工作 作为生活班主任,除了要关心学生饮食起居、健康冷暖外,卫生责任区的工作也非常重要。本学期,我将带领挂钩的7名学生一如既往地搞好卫生责任区的卫生,做到不留死角、干净整洁。按照学校对宿舍管理的要求,做到“五个一条线”即卫生工具一条线、鞋子摆放一条线、洗漱用品一条线、被子整齐一条线、床铺摆放一条线。 四、校园文化建设工作 作为学校唯一的美术教师,搞好校园文化工作是我的重要职责。目前校园文化还需要完善的地方很多,比如陈旧的展板、教室文化需要更新;从新装修后的学生宿舍文化从新打造;教学楼走廊文化尚属空白;办公室标识需要制作等等。我将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配合负责各区域的老师逐步进行完善。

培智绘画与手工教案

培智绘画与手工教案 培智班美术教学计划 本班学生多为重度智障儿童,教学难度很大,且,这些孩子口齿不清,需要教师耐心的反复的进行辅导。 教学内容将根据学生实际,降低难度,提高趣味性,已达到培养学生的美术兴趣,训练简单的基本型、基本色等的认识及画法,锻炼简单的制作能力。 第一课《大雨小雨》 教学目标: 1、在指定的范围内用右手食指蘸彩色颜料,从上往下,一下、一下地点画出雨滴,学会用抹布擦手的方法。 2、合作作画时,会找空地方,并能保持手指的清洁。 教学准备: 1、贴有“白云娃娃”的蓝色粉画纸若干张,用铅笔在“白云”下面画上“竖线”。 2、分别装有红、黄、蓝、绿4种水粉颜料和吸水的海绵。 3、课件、抹布若干。 教学过程: 1、感知作画方式,引起学习兴趣。 音乐游戏《大雨小雨》。

老师边蘸色边随着音乐的节奏一下下由“云”而下地顺着铅笔线点画雨滴。 引导学生观察:老师在干什么?老师怎样画出雨滴的? 请一位学生来模仿老师点画出雨滴,全体幼儿边听唱《大雨小雨》,边空手练习一下一下地点,注意不拖拉。 请两位幼儿示范同方向点画如何不碰撞,以及擦手的要求。 2、学生作画,老师巡回指导。 3、评价活动。 将作品贴在活动室墙上。 学生和老师一起收拾桌面,整理作画工具。 教学后记:课堂气氛很热闹。 第二课《画苹果》 教学目标: 1.通过美工活动的进行学习运用手部小肌肉进行“撕、贴”活动。.通过活动的进行让幼儿体会美术创作的积极情绪。 教学准备: 16开铅画纸。红色、绿色美工纸若干。固体胶管。 教学过程: 1.呈现画有大苹果的铅画纸,问①你们看到了什么。②

想一想苹果是什么颜色的 2.简述及活动目的,并倾向想一想自己想把苹果贴成什么颜色的. 3.进行示范活动告诉学生如何用手指撕纸、如何用胶水粘贴。 4、.幼儿进行创作活动、老师巡回指导。 5、展示、交流、分享 夸奖孩子们贴的苹果非常的美丽,请愿意介绍自己苹果的学生来讲讲。教学后记:苹果画得很好。 第三课《印章小游戏》 教学目标: 1、用印章印出各种形式,感受印画的乐趣。 2、培养合作意识。 教学准备: 1、各种可做印章的自然物或废旧材料,如:有凹凸花纹的玩具、瓶盖、笔套、纸筒等。 2、红、黄、蓝颜料水每桌各2盘,盘中垫上薄海绵。 3、纯白棉布、一次性桌布、抹布每组各一块。. 4、花布一块贴在墙上。 教学过程: 1、导入活动,“今天,我们小一班要开一个花布展览会,请小朋友一起印一些漂亮的花布。”

培智学校绘画课教学设计

《手套》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A类:按以前学过的美术知识和技能基础上培养同学们的设计能力与创造性劳作能力的目的。 B类:认识各种各样的手套,能画手套的简单简笔画。 C类:体会各种颜色的魅力,提高对个颜色的辨别能力。 2 、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法、讨论法、实践法、演示法等教育方法,与实际生活相结合,树立学生创造意识。 3、情感态度价值观: 能愉快的参加教学活动,从体验纸造型中引发美术兴趣,感受创作的喜悦。 二、重难点: 重点: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简单的造型能力,掌握画手套的步骤。 难点:画手套的各步骤和涂色方法。 三、教学方法: 针对智力落后学生的思维特点,我在生美术课堂中,我注意运用分层教学法、游戏法、情境教学法等组织教学活动 四、教具学具: 课本课件白纸(a类)简笔画(b类)透明胶 五、教学手段: 以多媒体为辅助教学

六、教学课时: 2课时 七、教学课型: 新授课 八、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生活中的手套 师:同学们现在是什么季节?(冬天) 冬天到了,我们外出时会感觉怎么样?(很冷) 是的,有些小朋友的手摸上去都是很冷的,你有什么办法保护自己的小手?(戴手套) 师:你见过什么手套?它是什么样子的? 现在我们看一下这些手套(课件上出现各种各样的手套图片) (二)新授 师:上面我们看了各种各样的手套,在这节课上我们一起学画手套好吗? 1、画手套的步骤: ①先画两条横线。 ②把两条横线连起来 ③再画画出手套的外轮廓形状。 ④加上两条波浪线做装饰。(第5,6步课件上忽略) ⑤同样的方法画出另一只手套。 ⑥画上一根弯曲的线连接两个手套。

培智美术教学教案

欢迎共阅 培智教育美术课教案 培智班美术教案 培智班美术教学计划 (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 本班学生多为重度智障儿童,教学难度很大,且,这些孩子口齿不清,需要教师耐心的反复1布擦手(21231(1)音乐游戏《大雨小雨》(用身体和手部的动作及嘴巴的发音,感知一下一下的节奏和点、提的动作)。 (2)老师边蘸色边随着音乐的节奏一下下由“云”而下地顺着铅笔线点画雨滴。 (3)引导学生观察:老师在干什么,老师怎样画出雨滴的, (4)请一位学生来模仿老师点画出雨滴,全体幼儿边听唱《大雨小雨》,边空手练习一下一下地点,注意不拖拉。

(5)请两位幼儿示范同方向点画如何不碰撞,以及擦手的要求。 2、学生作画,老师巡回指导。 3、评价活动。 (1)将作品贴在活动室墙上。 (2)学生和老师一起收拾桌面,整理作画工具。 教学后记:课堂气氛很热闹。 1. 16 1. 的, 3. 4、. 5 1 2、培养合作意识。 教学准备: 1、各种可做印章的自然物或废旧材料,如:有凹凸花纹的玩具、瓶盖、笔 套、纸筒等。 2、红、黄、蓝颜料水每桌各2盘,盘中垫上薄海绵。 3、纯白棉布、一次性桌布、抹布每组各一块。. 4、花布一块贴在墙上。

教学过程: 1、导入活动,“今天,我们小一班要开一个花布展览会,请小朋友一起印 一些漂亮的花布。” 2、巩固认识红、黄、蓝三色。 3、学习使用“印章”印画。 (1)介绍各种拓印材料。 (2) (3) (4) ( ( 4 1( 2( 3( 1( 2(红黄绿颜料盘三个(颜料挤在海绵里),红黄绿彩纸若干,学生事先已经搓好若干个报纸纸团(数目是每人3,4个)。 3(每棵树前两块湿抹布、两个篓子,糨糊。 4(蝴蝶头饰一个。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培智四年级美术教案新

培智四年级教学进度安排表 9月份 1、涂色认识褐色 2、涂色马 3、手工花衣服 4、临摹小鸟 5、临摹鸟妈妈回来了 6、剪纸鱼 7、泥工花儿向着太阳笑 8、临摹看电视(一) 10月份 9、临摹看电视(二) 10、欣赏欣赏布贴画 11、工具使用剪刀 12、工具剪直线剪弧线 13、工具剪三角形 14、工具剪长方形 15、剪贴伞(一) 16、剪贴伞(二) 11月份 17、临摹叶子(一) 18、临摹叶子(二) 19、临摹树叶落下来了(一) 20、临摹树叶落下来了(二) 21、临摹美丽的枕套(一) 22、临摹美丽的枕套(二) 23、折纸给盘子、碗装饰花边(一) 24、临摹给盘子、碗装饰花边(二)12月份 25、临摹可爱的小鸭(一) 26、临摹可爱的小鸭(二) 27、剪贴给熊猫、小兔照相(一) 28、添画给熊猫、小兔照相(二) 29、添画请小动物住进宾馆(一) 30、添画请小动物住进宾馆(二) 31、剪贴蝉(一) 32、剪贴蝉(二) 1月份 33、复习期末考试 34、复习作品整理

第1课时认识褐色(涂色) 教学目的:通过本课学习,要求学生认识褐色,并能做到涂色均匀教学重难点:认识颜色,并能做到均匀涂色 教学准备:示范图、彩笔 教学过程: 1.猜谜语一顶小伞,落在林中。一旦撑开,很难收拢。(蘑菇) 认识褐色,要求学生说说日常生活中哪些东西是褐色的 出示蘑菇的示范图,告诉学生是褐色的,形状像把小雨伞,是生长在木头上的,蘑菇是一种很好吃的东西,味道很鲜 教师示范教学,教学生涂色,先用彩笔勾画出蘑菇边和圆形花纹边,再涂中间,这是本课重点,教师要进行重点指导。 学生作业,教师重点指导B类学生 作业后讲评 教后记:

培智班美术教学设计——认识黄色

培智班美术教学设计——理解黄色 教学目标:1、复习红色,巩固学生对红色的理解。 2、提出梨和香蕉,理解它们的颜色,知道它们都是红色。 教学重点:理解黄色,并能给香蕉和梨涂上黄色。 教学重点;能准确区分红色和黄色,并给香蕉涂上黄色。 教学准备:实物香蕉、梨红,黄色卡片示范图游戏棒红、黄色油画棒课件 教学过程: 一、红色的复习。 出示苹果,问它是什么颜色的?红色 你能在教室里找一找还有什么是红色的? 二、引入。 同学们看老师今天还带来了什么? 三、课业新受。 第一部分(理解香蕉的颜色) 1、出示香蕉实物。 2、这是什么?你知道它的名字吗?(香蕉,学生轮流回答)。 3、那你知道香蕉是什么颜色吗? 4、像香蕉这样的颜色我们说它是黄色。(黄色,学生轮流回答) 5、现在你能说一说这是什么吗?是什么颜色的呢?(这是香蕉是黄色的。学生轮流回答) 第二部分(理解梨子的颜色) 1、你们看看老师还带来了什么?(出示梨子实物) 2、这是什么啊?你知道它的名字吗?(梨子学生轮流回答)

3、那你知道香蕉是什么颜色的吗? 4、像梨子这样的颜色我们也说它是黄色。(黄色学生轮流回答) 5、现在能说一说这是什么?它是什么颜色的吗?(梨子黄色。学生轮流回答。) 四、巩固新知。 1、出示PPT观察图片,说一说图片是什么颜色的。 (小鸡向日葵柠檬玉米郁金香等) 2、整理一下,说一说它们都是什么颜色的?(黄色) 3、小游戏。 每个同学准备一份游戏器材,看谁又快又准的找到黄色,并将两个拼起来。 说一说它们是什么颜色的?(黄色) 五、练一练。 1、出示香蕉和梨子的图示纸一张,观察它们有没有颜色,应该给它们涂上什么颜色?(涂上黄色) 2、在两种颜色的蜡笔中挑选一个准确的颜色。 3、学生自己涂色,老师巡视指导。 六、课后小结。 1、作品展示,看看谁画的好。(学生点评,老师指导) 2、你能说一说我们今天理解了哪些水果,它们是什么颜色的?

【K12学习】培智学前班绘画与手工教案

培智学前班绘画与手工教案 第一课装饰帽子 活动目标: 1、通过欣赏漂亮的帽子,引导幼儿感受生活中的美。 2、在装饰帽子的活动中,巩固对三原色的认识,并鼓励幼儿大胆的自涂色,添画花纹。活动准备: 1、活动前搜集有特点的帽子布置成超市。 2、美工活动用的棉签、宣传色、油画棒等若干。 3、小雪花音乐磁带。活动重点、难点: 1、引导幼儿感受生活中的美。 2、幼儿能够自大胆的添画花纹和涂色。活动过程: 1、听音乐《小雪花》进入活动室,“冬天就要到了,我们该怎样过冬呢?”引导幼儿讲述,“可是我们现在还没有帽子呢,今天老师带你们到帽子店看一下好不好?” 2、带幼儿参观帽子店,教师有意识的引导幼儿欣赏各种帽子,可提出以下问题:这里的帽子都有些什么样的?你最喜欢哪一顶?为什么? 有意识的让幼儿注意帽子的样式、颜色及帽子上的图案,使幼儿感受生活中的美,为下面的装饰帽子打下基础。 “小朋友,刚才我们都把售货员的柜台弄乱了,我们再把它摆整齐好吗?这次老师要求你们能够根据帽子的特征

来摆,比如根据帽子的颜色或者制作的材料,能做到吗?”让幼儿在帮忙摆帽子的过程中,学习关于分类的知识。 教师小结:“小朋友,帽子店的帽子真是多种多样呀,好多帽子上都有好看的花纹,有的上面有各种颜色的直线,象彩虹一样,有的是有一个很可 爱的图案,还有的是有好多的点,五颜六色的象是一场彩色的雨,还有的上面有好多的小动物或小花,非常漂亮,你知道帽子有些什么用处吗?”引导幼儿讲述。“夏天的帽子能遮挡阳光,冬天的帽子能保暖,冬天就要到了,我们出去玩的时候一定要戴好帽子,要不会感冒的” 3 提出课题要求,引起幼儿装饰帽子的兴趣。 “刚才我们看到了许多好看的帽子,你找到了自己最喜欢的帽子了吗?别着急,我们可以来自己动手做一顶最喜欢的,想不想试一下?”出示已经作好的空白帽子图片,“老师已经作好了好多,但是好看吗?为什么?下面请小朋友来帮助我好吗?” 教师简单示范装饰用的方法,小朋友可以象这个帽子一样用各种颜色的直线或曲线进行装饰,也可以用各种颜色的小雨点,还可以用自己喜欢的动物图案,自己想怎样装饰,就大胆的去做,装饰完后你喜欢什么颜色可以用棉签涂好,一个帽子可以是一种颜色也可以是好几种颜色。帮幼儿巩固对三原色的认识。

培智美工第五册教案

美工第五册 一、儿童作品(欣赏) 教学要求: 1、通过几幅儿童画的欣赏,使学生感受到生长在社会主义祖国的幸福。 2、通过欣赏,激发学生学习美工的兴趣,提高审美能力。 重难点: 仔细观察每幅画,说说每幅画的主要内容。 教学准备: 示范图。 教学建议: 1、出示示范图,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几幅儿童作品。 儿童乐园:许多小朋友在老师带领下,有的在滑滑梯;有的在走独木桥;有的在攀吊梯。大家玩得真高兴。 赛球:两个小姑娘在进行羽毛球比赛。 下棋:姐姐和弟弟在牵牛花架下走跳棋。 拍皮球:许多小朋友在进行拍皮球比赛。 看气球:节目放了许多气球,小朋友昂起头看天上飘着的气球。 2、通过欣赏,让学生知道这些画都是小朋友画的。我们只要好好学习,也能画 出好的画来。 3、通过欣赏,使小朋友知道,只有生长在社会主义祖国才是最幸福的。 4、念儿歌: 我们热爱党 花儿爱太阳, 朵朵齐开放。 鱼儿爱大海, 游得多欢畅。 鸟儿爱蓝天, 张开金翅膀。 我们热爱党, 拍手把歌唱。

二、 热带鱼 教学要求: 1、用正方形的纸以双三角形折叠的方法,折成热带鱼。 2、对轻度智障学生,在课堂内要求折成几只热带鱼; 对中度智障学生,要求折一只热带鱼。 重点: 由两个三角形打开折成另一个三角形。 难点: 热带鱼的尾巴,要求将;两个三角形折叠成交叉状。 教学准备: 教师课前折好热带鱼若干只。正方形的纸,蜡笔,浆糊。 教学建议: 1、出示教师课前折好的热带鱼,介绍其外形特征和热带鱼的生活习性。 2、制作步骤: ①、按虚线对折 ②、按虚线再对折成小正方形 ③、将两个正方形打开折成三角形 ④、沿着虚线向上折叠 ⑤、沿着虚线向下折叠 ⑥、热带鱼折成了 3、学生作业,教师重点进行指导。 4、作业后进行展评,同时可以用唱歌的形式,来巩固学生对热带鱼的认识。

超轻粘土在培智美术中的应用

超轻粘土在培智美术中的应用 新萌学校王东生 【摘要】超轻粘土是一种使用广泛的新型造型材料,本文通过长期实践,全面总结了超轻粘土在培智教育中的应用,包括超轻粘土的教学价值、课程架构、教学模块设计、教学方法等四个方面,对培智学校里开展超轻粘土教学提供了较好的指导与参考作用。 【关键词】超轻粘土智障美术小学美术 超轻粘土是一种柔软、轻巧、便于造型、安全无毒的造型材料。近年来,随着技术的成熟,价格低廉,越来越普及,成为师生喜欢的一种教学媒材。 现在,随着我国义务教育的发展,轻度,甚至中度智障学生回归主流,培智类学校招收的学生智障程度越来越重,大多数学生的绘画能力仅停留在三、四岁的水平,这些学生的特征是:腕关节和指关节的控制能力较差,需要在精细动作方面进行训练。由于智力发育迟滞,记忆能力较差,缺乏丰富的生活经验,想象能力难以得到发展,单纯的绘画对他们来说显得十分困难。 从儿童绘画发展阶段来看,这些孩子大多处于涂鸦期,少数好一点的学生处于前样式化期,相当于四五岁的正常儿童水平。对他们来说,十分需要进行大量的感知觉训练和动作训练,发展他们感知觉的灵敏性和动作行为习惯,适应日常生活。在这些初入人生的生存技能方面,绘画很难起到训练作用,更难以起到发展他们美术能力的作用。而超轻粘土比较利于学生感知、动作方面的多种机能的发展,有着广泛的促进作用,非常适合智障学生的教育教学训练。 一、超轻粘土的教学价值 首先,超轻粘土可以训练学生的精细动作,当然,这种精细动作与绘画相比较为粗放,更便于学生操作。 其次,操作超轻粘土时的动作种类比较广泛,搓、捏、揉、压、拉均可,客观上可以充分地训练学生的手部造型能力,刺激脑部神经建立更多的连接,发展脑功能,提高智能水平。 第三,超轻粘土的技能技法十分丰富,可以进行平面创作,也可以进行立体创作;可以进行自由创作,也可以运用模子进行套模翻模复制;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与其他材料一起使用。有利于学生创造性的培养 第四,超轻粘土可以进行步骤单一的简单操作,也可以进行步骤众多的复杂操作,难易伸缩性极强,便于在学生层次较复杂的班级使用。 二、超轻粘土课程的架构 依据超轻粘土的这些特点,经过多年的教学,我们整理了所教授的内容,以儿童绘画发展阶段为线索,设计了超轻粘土课程的递进结构,主要包括了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这一部分的内容适合感觉运动期和涂鸦期的学生。针对感觉运动期的孩子,主要进行感觉、动作训练,通过感觉和动作,促进学生感知觉的发展,和行为习惯的养成。如让学生模仿教师动作,按口令、节律进行搓、揉、捏、压、拉等动作的方法,通过基本的动作元素训练,建立简单的行为模式,发展智障孩子的智能。针对涂鸦期的孩子,则是通过搓、揉、捏、压、拉进行基础的粘土创作,步骤控制在两个以内。 第二部分:这一部分内容适合前样式化期的学生。主要进行认知和技巧方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