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稗地煤矿环评(公示本)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公示本)项目名称:保德县中旺达建材科技有限公司新建混凝土搅拌站及机制砂项目建设单位:保德县中旺达建材科技有限公司编制日期:二○一八年十一月保德县中旺达建材科技有限公司新建混凝土搅拌站及机制砂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修改说明保德县环境保护局于2018年12月9日在太原市主持召开了《保德县中旺达建材科技有限公司新建混凝土搅拌站及机制砂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技术审查会,根据专家的意见,对报告进行了修改和补充,具体修改内容如下:项目东侧 项目西侧项目南侧 项目北侧《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编制说明《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由具有从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资质的单位编制。
⒈项目名称—指项目立项批复时的名称,应不超过30个字(两个英文字段作一个汉字)。
⒉建设地点—指项目所在地详细地址,公路、铁路应填写起止地点。
⒊行业类别—按国标填写。
⒋总投资—指项目投资总额。
⒌主要环境保护目标—指项目区周围一定范围内集中居民住宅区、学校、保护文物、风景名胜区、水源地和生态敏感点等,应尽可能给出保护目标、性质、规模和距厂界距离等。
⒍结论与建议—给出本项目清洁生产、达标排放和总量控制的分析结论,确定污染防治措施的有效性,说明本项目对环境造成的影响,给出建设项目环境可行性的明确结论。
同时提出减少环境影响的其他建议。
⒎预审意见—由行业主管部门填写答复意见,无主管部门项目,可不填。
⒏审批意见—由负责审批该项目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复。
项目基本情况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环境简况环境质量现状评价适用标准建设项目工程分析建设项目工程分析25项目主要污染物产生及预计排放情况环境影响分析—。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关于公布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推荐单位名单(第二批)的公告-环发[2003]169号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关于公布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推荐单位名单(第二批)的公告-环发[2003]169号](https://img.taocdn.com/s3/m/69baf9edf71fb7360b4c2e3f5727a5e9856a27c7.png)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关于公布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推荐单位名单(第二批)的公告正文:----------------------------------------------------------------------------------------------------------------------------------------------------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关于公布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推荐单位名单(第二批)的公告(环发[2003]169号)为进一步宣传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推动和促进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开展,更好地为规划编制部门提供环境影响评价方面的技术支持和技术服务,经有关部门和专家推荐,我局对申请开展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单位进行了审核与遴选,现将第二批43个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推荐单位名单予以公布。
特此公告。
附件: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推荐单位名单(第二批)二00三年十月十三日附件: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推荐单位名单(第二批)┌───┬────────────────────┬───┐│序号│单位名称│所在地│├───┼────────────────────┼───┤│1.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北京│├───┼────────────────────┼───┤│2. │交通部规划研究院│北京│├───┼────────────────────┼───┤│3. │交通部科学研究院│北京│├───┼────────────────────┼───┤│4. │交通部环境保护中心│北京│├───┼────────────────────┼───┤│5. │交通部水运科学研究所│北京│├───┼────────────────────┼───┤│6.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北京│├───┼────────────────────┼───┤│7. │中国水电工程顾问集团公司│北京│├───┼────────────────────┼───┤│8. │江河水利水电咨询中心│北京│├───┼────────────────────┼───┤│9. │农业部环境保护科研监测所│天津│├───┼────────────────────┼───┤│10. │石家庄市环境保护研究所│河北│├───┼────────────────────┼───┤│11. │河北冶金研究院│河北│├───┼────────────────────┼───┤│12. │邯郸市环境保护研究所│河北│├───┼────────────────────┼───┤│13. │河北科技大学│河北│├───┼────────────────────┼───┤│14. │山西省化工设计院│山西│├───┼────────────────────┼───┤│15. │煤炭工业部太原设计研究院│山西│├───┼────────────────────┼───┤│16. │内蒙古林业科学研究院│内蒙古│├───┼────────────────────┼───┤│17. │沈阳环境科学研究所│辽宁│├───┼────────────────────┼───┤│18. │大连市环境科学设计研究院│辽宁│├───┼────────────────────┼───┤│19. │大连理工大学环境工程研究所│辽宁│├───┼────────────────────┼───┤│20. │哈尔滨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黑龙江│├───┼────────────────────┼───┤│21.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上海│├───┼────────────────────┼───┤│22. │南京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所│江苏│├───┼────────────────────┼───┤│23. │国电环境保护研究所│江苏│├───┼────────────────────┼───┤│24. │中国冶金建设集团马鞍山钢铁设计研究总院│安徽│├───┼────────────────────┼───┤│25. │煤炭工业部合肥设计研究院│安徽│├───┼────────────────────┼───┤│26.│河南省环境保护研究所│河南│├───┼────────────────────┼───┤│27. │武汉市钢铁设计研究总院│湖北│├───┼────────────────────┼───┤│28. │铁道第四勘察设计院│湖北│├───┼────────────────────┼───┤│29. │湖北省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站│湖北│├───┼────────────────────┼───┤│30. │中国地质大学│湖北│├───┼────────────────────┼───┤│31. │中山大学│广东│├───┼────────────────────┼───┤│32.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广东│├───┼────────────────────┼───┤│33. │深圳市环境科学研究所│广东│├───┼────────────────────┼───┤│34.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广东│├───┼────────────────────┼───┤│35. │海南瑞岛环境顾问有限公司│海南│├───┼────────────────────┼───┤│36. │中国人民解放军后勤学院环境保护科学研究所│重庆│├───┼────────────────────┼───┤│37. │重庆交通科研设计院│重庆│├───┼────────────────────┼───┤│38. │贵州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贵州│├───┼────────────────────┼───┤│39. │国家电力公司贵阳勘测设计研究院│贵州│├───┼────────────────────┼───┤│40.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陕西│├───┼────────────────────┼───┤│41.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西安分院│陕西│├───┼────────────────────┼───┤│42. │甘肃经纬环境工程技术有限公司│甘肃│├───┼────────────────────┼───┤│43. │西北矿冶研究院│甘肃│└───┴────────────────────┴───┘——结束——。
煤炭企业环境影响报告书

1、项目概况1.1现有工程概况1.1.1现有工程所在位臵及周围环境概况禹州市文殊镇贡鑫煤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贡鑫煤矿)是由原枣园村煤矿与贺庙村煤矿(又名金牛煤矿以下称金牛煤矿)整合而成。
位于禹州市西南30km,距文殊镇政府西2.5km,现开采二1煤层,生产能力原二个矿均为6万吨/年。
枣园村煤矿始建于1982年,1986年竣工投产,开采二1煤层,二立井开拓,走向长臂式采煤方法,人力推车轨道运输方式。
金牛煤矿始建于1998年,2003年停产闭坑,开采二1煤层,开采方式同枣园村煤矿,现地下资源已枯竭。
枣园村周围为浅山丘陵,基本属于平原地带,海拔高度标高260—380米,相对高差为115米,地表冲沟发育,矿山周围未发现大的断裂构造与远处水体相通。
矿区东侧1200米有冲沟,排水通过山沟与南部约3公里的季节河流孟湾小河相通,下游与蓝河相连,蓝河出禹州市进入平顶山郏县后向下游约30公里入北汝河。
枣园村煤矿的矿井水及生活废水排入上述自然排水沟,除供附近农田灌溉外,多余部分排入东侧山沟。
孟湾小河为该矿周围主要的地表水。
孟湾小河目前水质较好,可达到IV类水体,下游蓝河断水质可达到III类水体, 但尚未遭受严重污染。
北汝河许昌段大陈闸水库是许昌市工业和生活用水饮用水地表水源地,水质常年可保持在地表水III类标准。
区内主要为丘陵,植被丰富。
种植的农作物为玉米、小麦等,亩产量一般在300公斤左右。
1.1.2 现有工程生产规模据《禹州市文殊镇枣园村煤矿二1煤层开发利用方案》枣园村和金牛煤矿二个井实际生产能力均为6万吨/年。
两个矿井东南边界相连,分别建有工业广场等,占地相同均为17330m2(约26亩)。
1.1.3现有工程生产及排污现状⑴现有工程生产情况现有工程共有两个矿井,其中金牛煤矿已于2003年资源枯竭而停产闭坑,枣园村煤矿从1986年至2004年期间由于效益问题也是时采时停,二个煤矿均开采二1煤层,枣园村煤矿已开采二十余年,该区内尚有可开采储量134万吨,二矿采煤方法均为走向长臂分层后退式采煤法,支护采用单体液压支柱配II型钢梁,通风方式为中央并排抽出式,大巷及井底车场采用人力推车运输,采煤为爆破和手镐落煤,井下刮板运输机运输,大巷人力推车至车场,立井绞车提升。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后评价技术导则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后评价技术导则目录一、总则 (2)1.1 目的和意义 (3)1.2 适用范围 (3)1.3 术语和定义 (4)1.4 评价原则 (6)1.5 评价内容 (7)二、环境影响后评价基本程序 (9)2.1 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 (10)2.2 环境影响后评价报告编制 (11)2.3 环境影响后评价报告审查 (12)2.4 环境影响后评价报告公示 (13)2.5 环境影响后评价报告备案 (14)三、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后评价技术导则 (15)3.1 建设项目概况分析 (16)3.2 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方法 (17)3.3 环境影响后评价方法 (19)3.4 环境影响后评价报告编制要求 (20)3.5 环境影响后评价报告审查要点 (21)3.6 环境影响后评价报告公示要求 (23)3.7 环境影响后评价报告备案要求 (24)四、环境影响后评价案例分析 (25)4.1 建设项目概况介绍 (26)4.2 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过程 (27)4.3 环境影响后评价结果及建议 (28)4.4 环境影响后评价报告编制与审查过程 (29)4.5 环境影响后评价报告公示及备案过程 (30)一、总则为规范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后评价工作,提高环境影响评价的科学性、客观性和有效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等法律法规,制定本技术导则。
本技术导则所称环境影响后评价,是指在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后,对项目的环境保护设施运行情况、环境影响状况进行跟踪监测和评估,提出改进措施,防止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促进项目可持续发展。
科学性:采用现代环境科学技术和方法,确保评价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本技术导则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对可能造成不良环境影响并需要进行环境影响后评价的建设项目。
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后评价工作应纳入环境保护主管部门的管理体系,遵循分级负责、属地管理的要求。
环境影响报告书(公示稿).doc

编号:EIA2018141山西宁武大运华盛庄旺煤业有限公司矿井煤矸石综合利用土地复垦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公示稿)山西新科联环境技术有限公司国环评证乙字第1338号二〇一八年九月目录1 概述 11.1 项目建设背景11.2 评价工作过程说明21.3 分析判定相关情况31.4 关注的主要环境问题及环境影响41.5 环境影响评价的主要结论52 总则 62.1 编制依据62.2 评价因子82.3 评价标准112.4 评价工作等级和评价范围132.5 相关规划及环境功能区划152.6 主要环境保护目标153 建设项目工程分析173.1 建设项目概况173.2 煤矸石成分及淋溶试验分析173.3 工程建设内容203.4 工艺分析273.5 环境影响因素分析293.6 污染源强分析344 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394.1 自然环境现状调查394.2 环境保护目标调查394.3 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395 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405.1 大气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405.2 地表水环境影响分析与评价475.3 地下水环境影响分析与评价485.4 声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525.5 生态环境影响分析565.6 土地整理完成后环境影响评价645.7 小结656 环境保护措施及其可行性论证676.1 大气污染防治措施676.2 水污染防治措施 686.3 噪声污染防治对策696.4 固体废物环境保护措施706.5 生态环境保护及水土保持措施706.6 环保设施一览表 737 环境影响经济损益分析757.1 项目投资及环保投资757.2 经济损益分析757.3 小结768 环境管理与监测计划 778.1 环境管理778.2 环境监测计划839 环境影响评价结论869.1 基本结论869.2 建议91附件:附件1 委托书;附件2 宁武县发展和改革局企业投资项目备案通知书,宁发改备案[2018]13号,2018年6月6日;附件3 宁武县环境保护局,宁环罚[2018]31号;附件4 山西省代收罚没款收据;附件5 煤矸石成分分析及淋溶试验检测报告;附件6 监测报告,山西榆航环境监测有限公司2018年7月6日;附件7山西省环境保护厅关于《山西宁武大运华盛庄旺煤业有限公司矿井1.5Mt/a 增层配采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批复;附件8忻州市环境保护局关于山西宁武大运华盛庄旺煤业有限公司矿井1.5Mt/a 增层配采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意见的函;附件9 煤矸石综合利用管理办法(2014 年修订版)附件10 山西宁武大运华盛庄旺煤业有限公司矿井煤矸石综合利用土地复垦项目的情况说明附件11 山西宁武大运华盛庄旺煤业有限公司矿井煤矸石综合利用土地复垦项目占地协议书附件12 技术审查意见附表:建设项目环评审批基础信息表1 概述1.1 项目建设背景山西宁武大运华盛庄旺煤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庄旺煤业)位于宁武县县城东北方向直距约6.0km处石家庄窝村一带,行政区划属凤凰镇管辖。
生态环境部关于徐矿集团新疆赛尔能源有限责任公司红山煤矿及选煤厂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批复

生态环境部关于徐矿集团新疆赛尔能源有限责任公司红山煤矿及选煤厂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批复文章属性•【制定机关】生态环境部•【公布日期】2020.03.18•【文号】环审〔2020〕39号•【施行日期】2020.03.18•【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环境影响评价正文关于徐矿集团新疆赛尔能源有限责任公司红山煤矿及选煤厂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批复环审〔2020〕39号徐矿集团新疆赛尔能源有限责任公司:你公司《关于〈徐矿集团新疆赛尔能源有限责任公司红山煤矿及选煤厂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审查的请示》(赛能司请〔2019〕103号)收悉。
经研究,批复如下。
一、该项目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塔城地区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和什托洛盖镇,井田面积48.85平方公里,可采煤层为侏罗系中统西山窑组的14个煤层,可采储量4.94亿吨,设计生产能力300万吨/年,服务年限117.5年,配套建设同等规模选煤厂。
工程采用斜井开拓方式,中厚煤层至厚煤层采用综采一次采全高工艺,薄煤层采用滚筒采煤机综采工艺,采用全部垮落法管理顶板。
全井田划分2个水平15个采区,首采区为11采区,面积约5.5平方公里,服务年限21年。
选煤采用重介浅槽分选、重介旋流分选的工艺。
主要建设内容包括主斜井、副斜井、回风立井、选煤厂、矸石井下充填系统等主体及其辅助工程,原煤仓、产品仓、矸石仓、全封闭矸石转存库、输煤栈桥、场外道路等储运工程,以及燃煤供热锅炉、矿井水处理站、生活污水处理站、危废暂存库等公用及环保工程。
该项目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批复的新疆和什托洛盖矿区总体规划确定的新建矿井,总体符合规划环评要求。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以《关于新疆“十三五”煤炭规划建设生产有关工作方案的复函》(发改能源〔2017〕1484号)和《关于调整新疆“十三五”煤矿建设规模有关事宜的复函》(发改办能源〔2018〕1633号)同意该工程产能置换方案及300万吨/年的建设规模。
湖北省自然资源厅关于《随州天马矿业有限公司淮河店铁矿采矿权出让收益评估报告》一次公示

湖北省自然资源厅关于《随州天马矿业有限公司淮河店铁矿采矿权出让收益评估报告》一次公示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湖北省自然资源厅•【公布日期】2021.07.07•【字号】•【施行日期】2021.07.07•【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矿产资源正文湖北省自然资源厅关于《随州天马矿业有限公司淮河店铁矿采矿权出让收益评估报告》一次公示根据《省国土资源厅关于做好矿业权价款评估备案核准取消后有关工作的通知》(鄂土资规〔2015〕2号),现将《随州天马矿业有限公司淮河店铁矿采矿权出让收益评估报告》进行第一次公示:评估对象:随州天马矿业有限公司淮河店铁矿采矿权评估委托人:湖北省自然资源厅评估机构:陕西秦地矿业权资产评估有限公司评估目的:因随州天马矿业有限公司申请办理随州天马矿业有限公司淮河店铁矿采矿权延续登记之事宜,按国家现行法律法规及有关规定,需确定该矿(新增资源储量)采矿权出让收益。
本次评估即为实现上述目的为征收随州天马矿业有限公司淮河店铁矿(新增资源储量)采矿权出让收益提供价值参考意见。
评估基准日:2021年5月31日评估方法:收入权益法评估主要参数:矿区面积3.2638km2,评估范围内评估基准日保有资源量为:矿石量119.14万吨,TFe 26.92%;评估利用的资源量为:矿石量119.14万吨,TFe 26.92%。
矿区新增资源量为:矿石量95.17万吨,TFe 26.99%;评估利用的新增资源量为:矿石量95.17万吨,TFe 26.99%。
矿区设计利用资源量为:矿石量101.85万吨,设计损失量为13.24万吨,推断资源量的可信度系数取0.7,采矿回采率85%,矿石贫化率10%;评估利用的可采储量为:矿石量61.66万吨,TFe26.91%;产品方案为铁精矿(TFe 64%),TFe 选矿回收率为77%;生产规模为5万吨/年,评估计算期13.70年;铁精矿(TFe 64%)不含税销售价格为764.50元/吨精矿;采矿权权益系数为2.8%;折现率8%。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硫酸钾工程分析环评报告

根据国内外市场需求现状,山东东沃肥业科技有限公司投资建设年产2万吨硫酸钾项目。
建设单位:山东东沃肥业科技有限公司
建设规模:年产2万吨硫酸钾,副产2.5万吨盐酸。
项目投资:总投资12170.0万元。
劳动定员:项目定员80人。
工作制度:年工作日300天,三班换班制生产,8h/班。
进度安排:建设期为6个月。
2.2.2
(1)建设规模及工程内容
本项目规划占地面积20000m2(约合30亩),建筑总面积约18100m2。项目厂区绿地面积为1100m2,绿化率为5.5%。拟建项目组成见表2.2-1。
公用工程
配电:园区现有110kv变电站提供
给水:园区自来水管网供给
供暖:由空调供应
环保工程
废气:曼海姆炉废气采用35m高排气筒;
吸收工段:石墨塔+一级填料塔+降膜吸收+二级填料塔+三级填料塔+水洗尾气+28m高排气筒;
粉碎包装工段:集气罩+布袋除尘器+15m高排气筒
废水:生活污水经地埋式污水处理站处理后排放至单县煤化工园区污水处理厂
污染物排放满足总量控制指标,不影响当地治污减排任务的完成
符合
污染物能够达标排放
加强环保设施管理维护情况下,污染物均达标排放
符合
项目选址不在“禁批”和“限批”范围内
本项目位于单县,选址不在“禁批”和“限批”范围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
前 言 ......................................................................................................................................................... 1 1 总 则 ..................................................................................................................................................... 1 1.1 编制依据............................................................................................................................................... 1 1.2 评价目的及原则 ................................................................................................................................... 3 1.3 评价时段 ............................................................................................................................................... 4 1.4 评价工作等级与评价范围................................................................................................................... 4 1.5 评价标准 ............................................................................................................................................... 7 1.6 评价工作内容及评价重点................................................................................................................. 10 1.7 环境敏感区域及环境保护目标......................................................................................................... 11 2 建设项目概况与工程分析 ................................................................................................................... 15 2.1 建设项目概况..................................................................................................................................... 15 2.2 兼并重组前基本情况 ......................................................................................................................... 15 2.3 兼并重组工程概况 ............................................................................................................................. 20 2.4 工程分析............................................................................................................................................. 27 2.5 环境影响因素分析 ............................................................................................................................. 34 2.6 兼并重组前后污染物排放“三本账”统计 ......................................................................................... 39 3 建设项目区域环境概况 ................................................................................ 44 3.1 区域自然环境..................................................................................................................................... 44 3.2 社会经济环境..................................................................................................................................... 47 3.3 本项目与周围敏感区的位置关系..................................................................................................... 48 3.4 矿井周边企业现状调查 ..................................................................................................................... 49 4 地表沉陷预测及生态环境影响评价 ................................................................................................... 50 4.1 生态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 50 4.2 建设期生态影响分析与保护措施 ..................................................................................................... 55 4.3 地表沉陷预测与影响分析................................................................................................................. 56 4.4 生态环境影响分析............................................................................................................................. 62 4.5 地表沉陷治理与生态综合整治......................................................................................................... 67 5 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 ........................................................................................................................... 70 5.1 水文地质条件..................................................................................................................................... 70 5.2 地下水环境现状监测与评价............................................................................................................. 74 5.3 建设期地下水环境影响分析与防治措施......................................................................................... 78 5.4 煤层开采对地下水水位变化的影响分析......................................................................................... 78 5.5 煤层开采对地下水水质影响分析..................................................................................................... 83 5.6 地下水环境保护措施......................................................................................................................... 88 6 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 ........................................................................................................................... 91 6.1 评价等级与评价范围的确定 ............................................................................................................. 91 6.2 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监测与评价 ..................................................................................................... 92 6.3 建设期地表水环境影响分析与防治措施......................................................................................... 97 6.4 运营期地表水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97 6.5 水污染防治措施可行性分析........................................................................................................... 100 6.6 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结论............................................................................................................... 105 7 大气环境影响评价 ............................................................................................................................. 107 7.1 大气污染源现状调查....................................................................................................................... 107 7.2 环境空气质量现状监测与评价....................................................................................................... 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