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重阳节的广播稿
重阳节广播稿6篇

重阳节广播稿6篇导读:广播稿就是为了广播需要而准备的草稿,通过无线电波或导线传送声音。
下面是本人整理的重阳节广播稿6篇,欢迎阅读!重阳节广播稿第一篇自古以来,九月九就是思念的节日,古诗有云: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就是古代人在重阳节思念之情,在古代重阳是团圆的日子,因为不能团圆,在外的诗人心中思念家中的兄弟亲人,写下了传世的诗歌。
思念之心,字字显露真情。
现在我们国家给重阳节赋于新的寓义,这一天定为老年节,我国同世界上的好多国家一样,慢慢步入老年社会,关爱老年人,关心长辈,已成为整个社会的责任。
让每个人献出一点受,这世界就会变得更美丽。
有一天你我也会老,看看老年的亲人,一晃几十年下去,那也许就是每个人的写照。
老年人也曾经年轻过,有过美丽的青春,有过追求,有着对社会的贡献,当你面对一对白发苍苍的老人,翻阅年轻时的照片,你心中可有感动!美丽的容颜在时光的海中被描绘成苍白和皱纹,每一纹,也有深深地爱呀,当你看到晨中相扶的老人在风景中轻轻走过,笑容绽放在慈祥的脸,心中那份感动不能自己;还有那一对年约六旬的老人身着大红的运动服在那奔跑的身影,让人羡慕;当然也有流浪在街头的老人,一脸人生的苦涩,和那渴望相助的眼,让人受不了,受不了。
人生最美夕阳红,世间最美老年花,没有人会永远年轻,老年人拥有的是智慧和经验,别说老年人爱啰嗦,每一句话里有真情,每一个字也是渴望,多陪老人说说话,会有好处,明理和涵养在时光之海已浸入到内里,没有浮华,没有虚假,只有渴望,想与子孙辈多点相处的时间,多一些相聚的时刻,可以知道孩子们的生活,为孩子的幸福开心,为每一个亲人祈福。
只要孩子们过的好,老人心中就无所牵挂了。
这是老人,让人尊敬的老人。
而年轻人一般不能发现这一点,生活的压力好大,工作的压力和竞争,让人累和疲惫,可以认为有理由不回家,不想念老人,这是一种不正确的思想,当你已经长大的时候,父母可能在一天天衰老,思念和担忧的心时常动在心头,一句话,一句问候,不能回家,打个电话也好。
重阳节广播稿

重阳节广播稿【篇一:重阳节广播稿】1.开场(开场曲《星星小夜曲》)a:一杯清茶一张藤椅,静静聆听用心灵触摸蓝天b:一把吉他一个梦想,坚定信念,让未来铺满晴朗的颜色a:一段音乐一份感动,陪您一起共享午后的青春年华。
159中的共青团之声栏目又和大家见面了。
我们将陪伴大家在音乐和美文中度过一个轻松快乐的午后时光。
我是今日主播王雪菲b:我是黄健庭。
2.重阳节a:十月,有金秋的凉爽、十月,有累累的硕果b:十月,同样有个传统的节日——重阳节a:重阳节,又称重九节、晒秋节、是汉族传统节日。
庆祝重阳节一般会包括出游赏秋、登高远眺、观赏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阳糕、饮菊花酒等活动。
b: 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九日,与除夕、清明节、中元节三节统称中国传统四大祭祖的节日。
重阳节,早在战国时期就已经形成,到了唐代被正式定为民间的节日,此后历朝历代沿袭至今。
重阳与三月初三日“踏春”皆是家族倾室而出,重阳这天所有亲人都要一起登高“避灾”。
a: 下面有请王春丽同学为我们带来重阳节小故事b: 感谢春丽同学给我们带来的故事,下面有请李尚为大家朗诵***a:重阳节首先有登高的习俗。
金秋九月,天高气爽,这个季节登高远望可达到心旷神怡、健身祛病的目的。
早在西汉,《长安志》中就有汉代京城九月九日时人们游玩观景之记载。
在东晋时,有著名的“龙山落帽”故事。
b:其次,重阳日历来就有赏菊花的风俗,所以古来又称菊花节。
农历九月俗称菊月,节日举办菊花大会,倾城的人潮赴会赏菊。
从三国魏晋以来,重阳聚会饮酒、赏菊赋诗已成时尚。
在汉族古俗中,菊花象征长寿。
a:在此,我们呼吁全体师生尊老爱老,在这个重阳佳节为家里的老人长辈送上一份祝福,发扬传统。
3.音乐鉴赏b:节目的最后我们为大家带来一首《updown funk》,希望这首歌能使同学们心情愉快,有个美好的下午。
5.结束3分15秒进入a:随着这首优美的旋律,我们的节目也接近尾声了。
希望通过这期节目,能有更多的同学了解重阳节,加入到孝老爱亲的队伍中来,让我们将中国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重阳节广播稿

重阳节广播稿重阳节广播稿(精选6篇)有在学校广播站锻炼的学生,广播前都会提前做好广播稿,好的广播稿会带来更好的广播效果,那么你有了解过广播稿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重阳节广播稿(精选6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重阳节广播稿1一、播放开播曲开场白:合:雏鹰展翅任翱翔,实小伴我共成长。
老师们,同学们,大家中午好。
欢迎收听红领巾广播。
甲:本次广播由六(8)班为您主办。
我是主持人顾维涛,我是主持人张清盈,祝大家午间愉快!二、新闻天地天下大事甲:身在校园,心系天下。
欢迎收听本期的天下大事。
我是播音员刘一鸣,下面由我来为你播报最新新闻。
略甲:听完刘一鸣同学播报的天下大事,让我们来关心一下身边的校园新闻吧。
乙:下面请收听由姚晨曦同学带来的校园新闻。
校园新闻:略入队仪式在激动人心的呼号中结束——时刻准备着,为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胸前的红领巾在飘动,心中的队歌在唱响!希望全体少先队员茁壮成长,用自己的行动让红领巾更红,让队旗更亮,做搏击风雨之雄鹰,为鲜艳的红领巾增光添彩。
三、主题释放甲:结束本周的校园新闻,让我们一起走进本期红领巾广播的主题——“话说重阳”。
甲:哎,张清盈同学,再过四天就是重阳节了,你了解重阳节吗?乙:你别说,我还真不太了解重阳节,你给我说说呗!甲:那我给你讲讲重阳节的传说吧!相传在东汉时期,汝河有个瘟魔,只要它一出现,家家就有人病倒,天天有人丧命,这一带的百姓受尽了瘟魔的蹂躏。
一场瘟疫夺走了青年桓景的父母,他自己也因病差点儿丧了命。
病愈之后,他辞别了心爱的妻子和父老乡亲,决心出去访仙学艺,为民除掉瘟魔。
桓景四处访师寻道,访遍各地的名山高士,终于打听到在东方有一座最古老的山,山上有一个法力无边的仙长,桓景不畏艰险和路途的遥远,在仙鹤指引下,终于找到了那座高山,找到了那个有着神奇法力的仙长,仙长为他的精神所感动,终于收留了桓景,并且教给他降妖剑术,还赠他一把降妖宝剑。
桓景废寝忘食苦练,终于练出了一身非凡的武艺。
重阳节广播稿.doc

重阳节广播稿段一:引言大家好,我是XX广播台的播音员,今天我为大家带来一个特别的节日——重阳节。
重阳节,中国传统的节日之一,是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九,也被称为“重阳喜庆节”、“重阳佳节”。
它是中国古代的传统节日,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段二:重阳节的由来重阳节起源于中国汉代,相传九月初九这一天阳气最盛,阴气最衰。
在古代,人们认为这一天阴气太重,会有不祥之事发生,因此九月初九被视为煞神之日,亦被称为“重阳”。
为了驱除煞气,人们开始向高处登山,采菊花、插茱萸、饮菊花酒,祈求平安吉祥、驱邪避灾。
段三:重阳节的庆祝方式重阳节有着丰富多样的庆祝方式。
其中,登高是最受欢迎的活动之一。
人们纷纷踏上登山胜地,欣赏秋景,感受大自然的美妙。
同时,人们还会采摘菊花,将其插在衣帽上,以彰显喜庆祥和之意。
此外,吃重阳糕也是重阳节的传统习俗之一。
重阳糕的制作工艺独特,口感香甜。
除此之外,人们还会举行诗词大赛、五谷杂粮展销会、赏菊花等活动,丰富多彩的庆祝方式让人们在喜庆中感受到节日的独特魅力。
段四:重阳节的寓意和价值重阳节不仅是一个传统的节日,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
它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着中国人民崇尚自然、崇尚阳光、崇尚希望的精神。
重阳节传递出了敬老、亲情、关爱之情,它唤起了人们对家庭的记忆和思恋,加强了家庭成员之间的联系和互动。
同时,重阳节还激励人们要敬老尊老,注重与长辈的沟通和交流,进一步增进家庭和社会的和睦与稳定。
段五:重阳节的当代意义在当代社会,人们繁忙的生活节奏和快节奏的工作方式让人们渐渐远离传统的节日庆祝方式。
重阳节作为一个传统节日,不仅有着悠久的历史,也蕴含着深远的人文情怀。
对于当代社会,重阳节提醒人们要重拾家庭的温暖、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注重自身精神的修养。
重阳节还提醒人们要注重父母的身体健康,尽孝敬老之责,增加家庭关系的和谐与稳定。
段六:结语重阳节是我们民族的传统节日,它以其独特的庆祝方式和深远的文化内涵影响着中国人民的生活。
广播站重阳节广播稿

广播站重阳节广播稿广播站重阳节广播稿(通用5篇)有在学校广播站锻炼的同学们,我们广播前一般都会提前做好广播稿,广播稿写得好才会有好的节目效果,广播稿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广播站重阳节广播稿(通用5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广播站重阳节广播稿1艳阳高照,天清气爽,又到重阳。
街头多了为老人服务的小站,报纸电台开始宣传如何敬老爱老,敬老院,颐养院趁势又多开了几家。
大多数为老人服务的小站都是真诚的,也有一部分是趁机销售一些所谓的治疗仪器。
这边刚免费为老人做了简单的身体测量,那边就忙不叠拿出仪器向老人展示,施展浑身解数,巧舌如簧,誓必让老人买下不可。
一些单位在重阳那天,肯定会有行动,名为给老人送爱心,实际为单位赚名气,送些不靠谱的礼物,诸如视力保健仪之类的,老人用得上用不上可管不得了。
平时就经常有敬老院虐待老人的事情曝光,但是敬老院还是照样要开的,只是换个名字重整旗鼓而已。
至于服务质量有没有改进,那就不得而知了。
基于现在的社会环境,很多家庭都是一个小孩的,到我们年老的时候,由于各种原因,或孩子身处外地或工作关系,或自身原因,无暇照顾老人,很多人可能都有机会进老人院安度晚年,这样的状况怎么不让人为以后担忧呢?真正关心老人,不要只在乎形式,不要在节日的时候才表达关怀,无需用金钱和物质去衡量关心的程度。
身在外地的,一条短信,一通电话,只要是流露真心的问候,老人也会很高兴。
经济不太好的,平时多帮老人做些家务,和老人聊聊天,也是最好的孝道。
至于单位企业的节日献爱心,真正为老人们做点实事,少些沽名钓誉的虚浮吧。
关心老人,如何搞好夕阳工程,需要我们全社会的关注和努力,善待老人吧,就是善待我们自己。
广播站重阳节广播稿2。
小先生重阳节播送稿2篇

小先生重阳节播送稿 (2)小先生重阳节播送稿 (2)精选2篇(一)小先生重阳节播送稿尊敬的观众朋友们,大家好!今天我在这里为大家介绍一个古老而又重要的中国传统节日——重阳节。
重阳节,也被称作“登高节”、“踏秋节”,是每年农历九月初九的节日。
自古以来,重阳节就被视为一个庆老、尊老、敬老的节日,所以也有人称之为“老人节”。
这个节日起源于中国古代的一个传说。
相传在很久以前,有一个名叫张仪的老人,他曾经一直饱受家人的冷落和嫌弃。
每当重阳节的时候,张仪一个人独自爬山游玩,感觉非常开心。
一年重阳节的时候,他温馨地邀请了亲朋好友一起登高赏秋,一起度过了愉快的时光。
从此以后,人们纷纷效仿张仪的举动,将重阳节定为祭祖、登高、赏秋、尊老的日子。
如今的重阳节,人们仍然保留着祭祖、登高、赏秋的传统习俗。
人们会整理祖先墓地,焚香祭祀,表达对祖先的敬意和思念之情。
登高赏秋是人们的重要活动之一,人们登上高山或高楼,远眺美景,感受秋天的阳光和清新的空气,同时也祈祷着国泰民安、家庭幸福。
其他还有一些地方性的习俗,如插茱萸、佩菊花、吃重阳糕等。
重阳节还有一个重要的意义,那就是关爱和尊敬老人。
在这一天,孩子们会给年长的家人送上礼物和祝福,表达对老人的心意和敬意。
同时,也提醒人们要关心身边的老人,陪伴他们、照顾他们,让他们感受到温暖和关怀。
重阳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也是中华文化的一部分。
它弘扬了家庭和睦、亲情深厚的价值观念,让我们更加珍惜身边的人和时光。
今天,我向大家介绍了重阳节的由来和习俗,希望大家能够在这个节日里以亲情为纽带团聚在一起,共度美好时光。
谢谢大家!以上就是我为大家带来的小先生重阳节播送稿,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一些了解和启发。
谢谢!小先生重阳节播送稿 (2)精选2篇(二)主持人:亲爱的听众朋友们,大家好!欢迎收听XX电台。
今天是重阳节,也是我们传统的节日--重阳节。
重阳节是每年农历九月初九,象征着阳气最旺盛的日子,被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重阳节的广播稿(通用11篇)

重阳节的广播稿(通用11篇)重阳节的广播稿1甲:黄兴小学新苗小广播。
乙:黄兴小学新苗小广播。
合:现在开始播音。
甲:我是主持人邹xx乙:我是主持人杨xx甲:今天的节目有《新闻串串烧》、《音乐新视听》。
乙:首先让我们进入《新闻串串烧》环节,再过几天,就是农历9月9日重阳节了,今天让我们来说一说重阳节的话题。
甲:重阳节又称”老人节“。
因为古老的《易经》中把”六“定为阴数,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日月并阳,两九相重,故而叫重阳,也叫重九。
乙:重阳节是个历史悠久的节日,早在战国时期就已经形成,到了唐代,重阳被正式定为民间的节日,此后历朝历代沿袭至今。
甲:重阳节有很多习俗,首先有登高的习俗,金秋九月,天高气爽,这个季节登高远望可达到心旷神怡、健身祛病的目的。
乙:和登高相联系的还有吃重阳糕的.风俗。
”高“和”糕“谐音,作为节日食品,最早是庆祝秋粮丰收、喜尝新粮的用意,之后民间才有了登高吃糕,取步步高的吉祥之意。
甲:重阳日,历来还有赏菊花的风俗,所以古来又称菊花节。
农历九月俗称菊月,节日举办菊花大会,倾城的人潮赴会赏菊。
在汉族古俗中,菊花象征长寿。
乙:除了赏菊花外,还有饮菊花酒的传统习俗,菊花酒在古代被看作是重阳必饮、祛灾祈福的”吉祥酒“。
甲:重阳节还有佩茱萸的风俗,因此又被称为”茱萸节“。
茱萸是重阳节的重要标志。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这是诗人王维在重阳节思念亲人时的感受。
乙:在我国民俗观念中,九九重阳,因为与”久久“同音,包含有生命长久、健康长寿的寓意。
甲:我国地大物博,各地重阳节的风俗各有差异,在河北省的香河县九月九日,有姻亲关系的家庭会互相送礼,称为”追节“。
乙:在山东。
重阳节的时候,有吃辣萝卜汤的习俗,有谚语道:”喝了萝卜汤,全家不遭殃“。
甲:在安徽的铜陵县,以九日重阳为龙烛会,以迎山神。
削竹马为戏,据说可以驱逐瘟疫。
乙:在福建的长汀县,重阳节的时候,农家采田中毛豆相馈赠,称为毛豆节。
关于重阳节的广播稿(5篇范文)

关于重阳节的广播稿(5篇范文)第一篇:关于重阳节的广播稿关于重阳节的广播稿在广播站锻炼的同学们都知道,广播前都会预先做好广播稿,没有广播稿就不会有好的广播效果,那么应当如何写广播稿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关于重阳节的广播稿,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开始曲:播放《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一分钟左右)男:敬爱的老师女:亲爱的同学们合:大家中午好!男:伴随着熟悉的歌曲,红领巾广播站又和大家见面了。
今天的红领巾广播由我们603中队主持。
我是主持人xxx女:我是主持人xxx。
女:xxx,那你知道今年的重阳节是几月几日吗?男:我当然知道了,是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九。
女:每逢重阳节,人们便会登高望远,感觉天是那是那样的蓝,山是那样的青,大地到处是金灿灿的丰收景象。
置身于这样舒适的环境中,真叫人心旷神怡!同学们,你们知道重阳节登高的来历吗?下面请xxx来给我们讲一讲吧。
传说古时候,有个地方出现了瘟魔,每年农历九月初九,就会来传播瘟疫,让百姓们苦不堪言。
一位名叫桓景的年轻人,决心除掉瘟魔,他历尽千辛万苦找到山里的神仙,刻苦得跟神仙学习武艺。
一年之后,桓景就要下山了。
临行前,神仙不仅送给他一把青龙剑,还给了他一包茱萸叶和一瓶菊花酒。
回家后,桓景给每个人一片茱萸叶,让每个人都喝了一口菊花酒,这样大家就不怕瘟魔了。
九月初九这天,瘟魔又像往年一样出现了,桓景与他搏斗了整整一天,终于砍下了文瘟魔的头。
为了世世代代纪念桓景,也为了大家重新过上幸福安宁的日子,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九,人们便臂插茱萸,肩背菊花酒,外出登高。
这便是传说中“重阳节”登高的来历。
男:同学们,除了登高望远,重阳节还有很多风俗呢!请听下面的介绍。
(学生一)重阳登高,是重阳节主要习俗。
历代以来,老百姓每到九月九日,都成群结队去爬山登山。
住在江南平原的.百姓苦干无山可登,无高可攀,就仿制米粉糕点,再在糕面上插上一面彩色小三角旗,借以示登高(糕)避灾之意。
(学生二)重阳节还有插茱萸的风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重阳节演讲稿)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
编号:YB-BH-077046
关于重阳节的广播稿Broadcast draft of Chongyang Festival
关于重阳节的广播稿
开始曲:播放《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一分钟左右)
【男】敬爱的老师
【女】亲爱的同学们
【合】大家中午好!
【男】伴随着熟悉的歌曲,红领巾广播站又和大家见面了。
今天的红领巾广播由我们603中队主持。
我是主持人xxx
【女】我是主持人xxx。
【女】xxx,那你知道今年的重阳节是几月几日吗?
【男】我当然知道了,是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九。
【女】每逢重阳节,人们便会登高望远,感觉天是那是那样的蓝,山是那样的青,大地到处是金灿灿的丰收景象。
置身于这样舒适的环境中,真叫人心旷神怡!同学们,你们知道重阳节登高的来历吗?下面请xxx来给我们讲一讲吧。
传说古时候,有个地方出现了瘟魔,每年农历九月初九,就会来传播瘟疫,让百姓们苦不堪言。
一位名叫桓景的年轻人,决心除掉瘟魔,他历尽千辛万苦找到山里的神仙,刻苦得跟神仙学习武艺。
一年之后,桓景就要下山了。
临行前,神仙不仅送给他一把青龙剑,还给了他一包茱萸叶和一瓶菊花酒。
回家后,桓景
给每个人一片茱萸叶,让每个人都喝了一口菊花酒,这样大家就不怕瘟魔了。
九月初九这天,瘟魔又像往年一样出现了,桓景与他搏斗了整整一天,终于砍下了文瘟魔的头。
为了世世代代纪念桓景,也为了大家重新过上幸福安宁的日子,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九,人们便臂插茱萸,肩背菊花酒,外出登高。
这便是传说中“重阳节”登高的来历。
【男】同学们,除了登高望远,重阳节还有很多风俗呢!请听下面的介绍。
(学生一)重阳登高,是重阳节主要习俗。
历代以来,老百姓每到九月九日,都成群结队去爬山登山。
住在江南平原的百姓苦干无山可登,无高可攀,就仿制米粉糕点,再在糕面上插上一面彩色小三角旗,借以示登高(糕)避灾之意。
(学生二)重阳节还有插茱萸的风俗。
茱萸,也叫越椒,是一种中药植物,气味辛烈,古人认为折了插在头上,可以防止恶浊邪气的侵袭;燃熏后可以避虫害,在这“百足之虫,死而未僵”之时,熏佩以避之,犹似端午节熏雄黄一样,是很符合传统卫生习惯的。
(学生三) 重阳节正是一年的金秋时节,菊花盛开,据传赏菊及饮菊花酒的习俗,起源于晋朝大诗人陶渊明。
陶渊明以隐居出名,以诗出名,以酒出名,也以爱菊出名;后人效之,遂有重阳赏菊之俗。
旧时文人士大夫,还将赏菊与宴饮结合,以求和陶渊明更接近。
北宋京师开封,重阳赏菊之风盛行,当时的菊花就有很多品种,千姿百态。
民间还把农历九月称为“菊月”,在菊花傲霜怒放的重阳节里,观赏菊花成了节日的一项重要内容。
清代以后,赏菊之习尤为昌盛,且不限于九月九日,但仍然是重阳节前后最为繁盛。
【男】历代诗人都喜欢重阳登高赋诗,唐代大诗人工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
远客思乡之情,深切感人。
【女】“夕阳无限好,人间重晚情”。
“重阳节”自古还有敬老的含义。
江南一带,出嫁的姑娘要在这一天回娘家探亲,孝敬父母和兄嫂:儿子要在这一天为老人置办过冬的棉衣,换上松软的被子。
因此,“重阳节”又被称为“老人节”,他寄托了儿女对父母、青年人对老年人的深深热爱与敬重。
接下来,请听小故事《郭爱香孝敬老人》。
『背景音乐』:
郭爱香是河南郑州小学六年级的学生。
在她九岁那年,郭爱香的父母双双因公致残,丧失了劳动和行走的能力。
每天早晨,郭爱香很早就起床,先做饭,然后推来轮椅,照顾父母和姥姥起床,再倒好洗脸水,服侍他们洗脸吃饭后,她才匆匆吃完饭去上学。
晚上,她先照顾他们吃饭,等给他们洗完后,自己洗完碗筷,收拾好了家务才开始做作业。
到星期天,郭爱香就给全家人洗衣服,为了他们生活得愉快,国爱香起早贪黑把家里打扫得干干净净,还挤出时间陪父母和姥姥说说话,给他们读报纸。
郭爱香非常懂事,她生活很简朴,父母给她的零用钱,她都攒起来给老人买水果吃。
有一次,父亲病了,国爱香推着轮椅把他送到医院,并日夜陪伴着他,直到父亲的病好了,她才回到学校学习。
繁重的家务活并没有把国爱香吓倒,相反,她把自己家里的不幸化为前进的动力,学习非常刻苦,成绩一直在年级组里名列前茅。
艰苦的生活反而给了她乐观向上的开朗性格,使这个家庭充满了欢笑和希望。
【男】同学们,尊老爱老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作为新世纪的一代,我们一定要把这种美德传承和发扬光大。
【女】那就让我们一起念首儿歌吧!
小朋友,要记牢,敬重长辈很重要。
晚上睡前要问安,早上见了要问早。
进出家门要招呼,礼貌用语不可少。
天天做到不能忘,长辈见了哈哈笑
【男】时间过得真快,同学们,又到说再见的时候了。
【女】亲爱的同学们,我们衷心地祝愿:红领巾广播站能成为你的良师益友,愿它能带走你所有的烦恼,为你带去无尽的欢乐;
【男】愿它能给你留下美好的回忆,伴随你度过金色的童年。
【女】感谢大家的收听,本次播音到此结束,再见。
【男】再见!
可以在这输入你的名字
You Can Enter Your Name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