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进制造技术在模具制造中的应用
增材制造技术在模具制造中的应用

增材制造技术在模具制造中的应用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制造技术的不断发展,增材制造技术逐渐在各个领域得到应用,并在模具制造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增材制造技术在模具制造中的应用,并介绍其带来的优势和挑战。
增材制造技术,又称为3D打印技术,是一种通过逐层堆积材料来制造物体的方法。
与传统的模具制造方法相比,增材制造技术具有独特的优势。
首先,增材制造技术可以实现高度定制化的模具制造,根据具体需求灵活调整模具的形状和尺寸。
其次,增材制造技术可以快速制造出复杂形状的模具,避免了传统制造方法中的许多繁琐加工工序。
此外,增材制造技术还可以减少材料的浪费,提高制造效率,降低成本。
在模具制造中,增材制造技术主要应用于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快速原型制造。
增材制造技术可以根据设计师提供的CAD模型,快速制造出原型模具,供设计师进行产品设计和验证。
这种方法可以大大缩短产品开发周期,提高开发效率。
其次是小批量定制生产。
传统的模具制造方法通常需要制造大量相同规格的模具,而增材制造技术可以根据客户的需求,快速制造出小批量的定制化模具,满足个性化需求。
第三是修复和改造。
在模具使用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可能会出现模具损坏或需要改造的情况。
增材制造技术可以通过添加材料来修复损坏的部分,或者通过重新设计和制造来改造模具,延长模具的使用寿命。
然而,增材制造技术在模具制造中也存在一些挑战。
首先是材料选择。
不同的模具对材料的要求不同,而目前增材制造技术所使用的材料种类和性能有限,无法满足所有模具的需求。
其次是制造精度。
由于增材制造技术是逐层堆积材料,容易出现层与层之间的接口问题,导致模具的制造精度不高。
此外,增材制造技术在大型模具制造方面还存在一定的限制,由于设备尺寸和承重能力的限制,无法制造出超大型的模具。
虽然增材制造技术在模具制造中面临一些挑战,但其优势远远大于劣势。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材料的不断创新,相信增材制造技术在模具制造中的应用会越来越广泛。
先进电火花加工技术在模具制造中的应用

更是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图1 是北京市电加工研究所研制开发的可用于六轴数控五轴联动加工的电火花 数控系统界面。图2 所示的加工样件为空间曲线的汽车密封件成形模具示意图,它
是用一个与端面 形状相 同的片状紫铜 电极 ,通过 四轴 的伺服联动完
成的空间曲面内藏式的型腔加工,该形状的模具用机械加工方法是很难实现的。
■ _
www. ac nI . m hI St com. cn
枢槭 冷工甄 誊 甄 惑
哪
踊
轴
F极
图5 直径 2 mm的镜面加工照片 5
图6 手机按键模具的镜面加工
图 四轴四联动加工的汽车密封件模具 2
面 积上 ,达 到表 面 粗 糙 度值R =
00 1 、5 m,并可清晰地像镜子一样 x
图3 所示 为木 工用螺 旋 线聚 晶 映照 出笔的形状 和颜 色。该高性能
磨、耐蚀等) 得到改善 ,克服了常
规电火花加工表面粗糙 度值 高、表 面性 能差的缺点 ,使 电火花加 工作 为大面积精密 、复杂型面的 最终加 工成 为可能 ,从而省去 了后续抛光
维普资讯
先进 电火花加工技 术在
模具制造中的应用
北京市 电加工研 究所 (0 0 3 10 8 )曹凤国 杨大勇 伏 金娟
模具是 制造业 的重 要基 础装备 ,是 工业化 国家 实现产 品批 量生产 和新产 品
研发所不可缺少的工具。用模具生产制品所表现出来的高效率、低消耗、高一致 性、高精度和高复杂程度是其他任何制造方法所不及的。因此 ,模具制造业已
拓 展 了电火 花 加 工技 术 的 应 用 范 围。 图6 采用该 项技 术加 工的手 是
数控加工技术在机械模具制造中的应用

数控加工技术在机械模具制造中的应用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机械制造行业也在不断地发展和壮大。
而机械模具制造是机械制造行业中的一个重要分支,也是一个高精密度、高技术含量的领域。
在机械模具制造中,数控加工技术作为一种新兴的加工方式,正逐渐地被机械行业所采用和普及。
数控加工技术的原理和特点数控加工技术是利用计算机控制的加工方式,主要应用于金属、非金属等材料的加工领域。
它的原理是将机械工艺与计算机技术相结合,通过计算机编制控制程序,控制设备按照指定的运动轨迹进行材料的切削加工。
数控加工技术具有以下特点:1.精度高:由于是由计算机控制,程序严谨,能够保证加工的精度和质量。
2.自动化程度高:需要人工操作的内容很少,节约了人力资源。
3.加工效率高:数控机床可连续或批量自动加工,高效率、高质量、低成本。
4.工艺适应性大:因为数控加工技术的优越性,适用于各种不同形状的零件加工。
数控加工技术在机械模具制造中的应用在机械模具制造中,通过数控加工技术可以实现零件、模具的高效、高精度、高质量地加工。
首先,数控加工技术可以通过编程表示所需的加工轮廓,使用数控机床进行高精度、高效的机械加工。
这样可以保证模具的精度和质量,提高了生产效率。
其次,数控机床的自动化程度高,可以实现设备的连续加工,省去了人工操作的时间成本和成本费用。
同时,使用数控加工技术可以降低模具加工过程中的出错概率,从而减少缺陷产品的产生。
此外,采用数控加工技术还能够减少对机床的磨损,并延长机床的使用寿命。
同时,数控加工技术能够提高生产效率以及生产力,对企业的发展具有积极的作用。
数控加工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案例1.企业A采用数控加工技术,对铝合金模具进行生产加工。
在加工到一定程度后,使用人工测量工具对加工品进行测量,并进行调整。
通过使用数控机床,企业A的加工品质量稳定,提高了生产效率和生产效益。
2.企业B使用数控加工技术生产高端塑料模具。
在进行加工时,企业B使用CAD尺寸图纸进行编程,使用数控机床进行加工。
制造工艺中的模具设计与制造技术创新案例

制造工艺中的模具设计与制造技术创新案例模具设计与制造技术在制造工艺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它们直接关系到产品的质量、生产效率以及生产成本。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模具设计与制造技术也在不断创新与演进。
本文将介绍几个在制造工艺中的模具设计与制造技术创新案例,以展示技术进步对制造工艺的重要作用。
1. 案例一:3D打印模具传统的模具设计与制造通常需要经过多个环节,耗费大量的时间与人力成本。
然而,随着3D打印技术的兴起,模具制造行业发生了巨大的改变。
通过3D打印技术,可以将模具的制造过程简化为从设计到生产的一体化,大大提高了制造效率。
同时,使用3D打印技术还能够实现个性化定制的模具设计,更好地满足客户的需求。
2. 案例二:数字模具设计与仿真数字模具设计与仿真技术是另一种在制造工艺中的重要创新。
传统的模具设计通常需要进行多次试验与修改,耗费大量的时间与资源。
而借助数字模具设计与仿真技术,设计师可以通过计算机模拟,准确地预测模具设计的效果,降低设计风险。
此外,数字化设计还能够快速生成模具图纸,加快产品的研发周期。
3. 案例三:高性能材料应用在模具设计与制造中,材料的选择至关重要。
传统的模具材料通常存在耐磨性、耐腐蚀性等方面的不足。
而随着材料科学的发展,新型高性能材料逐渐应用于模具制造中。
例如,使用高强度合金材料可以提高模具的使用寿命,使用耐高温材料可以适应高温环境下的制造工艺。
这些高性能材料的应用,不仅提高了模具的性能,还有效地减少了生产成本。
4. 案例四:智能化模具设计与制造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智能化模具设计与制造也成为制造工艺中的一个重要方向。
智能化模具可以通过传感器监测和收集数据,实现自主感知与自我调整。
例如,智能模具可以根据生产数据预测模具损耗情况,并主动通知维修与更换。
这种智能化的模具设计与制造技术,不仅提高了制造的自动化程度,还极大地减少了生产成本和人力资源的浪费。
总结:模具设计与制造技术的创新对于制造工艺具有重要的影响。
关于精密制造技术在3C模具中的加工优势

关于精密制造技术在 3C模具中的加工优势摘要:对于工艺装备而言,模具的存在可以说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通过对模具的合理应用,不但能够有效降低加工成本,在生产效率上也能够得到有效地保障。
以3C模具为例,作为当前较为常见的模具类型,倘若使用传统的制造手段,显然无法满足新时代的社会发展需要,因而需要选用精密制造技术,以此来确保3C模具的整体质量能够得到有效保障。
正因如此,本文就精密制造技术在3C模具中的加工优势进行相应的论述与分析。
关键词:精密制造技术;3C模具;加工优势ABSTRACT: for process equipment, the existence of mold can be said to have a very important role, through the rational application of the mold, not only can effectively reduce the processing cost, in the production efficiency can also be effectively guaranteed. Taking 3C mould as an example, as a relatively common mould type at present, if we use traditional manufacturing methods, obviously we can not meet the needs of social development in the new era, so we need to choose precision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In order to ensure that the overall quality of 3C mold can be effectively guaranteed. Because of this,this paper on the precision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in the 3C die processing advantages of the corresponding discussion and analysis.Key words: precision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3C mould; processing advantage当前,我国3C产品本身都是以计算机技术为主,由于其本身的零部件精密性需求较高,大多都需要选用模具来完成成形工作,在进行设备管理的过程中,还要根据模具的生产模式进行相应的调整,因而需要选用具有精密性的制造技术,这样才能够确保所生产的3C产品在质量上能够得到有效保障。
高速切削加工在模具制造中的应用

高速切削加工在模具制造中的应用摘要高速切削加工是近十年来迅速崛起的一项先进制造技术,是面向21世纪的一项高新技术,而模具已经成为当今工业生产中使用极为广泛的重要工艺装备,高速加工技术的发展迅速,为提高模具制造水平、产品质量提供了新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高速切削加工;模具制造;应用中图分类号 tg50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9671-(2013)011-0134-01高速切削加工是近十年来迅速崛起的一项先进制造技术,是面向21世纪的一项高新技术,由于高速切削加工主轴转速高、切削进给速度高、切削量小,但单位时间内的材料切除量却增加4~6倍。
它具有切削效率高、加工质量高、能直接加工淬硬钢件和良好的经济性,使航空、模具、汽车、轻工和信息等行业的生产效率与制造质量显著提高,并引起加工工艺及装备相应的更新换代。
模具是工业生产中最基础的设备,是实现少切削和无切削的不可缺少的工具。
模具已广泛用于工业生产中的各个领域,如汽车、摩托车、家用电器、仪器、仪表、电子等,它们中60%~80%的零件都需要模具来进行制造;高效大批量生产的塑料件、螺钉、螺母和垫圈等标准件也需要模具来生产;工程塑料、粉末冶金、橡胶、合金压铸、玻璃成型等更需要用模具来成型。
工业产品零件粗加工的75%,精加工的50%及塑料零件的90%将由模具完成。
正因为模具应用如此广泛,与之相关的模具制造技术也有了很大的发展。
目前,采用高速切削生产模具已经成为模具制造的大趋势。
在国外一些模具生产厂家,高速机床大面积取代电火花机床,高速切削生产模具已经逐渐成为模具制造的大趋势。
1 目前模具制造的发展现状和趋势目前中国模具市场需求已达500亿元之规模。
汽车模具、特别是覆盖件模具年增长速度将超过20%;建材模具也迅速发展,各种异型材模具、墙面和地面模具成为模具的新增长点,今后几年塑料门窗和塑料排水管增长将超过30%;家电模具年增长速度将超过10%;it业年均增长速度超过20%,对模具的需求占模具市场的20%。
数控加工技术在机械模具制造中的应用

数控加工技术在机械模具制造中的应用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和工业领域的持续发展,数控加工技术已经在机械模具制造中广泛使用。
数控加工技术最初被用于工业化大量生产,而现在已被应用于高端制造业,如航空、汽车、能源等领域。
数控加工技术的优势在于其高精度和高效性。
相对手工制造,数控加工技术可以更好地消除误差和提高生产效率。
此外,由于数控加工是在预先设计好的计算机数值控制下进行的,因此可以实现更为复杂的模具形状和孔洞结构,同时也可以更快地用多轴机器进行加工、产生更为复杂的形状。
这些因素使得数控加工技术成为制造业中必不可少的核心技术之一。
在机械模具制造中,数控加工技术的具体应用有很多。
首先,在金属材料的切削加工中,数控铣床、数控电火花加工、数控线切割加工等数控加工设备都可以提供高精度、高效率、低成本的切削解决方案。
同时,为了满足复杂模具的需要,多轴加工和多刀头同时加工的技术也已经得到了广泛应用。
其次,在磨削加工中,数控磨床可以在对模具表面进行平面和轮廓磨削时保证高精度和高速度,以满足工业制造中的要求。
在数控磨床的加工过程中,同时也可以通过自适应控制和反馈控制技术来检测刀具的磨损和磨削状态,保证了长时间加工的质量和效率。
此外,在模具表面处理和加工中,激光加工、电化学加工等高科技技术也被广泛使用。
这些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制造复杂的金属模具与零件,如汽车发动机、航空发动机等。
总之,随着数控加工技术的发展,机械模具的制造质量和生产效率都得到了极大提高。
通过结构和工艺的改进,同时也让机械模具制造商在更短的时间里获得更好的产品性能和质量保证,更好地满足了整个工业制造中的需求。
3d打印在模具中的应用

3d打印在模具中的应用
3D打印技术在模具制造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模具制造的原型制作:3D打印技术可以直接制作出模具的原型,从而加快了模具的开发过程。
通过3D打印技术,设计师可以在短时间内制作出样品,进行测试和修改,降低了开发成本和时间。
2. 模具的个性化定制:3D打印技术可以实现个性化定制的模具制作,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
通过CAD软件设计出个性化的模具,然后使用3D打印技术将其制作出来,可以大大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品质。
3. 复杂的模具制作:对于一些复杂的模具,传统的加工方法难以实现,而3D打印技术可以轻松地制作出这些复杂的模具。
通过使用高精度的3D打印设备,可以制作出具有复杂结构、精细特征和准确尺寸的模具。
4. 小批量生产:对于一些小批量生产的需求,3D打印技术可以发挥其灵活性,快速地制作出满足需求的模具。
通过使用具有较高精度的3D打印设备,可以制作出高品质的模具,实现小批量生产的高效运作。
5. 维修和维护:在模具使用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磨损和损坏的情况。
3D打印技术可以为模具的维修和维护提供方便。
通过使用3D打印技术,可以快速地修复损坏的模具,延长其使用寿命。
总之,3D打印技术在模具制造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不仅可
以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品质,还可以降低成本和缩短开发周期。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范围的扩大,相信3D打印技术在模具制造领域的应用将越来越广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先进制造技术在模具制造中的应用【摘要】我国“十二五”模具行业发展规划对我国模具工业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模具工业的发展目标及主要任务,为此本文探讨了先进制造技术在模具制造中的应用。
【关键词】模具现状制造技术发展
模具是工业生产中极其重要而又不可或缺的特殊基础工艺装备,其生产过程集精密制造、计算机技术、智能控制和绿色制造为一体,既是高新技术载体,又是高新技术产品。
主要用于高效大批量生产工业产品中的有关部件和制件,其产业关联度高,技术、资金密集,是制造业各有关行业产业升级和技术进步的重要保障。
1 模具工业的现状及差距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过去长期依赖钳工、以钳工为核心的粗放型作坊式的生产管理模式,正逐渐被以技术为依托、以设计为中心的集约型现代化生产管理模式所替代;模具产品的传统概念也正被模具是高新技术产品的概念所替代。
数控技术已把工人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cad/cam/cae软件已把模具技术人员从繁重的脑力劳动中解放出来。
目前模具总销售额中塑料模具占比最大,约占45%;冲压模具约占37%;铸造模具约占9%:其他各类模具共计约9%。
我国模具工业处于世界中等水平,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仍有大约10年以上的差距,模具加工在线测量和计算机辅助测量及企业管理的差距在15年以上。
主要表现为:模具使用寿命低30%~50%
(精冲模寿命一般只有国外先进水平的1/3左右),生产周期长30%一50%,质量可靠性与稳定性较差,制造精度和标准化程度较低,等等。
与此同时,我国在研发能力、人员素质、对模具设计制造的基础理论与技术的研究等方面也存在较大差距,因此造成在模具新领域的开拓和新产品的开发上较慢,目前我国中低档模具已供过于求,而以大型、精密、复杂、长寿命模具为主要代表的高技术含量模具自给率还较低,只有60%左右,有很大一部分依靠进口。
我们还处于以向先进国家跟踪学习为主的阶段,创新不够,尚未到达信息化生产管理和创新发展阶段。
2 模具先进制造技术
2.1 电火花加工
电火花加工(edm)也称放电加工或电蚀加工,其基本原理是利用工件和工具电极之间所产生的火花放电现象。
在火花放电的瞬间,会产生约一万度的高温,从而使金属熔化、汽化而被去除,不断的火花放电,就会不断的蚀去金属,最终达到加工成型的目的。
在特种加工中,电火花加工的应用最为广泛,尤其在模具制造业有着极为重要的地位。
电火花加工主要应用于模具中型孔、型腔的加工。
(1)电火花穿孔成型加工:主要用于型腔加工(加工各类型腔模及各种复杂的型腔零件)和穿孔加工(加工各种冲模,挤压模、粉末冶金模、各种异型孔及微孔等),约占电火花加工总数的30%。
(2)电火花线切割加工:主要用于切割各种冲模和具有直纹面
的零件;下料、截割和窄缝加工,约占电火花加工总数的60%。
还有电火花内孔、外圆和成型磨削,电火花同步共轭回转加工,电火花高速小孔加工,电火花表面强化刻字等。
电火花加工属于非接触加工,因此加工中无宏观切削力。
故适用于薄壁、低刚度工件和微细结构的加工。
由于可以简单地将工具电极的形状比较简单的复制在工件上,特别适合于复杂的型孔和型腔加工。
采用数控技术,可以将形状比较简单的工具电极加工出复杂形状的型腔。
电火花型腔加工主要用于注射模、压铸模和热锻模等模具的型腔成形。
为了节省加工时间,经常采用切削加工和电火花加工相结合的方法。
即在模具淬火之前将型腔的主要材料用切削加工的方法切除,淬火后,再采用电加工的方法最后成形。
虽然有时零件不需要淬火,也可以采用类似的方法。
采用高速数控铣削时,这种方法十分常见,并在生产中逐渐演变成电火花成型加工的竞争对象。
2.2 高速切削加工
由于模具大多是由高硬度、耐磨损的合金材料并经过热处理来制造,加工难度大。
以往广泛采用电火花加工成型,但电极的设计制造本身也是一个费时费力的工艺过程。
同时电火花是一种靠放电烧蚀的微切削加工方式,生产效率极低。
用高速切削代替电火花加工是加快模具开发速度,提高模具制造质量的一条崭新的途径。
(1)加工电极。
应用高速切削技术加工电极,对电火花加工效率的提高起到了很大作用。
用户可以用同样的cnc程序进行电极的
粗、精加工,并获得很高的表面质量和精度,大大减少了对电极和模具的后续加工,从而提高多次成型的重复精度,并能大幅度地降低成本。
(2)直接加工淬硬的模具。
由于新型刀具材料(如pcd、cbn、金属陶瓷等)的出现,hsc可以加工硬度达到60hrc,甚至硬度更高的工件材料。
加工淬硬后的模具,其高速切削的材料可与电火花加工相媲美,甚至更优,不但节省了电极制造,而且在加工时间相同的情况下可以获得更好的表面质量。
(3)样件的快速成型。
用高速切削技术加工如塑料和铝合金等易加工材料时,可以采用与常规切削几乎相同的切削宽度和深度,加工效率可提高10倍以上。
高速切削技术可以使设计者和造型者尽快看到产品的真实模型。
2.3 快速模具的制造
将rpm技术与传统的模具制造技术相结合,称之为基于rpm的快速模具技术,客观上它可以大大缩短模具的开发周期,提高生产率,是解决模具设计与制造薄弱环节的有效途径,rt技术与传统模具技术相比,能够节省1/3的时间和成本。
目前很多采用rp技术的公司并不是单单是制作快速成型的原型,而是将快速成型与快速模具制造技术相结合,进行快速模具或成品制造。
常用的基于rp技术的快速模具制造技术有以下几种:
(1)基于rp原型的精密铸造模具:根据实物的rp原型(正型)可翻制成硅胶型腔(负型)再翻制成陶瓷型腔(正型);利用陶瓷
正型可精铸出一个金属(如锌铝合金、铍铜)型腔(负型),用以注塑成型。
(2)喷涂法:采用喷枪将金属喷涂到rp原型上,并形成一个金属硬壳层,将其分离下来,用填充铝粉的环氧树脂或金属做背衬,即可制成注塑模具的型腔。
这一方法省略了传统加工工艺中的详细绘图、数控加工和热处理三个耗费时间和财力的过程,因而成本只有传统方法的几分之一,生产周期也从3-6周减少至1周,模具寿命可达一万次。
(3)熔模铸造:rp技术的最大优势在于它能迅速制造出复杂的原型,而熔模铸造的长处是有了原型就可以制造出复杂的零件。
两者结合在一起,可快速制造出各种零件。
这一方法已得到实际应用,并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4)直接制造金属模具:sls工艺的最大优势在于可直接制造金属模具。
对于由金属粉末烧结后所得的原型,可渗入熔点较低的金属并最终得到一个金属基复合材料的金属型。
lom工艺也具有直接制造金属模具的潜力,用金属箔材作为造型材料可直接获得金属型模具。
3 模具行业及技术发展
在信息化社会和经济全球化不断发展的进程中,模具行业的主要发展趋势是:模具产品向以大型、精密、复杂、长寿命模具为代表的,与高效、高精工艺生产装备相配套的高新技术模具产品方向发展;模具生产向管理信息化、技术集成化、设备精良化、制造数
字化、精细化、加工高速化及自动化和智能控制及绿色制造方向发展;企业经营向品牌化和国际化方向发展;行业向信息化、绿色制造和可持续方向发展。
为此对模具技术发展有如下要求:(1)模具数字化设计制造及企业信息化管理技术(以推广应用为重点,并进行软件集成和二次开发),包括模具全三维cad和cad/cae/cam/生产技术及capp、erp、mes、plm等管理技术。
深化信息化应用,通过信息化渗透到模具生产各个环节,建立新型的模具生产制造模式。
(2)模具加工新技术,如高速高精加工、复合加工、精细电加工、表面光整加工及处理新技术、快速成型与快速制模技术、新材料成型技术、智能化成型技术、热压成型技术、厚板精冲技术、连续复合精冲技术、标准化自动化加工技术、大规模定制生产技术、网络虚拟技术等。
(3)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模具生产和管理的专用软件的开发及升级。
(4)模具精细化制造和精益生产。
精细化制造与精益生产不是单纯的技术问题,而是设计、加工、管理技术和科学化、信息化的有机结合的综合反映,对提高模具质量和企业效益至关重要,应作为发展重点予以特别关注。
(5)与模具直接关联的模具制品成型过程在线智能化控制技术。
它利用信息化和现代控制技术,对模具制品成型过程中的相关工艺参数进行实时检测和在线智能化控制,以进一步提高模具制品
的性能质量和成型效率,甚至使原来无法成型的模具制品成为可能,实现模具及模具成型的重大创新。
4 结语
工业要发展,模具须先行。
没有高水平的模具就没有高水平的工业产品。
现在,模具工业水平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制造业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也是一个国家的工业产品保持国际竞争力的重要保证之—。
因此,在模具制造中采用先进制造技术势在必行,模具企业的管理信息化是模具行业发展和进步的必然趋势。
参考文献:
[1]我国模具行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2]现代工程技术训练.傅水根主编.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10.
[3]刘忠伟主编.先进制造技术.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6.8.
[4]庄万玉,丁杰雄,凌丹,秦东兴编著.制造技术.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12.10.
[5]黄宗南,洪跃编著.先进制造技术.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0.8.。