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克定律实验报告Word版
胡克定律

Y轴为“力”,得到一条“F - s”图线;
11、“锁定”该图线,更换不同的弹簧,可得到另一条“F - s”图线;
12、比较两条“F - s”图线的差异并分析其原因。
建议:换用橡皮筋等其他弹性材料,重复实验,观察实验结果的区别,讨论其成因。
实验
装置
实验数据
图片
备注
实验案例1:胡克定律
7、点击“绘图”,选择X轴为“s”,Y轴为“F 1”,得到一组数据点;
8、观察可见数据点排列具有明显的线性特征,点击“拟合”,选取“线性拟合”,发现拟合线与数据点基本重合且通过原点,可以推断弹力的大小与弹簧伸长的距离成正比关系;
9、将位移传感器接入数据采集器的第一通道,力传感器接入第二通道,将位移接收模块固定在弹簧的上方,发射模块与力传感器固定在一起;
内力F之间有以下关系:F=ks(k为弹性系数)
目的
探究弹簧的伸长长度与弹力的关系
器材
DIS、计算机、螺旋弹簧组、透明塑料尺、彩色圆片
实验
步骤
1、把弹簧固定在铁架台上,弹簧可上下自由拉伸,将彩色圆片穿入弹簧,定位在其下端并保持水平,用作显示弹簧伸长幅度的游标;
2、将透明塑料尺固定在铁架台上;
3、将力传感器接入数据采集器,传感器的测钩向上连接弹簧;
4、手持力传感器,对传感器进行软件调零,打开“计算表格”;
5、向下拉力传感器,透过塑料尺观察彩色圆片的位置,每拉动0.01m,手动记录一次数据;
6、在计算表格中,增加变量“s”代表弹簧伸长长度,输入对应的值,设置自由表达式
“k=F 1 /s”,得到一组实验数据,点击“求平均”得出各列的平均值;
胡克定律

实验三: 胡克定律 一、实验装置 二、实验步骤
(1)将弹簧挂起来,用刻度尺测出弹簧没有挂勾码时的长度l 0(弹簧的原长),并填入表1。
(2)按记录表将不同质量的钩码挂在弹簧上,平衡后用刻度尺测出弹簧伸长以后的长度l ,并填入表1。
(3)根据x = l -l 0,算出对应的伸长量
(4)分析得到的数据,观察得出弹簧弹力与伸长量的关系。
(5)更换另一个弹簧,重复上述实验过程,并把数据记入表2中
在不超出弹簧弹性限度的前提下,将不同质量的物体挂在弹簧上,平衡后分别测出弹簧伸长的长度,在表1中记录下实验数据,并计算出相应的结果。
表1 实验数据记录表
弹簧的原长:l 0=_________cm
根据二力平衡条件可知,物体平衡时所受到的重力与弹簧对它的作用力F 大小相等。
想一想,F 的大小与弹簧的伸长量x 有何关系?如果压缩弹簧,结果会怎样?我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_____
表2 实验数据记录表
弹簧的原长:l 0=_________cm
想一想,F 的大小与弹簧的伸长量x 有何关系?如果压缩弹簧,结果会怎样?我的结论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_____
实验结论:胡克定律: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弹力与形变量成正比。
三、练习 1、
2、
弹簧的伸长(或缩短)量
弹簧的劲度系数,大小与弹簧的丝的粗细、材料、) 弹簧的弹力。
弹簧劲度系数测量实验报告

弹簧劲度系数测量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1、学会使用胡克定律测量弹簧的劲度系数。
2、掌握使用不同测量工具和方法进行实验数据的采集和处理。
3、培养实验操作能力和数据分析能力,提高科学素养。
二、实验原理胡克定律指出,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量与所受的外力成正比,其数学表达式为:$F = kx$,其中$F$是弹簧所受的外力,$x$是弹簧的伸长量,$k$是弹簧的劲度系数。
通过测量弹簧在不同外力作用下的伸长量,绘制出$F x$图像,其斜率即为弹簧的劲度系数。
三、实验器材1、弹簧若干(不同规格)2、砝码(或已知质量的重物)若干3、刻度尺4、铁架台5、游标卡尺6、坐标纸四、实验步骤1、测量弹簧的原长$L_0$使用刻度尺测量弹簧在未悬挂重物时的长度,重复测量三次,取平均值记录为弹簧的原长$L_0$。
2、安装实验装置将弹簧竖直悬挂在铁架台上,确保弹簧稳定且不与其他物体接触。
3、逐次增加砝码测量弹簧伸长量从少量砝码开始,逐渐增加砝码的数量,每次增加后等待弹簧稳定,用刻度尺测量弹簧的总长度$L$,则弹簧的伸长量$x = L L_0$。
记录每次增加砝码后的弹簧伸长量和所对应的砝码质量(或重力)。
4、用游标卡尺测量弹簧的直径在弹簧的不同位置测量多次直径,取平均值,用于计算弹簧的横截面积。
5、绘制$F x$图像以所受外力$F$(重力)为纵坐标,伸长量$x$为横坐标,在坐标纸上绘制出$F x$图像。
五、实验数据记录与处理1、弹簧原长测量数据|测量次数|1|2|3|||||||长度(cm)|_____|_____|_____||平均值(cm)|_____|2、弹簧伸长量和外力数据|砝码质量(g)|50|100|150|200|250|||||||||弹簧总长度(cm)|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伸长量(cm)|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弹簧直径测量数据|测量次数|1|2|3|4|5|||||||||直径(mm)|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平均值(mm)|_____|根据测量数据,计算弹簧所受外力$F$(重力$F = mg$,其中$m$为砝码质量,$g$取 98 N/kg)。
胡克定律 实验报告

胡克定律实验报告胡克定律实验报告引言胡克定律是描述弹性力学中弹簧的力学性质的基本定律之一。
本实验旨在通过测量弹簧的伸长量与受力之间的关系,验证胡克定律,并探究弹簧的弹性系数。
实验装置与方法实验装置包括一根弹簧、一台称重器、一根细线及一组不同质量的物体。
首先,将弹簧固定在水平台上,然后在弹簧下方悬挂一组不同质量的物体。
通过称重器测量悬挂物体的质量,并记录弹簧的伸长量。
实验结果与数据处理在实验过程中,我们固定了弹簧的一端,并在另一端悬挂了不同质量的物体。
通过测量弹簧的伸长量,我们得到了以下数据:质量(kg)伸长量(m)0.1 0.010.2 0.020.3 0.030.4 0.040.5 0.05根据胡克定律,弹簧的伸长量与受力成正比。
我们可以通过绘制质量与伸长量的图表来验证这一定律。
在图表中,横轴表示质量,纵轴表示伸长量。
通过将实验数据绘制在图表上,我们可以观察到一条直线,说明质量与伸长量之间确实存在线性关系。
通过线性回归分析,我们可以得到斜率k,即弹簧的弹性系数。
根据实验数据,我们计算出弹性系数k为0.1 N/m。
讨论与结论通过本实验,我们验证了胡克定律,并成功测量了弹簧的弹性系数。
实验结果与理论预期一致,说明胡克定律在实验中得到了有效的验证。
然而,实际情况中,弹簧的弹性系数可能会受到一些因素的影响,如弹簧的材料、制造工艺等。
因此,在实际应用中,我们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对弹簧的弹性系数进行修正。
此外,本实验仅考虑了弹簧在小范围内的伸长情况。
在大范围内的伸长情况下,弹簧的力学性质可能会发生变化,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实验来探究。
总之,胡克定律是弹簧力学的基础,通过本实验我们对胡克定律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通过测量弹簧的伸长量与受力之间的关系,我们验证了胡克定律,并成功测量了弹簧的弹性系数。
这对于理解和应用弹簧力学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1] 弹簧力学与弹簧设计[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08.[2] 弹簧力学的基本原理与应用[J]. 物理实验, 2015, 35(3): 45-48.。
胡克定律

F/ N 3.5
3.0
2.5 2.0 1.5 1.0
0.5
0 2
4
6
8
x/ ×10-2m
变式:△F=K△X
三、F—x图象
F=kx
弹性限度
F=k(x-x0)
【例】甲、乙两弹簧的伸长量与弹力关系图象如图: (1)乙图象上端成为曲线是 因为 超出了弹性限度 。 (2)两根弹簧的劲度系数分别为 甲弹簧为 66.7 N/m, 乙弹簧为 200 N/m。 (3)若要制作一个精确度较高的弹簧秤,应选 弹簧 甲 (填“甲”或“乙”)。
29.65
22.20 23.40
弹力F/N 伸长量x/×10-2m
0.5 1.20
1.0 2.40
1.5 3.65
2.0 4.90
2.5 6.15
3.0 7.40
3.5 8.65
4、F—x图象 结论:F ∝ X 二、胡克定律: 表达式:F=KX
K---劲度系数
(单位:N/m)
F k 直线斜率: x
四、轻质弹簧两边拉力永远相等!
F=100N F=100N
F=100N
【例】一条轻绳承受拉力为1000N就会拉断,若用此 绳来进行拨河比赛,两边拉力都是600N,则[ B ] A、一定会断 B、一定不会断 C、可能断、可能不会断 D、只要绳子两边拉力相等,不管拉力多大,二力平 衡。绳子永远不会断。
Hale Waihona Puke 挑战一下: 用同一弹簧拉物体,所用外力F相同,在下 列四种情况下,弹簧伸长量关系是[ ]
静止 匀速运动
F
①
减速运动
F
②
加速运动
F
③ ④
F
B、 ④的伸长量最大
胡克定律实验报告[汇编]
![胡克定律实验报告[汇编]](https://img.taocdn.com/s3/m/f5a0c13f6d85ec3a87c24028915f804d2b168795.png)
胡克定律实验报告[汇编]背景胡克定律是描述弹性力学的一条定律,描述物体被弹簧等弹性体拉伸或压缩产生的力的大小与伸长或缩短的长度之间的关系。
其数学表达式为F=kx,其中F为弹性力,k为弹性系数,x为物体的伸长或缩短长度。
目的本实验的目的是通过测量弹簧拉伸产生的力和伸长长度之间的关系来验证胡克定律。
原理胡克定律可以用下面的简单实验来验证:将一个弹簧固定在一端,另一端悬挂一个质量m。
当弹簧拉伸时,质量受到弹性力的作用,产生加速度。
根据牛二定律可得:F=ma其中F为弹性力,m为质量,a为加速度。
由于弹性体在悬挂质量下的伸长长度x与加速度a成正比,因此可将F=kx,其中k为弹性系数。
实验装置实验需要用到的装置有:1.弹簧2.质量块3.板秤4.直尺5.计时器实验步骤1.将弹簧挂在一个固定的支架上,确保弹簧完全垂直,并且前方没有阻拦影响振动。
2.在弹簧下方连接质量块,并逐渐增加质量,使弹簧伸长。
3.在每次加质量后,记录板秤上的示数和弹簧下端的伸长长度,并计时10秒钟。
4.重复步骤2和3,增加质量,直至达到一定的值。
6.用数据分析软件绘制示数与伸长长度之间的图像,读取直线斜率得到弹性系数k。
7.根据弹性系数k计算出每个质量块下的弹簧伸长长度,将计算值与实际值比较,验证胡克定律。
结果和分析本实验使用的弹簧的弹性系数为6.5 N/m。
通过实验和数据分析,得到示数与伸长长度之间的线性关系,如图所示。
y=0.007x+0.18由于直线斜率为0.007,因此弹性系数k为0.007 N/m。
对于每个质量块下的伸长长度,根据胡克定律计算得到的值与实际测量值之间的误差小于0.2 cm,符合实验的精度要求,因此可认为胡克定律得到了验证。
结论在本实验中,通过测量弹簧的伸长长度和拉伸产生的力,验证了胡克定律在弹性体拉伸和伸长的情况下成立的特性。
实验的结果表明,弹簧的弹性系数可以通过数据分析和绘图的方式得到,并通过与实际测量值进行比较来验证胡克定律的正确性。
八年级物理教案之胡克定律.doc

八年级物理教案之胡克定律
胡克定律
前边我们定性地研究了弹力的大小,下面定量地研究弹簧的弹力跟哪些因素有关。
实验:在一个后面附有长度刻度的弹簧上面挂钩码,当钩码的数量增加时,弹簧中的弹力加大,弹簧的伸长增大,把读出的数据记录在表中。
分析实验数据可以得到胡克定律:弹簧弹力的大小f跟弹簧伸长的长度成正比。
写成公式为f=kx
k为劲度系数,跟弹簧丝的粗细、材料、弹簧的直径、绕法、弹簧的长度等量有关,这个量反映了弹簧的特性。
例:有一根弹簧的长度是15厘米,在下面挂上0.5千克的重物后的长度变成了18厘米,求弹簧的劲度系数。
总结:发生形变的物体由于要恢复原状,对与它接触的物体会产生力的作用,这种力叫做弹力。
定性地分析弹力的大小:跟物体发生的形变有关,跟形变物体的弹性有关。
胡克定律实验报告

引言概述:本文是关于胡克定律实验的报告,旨在通过实验数据和分析,力图揭示弹簧的物理性质以及胡克定律的应用。
本篇报告是胡克定律实验的第二部分,主要包括五个大点的阐述,分别是实验目的、实验装置和原理、实验步骤、实验结果与分析以及实验结论。
正文内容:一、实验目的:1.确定弹簧的弹性系数k;2.验证胡克定律的准确性;3.探究弹簧长度与弹力之间的关系;4.分析实验误差,提高实验的准确性。
二、实验装置和原理:1.实验装置:弹簧、质量盘、质量挂钩、尺子、验针、指示器、重物等;2.胡克定律原理:依据胡克定律,弹簧的弹力与其形变量成正比,即F=kx,其中F为弹力,k为弹簧的弹性系数,x为形变量。
三、实验步骤:1.确定弹簧的自然长度;2.将质量盘挂在弹簧下方,并记录质量盘的质量;3.逐步挂载质量挂钩并记录弹簧的伸长量;4.重复上述步骤多次,取平均值;5.绘制弹簧伸长量与挂载质量之间的关系曲线。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测量了弹簧的自然长度为L0,质量盘的质量为M;2.实验数据显示了弹簧伸长量与挂载质量之间的线性关系;3.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出弹簧的弹性系数k;4.通过比较实测数值与计算数值,验证了胡克定律的准确性;5.通过分析实验误差,提出了实验改进的建议。
五、实验结论:1.弹簧的弹性系数k可以通过实验测量得到;2.弹簧的伸长量与挂载质量之间满足胡克定律的线性关系;3.实验结果验证了胡克定律的准确性;4.实验误差可通过仪器精度提高和实验操作改进来减小;5.本实验为深入了解弹簧性质和胡克定律的应用提供了基础。
总结:本实验通过测量弹簧的伸长量和挂载质量,验证了胡克定律的准确性。
实验结果表明弹簧的伸长量与挂载质量之间存在线性关系,且该关系可以用胡克定律的数学表达式F=kx来描述。
实验结论对深入理解胡克定律和弹簧的物理性质具有重要意义。
同时,通过分析实验误差,提出了改进实验准确性的建议。
本实验为物理实验教学和科学研究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胡克定律及其拓展(传统实验)
实验目的
1.探究弹性限度内引起弹簧形变的外力F与弹簧的形变量x之间是否成正比,即验证F∝x是否成立;
2.探究弹性限度内弹簧的劲度系数与其匝数之间是否成反比,即验证k∝1
N
是否
成立。
3.用作图标记法直接获取F-X的图像
实验原理
胡克定律的表达式为F=-k·x或△F=-k·Δx,其中k是常数,是物体的劲度(倔强)系数。
在国际单位制中,F的单位是牛,x的单位是米,它是形变量(弹性形变),k的单位是牛/米。
劲度系数在数值上等于弹簧伸长(或缩短)单位长度时的弹力。
弹性定律是胡克最重要的发现之一,也是力学最重要基本定律之一。
胡克的弹性定律指出:弹簧在发生弹性形变时,弹簧的弹力F和弹簧的伸长量(或压缩量)x成正比,即F= -k·x 。
k是物质的弹性系数,它由材料的性质所决定,负号表示弹簧所产生的弹力与其伸长(或压缩)的方向相反。
1.用弹簧挂钩上加一定质量的钩码,使得弹簧发生形变,其形变量(伸长量)为x,通过计算验证F∝x;
2.控制弹簧的匝数N,然后通过计算求出弹簧的劲度系数k并验证k∝1
N。
3.用作图标记法画出F-X图像
实验器材
刻度尺、铁架台(带铁夹)四个弹簧白板卷尺钩码实验步骤
课题一:
1.固定弹簧,用刻度尺测出弹簧长度l
;
2.在其弹性限度内用钩码在弹簧挂钩上加一个力F
1
,用刻度尺测出弹簧此时长度
l
1
;
3.仿照步骤2,得到F
2,F
3
,F
4
,F
5
,F
6
和l
2
,l
3
,l
4
,l
5
,l
6
;
4.换用另一根弹簧,重复1-3步;
5.整理器材。
课题二:
1.固定弹簧,用刻度尺测出弹簧长度l
;
2.使弹簧匝数为N
1,在其弹性限度内用钩码在弹簧挂钩上加一个力F
1
,用刻度尺
测出弹簧此时长度l
1
;
3.仿照步骤2,得到N
2,N
3
,N
4
,N
5
,N
6
,F
2
,F
3
,F
4
,F
5
,F
6
和l
2
,l
3
,l
4
,l
5
,l
6
;
4.换用另一根弹簧,再重复1-3步5次;
5.
整理器材。
图一
图二图三
课题三:
1.将四个弹簧悬挂在铁架台上,用毫米刻度尺量出弹簧的长度。
2.在弹簧下挂1个钩码,用毫米刻度尺量出此时弹簧的长度l 1。
3.分别在弹簧下挂 2、3、4个钩码,依次量出相应的弹簧长度l 2l 3l 4。
5.以力为纵坐标,以弹簧的伸长量为横坐标,在坐标纸上描点。
6.按照坐标图中各点的分布与走向,尝试作出一条平滑的直线。
所画的点不一定
正好在这条直线上,但要注意使直线两侧的点数大致相同
7.用作图标记法直接获取F-X 的图像 8.整理器材
实验数据的处理和分析 课题一
F (N ) l 0(cm )
l (cm )
x=l-l 0(cm )
k F x
=
(N ·m -1
) 1 0.5 10.00 11.90 1.90 26.3 2 1.0 10.00 14.00 4.00 25 3 1.5 10.00 16.00 6.00 25 4 2.0 10.00 18.00 8.00 25 5 2.5 10.00 19.90 9.90 25.3 6
3.0
10.00
21.90
11.90
25.2
F (N ) l 0(cm )
l (cm )
x=l-l 0(cm )
k F x
=
(N ·m -1
) 1
0.5
9.50 12.80
3.30 15.2
图四
表一
表二
4 2.012.1025.2013.1015.3700.014
3
数据处理
课题一
课题二表六表七
课题三
实验结论
1.在弹性限度内,引起弹簧形变的外力F 与弹簧的形变量x 之间成正比关系,即F ∝x ;
2.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劲度系数与其匝数之间成反比关系,即k ∝1
N。
误差分析
1.在刻度尺读数时可能存在一定的偶然误差,但可以通过多次重复操作减少偶然
表八
图五
误差对实验造成的影响;
2.在控制弹簧匝数时,未保证每次操作时匝数为整数,造成偶然误差。
3.系统误差,由于弹簧自身重力,测得的弹簧原长会有误差。
注意事项
1.在刻度尺读数时可能存在一定的偶然误差,多次重复操作,减小误差。
2.实验中必须保证所测的力在弹簧的弹性限度内
3.保持弹簧竖直,别和白板有摩擦
4.弹簧不宜过软以免弹簧被拉伸时超出它的弹性限度
思考题
(一)设计胡克定律实验时,弹簧竖直悬挂好,还是水平放置好?
水平放置好。
二者细微的变化其实反映的是实验测量内容的问题: 弹簧竖直悬挂测量时, 由于弹簧自身重力的影响, 实际上测的不是弹力与形变量的关系, 而是弹簧弹力变化量与弹簧形变量的变化量之间的关系; 而弹簧水平放置测量的才是弹簧弹力与形变量的关系。
(二)本实验中那些因素能够使实验结果产生误差?如何提高精度?
1.用刻度尺读数时产生偶然误差。
多次测量取平均值
2.钩码质量不均。
使用钩码前先用电子称称一下,挑选质量差不多的
3.弹簧的重力而引起的弹簧原长L0不准。
(三)
使用作图标记法应当注意什么?
按照坐标图中各点的分布与走向,尝试作出一条平滑的直线。
所画的点不一定正好在这条直线上,但要注意使直线两侧的点数大致相同。
友情提示:本资料代表个人观点,如有帮助请下载,谢谢您的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