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2018历史八年级下第三单元第9课对外开放(共19张PPT)
人教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下册 第9课 对外开放 (共26张PPT)

浦东开发区地位: 已发展成为国际化的经济中心和金融中心。
浦东开发区
浦东国际机场 上海浦东 世博会主场馆 南浦大桥
内
全方位、 多层次 宽领域
地
沿 海 经 济 开 放 区
乌鲁 木齐
沿 海 开 放 城 市
经 济 特 区 满洲里
格局
环渤海地区
浦东
武汉
长江三角洲 闽南三角区
汕头
重庆 昆明
厦门 珠海
海南
珠江三角洲 深圳
对外开放的“窗口”、 “一夜崛起之城” “25岁,用青春把小渔村变成大都市;25年,用前无古人的 速度领跑经济;这个城市的名称,不止代表地点,它代表关于时 间的观念,也代表重若生命的效率。”
──2004年CCTV中国最具经济活力城市颁奖词
对外开放的窗口—深圳
对外开放的意义是什么?
特:特殊的经济政策和管理方法
对外开放领域的扩大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十 一 届 三 中 全 会
对内改革
农村 城市
(1)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2)大力发展乡镇企业
(重点)国有企业改革
经济特区 沿海开放城市
对外开放
沿海经济开放区 内地
推 动 了 社 会 主 义 现 代 化 建 设
练习
1.有一座城市,它是1980年我国建立的第一个 经济特区,被誉为“一夜崛起之城”,这座 城市是 ( ) A.汕头 B.深圳 C.珠海 D.厦门
D)
谢谢
设立经济特区
②为什么要画这样一个圈?
吸收侨资、外资,引进先进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
③“神话般的崛起座座城”最具代表性的是哪座?
深圳
④这个圈后来是怎样扩大的?
二、对外开放领域的扩大 14 个 (1)1984年,开放大连、天津、青岛、上海、福州、广州等 ____ 沿海城市。 (2)1985年,把_______ 三角洲和闽南三角地区开辟为沿海 珠江 长江 三角洲、________ 辽东 半岛、________ 山东 半岛及其 经济开放区。随后又把经济开放区扩展到________ 他沿海地区的一些市县。 海南岛 经济特区建立。 (3)1988年,____________
人教部编版 八年级下册第9课对外开放 (共30张PPT)

B
2.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包括 ( ) ①国有经济 ②集体经济 ③个体经济 ④私营经济 ⑤中外合资企业 ⑥外商独资企业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⑤⑥ D.①②③④⑤⑥
D
3.实行对外开放的最终目的是( ) A.引进外国资金 B.引进外国技术 C.学习外国管理经验 D.发展民族经济 4.在对外开放中,我国建立经济特区最多的省份是 ( ) A.广东 B.安徽 C.福建 D.浙江
世界贸易组织(英语:World Trade Organization 简称WTO),中文简称是世贸组织。
三、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1、背景: 对外开放加速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 化建设的步伐,促进了我国对外贸易和国民经济 的迅速发展。 2、时间: 2001年12月
中国代表团团长石广生于当地时间 11日晚在多哈签署中国入世议定书
机遇:1、可以使我国在对外贸易谈判中具有主动权,
【探究】近代前期的对外开放和新时期的对外开放有 什么不同?
比较 开放 前提 开放 目的 开放 近代开放 当今中国的开放 在国家主权的独立完整 在中国综合国力日益强大、 遭到严重破坏的情况下的 在维护国家主权完整前提下的 被迫开放; 主动开放。 适应列强对华侵略的需要 发展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
(4)1988年划定海南 为经济特区 海南岛
上海 浦东
2.1985年,把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闽南三 角洲地区开辟为沿海经济开放区
【第三步】
环渤海 地区 长江三 角洲
厦漳泉三角 区
珠江三角洲
(3)1985年起设立沿海经济开放区
3.1988年,海南岛经济特区建立; 1990年,上海浦东开发区建立。
10.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某条约规定: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 上海为通商口岸。 材料二 我国在深圳、珠海、汕头和厦门建立4个经 济特区。之后我国又开放了广州、上海、大连等14个沿 海城市。 ( 1 )材料一中的通商口岸和材料二中的特区,分别是什 么时间开放的? 材料一:1842年。材料二:1980年。 ( 2 )材料一和材料二中城市的开放方式有何不同? 材料一:被迫开放。材料二:主动开放。
第9课 对外开放-八年级历史下册同步教学课件(部编版)

二、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沿海开 放城市★
沿海经济 开放区★
①1984年,中国进一步开放大连、天津、青岛、上海、 福州、 广州等14个沿海城市。
②1985年,把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闽南三角洲地 区开辟为沿海经济开放区
开 放 逐 步 深 入
全方位 多层次 宽领域
特点
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① 1984 年,中国进一步开放大连、天津、青岛、上海 、 福州 、 广州 等14个沿海城市。
② 1985 年,把 长江 三角洲、 珠江 三角洲和 闽南 三角洲地 区开辟为沿海经济开放区
③1988 年,建立 海南 经济特区
④ 1990 年, 上海浦东 开发区建立起来。
⑤ 1992 年,相继开放了重庆、武汉等 沿江 城市,满洲里等陆地 边境 城市和昆明、乌鲁木齐等内地省会和自治区首府
⑥“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的 全方位 、多层次 、 宽领域 的对外开放格局。
第9课 对外开放
三、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1.时间 2.影响
2001年12月
①对中国:①为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开辟了新途径, ②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开拓了新空间
欣赏歌曲:《春天的故事》,思考问题
《春天的故事》
1979年, 那是一个春天,
有一位老人 在中国的南海边
画了一个圈。 神话般地崛起座座城, 奇迹般地举起座座金山。
……
思考回答问题: 1、“1979年,那是一个 春天”,“春天”的到来 与党哪次重要会议的召开 相关? “老人”指的是谁? 2、“南海边画了一个 圈”“圈”喻指什么?
检测题1 1.有一座城市,它是1980年我国建立的第一个经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第9课《对外开放》教案新人教版

对外开放》教材分析《对外开放》是人教版2018 年部编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9 课的内容。
对外开放是改革开放伟大政策的另一重要组成部分,本节课主要涉及了了解深圳特区的发展,认识邓小平对改革开放所起的重要作用。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了解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2)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3)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过程与方法目标】利用教材有关对外开放地区的地图,理解并掌握“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的对外开放格局。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对外开放,推动了我国的经济快速发展和综合国力的极大提高,使学生感受到对外开放则兴,闭关自守则衰,理解我国继续扩大开放的意义。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2)对外开放的格局。
【教学难点】理解经济特区的作用和影响。
课前准备:1.多媒体课件;2.学生完成相应预习内容;3.学生课前查阅有关对外开放的历史资料。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展示材料:材料一:据农业部人民公社管理局的统计,1978 年,全国农民每人年平均从集体分配到的收入仅有74.67 元,其中两亿农民的年平均收入低于50 元。
有1.12 亿人每天能挣到一角一分钱,1. 9亿人每天能挣到一角三分钱,……1978年,全国有三分之二的农民生活水平不如五十年代。
——杨继绳《毛泽东时代的社会结构》材料二:1978 年,我国企业每个职工平均创造的价值只有0. 9 万元人民币,而美国为6. 5万美元1952 年到1983 年,国家向重工业投资4150亿元,同期重工业给国家积累的资金只有8150 亿材料三:1972 年,中国政府曾明确表示,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允许外国人在中国投资,中国也不向外国输出资本。
1974年外贸部的一篇文章也明确表示:“社会主义国家根本不会引进外国资本。
”教师提问:结合材料,中国需要对外开放吗?学生回答:需要。
教师提问:据你们所了解,中国有哪些属于开放的区域呢?学生回答:深圳、汕头、上海 ...........教师提问:这些区域是什么时候成为开放区域的,又有什么样的区别呢?展示学习目标:1.探讨经济特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和影响。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9课 对外开放课件 (共35张PPT)

二、对外开放领域的扩大
在针对中国对外开放格局特点的描述中,试 分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分别指的是什么。 “全方位”是指坚持在平等互利的原则基础 上,同世界上所有国家和地区发展多种形式的双 边和多边的经贸合作关系。 “多层次”是指根据各地区的实际和特点, 通过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等多种形式,经历 了由东到西、有点到线、由沿海到内地逐步推进 的过程,形成全国范围内的对外开放。 “宽领域”是指不仅在经济领域,也涉及保 险、邮电通信等服务贸易以及环保、科技、医疗 卫生、体育、文化、教育等领域的开放。
三、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对外开放加速了我国社会主义 ( 现代化建设 )的步伐,促进了我国 (对外贸易 )和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 (2001)年12月,在经过长达15年艰难曲 折的谈判历程后,中国成为(世界贸易) 组织的成员。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为我国 参与(经济全球化)开辟了新途径,为 ( 国民经济 )和( 社会发展 )开拓了新 空间。
2.设立经济特区,对引进( 外资)、先 进(技术)和( 管理经验 ),推动国内的 进一步( 改革),扩大对外( 经济交流), 发展( 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 )起到了极为 重要的作用。
二、对外开放领域的扩大
1.1984年,中国进一步开放大连、 (天津)、青岛、(上海 )、福州、广 州等( 14 )个沿海城市。1985年,中国 又把(长江 )三角洲、( 珠江)三角洲 和( 闽南 )三角地区开辟为沿海经济 (开放区 )。随后又把经济开放区扩展 到辽东半岛、(山东)半岛及其他沿海 地区的一些市县。1988年,(海南岛 ) 经济特区建立。( 1990 )年,上海 ( 浦东 )开发区也建立起来。
2.(1992 )年,对外开放的地域又向 ( 纵深 )推进,相继开放了( 重庆)、武汉 等沿江城市,( 满洲里)等陆地边境城市和 (昆明 )、( 乌鲁木齐)等内地省会和自治 区首府,并实施灵活的鼓励( 外商投资 ) 的区域经济政策。随后几年,又陆续开放了 一大批符合条件的(内陆)市县。这样,中 国就形成了“(经济特区 )—沿海开放城 市—( 沿海经济开放区 )—内地”的 ( 全方位)、(多层次 )、(宽领域 )的对 外开放格局。
人教部编版历史八年级第三单元第9课对外开放课件(共21张PPT)

全方位
多层次
宽领域
点
拉 萨
线
【格局】
经济特区 点
沿海开 放城市
沿海经 济开放 区
沿江 内地 省会 沿边
线
面
【异同】
近代开放 前提 主权独立遭到破坏 下的被迫开放 目的 近代开放是适应列强 对华侵略的需要 现代开放 主权完整前提下的 主动开放 发展经济的需要
后果 半殖民地化程度逐 渐加深并日益贫困
国家为什么会选择这几 个城市作为经济特区?
深圳
珠海
厦门 汕头
【特点】
材料一 除投资规模在一亿元以上项目要报国务院审批,轻 经济特区 工业投资3000万元以上……其余项目不需国家综合平衡,特区可 “特”在何处? 以自己审批。 ---《六十年国事纪要》 材料二 第十三条 特区企业进口生产所必需的机器设 备……,免征进口税…… 第十四条 特区企业所得税税率为百分 之十五。对技术性较高、资金周转期较长或……的企业,给予特 别优惠待遇。 第十八条 凡来往特区的外籍人员……,出入境 均简化手续,给予方便。 ——《广东省经济特区条例》
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下册
第9课
对外开放
深圳
图片展示了改革开放前后的深圳的变化,为什么 会发生这么大的改变?今天我们就通过学习《第9课 对外开放》来一探究竟。
一、经济特区的建立
①地处沿海, 交通便利; ②临近港澳 台,靠近国 际市场;③ 有广阔的经 济腹地可依 托;④是著 名的侨乡, 有利于吸引 侨资等。
水平和经济水平相对较弱,在国际 竞争中常处于不利地位等。
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
【拓展延伸】 回顾祖国改革开放四十年的发展历程,你能 得到哪些启示? 启示 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
【反思完善】
第9课 对外开放 -八年级历史下册课件(部编版)

二、对外开放领域的扩大 对外开放的实行有何意义?
加速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步伐,促进了我国对 外贸易和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
三、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世界贸易组织简称世贸组织World Trade Organization, 英文缩写为WTO。
1995年1月1日,世界贸易组织正式 成立。它是独立于联合国之外的一个永久 性国际组织。总部设在瑞士日内瓦。主要 作用是通过开放市场和公平贸易,实现世 界贸易的自由化。目前拥有164个成员国, 成员国贸易总额达到全球的98%,有“经 济联合国”之称。
一、经济特区的建立
4.典型: 深圳成为经济特区的代表和对外开放的窗口
1984年邓小平为深圳经济特区题词
一、经济特区的建立
5.意义:
设立经济特区,对引进外资、先进技术 和管理经验,推动国内的进一步改革,扩大 对外经济交流,发展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起 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一、经济特区的建立
当今我国的对外开放和近代中国的开放一样吗? 为什么?
目的 性质 影响
近代开放
列强强迫开放, 方便侵华
被动开放,丧失主权
中国一步步沦为半 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当代开放
为了发展国家经济
主动开放,主权平等 使中国的经济飞速 发展
二、对外开放领域的扩大
中国对外开放的格局是如何一步一步扩大的?
1、过程:
⑴1984年,中国进一步开放大连、天津、青岛、上海、福州、 广州等14个沿海城市。 ⑵1985年,把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闽南三角洲地区开 辟为沿海经济开放区。 ⑶1988年,海南岛经济特区建立;1990年,上海浦东开发 区建立。 ⑷1992年,相继开放了重庆、武汉等沿江城市,满洲里等陆 地边境城市和昆明、乌鲁木齐等内地省会和自治区首府
人教部编版 八年级下册第9课对外开放 (共28张PPT)

秦皇岛 大连
天津
上海 宁波 广州 珠海 北海
· ·· · · · · · · · · · · · · · · ·
烟台 连云港 南通 温州 福州
青岛
深圳 湛江
厦门 汕头
二、对外开放领域的扩大:
建立沿海经济开放区;
(1)1985年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 洲和闽南三角区地区开辟为经济开 放区。 (2)1988年海南经济特区建立。 (3)1990年上海浦东开发区建立。
大连 烟台 环渤海地区
1.经济特区
国际化的经济和金融中心 2.沿海开放城市
环渤海地区
长江三角洲
1984年,中共 中央开放了广州、 上海等14个沿 海城市。
浦东
厦漳泉三角区
3.沿海经济开放区 4.内地
珠江三角洲
读图学史
对外开放的实行有何意义? 加速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 步伐,促进了我国对外贸易和国民经济 的迅速发展。
海南经济特区
汕头经济特区
一、经济特区的建立: 建立经济特区的意义:
设立经济特区,对引进外资、先 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推动国内的进 一步改革,扩大对外经济交流,发 展社会主义经济起到了极为重要的 作用。
二、对外开放领域的扩大: 第二步:开放沿海开放城市;
1984年中国进一步开放大连、 天津、青岛、广州、福州、上 海等14个沿海城市。
黑 河 满洲 里 长 春
内地
珲 春
经济 特区
拉 萨
银 沿海 沿海 西 川 开 宁 经济
沿江 和沿 西 放城 开放 安 边开 区 放城 市 长市 瑞 沙 线
贵 昆 阳东 丽 明河 兴 口
内地 省会 城市、 自治 区首 府
内 陆 县 市
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②加强与世界各国经济的交流
③积极参与国际竞争
④给中国带来了严峻挑战,不利于中国走向世界
A.①② B.①②③
C.③④
D.①②③④
第三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第9课 对外开放
清政府实行的闭关锁国政策一定程度上起到了自卫作用,但 更多的却使中国和世界脱轨,逐渐落后于西方世界,最终在1840 年鸦片战争被英国用坚船利炮打开国门,此后便是不断地受到西 方国家及日本的侵略奴役,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一、经济特区的建立
背景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迈出了改革开放的步伐
如果我们只是一般性参加世界经济,那不遵守世界规则也可以。 但如果要进入世界经济的主流,想把生意做大,你就要进入市场, 要成为市场中有头有脸的人物,就得在市场里建一个铺面,就得 遵守市场的规则。而且这个时候你不按照市场规则办事也不行, 跑也跑不了,跑了和尚跑不了庙。 ——中国入世谈判首席谈判代表龙永图
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当今中国的开放增强了我国的综合国力,提高了人民的
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
二、对外开放领域的扩大
塔城 伊宁 乌鲁木齐
经济 沿海开 西宁
黑河 满洲里 珲春
长春
呼和浩特 银川
沿海经济 开放区 内地
特区
拉萨
放城市
沿江
省会城市
西安
长沙 瑞丽 贵阳 昆明 东兴 河口
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
开发开放后的上海浦东新区 1990年以前的上海浦东
课堂小结
对外开放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2001) 对外开放领域的扩大
利于参与经济全球化 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经济特区的建立
深圳、珠海、汕头、厦门
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
1.《联合早报》指出:“新时期中国经济发展经历了三
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对外开放,让世界进入中
国……”“让世界进入中国”开始于( B)
邓小平为深圳特区题词
作用 有利于引进外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 推动国内的进一步改革,扩大对外经济 交流,发展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
探国“开放”是落后的清政府被英国用坚船利炮打败
后被迫开放的
当代中国对外开放是在独立自主的前提下主动开放的
影响 旧中国的“开放”便利了列强对中国的侵略,使中国逐步
A.中美建立外交关系
B.经济特区的建立
C.香港顺利回归祖国
D.中国加入亚太经合组织
2.20世纪80年代,邓小平曾经说过“特区是个窗口”。对“窗口”
的理解,正确的是( ①技术的窗口 ②管理的窗口 ③知识的窗口 ④对外开放的窗口 ⑤弘扬民族文化的窗口
C)
A.①③④⑤ B.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④ D.①②④⑤
建立
1980年,建立深圳、珠海、汕头、厦门4个经济特区
改革开放前的深圳
国家为什么会选择这几 个城市作为经济特区?
①毗邻香港、澳门,与台湾隔 海相望。 ②历史上有出海谋生的传统, 与海外有密切交往。 ③许多海外华侨、外籍华人的 祖籍在这里。
厦门 深圳
珠海
汕头
1985年,深圳国贸大厦以三天一层楼创造“深圳速度”
三、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世界贸易组织(英语:World Trade Organization 简 称WTO),中文简称是世贸组织,1994年4月15日,在摩 洛哥的马拉喀什市举行的关贸总协定乌拉圭回合部长会 议决定成立更具全球性的世界贸易组织 ,以取代成立于 1947年的关贸总协定。世界贸易组织是当代最重要的国 际经济组织之一, 拥有164个成员,成员贸易总额达到 全球的98%,有“经济联合国”之称。
2011年12月, 中国正式加 入世界贸易 组织
议一议
机遇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给中国带来了哪些机遇和挑战? 利于引进国外的资金和技术;学习先进的经济管理经 验等
挑战
中国仍属于发展中国家科技水平和经济水平相对较弱, 在国际竞争中常处于不利地位等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为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开辟了新途径, 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开拓了新空间
3.我国对外开放的主要内容是引进外国的(
①资金 ②先进科学技术 ③企业管理经验 ④思想意识形态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A)
4.中国成为世界贸易组织成员的时间是( D )
A.1992年 B.1997年 C.2000年 D.2001年
5.加入WTO给我国带来的影响主要有(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